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若昂贝尔纳多维埃拉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前总书记、主席01人物经历为政举措调整运动政治转型目录030204基本信息若奥·贝尔纳多·维埃拉(葡萄牙语:JoãoBernardoVieira,1939年4月27日——2009年3月2日),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前国务委员会主席、共和国总统、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前总书记、主席。少将。人物经历早年生涯沉浮政治生涯人物经历早年生涯1939年4月27日生于几内亚比绍首都比绍市一个工人家庭。巴贝尔族人。中学毕业后在市政府当过电工。1960年参加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后,被派往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的几佛独立党党校学习政治和文化,1961年在南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学习军事,并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61年7月,几佛独立党领导葡属几内亚人民开始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斗争。1963年1月23日,该党领导的游击队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维埃拉任几内亚比绍南部卡提奥行政区政治委员和军事负责人,化名“尼诺”和“卡比”。1964年2月在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几佛独立党斗争执行委员会委员。1964——1965年任南线部队司令。1965年当选为几佛独立党战争委员会副主席兼全国作战负责人,成为几比人民革命武装部队最高军事领导人之一。1967——1970年任几佛非洲独立党政治局南线代表。1970——1971年任党的战争委员会委员,负责军事行动计划。1971——1973年任党的斗争执行委员会委员和战争委员会委员。在1973年7月几佛非洲独立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和1977年11月几佛非洲独立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中央常设书记处成员、政治局常委,并拥有武装力量“司令”军衔。政治生涯若奥·贝尔纳多·维埃拉(7张)1973年9月在解放区博埃召开的几内亚比绍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人民议会议长,并兼任临时政府武装部队部部长。1973年9月24日,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在解放区宣告成立并颁布宪法。1974年9月葡萄牙予以承认。1977年7月——1978年9月在古巴学习军事。1978年9月,几内亚比绍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弗朗西斯科·门德斯因车祸死亡,维埃拉继任部长会议主席和几佛非洲独立党几内亚比绍全国委员会主席。1980年11月14日,以维埃拉为首的武装力量推翻并软禁了国家元首路易斯·卡布拉尔,解散国务委员会,接管一切权力,并声称这是一次“调整运动”,而不是政变。维埃拉任几内亚比绍共和国革命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981年11月在党的特别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82年5月兼任几内亚比绍人民革命武装部队总参谋长、人民革命武装部队部部长、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部部长。1983年9月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由9人组成,维埃拉任委员会主席。1983年11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84年5月16日在几内亚比绍第三届全国人民议会上当选为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同时兼任政府首脑、人民革命武装部队总司令、国防部长和内政部长。1983年底第四届非洲葡语国家首脑会议在比绍召开,维埃拉当选为会议主席。1985年1月任冈比亚河开发组织执行主席。1994年7~8月,几内亚比绍举行首次多党制总统和立法选举,维埃拉以超过52%的得票率当选为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总统。1998年5月在几佛非洲独立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维埃拉以438票赞成、8票反对、4票弃权当......沉浮内战若奥·贝尔纳多·维埃拉(7张)1998年,维埃拉总统以涉嫌向塞内加尔反政府武装走私军火为由,下令将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安苏马内·马内少将停职。马内不服,反而表示军火走私是在维埃拉总统知情的情况下,由国防部长等人进行的。1998年6月6日,维埃拉以“玩忽职守罪”解除安苏马内·马内的职务。6月8日,马内发动军事政变。随后,塞内加尔和几内亚军队进入几内亚比绍,支持维埃拉政府。6月9日,马内宣布成立由他本人领导的临时军事委员会,并要求维埃拉总统和政府辞职,举行公正大选。同时公开谴责法国唆使塞、几军队干涉几内亚比绍内政。葡萄牙担心失去在这个前殖民地的影响,积极推动葡语国家共同体进行调停。此间舆论认为,几内亚比绍内战的直接原因是部分军队对现政府腐败不满,而深层原因却是法语地区企图扩大对葡语国家影响。