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答案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_第1页
有答案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_第2页
有答案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_第3页
有答案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_第4页
有答案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选题1、如图,两位工作人员正与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合影。图中冰墩墩(包括底座)的高度约为(

)A.0.5mB.1.0mC.1.7mD.2.5m2、小明发现鞋盒上有不同的鞋码标注方式。如图所示为鞋码+标准脚长的标注方式。那么“245”对应的单位应是(

)A.μmB.mmC.cmD.dm3、“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估测合理的是()A.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是25kgB.一支新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C.小泉同学的脉搏约为72次/sD.普通手机屏幕的面积大约为8dm24、估测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是几个同学估测的数值,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课桌的高度是80dmB.洗澡时淋浴水的温度约为90oCC.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D.演奏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是3min5、下列数据,与实际相符的是()A.一层教学楼的高度约10m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C.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6mgD.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50N多选题6、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共测量5次,其结果分别为17.46cm、17.47cm、17.30cm、17.48cm、17.49cm,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17.30cm是错误数据B.所用刻度尺分度值为1cmC.最终结果应记为17.475cmD.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7、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错误B.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避免误差C.改进测量方法有助于避免误差D.测量中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不可避免8、在物理实验中,往往要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减小误差,有的是为了寻找规律。下列四个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减小误差的是()A.测出10枚硬币的总体积V,在除以10得到1枚硬币的体积B.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C.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时,测量多组质量与体积D.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9、在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已经磨损,也能进行测量B.读数时,估读的位数越多越准确C.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能减小误差D.只要方法正确,认真测量,误差是可以避免的10、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B.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的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单位时间内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越多,其电功率越大填空题11、小明同学测量橡皮的宽度记录了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2.51cm、2.52cm、2.51cm、2.72cm和2.53cm,该同学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cm,其中明显错误的一次测量结果是_______。根据以上记录,被测橡皮的宽度是___________cm。12、图为常见的测量仪器.图甲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_____s,图乙硬币的读数是_________,图丙天平的读数是__________g,图丁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____。13、如图所示,所测物体长度为______cm;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可以______(选填“消除”或“减小”)误差。14、在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小强的身高是171_______,体重(质量)是60_______,他步行的速度约为1.1______。15、如图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综合题16、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问题: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运行时间/h里程/km1北京南始发站08:00002济南西09:3209:341.54063南京南11:4611:483.810234上海虹桥12:55终点站4.91318(1)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路程是_____km,合_____m。(2)列车在_____路段运动的最快。17、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如图甲,“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形成稳固运行的组合体。以“神舟十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____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如图,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该铅笔的长度是_____。A.B.C.D.(3)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通过图可知,甲车做的是______运动;乙车在做前20s内的平均速度v前与后20s内的平均速度v后的关系是:v前___v后,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v甲___v乙;(4)小明使用刻度尺测量100页白纸的厚度为1cm,则每张纸的厚度为____mm;(5)如图乙所示,M、N两个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两者从同一地点出发,N物体先发出80s,M物体开始追赶N物体,则经过___s能够追上。18、(1)因矿石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小芳利用一只烧杯,按图所示方法来测量矿石的体积。图中所用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___________mL,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_。(2)一个形工件,如图所示,小明同学觉得上面一横ab的长度小于下面一竖cd的高度:你用什么来检验他的结论是否正确?答:____________;检验结果是:上面一横的长度_______________下面一竖的高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从以上的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答:________________。

