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15篇)-2_第1页
小学数学教案(15篇)-2_第2页
小学数学教案(15篇)-2_第3页
小学数学教案(15篇)-2_第4页
小学数学教案(15篇)-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数学教案(15篇)小学数学教案(15篇)小学数学教案1教学内容:课本第77~78页〔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参与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在学生实际操作,抽象概括,得出一般结论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探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具准备:每人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教学过程:一、复习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出示长5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1〕这两个分别是什么图形?为什么?〔2〕动手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2、面积和面积单位〔1〕什么是面积?请生摸摸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是什么?〔2〕同桌合作,动手测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在桌子上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有次序地将长方形和正方形摆满〕〔3〕汇报结果二、新课1、导入上面用面积单位测量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但要测量黑板、草场或更大的地面面积,使用面积单位一排一排的实际测量行吗?今天就寻找一个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规律,推导出计算公式。2、猜测请仔细观察刚刚摆的面积单位,沿长边摆了几个?长是多少?沿宽边摆了几个?宽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汇报3、验证同桌合作,完成课本第77页例2的〔2〕观察比拟,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4、概括(1)长方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要用公式计算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2〕想一想:同桌讨论正方形的面积=______________三、稳固1、完成课本第78做一做2、完成课本第79页1、2、3、4四、小结小学数学教案2教学内容:小数点挪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目的:1、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小数点搬家”这一童话故事,使学生探究出小数点向左、右挪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乘除法。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探究、概括出小数点的挪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可以应用这一规律计算小数乘除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小数点搬家”、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三张卡片(出示三张写有100的卡片),你能在适当位置添上小数点,使这个数最大吗?(100.)最小呢?(1.00)还可以是多少?(10.0)小数点位置不一样,它们的大小也就不一样了。是呀,小数点真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讨论有关小数点方面的知识(板书:小数点搬家)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答)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山羊快餐厅。二、童话激趣,发现变化。1、出示三张情境图:同学们,请看屏幕,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讲述,老师随机板书:4.00元、0.40元、0.04元。2、提问(1)这些小数的实际价格是多少?生说,师板书。(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4.00、0.40、0.04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请你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吧。3、小组汇报:汇报交流,师适时板书:小数点大小变化向左挪动一位缩小10倍(缩小到原来的)向左挪动二位缩小100倍(缩小到原来的)向左挪动三位缩小1000倍(缩小到原来的)……4、来了这么多客人,山羊真开心呀,可月底一算,赔本了,热心的小数点知道自己闯祸了,赶紧往右搬家,请想一想:小数点向右挪动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小组讨论后完成课本40页“试一试”。小组合作讨论之后,全班交流。从而得出:小数点向右挪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小学数学教案3一个完好的教案包括以下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简析】【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教案格式要求:目的明确流程明晰预设充分意图明显行文严谨回忆全面⑴教学内容。要写明所教学的内容是哪个版本第几单元(第几信息窗)第几页。⑵教材简析。要写明本节教材的来龙去脉,即本节的知识根底和为哪些后续知识做准备(即承上启下的作用),以及信息窗所呈现的素材意图。⑶教学目的。三维目的都要兼顾,不仅要有知识目的、才能目的,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⑷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要找准,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5)教学过程1.教学环节要清楚明白。每一个大环节、每一个大环节中的每一个小环节都要层次清楚,目的明确。2.重要知识不要遗漏,尤其要注意练习环节。以前老师们往往不注重练习环节的设计,只是呈现练习题的内容,而对于练习过程的预设、练习题的处理没有一一写明。如今要求要把练习的的每一个环节呈现出来,要充分预设。3.要注意和教学实录的区别。教学实录的形式一般是师:生:,教案撰写那么要运用诸如谈话、引导、提问、小结等用语。4.