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_第1页
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_第2页
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_第3页
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_第4页
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徐晶晶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第1页危重患者院内转运路径急诊手术室相关检验病区转运转运转运转运转运原因:因病情及治疗需要目标:深入治疗和护理有文件报道:高达71%转运患者在转运途中或检验过程中发生轻微甚至严重并发症。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第2页分级转运标准

降阶梯预案关注患者转运过程中主要临床问题,依据患者病情可能出现最高风险,按对应分级进行转运人员和装备准备,并选取充分有效地应对伎俩,以确保患者转运安全。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第3页充分评定转运评定是转运过程中主要举措,充分评定有利于:准确了解转运风险确定可行转运方案合理选择风险应对办法院内转运评定包含:患者、转运人员、仪器、药品及转运环境和时间,并通知转运风险;管理者应对全部转运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医护人员要充分评定转运路线是否顺畅及转运所需时间。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第4页优化分级依据患者生命体征、呼吸循环支持等内容进行综合分级(Ⅰ级、Ⅱ级、Ⅲ级),并依据分级标准配置对应转运人员及装备。Ⅰ级患者含有随时危及生命临床问题,采取对应医疗支持后生命体征仍不平稳,GCS评分<9分,需要人工气道支持[PEEP≥8cmH2O(1cmH2O=0.098kPa)、FiO2≥60%],应用2种及以上血管活性药品治疗Ⅱ级患者含有可能危及生命临床问题,采取对应医疗支持后生命体征相对平稳,GCS评分9~12分,需要人工气道支持(PEEP<8cmH2O、FiO2<60%)及血管活性药品治疗Ⅲ级患者呈慢性病程,生命体征尚平稳,GCS评分>12分,无人工气道支持及血管活性药品治疗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第5页最正确路径转运前,充分评定患者、有效沟通、按分级标准安排对应人、材、物转运中,实时评定与监测,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准备,为确保转运路径顺畅能够设置转运专梯及一卡通等设备转运后,医务人员再次评定患者病情及医疗办法,并进行评价,确保医疗护理连续性及连续质量改进。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第6页动态评定急诊危重症患者病情危急、改变快,含有一定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应将动态评定贯通整个转运过程,将转运方案形成闭合回路,将“结果导向”转变为“过程导向”,重视转运流程每个阶段连续、动态、全方面评定。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第7页分级标准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第8页分级标准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第9页分级标准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第10页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

评定分级评定分级由转运决议者(抢救室主班及以上医生)负责从患者病情(包含生命体征、意识、呼吸支持、循环支持、主要临床问题五项)和预计转运时间进行评定,确定转运分级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第11页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

沟通解释依据转运分级等级进行有效沟通①与患者家眷沟通:通知转运风险,获取家眷知情同意及配合②与团体内部沟通:明确职责,相互配合③与接收部门沟通:详细通知患者病情及预计转运时间,做好对应准备工作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第12页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

充分准备①转运人员准备按照转运分级人员配置标准要求选定对应医护人员做好转运人员分工,明确职责,由转运护士担当领队,负责转运过程中协调管理工作②转运装备准备按照转运分级装备配置标准要求配置对应仪器设备和药品转运仪器设备调试并试运行,及时发觉问题并处理问题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第13页转运装备备物心电监护仪外携抢救箱简易呼吸器推注泵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第14页标准化分级转运流程③患者准备出发前按照转运分级再次评定病情,并检验各种管路及引流管固定妥当,确保通畅。④接收方准备通知接收方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所用仪器设备、用药情况及抵达时间等,使其做好充分接收患者准备。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第15页与接收部门协作

评定所到科室应付意外能力和设施预计到前往科室旅程和所需时间熟知运输过程中途经能提供抢救设备科室联络电梯通知病房(联络检验科室)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第16页正常转运

正常转运要确保患者安全及医护人员安全①转运过程中连续监测生命体征;移动患者过程要注意各种管路连接有效性,防止牵拉松脱;确保仪器正常工作;力争在最短时间完成转运工作。②为确保医护人员安全,转运仪器须规范放置,预防被仪器砸伤;同时,在转运途中也要尤其注意行人,防止无须要意外事件。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第17页应对管理标准化

转运过程对突发事件应对与控制①患者病情加重,依据不一样转运级别,按以下标准处理:转运Ⅰ级患者就地抢救转运Ⅱ级患者进行初步处理后如病情平稳可继续转运,不然须尽快返回病室抢救转运Ⅲ级患者须尽快返回病室处理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第18页应对管理标准化②未能检验需要等候患者,普通处理标准以下:转运Ⅰ级患者允许等候时间不得超出5min转运Ⅱ级患者允许等候时间不得超出10min转运Ⅲ级患者允许等候时间不得超出20min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第19页总结评价再次评价患者转运获益与风险,评定病情是否稳定,并对转运人员组成合理性、计划办法针对性和预见性、沟通有效性进行评价。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第20页小结有经验医护人员必要设备和交通工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