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与母题:新时代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 论文_第1页
逻辑与母题:新时代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 论文_第2页
逻辑与母题:新时代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 论文_第3页
逻辑与母题:新时代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 论文_第4页
逻辑与母题:新时代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 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逻辑与母题:新时代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改革与实践研究[摘要]:当前,新一轮高中语文教材革新带动着教学形式的改良,共同构成了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面对新时代的教育发展变化,高中语文教育实践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塑造学生的文学母题意识,引导学生扎根历史、面向时代,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此,本文着重探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改革与实践路径。[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改革;逻辑;母题为更好地贯彻立德树人主线,提升语文学科素养,新一轮高中语文教材革新带动着教学形式的改良,共同构成了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细究改革的背景,一是学生在高中语文旧有的教育模式下暴露出种种不足,二是新时代对学生核心素养提升有了新的要求。为了解决问题,满足时代要求,新时代的高中语文教育实践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塑造学生的文学母题意识,引导学生扎根历史、面向时代,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研究背景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高中语文教育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教材的革新,更体现在教育理念的变革。身为教师,不应局限于观察变化、了解变化,更应该透过这种变化,探寻其背后更深层次的背景和原因。唯有如此,才能把握变化,真正促成新时代高中语文教育的改革。(一)教学现状

1.欠缺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指将思维内容联结、组织在一起的方式或形式。主体的思维是以概念、范畴为工具去反映客体的。这些概念、范畴作为主体思维的工具,以某种框架形式存在于人的大脑之中。这些框架能够把不同的概念、范畴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相对完整的思想加以理解和掌握,达到认识的目的。[1]因此,通俗来说,所谓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学习方面,其实就是将散乱的信息用一种成体系的框架给整合起来,从而形成一张相对完整的知识网络,并以此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能力。在教学一线,教师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学生因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而导致的种种问题。学生知识缺乏,不能建立语文学习的知识体系,缺乏逻辑思维能力所导致的知识体系残缺,直接造成学生很难把握以往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间接造成学生较低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缺少一种思维方法,不善于推理文章中概念和具体事例之间的内在关系;不善于判断文章中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大脑在思维的过程中处于一种摸索状态,如同没有地图却踏入了迷宫,很难纵观全局,进而透视局部。2.缺乏文学母题意识

母题是故事学的重要术语,常用于艺术学、书面文学、民间文学、叙事学等领域,因研究对象不同,各学科对于母题的界定不尽一致。美国著名故事学家斯蒂·汤普森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中对母题做了这样的界定:一个母题是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统中的成分。[2]回到中国文学这个广大的领域,母题是文化传统中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因子,是文学作品中最小的叙事单位和意义单位,它是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人类行为、精神现象、和关于周围世界的概念,能够在文化传统中完整并存并在后世不断延续和复制。[3]在新时代,当我们将视线聚焦在高中语文教育的领域,虽然不可以将母题视作主题的统一语,却可以将母题视作故事或现实中与主体命运相关的事件或行为。中国文学史上无数的经典文章,若将其按照文学母题进行归类,马上就可以划分成可数的作品集子。譬如“离别”,作为中国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类行为,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传承了数千年。带着这一文学母题回看中国文学史上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我们能够迅速的将一些作品归为一类,加以整合,相互比较,进而透彻理解。一旦具有母题意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和“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便立刻越过文体的界限走在了一起。如此,我们便能够更加清楚地看见,千百年来,我们民族最伟大的作家们,他们在某一种母题下所抒写的各种主题作品,其创作起点其实是相同的。缺乏母题意识,学生始终停留在伟大作家孤立的表达终点上,却无法越过表象,去触碰那些同一的表达起点。缺乏母题意识,学生便无法从母题出发进行群文阅读探索,也就更谈不上学习语言文字表达的规律性技巧。文学母题就像种子,围绕在母题周遭的经典作品即是水、阳光和养分,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若想长成参天大树,二者缺一不可。当前的学生正因缺少这颗种子,所以导致不敢于表达,更不善于表达。(二)时代要求

回顾过去的教育改革历史,我们能够清楚地看见时代要求对于教育的巨大作用力。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19年全国教育大会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4]教育改革理念的更新总是紧紧跟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最真实地反映着每个时代的具体要求。在新时代的高中语文教育中,若要满足时代要求,必要借助文学经典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增长学生的社会历史认识,塑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取向,引导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崇高信仰。语文教育势必要从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的旧模式,走向新时代注重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新目标。要让母语教育课程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不仅掌握语文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内容研究

(一)整本阅读,强调逻辑

以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为例,课本首次引入整本书阅读任务,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带入了学生的视野。从《乡土中国》这本书的内容来看,其作为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特点的学术著作,整本书强调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重在理论发现、解决实际问题。课本要求学生读通、读懂,理解《乡土中国》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力求触类旁通,掌握学术著作的一般读法。在严密论证体系下的各篇文章中,隐藏着复杂的逻辑关系。《乡土中国》一书的主旨就是探求中国传统的基层社会结构。[5]学生在整本阅读时,可以看到作者从调查材料中提炼典型现象,凝聚概念,形成理论的全过程,不仅有助于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更有助于了解学术著作内在的逻辑结构。(二)单元联系,指向母题

