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9+1高中联盟2025届高三历史试题查漏补缺专项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9+1高中联盟2025届高三历史试题查漏补缺专项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9+1高中联盟2025届高三历史试题查漏补缺专项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9+1高中联盟2025届高三历史试题查漏补缺专项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9+1高中联盟2025届高三历史试题查漏补缺专项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9+1高中联盟2025届高三历史试题查漏补缺专项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约喻·L加迪斯指出,仅仅将冷战所要解决的问题归结为两个超级大国的利益之争是不恰当的,从根本上看,冷战是两种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对立。由于斯大林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领袖,从未放弃过“世界革命”的最终理念。据此可以推断该学者的观点是A.美、苏两国对冷战的发展都负有重大责任B.冷战实际是两种不同思想观念的对抗C.意识形态和安全利益是冷战的根本原因D.苏联和斯大林应该对冷战负主要责任2.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玛丽酷爱文艺。她把戏剧《费加罗的婚礼》挪到国王眼皮子底下演出。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这反映了A.法国启蒙运动自上而下全面展开B.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理性哲学C.路易十六的开明缓和了阶级矛盾D.统治者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3.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强调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所有雅典人都享有充分的政治民主C.城邦政治决策的人民性和广泛性 D.公民大会代表了雅典居民的利益诉求4.如图反映出英国A.资本输出的重心移至欧美地区 B.成为典型的托拉斯帝国主义C.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D.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动力不足5.顾炎武认为:“欲使民兴孝兴弟,莫急于生财。以好仁之君,用不聚敛之臣,则财足而教化行。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矣。”这说明顾炎武强调A.君主要以仁德之心来治理天下 B.对财富的渴望败坏公序良俗C.民间教化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D.儒家道德标准高于财富积累6.黄仁宇说道:“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国人A.对“国门洞开”感到非常不安B.“天朝上国”的思想依然浓厚C.接受了不平等条约的苛刻待遇D.出现了“师夷长技”的新思潮7.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请回答: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A.柏林 B.伦敦C.旧金山 D.彼得堡8.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分析,明代内阁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B.六部逐渐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C.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9.以下是《武乡六个村土改后人口和土地的变化表》富裕中农中农贫农1948年1950年1948年1950年1948年1950年人口比例(%)0.73.688.494.82.91.6土地比例(%)0.94.288.894.89.01.0人均土地(亩)5.374.94.324.14.372.6据表格可知,土地改革A.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 B.提高了人均土地占有量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地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结构10.梭伦执政时期,四百人会议由雅典所属四个部落各选举一百人产生,被选的议员只须具备一定的财产资格,不必出身于贵族。这一措施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②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③保存了西方古代民主政治的火种④提升了新兴工商业者的地位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11.如图是1907年的一幅漫画《中国之现象》。该漫画反映了A.中国知识界对清政府的失望 B.清政府主动顺应民主化潮流C.清政府企图挽救腐朽的统治 D.立宪派主导清末“预备立宪”12.奥古斯都允许外出当兵的儿子,对他在服役期间取得的财物享有合法权利,如果该儿子在未立遗嘱的情况下死亡,其财产将转归其父。后来,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在其他各种公务部门服务时获取的财物。此外,对不是来源于父亲的财产,同样也允许儿子享有一定程度的利益。材料说明在罗马帝国时期A.积极鼓励儿子离家外出当兵B.父亲的利益是执法的唯一标准C.用法律来协调财产权的矛盾D.父子关系是法律关注的核心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与俄国达成外交谅解的可能性一直诱惑着巴黎的官员们,因为自一战爆发后在一场战争中由两线齐头并进对抗德国的情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恢复战前的法俄联盟的障碍甚至比阻碍法意修好的因素更可怕:站在法国立场上,一直对苏维埃政府在一战期间单方面与德国签署和平协议,以及在沙俄时期欠下法国的巨额债务被一笔勾销而心存怨恨;站在俄国立场上,它对法国在俄国内战时期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态度,以及在1920年支持波兰对苏俄的军事挑衅耿耿于怀。这就为法俄两国在20年代奉行互相抵触的对外政策埋下了伏笔。作为1919年和平解决的主要受益方,法国通过对东欧国家予以财政支持和政治保护,有力地维护了战后欧洲的现状,而那些东欧国家也从同盟国的失败中捞取了很大利益。俄国因为丧失了相当份额的欧洲领土,因此借战后欧洲体制瓦解之际,毫不犹豫地与德国展开合作。——摘编自(美)科勒著《20世纪的世界:1900年以来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阻碍法俄两国恢复一战前联盟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法俄两国未能联盟对30年代国际关系造成的影响。14.(20分)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国中心地带,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河南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涌现出了许多历史文化名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类别人物成就两汉时期河南地区文化的特点天文学“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医学张仲景文学东汉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又善诗赋,代表作《胡笳十八拍》、《悲愤诗》。材料四河南地处中原,河流密布,形成了发达的水路交通,汉代以洛阳为中心还形成了发达的陆路交通,齐鲁儒学、关中法家思想、楚老庄思想和舞乐文化都在中原汇萃。……经济的发展使河南出现了不少富商大贾和拥有万金的大地主,他们凭着雄厚的经济实力踏入仕途,或建功立业,或著书立说。西汉昭帝以后,韩延寿、黄霸任颍川太守,召信臣任南阳太守,都能兴办学校,广推礼教,聘用贤良,惩贪除奸,改变了当地鄙朴的民风,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刘太祥《试析河南汉代学术文化繁荣的原因》(节选)(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代河南地区文化繁荣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材料五(3)图1所示纪念塔是为纪念哪一事件而建?该事件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提供了怎样的经验教训?根据图2并结合所学分析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方向为什么选择中原地区,有何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