维埃拉政府有法国支持背景,军事委员会则有葡萄牙作后盾。葡语国家共同体联络组的穿梭调停活动,促使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即法语区)内部分化,使塞内加尔等国的出兵干涉行动遭到孤立。美国则表现出谨慎地站在里斯本和葡共体一边。1998年7月26日,几内亚比绍政府、军事委员会和葡共体联络组三方代表签署了解决军事冲突的“谅解备忘录”及其附件。签字后一小时,双方立即实现停火,并定于1998年8月的第一个星期开始和平谈判。经过近5个月的内战,军委会一方控制了全国绝大部分领土。1998年11月,在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的斡旋下,马内与维埃拉总统签署包括停火、成立团结政府和......调整运动预谋行动权力重组社会影响调整运动预谋几内亚比绍独立后,由于执行了偏激的左倾社会-经济改革政策,造成国民经济严重恶化。与此同时,在几内亚比绍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佛得角人与几内亚比绍土著黑人之间的族群对立日渐加深。1980年11月14日上午,首都比绍出现了群众示威,抗议粮食匮乏和政府的腐败无能。同时也出现了反对佛得角人控制几内亚比绍的民族主义情绪。当时,国务委员会主席卡布拉尔正在布巴克岛休假,以部长会议主席维埃拉为首的政府中的几内亚比绍人高级军政要员商讨局势,多数与会者认为应利用这一时机发动政变,夺取佛得角人掌握的权力。当时执掌军政大权的佛得角籍要人大多不在首都,有利于政变成功。除国务委员会主席卡布拉尔正在外岛休假外,内政部长康斯坦蒂诺·特谢拉正在莫斯科访问,警察总局局长若泽·阿劳若在里斯本,武装部队中佛得角籍的多名高级将领已去佛得角首都普拉亚参加两国军事会议。与会者还指出,发动政变时必须隔断支持几佛独立党的苏联军事顾问团与卡布拉尔等人的联系,以避免苏联政府藉口进行军事干预。行动1980年11月14日晚,驻扎在首都的4个营,在维埃拉指挥下发动军事政变,首先攻击人民革命武装部队司令部,打死了安全部队首脑安东尼奥·布斯卡迪尼和几佛独立党中央常设书记处书记奥托·沙赫特。随后,政变部队占领了电台、几佛独立党几内亚比绍全国委员会总部和政府机构。一支政变部队包围了苏联军事顾问团的驻地比绍旅馆,禁止苏联军人出入和对外联系。派往布巴克岛的政变部队软禁了国务委员会主席卡布拉尔。政变当局宣布在全国实行宵禁,切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以防止前政府领导人要求佛得角政府出兵干预。维埃拉发表讲话,他向全国人民解释了推翻卡布拉尔政权的原因,他指责卡布拉尔执行了歧视几内亚比绍人的政策,强迫议会通过使他成为“独裁者”的新宪法,造成政治上的混乱。维埃拉着重抨击卡布拉尔在经济政策上的失误,特别是集中了全国资金去建造无经济效益徒有虚名的工程,使国家濒临破产;由于卡布拉尔不重视农业,造成了全国严重的粮荒。他呼吁外国不要干涉几内亚比绍的内政,新政府希望能继续保持与佛得角的密切关系。维埃拉否认他们发动推翻卡布拉尔政权是一场军事政变,他宣称这是一场清除前政权的腐败和执行错误政策的“调整运动”。首都比绍的居民欢迎政变行动,纷纷涌向街头举行庆祝的狂欢活动。关于外界反应,在政变几小时后,几内亚政府就宣布承认几内亚比绍新政府。佛得角部长会议发表声明,谴责几内亚比绍的军事政变的目的是破坏几内亚比绍和佛得角统一的计划,它将采取措施以保证在几内亚比绍的侨民,但又声称佛得角政府决不干涉几内亚比......权力重组若奥·贝尔纳多·维埃拉少将以维埃拉为首的新政权,反映了它的民族主义特点。政变后,宣布成立“革命委员会”,解散全国人民议会、国务委员会和部长会议,革命委员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并代行政府职能。革命委员会由12名委员组成,但排除了前政权的佛得角籍官员和将领,由维埃拉任主席,规定委员会主席为国家元首,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和政府首脑(总理)。几内亚和佛得角非洲独立党几内亚比绍全国委员会也宣布停止接受几佛独立党总书记阿里斯蒂德斯·马里亚·佩雷拉(佛得角总统)的领导,并罢免了该党副总书记路易斯·卡布拉尔(已被推翻的几内亚比绍国务委员会主席)的职务,也就是说割断了佛得角和几内亚比绍两国统一的党务关系,结束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1981年1月,几佛独立党(佛得角)全国委员会另立新党佛得角非洲独立党,11月,几佛独立党(几内亚比绍)全国委员会决定继续沿用原名,从此两国一党的状况宣告结束。新政权领导人也考虑到几内亚比绍与佛得角人民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进行武装斗争的经历,以及佛得角籍人在文化教育和经济方面对几内亚比绍的作用,强调民族和解和团结。例如,新政权允许前国务委员会主席卡布拉尔自愿选择他想去的国家,最后去了葡萄牙。还允许大不符佛得角籍人保持他们在政府中的职务,呼吁佛得角籍的职工、教师、医生、商人继续安心他们的工作和营业,保证将采取保护他们的权益和安全的措施。但不少佛得角籍居民已感到种族主义的威胁,他们害怕出现大规模种族仇杀事件,宁愿抛弃他们的工作和产业以及在几内亚比绍的公民权,纷纷举家离开几内亚比绍。社会影响维埃拉的“调整运动”,对几内亚比绍的政治、经济、教育和外交路线带来重大影响:永远埋葬了几内亚比绍和佛得角统一的联邦计划,割断了两国处于同一政党领导和统一武装力量的关系;大批有文化、有技术或有资金的佛得角籍居民的离去,这对几内亚比绍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事业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新政权改变了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路线,强调不结盟的立场,在和平共处原则的基础上与世界所有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保持与东方国家友好关系的同时,表示希望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争取更多的援助。