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归纳整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1.1区域与区域差异一、中国三大自然区1、产生原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地形、气候:自然差异的根本因素2、自然地理五要素土壤、植被:自然区域的标志〔镜子〕水文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P5图〕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分界限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位置、面积大兴安岭以东,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临海45%包括高原,河西走廊和**大局部深居陆30%中国西南部,一是边缘高山峡谷区,二是部高原区,青藏高原25%自然环境地形平原、低山丘陵水成地貌高原或高山和盆地风成地貌高原、山地寒冻风化地貌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高寒气候: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风力大、太阳辐射强水文特征外流河,雨水补给为主流河,咸水湖,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外流兼备,大头,咸水湖土壤森林和森林草原土壤草原土、荒漠土〔有机质少,盐分高〕原始土壤植被北寒温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热带雨林、季雨林西东荒漠——荒漠草原——草原东南西北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山麓山顶森林—草原—荒漠主导因素气温随纬度变化降水随海陆位置变化水热组合随海拔变化人类活动农业最重要农业区〔种植业〕畜牧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畜牧业、河谷农业不利条件人多地少,环境问题水源缺乏、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水分缺乏、地势崎岖影响程度深刻微弱经济文化兴旺落后交通兴旺落后补充西南及青藏高原交通不便的原因:西南地区〔属东部季风区〕:〔1〕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地形崎岖〔2〕多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地震〕青藏高寒区:〔1〕地形崎岖〔2〕高寒缺氧、冻土发育〔3〕地质灾害多发4、东部季风区的部差异〔1〕、南北差异①分界限:1月0℃岭—淮河800mm年等降水量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限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限冬季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界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限旱地与水田分界限②南北差异〔P9图〕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地形气候河流耕地类型农作物水果民居交通方式方言矿产工业北方平原高原温带季风结冰、水量少、含沙量大旱地小麦、甜菜、大豆、棉花、杂粮苹果梨缓坡顶〔马车〕、铁路、公路、海运较少煤、石油天然气重工业为主南方平原丘陵低山热带亚热带季风不结冰、水量大、含沙量小水田水稻、油菜、茶叶、蚕丝、甘蔗柑橘荔枝斜顶〔船〕、河航运、海运、铁路、公路繁杂磷、有色金属轻工业为主〔2〕四大亚区的差异〔P10图〕气候植被土壤作物熟制农作物农业条件东北温带季风,温带湿润半湿润区针叶、针阔混交林黑土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甜菜等耕地广阔、人均耕地多,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足,热量缺乏。华北落叶阔叶林黄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冬小麦、谷子、棉花等耕地广阔,土壤疏松富含矿物质,雨热同期,水源缺乏、干旱、风沙、土壤盐碱化。华中华南亚热带季风,亚热带湿润区常绿阔叶林红壤一年两熟到三熟水稻、油菜等低山、丘陵多,耕地较少,平原土壤肥沃,水热组合好,灌溉水源充足。华南热带季风,热带湿润区常绿阔叶雨林砖红壤一年三熟水稻,甘蔗,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补充南方方言繁杂的原因:交通不便,自然经济自给自足,战乱灾荒较少,人群在地域上相对稳定二、中国三大经济地带〔P12图〕1、依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开展水平补充:"西部大开发〞的西部围:西部经济地带所包括省区+蒙+**2、差异东部地带中部地带西部地带省区、、、**、、、、、、、**、、、、、、、、、、、、、**、、、、、地理区位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优势距海较远,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经济水平高低开展进度快慢特征①能源、矿产缺乏②对外贸易,海洋开发,新兴产业基地①能源、矿产丰富②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商品粮、农林产品基地①能源、矿产丰富②能源基地③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陆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性、变化性〕〔P17、P19图〕阶段人类活动分布区举例人地关系采集狩猎阶段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地区依赖自然农业社会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四大文明古国改造环境、驯化家禽、栽种植物工业社会资源丰富〔能源、矿产〕,区位交通优越〔道路、航道、港口〕德国鲁尔区、东营、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利用环境提供的资源或区位优势开展经济后工业社会环境质量优越〔原因:可提高产品质量,吸引科技人员定居,提高科研效率〕美国硅谷、日本九州、英国格兰、德国慕尼黑、中关村、印度班加罗尔影响环境质量二、海洋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阶段性〕航海技术阶段影响落后以海为疆界,古代文明发源于大陆部开展〔1〕海洋交通开展〔2〕人口、城市向沿海集中〔西欧、日本、美国东海岸和西海岸是世界上经济最活泼区域〕进步大陆架:石油、天然气开发海底矿产太平洋最丰富深海盆:锰结核美、日、英、德已开采三、岛屿对人类活动影响〔阶段性〕工业化阶段影响以前人口稀少、文化、技术由大陆传入以后〔1〕利用岛屿港口优势,开展商品经济〔英、日〕〔2〕利用波浪、、海岛、海滩开展旅游业〔3〕控制岛礁,确定海域的归属权,具政治、国际军事意义补充:地形:丘陵、平原欧洲的三圃制条件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谷物生长;秋季水草丰美,适合放牧牲畜三圃制:把土地分成三快:一块植树、一块种田、一块放牧1.3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煤炭资源的开采1、影响:有利①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②促进根底设施建立;③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④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立。