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设计意图,即这一环节你之所以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注意,设计意图不是教学环节。5.预设要充分。每一个教学环节,老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在这个环节会出现什么情况,针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老师分别应采取什么措施,这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做到胸有成竹、游刃有余,这样就会到达心中有学生的境界。(教案右侧,有专门写预设与设计意图的地方,写的时候请注明预设:设计意图:几个字)6.回忆要全面。课堂“总结回忆”时,不能走过场草草了事,也要充分预设,要引导学生对全课的所学知识点、学习方法、情感体验等进展梳理归纳,在交流时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以前的知识进展前后的联络,老师再进展适当的引导和总结提升。7.撰写教案时行文要严谨。包括教案的的格式、字号、大小标题的序号写法、标点符号等等都要非常标准。教案撰写的程度,表达了老师理解教材的程度以及灵敏调控课堂的才能,从而为更好的进步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打好根底。小学数学教案4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掌握多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算理,能纯熟使用此算理正确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或末尾两位都是0的多位数减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发现被减数中间位置有0的多位数减法运算的算理的过程,感受由猜测到验证的数学探究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收获通过合作与探究自主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就感,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被减数中间有0或末尾两位都是0的多位数减法的算理难点:被减数中间有0或末尾两位都是0的多位数减法的算理、多位数减法的验证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同学们昨天晚上都看浙江卫视的《跑男》了么?大家最喜欢哪位明星呢?老师昨天在网上看到了喜欢他们的观众人数。其中,喜欢邓超的有413人,喜欢Baby的有379人,喜欢李晨的有158人。你们能快速帮老师算出来喜欢Baby的人比喜欢李晨的人多多少个么?喜欢邓超的人又比喜欢李晨的人多多少呢?师生互动:同学们可能较快算出379-158=221,413-158=225的结果,在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多位数减法中的不退位减及退位减。提问1:哪位同学能站起来说一下221是如何得出的么?提问2:哪位同学能说一下225又是怎么算的呢?2、提出原理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下几种特别的多位数减法(板书多位数减法)老师还看到,喜欢陈赫的人有403人,大家能用同样的方法告诉老师喜欢陈赫的人比喜欢李晨的人多多少呢?同学们前后四人结为一组一起来讨论一下,3分钟过后老师请小组代表上台发言。提问1:老师看到有的小组在讨论时按照原来的方法,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向前退一当十时遇到了困难。3不够减向前退1时,发现十位是0,没法退了,那怎么办呢?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十位是0没法退1当10时,再继续向前一位退1当10,此时十位变成了10,拿去1给个位,个位变成了13,13减8余5,十位剩9,减5余4,百位退1后剩3,减1余2,所以403-158=245。追问1:哪位同学能说一下403-158在计算时和我们前面学习到的多位数减法有什么一样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得出,在被减数中间有0时,个位不够减应该连续向前退1进展两次。追问2:同学们能否用学习过的方法来检验一下我们的结果是否正确呢?预设一:158+245=403预设二:403-245=1583、讲解原理提问:同学们考虑一下,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连续退位呢?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得出在被减数中间有0时需要连续退位。4、应用原理提问:如今老师还知道喜欢祖蓝的人最多了,总共有500人,大家能快速算出喜欢祖蓝的人比喜欢李晨的人多多少么?追问:哪位同学能说一下他发现了什么呢?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得出被减数末尾两位都为0时,也是需要连续退位的。5、小结作业提问:同学们通过本节课都学到了哪些有用的知识呢?作业:同学们课下自己编一道中间有0的被减数的减法题目,回家考考我们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是否和我们一样聪明呢?小学数学教案5教学目的1.进一步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用处。2.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把原始数据分类整理的根底上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统计表。3.会对统计表进展一些初步的分析^p,能指出这些统计表所说明的问题。4.浸透统计思想,结合统计表的知识,对学生进展国情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已学过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的根底上,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难点:掌握统计表中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会分析^p含有百分比的统计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老师出示六年级师生为灾区儿童捐款的数据。问:〔1〕你们看看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数据:六〔1〕班48人捐款480元六〔2〕班49人捐款520元六〔3〕班45人捐款465元六〔4〕班47人捐款423元〔2〕你能很快说出哪班人均捐款最多吗?假如列成表,这个问题就可以简明生动地表达出来了。〔板书:简明生动〕〔3〕你们能不能利用以前学过的制表知识把六年级为灾区人民捐款情况简明生动地表达清楚呢?〔学生分小组制表。〕〔4〕汇报各小组制表情况。〔运用实物投影仪将学生绘制的统计表投影出来。〕投影出示:讨论:〔1〕从表中你还知道什么?〔发散学生的思维,自己提问题自己答复。〕〔2〕请你算算哪班捐款占全年级的百分比大,还需将表怎么修改?提醒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的制表问题。