据材料“由于斯大林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领袖,从未放弃过‘世界革命’的最终理念。”可知斯大林的这种理念导致了美苏冷战,D符合题意;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斯大林的责任,而没有体现美国,A错误;据材料“从根本上看,冷战是两种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对立。由于斯大林是信奉马克思主义的精神领袖,从未放弃过‘世界革命’的最终理念。”,导致了美苏冷战,B片面;据材料“仅仅将冷战所要解决的问题归结为两个超级大国的利益之争是不恰当的,……”可知,C说法与题意不符。2、B【解析】根据“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表明国王对反封建等级制度、攻击统治阶级反应不强烈,说明一定程度上接受启蒙运动的理性哲学,不能说明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B正确,D错误;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启蒙运动时期,法国的阶级矛盾很尖锐,C错误。3、A【解析】

民主政治指的是人民成为统治阶级。依据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可知,希腊所有的公民都享有公民权,可以参与政治的管理,表明了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A正确;只有雅典公民享有政治民主,‘所有的雅典人’说法不符合史实,B错误;材料只反映了公民可以参与政治管理,但未体现政治决策,C错误;公民大会代表了雅典公民的利益诉求,不是‘雅典居民’,D错误。故选A。4、D【解析】

据表格信息“(1870---1913年)英国国内投资和海外投资年均收益率”可知,英国国内投资年均收益率低于海外投资年均收益率,这说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英国国内生产严重动力不足,D说法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英国海外投资年均收益率,而不是“资本输出的重心移至欧美地区”,A错误;美国是典型的托拉斯帝国主义,B说法错误;据材料反映的是英国国内投资年均收益率低于海外投资年均收益率,但不能推断英国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C错误。5、C【解析】

依据材料中“欲使民兴孝兴弟,莫急于生财”、“……则财足而化行。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矣。”信息可知,顾炎武认为伦理关系的好坏与经济生活密切相关,民间教化也需要一定的财富积累,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财富积累有利于民间教化的推行,君主实施仁政并非材料主旨;B选项错误,顾炎武认为有了物质条件更有利于“天下平矣”,而并不是破坏公序良俗;D选项错误,顾炎武认为财富积累是儒家道德标准实施的条件之一,但并未比较两者的高低。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6、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说“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但是不代表国人普遍接受,故C项错误;根据“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可知他们对国门洞开已经接受,并未感到不安,故A项错误;根据“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可知使中国人真正不安的是放下之前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外国人平等往来,这明显是受到“天朝上国”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要和外国人平的往来是一种侮辱,故B项正确;“师夷长计”指的是学习西方的技术,他提出的前提是承认西方在技术方面比中国人先进,不符合材料中“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思想解放的潮流·西学东渐7、B【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时间,18世纪60年代,可知,此时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逐渐落后于美国等国,故B项符合题意。8、D【解析】

