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案_第1页
高二政治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案_第2页
高二政治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案_第3页
高二政治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案_第4页
高二政治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政治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案备课资料

名人语录摘要分析

〔教材第4页〕……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变更自然界,为自己缔造新的生存条件。

——恩格斯

分析:〔l〕恩格斯这句话说明缔造性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特点之一。

〔2〕人的自觉能动性,又叫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实力与活动,也是人与动物相区分的主要特点。人类改造世界的实力以及人们在相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之一。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把客观规律作为行动的向导,把思想等观念性的东西用于指导实践,以自己缔造性的活动改造世界,到达预期的目的。

〔3〕随着科技的开展,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越来越具有缔造性,人们遵照自然规律变更自然物原先的形态和内部构造,缔造了许许多多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没有缔造活动,就不会有当今的世界。总之,缔造性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特点之一。

关于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相识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行分割的。

简析:“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相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与实力以及精神状态。为此,我们不能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不行分割,因为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界的规律已经存在并发生作用,且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误区二:认为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相识和利用规律。

简析:相识和利用规律必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不能认为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需能相识和利用客观规律,这是因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仅仅是相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一个条件,除此之外,“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必需符合客观规律,并借助必需的物质条件。因此,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是为相识和利用规律供应一个可能性。

误区三:认为只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就能收到预想的效果。

简析:“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正误之分,同时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只有符合实际、符合客观规律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有机结合,才能收到预想的结果。

黄河调水调沙试验

在我国古代治河典籍中,黄河很早就被尊称为“四读之宗”,百水之首。它以其多泥沙、河道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于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困难、最难治理的河流。

从明代潘季训起先,数百年来,人们对黄河泥沙的治理不断地进展理论探讨和具体的实践。随着相识的不断深化,慢慢将黄河泥沙的治理措施概括为“拦、排、放、调、挖”。截至目前,“拦、排、放、挖”已不同程度地付诸过实践,唯有“调”,虽然做过长期大量的理论分析,但尚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试验过。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携带来自中游大量泥沙的黄河,向渤海海疆推动,形成新的陆地,缔造了华北大平原。到了西汉后期,据记载,从公元前6XX年〔周定王五年〕到1938年,共2540年,发生决口的年份有543年,决口的次数达1590次,改道26次。黄河流域的扇面形分布,北达天津,南抵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20世纪90年头以来,黄河下游河道年均淤积2.2亿吨,持续的枯水周期,长期的小流量过程,致使黄河下游河道主河槽淤积紧要。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主要缘由,在于“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

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水量,多年平均为559亿立方米,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泥沙,多年平均为16亿吨,平均含沙量为35公斤每立方米。无论年输沙量,还是平均含沙量,黄河在世界江河中都名列第一。

水沙不平衡:〔1〕地区来源的不平衡,水和沙的地区来源不同,通常将其概括为“水沙异源”。从总体上看,进入黄河下游的水量主要来自上游地区,而泥沙量却根本上来自中游地区。〔2〕时间支配的不平衡,黄河的水沙不仅存在着地区来源的不平衡,而且年内年际的时间支配也呈明显的不平衡性。就水和沙来讲,汛期〔7~10月〕水量占全年水量的60%。据统计,在一年之中,85%以上的泥砂来自汛期,并且时时集中于几场暴雨洪水。另年际之间水沙支配也是不同步的。

据测验分析,黄河下游河道在长时间内总体上是淤积状态,但并非单项淤积,而是有些年份冲刷,有些年份淤积。究其缘由,黄河下游河道的冲淤变更与来水来沙条件密切相关。但凡水多沙少的年份,黄河下游河道淤积不大或发生冲刷,但凡水少沙多的年份,黄河下游河道那么发生紧要淤积。

从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进入黄河下游河道水流的年平均含沙量与每亿立方米水量的河道淤积量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平均含沙量小,那么每亿立方米水量的河道淤积量小,甚至发生冲刷;平均含沙量愈大,那么每亿立方米水量的河道淤积量也愈大。通过对长期系列年平均含沙量与每亿立方米水量的河道淤积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发觉当年平均含沙量高于20~25公斤每立方米时,河道呈淤积状态;而当年平均含沙量小于20~25公斤每立方米时,河道呈冲刷状态。

遵照黄河下游河道冲淤规律,只要把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不平衡的水沙关系调整为相协调的水沙关系,完全可以使黄河下游河道实现不淤积。那么,如何才能对不平衡的水沙关系进展调整呢?关键的手段就是建立扼下游河道之首的且具有足够库容的水库。XX年底竣工的小浪底水库具备不平衡水沙关系进展调整的强大功能。