〔二〕学习新课1.出例如1。例1下面是东风机床厂1993年第四季度的产量统计表。想一想怎样算出表中空缺的数据。〔1〕把你的计算结果填入表中的空格内,再验算合计数和总计数,检验结果是否正确。〔2〕假如要想知道一、二车间消费台数分别占总产量的百分之几,怎么算呢?如何制表?分组讨论,四人一组共同完成一幅统计表。小学数学教案6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能根据给定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问题,并能根据解出的数据结合现实问题提出解题策略。2过程与方法:通过审题,读懂表格和题意,列方程,体会方程是描绘现实世界有效的数学模型,结合小组讨论,加强学生的理论才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才能,进步数学思想方法,增强环保意识。二重点、难点重点:读懂题目中的表格和题意,根据题意列出方程,解出〔1〕〔2〕班各有多少人,这是问题的核心局部。难点;正确的构思出盘活资的方法,以及最后的脑筋急转弯式的提问三教学流程〔一〕复习我们已经学习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请大家回忆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其中关键步骤是什么?〔二〕新授1今天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是课本第34页习题7.3的第2题。长风乐园的门票规定如下表所列:某校初一〔1〕〔2〕两个班共104人去游长风乐园,其中〔1〕班人数较少,不到50人,〔2〕班人数较多,有50多人,经估算,假如两个班都以班为单位分别购票,那么一共应付1240元,假如两个班结合起来,作为一个团体购票,那么可以节省不少钱,问两班各有多少名学生?购票人数1-5051-100100人以上每人门票价13元11元9元2由学生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找出量、未知量,分析^p等量关系,讨论解题方法:x+y=10413x+11y=1240设:初一〔1〕班有x人,初一〔2〕班有y人,由题意得x=48y=56〔三〕展开1在同学门解出问题的前提下再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假设一瓶饮料3元,空瓶回收价为13个1元,聪明的你能出一个点子盘活这1240元,让两个班的学生都有门票和饮料吗?请你简要说明一下你的好点子!两个班104人作为一个团体购票,需要1049=936元,节省了1240-936=304元,买饮料需要1043=312元,相差8元喝完之后将空瓶收回,那么回收价为10413=8元,刚刚好!反思:这是纯数学的考虑方式,没有实际意义,饮料是进去后边玩边喝的,不应当像在完成任务似的在门口就喝完回收,假如由老师〔或班长〕先垫上8元,同学们就能把饮料带进公园了,但不能随手乱丢,必须带到门口兑换〔环保教育〕。2脑筋急转弯:假设〔1〕班想要单独买票,请你帮他想出一个比拟经济的购置方案:简单说明初一〔1〕班48人原想买48张票需要:4813=624元,但假设买51张票,每张只需11元,只要:5111=561元,节省了624-561=63元,更经济至于多出的3张票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无所谓四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什么数学知识?〔2〕对你影响最深的问题是哪一个,你有什么看法?小学数学教案7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秒的认识。2.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和逻辑推理才能。3.进一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及秒与分的进率。教学用具演示用的实物钟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口答。〔1〕分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走一圈呢?〔2〕时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多少时间?〔3〕1时等于多少分?2.说出下面钟面上的时刻,并写出来。二、提醒课题计算很短的时间,如运动会60米、100米比赛所用的时间,做20道口算题所用的时间等,一般不用时和分计时,而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这节课就来学习“秒的认识”,小学数学教案《秒的认识》。〔板书课题:秒的认识〕三、教学新课1.认识时间单位“秒”。出示带有秒针的实物钟,让学生观察后提问:钟面上有几根针?哪一根针走得最快?指出:这根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针叫做“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我们平时听到的“嘀嗒”、“嘀嗒”的声音,每“嘀嗒”一下就是1秒。2.认识分与秒的进率。老师把分针和秒针都拨在12上,然后渐渐地拨动秒针走一圈,让学生观察分针走了几个小格。提问:〔1〕秒针走一圈走了多少小格?是多少秒?〔2〕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几小格?是多少分?〔3〕那么1分是多少秒?板书:1分=60秒3.体验1秒时间有多长。〔1〕老师报秒数,让学生从1写到10,看需要用几秒钟?〔2〕你呼吸一次,用几秒?四、稳固练习1.填空。〔1〕钟面上有〔〕个数,有〔〕根针,比拟短的针叫〔〕针,比拟长的针叫〔〕针,又细又长的针叫〔〕针。〔2〕钟面上有〔〕个大格,有〔〕个小格,时针走1大格是〔〕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分。〔3〕60分=〔〕时60秒=〔〕分2.练习教材第72页下面的做一做。五、课堂小结老师在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展回忆的根底上进展归纳、总结。1.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三个时间单位,那就是时、分、秒。2.时、分、秒间的关系是:1时=60分,1分=60秒。3.时间正是一秒一秒地积累起来的,因此,同学们从小就要珍惜时间,要从珍惜一分一秒开场。六、布置作业练习十九第5、6、7题。七、考虑练习练习十九第9题。小学数学教案8活动目的:1.体验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排列顺序。2.大胆地用语言表述排列的结果。活动准备:1.事先联络好一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幼儿园配合幼儿活动。〔也可利用图片的方式〕2.《幼儿画册》〔第三册P7〕。活动过程:1.谈话,引入活动。师:你家里有几口人?爸爸、妈妈和宝宝一样高吗?2.游戏:比高矮。爸爸、妈妈和宝宝比高矮。提问:爸爸、妈妈、宝宝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引导幼儿学说“高的、矮的、最矮的”。请小朋友按照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顺序给三个人排队。换一个宝宝再次与爸爸妈____高矮。幼儿做相关练习。请幼儿翻开《幼儿画册》,仔细观察图中小动物的高矮,然后看清排列的标记,从不干胶纸上揭下小动物,贴在相应的位置上。