不利环境污染:水、土地和大气污染生态破坏:①占据农田,浪费土地资源,引起水土流失②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2、条件: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较便利〔大线、黄骅线〕3、面临问题:资源枯竭、能源消费构造的调整、运输力量缺乏4、解决措施:〔1〕调整产业构造〔2〕提高综合利用:变煤为电、油、气〔3〕矿区复垦;矿坑开展水产养殖,保护环境〔二〕水资源跨区域调配1、澳大利亚:东水西调2、美国:北水南调〔加利福尼亚水道〕〔1〕地区: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农业:蔬菜、水果基地工业:石油、电子、军事、航天航空、原子能飞机等新兴工业中心〔2〕原因:北部:湿润、萨克拉门托河水量丰沛〔地中海气候〕南部:地势平坦、光热充足,但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3〕意义:增加水源、调节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持水土、防止地面沉降3、中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路线输出地输入地南水北调水泵,大运河东线:**〔华北〕修运河中线:三峡,丹江口水库、、〔华北〕隧道西线: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黄河上游〔西北〕〔1〕减轻洪涝灾害〔2〕长江口盐度升高,水质变差〔1〕解决北方缺水问题〔2〕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西气东输管道塔里木盆地〔1〕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2〕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开展〔1〕缓解能源紧状况〔2〕改善能源消费构造,保护生态环境西电东送火电北线:、蒙华北黄河上游水电〔京津唐〕三峡水电中线:长江上游华中〔沪宁杭〕珠江上中游水电南线:、华南火电〔珠三角〕4、生物资源的利用负面:森林的过度砍伐〔热带雨林砍伐最严重〕:物种急剧较少正面:运用科学技术〔改进品种、灌溉、施肥、塑料大棚〕,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产业构造产业构造劳动力分布的变化低级形态高级形态第一产业〔农业〕逐渐较少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先增后降第三产业〔效劳业,经济水平的标志〕稳步增加〔二〕产业转移1、部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2、原因:〔1〕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2〕区域之间总体水平的差异3、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部交易本钱市场其它〔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政策调整、原生产用地紧、环境污染严重等〕4、方向:兴旺地区向不兴旺地区5、举例:亚洲:美国日本四小龙、东盟中国、越南第一次第二次珠三角:珠三角欠兴旺的相邻地区6、对环境的影响产业移出地产业移入地自然环境提高环境质量〔1〕乡村地区变为城市〔2〕导致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人文环境〔1〕失业人口增加〔2〕促进产业构造优化〔1〕加快工业化进程〔2〕缓解就业压力7、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构造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开展2.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原因自然:〔1〕黄土土质疏松〔2〕降水集中,多暴雨〔3〕垂直节理发育〔4〕植被覆盖率低人为:轮荒;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采樵;开矿;无方案建窑洞等,导致地表植被的破坏经济损失〔1〕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2〕加剧沟壑开展破坏工矿交通设施危害〔3〕水、土、肥大量流失干旱灾害频发生态破坏〔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下游"地上河〞〕灾情〔5〕畜清排浑导致水量损失影响水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措施生物: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工程:兴修水库、打坝淤地、修建水平梯田治理小流域原则: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结合〔根本措施〕方针:保塬、护坡、固沟重点:水土保持、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村牧业体系案例:洞庭湖湿地恢复与可持续开展湿地畴:湖泊、沼泽、泛滥平原、河口三角洲、沿海滩涂、红树林、河流、水稻田等功能:经济、生态〔"地球之肾〞〕作用:调节水位、蓄洪防灾、保证航运洞庭湖问题:围湖造田、水土流失长江中游洪灾湿地可持续开展原则:退湖还田、营造长江上中游防护林具体做法:〔1〕调整农业构造〔2〕扩大城镇人口容量〔3〕开展生态旅游业荒漠荒漠化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气候干旱多沙物质风力强盛植被稀少地面状况动力破坏天然植被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工矿建立破坏生态水资源不合理利用荒漠化的治理荒漠化的治理建立草方格沙障削减风力、截留水分生物措施其他措施工程措施植树种草、退耕还草减小风速、修养水源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2.