XX年7月4日上9时,黄河小浪底水库多个闸门依次慢慢开启,不同层面导流洞喷涌而出的巨大水流,奔向黄河下游河床,从而拉开了世界水利史上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工原型试验——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的序幕。这一刻是传统治黄向现代治黄转变的里程碑,是世世代代人们由被动治黄向主动治黄的转折点。7月15日9时小浪底水库放水完毕。

总的来看,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到达了预期的目的。本次试验所取得的结果不仅仅反映在黄河下游河道0.362亿吨的冲刷量上,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本次试验,积累了对黄河测验的数据,加深了我们对黄河河床演化及水沙规律的相识。利用水库调水调沙,是有利于输沙活海,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甚至冲刷下游河道的有效途径之一。今后,还应当踊跃缔造条件,接着进展调水调沙试验。

关于黄河调水调沙的哲学

问题背景

(1)世界上没有不行相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相识的事物。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确定意识,意识在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又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相识总是有限的,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相识又总是随着实践不断扩展、加深。调水调沙治黄思想的形成正说明白这一点。早在20世纪40年头,人们就提出,利用水库限制洪水并发电,坝底设排沙设施,以削减下游淤积。20世纪70年头后期,随着治黄实践的不断开展,“上拦下排”的治黄方针暴露出必需的局限性,治黄专家相识到黄河“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对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重要影响,比拟系统地提出了“调水调沙”的治黄指导思想。随着去年小浪底工程全面完工,从而使“通过原型试验,进展调水调沙试验”的设想最终变为现实。

(2)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帅的确定地位。因此,我们在一切活动中都应当有全局观念和整体观念。它要求人们从整体启程,综合考察对象,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正确方案。调水调沙不是简洁地用水冲沙,而是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既要夹沙入海,不形成新的淤积,又要最大限度地节约宝贵的黄河水资源。从调水的流量看,也要统筹全局。要使人造洪峰把所经之处的泥沙带到大海,就得考虑黄河各段的水流量,限制郑州花园口段面流量不低于2600立方米每秒,进入山东段面流量不低于2300立方米每秒。

(3)相识和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探究事物的因果联系,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使命。只有寻因究果,才能使人们对事物的相识日益深化。由于必需的结果都是必需缘由引起的,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擅长从某一结果中去分析缘由,以提高活动的自觉性。黄河泥沙淤积的根源何在?治黄专家认为,黄河沙患主要是因为“水少沙多、水沙不平衡”的特性所确定的。也就是说,黄河奇高的含沙量这一缘由造成了水流无法将全部泥沙冲刷入海这一结果。然而,治黄技术人员通过多年来对黄河洪水过程的大量分析发觉,虽然黄河水少沙多,但只要找到一个相宜的水沙平衡关系,黄河水流是完全有实力输沙入海的。

(4)要把敬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相识和利用规律必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需以敬重客观规律为根底。调水调沙是一个相当富有缔造性的治黄方略,它充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它须要我们在黄河干流关键地位修建具有足够有效库容的水库,须要人们实现志向的水沙比例,须要有准备地冲刷河道。然而,这一过程必需在充分考虑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规律的前提下进展,利用水库的调整库容,对水沙进展有效的限制和调整,从而减轻下游河道淤积,甚至到达冲刷或不淤的效果,实现下游河床不抬高的目标。●备课资料

入世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说,入世后我们不能在这里消极等待,而应当踊跃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龙永图说,入世后国际环境会变更,体制环境会变更,同时会面临更为开放透亮的政策环境。环境变更,适者生存,简洁地谈论入世有利还是有弊是不行取的。入世的应对之策不是开药方,只有踊跃去适应市场变更的企业才能在猛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因此,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入世的到来。不适应就是弊大于利,适应就是利大于弊。

他说,改革开放20多年给我们带来了实惠,进一步地改革开放不行能给我们带来灾难。而且,环境的变更是按部就班的,我们有时间来适应这些变更,发挥主观能动性,能使我们入世后的决策更加明确,政策更为透亮,更为稳定,比方说,入世要求我们在电信领域进绽开放,第一步是开放电信增值效劳,其次步是开放移动通信,再者开放根底电信业务。同时,对外资股比也有明确的开放步骤,第一年占25%,次年占35%,第三年占49%。跨国公司是看中中长期投资战略的,我们的开展图景制订得越明确、越具体,我们迎接入世后的挑战也就越镇静。

