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专题《红楼梦》教学设计第8—9课时《红楼梦》的主题探究一、课时学习目标:1.查找、梳理并比较关于《红楼梦》主题研讨的研究论述2.多角度研读理解《红楼梦》主题,辩证看待原著主旨,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3.深入体会小说的思想意蕴,体会《红楼梦》反应的社会生活之广、之深、之新。二、任务(一)探究《红楼梦》的主题关于《红楼梦》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探究。(一)常见主题1.女性悲歌:借青年女子的离合悲欢、兴衰际遇来写无可避免的命运悲剧。2.爱情悲歌:借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歌颂反抗封建礼教的自然真挚的爱情。3.家族挽歌:借四大家族的衰亡史,展现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剖析社会矛盾。4.人生幻灭:借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冲突,以及最终理想世界的毁灭传达人文意识。(二)资料补充1.爱情悲剧说1904年,王国维发表《红楼梦评论》,这是20世纪《红楼梦》研究的开山之作。在王国维看来,林黛玉的性格、出身及当时的道德因素注定她的悲剧是无可避免的。何其芳先生也认可此说,他在《论“红楼梦”》中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里面的中心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他又论证了宝黛爱情的来历、特征,以及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和意义。2.反封建说蒋和森在《一部对时代生活感到痛绝的书》中说:“红楼梦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它完美无缺(世界上还不存在这样的作品),而是因为作者突破了许多在当时说来是很难突破的时代限制,从而深刻地发挥了全书的基本主题——反封建主义。”“书中所有的描写,无论是爱情、家庭、社会等,虽然各有其意义,但都服务于这个总的主题,并使这一主题无论在深度上、广度上都在中国文学史上达到空前的成就,以至和近代民主思想取得某种联系和呼应。”3.封建家族衰亡史说吴调公在《评〈红楼梦〉的爱情主题说》一文中说:“《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以贾家的矛盾斗争图景作为当时封建社会阶级斗争的缩影的书。封建社会的一系列制度,包括官僚制度、宗法制度、科举制度、家庭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都触及了,都暴露了,也都批判了。当然,作者因为阶级的局限性和历史的局限性,否定得不彻底,而批判的同时也有所维护,但是从批判的精神和揭露的广度来看,不失为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因此我们说《红楼梦》是一部写阶级斗争的书,是以贾家为首的四大家族的罪恶史和衰亡史。”……(三)活动探究(一)主题一:“以钗黛为首的青年女子命运悲剧”主题探究任务任务1:参照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到的金陵十二钗当中的画册和判词,阅读《红楼梦》第九十八回、第十三回、第七十七回、第七十八回、第六十六回、第六十九回,分析“黛玉之死”“晴雯之死”“尤二姐之死”“尤三姐之死”情节,细化画册和判词内容,看看两者是否相符。任务2:“青年红学研究”公众号征稿了,请联系各女子行为处事、所处身份和环境,写一篇文章,论述以黛玉为首的青年女子命运悲剧的原因。如果说香菱的悲剧是因为命运的捉弄,是因为官场的腐败的话,那么尤三姐、尤二姐的悲剧就完全是因为一个“淫”字。尤三姐因为和宁国府有瓜葛,被柳湘莲误会,她也心灰意冷,自杀了。尤二姐是贾琏偷娶的二房,结果王熙凤容不下她,用尽手段,将她活活逼死。尤二姐的自杀不是为了证明什么,只是因为生无可恋。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失去孩子的打击的确是巨大的。尤二姐的生存意志被王熙凤彻底毁灭了。她们的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们和“淫”字有瓜葛。“万恶淫为首”,从古至今,女人一旦被认为不够坚贞纯洁,有淫荡的问题,名声都会被毁。在古代,尤其如此。作为读者,可以指责她们的自杀是自私,但是,我们也应该理解,她们作为女人,在那个时代活得多不容易。《红楼梦》里死得最凄惨的当属晴雯了。她的死,是因为王夫人误以为她是“狐狸精”。其实,王夫人完全不了解她。只是觉得她长得太美了。再加上,晴雯性格率性,有傲骨,不会谄媚,因此也得罪了不少人,所以她就成为了王夫人嫉恨的对象。结果,晴雯被王夫人羞辱之后,就茶不思饭不想,甚至“四五日米水不曾沾牙”。怡红院那么多人,为什么没有人劝她吃饭呢?我觉得,是因为大家都清楚晴雯的脾气,知道劝也没有用。我们甚至可以说,晴雯的死,也是自杀。