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县灯塔砂石材料厂采石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修改清单_第1页
靖州县灯塔砂石材料厂采石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修改清单_第2页
靖州县灯塔砂石材料厂采石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修改清单_第3页
靖州县灯塔砂石材料厂采石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修改清单_第4页
靖州县灯塔砂石材料厂采石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修改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靖州县灯塔砂石材料厂采石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修改清单1.核实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补充以下监测证明材料,①监测机构资质;②监测委托合同;③拟定监测方案;④现场采样照片(彩色,要有地标建筑或业主参与);⑤各类样品现场采样布点平面图;⑥各监测因子分析方法;⑦监测仪器名、型号;⑧监测报告单。说明:补充并完善了监测机构资质、现场取样照片、各类样品采样布点平面图、各监测因子分析方法、监测仪器名及型号、监测报告单等附件材料,可以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见附件。2.项目性质属于定址环评,补办环评手续,不能为新建。说明:核实了项目性质,根据建设项目分类规范标准要求,建设项目分为新建、改建、扩建三类,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定址补办环评手续。3.监测资料应按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补充,监测项目要保持一致,废气分析要补充详实。说明:核实了监测因子与评价因子的一致性,见更改后正文P18-P19。完善了废气环境影响分析,见更改后正文P30-P35。4.“三同时”验收内容应增加废气防治措施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增加破碎除尘设备一套。说明:“三同时”验收增加了废气防治措施和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见更改后正文P48-P49。补充了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见更改后正文P39-P40。5.油烟处理无需安装油烟净化器。说明:去除了油烟净化器的油烟处理设施,见更改后正文P24和P35。6.生产工艺应增加破碎和筛分工艺,没有切割工艺,并进行分析说明。说明:核实并补充了生产工艺,增加了破碎机筛分工艺说明,见更改后正文P20-P21。7.补充执行标准函和场区平面布置图。说明:补充了执行标准函和场区平面布置图,见附件附图。8.项目破碎粉尘采用气厢式除尘脉冲除尘器是否可行,建议详细分析洒水抑尘措施的可行性,如可行,则修改,按此措施“三同时”验收。说明:对废气的防治措施进行了核实分析,见更改后正文P22-P23,P30-P35。补充了“三同时”验收表中废气的验收内容,见更改后正文P48-P49。9.生活垃圾交环卫部门处理不合实情,分类后就地填埋,可回收的进行回收卖废品。说明:核实并修改了生活垃圾处置方式,采取分类收集,自身消纳的方式,见更改后正文P25,P36。10.P11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说明:补充了大气污染排放标准表,见更改后正文P19。11.补充大气预测要考虑当地气象地理位置等情况预测;完善项目验收监测计划,要考虑季节风向,环境保护目标等。说明:补充并完善了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相关内容,见更改后正文P30-P33。完善了项目验收监测计划,见更改后正文P47-P48。3有误应改为吨,P36页中,年开采石灰岩砂石15000m3,全书所有单位应统一,需认真核对。P37生态环境影响分析①项(改)再分析。说明:对报告中单位进行了核对统一,见更改后正文P25,P36。修改完善了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内容,见更改后正文P37。13.P23、P30、P32等地方都提到破碎粉尘采取气箱式脉冲除尘器处理,除尘率达98%,而P44的防治措施表中提到破碎站粉尘采用洒水抑尘处理措施,前后矛盾。说明:核实并分析了破碎粉尘等废气的防治措施,见更改后正文P23,P30,P32,P46。14.P8、P19、P44、P21提到生活废水,COD、氨氮排放量,在本县会造成总量增加,请核实。说明:核实了生活污水的产生量及各污染物的产污量,见更改后正文P21,P35-P36。目录TOC\f\t"标题1,1,标题2,2"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建设背景 1编制依据 2产业政策及相关政策符合性分析 3选址合理性分析 6项目概况 6公用工程 8总平面布置 8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8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9土石方平衡 9石材运输 9工程拆迁 9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9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0自然环境简况 10社会环境简况 123、环境质量状况 14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14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64、评价适用标准 18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0工艺流程简介 20主要产污工序 21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277、环境影响分析 28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28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28应急预案 38清洁生产 40总量控制 41矿山存在和可能产生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4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 41环保投资 44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469、环境保护管理 47环境管理与监测 47环境监测计划 47“三同时”竣工验收 4810、结论与建议 50结论 50建议与要求 51附件:附件1企业营业执照附件2组织机构代码证附件3税务登记证附件4采矿许可证附件5安全生产许可证附件6标准函附件7监测报告附件8地形地质图附件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部署图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环境保护目标图附图3监测点位分布图附图4项目平面布置图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靖州县灯塔砂石材料厂采石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靖州县灯塔砂石材料厂法人代表姚茂雨联系人姚茂雨联系邮政编码418400通信地址靖州县渠阳镇艮山口管委会灯塔村建设地点靖州县渠阳镇艮山口管委会灯塔村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B1011石灰石、石膏开采占地面积(m2)采矿区面积24000m2绿化面积(m2)总投资(万元)5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评价经费(万元)预期竣工日期2009年1.1项目建设背景随着靖州城乡建设的蓬勃发展,市场对碎(砂)石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大量的碎(砂)石材料,其市场前景良好。