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塘月色
朱自清1.如何理解开头句的“心里颇不宁静”?这一句有什么作用?2.荷塘小路有什么特点?路上的朱自清心境如何?3.朱自清眼中的月下荷塘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4.朱自清描写荷塘的月色有什么特点?暗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5.作者如何通过荷塘四面的景物烘托情感?6.作者为何联想热闹风流的江南采莲场景?这段文字是否破坏了整篇文章的意境?7.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思考:如何理解开头句的“心里颇不宁静”?这一句有什么作用?【明确】①有人说由于朱先生和家庭之间有很大的矛盾,所以心里颇不宁静。②有人认为他和妻子吵了架,心里很烦闷,想去荷塘散散心。③有人认为是政治原因。作为文人的朱自清,他对革命没有深刻的了解,但他总是关心处于内忧外患中的中国,找不到精神出口,所以内心苦闷。④朱自清先生写此文前一个月,他的同事王国维先生沉湖自杀,产生莫名的忧伤。不管是因为充满烦恼的家庭生活,还是因为有工作压力与人事纠结的工作环境,还是难以看透的社会时局,甚至是朱自清内心深处的莫名躁动,不能确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一句表明了作者的当时或烦躁或忧愁的内心状态,这也是夜游荷塘的起因,更是全文的感情基调,可视作文眼。【提问】荷塘小路有什么特点?路上的朱自清心境如何?【明确】幽僻寂寞,树木茂盛,月光暗淡;踱步遐思,暂得自由。因为希望看到“日日走过的荷塘”在今夜的“另有一番样子”,于是趁周围的人已经睡去而偷享独处之乐,于是,这条小路就成了通往自由精神家园的小路。【提问】朱自清眼中的月下荷塘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明确】特点:幽美宁静。①荷叶亭亭(比喻);②荷花袅娜(拟人)明亮妩媚(比喻);荷香缕缕(通感,以听觉写嗅觉);③波痕颤动(比喻);④流水脉脉。一切景语皆情语,表达作者欣赏荷塘的喜悦之情。(暂忘忧愁得喜悦)
作者抓住了哪些具体景物进行描绘?运用了什么修辞?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荷韵)月下荷塘叠词、比喻拟人、博喻
通感比喻、拟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拟人静动幽雅宁静风姿绰约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通感就是移觉,是一种特殊的修辞。通感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例:(1)她笑得很甜。(视觉转为味觉)(2)人靓歌甜。(听觉转为味觉)(3)夜空挂着一轮寒月(视觉转为触觉)(4)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5)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通感博喻(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2)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3)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全方位,多角度描写,起到加强语意,增添气势的作用,使读者印象深刻。【提问】朱自清描写荷塘的月色有什么特点?暗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明确】特点:柔美朦胧。月色似水,缓缓流泻;青雾如梦,轻浮荷塘;层云淡淡,别有风味;树影斑驳,宛如名曲。作者心境虽获得了暂时的超脱,感受了月色之美,内心平静愉悦,但仍有淡淡的忧愁。(喜悦中又似有忧愁)塘上月色月色本是抽象的事物,很难描绘。作者是如何来表现月色的?1、月光、月影(正侧面结合),通过景物来表现月色2、巧妙运用动词月影画光影拟人,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上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的真和美。旋律
通感,把视觉转为听觉,化静为动,生动地写出光影交织、和谐幽美的特点,写出了光与影的和谐优美。月光泻浮洗以流水喻月光,写出了月辉一泻无余、流动的特点,化静为动,使月光有了动感。写出了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的情状,以动写静,描绘雾的轻飘柔美之态。写出了“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呈现出的一种洁白纯净之感。月光月影如流水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浮起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灌木的黑影杨柳的倩影光和影的和谐像名曲实虚实虚朦胧缥缈,轻柔优雅塘上月色【提问】作者如何通过荷塘四面的景物烘托情感?【明确】景物的色调变暗淡,暗示忧愁重袭心头:树围荷塘,令人窒息;树色阴阴,如烟笼罩;远山隐约,只见大意;灯光昏暗,没精打采;蛙蝉热闹,与我何干?(重又忧愁孤寂,为后文联想江南采莲作铺垫)荷塘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阴阴杨柳远山灯光蝉声蛙声隐隐约约没精打采热闹荷塘四周远近结合、动静结合隐约清幽,迷蒙幽暗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言平实自然。重重阴阴隐隐约约传神地描述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加强了夜色的浓重气氛。