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语文-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语文-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语文-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语文-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来至全国的多个县市区,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父母做生意或者父母在矿上工作调入这个学校的。由于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学习习惯不同,原有的知识经验也不同。学习习惯很好的学生能很自觉的预习课文,并主动收集相关资料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在本课的预习中,有很多学生就收集了很多有关战争方面的资料,简单了解了战争给自然界、给人类带来的不安宁。四年级的孩子是跨入高年级的开始,他们喜欢在玩中学,喜欢在做中学,喜欢在想中学,喜欢在用中学。对周边的事物产生着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但不能自觉地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也不能很好地把语文知识用于生活中。在学习的方式上,存在着单一式的学习,缺乏合作学习的习惯,不能做到与人交流,与人对话。喜欢受到表扬或赞美,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是很幼稚的见解。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觉得战争是非常非常遥远的事,可事实上,现在很多国家、很多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和我们一样的同龄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是坦克、大炮、地雷和炸弹,他们的生命时时遭受着死亡的威胁。这首诗描写的就是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的情景。因为战争,大自然的安宁被打破了。通过课前布置学生阅读有关战争资料和观看有关的战争纪录片,对学习呼唤和平的诗歌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交流,而是为了更好的思考。四年级的语文学习要更加注重阅读和思维的训练。语文教育中要重视字词句段文等语言文字训练。因此在《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篇课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读、思、说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读、想想、说说、读读。在读的基础上,想象画面,想象后说一说:这样的情景让你有什么感受,然后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语言文字去读。用“读——思——想——说——读”的结构,训练朗读,并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情。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堂堂清练习题一、选字组词。弋戈()壁巡()游()倒()大动干()幻幼()儿()想梦()()小尊老爱()阴茵树()绿()()天()谋绿草如()二、填上恰当的词语。蔚蓝色的()发射()一张()金黄色的()祈盼()一间()绿茵茵的()享受()一束()三、写出划横线词的反义词。1.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2.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3.我们再也不要憎恨和饥饿。()()4.大地给予我们足够的食品——我们将一起共享。()()四、缩句。1.蔚蓝色的大海本来是海鸥的乐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蓝得发黑的夜空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散落着的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联系课文填空。1.联系课文写出下列事物分别指的是什么地方。海鸥的乐园——()蜥蝎和甲虫的天下——()星星的家园——()绿茵茵的草地——()2.本课是一首诗歌,共有___节,前四节分别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3.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填空。战争让孩子们失去了_________,失去了_________,失去了________,失去了___________,我们希望战火中的孩子们和我们一样___________。4.在前四节的最后都有一句相同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关注学生课堂参与度,提高语文教学效益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课堂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的参与度,是指参与的人数、参与的时间、参与的态度、参与的效果等。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出来,学生参与教学中的数量、广度、深度是衡量主体地位发挥的重要标志。有专家指出:“考察语文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课堂小主人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本次课堂观察教学开始后第16分钟至第36分钟(学习诗歌第1——4节,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此环节借助比较,引领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战争的控诉与抗议,使语言的魅力在比较中彰显,语言的生命活力在比较中熠熠生辉.在朗读、品评、想象中让学生渐入意境。在感悟战争残酷中体会和平安宁的必要性。)教师的引导策略和学生的参与度状况。一、研究方法(一)观察样本以《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一课其中的一个片段:从第16分钟到第36分钟。(这部分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诗歌第1——4节,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此环节借助比较,引领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战争的控诉与抗议,使语言的魅力在比较中彰显,语言的生命活力在比较中熠熠生辉.在朗读、品评、想象中让学生渐入意境。在感悟战争残酷中体会和平安宁的必要性。)。(二)观察工具我们运用自制的观察量表进行观察。分别从教师引导策略有效度、学生应答状态与质量、学生课前课后效果比较四个维度进行观察。(三)记录方法观察即时课堂,采用手工记录方式,记录教师在被观察时段内行为走向覆盖面、提出的问题及引导策略、学生应答情况和注意力集中情况,分别用不同的符号作出标记。以备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二、观察结果与分析用来统计记录教师引导策略有效度、学生应答状态与质量和学生课堂注意力。观察内容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应答状态学生应答质量学生注意力高效一般低效积极举手主动回答稍欠主动优秀一般较差集中一般不集中1粗略读课文,这些地方原来是怎样的?请用“~~”画出来。