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市政工程预算员培训讲义_第1页
山东省市政工程预算员培训讲义_第2页
山东省市政工程预算员培训讲义_第3页
山东省市政工程预算员培训讲义_第4页
山东省市政工程预算员培训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市政工程预算员培训讲义p山东省市政工程预算员培训讲义第六册

排水工程

一、基础知识

1.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使用后的污水成废水需要及时排除和处理;城市雨水和冰箱融化水亦需及时排放以便减轻灾害,保护环境,保证人民健康和工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因此每一个城镇需要建设一整套有组织地收集、输送、处理和利用设施,一般称之为排水工程。

2.排水工程的任务就是根据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实行对污水的综合治理与利用,防止污水对大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保护环境。

城市排水系统按其来源及性质,大致可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自然降水(雨、雪)三类排除系统。如图8—1,表示污水和雨水排水系统。一般来说,城市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与沟渠、污水泵站、雨水泵站,污水处理厂、污水排放口等设施。

3.市政排水工程的主要内容可根据为三大部分:管道(管渠):各种类型排水井、出水口、给排水构筑物。

排水管道与沟渠系将城市或工厂的生产、生活污水和雨水,通过管道、渠道,将其集中排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管道、渠道的附属设施有各种检查井、跌落井、雨水井等。

污水、雨水泵站,是设置在排水管、渠道至污水处理厂的中间的建筑物。由于污水、雨水系按重力流至污水处理厂,当由于管、渠道较长,埋设较深,经过经济比较认为不经济实用,可以在中间设置若干座污水、雨水,经过净化处理使其符合国家关于排放水体的排放标准;从而设置的全部建筑物及构筑物有污水沉淀池、曝气池、污泥池、污水泵房及污水厂厂内管道以及相应的附属建筑物等。

污水排放口是排水系统的末端设施。它是与水体相连的构筑物。

市政工程预算定额第六册《排水工程》(以下简称本定额),就包括了城市新建和扩建的排水工程的定额项目。下面就简单介绍本定额的有关内容。

一、《山东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第六册“排水工程”(以下简称本分册),包括定型混凝土管道基础及铺设,定型井、非定型井、渠、管道基础及砌筑,顶进工程,给排水构筑物,给排水机械设备安装、模板、钢筋(铁件)加工及井字架等内容。

二、本分册适用于城镇范围内新建、扩建的市政排水管渠工程。

三、编制依据:

1.《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1999年);

2.《全国市政工程统一劳动定额》(1985年);

3.《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山东省单位估价表》(1990年);

4.《给水排不标准图集》S1、S2、S3(1996年);

5.《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标准》(GB11836-89);

6.《铸铁检查吉盖标准》(CJ/T3012-89);

7.《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

8.《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四、本分册与建筑、安装定额的界限划分及执行范围:

1.给排水构筑物工程中的泵站建筑部分、污水处理厂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本册定额中未包括的建筑工程,按建筑工程有关定额执行。

2.给排水机械设备安装中的通用机械、按安装工程有关定额执行。

3.市政排水管道与厂、区室外排水管道以拉和市政管道的检查井、接户井界;凡厂、区室外排水管道(接户井)以外的市政管道检查井,均执行本定额。

五、本分册与其他定额册的关系:

本分册凡所涉及的土、石方挖、填、运输,脚手架,支撑、围堰,打、拔桩,降水,便桥,拆除等工程,除别有说明外,均按第一册“通用项目”相应定额执行。

六、本分册需说明的有关事项:

1.本分册所称管径均指内径。

2.本分册中的混凝土均为现场拌合,各项目中的混凝土和砂浆强度等级与设计要求不同时,允许换算,但数量不变。

3.本分册各章所需的模板、钢筋(铁件)加工、井字架均执行第七章的相应项目。

4.本分册是按无地下水考虑的,如有地下不,需降水或采用沟槽排水时,执行第一册“通用项目”相应项目;需设排水盲沟时扩行第二册“道路工程”相应项目;

5.干土与湿土的区分:地下水位线以上为干土,地下水位线以下为湿土。采用降水后的挖土按干土计算。

第一章

定型混凝土管道基础及铺设

城市雨、污水道管多为重力流。为了保证管道能正常运行,合理地收集和及时输送,雨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不污染环境,排水管道工程就对管道的材质、管径、内壁光滑度、安装坡度、接口质量、基础处理、运行管理等方面。

一、概况

(一)首先,排水管道(管渠)的材质选择和横断面形式必须满足力学计算和养护管理上的要求。在静力学方面管道必须有较大的稳定性;在承受各种荷载时是稳定和坚固的;在水力学方面管道断面应具有最大的排水能力,并在一定的流速上不产生沉淀物;在经济方面其造价应该是最低的;在养护方面应便于冲洗和清通没有淤积。一般采用的排水管道有铸铁排水管,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陶土管等。大型的排水沟渠、可用砖、石、砼块或现浇砼等砌筑。本定额编列了混凝土管道、渠道、及陶土管道敷设的定额项目。

1.混凝土管,直径大于400毫米时一般配置钢筋制成钢筋混凝土管,其长度1~3米它具有就地取材、制造方便、承压力强等优点,所以在排水管道系统中的得到普遍的应用,混凝土和和钢筋混凝土管的管口通常有承插式、企口式和平口式三种,见图1-1。

图1-1

混凝土管和钢筋混凝土管2.陶土管,是塑性粘土制成的,其径一般不超过500~600毫米,它具有内外壁光滑水流阻力小、不透水性好及耐酸碱抗腐蚀,适用于排除酸碱废水或管外有侵蚀性地下水的清水管道,但陶土管质脆易碎不宜运运,不能承受较大内压,抗弯抗拉强度低,故不宜敷设在松土层中或埋深较大的地方。

3.管渠(管道)按断面形式分类有圆型、半椭圆型、马蹄型、矩型、梯型和蛋型见图1-2所示。图1-2

常用管道断面圆型断面有较好的水力性能,在一定的坡下,指定的断面积则具有便于预制和材料经济等特点,因此是排水工程管道(管渠)中最常用的一种断面型式。

4.大型排水渠道、排水管道的预制管径一般在2米左右,当管道设计断面大于2米时,通常就在现场建造大型排水渠道,建造大型排水渠道常用的材料有砖、石、陶土块、图1-3

条石砌渠道图1-4

大型排水渠道混凝土块和钢筋混凝土等。采用钢筋混凝土时,要在施工现场支模浇制,采用其他几种材料时,在施工现场主要是铺砌或安装,在多数情况下,建造大型排水渠道常用多种材料,渠道上部称渠顶,下部称做渠底,两壁称做渠身,其常用的断面形式有圆型、矩型、半椭圆型等,见图1-2~图1-3。

(二)排水管道的严密性及耐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管道的接口质量,管道接口应具有足够强度、不透水、抗腐蚀,有一定的弹性。本定额编列的混凝土管的接口型有:水泥砂浆接口,见图1-5所示有平接、企口接型式。钢丝网水泥砂浆接口,见图1-6所示。钢筋混凝土套环石棉水泥(或沥青砂)接口。图1-5

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图1-6

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图1-7

钢筋混凝土套环沥青砂、石棉水泥接口钢筋混凝土管和混凝土管接口接口名称适

件做

法图

示水泥砂浆

抹接带口

一般用于地基土质较好的用水管,或用在地下不位以上的污水支户管,平口管、企口管和承接口管均可使用。

接口处用1:2.5或1:3水泥砂浆抹成半椭圆形的砂浆带,带宽120~150毫米,中间厚30毫米。图1-5钢丝网水泥砂浆

适用于一般污水管和水头低于5米的低压管

将抹带范围(宽200毫米)管外壁凿毛,抹1:2.5或1:3水泥砂浆一层厚15毫米,铺10×10毫米钢丝网一层,两端插入基础混凝土中固定,上面再压砂浆一层,厚10毫米。图1-6

