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数学教案合集9篇小学数学教案合集9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的:4、可以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5、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理论才能。6、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假如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他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5〔1〕每小组一个封口不透明袋子,内装红、黄小球几个。〔学生不知数量、颜色〕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记录次数黄红活动汇报、小结〔2〕袋子里的红球多还是黄球多?为什么这样猜?小组内说一说总数量有10个球,你估计有几个红,几个黄?〔3〕开袋子验证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之间的关系。2、练习P107做一做3、小结三、稳固练习P1096学生说说掷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猜测实验后结果会有什么特点理论、记录、统计[4]说说从统计数据中发现什么?[5]由于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存在的差异,也可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可以让学生再掷几次,让学生根据试验的结果初步感受到硬币是均匀的,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小学数学教案篇2教学内容:小数点挪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P43P45教学目的:1、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挪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2、能运用小数点挪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进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观察比拟、概括的才能。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小数点挪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位置的挪动为什么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复习旧知。出示题目:比拟大小:0.26和0.2601.500和1.51.42和14.250.2和5.02。学生完成后,引导学生进展总结。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O,不改变数的大小,其原因在于没有挪动小数点的位置。而后两题,因为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挪动,所以数的大小也发生了改变。2、导入新课。小数点的位置挪动了,小数的大小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点挪动带来的小数的大小变化。板书课题:小数点挪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二、探究发现第一环节探究规律教学例1。1、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情境图,让学生根据连环画的内容,讲一讲这个故事。指名答复,老师板书:0.009m、0.09m、0.9m、9m。引导学生考虑:小数点挪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2、小数点挪动后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把0.009m的小数点向右挪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1〕0.009m等于多少毫米?〔板书:0.009m=9mm〕〔2〕挪动0.009m的小数点。向右挪动一位,变为多少毫米?大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书:0.09m=90mm,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向右挪动两位,原来变为多少?是多少毫米?大小有什么变化?〔板书:0.9m=900mm,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学数学教案篇3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掌握24时计时的方法及其与普通计时法互相转化的规律,学会推算经过时间.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和观察考虑的才能.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的方法表示时刻.教学难点正确区分时间与时刻,并能计算一日内经过的时间.教学过程一、从生活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有线1台的儿童动画片晚上几点开播吗?〔晚上6时〕晚上6时又可以说是几时?〔18时〕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计时法?〔电视中、报纸上、商店营业牌上……〕像18时这样的计时方法,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24时计时法”.〔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二、探究新知.教学24时计时法.〔1〕老师讲解:交通、邮电、播送等部门在工作中需要很强的时间观念.为了计算简便,不容易出错,都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老师:24时计时法是怎样计时的呢?如今我们看钟表.〔给学生演示教具〕老师:春节是我们每个小朋友最喜欢的节日之一.那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除夕夜晚新年的钟声在什么时间敲响?〔夜间十二点〕老师:把时针调到12时.对,夜间12点,是旧的一天的完毕,也是新的一天的开场,我们把这一时刻称为0时.老师提问: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一日也就是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老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走的.