√038261331036522小组合作完成我们的学习卡,想象原来的美景。√040383352037633默读(1—4小节),我们曾经看到的美景现在变成了什么呢?把表格补充完整。促使学生想象画面体验角色,真正融入到诗所带给我们的情景中.√039292242133244对比阅读(1—4小节),学生从中体验到战争的残酷,同时也在对比中促使学生感悟到“和平高于一切”。√031120332121555小练笔:你也能像作者那样用诗歌格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吗?仿写诗歌。√0332135203812学生课堂参与度统计表用来统计课堂前测和后测效果的,其中从3个层次进行了统计。测试内容:展开想象:当令人厌恶的枪声响起时,原来的美丽景色变成了什么呢?学生学习效益课前课后对照表内容测试时间想象丰富合理表达完整具体想象基本合理表达基本符合要求想象牵强表达不完整课前测试10456课后测试5443分析(1)在20分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较高。(2)在这20分钟内,教师共提出主要问题5个,从学生应答问题的状态来看,学生主动举手的较多,学生参与度相对比较高,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奠定了好的基础。(3)观察时段内,教师提出的5个问题,,从回答质量观察,回答得很好,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较好,以此看出,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投入了相对大的思考力,学生课堂参与的深度和质量相对比较高。(4)观察时段内,我们对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进行了观察,其中出现精力不集中人数平均每个问题时段内3个人,注意度较高。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保持了非常好的注意度。从这个方面看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较高。(5)从教师的引导策略方面观察,教师在教学时段内处理每一个问题的过程中,都力求通过支架式引导策略,让学生一步一步完成理解、运用和表达。引导有效率达到90%。(6)从学生课前课后测试对照表反映的数据看,观察时段内课堂教学是有效甚至可以说是高效的。本次课堂观察更多地是从观察时段内师生所表现出来的显性因素来观察、记录和统计分析的。这样的分析恐怕还是比较粗线条的。其实,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有显性和隐性两种不同的方式。显性的如举手发言,朗读讨论。隐性的如倾听、思考、默读等。我们老师一般比较关注发言积极的学生。其实,在学生学习的各种角色中,我们更要关爱“倾听者”,毕竟课堂上更多的是在聆听的学生。这犹如一座冰山,学生显性的学习方式只是露出水面上的那一块,水下面庞大的冰体则是学生隐性的学习方式——“听”与“思”。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实践舞台,让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根据这一理念,我在这节课的每个环节都注重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努力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在课堂上时刻关注全体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精神状态,制造多种机会让他们朗读、想象,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得,有所悟。朗读是理解诗歌的基本手段。因此,我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本,让朗读贯穿全课的始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课堂实施上,我把朗读指导作为重点,做法如下:第一,从教学目标看,我确定为三个:一是了解诗歌的结构,二是学习“对比、反复”的表现手法,三是有感情朗读诗歌。强化了诗歌的结构形式,这对诗歌教学是更有意义的。第二,从教学结构看,我的课堂板块是:整体感知一享受春天美好一感悟战争残酷一祈盼和平安宁。因为诗歌教学的重要策略是多整合少分析。第三,从教学重点看,我把重点放在了前四小节。从本篇诗歌教学的理念看,应通过对“战争”残酷的感受,倍感“和平”的珍贵。因此,聚焦“战争”是上策。第四,从理解诗意看,我的做法是:把读、思、说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读、想想、说说、读读。在读的基础上,想象画面,想象后说一说:这样的情景让你有什么感受,然后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语言文字去读。用“读——思——想——说——读”的结构,训练朗读,并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情。第五,从诗的语言学习看,我主要设计了以下4个训练项目:(1)格式:采用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直观理解,“……本来……可是……”诗歌前四节叙述结构相似,感情色彩相同,都是先讲美丽的自然景物本来应该是怎样的美丽,然后通过“可是”转折,描述显示状况。(2)反复句:这究竟是为什么?(3)仿写诗歌:__________的__________,本来_________________,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究竟是为什么?(4)想象说话:希望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__________教完这节课后,我觉得比较成功的有这样几点:1、课题引入部分比较成功:学生畅所欲言描绘自己脑海中的春天,交流自己最快乐的事,情绪被调动起来了。2、学习方法的指导做得较好,因为这篇文章是二类课文,我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在读读、想想、说说、读读中很容易的理解了课文内容,很好地落实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观。3、仿写诗歌和想象说话,通过想、说、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这些美好心愿中,我们听出了他们制止战争,呼吁和平的心声。4、通过回顾前四小节的内容,体会诗中四次提到的“这究竟是为什么?”所表达的情感,为学习诗中的第五小节内容铺垫了痛恨战争的基础,最后与作者产生共鸣:停止战争,呼吁和平。整堂课的教学基本能够按着自己的思路顺利完成。不足之处是:1、是在评价环节,我感觉自己还缺乏课堂机智,对学生随机出现的问题缺乏处理机智,例如:我在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文字想象原来美好的画面时,梁开通同学说:“老师,想象中的画面不会是真实的”。