靖州县艮山口管委会石灰岩资源丰富,本项目矿山位于艮山口管委会灯塔村。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开发靖州县艮山口管委会丰富的石灰岩资源,姚茂雨等人建立了靖州县灯塔砂石材料厂,并于2009年12月申请办理了采矿权证,实现合法采矿。靖州县国土资源局于2009年12月下发了靖州县灯塔砂石材料厂《采矿许可证》(证号:C431229。2012年12月靖州县灯塔砂石材料厂对采矿许可证办理了续期手续。本项目在建设初期并未办理环保相关手续,为了保证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单位靖州县灯塔砂石材料厂委托湖南华中矿业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环评项目组即对项目所在地进行了现场踏勘,收集了环评相关资料。在工程分析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要求,编写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2编制依据1.2.1环境保护法规、条例和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10)《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6月1日);(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版,2013年5月1日);(1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13)《湖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07年10月1日);(14)《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环发[2006]28号);(15)《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5]109号);(1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部第44号令,2009年5月1日);(17)《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11月26日)1.2.2相关的标准和技术导则(4)(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8)《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1993);(9)《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1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2)《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1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1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16)《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17)《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18)《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1.2.3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文件(1)《靖州县灯塔砂石材料厂矿山储量报告》;(2)《靖州县灯塔砂石材料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方案》(3)《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4)《靖州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1.3产业政策及相关政策符合性分析1.3.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露天开采建筑用石灰岩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视为允许类。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1.3.2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符合性分析根据《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其相关内容与本项目符合性分析见表1.5-1。表1.3-1与《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符合性分析对照表序号相关规定本项目情况符合性分析1禁止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本项目矿区范围不涉及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符合2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进行露天开采。本项目周边主要为通村公路,不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符合3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本项目不属于地质灾害危险区。符合4禁止土法采、选冶金矿和土法冶炼汞、砷、铅、锌、焦、硫、矾等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本项目为石灰石露天开采,开采工艺成熟。符合5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本项目占地主要为灌草地,生态环境可恢复。符合6限制在生态环境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内开采矿产资源。本项目不涉及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符合7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内开采矿产资源。本项目不涉及生态脆弱区。符合8矿产资源开发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选址、布局应符合所在地的区域发展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区域规划要求。符合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3.3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的符合性分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中强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矿权申请人在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编制矿山地质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采矿权人应当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采矿权人应当严格执行经批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由采矿权人负责治理恢复,并在矿山关闭前,完成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义务。