套管接口

用于地基较弱地段,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管道

不均匀沉陷而产生的

弯曲或错口,一般常用于污水管

预制套管与管子间缝隙中用重量比1:3:7(水、石棉、水泥)的石棉水泥打严,操作时应注意少填多打,也可用自应力水泥砂浆填充图1-7

(三)合理地选择管道基础,对排水管道的质量影响很大,往往由于管道基础做得不好选择不当使管道产生不均匀沉陷,造成管道漏水,淤塞,断裂、错口以至污染附近地下水,影响环境卫生等不良后果,目前经常使用的管道基础有:素土基础、砂垫层基础和砼基础120、180°两种。素土和砂垫层基础的管道接口处,必须按规定做混凝土垫。

管道基础基础种类适用条件方法弧形素土

基础(1)槽底无地下水

(2)土质能保证挖成弧形

(3)管径为150~1100毫米

(4)管道

深为0.8~3.0米

(5)下列情况不适用;

管道敷设在车道下,且埋深小于1.5米,管道为干线

几种管道合槽施工

(1)弧度的中心角一般采用90°;当管径为500~1100毫米时,也可采用60°

(2)稳管前用积砂接弧形填好,使管壁与弧开槽粗吻合。

(3)还土时使用中松测实的还土法,侧部夯实须达到最使密实度的95%。灰土基础

(1)槽底无地下水

(2)土质较松软

(3)管径为150~700毫米

(4)适用于下列接口的管道;

水泥砂浆带接口

套管接口

承插接口

(1)灰土基础也是弧形,厚度采用15厘米

(2)弧度的中心角采用50°

(3)灰土的配合比为3:7(重量比)

(4)还土要求同弧形素土基础砂垫基础

1.无地下水

2.坚硬岩石地区

3.管道埋深为1.5~3.0米,小于1.5米时不应采和

(1)砂垫层厚度采用10~15厘米

(2)砂料最好采用带棱角的中砂

(3)还土要求同弧形素土基础。混凝土基础

(1)管道在地下水位以上及以下都适用

(2)槽底是在施工中未被扰动的老土

(3)管径为200~2000毫米

(4)管道埋深为0.8~6.0米

(5)适用于下列接口的管道;

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套管接口

承插拉口

(1)无地下水时可在槽底老土上直接浇注混凝土基础,有地下水时可在槽底铺卵石一层,厚10~15厘米,然后在上面浇注混凝土基础。

(2)混凝土标号一般采用100号

(3)还土要求:管道两侧,最佳密度为90%;管顶上50厘米内密实度为85%。枕基

(1)干燥土壤

(2)适用于下列接口的管道;

水泥砂浆抹带D≤900毫米

承插D≤600毫米在管道接口下做100号混凝土枕状垫块混凝土基础,按管头接口方式不同,可分为平接式管道基础、套接式管道基础,管道基础的管座包角有120°、180°两种,应根据管道覆土厚度和地基土的性质选用。当管座所包中心角愈大,则基础所受的单位面积压力愈小,见图1-8。图1-8

混凝土管道基础(四)管道铺设有关设计规定:

(1)各种不同直径的管道在检查井内的连接,宜采用水面或管顶平接。

(2)管道转弯和交接处,其水流转角不应小于90°。当管径小于等于300mm,跌水水头大于0.3m时,可不受此限制。

(3)管道基础应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对地基松软或不均匀沉降地段,管道基础或地基应采取加固措施,管道接口应采用柔性接口。

(4)设计合流管道时,应防止在压力流情况下,使接户管发生倒灌。

(5)污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应根据需要设通风设施。

(6)管顶最小覆土厚度,应根据外部荷载,管材强度和土的冰冻情况等条件,结合当地埋管经验确定。在车行道下,一般不宜小于0.7m。当土的冰冻线很浅(或冰冻线虽深但有保湿措施),且管道保证不受外部荷载损坏时,其覆土厚度可酌情减小。

(7)冰冻层内污水管道埋设深度,应根据流量、水温、水流情况和敷设位置等因素确定,一般应符合下列规定;

1)无保湿措施的生活污水管道或水湿与生活污水接近的工业废水管道,管底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0.15m。

2)有保温措施或水温较高的管道,管底在冰冻线以上的距离可以加大,其数值应根据该地区或条件相似地区的经验确定。

(8)在冰冻层内埋设雨水管道,如有防止冰冻膨胀破坏管道的措施时,可埋设在冰冻线以上。

(9)排水管道与其他地下管道和建筑物、构筑物等相互间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敷设和检修管道时,不应互相影响;

2)排水管道损坏时,不应影响附近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或污染生活饮用水;

(10)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下面。

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必须有防止污染生活给水管道的措施。

(11)排水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或构筑物)的水平和垂直最小净距,应根据两者的类型、高程、施工先后和管线损坏的后查等因素,按当地城市或工业企业管道综合设计确定。亦可按表5.2.8采用。

排水管道与其他地下管线(构筑物)的最小净距名

称水平净距(m)垂直净距(m)建筑物

给水管

排水管见注3.

见注4.

1.5

见注4.

0.15煤

管低

特高压1.0

1.5

2.0

5.00.15热力管沟

电力电缆1.5

1.00.15

0.5通讯电缆1.0直埋0.5

穿管0.15乔

地上柱杆(中心)

道路侧石边缘

电车路轨

架空管架基础

压缩空气管

氧气管

乙炔管

电车电缆

明渠渠底

涵洞基础底见注⑤

1.5

1.5

见注⑥

2.0

2.0

1.5

1.5

1.5

1.5

轨底1.2

1.0

0.25

0.15

0.25

0.25

0.5

0.5

0.15

注:1.表列数字除注明外,水平净距均为外壁净距,垂直净距指下面管道的外顶与上面管道基础底间的净距。

2.采取充分措施(如结构措施)后,表列数字可以减小。

3.与建筑物水平净距:管道埋深浅于建筑物基础时,一般不小于2.5m(压力管不小于5.0m),管道埋深探于建筑物基础时,按计算确定,但不小于3.0m。

4.与给水管净距:给水管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时,不小于1.5m;给水管管径大于200mm时,不小于3.0m。

与生活给水管道交叉时,污水管道、合流管道在生活给水管道下面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0.4m,当不能避免在生活给水管道上面穿越时,必须予以加固,加固长度不应小于生活给不管道的外径加4m。

5.与乔木中心距离不小于1.5m;如遇现状高大乔木时,则不小于2.0m。

6.穿越铁路时应尽量垂直流过。沿单行铁路数设时应距路堤坡脚或路堑坡顶不小于5m。

二、有关数据的取定及有关问题说明

(一)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的取定

1.混凝土管道基础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取定序

号施工工序施工方法1

2

3

4

5

6场内运输

混凝土拌制

混凝土捣固

护手推车、机动翻斗车

搅拌机

插入式震捣器

2.混凝土管道铺设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取定序

号施工工序施工方法1

2

3

4

5

6

7场内运输

管材清理检查

管道安装

套环安装

水压试验200~1650毫米人力滚运

1800~2000毫米铲车运输、人力配合

人工

200~500毫米人工

600~2000毫米汽车吊

200~500毫米人工

600~2000毫米汽车吊

人工抹口、手锤打口、人工配制材料

电动水压泵

(二)人、机、材数据的取定

人工消耗量的计算

人工的工日数可以有两种确定方法。一种是以劳动定额为基础确定;一种是以现场观察测定资料为基础计算。遇到劳动定额缺项时,采用现场工作日写实等测时方法确定和计算定额的人工耗用量。