以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为例,课本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赤壁赋》、《登泰山记》这五篇文章紧紧凝聚在“人与自然”关系母题下,使得整个单元呈现出一种浪漫主义的自然之美。在感伤主义者的作品中,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又是情感的寄托和美的化身。[6]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这样写:“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美的感受就从这若有似无的感伤中自然流淌。 同样是面对自然的这样一种细腻的感伤,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所写的则要更加直白。他写:“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放任情绪游走的人,在放任中逐渐放空了自我,于是在梦幻的月夜中,将自己变成了自然。人与自然在荷塘月色之间不分彼此,荷塘中的倒影即是自然,朱自清的感受便成了自然的感受。 一种浪漫主义的美,融化在人与自然的温存之中,宽恕了许多苦痛。在那之后,史铁生于《我与地坛》中喟叹:“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地味道。”人类有限的痛将被注入到自然无限的河里,即使曾经歇斯底里、痛不欲生,终究也会慢慢温柔、迎来解脱。所以苏轼才在《赤壁赋》中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用单元视域透析整个第七单元,在群文阅读之中围绕“人与自然”关系母题深入探究,学生将塑造母题意识,从先辈那里学得表达的本领。新教材的安排,可谓用心良苦。(三)扎根历史,面向时代

以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课本选录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和《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这六篇文章,其时间跨度上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下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全力奔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这些作品,正如书中单元导引所述——“有的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抒发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有的讲述革命斗争中的具体事件,反应革命者的战斗激情和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有的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员干部的光辉事迹和祖国统一大业不可阻挡的趋势,表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还有的表现党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伟大斗争,诠释了伟大抗疫精神。”

课本安排的用意十分明显,那就是借由文章向学生展现历史、传承文化,从而引导学生汲取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精神力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家国情怀,提高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刻认识和认同。让学生的思想紧跟时代发展,让学生的成长面向时代要求,这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已经成为语文教育不容推卸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担。三、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建议

通过对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内容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新教材对旧教材缺陷的弥补。而这种弥补,正要求着新时代的高中语文教师依托革新后的教材来改良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真正实现高中语文教育实践行动的改革。(一)扬弃发展,守正创新

学生现状与时代要求共同催促高中语文教育的现代化,但这种现代化绝不意味着要将过去高中语文教育的优秀成果全盘否定。旧教材在选文内容上仍有优秀之处。新教材的编写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扬弃发展、守正创新。以部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其选文安排便是在人教版旧教材的基础上扬弃发展得来的。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氓》《蜀道难》《望海潮(东南形胜)》《采薇》《秋兴八首(其一)》《雨霖铃(寒蝉凄切)》《离骚》《咏怀古迹(其三)》《念奴娇·赤壁怀古》《孔雀东南飞(并序)》《登高》《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涉江采芙蓉》《琵琶行(并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短歌行》《锦瑟》《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归园田居(其一)》《马嵬(其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寻寻觅觅)》对照以上两个表格,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选文安排几乎是对旧教材必修诗歌选文的一次扬弃重组。唯一的例外《梦游天姥吟留别》也是旧教材选修中的选文内容。以往我们传统语文教学中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不能够全盘否定。譬如语文学习应当读写结合,交替进行;又譬如语文教学应注重情境创设,注重启发。这些经验是我们教育发展的基础,还应认真继承、发展。(二)单元视域,群文比较

中国文学滥觞于《诗经》的“忧患”母题,成了新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统摄全局的核心。这种“忧患”母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于德操、人格的忧患;二是对于时世、身世的喟叹;三是对于韶华、爱情的感伤;四是对于亲情、友情的呼唤。[8]整单元的八篇诗歌作品如同银河系八大行星,共同围绕着“忧患”母题这个太阳,向学生展现了语文广袤无垠的宇宙疆土。新时代高中语文教育应当时刻将“逻辑”与“母题”这二者放在统摄全局的地位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当首先具备探寻文章母题的意识,然后才能基于此整合文章、形成集合,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复归文学母题,从学习别人的作品,走向追寻自我的感受,继而开拓视野,照见自己并最终拾得自信。(三)结合历史,传承文化

民族历史是民族精神的基础,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学的内核。因此,若要真正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学,必定要先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任何文学创作都受制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与文化生态。[9]如果脱离了历史的土壤,学生就不可能感受到文学作品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情感力量。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知人论世作为一个常规的教学环节,似乎正在逐步走向边缘化。许多教师在讲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更多的是在讲述技巧,带领学生在美学的范畴中感受诗歌的妙处。而事实上,如果不能沉浸到苏轼的人生故事中去,便始终不能触碰到文学作品背后所深藏的隐秘情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学生得以触碰苏轼的故事,进而能够触碰苏轼的悲欢。这就越过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越过了苏轼,抢在他流落黄州之前,抢在他临江填词之前,与他融为一体,并在那之后,随他感受“大江东去”的无限豪情与无限寂寥,随他感受“人生如梦”的无限感伤和无限轻松。 总结

在新时代,高中语文教育改革可以分成教材革新和教学改良两个部分。其中,教材革新带动着教学改良,所以二者看似分离,实则是一个整体,共同构成了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细究改革的背景和原因,一是学生在旧有的语文教育模式下暴露出种种弊病,二是新时代对学生有了新的要求。为了根除弊病,满足时代要求,新时代的语文教育实践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塑造学生的文学母题意识,引导学生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