本项目建设单位已经委托湖南明达矿产资源经营编制了《靖州县灯塔砂石材料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及土地复垦方案》,并通过评审,符合规定要求。1.3.4与《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属露天开采建筑用石灰岩矿,属于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严禁在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内采矿。严禁在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和易导致自然景观破坏的区域采石、采砂、取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必须严格规划管理,开发应选取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期、区域和方式,把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矿产资源开发必须防止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在沿江、沿河、沿湖、沿库、沿海地区开采矿产资源,必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造成破坏的,开发者必须限期恢复,已停止采矿或关闭的矿山、坑口,必须及时做好土地复垦。”本项目矿区划定范围与实际开采范围不在划定的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不属于崩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矿区内无有价值的自然景观,同时采取先剥后采、水平台阶式开采、微差爆破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工艺,闭矿后也将及时进行土地复垦。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1.3.5与《靖州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靖州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其相关内容与本项目符合性分析见表1.5-2。表1.3-2与《靖州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对照表序号相关规定本项目情况符合性分析1鼓励开采矿种:金、铜、铅、锌、锰、富铁、石灰岩、硅石、重晶石、白云岩、矿泉水。本项目为石灰岩开采符合2鼓励开采区:(1)铜锣团开采区(2)坳上—吴家山开采区(3)甘棠—艮山口开采区(4)文溪—宝冲开采区(5)朝阳开采区(6)新街开采区(7)平茶开采区(8)沙堆开采区(9)新厂开采区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甘棠—艮山口开采区符合3限制开采区:(1)二凉亭限制开采区(2)铺口—三眼桥限制开采区本项目不属于限制开采区。符合4禁止开采区:(1)飞山寨丹霞地貌自然保护区(2)排牙山森林自然保护区(3)地理冲自然保护区(4)五龙潭生态自然保护区其它禁采区:枝柳铁路、渠水两侧200米以内,209国道和省道公路两侧250米以内;重要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所在地;基本农田保护区;军事禁区。本项目不在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不在枝柳铁路、渠水两侧200米以内,209国道和省道公路两侧250米以内;重要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所在地;基本农田保护区;军事禁区。符合5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本项目占地主要为灌草地,生态环境可恢复。符合6限制在生态环境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内开采矿产资源。本项目不涉及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符合7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内开采矿产资源。本项目不涉及生态脆弱区。符合8矿产资源开发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选址、布局应符合所在地的区域发展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区域规划要求。符合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1.3.6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符合性分析本矿山为山地,开采范围内主要为灌草地,未占用“基本农田保护区”。符合《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本项目矿山位于靖州县艮山口管委会灯塔村,2,占地类型为灌草地,占地范围内不涉及基本农田,也无珍稀保护动植物分布。属于靖州县矿产资源规划中考虑开发的地块,开采边界是按照矿区内石灰石岩出露地层及范围进行划定的,边界内无其他矿权设置。矿区开采强度较小,采取措施后粉尘产生量不大,产尘点高度接近地面,扩散范围有限,影响主要局限在矿区范围内,对周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较小。且矿山附近山体植被成片连续分布,因人类活动干扰程度相对较高使得植被以灌木和人工果树为主,开采矿山导致植被破坏程度相对较小,生态环境影响程度有限。现采石场周边400m内无居民、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矿区选址合理。1.5项目概况1.5.1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及建设性质项目名称:靖州县灯塔砂石材料厂采石场建设项目建设地点:靖州县渠阳镇艮山口管委会灯塔村建设单位:靖州县灯塔砂石材料厂建设性质:新建1.5.2工程内容、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1)工程内容:采石场1座,配套建设矿山工厂(临时工棚);(2)生产规模:年开采石灰岩15万吨;(3)产品方案:本项目产品为单一类型的石灰岩矿本项目采石场矿区范围由五个坐标点控制,详见表1:表1.5-1矿区范围坐标表(1980西安坐标系)拐点号X坐标Y坐标1234开采标高:+375~+325m,矿区面积0.024km2。根据《靖州县灯塔砂石材料厂矿山储量年报》中的数据,灯塔砂石材料厂保有资源储量为106.4万吨,可采系数0.9。根据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生产设计规模为15万吨/年。矿山剩余服务年限3.3年。截止2012年11月底,矿山累计探明(122b)资源储量共计50.8万吨。其中,矿山保有资源储量(122b)42.4万吨,采损量8.4万吨。根据矿床赋存条件、地形地貌特点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因素,本矿床开采方式为全部采用露天开采。依据矿体的形态产状、厚度和开采技术条件,矿山采用露天台阶剥采法采矿,选用装载机汽车运输开拓布置法,从上往下布置台阶。主要原辅材料用量主要生产原辅材料用量见表。表1.5-2主要生产原辅材料用量一览表序号使用单位材料名称单位数量来源1采石场钻头个/a4322市购2采石场炸药t/a3由民爆公司统一购买、储存、运输3采石场雷管个/a2700由民爆公司统一购买、储存、运输4采石场新鲜水m3/a1872地下井水5采石场电靖州县电网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生产环节名称单位指标备注采石场采石区总面积km20.024建筑面积m220其中矿山工棚m2102间房材料库m2101间房矿岩总量万t剥采比m3/m35:1要求平均值≤0.5:1开采规模万m3/a15矿岩比重t/m32.7开采标高m+375~+325开采深度m35生产台阶坡面角度85台阶最终坡面角度60最终边坡角度78采场台阶高度m10开采年限年总投资万元5001.主要生产设备采石场主要生产设备有挖掘机、装载机、破碎机和凿岩机等,详见表1.5-4。