鼓励幼儿互相检查,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经历。活动延伸:提供四种高矮不一的物体,鼓励幼儿比一比,说一说。小学数学教案9单元教才分析^p: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根底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理论活动:我长高了,这局部教材结合前面所学的内容,联络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测量长度的活动。教材通过让学生互相量身高、步长、臂展以及测量门窗的宽度等实际活动,加深对厘米和米的认识,稳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进一步建立长度观念。同时,使学生通过对自己身体各局部长度的测量,感受成长的快乐。在这个活动中,教材还设计了统计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稳固对统计知识的掌握。单元教学要求: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使学生能结合详细情景进展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使学生可以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单元教学重、难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单元课时安排: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我长高了1课时左右小学数学教案10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2、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历的同时开展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难点: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1把,三角尺1块,钉子板,橡皮筋。教学流程流程一、联络生活,引入课题:1、师(课件出示:教室图):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物体的外表都有各自的形状。大家看屏幕,这是一间教室,你能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2、(课件逐个____这些物体的面)师小结:教室里视力表、国旗、黑板的面、粉笔盒的侧面、讲台的侧面、课桌面、电灯开关的面都是长方形的。播送喇叭的面是正方形的。其实,何止是教室里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无处不在。那么它们都有些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PPT板书课题))研究它们的特征。(PPT出示课题: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二段:在游戏中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流程二、在游戏中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特征。1、师:(由现场老师准备一个不透明纸盒,里面装有一些硬纸板做的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图形)老师为每一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个纸盒子,里面放有一些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图形。你不用眼睛看,能从中摸出一个长方形吗?每小组的同学轮流试一试。(暂停)2、师(出示一个三角形):你们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暂停)3、师(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你们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暂停)4、师(出示一个梯形):你们为什么不摸出这个图形?(暂停)5、师(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图形有四条边,四个叫都是直角,你们为什么不摸出呢?(暂停)6、师:(出示一个长方形)那你们摸出的一定是这个图形了,对吗?6、师:通过刚刚的游戏活动,你们觉得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全班交流交流吧。(暂停)第三段:在操作中建构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流程三、在操作中建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1.师布置操作要求:同学们已经初步发现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但这些只能算作初步猜测,还需进一步验证。请同学们拿几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PPT出示:下列图)2、师提问:如今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你是通过怎样的操作发现的?(暂停)3、师归纳长方形边的特征:(课件演示:长方形对折)我们可以将长方形对折,使它的两组对边分别重合,通过比拟,发现长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也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也能发现长方形两组对边的长短是相等的,但是相邻的两条边长度不相等。4、师提问:再来看看长方形的4个角?这几个角都是什么样的角呢?(暂停)5、师归纳长方形角的特点:通过同学们的观察,我们发现长方形有四个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去比一比,发现这四个角都是直角。(PPT图片演示)6、师提问:谁能像刚刚一样,分别从边的特点和角的特点两个方面来说一说你从操作中发现了正方形的哪些特征?7、师归纳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也有四条边,每条边都相等;也有四个角,都是直角。第四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络流程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络1、通过学习,我们发现了长方体、正方体边的特征和角的特征,你们能再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些特征吗?与你的同桌互相交流交流。(暂停)2、师归纳:我们一起来看课件的演示:3、你们说的和屏幕上显示的一样吗?想一想,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一样的地方?4、师小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每个角都是直角,而且对边都相等。