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_第1页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_第2页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_第3页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_第4页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爱因斯坦一、概念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成新形象的过程。什么是新形象?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亮已落下,乌鸦不停啼叫,抬头仰望天空就好像一层薄薄的秋霜朦朦胧胧,江边枫树映衬着船上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对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想象这个现实的场景画面不曾存在的形象二、儿童想象的发生1.5—2岁左右例如:幼儿将凳子当做火车、汽车,边“开车”,嘴里还“嘀嘀……呜呜……”说个不停,非常投入地扮演司机的角色。(一)原因1.大脑皮质的成熟2.儿童语言的发生3.生活经验的积累(二)表现形式:1.动作打针、骑马2.语言刚开始披上围巾时,他自己口中念念有词:“新娘驾到”。后提醒他这是小和尚的衣服,于是改成双手合十并念叨:“阿弥陀佛”三、儿童想象萌芽的表现特点(一)记忆表象在新情境下的复活旧的经验在新情境下的再现。例:做游戏时想象自己是解放军或警察。(二)简单的相似的联想例:拿晾衣架当弓箭玩儿(三)没有情节的组合例:一张纸上画满不相关的事物课堂讨论幼儿园手工课上,教师教幼儿用橡皮泥做圆形饼干,老师先给幼儿做示范,然后让他们照着做。大部分孩子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但有的幼儿把饼干做成其他形状或者增加了一些东西,老师在检查时因为他们没按照要求,让这些孩子重新做。这位教师这样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孩子的想象力不见了

3岁的宝宝喜欢画画,给他一支小画笔,他就能照着图画书,画出茂密的大树和自由飞翔的小鸟。“这哪是一个儿童画出来的画啊,分明是成人临摹作品嘛!”在由“第五届幼儿时代小艺术比赛组委会”主办的首届幼儿美术教师培训中,专家呼吁,宁可画作不完美,也要培养孩子自己的创造力。

为什么鼓励想象力很重要?小结1.想象力的发展对幼儿认知的发展很重要。2.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有其本身的特点。3.要学会对现实生活中扼杀幼儿想象力的行为进行反思。第二节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幼儿生活中的想象吃着饼干,忽然想象它是月亮;洗着手,想象“下雨了”;拿着木棍当手枪玩警察抓坏人的游戏玩“过家家”游戏听老师讲故事,想象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一、想象在幼儿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事情,想象几乎贯穿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

游戏(特别是象征性游戏);生活场景故事音乐、绘画、积木、各种造型活动等等。二、幼儿想象发展的趋势一般趋势: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的趋势。表现在三个方面:1、从想象的无意性,发展到开始出现有意性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2、从想象的单纯再造性,发展到出现创造性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3、从想象的极大夸张性,发展到合乎现实的逻辑性想象有时与现实混淆三、幼儿想象的夸张性(一)表现1.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2.混淆假想与事实把想象的事情当成事实,通常是愿望或者恐惧的体现。注意:幼儿说谎行为的分辨,是说谎还是混淆假想与事实(二)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1.认知水平有限对事物的特征掌握不完全,只抓住突出的非本质特征。2.情绪对想象的影响3.幼儿想象在认知中的地位衡量认知发展水平的一个维度4.想象表现能力局限案例分析请分析以下案例中幼儿行为表现的原因案例一:4岁的小明和佳佳在玩儿汽车和飞机玩具,佳佳说:“我爸爸会骑摩托车,会开汽车,还能开火车呢!”小明接着说:“我爸爸也会,他还开过飞机呢!”案例二:5岁的乐乐对一位阿姨说:“你再跟我玩多玩儿一会儿吧,明天妈妈带我出去旅游呀”,阿姨问其父母,根本没有这回事,只是曾向孩子说过等幼儿园放假后有出去旅游的打算,并不是明天要走。小结1.幼儿的生活中随时都有想象这种心理活动的存在。2.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有其本身的特点。3.对于幼儿的“说谎”行为,要学会分析其原因,不能盲目下结论。第三节

学前儿童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的发展某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画自己的手。林林比着自己的手刚画到一半,看到旁边小伟已经画好了,就去看他的画,两个人还一起讨论说像不像。林林说小伟画的手像一朵花,之后,又回来画自己的手。他一边自言自语一边画,说“我的手最好看,最厉害,是奥特曼的手”。不同幼儿作品的表现根据产生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可将想象划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幼儿期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又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再造想象在学前期占主要地位。在再造想象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梦是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一、幼儿的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最简单、初级的想象。不要求意志努力,意识水平低,是幼儿想象的典型形式。例如:仰望浮云时的想象特点: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3.想象的内容零散、无系统;4.以想象过程为满足;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二、有意想象的萌芽