叠词叠字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照应了第二段中”蓊蓊郁郁”的树,”阴森森”的小路,读起来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叠词【提问】作者为何联想热闹风流的江南采莲场景?这段文字是否破坏了整篇文章的意境?1.反衬了朱自清当时内心的苦闷抑郁。这篇文章写于1927年7月,那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崇尚自由与民主的朱自清深知只有再革命才能改变现状,可是当时的残酷反动专制统治、大革命的失败加上家庭重担的拖累,让作者苦闷彷徨、不满现状却又找不到出路。作者心中的苦闷忧郁、渴求排遣的心绪在漫步荷塘和描绘荷塘月色的文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采莲的热闹不过是作者拿来与自己眼下的凄苦孤寂作对比,想象世界的美好不过是为了衬托现实的黑暗与无奈,只能是“惦”记着。2.委婉表达朱自清的理想愿望。由眼前的荷塘自然联想到江南采莲旧俗,再由采莲旧俗到《采莲赋》,作者心目中那个光明自由、快乐祥和的世界在《采莲赋》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同时借采莲男女彼此间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个人对理想信念的向往与追求。3.巧妙地制造了实与虚的对照、忧与喜的对比和动与静的映衬,深化了主题,增强感染力。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是自然风景,对江南采莲的联想是风俗人情。前者是实写,后者是虚写;前者是现实,后者是梦幻。二者相互映衬,使文章内容更丰厚,主题更鲜明;使行文充满起伏变化,更具层次性,凸显意象的丰美和思想的深度;同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联想和想象的空间。任务二:赏荷入情“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
就是这个荷花池,走去一看,原来不过是一弯死水,几树垂杨,败叶残花,潦倒其间。塘中央还有座小岛,岛上杂树丛生,荆棘遍地,偶尔还从斜刺里跑出一两只野兔来,人称荒岛。岛辉《荷塘夕照明——怀念朱自清先生》去途荷塘归途不宁静寻宁静得宁静
出宁静把握结构明线暗线淡淡的哀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作者的情感为何如此跌宕起伏?这背后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知人论世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
(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朱自清《哪里走》)
192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知识分子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但又看不到前进的方向。作者在此想躲开恼人的现实,求得短暂的安宁。所以清清冷冷的荷塘也成为超脱尘世的绝妙世界。时代的不宁静
朱自清这类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朱自清的“不平静”实源于此。……他们试图“躲到学术研究中”,既是“避难”,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正是朱自清们的精神避难所。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这内在矛盾构成了朱自清内心“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 生命最宝贵(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 三年级上册
- 上海市金山区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
- 七年级生物下册 4.6.4《激素调节》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
- 深龋护理查房
- 线上教学作业设计与管理
- 2023二年级数学上册 三 表内乘法(一)第4课时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苏教版
- Module 9 Unit 1 Are you going to run on sports day(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论文摘要与答辩准备
-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三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概述与课时安排教学设计 冀教版
- 23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伽利略介绍-课件
- 04HXD1C机车电气系统介绍
-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下册 酸和碱《如何证明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的发生》教学设计
- 英语阅读教学【讲座课件】
-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备考策略共53页课件
- DL∕T 5544-2018 架空输电线路锚杆基础设计规程
- 电机学同步电机-全套课件
- 框架涵施工工艺标准
- 华为双活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 第2课时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教案】
- 病历书写奖惩实施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