长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都具备,所以,我们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5、师: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我们通常把………第五段:教学想想做做1、2、3、5、6流程五、教学“想想做做”1(注:钉子板改为点子图,由现场老师上课之前给每位同学准备好)师:你会在点子图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吗?(暂停)2、师:你画的图形有什么特点?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暂停)流程六:教学“想想做做”21、师:大家刚刚已经能利用点子图来画长方形和正方形了,下面我们再来进展一个有趣的活动。请你和你的同桌合作,一起用两幅同样的三角板分别拼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在拼之前,请同学们先想想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然后再拼。(暂停)2、师:同学们已经拼出来的吧,老师也来拼一次,看看和你们拼的是不是一样。(互开工具软件演示拼的过程)(右上图)3、师提问:在拼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都是把三角尺中的哪一条边拼在了中间?为什么?自己静静地想一想。(暂停)流程七:教学“想想做做”3:1、师: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折纸活动。你会把手中的长方形纸变成正方形吗?(暂停)(课件出示:想想做做3)你是不是也和老师一样折的?2、想一想,为什么我们这样子折了以后得到的就肯定是正方形了呢?(暂停)3、师小结:将长方形的宽边与长边重合,剪去长比宽多出的长度,那么长边就和宽边一样长了,这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流程八、教学想想做做5:1、师:刚刚我们折出的是怎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你怎样向别人介绍这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大小呢?(暂停)对了,只要告诉别人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别人就明白了。如今我们一起动手来量一量。做书上想想做做5.(课件出示)(暂停)2、看看你填的结果是否正确,和电脑老师对一对。(暂停)流程九:教学“想想做做”6:师:我们的数学书是什么形状?(暂停)你知道它的长和宽是多少?我们先来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再来量一量,看看你估计得准不准。(暂停)第六段:全课总结及拓展流程十、课堂总结。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研究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发现这些特征的?(暂停)同学们,只要你乐于探究,还可以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里面更多的奥秘。瞧,老师这里就有许多长方形和正方形拼成的图案,非常的有趣。(PPT展示:)2、假如你们有兴趣,回家自己也可以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创作更有趣的图画。流程十一、拓展延伸:想想做做4(选做)1、师:我们来讨论想想做做第4题,你们先自己独立解决,然后大家来交流。2、师:(结合PPT演示)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想到几种拼法?是这样的两种吗?一种是将这6个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和宽分别是6厘米和1厘米;另一种是将6个小正方形分两行拼,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3厘米和2厘米。你们拼对了吗?3、师:将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假如将这些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也有下面的两种拼法。一种是将这16个小正方形排成一行,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和宽分别是16厘米和1厘米;另一种是将16个小正方形分两行拼,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8厘米和2厘米。你们拼对了吗?(暂停)二次备课小学数学教案11认识直角一、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直角。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判断才能、理论才能。3、使学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教育学生学会寻找生活中的数学。二、教材分析^p: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手帕、练习本、黑板上的角,说明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来说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通过折纸作直角,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学会用三角板画角。三、教学方法:练习法、理论法、引导法四、教学过程〔一〕预习:看书21-22页。〔二〕引入:1、投影出示画有角的图片,这些图形叫什么?请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2、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外表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状和复习题中第一个图的形状一样?〔去掉投影图中的锐角和钝角,保存直角〕象这样的角叫直角。〔板书课题〕〔三〕讲授:〔1〕观察物体外表的直角。请同学们拿出教科书、练习本,他们的封面各有几个角?看看这些角的形状是不是一样?观察桌面上的四个角,他们的形状是不是也一样?把教科书封面上的一个角和课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吗?这些角都叫什么角?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外表有直角?〔2〕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个角是直角。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检验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做“做一做”的第一题。