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享乐主义价值观批判
D64A0257-2826(2012)12-0068-06现代技术作为人类文明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它在与工业社会全面结盟的过程中,向人类展示了极富诱惑力的广阔前景。人们在满腔热情地拥抱新技术成就的同时,憧憬着技术产品所造就的梦幻般的生活,各种内在欲望被充分地激发和调动起来,导致技术享乐主义价值观的萌生。一、技术享乐主义的形成与表现所谓技术享乐主义是指一些人以自我为中心,无头脑地赞美新技术所带来的感性享乐,迷恋和追逐时尚的技术产品及其导致的瞬间满足、感官刺激和巅峰体验,自我放纵、游戏人生。与以往的享乐主义相比,其最大特点是充分依赖和使用新技术产品,追求“舒适、速度和效率的全方位享受”。技术享乐主义是当代价值观的凸显形式,它是伴随现代科技在日常生活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发生的新现象。当今数字化时代,每一项新的技术发明或发现的问世,首先考虑的是对于解放劳动力以及方便和改善人们生活的意义。如今,洗衣机、电冰箱、电话、微波炉、电脑等先进技术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千家万户,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把人们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多休闲时间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不断更新换代的手机产品,融通讯与娱乐功能于一体,使人们在通话之余尽情享受新技术的乐趣。车载高档音响系统的配置,让人们在行驶途中欣赏音乐的美妙,感受生活的意义。新技术已成为生活结构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在造福人类、造福社会的过程中,促进了日常生活的技术化和现代化。技术不仅提升了生活质量,也潜在地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一些人享受私家轿车的舒适和快捷,也伴随某种优越感和炫耀目的,成为个人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表达。当人们出差或旅游入住酒店(尤其是高档酒店)时,新技术元素往往尽显其中。这里有智能化的客房服务系统、专门为高档客房准备的娱乐和影像系统。客人只需点击iPhone的屏幕,便可享受电脑程序所提供的就餐、住宿等一系列优质服务。它所创造的舒适环境和便利条件,持续不断地刺激着人们敏感的神经,并为享乐欲望的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人们对新技术的好奇心、重新认识和积极认同,最初是从商业化的技术产品的应用开始的。在个人生活变得异常重要的现代社会,新技术成果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和应用,有助于个人的自我实现、自我放纵,满足其多样化的感官欲求,符合个人对私生活领域“自由权”的追求。它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导致了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和“技术崇拜”,孕育着技术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商业对技术享受所做的考虑,几乎渗透于消费生活的每个领域和具体细节,并恰当地迎合了大众的某种心理需要。从消费心理看,现代人总害怕错过什么,担心成为技术时代的落伍者。受商业利润的支配,商家会千方百计地激发和调动这种情绪,“深入开发能使自我兴奋、享受、满意的一切可能性。”[1](P72)他们为技术产品注入了“绝对命令”,要求调动媒体影像等富于震撼力的视觉手段,唤起大众对技术消费的无限欲望。因为“在消费文化影像中,以及在独特的、直接产生广泛的身体刺激与审美快感的消费场所中,情感快乐与梦想、欲望都是大受欢迎的。”[2](P18-19)如果说传统伦理文化的原则是“延迟满足”,那么,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则遵循“即刻满足”的消费道德要求。在电视屏幕和各种媒体广告的诱惑下,他们扔掉了自我节制的道德训诫,抛弃了各种禁欲主义的陈规陋俗,毫不犹豫地投入到享受技术大餐的过程中。“他们因此会买下最时髦的高科技计算机和价格令人咋舌的抹布。奢侈品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高新技术的问世,那些大众产品的制作几乎可以同名牌媲美,名不见经传的服装GalvinKlein或Gucci与名牌Hermes或LouisVuitton较起劲了,其价格的差异只是因尺寸不同而不同。”[3]行为的变化往往从个体价值观开始,以全面的社会和心理转型而告终。众所周知,青少年是新技术市场的庞大消费主体,而先进的数码产品无疑成为他们的主导娱乐方式。无论是先进的电脑网络设备,还是颇具个性化的ipad,甚至豪华跑车和摩托车,喜爱、购买并使用的大多是青少年。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时期,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幻想,在个人爱好和价值选择上不拘一格。