材料中文字说明明代内阁的地位逐步提高,但职能并未改变,依旧是皇帝的秘书机构,D正确,A是科举制特点;内阁并不能领导六部,B错误。明成祖正式设内阁。仅备顾问,不参与决策,C错误。9、C【解析】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1947年土地改革后,从1948年到1950年可以看出成为富裕中农和中农的人口比例逐步上升,而贫农的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说明土地改革后人民的收入提高,表明土改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选C;农业合作化运动从1953年开始,不符合题意,A错误;表中数据不能体现人均土地占有量提高,B错误;农村经济结构是农村中各主要经济成分或要素的构成情况及其相互关系,材料中无从体现,D错误。10、A【解析】

“四百人会议由雅典所属四个部落各选举一百人产生,被选的议员只须具备一定的财产资格,不必出身于贵族”表明这一措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提升了新兴工商业者的地位,①④正确,故选A;②③材料未体现,故排除BCD。本题考查梭伦改革,解题的关键是“被选的议员只须具备一定的财产资格,不必出身于贵族”。11、C【解析】

漫画内容是建筑即将倒塌,但是部分身着清朝服饰的人物在努力挽救这一建筑,结合材料时间1907年可知,这一时期清政府实行新政,说明清政府试图挽救腐朽的统治,C正确;题干未体现出知识界的态度,排除A;清末新政并不属于民主化改革,排除B;从题干无法判断是那一派别的主张,而且漫画中未体现出“预备立宪”内容,排除D。12、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在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可以解决财产权上的矛盾。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罗马法的目的【名师点睛】罗马法的本质及影响:(1)罗马法的实质:维护罗马统治者的利益,保护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的权利,是奴隶制的法制体系。恩格斯说:“罗马法是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是“充分预料到现代私有制的法律”。(2)世界性的法律影响:近代欧洲都以罗马法为基础,制定了本国的法律制度,如《德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等都以罗马法为法律蓝本。现在世上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诉讼原则都渊源于罗马法。世上公认的法学理论、法制民主原则也均发端于罗马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成了法治建设永恒的价值观了。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法国:苏俄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导致西线战事压力过大;苏俄废除了沙俄时对法国的巨额债务。苏俄:法国参与对苏俄的武装干涉;法国对东欧国家的支持使苏俄丧失了大片领土。(2)影响:使苏联与英法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失败;加速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的签订;助长了绥靖政策的泛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解析】

(1)因素:从法俄两国分别解答。法国方面:根据材料“对苏维埃政府在一战期间单方面与德国签署和平协议,以及在沙俄时期欠下法国的巨额债务被一笔勾销而心存怨恨”可知,导致法国不愿和俄国和解的原因有二,其一是一战期间苏俄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导致西线战事压力过大;其二是苏俄废除了沙俄时对法国的巨额债务。苏俄方面:根据材料“对法国在俄国内战时期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态度,以及在1920年支持波兰对苏俄的军事挑衅耿耿于怀”可知,苏俄对法国参与对苏俄的武装干涉身怀怨恨,而且法国对东欧国家的支持使苏俄丧失了大片领土。(2)影响:根据材料“为法俄两国在20年代奉行互相抵触的对外政策埋下了伏笔”并结合所学可知,法俄两国的敌视使苏联与英法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失败;根据材料“俄国因为丧失了相当份额的欧洲领土,因此借战后欧洲体制瓦解之际,毫不犹豫地与德国展开合作”可知,法俄两国未能联盟加速了《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的签订;根据所学可知,法俄两国未能联盟导致英法两国试图祸水东引,助长了绥靖政策的泛滥;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