〔3〕学画直角老师边示范边讲解:从一点起用三角板画一条边,将三角板中直角的顶点和这条边的端点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条边和这条边合在一起,再从顶点起沿三角板的另一边画出角的另一边,就画出了一个直角。要画上直角符号。学生边画边说。同桌互相评一下。学生按操作画,老师巡视。〔4〕分组进展比赛,每组拿一个正方形盒子,数一数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个直角,评选出数的最快的小组。〔四〕课堂练习:1、做练习的第二题,数出图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样数才能数的又对又快。2、练习第三题,在右边的四边形里加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五〕课堂小结:说一说,这堂课你认识了什么图形?学会了什么本领?〔六〕板书设计:直角〔七〕课后作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用三角板画〕〔八〕后记及反应:本节课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现困难,所以课堂节奏有些慢,没有完成预期的任务。直角与生活有亲密的联络,人们周围许多的物体外表都有直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直角,感受生活与数学的亲密联络,效果不错。小学数学教案12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在“堆一堆”和“玩一玩”以小的活动中,积累对图形特征和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历。2、可以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方法与过程:通过游戏的方法,对学过的内容加以稳固,并获得取胜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知识的有趣和重要的,获得良好情感体验。3、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才能,积累考虑经历,开阔眼界。二、【教学重点】1、在“堆一堆”和“玩一玩”以小的活动中,积累对图形特征和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历。2、可以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三、【教学难点】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游戏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玩游戏,也许大家可能在游戏中有许多有趣的发现呢?〔二〕游戏一“堆一堆”1、赛前准备〔1〕分组:可以分为几个大组进展比赛。〔2〕比赛用品的分发:每组准备一样的几何体。〔3〕赛前要检查物品数量与形状。师:请大家数一数,在小组内说一说,学具中都有哪些好朋友?它们是什么形状?有几个?2、明确游戏规那么〔1〕翻开书自己阅读游戏规那么。〔2〕讨论游戏规那么中讲了什么。3、开展比赛,并计时〔1〕游戏活动时间5分钟。〔2〕老师发出指令,开场游戏。〔3〕总结此轮游戏中的经历。〔4〕进展第二轮游戏。〔5〕再次总结,得出堆得又快又好的方法。〔6〕进展第三轮游戏,时间可限制在4分钟内。4、决出胜者。5、还可以进展全班赛。6、全班总结交流。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说一说。〔三〕游戏二“玩一玩”1.游戏前准备认牌识点数:〔1〕抽出其中的几张牌,请学生说出牌面的点数。〔2〕尤其是对A的认识,知道A代表1。2、明确游戏规那么〔1〕翻开书自己阅读游戏规那么。〔2〕讨论游戏规那么中讲了什么。〔3〕因为规那么比拟复杂,老师结合扑克牌做必要提示。3、老师根据主题进展讲解。〔1〕引导学生对游戏中出现的可能性进展考虑,并进展判断。例如:每人的点数,如今淘气的点数是8,笑笑的点数是9,淘气不继续摸牌肯定赢不了,所以就要引导学生讨论:淘气摸到几才能获胜?〔2〕提醒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计算、考虑、判断。4、小组开展比赛。〔1〕分组:可以分为4人小组进展比赛。在明确游戏规那么和小组成员后,开场游戏。〔2〕老师在各组间巡视,进展帮助指导。〔3〕总结此轮游戏中的经历。〔4〕进展第二轮游戏。〔5〕再次总结,得出堆得又快又好的方法。〔6〕根据时间,可以进展第三轮游戏。〔四〕全班总结交流。全班交流,畅谈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和体会,以及游戏中发现的其他问题,或是游戏中要想取胜的“秘诀”等。〔五〕课外练习同学们,这些游戏好玩吗?回家后可以把这些好玩的游戏介绍给院子里的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玩一玩,好吗?小学数学教案13第七单元统计教学内容:教材108页111页,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根底上认识和学习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及重要作用,体会教学来于生活。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通过看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得到进步。3、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调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p、整理才能。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2、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观察主题图:同学们都参加过许多课外活动,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科学宫参观科技展,去的同学很多,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参观人数情况,我们根据收信到的人数制作一个统计图。二、合作学习1、根据老师提供的数据,独立完成参观科技展人数的条形统计图,2、根据这个(教材108页图)条形统计图能发现哪些信息?提出问题:①哪两年参观人数一样?〔答:xx年一样〕②哪一年参观人数最多?〔答:xx年〕③哪一年参观人数最少?〔答:1998年〕3、引导学生说出完成统计图考前须知,老师再补充:①必须有标题名称,名称中要简要明了地说出内容和地点,标题下要注明统计内容的时间。②横轴、纵轴表示什么要标清楚。4、除了会完成条形统计图,还有其它画统计图的方法。三、今天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1、观察109页折线统计图2、启以引导:看看这幅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同桌交流。学生说:折线统计图有格子;有点,还有一段一段的线。3、边讲解折线统计图画法。①让学生明白折线统计图是通过描点连线的方法画②一样点:都能看出数据多少不同点:表示数据方法不同,可以看到每一局部变化趋势,能看到整体变化趋势。③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特点;哪种统计图更好。