表1.5-4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所在生产单位设备名称用途数量1采石场挖掘机挖装土岩1台2采石场破碎机破碎2台3采石场运输机辅助清运4台4采石场空气压缩机凿岩2台公用工程(1)给排水A、给水采石场用水来自地下井井水,建设单位将水引入一蓄水池备用,可以满足需要。主要用水环节有:钻孔时钻头冷却水为1440m3/a、爆破抑尘水为192m3/a。钻孔冷却水、爆破抑尘水合计约1632m3/a;生产职工有10人在厂区住宿,生活用水量按100L/人·d计算,用水量为1m3/d(即240m3/a),采石场总用水量9m3/d,即1872m3/a。B、排水采石场生产用水一部分被矿石吸收或自然挥发、蒸发,未被蒸发的生产废水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按用水量的80%计算,m3/d,即192m3/a。生活污水修建旱厕,不外排。(2)供电采石场和石材加工厂均由靖州县电网供电。建设单位从灯塔村入村高压线自架线引电至采石场,由一台315KW变压器供电,能够满足生产需要。总平面布置采石场:在矿区北面的空地公路旁,布置矿山工厂一座。矿山工厂为临时性建筑,内设矿山材料库、矿山机修、桶装油库及生活配套设施。开采区北部空地设排土场。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人民币500万元,由姚茂雨等人投资。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采石场劳动定员20人,其中10人在厂区食宿,10人为当地村民,不在厂区食宿。年工作240天,每天一班。土石方平衡工程利用矿山空地修建矿山临时房屋,不需开挖土石方。石材运输石灰岩砂石从采石场采集后暂存于临时堆场,然后由中型载重运输车辆运往所需单位施工场地,.工程拆迁本项目不涉及拆迁。1.1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属新建项目,项目所在地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地理位置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处于湖南省西南边陲,怀化市南部,沅水上游,湘黔桂交界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6′4″~109°56′36″,北纬26°15′25″~26°47′35″。全境北连会同,直通怀化市区;南与通道侗族自治县为,抵广西桂林、柳州;东与绥宁毗邻,通往邵阳市;西界贵州苗岭,连通黔东南自治州、贵阳市。靖州系湘西南通往贵州、广西的咽喉之地,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焦柳铁路、包茂高速、G209、G356、S222、S261、S262交汇于此,是湘、黔、桂三省(区)边境地区的交通枢纽及物资集散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靖州县灯塔砂石材料厂位于靖州县城北部,直线距离9km,距艮山口管委会约4km,行政隶属于靖州县渠阳镇艮山口管委会灯塔村管辖。矿山地理坐标(西安80)为东经109°41′15″~109°41′22″,北纬26°40′34″~26°40′38″。矿山有乡村公路与G209相接,交通十分方便。地形、地貌、地质靖州县地处雪峰山南面与云贵高原东部缓坡边缘之间,地貌形态为低山丘陵溶丘洼地,区内总体地势西部高,北部低,境内盆地一般高程300~400米,最高是东南部江东乡境内的青靛山主峰,海拨1178米,最低为东北边缘北部太阳坪咸池,海拔278米。由于长期、多次地壳构造运动和外力地质作用的影响,地貌形态多样,依其成因、形态特征划分为侵蚀构造中山区、侵蚀构造低山区、构造溶蚀低山—峰背洼地谷地、构造剥蚀丘陵区、构造剥蚀丘陵、侵蚀堆积阶地(河谷平原)六大类型。项目区地处构造剥蚀丘陵、侵蚀堆积阶地(河谷平原),在构造上属断凹陷盆地,山脊不明显,多为馒头山,标高300—370米,地形坡度一般10°~20°,局部大于25度。沟谷多成“U”字形,浅而宽阔,山坡平缓,厚层砂岩多构成长垄状山,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项目区范围为丘陵地貌,矿权区附近山顶最高标高350米,最低标高315米,当地侵蚀基准面低于最低开采标高,对矿山开采无影响。矿山范围内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系(Q)、石炭系壶天群(C2+3)。矿山范围内岩层产状稳定,沿走向、倾向变化不大,为总体倾向南东165°,倾角平均35°的单鞋构造。区内断层不发育,岩层节理、裂隙不发育。矿山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类型。矿石结晶颗粒粗,断面呈参差状断口,坚硬、致密,块状构造,矿体形态与地形走势基本一致,矿体连续,稳定性好。矿石体重2.7kg/cm3,CaO含量为45.24%,MgO为2.04%,Fe2O3为0.68%,烧失量38.97%。水文地质特征气候条件2.1靖州县境内植被在湖南省植被分区中,属南岭西部植被区系,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全县树种有97科、266属、681种。主要用材树种有杉木、马尾松、国外松、常绿、落叶阔叶树。2002年开始引种桉树和杨树。经济树种有油茶、油桐、杨梅、板栗、湖南山核桃、柑桔等。绿化树种有樟树、桂花、雪松等。属国家保护树种有水杉、银杏、南方红豆杉、金钱松、桢楠、榉木、毛红椿等14种,属省级保护的有穗花杉、湖南山核桃、罗汉松、竹柏、红花木莲、青钱柳等18种;属县级保护的有山玉兰、细叶红豆、月月桂、四方竹、兰果树等12种。境内有竹类13种,以楠竹为主,四方竹、实心竹为稀有。草类300余种,药材195科,1084种,花卉类100余种。境内山区有飞禽、走兽、爬行、鱼、介贝、昆虫类等野生动物,资源种类丰富。80年代以来,山地资源大量开发利用,野生动物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发生变化,人为捕猎严重,野生动物逐渐减少。境内虎、豹、豺、狼、獐、麝、狐狸、野鹿、野牛等已绝迹,野猪、野羊、穿山甲、天鹅等濒临灭绝,鹤、喜雀、八哥、画眉、猫头鹰等飞禽已少见,溪河中自然繁殖鱼类的品种和数量逐渐减少。行政区划与人口靖州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怀化市南部、湘黔桂三省交界区域,县域面积221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管委会)1个国有林场,截至2013年底,7个乡分别为三锹乡、太阳坪乡、文溪乡、寨牙乡、横江桥乡、铺口乡、藕团乡,6个镇分别为大堡子镇、坳上镇、甘棠镇、新厂镇、平茶镇、渠阳镇,4个管委会则是隶属于渠阳镇的渠阳、飞山、江东、艮山口管委会。县内总人口26.98万,有苗侗汉等30个民族,其中苗侗人口占74%,是全国唯一的苗族侗族自治县。社会经济靖州位于湖南省西南,怀化市南部,湘黔桂交界地区。全县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市第二方阵。GDP达7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总收入达18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0%左右。靖州是“中国杨梅之乡”、“中国茯苓之乡”。“靖州杨梅”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有全国最大的茯苓交易专业市场,年交易量占全国的60%;年出口量占全国的2/3。“靖州茯苓”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靖州山核桃、灵芝声名远播。靖州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已探明的有煤、铁、铜、锰、硫磺、金、钨、铝钒土等26种珍稀矿产。靖州县2014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269211万元,同比增长7.3%。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34013万元、113162万元、12203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5%、11.7%、4.0%,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66608万元,同比增长12.6%。