他们喜欢追逐各种流行时尚,勇敢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和魅力,求新求变的愿望十分强烈。他们尤其对数码电子产品情有独钟,因为这些产品能够激发活力与梦想,满足他们个性化的生活和交往需求,因而非常切合青少年的要求。青少年选择并享受新技术产品并没有错,也不必为此担当某种道义责任。然而,由于技术自身设定了有限的选择空间,唯有适应技术标准才能使用技术产品。对缺乏社会阅历的青少年来说,由于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很容易沉迷于变幻莫测的技术世界,并由此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业、生活和身体健康,乃至危害到个人情感、意志和价值选择。毕竟在商业主导的技术市场面前,青少年的选择往往是消极被动的。当新科技产品成为无尽的“诱惑者”的时候,技术享乐主义价值观也会潜入生活内部,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不知不觉地扎下根。二、技术享乐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危害当代社会,技术享乐主义对个体健康人格的腐蚀,对优秀道德传统的威胁以及对人际交往、公共秩序和人类精神生活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1.盲目崇拜新技术产品,沉迷于技术所带来的舒适、便利与快捷,忽视技术可能导致的多种风险,导致人自身的迷失、贬值和异化等不良后果。人们通常把技术比作“双刃剑”,主要是隐喻技术本身及其运用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青少年在追随技术时尚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理智的态度和审慎的思维,极容易被眼花缭乱的新技术产品遮蔽双眼,过度专注产品本身的外观与性能,而失去自主判断和理性选择能力。例如,他们在互联网上冲浪时,常常会有一种强烈的身心解放感,仿佛置身虚无缥缈的梦幻世界,此时最容易忘却道德约束,变得冷酷麻木,成为自身嗜好的奴隶。在这里,技术往往被他们看做是现代生活的美妙体验。然而,技术时尚对日常生活的深层介入,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消融了实与虚、真与假、是与非的明确界限,在充分满足青少年的占有欲和支配欲,使他们获得更高的认同感的同时,人的自我存在也被技术力量征服了。消费社会是充满诱惑的,它使人意志消沉,精神萎靡,思想颓废。由于青少年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对抗外界诱惑的抵御能力相对不足,理性又无法使他们坚守正确的原则,往往会轻易坠入预先设置的陷阱中,在无尽变幻的技术时尚中迷失自我。新技术乃是通过对“物”的符号性确证,潜在地建立起“物”对“人”的统治性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技术的胜利意味着主体性的丧失。按照尼采的理解,现代性带给人们的是痛苦和悲剧。感官享乐、物性追求不过是对生活压力和痛苦的消极逃避,而不是积极有益的建构。后现代理论家鲍曼也认为,人们享受欲望满足所带来的乐趣,是为了逃避直面生命的短暂和死亡所导致的痛苦。因为沉湎于技术享乐“可以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并防止我们思考痛苦的真正原因——死亡和生命的短暂。”[4](P186)在极富流动性的现代社会,人们寄希望于技术所创造的梦幻世界,以重组被破坏掉的时空秩序,获得精神寄托并创造生活的意义。这本来无可厚非。然而,生老病死等诸如此类的“原本现象”乃是人类历史上反复遭遇、既无法回避也不能根本解决的问题。新技术产品固然可以作为快乐的载体,或者说它可以带来暂时的快乐,使人们淡化痛苦或不幸的处境,但它绝不等同于快乐本身。若青少年醉心于电子摇滚乐的心灵震颤,或在网络游戏面前流连忘返,一味沉浸于短暂而肤浅的技术享乐,必然会消磨掉自己的意志和情感,失去追求远大理想和信仰的动力,从而加剧精神世界的折磨和痛苦。在这个意义上,技术享乐主义所吞噬掉的不仅是地球上宝贵的物质资源,还包括现代人的思想和灵魂。2.新技术对人的动物性感官享受的满足,冲破了以往道德和法律的种种限制,导致家庭和社会伦理生活的巨大混乱。研究发现,欧洲新教伦理中的禁欲主义传统,不仅仅是宗教道德的内在约束,它与当时人们对梅毒流行的恐惧有关。“面对纵欲可能产生的可怕后果,人们对婚外性行为的憎恶感逐渐普遍化,延伸转化为对婚内性生活的节制和对一切与享乐相关事务的排斥。”[5]如今,治疗梅毒和其他性病的医疗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先进的避孕技术成果日益大众化,有效地解决了性享乐与避孕的根本冲突。人们长期坚守的贞操观念、禁欲观念被现代技术轻而易举地突破,长久被压抑的性需求得以宣泄。不断更新的医疗技术和诸多新药物、新器械的问世,各种打着新技术招牌的“仿真”性用品,在医药(医疗)市场上几近泛滥成灾地推广,无疑助长了社会大众享乐主义情绪的蔓延。不仅如此,来自互联网的色情淫秽图片、性爱游戏等,被一些青少年随意地点击浏览,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模仿行为,追求新的经验和感受,甚至诱导他们挑战禁忌、走向性犯罪。网络媒体所充斥的各种性文化,实质上是对人的身体的消费,然而其纵欲与愉悦难分难解,良莠不齐,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网民的身心健康。新技术在推动性解放的同时,给社会提出了诸多伦理和道德难题。