〔给学生演示教具〕同学们,除夕之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到第12下时,新的一年开场了.此时此刻,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钟都指向数字12——夜里12时.就是0时,24时计时法也就是从此时此刻开场计算一天的时间.接下去是凌晨1时、凌晨2时……〔老师边拨边讲〕上午8时、9时……直到中午12时.〔再接着拨〕下午1时、2时……晚上8时、9时……直到午夜12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刚刚我们从中午12时拨到夜里12时,时针又走了一圈,又是12小时.老师提问:你们想一想刚刚钟面上的时针正好走几圈?一共是几小时?〔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启发学生:举例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也采用了24时计时法.〔2〕让学生拿出“24时钟表盘”,自己拨拨.分组讨论: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明确:24时计时法中,时针走第一圈时,钟面上的时数与普通计时法一样;而时针走第二圈时,就等于用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也就是比普通计时法的下午时刻多12小时.这样,下午1时就是13时,下午2时就是14时……最后到夜里12时,就是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3〕口答.①下午3时是几时?〔15时〕②早上7时是几时?〔7时〕③中午1时是几时?〔13时〕④晚上8时是几时?〔20时〕请你在钟面上拨出16时、22时30分.〔动手操作,集体订正.〕〔4〕学习24时计时法老师讲解:用24时计时法,就是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时针所指的时刻〔钟面上的数〕分别加上12.师生互动:老师拨第二圈,下午1时、2时……学生依次答复:13时、14时、……23时、24时或0时.老师说明:为了区分某一时刻,一般用“凌晨”、“早晨”、“上午”等来描绘一天从0时起到中午12时止这段时间里的时刻;用“下午”、“晚上”、“夜里”等来描绘一天从中午12时起到晚上12时止这一段时间里的时刻.〔5〕学生分组对练.A.一组把下午和晚上的时刻报出来,另一组用24时计时法说出相应的时刻.〔如下午4时答:16时〕B.一组把24时计时法的时刻报出来,另一组用普通计时法说出相应的时刻.〔如:20时答:晚上8时〕2.教学例1.出例如1:一列客车18时20分从北京开车,22时40分到达石家庄.路上用了多少时间?老师提问:谁能说说18时20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刻〕22时40分呢?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例:老师提问:从图中看到列车从18时20分到22时40分中间所经过的这一段表示的是什么呢?老师补充说明:表示的是这列客车在路上行驶的时间,一般用“几小时几分”表示.分组讨论:路上用了多长时间?学生汇报: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老师总结概括:可以将18时20分到22时40分分成两段,看上图:从18时20分到22时20分,中间相差4小时.从22时20分到22时40分,中间相差20分.两段合起来说是4小时20分.反应练习:从上午8时到11时50分经过〔〕小时.出例如2:一个商店门口挂着这样的牌子〔如下列图〕.这表示全天营业多少时间?出示图片“24时计时法〔例2图1〕”观察并考虑:右图牌子上用的什么计时法?同桌讨论:怎样来计算今天的营业时间?〔老师可提示:分上午、下午各多少小时,合起来就是全天的营业时间〕老师订正:从上午8时到中午12时是4小时.下午时间从中午12时到下午7时是7小时,全天营业时间是4+7等于11小时.〔老师板书〕上午营业时间:12-8=4〔时〕下午营业时间:7时全天营业时间:4+7=11〔时〕答:全天营业时间是11小时.分组讨论:为什么算式中单位名称是“时”,而答题中是“小时”呢?〔老师讲解〕老师提问:谁能给这个商店换块新牌子表示的营业时间不变,但更简洁吗?老师出示图片“24时计时法〔例2图2〕”学生考虑:这块新牌子是什么计时法?该怎样计算开业的时间?〔全班同学动笔列式,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板演.〕板书:营业时间:19-8=11〔时〕集体评价新牌子和旧牌子,请同学谈谈自己的看法.使学生明确:换牌子后营业时间没有变,还是11时;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更简明方便.三、稳固练习.〔1〕口答.①17时是下午几时?23时是晚上几时?②从早上6时到下午4时,有几个小时?③小华每天早上7时半到校,11时50分放学.他上午在校多长时间?④北京开往某地的火车,早上5时54分开车,19时55分到达.路上用了多少时间?订正:①17时是下午5时,23时是晚上11时.②有10个小时.③他上午在校4小时20分.④路上共用了14小时1分.〔2〕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在括号里画“×”.①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早晨8时10分上课,上一节课后应该在8时50分下课.〔〕②15时就是下午5时.〔〕③计算上午8时到下午5时是多长时间,可以用8—5+12来计算,对吗?〔〕订正:①〔√〕②〔×〕③〔×〕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五、布置作业.1.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出下面的时刻.下午3时上午10时晚上9时下午6时晚上10时下午2时2.用普通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6时12时5时30分24时16时18时45分小学数学教案篇4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掌握多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算理,能纯熟使用此算理正确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或末尾两位都是0的多位数减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发现被减数中间位置有0的多位数减法运算的算理的过程,感受由猜测到验证的数学探究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收获通过合作与探究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就感,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被减数中间有0或末尾两位都是0的多位数减法的算理难点:被减数中间有0或末尾两位都是0的多位数减法的算理、多位数减法的验证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同学们昨天晚上都看浙江卫视的《跑男》了么?大家最喜欢哪位明星呢?老师昨天在网上看到了喜欢他们的观众人数。其中,喜欢邓超的有413人,喜欢Baby的有379人,喜欢李晨的有158人。