为政举措为政举措维埃拉执政后,拟定了与前政权在建设方针上不同的方针政策,首先调整了经济政策,并从农业国家这一国情出发,把发展农业放在了优先地位,增加投资,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对工业和基本建设项目也重新做了安排,关闭了一些亏损企业,重视发挥私商和私营企业的积极性,改善市场供应,制止通货膨胀。1987年4月,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下,几内亚比绍制订了经济结构调整三年计划,实行更为自由化的经济政策。政府采取了优先发展农业、调整工业和基建项目、改革商业体制、整顿国营企业、鼓励私人资本等措施。1987年起,几内亚比绍开始执行经济结构调整计划。1994~1997年,进一步实施强化结构调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几比提供总额为945万特别提款权的贷款。1997年3月,几比加入西非经济货币联盟;5月,原货币比索开始兑换非洲法郎;7月底,比索作废。但1998年内战使几比经济倒退约10年。国家主席胡锦涛主持仪式欢迎维埃拉总统访华在外交政策方面,维埃拉强调几内亚比绍是一个不结盟的国家,重申继续执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殖民主义的方针,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特别是葡萄牙语国家和邻国的友好合作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几内亚比绍奉行不结盟、独立自主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支持非洲统一和实现经济一体化。强调外交为发展服务,重视发展同美国等西方国家关系,以获取援助。愿同世界上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的国家建立平等互利的友好合作关系;主张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早在几佛非洲独立党领导几内亚比绍人民进行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斗争的年代,中国人民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声援。中国向该党提供政治、财政等援助,并为其培训了数十名干部(包括门德斯、维埃拉等)。1974年3月15日两国正式建......政治转型政治转型若奥·贝尔纳多·维埃拉总统20世纪90年代初,政治多元化和民主化在非洲大陆兴起。1991年5月,几内亚比绍全国人民议会特别会议通过了建立多党制的法律,解除党禁,放弃一党制,改行多党制。几内亚比绍首轮总统选举在1994年7月3日进行,维埃拉虽然以46.2%的得票率领先其余7名候选人,但因得不到法定最低得票率,故要在8月7日进行第二轮投票。在第二轮投票中,他的得票率为52.02%,击败几内亚比绍社会革新党候选人昆巴·雅拉,顺利当选为几内亚比绍的首任民选总统,并于1994年9月29日宣誓就任。参考资料1当代国际人物词典编写组.《当代国际人物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二版:第667页2世界政治家大辞典编委会.《世界政治家大辞典》(上册).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年:第890~891页3新闻人物:几内亚比绍总统维埃拉.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09-22]4唐纳德·F·巴斯金.《共产主义的历史与理论:亚洲,非洲和美洲》.美国加州圣巴巴拉:格林伍德出版集团,2002年:第106~107页5几内亚比绍遇刺总统维埃拉.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09-22]6背景资料:几内亚比绍政局大事记.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09-22]7几内亚比绍内战停火.光明网(光明日报)[引用日期2014-09-22]8几内亚比绍.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引用日期2014-0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万洋集团买卖合同样本
- 兼职舞蹈老师合同样本
- 产品寄售合同标准文本
- 代理公司签合同样本
- 养殖租产地合同样本
- 2025简易店铺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人民币贷款合同样本下载
- 冷冻室仓库租赁合同标准文本
- 2025移动通信基站租赁合同
- 2025社区物业公司管理服务合同
- 专题01《水银花开的夜晚》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 外贸客户报价单中英文格式模板
- 中药学中药性味归经功效归纳
- 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书
- JJF 1338-2012相控阵超声探伤仪校准规范
- GB/T 13911-1992金属镀覆和化学处理表示方法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测定
- 【泉州南音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7200字)】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五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的发展及曲折
- 现代汉语词汇学精选课件
- 军考哲学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