我当时不知怎么回答他了,只说了一句:你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2、在补充资料环节,我直接出示了我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现在回想起来才感觉,自己在这个环节设计有问题,我应该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收集到一些资料,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才更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材分析一、课文简说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全诗共五个小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四小节)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第二部分(第五小节)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诗歌富有感染力,作者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将其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遭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并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并在前四节的结尾重复了这样的疑问,这就使人感到,这不仅仅是疑问了,更是一种对战争的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最后一节的希望与祈盼,更是让人揪心,虽然仅仅只是一张平稳的课桌,一间洁白的教室,如果没有和平,连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要求都是空想,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这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情感。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二、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⑴诗歌前四节叙述结构相似,首先讲的是这些自然景物应该是什么样的:大海──海鸥的乐园,沙漠──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然后通过“可是”转折,描述现实的状况: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了不速之客;轰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频频发射的导弹,搅得很不安宁;散落着地雷的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这些描写将自然界的原样与现实加以对比,表达的意思是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战争使自然界满目疮痍,使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最后,作者发出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⑵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这是诗歌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一种强烈的祈盼,一种对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祈盼,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回到校园,让饱受战争之苦的孩子们享受春天与祥和。诗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美好、无限的希望,这美好、无限的希望,用二个字概括,就是“和平”!2、对词语的理解:巡弋:(军舰)在海上巡逻。不速之客:速:邀请。没有经过邀请而突然到来的客人。指意想不到的客人。频频:屡次、连续几次。祈盼:祈祷、盼望。海鸥:水鸟名,羽毛多为白色,生活在海边,主要捕食鱼类。蜥蜴:一种爬行动物,俗叫“四脚蛇”。身上有细鳞,尾巴很长,脚上有钩爪,生活在草丛里。甲虫:虫类,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课标分析《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跟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根据这一理念,我在这节课的每个环节都注重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在课堂上时刻关注全体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状态,制造多种机会让他们朗读、想象,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中有所得,有所悟。诗歌富有感染力,作者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将其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因战争遭到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并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并在前四节的结尾重复了这样的疑问,这就使人感到,这不仅仅是疑问了,更是对战争的一种控诉,一种对战争的抗议。最后一节的希望与祈盼,更是让人揪心,虽然仅仅只是一张平稳的课桌,一间洁白的教室,如果没有和平,连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要求都是空想,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这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诗歌前四节叙述结构相似,都是将自然界的原样与现实加以对比,表达产意思是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并发出疑问:这究竟是为了什么?表达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最后发出呼吁。依据教材,取用反复诵读法,做到读读、想想、说说、读读。朗读是理解诗歌的基本手段。因此,我在教学中,坚持以读为本,让朗读贯穿全课的始终,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创设情境法。【教学准备】1.搜集近些年来有关战争的资料。2.制作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在你的脑海中是怎样的呢?用平时积累的词语或句子说一说。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你们会去做哪些快乐的事情?(诱导学生感受和平的社会环境下生活的幸福和快乐)生:我们会去放风筝,游泳……师:你们真幸福,真快乐,可是(语气转折)在我们这个世界上还有一部分人不能像我们一样快乐幸福地享受春天,他们在战火中失去亲人,失去房子。甚至失去如花一般灿烂的生命。所以高洪波先生满怀希望地写下了这样一首诗:2、板书课题并齐读【设计意图:揭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一切都是那样的欣欣向荣,为后面文本的学习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二、检查预习1、出示生字蔚(wèi)蓝巡弋(yì)频(pín)频绿茵(yīn)茵祈(qí)盼蜥(xī)蜴(yì)(1)自由读(2)指名都并评议(3)齐读2、出示生词(1)指名读,并评议(2)齐读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每小节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指名读,并评议(2)引导学生用诗歌中的词语概括内容【设计意图:在此环节,先了解学生预习之后已知的和未知的,使老师在后续环节的教学中能有的放矢地进一步引导、启发乃至纠正、补充和阐发,从而真正使教师的“讲”成为学生所需。】三、理清文章结构引导学生在了解了每小节内容的基础上,把(1—4)小节分为第一部分;第5小节分为第二部分。【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与上一环节“每小节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梳理诗的结构。】四、品读(1—4小节),了解美好生活1、粗略读课文:作者描写了哪些地方?请用“---”画出来。2、这些地方原来是怎样的?请用“~~”画出来。3、小组合作完成我们的学习卡地点原先的美好景象