预算定额中人工工日消耗量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人工工日数量,是由分项工程所综合的各个工序劳动定额包括的基本用工、其他用工两部分组成。

1.基本用工

基本用工指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消耗的技术工种用工。按技术工种相应劳动定额工时定额计算。以不同工种列出定额工是。基本用工包括:

(1)完成定额计量单位的主要用工。按综合取定的工程量和相应劳动定额进行计算。计算公式:

基本用工=∑(综合取定的工程量×劳动定额)

例如:非定型:

管道的砖基础,有1砖厚、1砖半厚、2砖厚等之分,用工各不相同,在预算定额中由于不区分厚度,需要按照统计的比例,加权平均,即公式中的综合取定,得出用工。

(2)按劳动定额规定应增加计算的用工量。例如,砖基础埋深超过1.5m,超过部分要增加用工。预算定额中应按一定比例给予增加。

(3)由于预算定额是以施工定额子目综合扩大的,包括的工作内容较多,施工的效果视具体部位而不一样,需要另行增加用工,列入基本用工内。

2.其他用工

其他用工通常包括:

(1)超运距用工。超运距是指劳动定额中已包括的材料、半成品场内水平搬运距离与预算定额所考虑的现场材料、半成品堆放地点到操作地点的水平运输距离之差。超运距=预算定额取定运距-劳动定额已包括的运距

需要指出,实际工程现场运距超过预算定额取定运距时,可另行计算现场二次搬运费。

(2辅助用工。指技术工劳动定额内不包括而在预算定额内又必须考虑的用工。例如,机械土方工程配合用工、材料加工(筛砂、洗石、淋化石膏),电焊点火用工等,计算公式如下:

辅助用工=∑(材料加工数量×相应的加工劳动定额)

(3)人工幅度差。即预算定额与劳动定额的差额,主要是指在劳动定额中未包括而在正常施工情况下不可避免但又很难准确计算的用工和各种工时损失。内容包括:

1)各工种间的工序搭接及交叉作业相互配合或影响所发生的停歇用工。

2)施工机械在单位工程之间转移及临时水电线路移动所造成的停工

3)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的影响。

4)班组操作地点转移用工。

5)工序交叉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整用工。

6)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

人工幅度差计算公式如下: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2.4.4)

人工幅度差系数一般为10%~15%。在预算定额中,人工幅度差的用工量列入其他用工量中。

材料消耗量的计算

材料消耗量是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材料数,按用途划分为以下四种:

(1)主要材料。指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其中也包括成品、半成品的材料。

(2)辅助材料。也是构成工程实体除主要材料以外的其他材料。中垫木钉子、铜丝等。

(3)周转性材料。指脚手架、模板等多次周转使用的不构成工程实体的摊销性材料。

(4)其他材料。指用量较少,难以计量的零星用料。如:棉纱,编号用的油漆等。

材料消耗量计算方法主要有:

(1)凡有标准规格的材料,按规范要求计算定额计量单位的耗用量,如砖、防水卷材、块料面层等。

(2)凡设计图低标注尺寸及下料要求的按设计图低尺寸计算材料净用量,中门窗制作用材料,方、板料等。

(3)换算法。各种胶结、涂料等材料的配合比用料,可以根据要求条件换算,得出材料用量。

(4)测定法。包括试验室试验法和现场观察法。指各种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及砌筑砂浆配合比的耗用原材料数量的计算,需按照规范要求试配经过试压合格以后并经过必要的调整后得出的水泥、砂子、石子、水的用量。对新材料、新结构又不能用其他方法计算定额消耗用量时,需用现场测定方法来确定,根据不同条件可以采用写实记录法和观察法,得出定额的消耗量。

材料损耗量,指在正常条件下不可避免的材料损耗,如现场内材料运输及施工操作过程中的损耗等。其关系式如下:

材料损耗率=损耗量/净用量×100%材料损耗量=材料净用量×损耗率材料消耗量=材料净用量×(1+损耗率)

其他材料的确定。一般按工艺测算并在定额项目材料计算表内列出名称、数量,并依编制期价格以其他材料占主要材料的比率计算,列在定额材料栏之下,定额内可不列材料名称及消耗量。

机械台班消耗量的计算

预算定额中的机械台班消耗量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生产单位合格产品(分部分工程或结构件)必须消耗的某种型号施工机械的台班数量。

1.根据施工定额确定机械台班消耗量的计算

这种方法是指施工定额或劳动定额中机械台班产量加机械幅度差计算预算定额的机械台班消耗量。

机械台班幅度差一般包括正常施工组织条件下不可避免的机械空转时间,施工技术原因的中断及合理停滞时间,因供电供水故障及水电线路移动检修而发生的运转中断时间,因气温变化或机械本身故障影响工时利用的时间,施工机械转移及配套机械相互影响损失的时间,配合机械施工的工人因与其他工种交叉造成的间歇时间,因检查工程质量造成的机械停歇的时间,工程收尾和工作量不饱满造成的机械停歇时间等。

大型机械幅度差系数为:土方机械25%,打桩机械33%,吊装机械30%。砂浆、混凝土搅拌机由于按小组配用,以小组产量计算机械台班产量,不另增加机械幅度差。其他分部工程中如钢筋加工、木材、水磨石等各项专用机械的幅度差为10%。

综上所述,预算定额的机械台班消耗量按下式计算:

预算定额机械耗用台班=施工定额机械耗用台班×(1+机械幅度差系数)占比重不大的零星小型机械按劳动定额小组成员计算出机械台班使用量,以“机械费”或“其他机械费”表示,不再列台班数量。

2.以现场测定资料为基础确定机械台班消耗量

如遇到施工定额(劳动定额)缺项者,则需要依据单位时间完成的产量测定。

(三)本书中有关数据的取定如下:

人工

1.基本用工:是以基础为额为依据,按照相应工序内容计算的,包括砼搅拌、捣固用工、冲洗石子用工。

2.超运距用:砼运输采用1t机动翻斗车(机装自卸)运距按200米,其台班产量取定为12.7立方米,配合人工为0.079工日,由于定额包括司机在内,扣除司机后应为0.053工日。

考虑机动翻斗运砼到管沟边,再使用流槽输送至沟底,故又增加了一项人力装卸即每立方米砼0.164工日。

3.人工幅度差按基本用工与超运距用工之和的10%取定。

材料、机械

1.材料

冲洗机具用水:2.2立方米/10立方米砼

冲洗石子用水:5.0立方米/10立方米

养护用水(平面):0.14立方米/平方米外露面积

2.砼管道铺设

①D300mm-600mm砼管采用人力场内滚运及下管,分为人工下管和人机配合下管二种施工方法,水平运距150米。

②D≥600mm的砼管场内水平运输及一管采用人机配合,水平运距150米。

③垂直及水平运输机械配置:下管汽车式起重机:叉式起重机=1:0.1。

(四).有关问题的说明

(一)本章为120°、180°和满包管加固型砼管道基础,如实际工程设计与定额不同时(如90°、135°等),可执行本册第三单章中非定型井管道基础相应项目。

(二)在无基础的槽内铺设管道时,定额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18。

(三)特殊情况下,必须在支撑下穿管铺设,其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33。

(四)企口管的膨胀水泥砂浆接口和石棉水泥接口适用于360°,其它接口均是按管座角度列项的。台管座角度不同,按相应材质的接口做法,按管道接口调整表进行调整。

(五)定额管座角度按120°和180°列项,设计管座角度与定额不同时执行非定型相关项目。

(六)预应力混凝土管胶圈接口执行给水册相应定额项目。

(七)管道接口的计算均按砼管道的长度,管道200-2000mm均按每节2米计算,按管径和做法的实际个数计算,如管道长度不同时,可按管道不同长度调整。

调整方法

1.人工=定额人工+[定额人工X0.37X(调整系数-1)]

