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中见深《在柏林》文本解读_第1页
微中见深《在柏林》文本解读_第2页
微中见深《在柏林》文本解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中见深——《在柏林》赏析误打误撞地走进美国文学的殿堂,实非所料会意外地收获佳作一篇。说实在的我从前曾浅薄地认为,美国是文化的沙漠,好作家只是凤毛麟角的有限的几个——马克吐温、海明威、杰克"伦敦、福克纳、亨利"米勒,然而在看了这篇不足370个字的短篇小说《在柏林》时,我深深地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惭愧。小说的情节从平静开始,只有一列普通的火车“轰隆、轰隆”单调地离开车站,没有喧闹嘈杂的站台,没有依依惜别的人群,没有一个健壮的男子,没有热闹的话题;有的是老弱妇孺,有的是一个失去心爱的孩子的疯妇,有的是等待命运的不公再次降临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有的是还未经受战争洗礼的姑娘,有的是强压愤怒的老头;他们在这沉闷的车厢中,在疯妇人的“一、二、三”中对战争进行了控诉,使车厢在一片死寂中驶向远方。作家奥莱尔避开了枪林弹雨、战火纷飞的血腥的战场,独具匠心地从战争的后方截取了一个令人刻肌刻骨的场景,使得今日享受太平的人们心有余悸,认识到战争在剥夺人生命的同时也无情的将人们的灵魂摧毁。我们无法接受带着必死信念的老兵的结局,即使从战火中走出来,我想他也永远无法从战争的阴影下逃走。战争给人的伤害是致命性的,试想一个把希望留在昨天的人会是什么样子,我实在不忍想下去了。小说之所以能有如此强烈的效果完全得力于作者在情节上的巧妙构思即“悬置紧张法”的运用恰如其分。小说一开始就写出不合逻辑的一个场景“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为什么呢?男人们都去哪里了?这是故事的“第一波”。那么我们看到的女人是什么样子的呢?这里又是一个意外,“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不停地“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卡嚓切嚓’声”,发生了什么样的变故使得妇人变得神智不清呢?她又要被送去何方?故事的“第二波”又呈现了出来。这一切都得有个答案,这时作者适时地让两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来寻找答案,她们“不加思考地嗤笑起来”,笑声给了死寂车厢一丝的松动,很快得她们的无理举止被“老头”制止了,“第三波”还是没有将答案明朗化。“‘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故事的发展到了最高潮,矛盾被完全激化了。好了到了答案公布的时刻,“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忍无可忍地站起来道出了意料之外的答案,“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可以说这是小小说中情节设置的上乘之作,一切都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另外,在人物的刻画上,数量极少而俭约的细节将人物的个性表露无疑。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的隐忍,重复数着“一、二、三”的神志不清的体弱多病的老妇人的脆弱,那指手画脚、傻笑的两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的稚嫩,还有一个制止小姑娘的老头的善良。每个笔力所及的人物都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生动地站在了读者的面前。在人物对话上,文中唯一的对话是谜底,它一语中的地道破了事实的真相。这句话就象一块从陡峭的山崖上突然降落的巨石,在惊叹之余将人们拉入到对战争的深刻反思之中——战争的发起者必须向所有受到伤害的人民谢罪,必须防止这种人间惨剧不再历史性地上演。无疑《在柏林》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是成功的,但这一切的完成只用了360多个字,可以说作者在文字的选取上“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