有资料显示,如今的“法国大约有200来家‘交换性伙伴’的夜总会,约有40万热衷于此活动的法国人经常出没于此,当然还有一些人在业余时也有搞搞这样‘交换’的爱好。”“根据ACSF的调查,法国约有4%的男性和1%的女性可能参与这种‘交换’活动,10%的男性和2%的女性与多名异性同时保持了关系。”[3]由于先进技术手段的选择和应用,导致许多不道德的“隐私”行为的发生更加隐蔽,失去了强有力的外在监督,激发了一些人对性享乐的追求,致使一夜情、性爱俱乐部、“换妻游戏”等现象频频发生。无疑,新技术加剧了性享乐主义的泛滥,社会正常的性伦理和家庭伦理秩序被颠覆了。“在消费逻辑的操控中,无度的生理宣泄和梦幻欲望成为生活的主轴,电视、影像和网络在为所有‘粉丝’生产‘超女’、‘华姐’之类的文化仿真品竭尽全力。……旧时代的所有伦常、意义和价值在新时代的冒险、纵欲、新奇和永无休止的时尚转换中黯然失色。”[6]伴随现代技术——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伦理中勤俭朴素、自我约束的优秀道德渐趋瓦解,追求感性享乐的“消费道德”日益盛行。技术在其中发挥着催化和诱变的功能。3.助长了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盛行,导致共同体联结纽带的松弛和社会原子化趋势加剧。一些人为了追逐享乐欲望的满足,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敛取钱财,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技术享乐主义必然会加剧拜金主义的泛滥,导致人性的腐化堕落,这是值得人们高度警惕的。法国哲学家利鲍维斯基曾说:“在享乐行为得到青睐时,个人主义便在这消费社会泛滥,以‘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成了法国人的信条。”[3]在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若不适当地将技术工具对象化,沉浸于其中而不能自拔,极容易忽视他人和社会的存在,形成某种极端化的个人偏好。如果听任这种偏好自由地发展下去,很可能养成乖戾的个性和生活方式,导致与他人沟通或合作的困难,从而将“自我中心”的价值观推向极端。在浓厚的商业氛围中,为了保持顾客消费欲望的不间断性,新技术往往“通过媒体与陈列的广告宣传……通过影像来经常地再生产人们的欲望。”[2](P99)媒体技术所打造的往往是全民“共同享乐”的盛宴,其究竟是美食还是毒药,需要个人良好的判断力和辨别力予以确证。对这些处于社会化进程中的青少年来说,把自己封闭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切断与外界的丰富社会联系,导致生活世界的混乱和颠倒,其潜在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当人们在互联网上冲浪,尽情享受技术带来的身心愉悦时,“不用与任何让你厌烦的人打交道,不用被迫倾听任何让你愤怒的言论,可以在网上进行‘孤独的狂欢’,尽情地享受‘寂寞的欢愉’。”[7]对于此类自我封闭式的自娱自乐,托克维尔称为“渺小和粗鄙的快乐”。在这里,“目标的丧失是与一种狭隘化相联系的。人们因为只顾他们的个人生活而失去了更为宽阔的视野。”[8](P4)追求享乐必然导致个人视野的收缩,返回到自我中心的小圈子,引发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崇拜。而“个人主义的黑暗面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使我们的生活既平庸又狭窄,使我们的生活更缺乏意义,更缺少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8](P5)尼采把这种追求自私享乐者称为“最后的人”,这些人处于生命衰落的最低点,他们的生命中不再有任何抱负,仅存的那点东西就是“可怜的舒适”。[8](P4)现实生活中,由于新技术元素持续不断的介入,一些人对技术的过度依恋和沉迷,导致人际关系呈现出碎片化、虚幻化等特征,一些重要的人类情感正在消失,个体心灵沙漠化的趋势不断加剧,社会的原子化、精神冷漠和相互疏离,人们彼此间的沟通越来越困难,社会失掉了原本固有的“黏性”——共同感受和生活经验。三、抵御技术享乐主义侵害的路径分享技术进步所带来的革命性成果,必须深刻反思现代性的利与弊,从制度设计和个人观念的改变入手,自觉抵制和克服技术所引发的人格障碍和心理残缺,尤其要强化对青少年的技术文化教育和价值观引导,在适应技术文化中不断超越它,以维护人的独立、尊严和权利。1.反思和批判现代性,抑制媒体对新技术的过度炒作,建立周密的技术风险防控体系,消除技术对日常生活的殖民化。现代性的悖论在于:一方面,几乎所有的意识形态都谴责享乐主义价值观,要求人们恪守节俭和自我约束的道德信条;另一方面,市场又按照自身的逻辑,不断推出新的技术产品,借助媒体广告和其他技术手段,千方百计地激发、诱惑人们的消费欲望,鼓励高消费、超前消费,并把它看作经济增长的根本驱动力。因此,对技术享乐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必须结合对现代性的深入反思和批判。现代性承载着人类的快乐和幸福,也寄托着青少年的美好理想。现代技术进步及其与商业的结盟,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新技术产品的需求,而且似乎实现了它最初的美好承诺。由于技术背后的商业目的驱使,致使技术享乐主义价值观如同“看不见的手”,在无形中刺激着人们享乐欲望的不断产生。