2.定额材料量=定额材料+[接口材料X(调整系数-1)]

注:(1)接口人工=定额人工X0.37

(2)调整系数=实际每100米接口含量/定额每100米接口含量。

管道接口调整表序号项目名称实做角度调整材料调整系数1水泥砂浆抹带接口90°120°定额材料1.3302水泥砂浆抹带接口135°120°定额材料0.8903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90°120°定额材料1.3304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拉口135°120°定额材料0.8905企口管膨胀水泥砂浆抹带接口90°定额中1:2水泥砂浆0.7506企口管膨胀水泥砂浆抹带接口120°定额中1:2水泥砂浆0.6707企口管膨胀水泥砂浆抹带接口135°定额中1:2水泥砂浆0.6258企口管膨胀水泥砂浆抹带接口180°定额中1:2水泥砂浆0.5009企口管石棉水泥接口90°定额中1:2水泥砂浆0.75010企口管石棉水泥接口120°定额中1:2水泥砂浆0.67011企口管石棉水泥接口135°定额中1:2水泥砂浆0.62512企口管石棉水泥接口180°定额中1:2水泥砂浆0.500

(八)各种角度的砼基础和砼管、陶土管铺设,均以设计图示井中心至井中的尺寸扣除检查井长度后的延长米注计算工程量。各种检查井扣除长度见下表。(注意与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区别)

检查井规格mm扣除长度(m)检查井规格mm扣除长度(m)Ф7000.4各种矩形井1.0Ф10000.7各中交汇井1.2Ф12500.95各种扇形井1.0Ф15001.2圆形跌水井1.6Ф20001.7矩形跌水井1.7Ф25002.2阶梯式跌水井按实扣

(九)管道闭水试验,以实际闭水长度计算,不扣除各种井所占长度。原定额说明中规定为管道的闭水试验用水已综合考虑在定额内,但所用人工、材料未计算。实际发生时,每试验段按基价乘以下系数:公称直径500mm以内1.015,公称直径1000mm以内1.007,公称直径1500mm以内1.006,公称直径2000mm以内1.005。

(十)定额中施工用水是按主地自来水考虑的,如条件限制,采用人工取水、汽车运水等,可按实际发生数计算,并扣除定额内水费。

(十一)定额中未包括钢模回库维修费,可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执行。

三、定额的应用

(一)定额的内容本章包括定型混凝土管道基础、混凝土管道铺设、排水管道接口、管道闭水试验、排水管道出水口等内容。

(二)工程量计算规则

1.砼管道基础、砼管道铺设的工程量,均按井中至井中的中心线长度扣除检查井所占长度后,以延长米计算。

2.管道接口区分管径和做法,以实际接口个数计算工程量。

3.管道闭水试验,以实际闭水长度计算,不扣除各种井所占长度。

4.排水出口分砖砌、石砌两种以及混凝土基础和铺底,其工作内容还包括了砌体和勾缝的全部工作,使用时不分出水口型式和管径大小,以10m3为单位计算。设计需要水泥砂浆抹面的,执行第三册“桥涵工程”相应项目。

5.钢筋砼管120°砼基础(原图集号95S222-5,02年新图集号为95S516-5)

①标准图及主材的计算示意图

D—管径;t—管壁厚

a—管肩宽度

管径

D管壁厚

t管肩宽

a管基宽

B管基厚C1C2管基砼

m3/m3003080520100900.078940035806301001180.103450042807441001460.1307600501009001001750.17237005510010101002030.20538006510011301002330.24359007010512501052600.290210007511313761132880.348711008512815261283180.432912009013516501353450.4996135010515818761583900.6544150011517320761734330.7985165012518822761884750.9547180014021025002105201.1607200015523327762335781.4320220017526330762636381.7730240018527833262786932.0414B值根据国标

1836-89所给的最小管壁厚度确定,施工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额中砼的含量均由此图(表)计算后乘以1.02的消耗系数所得。

②在实际定额应用中,沟槽的开挖是根据该表中B值加工作面宽度及放坡系数(第一册通用项目之规定)计算所得。

③在实际工程中若地下水或设计特殊要求,增加毛石垫层(或毛石灌浆)等结构层,该结构层可套用非定型管道基础(垫层)项目。

6.钢筋砼管180°砼基础

①标准图及主材的计算示意图

D—管径;t—管壁厚

a—管肩宽度

值根据国标1836-89所给的最小管壁厚度所定,施工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定额中砼的含量均由此图(表)计算后乘以1.02的消耗系数所得。

管径

D管壁厚

t管肩宽

a管基宽

B管基厚C1C2管基砼

m3/m30030805201001800.94740035806301003350.124350042807441002920.1577600501009001003500.15777005511010301104050.27288006513011901304650.36849007515013201405200.446510007515014501505750.531911008517016101706350.662712009018017401806900.7659135010521019802107801.0045150011523021902308651.2227165012525024002509501.46241800140280264028010401.78582000155310293031011552.19702200175350325035012752.72772400185370351037013853.1469

②在实际定额应用中,沟槽的开挖是根据该表中B值加工作面宽度(第一册通用项目之规定)计算所得。

③在实际定额应用中,沟槽的开挖是根据该表中B值加工作面宽度(第一册),沟槽的开挖是根据该表中B值加工作面宽度(第一册通用项目之规定)计算所得。

④在实际工程中若有地下水或设计要求,增加毛石垫层(或毛石灌浆)等结构层,该结构层可套用非定型管道基础(基层)项目。

7.钢筋砼管满包管加固砼基础

1.标准图及主材的计算

示意图

D—管径;t—管壁厚

s—包管厚度

B值根据国标1836-89所给的最小管壁厚度确定,施工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额中砼的含量均由此图(表)计算后乘以1.02的消耗系数所得。

管径

D管壁厚

t断面尺寸se管基砼

m3/m30030802150.06140035802610.077750042803080.0953600501003730.1431700551004180.1649800651004680.1893900701005140.21221000751005590.23561100851006090.26171200901006540.286313501051057330.342015001151158124.415916501251258910.497118001401409780.6080200015515510850.7478220017517512010.9300240018518513011.0708

在实际定额应用中,沟槽的开挖是根据该表中B值加工作面宽度(第一册通用项目之规定)计算所得。

在实际工程中若有地下水或设计特殊要求,增加毛石垫层(或毛石灌浆)等结构层,该结构层可套用非定型管道基础(垫层)项目。第二章

定型井

一、概述

为了排雨水、污水,除需敷设管道(管渠)外,还需在管道(管渠)系统上设置某些附属构筑物,这些构筑物包括雨水口、连接暗井、溢流井、检查井、防潮门、出水口等。其中各类检查井和雨水口占了相当的数量。

