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教化思想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_第1页
董仲舒教化思想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_第2页
董仲舒教化思想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_第3页
董仲舒教化思想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_第4页
董仲舒教化思想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董仲舒教化思想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摘要: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在传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融合诸子百家思想,提出了影响深远的“三纲五常”教化思想,其教化思想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借助“三纲五常”中潜含的文化内涵及集体意识,对教化思想进行系统的剖析,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并进一步挖掘董仲舒思想中蕴含的当代德育内涵。关键词:董仲舒;教化思想;思想道德教育董仲舒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其教化思想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今天的中华文化是由古代、近代演变而来,今后还要继续发展。发展昨天的旧文化创造明天的新文化,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有益部分,取其精华,并将其运用到当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当代思想道德教育之中,以求社会更快向前发展,是研究董仲舒教化思想的目的所在。一、董仲舒的教化思想作为影响巨大的思想家,其教化理论的最终价值要在社会实际中体现出来。董仲舒教化理论是从现实出发,针对汉初实际问题,同时顺应当时政治需求提出的。对教化理论进行分析归纳,不难发现其吸收了大量先秦儒家的思想,同时主要围绕提高人性修养展开的。(一)人性修养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等都注重对人性的培养,认为人性修养是最根本的教化,同时每位思想家对人性修养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孔子最早提出了人性有“好仁、好智、好信、好直、好勇、好刚”之分,也就是说人性各有其特点。只有通过人性修养才能使各自的特性融入正常的伦理道德规范。孟子提出“性善论”,这一思想是孟子自己一生的教化思想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认为善并非后天发展的,而是人从一出生就具有的本能。他对“性”有这样的阐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任、义、礼、智,非有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在孟子的教化思想中,他认为是非“四心”也先天具有的,如果在这个层面出现漏洞或不具备这一层面,那么他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荀子在“性”的?J识与其他两位思想家有天壤之别,他认为好利、物欲是人的本性,指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如果人们顺应了自己的本性,必将导致社会的暴乱,只有通过人性修养和礼法教化,对人的本性进行干涉和后天改造,才能使人自觉融入到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内容的生活模式之中。董仲舒是儒家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他认为,只有合乎儒家道德规范的生活才是具有真正意义的生活,才的天地、阴阳、联姻等,逐渐成为了君臣、夫妇、父子之间相互遵循的法则,一种相互制约的准则,从而为“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的发展提供了其存在于天地之间的哲学依据,使之既具有神圣性,又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董仲舒认为,形成崇高道德品质的主要力量来源是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规范,调和封建社会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主要力量也是社会道德规范,即“三纲五常”。“三纲五常”在董仲舒的思想意识中已经可以称之为一种社会伦理道德规范,这种道德规范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他认为这也是提高人性修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必要手段,人们只有通过三纲五常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并将其变成身体本质的一部分,从而从根本上控制人们的利欲心,使人性由恶变善,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局面。二、董仲舒的教化思想对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南,同时,古代教化思想对当代德育教育的启示也渐渐被诸多学者所关注,这样,当代思想道德教育急需在古代教化思想中汲取营养。我们当前所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经历过长期的实践,并结合我国的国情所建立一套教育体系。从根本上讲,我国的德育教育思潮一直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从中国五千年文明中不断发展,不断充实,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螺旋式进步,如今已体现出中国特有的模式,所以当代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包含着古代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合理内容。董仲舒的教化思想形成于西汉时期,这也是极具代表性的教化思想,其目的是为西汉培养具有封建道德的贤良之才,以维护封建统治,其自身不免带有阶级的局限性。但他的思想在当代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例如,“五常”思想是传统儒家教化思想的基础,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意义,也是人格慢慢形成的最为基本的条件之一,同时也蕴含着处理人际关系某些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思想的开化,但其基本的意义未变,所包含的人与人之间处理问题的广泛性和适用性不容小觑,它对研究当代思想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一)“五常”思想是当代伦理思想发展的直接核心内容伦理道德的意义在于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和关系,从而维护有序的社会秩序。董仲舒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经过历史的传承与长期推广,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思想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以“仁”“义”为指导,对待他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苛求他人。同时要求人们在待人接物要以“礼”相待,从而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董仲舒“五常”思想中能够为研究当代思想道德教育提供直接内容,从而内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思想提供思想源泉。(二)“五常”思想是当代思想道德教育最为有效的动力之一当前社会,人们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良好,但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受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许多人道德破产,信念缺失,从而出现老人跌倒不扶,小孩落水不救的事件,甚至发生恶性伤亡、群死群伤事件等。这些最终导致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缺乏现实动力。“五常”思想作为历史留下来的传统美德,要求人们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厚德载物的精神,从而延续我们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这为研究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方向。吸取“五常”思想中的精华部分并加以创新,有利于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风气,从而激发社会活力,为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提供动力(三)“五常”思想也是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认同基础在汉代,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教育思想促?M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民族的凝聚,人们的文明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从而社会稳定,国家富强。西汉时期,“三纲五常”的教化思想对当时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这一教化思想的普遍推广,汉代全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同时也达到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五常”思想作为儒家教化思想中最具有积极意义的精华部分,由于其长期的认同感而易于被人们接受,内化入心,从而达到维护政治、社会稳定的效果。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其进行批判分析,吸取有益部分,通过现代转化并运用到当代思想道德教育之中,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服务。所以其也为研究当代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认同基础。总之,董仲舒的教化思想与当代思想道德教育之间是兼容的,其中的合理部分对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很多方面的启示。全面分析董仲舒的教化思想,其中的许多经验已经融入到当代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之中,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时效性,并为当代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支撑,同时也为当代德育研究提供一些启示。[参考文献][1]魏文华.董仲舒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马勇.帝国设计师[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4]邓红.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5]康?辞?董仲舒教化思想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13.[6]杨伯峻.儒家道德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D].郑州:郑州大学.2016.[7]邓艳兰.董仲舒德育思想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05.[8]赵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