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医教研室
孙华针灸治疗中医针灸治疗第1页教学纲领要求了解针灸治疗标准掌握针灸配穴处方标准了解临床常见疾病针灸治疗
中医针灸治疗第2页一、针灸治疗标准
《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者泄之,菀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中医针灸治疗第3页
针灸治疗标准
指出针灸治病,凡邪气盛满时,当用泻法,以泻其实邪;正气不足,身体虚弱时,应用补法,以补其不足,使正气充实。若属热邪,应用疾刺法或刺出血,以疏泄其邪热。
中医针灸治疗第4页
针灸治疗标准
若寒邪过盛,脏腑经络之气凝滞时,当用留针法,以使阳气来复而祛散寒邪,或用灸法以助阳散寒。若气血瘀滞,闭阻经络时,用出血法,以祛除其瘀。若阳气不足而脉陷下时,则宜用灸法,以升阳举陷;若非他经所犯而本经有病者,则取本经腧穴,以调其气血。中医针灸治疗第5页针灸治疗标准
所以在临床利用针灸治病时,必须依据中医基本理论,利用望、闻、问、切四诊配合其它方法,确立八纲,始能决定针灸治疗标准。中医针灸治疗第6页针灸治疗标准
阴阳-中医基本理论关键,八纲中总纲。表里-普通是指疾病所在部位深浅而言。寒热-指疾病性质而言。虚实-指人体正气盛衰和病邪消长。中医针灸治疗第7页针灸治疗标准
表-浅刺(在经络在皮肉者)
阳热-浅刺疾出,泻法八实-泻法,多针少灸或出血纲里-深刺(在脏、在腑)
阴寒-留针,宜灸虚-补法,少针多灸中医针灸治疗第8页二、针灸治疗作用
1、调和阴阳针灸治病主要作用在于调和阴阳,正如《灵枢.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调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针灸调和阴阳作用,基本是经过腧穴和针刺手法来完成。
中医针灸治疗第9页针灸治疗作用
2、扶正祛邪扶正,就是扶助抗病能力;祛邪,就是祛除致病原因。扶正祛邪是临床治疗主要法则,在正邪双方斗争中,二者盛衰程度不一样,其病证也不一样。“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所以治疗时实证应用泻法,虚症应用补法。
中医针灸治疗第10页针灸治疗作用
临床要依据详细情况,决定扶正与祛邪主次和先后。扶正适合用于正虚而邪不盛病证,祛邪适合用于邪实而正未伤病证;扶正与祛邪同时应用,适合用于正虚邪实病证。针灸扶正祛邪作用,主要是经过针刺手法和腧穴配伍来实现。
中医针灸治疗第11页针灸治疗作用
3、疏通经络《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十二经脉分布,阳经在四肢之表,属于六腑;阴经在四肢之里,属于五脏。并经过十五络联络,沟通表里,组成了气血循环通路,它们“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维持着正常生理功效。中医针灸治疗第12页针灸治疗作用
在病理上经络与脏腑、器官也是息息相关。经络气血偏盛偏衰,经络气血逆乱,都可引发相关脏腑、器官以及经络循行部位病理改变。疏通经络就是调整经气。针灸治病是采取补法和泻法,作用于腧穴经络,取得“通其经络,调其血气”作用,从而治愈疾病。中医针灸治疗第13页三、配穴处方标准1、近部取穴依据每一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局部和邻近部位病证这一普遍规律提出。多用于治疗体表部位显著和较局限症状。中医针灸治疗第14页配穴处方标准
2、远部(远道)取穴依据阴阳脏腑经络学说等中医基本理论和腧穴主治功效提出。是在病痛较远部位取穴(尤其是在本经肘膝以下部位)。中医针灸治疗第15页
配穴处方标准
3、对证取穴(随证取穴、辨证取穴)是依据中医理论和腧穴功效提出。它与近部与远部取穴不一样。中医针灸治疗第16页
八会穴就是经典对证取穴,八会穴是指人体气、血、筋、骨、髓、脉、脏、腑等其精气聚会处八个腧穴。腑会…中脘脏会…章门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骨会…大杼髓会…绝骨(悬钟)脉会…太渊中医针灸治疗第17页中风
中风是一个常见急性疾病,多为中老年人。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要症状。本病包含当代医学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梗塞等脑血管意外疾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是中风病最常见病因,血液动力学及血液粘稠度改变为其病理基础。中医针灸治疗第18页特点:重复发作,常留有后遗症,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是威胁人类生命一大疾患。中医针灸治疗第19页一、病因病机