晴雯的死,是那个容不下个性与美丽的时代造成的。死得最让人觉得惋惜的则是林黛玉了。林黛玉,多么蕙质兰心的姑娘啊。她虽然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还体弱多病。可是她却是一个才华横溢,心地善良,悲天悯人的姑娘。她是如此薄命,却又是如此热爱生活,将自己的生活经营得充满诗情画意。可是,她和贾宝玉刻骨铭心的爱情却得不到成全,最终她泪尽而亡。她的死是因为封建礼教,是因为父母之命。林黛玉没做错任何事,却不被时代所容。她的命运的确是让人不得不心生同情。金陵十二钗之女子个个皆非凡,正如作者开头所言,“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其行止识见皆出我之上,知我之罪固多,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孝,使其泯灭也。”作者对这些女子是充满着深切的爱和同情的,他借贾宝玉之口表达了自己对女性的尊重和平等,同时也是满含着血泪写出了这一个个如花般生命最后凋谢的结局。即便是八面玲珑,巧言擅辩,心思狠绝如凤姐,最终也只落得个“哭向金陵事更哀”的下场罢了。作者之于人生悲欢离合所经历的痛苦忏悔以及解脱,都一并蕴含在书中。书中第二十二回有这样一句话“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无立足境,方是干净”前面几句的意思是说,没有什么可追求的了,便进入了佛性的自由王国,最后两句说,追求佛理的天国这一过程也是空的,一切皆空方是大彻大悟。最后贾宝玉遁入空门便是这种悲剧世界观最好的诠释。曹雪芹要借这些女性的悲剧表现时代的荒唐。“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曹雪芹对时代的控诉,是曹雪芹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二)主题二:“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主题探究任务任务3:为宝黛钗的爱情发展制作明信片[任务要求]①整理宝黛钗三人相关的情节事件;②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十个情节作为十张明信片的内容;③为每张明信片写好简短的介绍,让宝黛钗的爱情悲剧故事连贯起来。[宝黛钗爱情发展]1.对木石前盟的神话内容的介绍(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赤瑕宫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情,绛珠仙草“愿以一生的眼泪偿还灌溉之恩”。)2.林黛玉进贾府,宝玉的言行和摔玉反应;两人的亲密友爱,“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3.宝钗进贾府,众人对其溢美之词,宝黛钗聚齐。4.贾宝玉游太虚幻境,所见各册内容和所听“红楼梦曲”涉及三人爱情悲剧的内容。5.宝钗细看通灵宝玉,注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宝玉看宝钗的金锁,注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连宝玉看了,也说:“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6.黛玉因宝钗总是吃醋,拿“金玉良缘”试探宝玉,宝玉再次摔玉,说“你放心”,两人情感稳固。7.宝玉挨打后,送旧手帕给黛玉,两人的试探期结束,形成心有灵犀的默契。8.宝钗坐在午睡的宝玉旁边绣制鸳鸯戏莲的肚兜,听到宝玉梦中骂“婚”: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9.随着年岁渐长,贾母等没有给二人成婚的意思,紫鹃用黛玉要回苏州试探宝玉,宝玉急痛迷心,人事不知。10.宝玉丢了通灵宝玉,变得疯疯魔魔,贾母在贾政赴任前给宝玉冲喜,凤姐定下掉包的计策,让宝钗嫁给宝玉。11.黛玉得知消息,焚绢毁诗,含恨而死。12.宝玉知道真相后,心病暂存,经历了家世衰败、人员离散,在癞头和尚来送玉,宝玉魂魄跟随其再去太虚幻境,悟得仙缘。13.宝玉去考举人,考完人不见了,后来得知是开悟了,跟癞头和尚走了,留下宝钗一人。任务2:宝钗是喜欢宝玉,还是被长辈安排到宝玉的婚姻中来的?请根据小说的具体情节,为宝钗的情感写一份鉴定书。[任务提示]1.阅读第四回,明确薛宝钗来京的目的;2.阅读第八回至三十六回,宝钗看到通灵宝玉和金锁文字是配对的,元春赐的端午节礼物只宝钗和宝玉相同;宝钗对宝玉把自己比作杨贵妃,生气双敲;宝钗看到“一双玉色蝴蝶”,在忘情扑蝶;宝钗给宝玉褪红麝香串时,宝玉看自己看呆了。对于宝玉和自己的某种正相关性,宝钗作何感想?3.对宝黛的感情,宝钗还是明白的,特别是,宝钗在给宝玉缝肚兜时,听到宝玉梦中骂“婚”: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我偏说“木石姻缘。”宝钗会有什么想法?4.因宝玉失去通灵宝玉变得疯傻,要在贾政外任前给宝玉冲喜,才提出给宝玉和宝钗完婚。在此种万般委屈的情况下,薛宝钗为什么答应这样的做法?5.