你们能快速帮老师算出来喜欢Baby的人比喜欢李晨的人多多少个么?喜欢邓超的人又比喜欢李晨的人多多少呢?师生互动:同学们可能较快算出379-158=221,413-158=225的结果,在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多位数减法中的不退位减及退位减。提问1:哪位同学能站起来说一下221是如何得出的么?提问2:哪位同学能说一下225又是怎么算的呢?2、提出原理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下几种特别的多位数减法(板书多位数减法)老师还看到,喜欢陈赫的人有403人,大家能用同样的方法告诉老师喜欢陈赫的人比喜欢李晨的人多多少呢?同学们前后四人结为一组一起来讨论一下,3分钟过后老师请小组代表上台发言。提问1:老师看到有的小组在讨论时按照原来的方法,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向前退一当十时遇到了困难。3不够减向前退1时,发现十位是0,没法退了,那怎么办呢?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十位是0没法退1当10时,再继续向前一位退1当10,此时十位变成了10,拿去1给个位,个位变成了13,13减8余5,十位剩9,减5余4,百位退1后剩3,减1余2,所以403-158=245。追问1:哪位同学能说一下403-158在计算时和我们前面学习到的多位数减法有什么一样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得出,在被减数中间有0时,个位不够减应该连续向前退1进展两次。追问2:同学们能否用学习过的方法来检验一下我们的结果是否正确呢?预设一:158+245=403预设二:403-245=1583、讲解原理提问:同学们考虑一下,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连续退位呢?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得出在被减数中间有0时需要连续退位。4、应用原理提问:如今老师还知道喜欢祖蓝的人最多了,总共有500人,大家能快速算出喜欢祖蓝的人比喜欢李晨的人多多少么?追问:哪位同学能说一下他发现了什么呢?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得出被减数末尾两位都为0时,也是需要连续退位的。5、小结作业提问:同学们通过本节课都学到了哪些有用的知识呢?作业:同学们课下自己编一道中间有0的被减数的减法题目,回家考考我们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是否和我们一样聪明呢?小学数学教案篇5教学目的:1、通过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复习,使学生能比拟纯熟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运算。2、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深入性。3、通过学生对20以内退位减法的观察比拟,归纳整理,开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才能。4、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集中注意1、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示做动作。如:举起右手,指指眼睛,点点嘴巴2、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练习。2、做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学习,好吗?〔设计意图:根据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老师充分调动学生身体各局部器官,用动手、动眼、动口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兴趣进入学习状态。〕二、运动感官,学习新课1、动动你的眼睛,找一找〔第1题〕〔1〕、把差是6地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小组合作完成。〔2〕、找一找,这些算式的非列有什么规律?根据规律,你能很快找到差是7、8、9的算式吗?说一说。2、动动你的嘴巴,说说写写〔第2题〕〔1〕看图,明确题意:一图四式。〔2〕学生同位两个互相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3〕根据图意和问题列算式解答,写在书上。〔4〕订正答案。3、动动你的手,算算写写〔第2题〕〔1〕明确要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学生独立完成。〔3〕订正答案〔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提出表扬〕。5、动动你的脑子,想想算算A:第4题〔1〕明确题意:根据图写算式。〔2〕学生自己尝试读题,并提出数学问题。〔3〕列算式解答,写在课堂作业本上。B:第5题:〔1〕明确要求:先算出得数,再仔细观察竖着每一组的三个算式有什么联络。〔2〕学生书写得数。〔3〕订正答案。〔4〕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C:第6题:小松鼠采松果。〔1〕故事形式引出:有一天,松鼠妈妈对松鼠哥哥和松鼠弟弟说:孩子,你们已经长大了,要帮妈妈做事了。今天,你们就去森林里采些松果来吧!小松鼠愉快地容许了。过了一会儿,两只小松鼠回来了,松鼠妈妈看到孩子这么能干,快乐极了。一个劲儿夸奖他们,说:你们真能干,一共采了12个松果。松鼠弟弟说:哥哥猜得多,我只采了5个。亲爱的小朋友,你知道松鼠哥哥采了多少个吗?〔2〕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说答案,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口头列算式解答。〔4〕写在书上。D:第7题:旅游公司汽车出租情况。〔1〕看统计表,明确要求的是还剩多少辆?〔2〕学生根据题意自己解答。〔3〕订正答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各感觉的主动参与,将所学知识有效的交融在活动中。〕三、小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小学数学教案篇6一、教学目的:1、掌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2、初步学会在小数除法中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难点:学会看余数不商取商的近似值。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四、教学过程:A、复习准备:8.746保存一位小数约,保存两位小数约是〔〕。B、讲授新课:出例如1:我国的原煤产量1981年是6.2亿吨,1991年到达10.9亿吨。1991年的原煤产量是1981年的多少倍?〔得数保存一位小数〕1、理解题意,求什么?分析^p数量关系。2、列式计算:10.9÷6.2≈1.83、题目要求我们商怎样?保存一位小数我们商应该除到哪一位?〔学生独立完成〕4、横式1.8前面用什么符号?为什么?