该县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按照省委“四化两型”的战略部署,围绕“打造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靖州”发展战略,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统筹促进城乡发展,着力改善社会民生,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建设经济发展、生态宜居、人民幸福、民族团结的新靖州。2.2.3靖州飞山文化集释道儒和苗侗等少数民族文化之大成,是湘桂黔鄂渝五省接边地区苗乡侗寨各族人民的精神家园。以飞山命名的庙、宫、殿遍布湘桂黔鄂渝滇数省和东南亚地区,每年有数十万人前来飞山朝觐祭拜,形成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现象。飞山文化曾创造了灿烂的飞山文明,“飞山蛮”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典范。飞山脚下,创建于宋朝的鹤山书院,曾与岳麓、濂溪、石鼓并称为湖湘四大书院。2.2.4交通及通讯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南,怀化市南部,湘黔桂交界地区。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斜坡边缘,雪峰山脉西南端,沅水上游之渠江流域。地跨北纬26°15′25″至26°47′35″,东经109°16′4″至109°56′37″。北连会同,东接绥宁,南抵通道,西与贵州省黎平、锦屏、天柱县毗邻。靖州系湘西南通往贵州、广西的咽喉,公路209国道北连会同、怀化,南通广西的柳州、桂林。靖州至邵阳、靖州至黎平两条省道与靖州至锦屏、靖州至天柱等县道纵横交错,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铁路有枝(城)柳(州)线南北穿行,境内长达46.5公里。由于地理位置适中,交通方便,县域内的通讯设备和条件较充裕。2.2.5据现场调查,本项目位于靖州县艮山口管委会灯塔村,项目所在区域内无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及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点。3、环境质量状况监测情况说明东莞市中润检测技术于2015年4月27日—29日对项目区大气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监测。东莞市中润检测技术通过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证书编号为2012191969U提供的数据准确并具有法律效力。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监测布点:现状监测中设置2个监测点位。(2)监测因子:SO2、NO2、TSP、PM10。(3)监测时间与监测方法:2015年4月29日监测1天,监测方法按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4)监测结果统计与评价监测结果统计见表。1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单位:mg/m3监测位点监测项目日均值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标准1#项目区上风向SO200≤0.15NO200≤0.12TSP00≤0.30PM1000≤0.152#项目区下风向SO200≤0.15NO200≤0.12TSP00≤0.30PM1000≤0.15通过统计结果可见,SO2、NO2、TSP、PM10的日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表明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1)现状监测断面及点位:设无名溪(项目区排放口下游500米)、渠水(无名溪汇入渠水上游500米)、渠水(无名溪汇入渠水下游1500米)3个监测断面。(2)监测因子:pH、COD、悬浮物、石油类、铁、锰、砷、镉、氟化物。(3)监测时间和频次:2015年4月27日—4月29日连续3天,每天一次。(4)监测和分析方法:按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执行。(5)监测结果及评价2。2地表水水质监测统计结果表单位:mg/L(pH除外)监测点位监测因子监测数据范围(mg/L)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标准W1无名溪(项目区排放口下游500米)pH(无量纲)~006~9COD≤20SS16~19///石油类00≤铁ND///锰///砷ND00≤镉ND00≤氟化物00≤W2渠水(无名溪汇入渠水上游500米)pH(无量纲)~006~9COD00≤20SS13~16///石油类00≤铁ND///锰///砷ND00≤镉ND00≤氟化物00≤W3渠水(无名溪汇入渠水下游1500米)pH(无量纲)~006~9COD00≤20SS16~19///石油类4500≤铁ND///锰23///砷ND00≤镉ND00≤氟化物300≤通过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可知,除COD外,各项监测因子浓度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主要是附近灯塔村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无名小溪及农业面源污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COD浓度过高。3.1.4声环境质量现状(1)监测点布设与监测项目:声环境现状监测共布设4个监测点。(2)监测时间:2015年4月27—29日连续3天,白天和夜晚各监测一次。(3)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方法和要求执行。(4)监测结果及评价4。4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统计表(Leq,单位:dB(A))项目昼间夜间标准限值昼间夜间场界东中部42.042.26050场界南中部42.4446050场界西中部42.446050场界北中部555440.641.56050通过统计结果分析可知,项目场界东中部、南中部、西中部昼间噪声值超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限值,东中部、南中部、西中部夜间噪声值,北中部昼间夜间噪声值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限值要求。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基本情况见表3.2-1。表3.2-1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类别保护目标与工程相关位置功能执行标准保护目标照片大气环境及声环境灯塔村居民点1东北侧1100-1200m居住(12户,62人)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灯塔村居民点2东北侧500m居住(2户,9人)灯塔村居民点3北侧500m居住(1户,4人)灯塔村居民点4北侧500m居住(1户,4人)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灯塔村居民点5西侧800m居住(1户,5人)生态环境植被东侧种植果树不随意破坏植被,保护生态环境植被西侧种植果树不随意破坏植被,保护生态环境农田北侧10-500m农田保护耕地植被北侧500m植被不随意破坏植被,保护生态环境4、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各污染物标准限值见表4-1。SS参考执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水作”标准,标准限值为80mg/L。表4-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单位:mg/L(pH除外)项目pHCOD石油类砷镉氟化物标准值6~9≤20≤0.05≤5≤(2)详见表4-2。