正气不足,经络空虚,风邪入侵--外风、虚烦劳过分,病后体虚,年老体衰,阴阳失调,内风旋动--内风饮食不节、劳倦内伤、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瘀化热、阻滞经络、蒙蔽清窍;或肝阳素旺,木克脾土,脾失运化,内生痰浊;中医针灸治疗第20页
或内火炽盛,炼液为痰,以致肝风挟痰火窜扰经络,蒙蔽清窍而猝然昏倒,歪噼不遂--痰五志过极,心火暴盛,风火相煽;或肝郁气滞,失于条达,气血瘀滞;或者暴怒伤肝,肝阳暴乱,气血俱浮,上冲于脑,突发大厥--火中医针灸治疗第21页二、辨证
辨病位浅深和病情轻重--中经络、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辨病势顺逆以神志作为标准
中医针灸治疗第22页病位主证与当代医学诊疗类比
中经络:肌肤不仁,一侧手足血液粘稠度增高,麻木或偏身麻木,或脑动脉硬化,一过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性脑缺血,脑血栓或语言不利形成,脑梗塞中脏腑:神志不清或昏迷,半身脑梗塞,脑出血不遂,口眼歪斜,失语脑疝前期或头痛,项强,高热,呼吸鼾鸣,喉中痰声漉漉,口角流涎等中医针灸治疗第23页
辨闭证与脱证
症状病因病机归属闭证牙关禁闭,口紧不开两手握固,面赤气粗邪闭于内实证喉中痰鸣,二便闭结脉弦滑有力脱证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遗尿,四肢逆冷五脏真阳虚证脉细弱或浮大无根之气衰微中医针灸治疗第24页
三、治疗
1、中经络
(1)半身不遂--调和经脉,疏通气血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普通刺病侧穴。也可先针健侧,后针病侧,即“补患侧,泻健侧”治法,适合用于病程较久者。中医针灸治疗第25页
治疗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配穴:肩髎、阳池、后溪、风市、悬钟
如病侧经筋屈曲拘挛者,肘部取曲泽,腕部取大陵,膝部取曲泉,踝部取太溪。中医针灸治疗第26页
治疗(2)口眼歪斜(中枢性)治法: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初起单刺病侧,病久左右均刺。取穴:地仓、颊车、合谷、太冲、内庭中医针灸治疗第27页治疗
2、中脏腑(1)闭证--开闭泄热,醒脑开窍治法:取督脉和十二井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或点刺出血。处方:人中、十二井穴、太冲、丰隆、劳宫、内关(2)脱证--回阳固脱治法:取任脉经穴为主,用大艾炷灸之。处方:关元、神阙(隔盐灸)头针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语言一、二、三区中医针灸治疗第28页胃脘痛
胃脘痛是一个常见重复发作性症状。因为痛及心窝部,故有名胃心痛、心下痛,不过与《灵枢.厥论》篇所述“真心痛”应有所区分。
本证多见于胃炎、溃疡病及胃神经官能症等。
中医针灸治疗第29页一、病因病机
寒邪客胃--外感寒邪,内客于胃,寒主收引,致胃气不和而痛。
饮食伤胃--饮食不节,或过饥过饱,致胃失和降,壅滞而痛。
中医针灸治疗第30页肝气犯胃--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若忧思恼怒则气郁而伤肝,肝木失于疏泄,横逆犯胃,致气机阻滞而发生疼痛。
脾胃虚弱--脾胃为仓廪之官,主受纳和运化水谷,若饥饿失常,或劳倦过分,或久病脾胃受伤等,均能引发脾阳不足,中焦虚寒,或胃阴受损,失其濡养而发生疼痛。中医针灸治疗第31页二、辨证论治
1、寒邪客胃治则:散寒止痛处方:中脘、内关、足三里为主穴,配穴:阳陵泉加减:胃俞、公孙2、饮食伤胃治则:消导除积处方:主穴+公孙、内庭、天枢
中医针灸治疗第32页
辨证论治
3、肝气犯胃治则:疏肝理气和胃处方:主穴+太冲、期门、章门
4、脾胃虚寒治则:健脾温中处方:主穴+脾俞、胃俞、公孙耳针取穴:脾、胃、肝、神门、交感、皮质下中医针灸治疗第33页头痛
头痛是头颅上半部疼痛,是自觉症状,常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包括范围很广。疼痛发生,常见于高血压、偏头痛、神经功效性头痛、感染性发烧性疾患以及眼、鼻、耳等病证。中医针灸治疗第34页一、病因病机
1、风邪袭络--上犯巅顶络脉,则气血不和,经络阻遏,久则络脉留瘀。
2、肝阳上亢--肝木性喜条达,郁则气滞不畅,如因情志激动,则肝胆之风循经上扰,可致头痛。中医针灸治疗第35页
3、气血不足--禀赋虚弱,血气素亏,髓海精气不充,每因操劳或用脑过分而发作。