答语要注意什么?例2:一台织布机12小时织布62.55米,平均每小时织布多少米?〔得数保存两位小数〕1、审题、理解题意,学生试做?2、讨论:竖式商除到哪一位?为什么?C、稳固练习:计算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值。〔得数保存三位小数〕45÷179.9÷D、师生归纳:1、学生讨论:计算小数除法,需要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2、学生归纳后,集读P-55最后一段。E、强化练习:1、P-40试一试老师巡回指导,注意学生是否掌握方法。2、P-40第一题。F、课堂小结:1、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是怎样的?2、要截取商的近似值还要注意什么?G、布置作业:P-40第二题、第三题和第四题。课后小结:本课是建立学生已经掌握如何取一个小数的近似值根底上教学的,所以,我在教学中的重点是放在让学生知道列竖式计算时商要除到那一位,我出例如题,列出算式,然后让学生根据题意列竖式计算,有地同学算到了很多位,有的同学只算到了第三位,在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根底上,理解除到哪一位,为什么要除到比保存的小数为数多一位,从而归纳出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其实,在教学中,我还忽略了知识的应用价值最好在课的完毕时让学生考虑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我取商的近似值,在实际消费、生活有哪些应用?小学数学教案篇7教学目的1、通过折纸活动,探究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体会圆的对称性。3、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开展空间观念。教材分析^p重点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难点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教具教学圆规电化教具课件一、创设情境: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你有方法找出来吗?二、探究活动:1、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2〕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2、通过折纸你发现了什么?理解圆的对称性。〔1〕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2〕再折纸,体会圆的轴对称性,画出圆的对称轴。〔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3、通过折纸你还发现了什么?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1〕边折纸边观察考虑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有什么特点?〔2〕边折纸边观察考虑,同一圆里的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三、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做完后交流汇报。2、完成练一练进一步稳固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3、完成填一填让学生独立观察考虑并试着填一填,有困难的向老师或同桌请教。汇报交流,说答题根据。4、完成书后第3题。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内容。学生利用经历很容易找到圆心,假如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考虑,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对以学过的轴对称图形进展整理,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比照中发现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不同特点,从而突出圆具有很好的轴对称性。屡次折纸的过程中探究,发现,验证。操作中体会交流,体会圆的特征,开展空间观念。个别学生做试一试的题目会有困难,注意个别指导。板书设计圆的认识〔二〕我们的发现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d=2r或r=1/2d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学生利用经历很容易找到圆心,假如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对折再对折就可以找到圆心学生很难说清楚。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考虑,找到答案。交流汇报,从中进一步理解圆的轴对称,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小学数学教案篇8教材分析^p:“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一道数学趣题,最早出如今《孙子算经》中。它集题型的兴趣性、解法的多样性、应用的广泛性于一体,是施行开放式教学的好题材。教材中要求掌握3种解题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列表法、取中列表法),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假设举例列表等方法,寻找解决的结果。教学中,要求老师不宜补充其他解法,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情分析^p:五年级学生已经学了一些用列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一些学生在兴趣小组、奥数等的学习中已经学过“鸡兔同笼”问题。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学生的思维活泼?敢想、敢说,有一定的小组合作经历。教学目的:1、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兴趣性。2、尝试用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通过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p,掌握解题的策略与方法。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才能。合作、交流等学习品质和才能。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教学难点: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儿歌)鸡兔同笼不知数,三十六头笼中露,数数脚有一百只,几只鸡来几只兔?