表4-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mg/Nm3序号评价因子日均浓度年均浓度1SO22NO220.083TSP4PM10(3)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见表4-3。表4-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单位:dB(A)执行类别标准限值昼间夜间2类6050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表4-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单位:mg/L(pH除外)类别SSCOD石油类总砷总锰总镉标准值≤70≤100≤5≤≤≤(2)废气:采矿及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其他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表4-5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生产过程生产设备颗粒物(TSP)排放浓度(mg/m3)矿山开采破碎机及其他通风生产设备20表4-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限值TSP监控点浓度(mg/m3)周界外浓度最高点(3)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修改单。(4)噪声: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表4-7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表单位:dB(A)昼间夜间7055表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表单位:dB(A)采用级别标准值昼间夜间2类区6050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生产废水经沉淀后回用,生活污水不外排,不申请总量控制指标。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介采石场工艺流程简介本项目采石场开采方法采用组合台阶法,由上部台阶向下部台阶开采,在每个台阶内采用钻孔爆破方法开采,台阶高度10m。采石工艺主要分去表土、钻孔、爆破、二次爆破、破碎、筛分、堆存及外运等环节,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如图图5.1-1采石场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图工艺流程说明(1)去表土开采前期需用浅孔微爆破法去表土及不规则石块,爆破器材有:2#岩石硝安炸药或浆状炸药,8#电雷管(导爆管专用雷管),导爆管为非电导爆管。爆破时,升旗鸣号,做好警戒工作,确保爆破安全。经爆破松动后,采用挖掘机挖掘,废土石排入弃土场。(2)钻孔矿岩经去表土后,在水平面上与四周的矿岩已分离,但底面尚与矿体连为一体。这时,采用钻孔机由剖面从外向里钻孔,以使矿岩底面便于脱离。(3)爆破及二次爆破利用钻孔机钻孔后,由民爆公司对矿石进行统一爆破。(4)破碎爆破后的矿石进入破碎机进行破碎,按照产品规格要求进行破碎。(5)筛分破碎后的矿石进行筛分,筛选出矿石成品,合格品成毛坯石料,不合格的做废石处理。(6)堆存及外运采装的毛坯石料用装载机搬运到矿区临时堆存场暂存,再由运输车辆外运。(7)废石处理矿山为几乎裸露型矿床,矿岩基本裸露,覆盖物少、薄,且分散,表土厚约0.5m。矿岩开采用切割和钻孔方法,因此所需排弃的废石量非常小。根据矿山具体情况,在矿区西南面一山沟设排土场。该排土场容量约5万m3。弃土采用本项目污染主要为噪声、废气,其次为废水和固体废物。废水项目营运期生产用水主要是矿山开采过程中的防尘洒水和设备冷却用水,包括穿孔冷却水、爆破抑尘水,设备冷却用水经地面吸收或蒸发进入大气环境,未被蒸发的生产用水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不外排。因此,矿区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1)穿孔冷却水潜孔钻机在工作时钻头与岩石摩擦会产生大量热,需进行水冷却,否则钻头会因温度升高而损坏。一般单台钻机耗水量为8-12L/分钟,取10L/分钟。本工程有效工作时间以5h计算,则每天单台钻机耗水量为3m3,项目有钻机2台,则日耗水量为6m3,每年耗水量为1440t/a。废水中污染物主要有SS,采石场由于开采位置不固定,该部分废水基本全部蒸发,未蒸发部分经沉淀池处理后回收利用,不外排,对环境影响极小。(2)爆破抑尘用水为了防止爆破时的大量扬尘污染,爆破前需进行洒水抑尘,并且爆破后需及时洒水,因此爆破工段需消耗一定水量。本项目爆破为5天一次,一年共计约48次,爆破面洒水按每次4m3计算,则项目爆破抑尘用水192m3/a。这部分水将全部蒸发。(3)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矿区住厂职工生活污水,住厂职工为10人,则生活污水3/d(即192m3/a),其主要污染物为COD为300mg/L、BOD5为200mg/L、SS为250mg/L、氨氮30mg/L,COD产生量为t/a,BOD5产生量为t/a,SS产生量为t/a,氨氮产生量为t/a。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矿区内修建旱厕,用于周边农田施肥,生活污水不外排。矿山开采导致开采面裸露,流经采面的初期雨水中会夹杂大量的SS。通过对矿区周边修建截排水沟,沟尾端设置沉砂池,截水沟收集到的矿区雨水经沉砂池沉淀后,通过排水沟排出矿区。废气项目营运期废气主要是采矿穿孔凿岩、矿石装卸、矿石破碎筛分过程产生的粉尘,爆破废气及生活油烟废气。(1)粉尘A、穿孔凿岩产生的粉尘3。项目配备潜孔钻机2台,耗气量为7m3/min,工作时间以8h/d、240d/a计算,则项目穿孔凿岩粉尘的产生量为0.2093t/a,产生浓度约为129.8mg/m3。穿孔凿岩产生的粉尘通过潜孔钻机自带湿式除尘系统(其除尘效率为80%以上)处理后,粉尘排放量为0.0419t/a。排放浓度小于mg/m3。B、装卸粉尘在用挖掘机、装载机装车和自卸汽车卸车时可以产生粉尘污染,特别是在装运弃土时,如果料斗举得过高或风速较大时,粉尘污染则较大。其中,铲装作业时作业面较大,作业时间相对较长,装卸高度相对较高,扬尘产生量较大;自卸汽车在卸料口卸料时作业面较小,作业时间相对较短,产生量相对较少。因此主要是铲装作业扬尘。·台,湿度不足时,为0.83kg/h··台。项目矿区配备液压挖掘机1台、装载机2台,每天工作8小时,240天计。干燥情况下,预计铲装作业粉尘产生量为t/a。通过采取喷雾洒水等抑尘措施后,排放浓度达到·台,则铲装作业粉尘排放量为t/a。矿区已配置有洒水设施,对装卸过程及出厂车辆进行洒水降尘,现通过加强洒水频次,增大矿石表面的湿度,运输车辆加盖篷布,可以有效减少装卸及运输车辆产生的粉尘。C、破碎站粉尘项目破碎加工的粉尘产生过程主要包括粗碎、细碎、输送、筛分。根据2007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工业污染核算》,破碎筛分粉尘产生浓度约为1000mg/m3,则项目破碎筛分粉尘的产生量为98t/a。通过对破碎机顶部进行密封式处理,加盖顶篷,同时增加喷淋洒水设施,抑尘效果可以达到90%,排放量为9.8t/a。本项目针对破碎、筛分粉尘,已设置有喷淋洒水设施,现通过加强洒水的频次,加大水量,可以有效地降低粉尘对周边大气环境及环境敏感点的影响。(2)扬尘扬尘按起尘的原因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矿石表层浮尘,因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扬尘;而动力扬尘主要来自于运输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造成的扬尘。A、堆场风力扬尘项目矿石堆场在堆放过程中,由于风力的影响产生少量的风力扬尘。采用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的起尘量推荐公式计算,公式为:式中:Q——堆场起尘强度,mg/s;U——地面平均风速,取m/s;Ap——起尘面积,约为2000m2;经计算可知,项目起尘量为5mg/s,即为t/a。