1.检查并按其功能可分为普通检查井和特殊检查井,以排水体制又分为雨水检查井和污水检查井。

(1)普通检查井:这类检查井的作用是使人们能够正常地检查和清理管道,同时,还起连接管段的作用。设置的位置通常是管道改变方向处、改变坡度处、改变管径处、交汇处等。如果直管段长度较大时,亦需设置。普通检查井的平面形状有圆形、矩形、扇形。根据流槽形式分为一侧交汇和两侧交汇。见图2-1所示,本定额就编列了图中几种。

图2-1

交汇检查井示意图

(2)特殊检查井这种检查井除具有普通检查井的功能外,还具有其它功能。如跌水检查井,图8—10

跌水位置就是用来连接高程相差较大的管段,克服水流流速过大,跌水检查井设置如图2-2所示。跌水检查井有竖槽式、竖管式、阶梯式、溢流堰式。分别见下图所示。

竖槽式跌水井

竖管式跌水井阶梯式跌式井

溢流堰式跌水井

特殊检查井还有溢流井,水封井等,因本定额中没有涉及,故不作介。

2.雨水井即雨水口,是收集、排除地面及街道路面上的自然降水。一般设置在道路的边沟上或低洼处,以便能保证迅速有效地收集地面雨水,雨水口是一矩形井,由进水篦子井筒、井底、连接管组成。雨水口的形式可分为边沟雨水口和侧面雨水口,分别见图2-3a、b所示。本定额中还分别列有单篦、双篦雨水口。

图2-3a

侧石雨水口

图2-3b

边沟雨水口

雨水口的井筒可用砖砌或用钢筋混凝土,也可采用预制的混凝土管,雨水口的底部可根据需要做成有沉泥井(也称截流井)或无沉泥井的型式,有沉泥井的雨水口,它可截留雨水所夹带流入的砂砾、垃圾,便于养护清捞,避免在检查井或管道内淤塞。

图2-4

有沉配井的雨水口雨水口通过连接管与道路、街坊排水管道(管渠)的检查井相连,连接管最小管径为200毫米,坡度一般为0.01,长度不宜超过25米,接在同一连管上的雨水口一般不宜超过2个。

3.污水闸槽井,此类井与其它井类构筑物的功能不同,它主要是用来安置闸板,来控制阻断水流,以利维修下游污水管道。

图8—13

污水闸槽井4.有关设计规定

(1)检查井

1)检查井的位置,应设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坡度改变处、跌水处以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

2)检查井在直线管段的最大间距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检查井最大间距

管径或暗渠净高(mm)最

(mm)污

道雨水(合流)管道200~4003040500~7005060800~100070801100~150090100>1500100120

3)检查井各部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井口、井筒和井室的尺寸应便于养护和检修,爬梯和脚窝的尺寸、位置应便于检修和上下安全;

②检修室高度在管道埋深许可时一般为1.8m,污水检查井由流槽顶起算,雨水(合流)检查井由管底起算。

4)检查井井底宜设流槽。污水检查井流槽顶可与0.85倍大管径处相平,雨水(合流)检查井槽顶可与0.5倍大管管径处相平。流槽顶部宽度宜满足检修要求。

5)在管道转弯处,检查井内流槽中心线的弯曲半径应按转角大小和管径大小确定,但不宜小于大管管径。

6)位于车行道的和经常启闭的检查井,应采用铸铁井盖座。在道路以外时,根据具体情况可高出地面。

7)在污水干管每隔适当距离的检查井内,需要时可设置闸槽。

8)接入检查井的支管(接户管或连接管)数不宜超过3条。

9)除跌水井外,接入支管一般与下游管道管内顶平接(摘自02标准图集)。10)踏步、脚窝位置的确定见图

(2)跌水井

1)管道跌水水头为1~2m时,宜设跌水井;跌水水头大于2.0m时,必须设跌水井。管道转弯处不宜设跌水井。

2)跌水井的进水管管径不大于200mm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不得大于6m,管径为300~400mm时,一次不宜大于4m。跌水方式一般可采用竖管或矩形竖槽。管径大于400mm时,其一次跌水水头高度及跌水方式应按水力计算确定。

(3)雨水口

1)雨水口的型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流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及道路型式确定。

2)雨水口间距宜为25~50m。连接管串联雨水口个数不宜超过3个。雨水口连接管长度不宜超过25m。

注:低洼和易积水地段,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雨水口。

3)当道路纵坡大于0.02时,雨水口的间距可大于50m,其型式、数量和布置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计算确定。坡段较短时间可在最低点处集中收水,其雨水口的数量或面积应适当增加。

4)雨水口深度不宜大于1m,并根据需要设置沉泥槽。遇特殊情况需要浅埋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有冻胀影响地区的雨水口深度,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4)出水口

1)排水管渠出水口的位置、型式和出口流速,应根据排水水质、下流用水、水体的流量和水位变化幅度、稀释和自净能力、水流方向、波浪状况,地形变迁和气象等因素确定。

2)出水口应采取防冲、消能、加固等措施;当伸入河道时,应设置标志。

3)有冻胀影响地区的出水口,应考虑用耐冻胀材料砌筑,出水口的基础必须设置在冰冻线以下。

(5)倒虹管

1)通过河道的倒虹管,一般不宜少于两知;通过谷地、旱沟或小河的倒虹管可采用一条。通过障碍物的倒虹管,尚应符合与该障碍物相交的有关规定。

2)倒虹管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最小管径宜为200mm;

②管内设计流速应不大于0.9m/s,并应大于进水管内的流速,当管内设计流速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加定期冲洗措施,冲洗时流速不应小于1.2m/s;

③倒虹管的管顶距规划河底一般不宜小于0.5m,通过航运河道时,其位置与管顶距规划河底距离应与当地般运管理部门协商确定,并设置标志,遇冲刷河床应考虑防冲措施;

④倒虹管宜设置事故排出口。

3)合流管道设倒虹管时,应按旱流污水量校核流速。

4)倒虹管进出水井的检修室净高宜为2m。进出水井较深时,井内应设检修台,其宽度应满足检修要求。当倒虹管为复线时,井盖的中心宜设在各条管道的中心线上。

5)倒工管进出水井内应设闸槽或闸门。

6)倒虹管进水井的前一检查井,应设置沉泥槽。

二、有关数据的规定及有关问题的说明

(一)内容分析

本章各种砖砌检查井、跌水井、闸槽井、进水井系按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集图S2编制的,由于全国各地区地下水位深浅不一,施工方法不同,为适应全国通用,本章各种井是按无地下水计算的,如有地下水时,井基础增加10厘米厚的碎石垫层,套用本章非定型管道基础子目。

(二)有关数据的取定

1.各种井砖砌体的计算,混凝土管D在400毫米以内的体积未扣除,D在500毫米以上所占体积(包括管皮厚度)在计算砖砌体时均已扣除。

各种井扣除砖砌体数量表见下。管

(毫米)管

(毫米)数

(立方米)D=500500.13D=600600.18D=700700.25D=800800.32D=900900.42D=10001000.51D=11001100.62D=12001200.79D=13501350.92D=15001501.15D=16501651.39D=18001801.66D=20002002.10井

形机

(块)砂

(立方米)进水井5290.250矩形井5290.250圆型井5030.316扇形井(圆体)5030.316

(直线)5290.250注:扣除部分含管皮厚所占体积。

2.各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场地砂垫层厚度为4厘米,周转次数3次,每10平方米摊销2.57元。

3.各种井每立方米砖砌体材料含量(不包括损耗)见下表。

4.各种砖砌检查井,雨水井其他材料费占材料费比例井

形比

(%)检

(圆形)

(方形)1%(原1.5%)雨

井1%(原1.5%)