师:这就是我国民间的三大趣题之一,最早记载在1500年前的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课件出示古书动画翻开书出现原题),原题是这样的,请看: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谁知道,这是一个什么问题?(鸡兔同笼问题,课件出示鸡兔同笼情境图)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中国历的数学趣题“鸡兔同笼”。(板书:鸡兔同笼)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道题的意思?(鸡兔同笼,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共有94条腿,问鸡、兔各有几只?)师:这道古代趣题你能解决吗?我们还是化繁为简,从简单入手吧!二、探究新知出例如题: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个有几只?1、明确问题,独立考虑通过读题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这道题里还有隐藏的数学信息吗?同学们先来猜一猜鸡、兔可能各有多少只?(找一两个同学猜测)到底是几只鸡几只兔呢?2、小组合作交流。师:小组讨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师:把你们的方法写在纸上。可以使用桌子上老师提供的表格。师: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想法?小组1:我们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实物投影展示小组的成果)先假设有1只鸡,19只兔子,脚就有78条。脚太多,然后又假设有2只鸡,18只兔子,脚还是太多了。这样试下去就得到了有13只鸡,7只兔子。师:腿多了,减少谁的只数,增加谁的只数?师:你们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生:在旅游费用的租车、租船中,我们就是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这题的类型跟那差不多,我们想,也可以用这种尝试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师:这种列表法有什么特点?生:鸡一只一只地增加,兔子一只一只地减少。师:谁能给这种列表法取个名字?生:逐一列表法。师:还有哪些小组采用不同的列表法?小组2:我们也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我们发现鸡增加1只,兔子减少1只,腿就减少2条,所以我们没有一个一个的试,那样太费事,而是从1只鸡,19只兔直接跳到6只鸡,14只兔。最后也得到了13只鸡,7只兔。师:腿的总条数多了或少了你们组是怎么调整的,也就是你们的调整策略是什么?生:腿多了,我们减少兔子的只数,腿少了我们增加兔子的只数。师:我们也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好吗?生:跳跃列表法。小组3:我们小组也是列表法。我们是先假设鸡有10只,兔子也有10只。这样比拟简便。师:你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生:取中列表法师(展示台展示三张表格)同学们三张表格都能很好地求出鸡、兔的只数,哪种方法最捷径。生1:取中列表法直取中间数减少了“试”的过程能更简便、快捷地找到答案。生2:我认为应该三种列表法结合使用,先用取中列表法减少一半的猜测数字,再用跳跃列表法加快猜测的速度,在接近答案时用逐一列表法。生3::那是数字大时使用,数字小时,还是使用逐一列表法好,它答案不会重复、不会遗漏。小组4:(展示台展示)我们组认为还是采用列方程法最简便、快捷,先假设鸡的只数为ⅹ,兔子的只数就为20-x。列式是:2x+4(20-x)=54解得x=13兔子的只数是7.师:你们小组的同学很聪明,但这种方法我们暂不讨论,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和老师一起向他们请教,好吗?师:还有哪些组没有汇报?小组5:我们组也是用列式法算出鸡、兔的只数(展示):假设全部是鸡(54-20×2)÷(4-2)求出兔7只,鸡13只。师:这种方法,我们也留在课后私下交流。师:我们的祖先很聪明,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其实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你们很了不起!四、方法应用,稳固新知过渡语:、“鸡兔同笼”问题传到____,____人称它为“龟鹤问题”,你认为“龟鹤问题”与“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相似之处?1、师:除了“龟鹤问题”与“鸡兔同笼”问题类似以外,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出示)学校举行乒乓球比赛,有单打和双打。12张乒乓球台上共有34人同时在打球。问:正在进展单打和双打的台子各有几张?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三次适物理试题含解析
-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分子生物学韩》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菏泽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零诊”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钢琴即兴伴奏(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石室教育集团2025年初三期末物理试题含解析
- 四川师范大学《智能信息处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井陉矿区2025届数学三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大学体育(4)》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电机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跨境电商与数字贸易合作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08-09
- 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外包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家庭猪场养殖模式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麻醉科新增术中放疗场所环评报告
- 消费者起诉状模板范文
- 2022年工程机械设备租赁服务方案(含应急处理方案、保障措施)
- (完整版)外科护理学知识点整理
- 2019版《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 在那遥远的地方课件
- 围堰吹填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