婚后,宝玉也并没有走上经济仕途之路,后来虽然勉强去考举人,但出了考场人就不见了,听说是出家了。如此情况下,宝钗会是什么感受?(三)主题三:封建大家族的悲剧任务1:结合小说情节,给贾府发生的大事件绘制一张趋势图,看看这些大事件都给贾府带来什么影响。[任务提示]参考情节:贾雨村判案、闹学堂、秦可卿葬礼、元春省亲、宝玉挨打、刘姥姥进大观园、抄检大观园、贾政升官、元春薨逝、贾赦贾珍得罪被抄家、贾政被参、迎春亡故、贾母病故、何三招盗、凤姐病故、惜春出家、拐卖巧姐、宝玉贾兰应考、宝玉失散。任务2:《红楼梦》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第十三回),毒设相思局(第十一——十二回),弄权铁槛寺(第十五回),凤姐泼醋(第四十四回),王熙凤效戏彩斑衣(第五十四回),大闹宁国府(第六十八回),借剑杀人(第六十九回);“散余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职政老沐天恩”一回中,贾母得知府中库藏已空、入不敷出的实情后,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以渡难关。请结合这些情节,分析王熙凤、贾母对贾府命运兴衰所带来的影响。“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贾府虽经百年,衰败之色虽隐隐显现,然那盛极一时的景象仍依稀可见。小说第六回通过小人物刘姥姥之眼再现了贾府昔日的辉煌,“荣府大门”前的“石头狮子”无比威严,“簇簇轿马”,人来人往,“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家人在“说东谈西”,他们对刘姥姥赔笑的请求“都不理睬”。钟鸣鼎食之家的气势、威严通过几个镜头便突现出来了。而后几回写秦可卿之死,元春省亲更是将荣、宁二府的铺张浪费、穷奢极欲表现得淋漓尽致。“棺木”、“买官”、“做好事”、“动用家人”、“吊丧”、“送殡”,一场丧事竟耗费了数以万计的银两。盖造省亲别院大观园,同样是一项规模浩大的工程,一砖一瓦、一墙一院、一石一木,件件精细不凡,样样富贵不俗,而其耗费的代价也是可想而知的。贾府的烟消火灭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一系列重要人物的死亡,第九十五回元春薨逝,意味着贾府后台的倒塌;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是小说主要人物的夭折;第一百一十回写贾母归天,她作为贾府的最高统治者,其死亡说明封建宗法偶像失灵;第一百一十四回王熙凤病死,当家人、管家婆的死亡,是贾府这所封建大厦顶梁柱的折断。其次是抄家,贾府被查抄是贾府破败的重要标志。再次是家仆的逃跑反抗,贾母病逝时荣国府的花名册上,统共只有男仆二十一人,女仆十九人,合计四十人,而当年元春省亲的时候,奴仆有一百多人。最后是宝玉出家,贾府儿孙中唯一略可望成的人,却是悬崖撒手,遁入空门。精明能干如王熙凤和贾母,也无法挽救贾家的颓势,因为王熙凤的放印子钱等行为反而加速了贾家的灭亡。百年家业一朝散尽,正像书中所说“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以小见大,和封建统治阶级有着直接关系的贵族大家是如此的腐败,由此便可见封建社会其腐败程度。而贵族大家族的灭亡也预示着封建社会行将没落的必然。四、讨论总结《红楼梦》正是在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贵族家庭由盛到衰的历史背景之上,展示了贵族公子贾宝玉的人生悲剧和所有青春女性的命运悲剧,从而揭示出封建社会必然衰落的历史趋势。至于哪个主题是主要的,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周汝昌先生说:“《红楼梦》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组家庭父母协议书
- 终止妊娠补偿协议书
- 图书借阅服务协议书
- 门帘安装承包协议书
- 兄弟协议书范本农村
- 赔偿协议书内部自行
- 客户模具修改协议书
- 屋基转让协议书模式
- 全责车辆维修协议书
- 退款房款协议书规范
- 组织内的有效沟通报联商
- 2025年肺心病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 T-CECRPA 011-2024 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光伏组件
- 舞蹈室课程顾问工作合同5篇
- 计调业务2.2组团计调发团业务流程
- 2025年四板挂牌专项法律服务协议
- 红色体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体育学院
- Excel财务会计应用(沈国兴第3版) 第1-36次课 认识EXCEL-期末考试
- 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化学试卷+答案】龙岩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教学质量检查
- 第9版内科冠心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