强调告诉学生:1、象今天这样用曲折的线段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2、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还能通过数量反映某一种事物变化的趋势。3、两种统计图各有各的优点,生活中根据我们的需要选择适宜的统计图。稳固练习:1、完成110页例2及做一做。2、让学生去调查家庭上半年用水情况并制作出统计图。小结: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根底上更进一步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学会折线统计图画法和特点,懂得它在生活中有很大作用。小学数学教案14学习目的:1、借助已有的生活经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2、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的习惯。3、通过观察、讨论、比拟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学习重点:1、学会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学习难点: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教具准备:道具钟假设干个,实物钟,课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课件截图一、课前准备1、师:同学们看看今天来了那些客人?(播放《》的视频片段)2、师:羊村里的小羊们今天来到了我们的课室和我们一起上课呢?看,村长慢羊羊想给我们玩一个拼图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呀?3、生齐答:想。4、师:那么老师就请一位男同学和女同学上讲台来比一比吧!(学生热烈举手参与)5、师:看看他们俩谁最快把这个图案拼完,好吗?(男女同学齐叫加油)6、师:比赛已有结果了,你们知道他们拼出来的是什么吗?7、生:是一个钟8、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通过运用拼图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营造了一种积极活泼的学习气氛。学生的拼图表达出学生在日常生活经历中已对钟面有了初步的认识,老师根据学生的拼图顺势揭题就能水到渠成地将最根本的认识迁移到课堂上。二、自为学习二、新授——认识钟面1、师:如今就请你们仔细地观察这两个钟表上都有什么?生1:有12个大格生2:有两根针生3:有数字1-122、师:分针和时针长得一样吗?生:不一样,一长一短、一粗一细师:又短又粗的叫什么?又细又长的叫什么?生:又短又粗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是分针(板书:分针,时针)师:你们知道分针、时针是往那个方向运动的吗?用你的小手来表示一下。生:分钟和时针是按照这边的方向走的(做手势)师:这个方向也就是顺时针方向,伸出你们的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做运动。边指边说顺时针。(全班跟做手势)师:你们知道是分针走得快,还是时针走得快吗?生:分针3、师:同学们,钟表上除了有分针和时针以外,当然还有更细更长的秒针,以后我们会渐渐地学得到。4、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12个数字的位置呢?生1:是按顺序的123……到12生2:12在中间5、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认识了钟面的机密,美羊羊说要如今要考考大家,让我们一起看看。生:好师:看,美羊羊多快乐,它很满意我们的答复。1、要求学生眼到、心到、口到仔细观察,并按照“占有表象”——“比拟差异”——“挑选要点”等步骤引导学生观察,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2、让学生做手势,感受分针与时针运动的方向,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到学习中。3、在讲授完钟面的知识后出示小练习可以及时稳固新知。三、认识整时1、师:咦,听,是什么声音呢?原来是懒羊羊家的闹钟响了,它要起床去大肥羊学校上学啦!我们也要做到每天早睡早起,不要懒床。师:如今是什么时间?生:7点师:我们要用标准的语言说,7点是我们的口头语,我们应该说7时。师:你是怎样认出来的?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2、师:(出示课件)一群羊正在午休了,如今是几时呢?生:1时。(出示钟)师:你是怎样认出来的?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3、师:(出示课件)经过一天的学习小羊们放学了,如今是几时呢?生:4时。(出示钟)师:你是怎样认出来的?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4、师:(课件重现7时、1时、4时),看一看这三个钟表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生:分针都指着12。把你想到的认识整时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听听。小组讨论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师:聪明的班长暖羊羊跟我们说:“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5、师:暖羊羊如今要考考我们会不会看钟面,我们吧!(出示课件),看钟面,说时间生1:6时生2:9时生3:8时1、卡通人物“懒羊羊”上学引入,并以羊羊们在学校的生活贯穿教学,充满兴趣。2、卡通人物班长暖羊羊的个性是聪明仁慈,采用有特色的卡通人物作小结对识记认整时的方法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四、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1、师:同学们,如今让我们再来看看黑板上的这三个钟表,大家已经能说出时间来,那你能不能写出来呢?生1:能师:好,如今请大家听听喜羊羊介绍一下怎样写“7时”吧?(师示范板书)师:后面的两个钟谁会写呢?生1:到黑板上板演师小结:这种表示法叫做文字表示法,几时只要在几的后面加写“时”字就可以了。2、师:还有一种表示方法(课件出示电子钟)。这是什么?生:电子表。师:这种像电子表一样的记时方法,我们叫他数字表示法。师:谁上来写一写1时和4时的数字表示法?生:到黑板上板演师小结:(出示课件)班长暖羊羊跟我们说,用数字表示整时,冒号右边是2个“0”,冒号左边是几就是几时。(生跟读)(强调两个小圆点不能写成句号)3、师:黑板上的三个钟表,你能不能用数字表示法写出它的时间呢?4、师:下面老师给大家玩一个小游戏“喜羊羊对战灰太狼”,灰太狼说假如喜羊羊答复错了,就把它吃掉,看看你们能不能帮帮喜羊羊,好吗?练习相比照拟简单,设计有层次的练习,让中下层有发挥的时机,体验成功的喜悦。五、稳固练习1、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喜羊羊终于战胜了灰太狼,逃离了被吃的命运。灰太狼不服气,要求老师再来考考大家,看看同学们学会了这节课的内容没有。2、练习1:老师拨一拨,学生说一说(2时、5时、12时)(大道具钟)3、练习2:学生甲拨整时,学生乙说一说4、练习3:写一写,用两种表示法写出时间。