(毫米)井

度(厘米)D=200~40010D=50011D=60012D=70014D=80016D=90018D=100020D=110022D=120024D=135026D=150031D=165034D=180037D=200072

5.各种井井基础厚度见下表。

6.各种井砖砌体及混凝土用水含量见下表。项

目单

位用水量(立方米)备

注混凝土立方米0.14砌筑砂浆立方米0.22勾缝抹面砂浆立方米0.30冲洗石子立方米0.50冲洗机具立方米0.40每立方米混凝土、砂浆冲洗模板平方米0.05淋

砖千

块0.42养

护平方米0.14混凝土露明面积

7.各种井砖砌体每平方米混凝土露明面积养护草袋。现浇混凝土为1.21个,预制混凝土为1.63个。

8.井的砌体高度

H(m)=井底至井盖顶面减0.06m。

9.井室高度

各种井井室高度,《标准图集S2》计算,圆形雨水井自井底至盖板底为(1.8m+1个管壁厚)参标准图025515-11,且不小于1.8m;圆形污水井自井底至收口段为(1.8m+1个管壁厚),且不小于1.8m,参标准图025515-20

10.矩形检查井井室水平(内侧)断面面积为1100mmX(D+300)mm。

11.草袋水用量的取定同第一章。

12.流槽平台及抹面高度:

1)雨水检查井:

①相同直径的管道连接时,流槽顶与管中心平,参标准圆025515-11。

②不同直径的管道连接时,流槽顶与小管中心平。

③无地下水时,井内抹面高度自井底至流槽平台以上200mm处,其余部分用1:2水泥砂浆勾缝。

2)各类污水井

①流槽顶与管内壁平,参标准图025515-20。

②内抹面高度自井底至砼井盖板底。

3)若设计与以上规定不相同时可进行调整,套用第三章非定型相关项目。

13.铸铁件防腐沥青漆用量

1)铸铁井盖、井座按S147重型井盖计算,每套重量为114kg/套,参照“全统”安全第十三册定额,沥青用量为0.48kg/套。

2)铸铁爬梯按S147,重量为3.7kg/个,沥青用量为0.135kg/个。

14.铸铁爬梯按由流槽平台开始每360mm设置一个,平行中心间距为300mm,错开设置。

15.检查井按不同井深、井径的“座”为单位,井深按井底基础以上至井盖顶计算。

(三)有关问题说明

1.由于各地的地下水位深浅不一,施工方法不同,为便于使用,本章所列各检查井均按无地下水计算,如有地下水时,基础增加10厘米厚的碎石垫层,套用本册非定型井渠项目。

2.各种井的预制砼构件均按现场预制考虑的,如系加工厂预制,其运至施工现场的运费另计。

3.各种检查井的井盖、井座、井篦的材质均为铸铁件,如系钢筋砼预制构件时,应按相应定额计算和调整。

4.不同深度的各种检查井均不包括井字脚手架,如井深超过1.5米需搭设井字架时,套用本册第七章井字架的相应项目。

5.关于井室抹面,各类井只计列了内抹灰,如设计要求外抹面时,执行第三章相应项目。圆型污水井从流槽底向上粉刷D+1.8米;矩型有盖板井粉刷到盖板底;雨水检查井粉刷至,管顶上20厘米,其余部分用1:2水泥砂浆勾缝。雨水口不粉刷,用1:2水泥砂浆勾缝,各种井需做内外全部抹面时可套用非定型井抹面定额。

6.如设计为三通、四通井,执行非定型井项目。

7.各种类型检查井碎石垫层,定额内均未包括,如有地下水,另增加10cm厚碎石垫层或按实调整。

8.各类井均为砖砌,如为石砌时,执行第三章有关定额。

9.各类井预制砼所需模板钢筋加工,均执行第七章的相关项目。但定额中已包括构件砼部分的人、材、机,不得重复计算。

三、定额的应用

(一)定额内容

本章包括各种定型砖砌圆形、矩形、扇形检查井,收水井,连接井等。

(二)工程量计算规则

1.各种井按不同的井深和不同的径分别以座计算。

2.检查井深度从井底计算至井盖顶。

3.检查井在管道铺设长度中的扣除,见本册第一章,工程量计算规则。

(三)套用定额时应注意的问题

1.说明应用释义

(1)本定额只能适用于相应标准图号的排水砖砌井类,使用时必须与之相符,如设计为非本相应图号(包括省标、院标、部标等)均套用第三章非定型井类有关项目。

(2)定额中检查井的井盖、井圈是按700mm铸铁井盖计算的,进水井是按铸铁井圈篦子计算的,各种井盖、井座等,如采用规格、品种与定额不同时,可以调整。安装的人工机械不变。如采用钢筋混凝土,其制作费用另计。应注意砼材料不可重复计算。

(3)各种检查井高度与定额取定不符时,均套用井筒砖砌体增减调整项目。因为井筒口部分的直径均为0.7米,而不是井体部分,故都执行同一增减定额是合理正确的。

第三章

非定型井、渠、管道基础及砌筑

定额内容主要适用于排水工程中的非定型井、渠、管道基础的砌筑。

定额第一、二章中,依据现行规范和标准图集,对相应的井类,管道基础,定型井进行了编列。由于全国各地的情况复杂,要求不一,采用图纸设计,施工方法有所不同,规格各异,难以统一,这就使一、二章中定型的施项目,在较大范围内的应用受到限制。如砼井类、砌砖水封井、汇流井,管道素土基础、基础的垫层,碎石垫层等,既便是国标,也无法套用定额。为解决各种不同规格,不同结构的各类项目,能合理地计算费用,本定额就采用了全国各地通用的计算方法、各类项目共性的划分形式,统一按习惯使用的计量单位计算工程量,编制了各种非定型的井类、沟渠、管道基础的定额项目,致使在计算排水工程预算费用上,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以尽可能地完善,满足工程需要。

本章定额项目的内容与第一、二章的有关内容,在施工特点及步骤、施工工序、施工方法及其各方面基本数据的取定及分析,都是相同的,所不同之处就是定额表现形式,计量单位的取定不一样。因此,本节对其定额不再作较详细的分析及解释,只是对在使用定额时的方法及注意问题进行说明。

一、定额的内容

本章包括非定型井、管道及构筑物垫层、基础,砌筑,抹灰,混凝土件的制作、安装,检查井筒砌筑等内容。

二、有关问题的说明

有关问题的说明

1.本章各项目均不包括脚手架,当井深超过1.5米,执行第七章井字脚手架项目。砌墙高度超过1.2米,抹灰高度超过1.5米所需脚手架执行第一册“通用项目”相应定额。

2.本章定额各项目所需模板的制、安、拆以及钢筋(铁件)的加工均执行第七章中相应项目。

3.收水井的砼过梁单件体积在0.04立方米以内时,其制作、安装执行小型构件定额项目。

4.跌水井跌水部位抹灰,按流槽抹面项目执行。

5.砼枕基和管座不分角度均按相应定额执行。

6.干砌、浆砌出水口的平坡、锥坡、翼墙执行第一册“通用项目”相应定额。

7.本章小型构件是指单件体积在0.04立方米以内的构件。凡大于0.04立方米的检查井过梁,执行砼过梁制定项目。

8.拱(弧)型砼盖板的安装,按相应体积的矩形板定额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15执行。

