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7a6abc6268868479b70d3048e9f4ed/647a6abc6268868479b70d3048e9f4ed1.gif)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7a6abc6268868479b70d3048e9f4ed/647a6abc6268868479b70d3048e9f4ed2.gif)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7a6abc6268868479b70d3048e9f4ed/647a6abc6268868479b70d3048e9f4ed3.gif)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7a6abc6268868479b70d3048e9f4ed/647a6abc6268868479b70d3048e9f4ed4.gif)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47a6abc6268868479b70d3048e9f4ed/647a6abc6268868479b70d3048e9f4e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教案
一、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5——文学阅读与写作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二、课程标准解读
学习目标与内容
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三、教材分析
必修课程学习要求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中国古代作品,读懂文章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单元解读
古诗词诵读
学习提示
东汉中后期,游宦、游学之风盛行,大批士子远离故乡。作为文人五言诗滥觞的《古诗十九首》反映的就是这一现实,诗中充满了羁旅怀乡的思绪。这首诗的主人公采撷美草香花要送给“同心”的人,但他思念的人还在“旧乡”,长路漫漫,欲赠不能,只能让忧伤陪伴自己终老。全诗字里行间流露着漂泊他乡和分隔两地的无奈。诵读这首诗,体会其“浅而能深、近而能远”(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一)的特色。
六、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很少接触《古诗十九首》,现学习,对字词的把握难度不太大,对领悟诗歌的写作背景及作者表达情感有一定难度。
七、教学目标
让学生以“古诗词阅读五看”为主线,①查找资料,了解作者诗歌风格。②对照注释翻译全文,知晓诗歌大意,品析诗歌语言。③反复诵读,鉴赏诗歌的表达艺术,感知作者情感。
八、教学重难点
品析诗歌语言,鉴赏诗歌表达艺术,反复朗读,感知作者情感。
九、学法指导
讲授式指导法、渗透式指导法
十、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东汉中后期,游宦、游学之风盛行,大批士子远离故乡,主人公采撷美草香花要送给心上人,但他思念的人还在“旧乡”......一首《涉江采芙蓉》应运而生。
讲授新课
带领学生回顾学习主线:古诗词鉴赏“五看”
一看整体,知体裁
二看题目,知题材
三看作者,知背景、风格
四看注释,知大意
五看内容,知情感
1.看整体,知体裁
学生活动1:让学生泛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体裁。
教师总结:
本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
2.看题目,知题材
学生活动2:让学生分析本诗题目,思考文章题材。
教师总结:
本诗题材为——托物抒情(情诗)。
3.看作者,知背景、风格
学生活动3: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知晓本诗的写作背景。
教师总结:
佚名: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背景: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当作于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两汉时期,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仕。但大多无处施展才华,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仕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本诗即是组诗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
4.看注释,知大意
学生活动4:让学生对照注释细读,感知诗句含义。
教师总结:
芙蓉:荷花的别名。
(2)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3)遗(wèi):赠。
(4)远道:犹言“远方”。
(5)还顾:回顾,回头看。
(6)旧乡:故乡。
(7)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8)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9)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5.品内容,知情感
学生活动5:阅读诗句探究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概括本诗内容,并简要赏析。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教师总结:《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写别的情诗。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最密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夫妻朋友关系,由于战争、徭役和仕宦,这种亲密关系往往长期被截断。更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书信无法往来,相隔两地音信全无,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因此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别离情绪的,
就主题来说,这首诗是很典型的。
本诗初读时十分单纯,语言也较浅显,粗看就知道是游子对旧乡望而难归之思,细看则不那么简单。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之中。说它微妙,是因为它采用了对写的手法,男女主人公轮番上场。“涉江采芙蓉”应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游子求宦于京师,应是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去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往往暗关着“夫容”,明明是女子思夫的口吻,前四句的主人公当是女子无疑。在“涉江采芙蓉”的欢乐女子中,有一位女子与众多女子的嬉笑打闹不同,她却注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她徒然采摘了象征美好的芙蓉,却难以赠送给心上人,因为她的丈夫却远在天涯。
接着两句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画面上的,似乎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方的丈夫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是女主人公在想丈夫干什么。这是古体诗常用的手法,仿佛是心灵感应,她远方的丈夫,也正在此刻无限忧愁,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他当然不能望见故乡的山水,那在江对岸湖泽中采莲的妻子,此刻展现在他眼前的,无非是漫漫长路和那隔山阻水的浩浩烟云。有些读者认为,这两句是写游子还望旧乡的实景,从而产生了诗的主人公是离乡游子的错觉。实际上,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表现的依然是那位采莲女子的痛苦思情。不过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猜度彼意的表现方式,从而造成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
此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概括诗词内容,并能简要分析。
课堂小结:
两汉时期,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仕。但大多无处施展才华,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仕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本诗即是组诗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
理解性默写
1.《涉江采芙蓉》中,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是: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2.《涉江采芙蓉》中,抒发了主人公担忧此生无缘相聚的忧伤,又表达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诗句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企业短信服务与移动信息平台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短期周转借款合同样本6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综合医院新生儿科委托管理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四年消防应急物资储备消防灭火器采购合同3篇
- 二手住宅交易合同(2024年成都)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健身中心运营管理及技术支持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技术产品代理推广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城乡劳务分包智能化施工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安全施工与认证合同2篇
- 2025年度出租车租赁与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合作合同4篇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研学旅行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温州市城发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小学春节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2025版高考物理复习知识清单
-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
-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练习题(84道)
- 2025年度安全检查计划
- 2024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标准版本(2篇)
- 全球半导体测试探针行业市场研究报告2024
- 反走私课件完整版本
- 2024年注册计量师-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