(蔚蓝色)的大海

(金黄色)的沙漠

(蓝得发黑)的夜空

(绿茵茵)的草地

4、出示:(蔚蓝色)的大海,是海鸥的乐园;(金黄色)的沙漠,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蓝得发黑)的夜空,属于星星和月亮;(绿茵茵)的草地,滚动着欢乐的足球。①指导学生想象画面练习感情朗读。②指名朗读并评议。③再指名读,并引导学生通过读把想象的画面说一说。④齐读【设计意图:紧扣描写自然界中的色彩的词语想象画面,从语言的美,到利用想象形成自然界美丽景色对学生的感官冲击,学生完全沉浸并陶醉其中。】五、打破美好,感受战争的残酷1、默读(1—4小节),我们曾经看到的美景现在变成了什么呢?把表格补充完整。地点原先的美好景象现在的状况(蔚蓝色)的大海

海鸥的乐园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为不速之客(金黄色)的沙漠

蜥蜴和甲虫的天下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蓝得发黑)的夜空

星星和月亮的家园频频的导弹发射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

(绿茵茵)的草地

滚动着欢乐的足球满是散落的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2、指名回答并评议。3、激发学生的情感:同学们:(蔚蓝色)的大海,还是海鸥的乐园吗?(金黄色)的沙漠,还是蜥蜴和甲虫的天下吗?(蓝得发黑)的夜空,还属于星星和月亮吗?(绿茵茵)的草地,还滚动着欢乐的足球吗?4、练习感情朗读(1—4小节)。<温馨提示:把自己的心情变化读出来>5、指名读并评议。【设计意图:在阅读中通过填写表格等直观手段,梳理1—4小节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体会诗句所蕴含的意思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六、比较阅读(1—4小节)1、自由读,比较这四个小节相同的地方。2、交流:(1)每小节的最后一句都是:这究竟是为什么?(2)都有词语“本来或本该、可是”。(对照前边的表格,指导写法:这种把好的景物和不好的景物放在一起写的方法叫什么?(对比)(3)都用颜色修饰原来的景物(4)现在我们看到的景物都是战争带来的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句子:巡弋的战舰和水雷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频频发射的导弹散落着的地雷碎片这些武器有没有经过人类的邀请就来到了我们的世界?用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水到渠成地理解“不速之客”。3、补充收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激起学生憎恨战争的情感。(1)融于自己的感情,读读“这究竟是为什么?”(2)指名读并评议,指导朗读:一句比一句读得要重,声音也要越来越高。(3)再指名读(4)师生配合读当巡弋的战舰和水雷成为不速之客时,我们忍不住(生气)地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当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时,我们忍不住(悲痛)地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当频频的导弹发射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时,我们忍不住(愤怒)地问—这究竟是为什么?当散落的地雷碎片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时,我们忍不住(悲愤)地问—这究竟是为什么?4、小练笔:你也能像作者那样用诗歌格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吗?(课件显示)我会写:仿照第一至四小节的写法,写一段诗,表达你对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渴望:__________的__________,本来_________________,可如今,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究竟是为什么?【设计意图:“这究竟是为什么?”这一语句的重复是本诗非常鲜明的一个语言现象,体会诗人在反复追问中所表达的强烈情感,对于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此环节借助比较,引领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战争的控诉与抗议,图片及文字资料的拓展再次揪人心肺,学生从中体验到战争的残酷。此时,学生尝试运用对比写法来练笔也会是信手拈来。使语言的魅力在比较中彰显,语言的生命活力在比较中熠熠生辉。】七、激活朗读第5小节,祈盼和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