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地理位置:地处美国东南部,流域面积广阔根本条件自然条件有利地形:地形起伏大,河床比降大,水能资源丰富根本条件自然条件有利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富,冬春较多,夏秋较少,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自然资源:矿产〔煤炭、磷、铅锌、铁、铜等〕、水能资源等不利: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等灾害频繁人文条件:生产力水平低、经济根底差、交通困难⑴⑴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洪、航运、发电、养殖、旅游、提高水质〕⑵电力先行〔水、火、核电〕,开展高耗能工业〔炼铝、原子能、化学〕⑶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开展农林牧渔业⑷保护环境与开发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业的开展治理措施⑴⑴设置专门的开发管理机构⑵因地制宜地开发⑶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⑷提高流域的开放程度⑴以治水为中心,全面规划,综合开发⑵重点开发与整体推进相结合⑶重视环境生态问题,走流域开发可持续开展之路经验启示案例:塔里木河流域的治理概况位置:南疆、流河、冰川融水补给地位:棉花、石油、瓜果基地生态特点:干旱少雨,自然环境脆弱环境原因:气候变化、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盲目开垦和乱砍滥伐问题: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水位下降、林木死亡、土地沙化〔1〕上游:节水防渗、山区水库治理〔2〕中游:建闸、筑堤、造林〔3〕下游:跨流域调水〔4〕全流域统一调度和管理〔5〕增强节水意识河流开河流开发淹没农田迁移居民泥沙淤积水体富营养化物种减少地震、滑坡增加土壤盐渍化拦蓄洪水灌溉农田开展航运养殖水产调节径流开展旅游调节气候提供水源清洁能源负面影响积极作用海岸侵蚀地下水变化2.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开展一、东北区域概况:1、围:黑、吉、辽及东部2、面积:124万KM23、人口:1.2亿4、地貌特征: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东北平原:北:松嫩平原;南:辽河平原;东:三江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形成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二、农业生产条件:1、自然条件:〔1〕土地资源: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黑土、黑钙土〕;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多;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2〕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降水:400—800mm,东南向西北递减;热量:自南向北递减,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需要〔3〕水资源:河流众多,水量比拟丰富,含沙量较小,为农业生产提供较为丰富的灌溉水源〔4〕生物资源:森林、草场、渔业资源丰富,为林、牧、渔业开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林地面积大:占全国林地面积的1/3,主要分布于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草场资源: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畜牧业生产基地〕〔水产资源、海岸线长、滩涂面积广〕2、社会经济条件:〔1〕人口条件:地广人稀,利于农业机械化生产,利于开展大规模商品农业〔2〕经济根底: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农业机械及农产品加工业开展快,利于农业的现代化〔3〕科技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4〕交通:交通便利,促进商品粮交易〔5〕市场〔6〕政策三、农业开展1、熟制: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马铃薯2、农产品吉林:玉米、高粱辽宁:冬小麦、棉花3、布局变化:农田向东西两侧推进——农业开发城市周围〔郊区农业〕:副食品基地——市场需求四、存在的问题:1、农业生产比拟粗放,耕地破坏严重〔盲目开荒的后果〕;2、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下降,资源利用失调〔乱砍滥伐、重采轻育、开荒、火灾、虫害等〕;3、开垦沼泽地〔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破坏了湿地环境;4、农产品质量和品种不适应市场要求,农业部构造不尽合理;5、水土流失严重:肥沃的黑土流失,造成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同时引发生态问题。补充:沼泽地的保护沼泽成因:①河流众多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③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④地下有多年冻土层,不利于水分下渗。生态作用:①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天然蓄水池和水源地②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起重要作用;③是鸟类栖息地,沼泽植物也是重要生物资源。过度开垦的负面影响:①引起气候变干;②土壤盐分向表层积聚,盐渍化土壤面积扩大;③河川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④动植物资源减少等,使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措施:停顿对三江平原沼泽地的开发,对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实行重点保护,退耕还林、还草、还湿。五、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开展: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构造;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3、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开展;2.4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一、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背景条件与衰退原因〕〔一〕鲁尔区作为传统工业区开展的优势区位条件〔即辉煌的区位优势〕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2、离铁矿区较近〔初期:法国洛林;后期:瑞典等地〕3、充分的水源〔温带海洋性气候,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 4、便捷的水陆交通〔其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三条河流及人工河都可通航,形成水运网〕 5、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兴旺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开展〕〔二〕衰退的主要原因〔可持续开展的的制约因素〕1、生产构造单一〔衰退的在原因〕:以煤炭工业为根底,以钢铁工业为主导丰富的丰富的煤炭资源运入铁矿煤炭工业水源丰富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3、世界性的钢铁过剩〔世界钢铁市场竞争剧烈;钢铁市场需求量减少〕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工业区衰退的根本原因〕5、用地紧,环境污染严重〔1〕鲁尔区工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开展的要求〔2〕用地紧〔3〕环境污染严重二、鲁尔区可持续开展的有益探索1、进展产业构造调整——即经济构造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这是综合整治的核心〕〔1〕对传统工业进展改造;〔2〕鼓励和引进新兴工业;〔3〕重视开展第三产业。