9.石砌体的块石砌体墙体的清水为层,墙体的衬显总数分执行第二册“通用项目”的毛砖学项目。

10.石砌体按按块石考虑,如采用片石或平石时,块石与砂浆用量分别乘以系数1.09和1.19,其它不变。

11.给排水构筑物的垫层执行本章非定型井垫层定额相应项目,其中人工乘以系数0.87,其它不变;如构筑物池底砼垫层需要找坡时,定额人工不变。

12.现浇砼方沟底板,采用非定型渠(管)道基础的相应项目。13.本章定额只列有井内抹灰的子目,如井外壁需要抹灰,砖石井均按井内抹灰、定额人工乘以系数0.8,其他不变。14、石砌体的块石砌体的清水面层,墙体的衬里部分执行第一册通用项目的毛石挡墙项目。

三、定额的应用

工程量计算规则

1.按设计图纸分别计算数量,选套相应定额项目。计量单位:砖块砌筑、混凝土捣固及井渠、管道基础均按立方米计;勾缝、抹面按平方米计;井盖、井座及雨水篦子按不同材质以套计。

2.本章所列各项目的工程量均以施工图为准计算。

3.砌筑按计算体积,以“10m3”为单位计算。

4.抹灰、勾缝以“100m2”为单位计算。

5.各种井的预制构件以设计体积“10m3”为单位计算。安装“10m3”体积或“套”计算。

6.井、渠垫层、基础按设计体积以“10m3”为单位计算。

7.沉降缝应区分材质按沉降缝的断面积或铺设长度分别以“100m2”和“第四章

顶管工程

一、概述

顶管施工是一种不开挖沟槽而敷设管道的工艺,它运用液压传动产生强大的推力使管道克服土壤摩阻力顶进,故称顶管法,它可以解决正常排水管道中无法进行的施工,例如穿越铁路,城市重要道路,大型地下设施、建筑物等。顶管工程的工作过程包括选择工作坑位置,开挖工作坑,修筑基础,基础上设置导轨,管子安放在导轨上,用千顶将管子顶入,一节管顶完再连接下一节管子继续顶进。千斤顶支承于后背,后背支承于土后座墙或人工后座墙。

顶管工程与开槽施工相比较,管道不开槽施工的优点有:土方开挖和回填工作量减少很多,不必拆除地面障碍物;不会影响地面交通;穿越河流时既不影响正常通航,也不需要修建围堰或进行水下作业;消除了冬季和雨季对开槽施工的影响;不会因管道埋设深度增加而增加开挖土方量;管道不必设置基础和管座;可减少对管道沿线的环境污染等等。近几年来顶管在管道施工中的采用日益增多,尤其在市政工程中。

顶管工程施工根据管内挖土方法不同,可分为人工挖土顶管,挤压顶管。机械挖土顶管及水力顶管等。顶管工艺过程主要包括挖工作坑,工机具设置,不管、顶进、挖土与取土,接口等,根据施工方法不同,工艺次序回答有差异。

顶管的管材有钢管、钢筋混凝土管,铸铁管等。本定额取定的施工方法主要有人工挖土顶管。因此对人工挖土顶管的施工主要过程作一简单介绍,以帮助大家对顶管工程定额的理解及使用。

顶管工艺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工作坑及其布置

工作坑顶管施工操作的场所。要在坑内布置千斤顶、导轨等设施。排水管道顶进的工作坑,通常设在检查井位置。工作坑安排为单向坑、双向坑、转向坑、多向坑、交汇坑。工作坑纵断面形状有直槽形、阶梯形、平面有矩形、平面有矩形、圆形。土质不稳定的工作坑壁应支设支撑,松散或饱和土层,经常采用沉井方法或连续壁方法修建工作坑。

工作坑内基础,为了防止工作坑地基沉降,固定导轨、使顶管位置方向准确,应在坑底修筑基础或加固地基,常采用碎石、砼或钢筋砼基础,对土质密实地基,有时可采用方木基础。

(二)管道顶进

人工挖土顶管法采取“先挖后顶,随挖随顶”的原则。

施工时,首先选择工作坑位置,开挖工作坑。然后按照设计管线的位置和坡度,在工作坑底修筑基础,基础上设置导轨,管子安放在导轨上顶进。顶时前,在管前端开导轨上顶进。顶时前,在管前端开挖一个深约10-25厘米、断面形状与所顶管道相似的坑道,然后用千斤顶将管子顶入,经多次开挖及顶进的循环。一节管顶,再连接一节管子继续顶进。千斤顶支承于后背,后背支承于土后座墙或人工后座墙。

由于挖土和运土都在管内进行,为便于管内操作和安放施工设备,管子直径一般不小于800毫米。

(三)顶管接口

顶管为钢管时的接口采用电弧焊接。管段在顶进前与已顶入的管段,在管内焊接起来,这种接口施工简单。而砼土管的接口就较复杂。

下面就着重介绍一个砼管的接口过程。

顶管用的钢筋混凝土管均为平口,靠近内壁有20-25毫米线脚。

管子接口,可分为顶进时临时接口和顶完后接口封固。

管子顶时时临时接口,是在下管后推顶前进行。在管口外圈外嵌以沥青麻丝,并在管内壁安装装配式金属套环(即涨圈),使接口张紧,以加强管口连接,有效地阴谋诡计上管子错口。

管子接口封固工作,是在一个顶程范围内管子全部顶完后进行,内接口应有一定强度和水密性,并且保证管底流水面的平整度。接口方法根据管口形状而定。先将内套环卸下,在管口内圈用石棉水泥嵌填,线脚部分用水泥砂浆或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平。石棉水泥的配合比是水∶石棉∶水泥为1∶3∶7。石棉水泥必须仔细嵌足,水泥砂浆带必须密实,以便具有可靠的防渗作用。

钢筋砼管的连接型式有:平口钢筋砼管油麻——石棉水泥内接口,只有平口管口管的接口。为油麻石棉水泥或膨胀水泥内接口,管壁外侧油毡为缓压层,内接口的外半圈采用聚氯乙烯胶泥接口。

这种接口要求管底面平齐,水流通畅,管内不易滞留杂物;便于养护。

二、有关数据的取定及有关问题说明

(一)人工的取定

顶管工程因各种施工工艺有较大差异,所以顶管工程的定额工日等级,是根据各分部工程及其工序的复杂难易程度及施工要求,分别综合测定。

工日数量是按劳动定额相应的各分项项目综合内容后,增加幅度差。

(二)材料的取定

顶管工程材料水平距离运输按50米考虑(即坑边取料)

(三)机械的取定

顶管设备安拆,在“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顶管设备台班费内已包括设备安拆及场外运输费,故本定额内不再另列项目。

(四)有关问题的说明

1.工作坑垫层、基础执行第三章的相应项目,人工乘以1.10,其他不变。如果方(拱)涵管需滑板和导向装置时,另行计算。

2.工作坑挖土方是按各种土壤类别综合计算的,土壤类别不同,不作调整。工作坑回填土,按实际做法执行第一册“通用项目”的相应顶目。

3.工作坑内管(涵)明铺,应根据管径、接口做法应执行第一章的相应项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10,其他不变。

4.本章定额是按无地下水考虑的,如遇地下水时,排(降)水费用按相应定额另行计算。

5.定额中钢板内、外套环接口项目,只适用于设计所要求的永久性管口,也就是说一次摊销,而非多次使用。顶进中为防止错口,在管内接口处所设置的工具式临时性钢胀圈不得套用。