通过喷雾洒水,可将堆场扬尘的排放量降低70%以上,排放浓度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堆场扬尘的产生量低于t/a。B、车辆扬尘据有关调查显示,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与道路路面及车辆行驶速度有关。在完全干燥的情况下,可按经验公式计算:式中:Q——汽车行驶时的扬尘,kg/km·辆;V——汽车速度,km/h;W——汽车载重量,t;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见表5.2-1。表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时的汽车扬尘单位:kg/km·辆P(kg/m2)车速(km/h)51015203由表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情况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清洁度越差,则扬尘量越大。矿山运输道路大部分已采用水泥硬化,已配备有洒水设施,可有效防止运输道路积尘引起二次扬尘。项目厂区应定期安排人工清扫,在晴天对路面进行清扫和洒水。运输扬尘在采取洒水抑尘后,排放浓度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粉尘排放量小。(3)爆破废气矿山进行爆破会产生爆破废气,主要污染物为粉尘、CO、NO2。据有关资料,每吨炸药爆炸时产生粉尘54.2kg、CO44.7kg、NO2为3.5kg。项目年使用的炸药量为3t,则粉尘、CO、NO2的产生量分别为162.6kg/a、134.1kg/a、/a。在爆破前,对爆破土进行洒水预湿,采用炮泥爆破,爆破后再进行洒水降尘,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将爆破废气的产生量综合降低75%以上,则粉尘的排放量为40.45kg/a,CO的排放量为33.53kg/a,NO2的排放量为2.63kg/a。(4)油烟废气·月计算,则液化气使用量约为0.28t/a。生活燃料废气各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5.2-2。表生活燃料废气各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污染物污染物产生系数项目液化气使用量污染物产生量SO2t/akg/aNO2kg/a烟尘kg/a员工生活使用食用油量按每人每天消耗0.1kg计,则项目年消耗油t/a,在烹饪时挥发损失约3%,则项目厨房油烟产生量为t/a。由于矿区较为空旷,项目所在地远离居民集中居住区,区域生态环境良好,矿区员工产生的油烟废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噪声采石场主要噪声源为挖掘机、装载机、凿岩机、空压机和拖拉机等,同时爆破也会产生短暂的强噪声。矿区噪声主要来自生产设备噪声及爆破声,源强75~130dB(A)。空压机配置消声器,露天凿岩机、钻机、挖掘机属于移动噪声源,当远离场界时对环境影响较小;爆破时产生的瞬间突发性噪声达130dB(A),同时对周围环境产生振动影响。爆破产生的噪声是瞬时性的,可通过控制爆破时间的方式减少外围居民的影响。表5.2-1开采期主要噪声源强表序号设备名称测点距离(m)噪声值(dB(A))声源特性所在位置1凿岩机、钻机185间歇、移动噪声源开采设备位于开采工作面2空压机1903挖掘机5844载重汽车5755爆破1130瞬时、突发性噪声固体废物本工程固体废物为矿山剥离物和生活垃圾。采石场年开采石灰岩15万t,按照石灰岩矿山平均35:1(即%)计,矿山剥离物产生量5250t/a。选择矿区北面开挖完的空地作排土场,排土场容量约15万t,完全可以满足项目服务年限(为年)内废渣堆置处置的需要。弃土采用装载机排弃方式。矿山剥离物经此处理后对环境影响不大。本项目10人在厂区食宿,生活垃圾产生量以1kg/d计算,生活垃圾产生量为t/a;10人为当地村民不在厂区食宿,生活垃圾以0.5kg/d计算,生活垃圾产生量为t/a;因此本项目职工生活垃圾产生量为t/a。矿区所在地远离居民集中居住区,生态环境良好,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少,通过自身消纳,分类收集处理,堆肥沤肥,可以回收的部分采取回收利用的方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生态影响项目采石场在矿岩开采过程中,要占用土地、剥离地表植被等,对生态环境有破坏;同时,弃土场也因弃渣堆存破坏地表植被而存在生态影响。(1)对地形地貌的影响矿山开采是直接将矿区内的山坡采剥,破坏了大部分原有的土地资源和植被。(2)对景观的影响项目采场、堆放场占用土地,使原有生态系统直接遭到破坏;来往频繁的运输车辆,矿石开采、爆破、加工等人类活动也会使原所在区域的自然景观遭到破坏。(3)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项目营运期运输车辆产生扬尘及矿区排放的粉尘降落在植物叶面会堵塞气孔,不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而人为活动如项目采区、堆放场、职工宿舍、道路等设施将直接占用和破坏原有的植被,对植被产生直接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生态环境。(4)对动物的影响项目建设后占用土地资源,直接破坏所在地野生动物觅食、栖息场所;矿区的生产活动和员工活动增多,运输车辆往来频率增加,所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的野生动物活动有一定影响;矿区排放的粉尘、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等均使空气质量不利于野生动物生长繁殖。(5)水体污染雨季时少量项目雨污水渗入地下,对地下水产生一定的影响。(6)水土流失采石场矿山开采过程中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废气穿孔凿岩粉尘TSPt/at/a装卸粉尘TSPt/at/a破碎站粉尘TSP98t/at/a扬尘TSP爆破废气TSPNO2CO燃料废气烟尘kg/akg/aSO2kg/a0.5707kg/aNO2kg/akg/a油烟废气油烟t/at/a废水穿孔冷却水废水量1440t/a0爆破抑尘用水废水量192t/a0生活污水污水量192t/a0COD300mg/L,0.0576t/a0BOD5200mg/L,0.0384t/a0SS250mg/L,t/a0氨氮30mg/L,0.0056t/a0固体废物矿山剥离物矿山剥离物5250t/a0生活垃圾生活垃圾t/a0噪声机械噪声机械噪声75~90dB(A)昼间≤65dB(A)夜间≤55dB(A)运输噪声运输噪声65~75dB(A)爆破噪声爆破噪声120~130dB(A)主要生态影响: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采矿过程中对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水土流失等方面的影响。7、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属补办环评手续,始建于2009年,施工期已结束,本次评价不做分析。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7.2.1声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根据工程分析可知,石灰石矿山开采期主要噪声源为露天凿岩机、钻机、空压机、挖掘机、爆破、运输车辆等,其噪声级在75~130dB(A)。主要噪声源及噪声级见表7.2-1。表7.2-1开采期主要噪声源强表序号设备名称测点距离(m)噪声值(dB(A))声源特性所在位置1凿岩机、钻机185间歇、移动噪声源开采设备位于开采工作面2空压机1903挖掘机5844载重汽车5755爆破1130瞬时、突发性噪声根据声源分布情况及矿山所在地环境特征,由于矿区机械设备和爆破位置是不固定的,矿区各场界环境噪声也是变化的。评价主要对各噪声源衰减距离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分析营运期各噪声源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本次评价采用下述噪声预测模式:(1)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等效声级贡献值(Leqg)计算公式: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LAi——i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dB(A);T——预测计算的时间段,s;ti——i声源在T时段内的运行时间,s。