2、开展科技,繁荣经济〔积极开展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 3、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欧洲最稠密交通网,区任何一个地方距离高速公路不超过6千米〕 4、治理污染,美化环境三、思维发散: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和我国国情,以及根据德国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开展策略成功的经历,谈谈东北地区应采取可持续开展的对策。〔提示:我国的东北工业基地和鲁尔区一样属于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目前也出现了和鲁尔改变单一的重工业构造,开展新兴工业,开展第三产业;把自身生产、学习经历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东北的环境质量;大力拓展融资途径,引进民间资本;⑥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2.5中国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一、工业化和城市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并进,是现代经济社会开展的显著特征〕概念: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工业化指标:农业产值、农业人口、城镇人口推促标志:工业产值动进人口、地域概念:农村城市城市化及文明指标:城市人口、城市规模、城市人口比重标志:城市人口比重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模式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2、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开展工业化城市化二、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1、区域特征:〔1〕区域位置:长江下游,黄海之滨,淮河下游;〔2〕区域特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兴旺;〔3〕历史上的辉煌:19世纪初,、和江宁〔今〕的人口就超过50万。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2、现状工业化中期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3、问题4、措施生态:环境污染〔水体〕治理污染调整行政区划提高聚集力经济:城市化质量不高开展城市群〔组团式〕和辐射力〔单一指标—城市化率〕建立小城镇〔工业〕社会:无视"以人为本〞保障农民利益4、影响乡镇企业快速开展的原因〔自然、历史和社会经济因素〕:〔1〕人多地少〔人口密度全国最大;人均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少〕〔2〕资源匮乏〔人均资源拥有量全国最少,人均耕地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3〕交通便捷〔长江水运、海运、铁路、公路运输兴旺〕〔4〕历史文化〔历史上重视文化教育〕〔5〕经济根底〔工商业开展历史悠久〕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3.1全球定位系统1、根本原理:全球定位系统,即GPS,是利用卫星网络来获得地面*点的经纬度和高程的系统。2、主要目的: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效劳,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3、全球定位系统的系统组成:空间局部;地面监控系统;用户设备局部。4、全球定位系统的作用和特点:特点:〔1〕全天候,不受天气影响;〔2〕全球覆盖;〔3〕三维定速定时高精度;〔4〕快速省时高效率;〔5〕应用广泛、多功能。作用: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地面*点的位置〔经度、纬度〕和高程,甚至速度、距离和航向等。5、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军事、测量、交通、救援、农业、娱乐3.2遥感技术的应用1、根本原理:遥感〔简称RS〕,就是"遥远的感知〞,遥感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远距离获取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并根据电磁波的特征进展分析和应用的技术。2、遥感技术分类: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3、遥感技术系统及工作流程〔1〕系统包括:空间信息采集系统〔包括遥感平台和传感器〕〔2〕工作流程:物体反射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传感器〕信息记录和传输〔图象、数据〕信息处理判读分析〔地面接收站〕用户应用真彩色影像黑白影像4、遥感影像真彩色影像黑白影像〔1〕分类假彩色影像彩色影像假彩色影像彩色影像〔2〕各种遥感影像的特征地物的影像特征黑白影像建筑物为灰白色,草地和森林颜色较深真彩色影像与地物的颜色特征一致假彩色影像草、树、庄稼为红色,水为灰色或蓝色,城市为灰蓝色环境与灾害监测森林病虫害监测森林火灾与煤矿火点监测大气监测与天气预报〔包括台风监测预报〕环境与灾害监测森林病虫害监测森林火灾与煤矿火点监测大气监测与天气预报〔包括台风监测预报〕旱涝灾害监测海洋赤潮灾害监测水污染监测资源普查矿产开采监测和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陆地水资源调查植被资源调查海洋资源调查遥感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城市遥感调查、考古调查、军事、大型工程监测以及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等方面。3.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根本原理: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