数字化时代的新技术及其产品,在培养和塑造新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满足人们物质性的感官享乐需求的同时,也潜在地加剧了技术对日常生活的殖民化。从根本上说,“技术是一个媒介物而不是一个根本的原因。技术的设计、选择和应用是社会选择的问题。”[9](P375)技术本身并不关注自身的责任,它要求科技工作者和政府共同反思风险的担当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公共选择和制度安排尤为重要,它对引导新技术的合理运用发挥着重要作用。消除技术对人性的潜在危害,抵御技术享乐主义对青少年思想观念的侵蚀,必须通过严厉的资格准入制度,对媒体广告和其他技术产品的宣传进行限制,抑制各类媒体对新技术的过度炒作,克服由此引发的技术幻觉和技术冲动,引导公众以理性的态度审视和选择技术产品。同时,在每一项新技术产品投入使用前,相关部门都应充分考虑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设置使用阈限或技术控制等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科技工作者应当对新技术产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调查分析,切实把握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总之,通过建立全社会的技术约束和防控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技术风险的发生。为技术产品的使用设置限度,实质上是为人类不断膨胀的欲望设置限度。2.强化自我防范意识,审慎地运用各类技术产品,消除技术享乐主义对良好习性的侵蚀。人性化是未来技术进步的趋势。技术与人的内在同一性,不断加深人与技术产品的“亲近感”,它改变着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成为个人认识自我和重塑自我的重要方式。由于新技术对人类能力的巨大提升,极大地鼓舞了人的自信心,很容易使人产生自高自大的错觉,并演化为新技术时代的“妄想狂”,以为自己具有超越一切的文化使命,并因此忽视或放弃应当担负的社会责任。当然,承认技术发展及其使用过程中所蕴含的风险,并不意味着我们采取“拒斥”新技术的立场,或完全放弃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技术本身是“价值中立的”,但技术产品使用过程可能导致的种种后果,对个体而言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任何技术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中的青少年,在面对令人目眩的新技术产品时,必须拥有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审慎地选择和使用各种新技术产品。须知,海德格尔关于技术进步与人类精神萎缩之悖论的阐述,值得每一个理性的人深思。与技术进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相比,人类对自我的认知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技术的确能带来效率、便利和快乐,但“有趣”和“便利”从来也不等同于意义本身。技术的悲剧往往潜藏在个体生活的细微之处。因此,对技术风险的防范必须从个人生活的每个细节做起。对青少年而言,首先要在内心深处,学会抵御新技术神话般完美的诱惑,筑起一道坚固的心理防线,对新技术成果可能导致的危害保持高度警惕。要充分意识到这种危害不仅是生理的,还有心灵和人格方面的。我们不能够只顾及技术的便利和舒适,遗忘了自己作为主体的能动性与历史使命。其次,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充分运用理性的力量,清醒地辨识、正确地对待新技术及其成果。技术能够解放人的劳动,使人们获得更大的身心自由,但它决不能主宰我们的生活,使我们成为它的“附庸”。是盲从于技术所带来的身心享乐,还是清醒理智地对待技术成果,完全依赖个人的认知和审慎。3.增进人际沟通和交流,积累共同生活经验,强化共同体纽带,有效克服技术享乐主义所导致的精神冷漠、疏离和异化。总体上看,技术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建筑工程保修合同协议书范本(2024版)6篇
- 科学计算语言Julia及MWORKS实践 课件 20-极坐标图
- 进修学习护理总结出科
- 2024年幼儿园保育主任年度考核个人总结范文
- 2024月底工作总结
- 胆道感染的护理查房
- 翻译三级笔译实务模拟57
- 讲解眼科手术
-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上册《在希望的田野上》课件
- 玉林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物品保管记录表
- 立磨调试方案
- 2023年蛟川书院小升初历年试卷
- 安健环责任书
- 社会网络分析
- 建筑工程应急预案编制规程导则
- GB/T 35273-2020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 GB/T 24191-2009钢丝绳实际弹性模量测定方法
- GB/T 15772-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 校园课本剧剧本 唐雎不辱使命
- 无生上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