4、血瘀阻络--跌仆撞击,损及髓海,以致瘀血停滞,络道不通。中医针灸治疗第36页二、辨证施治1、风邪袭络治法:按头痛部位分经取穴。毫针刺用泻法,留针。处方前头部:上星、头维、合谷、阿是穴巅顶部:百会、通天、行间、阿是穴侧头部:率谷、太阳、外关、阿是穴后头部:后顶、风池、昆仑、阿是穴中医针灸治疗第37页
2、肝阳上亢治法:取足厥阴、足少阳经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处方:风池、百会、悬颅、行间、太冲3、气血不足治法:取任、督脉经穴和背俞穴为主。毫针刺用补法,并灸。
中医针灸治疗第38页
处方:百会、气海、肝俞、脾俞、肾俞、合谷、足三里4、血瘀阻络治法:参考风邪袭络分经分部取穴。毫针刺用泻法,留针,或点刺出血。
中医针灸治疗第39页腰腿痛
腰腿痛是以腰腿部疼痛为主证一个病证。可表现在腰部一侧或两侧,或腰痛而牵及腿仅表现为腿痛。当代医学肾脏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腰腿部肌肉、骨骼、神经损伤一类证,可参考治疗
中医针灸治疗第40页一、病因病机1、寒湿腰痛--感受风寒或久卧湿地,风寒水湿之邪浸渍经络,经络之气阻滞而发病。2、肾虚腰痛--长久操劳过分,久坐久立,或因房劳伤肾,精气耗损,肾气虚惫造成腰痛。3、瘀血腰痛--腰肌劳损,每因闪挫撞击未完全恢复,或积累陈伤,经筋、络脉受损,瘀血阻滞所致。中医针灸治疗第41页二、辨证施治1、寒湿腰痛--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喜按喜暖,遇寒加剧,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治则:温经通络止痛处方:大肠俞、环跳、委中、昆仑、肾俞、风府
中医针灸治疗第42页
2、瘀血腰痛--疼痛如刺,痛有定处,拒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处方:血海、膈俞、委中、次髎、期门、合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榆林市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郑州商贸旅游职业学院《乐理基础与视唱(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2025年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大规模分布式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滨州沾化区六校联考2025年初三年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浙江省杭州市9+1高中联盟2025届高三历史试题查漏补缺专项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2025年小升初总复习数学精练含解析
-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职业生涯与创新创业思维》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部分地区2025届初三第二次联考自选模块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华侨中学2025年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一诊)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5年上海杨浦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八年级美术样卷
- 重庆市2022年高考(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WS/T 510-2016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 GB/T 7078-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甲醛色牢度
- GB/T 39766-2021人类生物样本库管理规范
- GB/T 2518-2008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 与圆有关的最值问题课件
- 全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2综合训练第一单元(含答案)
- 广东省护士延续注册健康体检表
- 专业工程分包业主审批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