气球轰炸

1944年,美国重型轰炸机把一座座日本城市夷为平地,东京成为大火场。b—29轰炸机的飞行高度,令日本高射炮和战斗机望尘莫及。无奈日本的轰炸机航程有限,难越重洋报仇。于是,日本军方突发奇想,制订了“飞象行动准备”加以报复,大规模地制造超级隐私武器〔用巨大的纸做成热氢气球,下面吊重磅燃烧弹〕。在日本点火升空,借用太平洋上空衡定气流,飘到美国西北部,烧毁其西海岸的城市、基地及森林。11月1日,在日本的千叶、茨城、福岛等县,同时升起千余个热气球。人们聚集在收音机和喇叭旁,静候捷报。半年内共有9300多个热气球晃晃悠悠地飘向太平洋,最终却不知归宿。仅有几个在北美西部森林引燃几场小火灾,后均自动熄灭。这个挖空心事劳民伤财的“飞象行动”准备,成为世人的笑料。

异想天开的蝙蝠轰炸

其次次世界大战期间,或许由于西方人对黑色精灵蝙蝠的敬畏,美国战略情报局制定了对日本的“蝙蝠轰炸”准备。为此,捕获数10万只北美大蝙蝠并在“天罗地网”中加以训练。军方人员在其身上捆绑着一种微型定时燃烧弹,让其在日本人屋下引发奇妙大火,借以摧毁日本人的斗志。

美国轰炸机在日本上方空投数万只蝙蝠炸弹。蝙蝠被抛下后都奄奄一息.再没能飞起来。更惊异的是,那些“蝙蝠炸弹”竟大局部未燃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相识规律和利用规律,人们对客观规律的相识程度,确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效果,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

劳民伤财的“气球轰炸”和异想天开的“蝙蝠轰炸”之所以收效甚微,成为笑柄,就在于当时日本和美国的科技开展对特定客观规律的相识程度和驾驭程度较差,即没有从“势必王国”走进“自由王国”。

皮匠和和尚

三个皮匠结伴而行,途中遇雨便走进一座和尚庙。恰巧小庙里有三个和尚,他们望见这三个皮匠,气就不打一处来,质问道:“凭什么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凭什么说‘三个和尚无水喝’?要修改辞典,把谬传千古的偏见颠倒过来!”

尽管皮匠们谦让有加,和尚们却非要“讨回公正”不行。官司始终打到上帝那里。

上帝一言不发,把他们分别锁进两间奇异的房子里——只见房子阔绰舒适,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内有一口装满食物的大锅,每人只发一只长柄的勺子……

三天后,上帝把三个和尚放出来。只见他们饿得面黄肌瘦,有气无力,上帝惊异地问:“大锅里有饭有菜,你们为啥不吃东西?”和尚们哭丧着脸说:“我们每个人手拿的勺子,柄太长送不到嘴里,大家都吃不着啊!”

上帝嗟叹着,又把三个皮匠放出来。只见他们精神焕发,红光满面,乐呵呵地说:“感谢上帝,我们尝到了世上最精致的佳肴!”和尚们不解地问:“你们是怎样吃到食物的?”皮匠们异口同声地答复说:“我们是相互喂着吃的!”

哲理分析: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但客观条件虽然制约人的主观能动性,却又给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供应了广袤的余地。皮匠们“审时度势”“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虽然勺柄太长,不好往自己嘴里喂,就往同伴嘴里喂,相互都吃得饱饱的。他们擅长分析条件,利用有利条件,限制和解除不利条件,到达了活动的最正确效果。而和尚们没有分析条件、利用条件,而最终导致了忍饥挨饿的结局。

名人语录摘要分析

〔教材第9页〕一切依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依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需发扬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必需发扬这种自觉的能动性。

——毛泽东

分析:毛泽东的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确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开展规律的意识,能使人的活动顺当开展,促进客观事物的开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使人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开展。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一切从实际启程,使主观符合客观,同时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反对错误的思想意识。

〔2〕人的自觉能动性,又叫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实力与活动,也是人与动物相区分的主要特点。我们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绝不意味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随意发挥。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需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启程。

敬重客观规律和必需的客观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根底和前提。我们只有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敬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以客观规律为指导,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条件,变更条件,缔造条件,才能在相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前进。

人工影响天气的哲学思索

我国自1958年就起先了有组织的人工增雨作业。多年来,人工影响天气在我国的应用主要是四个方面:人工降雨削减旱灾和预防雹灾,水库增水,森林灭火,改善生态环境。

人工影响天气的初步成果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潜力是巨大的。面对“奇妙”的自然力,古人只能“望天兴叹”“听天由命”。但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开展,人们最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