有答案初中物理长度与时间的测量_02B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人的身高约1.7m,由图可知,图中冰墩墩(包括底座)的高度与人体身高接近,约为1.7m,故ABD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故选C。2、答案:B解析:一般成人的脚长大约为25cm左右,小明的脚长略小于成年人,在24.5cm左右,合。即245mm或2.45dm。故选B。3、答案:B解析:A.空气的密度在1.3kg/m3左右.教室的长、宽、高分别在9m、8m、3.5m左右,教室中空气的质量在m=ρV=1.3kg/m3×9m×8m×3.5m=327.6k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5cm,一支新的2B铅笔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约为18cm。故B符合题意;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C不符合题意;D.普通手机屏幕的长宽分别在10cm、6cm左右,其面积大约为S=ab=10cm×6cm=60cm2=0.6dm2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答案:C解析:A.课桌的高度是80cm,故A不符合题意;B.洗澡时淋浴水的温度约为40℃,故B不符合题意;C.日常生活中,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故C符合题意;D.演奏一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约1min,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答案:B解析:A.一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3m,故A不符合题意;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接近1.2m/s,故B符合题意;C.一枚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g,故C不符合题意;D.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其体重约为G=mg=50kg×10N/kg=500N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答案:BCD解析:A.五次测量数据中,第三次的实验数据17.30cm与其余四次测量数据相差较大,为错误数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数据17.46cm、17.47cm、17.48cm、17.49cm知,此刻度尺估读到mm的下一位,所以分度值为1mm,即0.1cm,故B错误,符合题意;C.去除错误数据17.30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度应为≈17.48cm故C错误,符合题意;D.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不能被消除,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CD。7、答案:AD解析: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错误,而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有助于减小误差,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8、答案:BC解析:A.测出10枚硬币的总体积V,在计算得到1枚硬币的体积,这是通过累积法测量以减小误差,故A不符合题意;B.在测量时,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影响,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就是误差;误差不是错误,不能避免,只能尽量减小,因此可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B符合题意;C.在“测量某种物质的密度”时,测量多组对应的质量和体积值,用分别求出密度取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提高准确度,故C符合题意;D.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去测反射角大小的目的是多次实验来寻求实验的普遍规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C。9、答案:AC解析:A.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可以从其它刻度处开始测量,读数时减去前面的刻度就可以了,故A正确;B.刻度尺读数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是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但估读位数过多便失去了意义,也无法实现,故B错误;C.为了减小误差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故C正确;D.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方法正确,认真测量也不可以避免误差,故D错误。故选AC。10、答案:ABD解析: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故A项正确;B.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其中降低温度可以使所有的气体液化,而压缩体积可以使一部分气体在常温下液化,故B项正确;C.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会改变,故C项错误;D.由公式可知,单位时间内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越多,其电功率越大,故D项正确.11、答案:

0.1

2.72cm

2.52解析:[1]使用刻度尺时,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由题中数据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即1mm。[2]由题中数据可知,2.72cm与其它数据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故可知该数据为错误数据。[3]去除2.72cm之后,对剩下的数据求平均值,可得到被测橡皮的宽度为12、答案:

5

37.5

1.50

28.2

39解析:[1][2]停表的分针在5和6之间,已经超过了半个格,分针读作5min,读秒针时要大于30s,所以秒针作37.5或37.50s(因为只有长度测量必须估读)。[3]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图乙硬币的直径为1.50cm(注意:硬币直径等于终点读数减去起点读数)。[4]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所以图丙天平读数为28.2g(游码的分度值为0.2g)。[5]图丁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整数可以不估读,所以读作39℃。13、答案:

1.85

减小解析:[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刻度尺的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所以所测物体长度为1.85cm。[2]误差只能减小,而不可能消除,故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可以减小误差。14、答案:

厘米##cm

千克##kg

米/秒##m/s解析:[1]小强的身高是171cm,合1.71m,符合生活实际。[2]一名中学生的质量为60kg。[3]小强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符合人的实际步行速度。15、答案:

-16

1.85解析:[1]如图所示,温度计每大格表示10℃,平均分成10小格,分度值为1℃,示数向右变小,则此时温度为零度以下,故读数为-16℃。[2]如图所示,刻度尺每大格表示1cm,平均分成10小格,分度值为0.1cm,左端读数为2.00cm,右端读数为3.85cm,物体的长度为16、答案:

1318

北京南到济南西解析:解:(1)[1][2]由表中数据可知,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路程为1318km,合(2)[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列车在北京南到济南西通过路程和时间列车在北京南到济南西路段的速度列车在济南西到南京南通过路程和时间列车在济南西到南京南的速度列车在南京南到上海虹桥通过路程和时间列车在南京南到上海虹桥路段的平均速度显然列车在北京南到济南西段运动的最快。答:(1)列车由北京南站驶往上海虹桥站全程的路程是1318kmkm,合;(2)列车在北京南到济南西路段运动的最快。17、答案:

静止

运动

C

3.60cm

匀速直线运动

0.2

80解析:本题考核: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长度的测量、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速度的计算。(1)[1][2]以“神舟十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运动的。(2)[3][4]A.刻度尺刻线一侧没有靠近铅笔,故A错误;B.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故B错误;C.铅笔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故C正确;由C图知该铅笔的长度是:3.60cm;D.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故D错误。(3)[5][6][7]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不变,说明甲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可知,前10s甲通过的路程300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200m,所以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由图可知,前20s两车通过的路程是450m,后20s两车通过的路程是1200m﹣450m=750m,根据v=可得v前<v后;由图可知,在40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为s甲=1200m,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乙=1200m,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根据v=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