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比较明显的表现。这种表现是: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地想象;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为了实现一定的主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例如:画画、搭积木听音乐的雪人我与雪人一起玩儿三、幼儿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和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讲故事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运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如:设计师、写作文(一)幼儿再造想象发展的特点1.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例如,在听故事时,幼儿的想象随成人的讲述而展开。2.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在幼儿期尤为突出。例如,通过摆弄积木产生汽车、房子、奥特曼的想象;在绘画过程中产生各种想象。(二)幼儿创造性想象的特点1.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以称为表露式创造。2.幼儿创造想象的形象和原型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的基础上有一点点改造。3.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数量和种类增加,能够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性的相似。儿童创造形象的发生,主要表现为能够独立地从新的角度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具体表现为独立性和新颖性。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水平契雅琴科等人将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分为6种水平。研究方法:20张图片,上面分别画有物体的某个组成部分,要求幼儿把每个图形加工成一张成型的图画第1种水平:最低水平。不能接受任务,只是任意想象,在旁边画无关的东西。第2种水平:在原有图片上加工,只有轮廓无细节。第3种水平:能画出各种物体,并出现细节第4种水平:所画出的物体包含想象的情节。第5种水平:画出几个物体,他们之间有情节联系第6种水平:不拘束于原图形,或把原图形当成次要部分。四、幼儿的创造力什么是创造力?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幼儿期是创造力的萌芽时期有的幼儿扮演医生拿小棍给娃娃打针叫外婆为“妈妈的妈妈”将“O”想象为苹果、人脸、太阳、碗等好奇心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起点创造想象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最主要成分讨论幼儿为什么会有以下行为表现?幼儿非常喜欢提问题,只要他们不懂的、感兴趣的,他们就会不停地问“为什么”,提出的问题各种各样,如为什么汽车的尾巴会吐气,为什么蜗牛的背上有壳等。幼儿有时会表现出一种破坏行为,如为了弄清楚钟为什么要发出嗒嗒的声音,指针是怎样走的,而将家里的闹钟拆得七零八碎。小结1.想象按有无目的性可以划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按是否有创造性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2.幼儿期仍以无意想象为主。3.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很重要,课后应多收集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应注重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第四节

各年龄段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一、2~3岁的想象想象过程完全没有目的想象过程进行缓慢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想象内容简单贫乏想象依靠感知动作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二、3~4岁自由联想性质的无意想象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想象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想象内容贫乏,数量少而单调。这个时期的想象发展迅速,但还是无意想象为主,是一种自由联想。幼儿喜欢游戏,就是因为他们沉迷于想象的情景,把自己真的当成了游戏中的角色。他们常和“娃娃”说话,跟小椅子“再见”。三、4~5岁的无意想象中出现了有意成分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想象的目的计划非常简单想象的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零碎小林在妈妈的衣服上画了几朵花,老师表扬他:“给妈妈穿了一件花衣服,真漂亮。”孩子们一听也纷纷开始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加工”,原先很漂亮的图画上现在只能用“乱糟糟”来形容。这时老师再看小林的画,有“一张黑乎乎的脸”问他是谁,他说这是他自己,“我有胡子,我还会抽烟。”

四、5~6岁出现有意的创造想象想象的有意性相当明显想象内容进一步丰富、有情节想象内容新颖性程度增加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这个时期的幼儿有意想象和创造性想象有明显表现这个时期的幼儿喜欢那些能满足想象和刨造欲望的各种多变性的玩具。能长时间专注地探索物体的多种操作可能。还会几个人合作搭建熟悉的标志性建筑物。还对创编儿歌感兴趣,他们会为自己的画、自己的手工制品配上儿歌。在体育活动中他们也常常会别出心裁,想出独特的玩法。五、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讨论:美国学校的教和中国有什么不同?这样的不同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在美国幼儿园、学前班和小学,教的知识可能没有中国的多,孩子也许背不上来两首诗,他们在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玩。当然,玩耍的时候老师会在一旁引导,比如玩沙子时,老师让孩子们建沙堡,看谁建得好;画画时,老师不会拿模型让孩子照着画,而是定一个主题,让大家自由发挥,比如画“我的一家”或“春天来了”之类,这样一来,孩子的画各不相同。1、丰富感性经验2、充分利用文学艺术活动3、创造条件,让孩子们“异想天开”4、充分发挥玩具的作用5、利用游戏推动想象力游戏活动举例建造游戏活动目的:培养幼儿做计划的能力、创造力和想象,让幼儿更好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活动内容:建造游戏的材料很丰富,例如,可以让幼儿玩沙子、玩泥、搭积木等。在游戏之前,教师可以问幼儿:“小朋友,你今天准备干什么?”在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建造。角色游戏活动目的:此类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活动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室设计一些游戏区角,如设立模拟的医院、邮局、书店等。教师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