5、练习4:画一画,(出示钟面,时刻),学生画出分针或时针。用投影更正答案六、总结爱睡觉的懒羊羊对我们同学们说,时间是珍贵的,我们利用了40分钟学习了如何看钟表,还有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对于我们来说,时间就是知识。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用好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1、通过师拨生说、生拨生说、写一写、画一画等形式丰富的习题加深学生的认识,稳固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领悟知识、内化知识,从而完成认知的建构。2、通过卡通人物的话语教育学生——时间是珍贵的,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表达了老师善用教学资,贯彻德育思想,从而到达教书育人的目的。小学数学教案15本单元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分1~5各数、0、6~9各数、10四段安排。在认识1~5各数后插入几和第几的教学,在认识0后插入=、>和<的教学,全单元还编排了两个练习。10以内的数都比拟小,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这些数,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认识。教材把1~5各数和6~9各数相对集中起来教学,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历,节省教学时间,进步效率。适时安排几和第几,=、>和<的教学,能促进学生理解数的意义。0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而且不同场合往往有不同的含义。10对以后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根底作用。因此,教材把0和10的认识单独安排。1.把认识1~10各数的教学都安排成四个环节。学生认、读、写1~10各数并不困难,但初步形成这些数的概念却不容易,后者是教学的重点。为此,教材把认数教学分成四个连接的环节,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体会数的意义。下面以1~5各数的教学为例,分析^p这四个环节。〔1〕在现实情境中数物体的个数。例题的主题图中有人和许多物体,数量各不一样。让学生仔细看图,分别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一方面获得认数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感受数〔shù〕产生于数〔shǔ〕。数图中的物体,可以看到什么数什么。如1块黑板,上面有5个字;3个女孩跳舞,1个男孩拉手风琴……通过指出物体及其数量的活动,体会数能反映物体的量的属性。〔2〕用算珠表示物体的个数。1个男孩、1架手风琴、1块黑板的个数都是1,都可以用1粒算珠来表示。2盆花、2个红气球、2个黄气球的个数都是2,都可以用2粒算珠来表示。教材通过1粒、2粒……5粒算珠,分别表示一类等价集合的元素个数,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教学的时候,先让学生在主题图中寻找哪些物体是1个、哪些物体是2个……再分别用1粒、2粒……算珠表示个数。2粒算珠表示2的时候,1粒算珠浅色,1粒算珠深色;3粒算珠表示3的时候,2粒算珠浅色,1粒算珠深色;4粒算珠、5粒算珠里也各有1粒深色的算珠。这是因为教学1~5各数,是先认识1,再依次认识2、3、4、5。1粒浅色珠和1粒深色珠,表示1添上1是2;2粒浅色珠和1粒深色珠,表示2添1是3……这里的1粒深色珠表达了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教学的时候,要浸透这样的关系。〔3〕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一类等价集合的元素个数,不仅可以用算珠表示,还能用数表示。男孩、手风琴、黑板的数量都用“1”表示,盆花、红气球、黄气球都是“2”个……学生从中体会1~5各数都是有意义的符号。对这些符号意义的体会,就是建立数的概念。〔4〕写数指导。通过示范、描红、独立书写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标准、工整地在“日”字格上写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把数写好,除了本单元的写数指导与练习,在第七单元仍然安排了写数的练习。2.几和第几的教学分三个层次进展。非“0”自然数有时表示物体的数量〔一共有几个〕,有时表示物体的次序〔是第几个〕。教学几和第几,在生活中恰当地应用数,可以加强对数的认识。学生在认识1~5各数时,已经可以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几和第几,要懂得第几的含义,区分几和第几这两个不同的概念。〔1〕教学分三个层次进展。①例题中先数出有几个人排队买票,再数出戴帽子的男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各排在第几。在数的活动中感知几和第几的含义,初步体会它们的区别。②“想想做做”第1题,通过涂4个和涂第4个的操作与比拟,进一步体会几和第几有什么不同。③“想想做做”其他题,应用几和第几的知识答复实际问题。〔2〕所有学生都在生活中接触过有关几和第几的现象与问题。教学几和第几,要提取这些现象,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研究、理解。在例题里,要让学生说说怎样数出一共几个人排队,怎样数出两个男孩分别排在第几。明白前者要数队伍里所有的人,后者只要数到那个男孩为止。体会“5个人”表示队伍的总人数,“第5个”表示不戴帽子的男孩在队伍里的位置。同样,“想想做做”第1题里涂4个和涂第4个,从两次涂的个数不同,两次涂色的灯笼表示的意思不同,体会几和第几的区别。〔3〕正确表述或判断第几要联络方位,分开方位讲的第几往往是不确定的。教材中有三种情况:一是规定了方位,如“从左边起”涂第4个,“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二是遵循生活习惯。如在队伍里一般“从前往后”数,楼房的层数都是“从下往上”数。三是允许多样,给学生空间。如猴子捞月亮的图中,戴帽子的那只猴,可以是从上往下第2只,也可以是从下往上第4只。教学时,除已经约定俗成的外,讲第几的同时,应该讲方位。3.0的含义比拟宽广,教材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0,在不同场合,0往往有不同的意思。对此,教材有明确的要求。〔1〕着重教学“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这个内容安排两道例题,第一道例题里三只兔都采到了蘑菇,分别用3、2、1表示蘑菇的个数。还有一只兔没有采到蘑菇,可以用0表示个数。学生在这个情景中体会0也是一个数,它的产生也是计数的需要。第二道例题中,地上原有4个萝卜,都拔掉后,地上一个萝卜也没有,让学生用0表示萝卜的个数。从4个到0个,浸透了“有”与“无”的相对关系,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2〕结合直尺教学0。直尺上有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