6.顶进施工的方(拱)涵断面大于4平方米的,按第三册中箱涵顶进项目及相关规定执行。

7.管道顶时项目中的顶镐均为液压自退式,如实际施工中采用的设备与定额不符时,不允许调整。

8.人工挖土法顶镐(顶管设备、千斤顶,高压油泵)台班单价中已包括了安拆及场外运输,不得重复计算。

9.工作坑如设沉井,其制作、下沉套用第五章给排水构筑物章的相应项目。

10.水力机械顶进定额中,未包括泥浆处理、运输费用,可另计。

11.顶管采用中继间顶进时,顶进定额中的人工费与机械费乘以下列系数分级计算

中继间顶进分级一级顶进二级顶进三级顶进四级顶进超过四级人工费、机械费调整系数1.361.642.152.80另计

12.安拆中继间项目仅适用于敞开式管道顶进,当采用其他顶进方法时,中继间费用允许另计。

13.钢套环制作顶目以“t”为计量单位,适用于永久性接口内、外套环、中继间套环触变泥浆密封套环的制作。

14.顶管工程中的材料是按50米水平运距、高8.5米,坑边取料考虑的,如因场地等情况取用料水平运距超过50米时,根据超过距离和相庆定额另行计算。

15.关于工作坑土方挖填。因各地施工方法不同,工作坑大小亦不同,单位不能以“坑”计,只能以m3计,土质综合取定不能调整。

①工作坑挖方区分挖土深度,以挖方体积计算,深度分为4米、6米、8米以内。工作方法为:人工挖土,少先吊卸土。

②工作坑若采用机械挖土,可执行“通用项目”定额。

16.工作坑内管(涵)明敷,可根据管径、接口做法套用第一章相应的项目,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10,其他不变。

三、定额的应用

(一)定额的内容

本章包括工作坑土方、人工挖土顶管、挤压顶管、混凝土方(拱)管涵顶进、不同材质不同管径的顶管接口等内容。

(二)工程量计算规则

1.各种材质管道的顶管工程量,按实际顶进长度,以延米计算。

2.顶管接口应区分操作方法、接口材质,管径等分别以口的个数和方涵接口以其断面积计算工程量。

3.钢板内、外套环的制作,按套环重量以“t”为单位计算。

4.单位工程中,管径Φ1650以内的敞开式顶进100m以内,封闭式顶进(不分管径)在50m以内时,顶进定额中的1.2费与材料费乘以系数1.3。

第五章

给排水构筑物

给水构筑物是指在给排水系统中,能够发挥它特定固有功能的工程构筑物,如给水池污水处理池、提升泵房、分水站房、地下储水池等。

一、施工工艺及特点

(一)沉井工程

在给排水工程,地面水的取水构筑物,水源井的地下井室、集水井、配水井、各种深埋的水池,地下泵房或泵房的地下部份,如处在高地下水位地段、流砂地段,软土地段和现场狭窄地段,采用大开槽的施工方法进行修建,在施工、技术方面,会遇到很多困以。在现场条件约束下,多采用沉井方法施工。

沉井的施工过程见图8-21所示,沉井为一开口无底的井筒,施工时,在地面(一般在井筒下沉地点)制备井筒,然后在井筒内挖土,由于支承井筒的土被挖空,井筒靠自重(有时附加荷载)克服井外壁与土之间的摩擦力,逐步下沉到设计标高,浇灌混凝土底板封底,固定井筒位置,然后再完成内部工程。

图8-21

沉井下沉示意图

沉井大多数是钢筋混凝土做成的,槽断面为圆形、矩形、力求对称;纵断面形状柱形、钟形、大多为阶梯形。各类形状见图8-22。梯形沉井的井筒组成,由井壁、刃脚两部份。井筒内壁与底板相接处有环形凹口,下部为刃脚。井筒下沉过程中,刃脚切入土层,因此用型钢加固,如图8-23所示。

图8-22

沉井纵断面图8-23

沉井刃脚加固

下面对沉井的主要过程作一简单介绍。

1.沉井垫木及灌砂。井筒制备时,其重量借刃脚底面传给地基,为了防止在制备过程中产生地基沉陷,应进行地基处理,增加传力面积。本章定额考虑了以下两种情况及其方法。

(1)垫木法:若地基承载力较差,在筒底设置枕木垫架(见图8-24及8-25)、垫木设置应对称铺放,垫架中间铺砂石找平,垫木面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垫木在沉井下沉前拆除,并在垫土拆除处用砂石填平。

图8-24

垫木铺设1-垫层;2-垫木图8-25

枕木垫架

(2)无垫木法:当原地基承载力较大,可进行浅基处理,即在与刃脚底面接触的地基范围内,进行原土夯实、砂垫层、砂石垫层,灰土垫层等处理,垫层厚度一般为30~50厘米。然后在垫层上浇灌混凝土井筒。这种方法称无垫木法。

2.沉井制作

①井筒制作、钢筋砼沉井可分为现浇和予制,本定额所指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当井筒较高时,通常采用分段制备和下沉。一般来说,尽量采用一次浇制下沉,以便控制下沉速度,保证井筒位置的整体准确。

钢筋混凝土井筒制备过程与一般钢筋混凝土构筑物施工相同,故不详述。

②沉井封底,此项工作是沉井过程的最后工序,是一极为重要的步骤。由于给排水工程中,图8-26

沉井底板位置

沉井主工是用作水池和深井泵站等,都是位于地下水位线以下,固此要求井底封固后,保证不渗不漏。一般由砾石垫层和混凝土或钢筋砼作成底板,将井筒底封固。图8-26就是底板集团示意图。

沉井封底分有地下水和无地下水两种情况。沉井底板的结构如图8-27所示。(a)型结构用于无地下水的地基上;(b)型用于水下浇灌混凝土;(c)型是明沟排水下沉的底板结构。降低地下水位进行沉井,通常也采用(b)型结构。

无地水时可直接铺设,先清理平整井底,根据井底土层承载力的情况,填铺厚度约20~60厘米的碎石垫层后,进行浇灌混凝土及钢筋砼底板。有时在浇注前或在垫层中间层铺设卷材防水层(如图8-27a所示)。

有地下水时,封底施工有排水和不排水两种方法。

排水封底法是在地下水底流量不大,井内水可用泵排尽时可采用。若井筒下沉采用排水下沉法(在后面介绍),应即采用排水封底,如图8-24(b)。排水封底工作通常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为封住集水井以外的部分,地下水从集水井或安一滤管排出,使地下水位不会上升,以保证垫层混凝土浇注的质量;第二阶段,垫层混凝土硬化后,用盖堵封住短管集水井,铺油毡防水层,再浇灌混凝土底板,见图8-28。图8-28

排水封底示意图

不排水封底时,井内水位应与原地下水位相等,然后铺垫砾石垫层和进行垫层的水下混凝土浇灌,待混凝(水下也能硬化)土达到应有强度后将水抽由,再做钢筋混凝土底板。

3.挖土下沉:井筒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可以开始下沉,下沉与挖土同时进行,随挖随沉。下沉方法有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

排水下沉就是排除地下水后,进行挖土下沉。排水时可采用明沟或井点系统排除。挖土下沉有人工挖土、机械挖土或机械人工配合,分别见图8-甲、乙所示。本定额就按人工和机械两种挖土方法。采用排水下沉进行测定的。

图8-甲桅杆起重杆

运土人工开挖图8-乙

机械开挖

不排水下沉的方法有射水下沉,见图8-丙、丁。

图8-丙

用喷射管挖土图图8-丁

射水下沉示意图

(二)现浇钢筋砼池

给排水工程构筑物中地下的水池、净站、泵房等,绝大多数为现浇钢筋砼结构。本定额所列的现浇钢筋砼池各部的施工工艺与特点和其他钢筋砼构筑物相同,本节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