(2)预测点的预测等效声级(Leq)计算公式:式中:Leqg——建设项目声源在预测点的等效声级贡献值,dB(A);Leqb——预测点的背景值,dB(A);(3)点声源在预测点的声压级:式中:Lp(r)——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压级;Lp(r0)——参考位置r0的声压级;r——为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r0——为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Adiv——几何发散衰减量,Adiv=20lg(r/r0);Aatm——大气吸收衰减量;Abar——屏障屏蔽衰减量,声源和预测点之间的实体障碍物引起的声能量衰减;Agr——地面效应衰减量;Amisc——其他多方面效应衰减量。根据项目设计,矿山夜间不生产,本评价不进行夜间噪声影响值预测。在不考虑环境引起衰减量情况下,矿区环境噪声预测结果见表7.2-2。表7.2-2矿区噪声源的距离衰减预测结果单位:dB(A)声源数量预测点至源强的距离(m)昼间达标距离(m)102030405070100150200400凿岩机4台44空压机2台78挖掘机1台158载重汽车4辆56根据表中预测结果可知:凿岩机、钻机噪声达到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噪声影响半径约为44m;空压机噪声达到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噪声影响半径约为78m;挖掘机噪声达到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噪声影响半径约为158m;运输车辆噪声达到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噪声影响半径约为56m;当所有设备同时运行时,达到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噪声影响半径约为191m。根据现场调查,矿区周围居民点均在200m范围外,环境敏感点处的噪声可以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因此,矿山开采噪声对北面500米、西面800米、东北面1100-1200米的灯塔村居民点影响较小。爆破声为瞬时突发噪声,噪声级高,且伴随发生振动,影响范围较大。本项目矿山开采使用浅眼逐孔微差爆破法,仅起到开裂松动作用,从源头上较好的预防了噪声影响;爆破声持续时间短,频率低,爆破结束后即消失。建设单位需严格控制单孔炸药和一次起爆总药量,合理安排爆破作业时间,并提前告知附近的住户和过往路人,保证安全的同时减少噪声惊扰程度。7.2.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矿山粉尘影响预测与评价矿区粉尘主要有穿孔凿岩粉尘、装卸作业粉尘、破碎站粉尘。穿孔凿岩粉尘、装卸作业粉尘排放源位置根据矿山开采方式和开采进度会发生改变,故对这两类粉尘以面源无组织排放的形式考虑。项目破碎站包括破碎机、筛分、皮带运输产生粉尘,破碎站粉尘通过对破碎机顶部进行密封式处理,加盖顶篷,同时增加喷淋洒水设施,抑尘效果可以达到90%,排放量为9.8t/a。以点源有组织排放形式考虑。矿区采取洒水降尘措施时,以正常排放考虑;当矿区未设降尘措施时,以非正常排放考虑。(1)穿孔凿岩粉尘、装卸粉尘影响预测与评价A、粉尘污染源参数根据工程分析,项目穿孔凿岩产生的粉尘量为t/a,通过潜孔钻机自带湿式除尘系统(其除尘效率为80%以上)处理后,粉尘排放量约为0.0419t/a,排放浓度小于mg/m3。项目装卸产生的粉尘总量为t/a。通过采取喷雾洒水等抑尘措施后,粉尘排放量为t/a。3粉尘正常、非正常排放情况汇总表排放源排放情况排放量(t/a)质量标准(mg/m3)穿孔凿岩粉尘正常0.04190.90(TSP日均浓度的3倍)非正常装卸粉尘正常0.8064非正常粉尘污染源参数如下表所示:4粉尘正常、非正常无组织排放面源参数调查清单名称面源长度面源宽度面源初始排放高度评价因子源强(TSP)单位mmm(正常)t/a(非正常)t/a穿孔凿岩粉尘10060150.0419装卸粉尘10060150.8064注:将整个矿区看做一个类似矩形估算出面源长度与宽度;面源初始排放高度是穿孔、装卸点相对于工业广场来说是15m。B、估算模式计算结果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估算模式,对主要污染因子预测大气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见下表。5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穿孔、装卸粉尘)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m)穿孔凿岩粉尘装卸粉尘正常事故正常事故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101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最大值(59m)33,最大占标率为0.03%,33,最大占标率为0.52%,均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正常工况及非正常工况下项目区北面500m居民点,东北面500m居民点,西面800m居民点,东北面1100m-1200m居民点处落地浓度均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因此穿孔凿岩粉尘及装卸粉尘对周边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2)破碎站粉尘影响预测与评价A、粉尘污染源参数项目破碎筛分粉尘的产生量为98t/a。项目破碎粉尘通过对破碎机顶部进行密封式处理,加盖顶篷,同时增加喷淋洒水设施,抑尘效果可以达到90%,排放量为9.8t/a。6粉尘正常、非正常排放情况汇总表排放源排放情况排放量(t/a)质量标准(mg/m3)破碎筛分粉尘正常0.90(TSP日均浓度的3倍)非正常98粉尘污染源参数如下表所示:7粉尘正常、非正常无组织排放面源参数调查清单名称烟气出口温度烟气出口速度排气筒内径排气筒高度年排放小时数排放工矿评价因子源强(TSP)单位℃m/smmht/ag/s破碎站粉尘25152400正常25152400事故98B、估算模式计算结果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估算模式,对主要污染因子预测大气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见下表。8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破碎站粉尘)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m)正常事故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1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91最大值(45m)33,最大占标率为305.78%,超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正常工况下项目区北面500m居民点,东北面500m居民点,西面800m居民点,东北面1100m-1200m居民点处落地浓度均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因此建设单位需要加强对破碎站的运行管理,确保粉尘可以得到有效处理,减少对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爆破废气影响预测与评价矿山进行爆破会产生爆破废气,主要污染物为粉尘、CO、NO2。项目爆破时粉尘、CO、NO2的产生量分别为162.6kg/a、134.1kg/a、10.5kgt/a。在爆破前,对爆破土进行洒水预湿,采用炮泥爆破,爆破后再进行洒水降尘,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将炸药废气的产生量综合降低75%以上,则粉尘的排放量为40.45kg/a,CO的排放量为33.53kg/a,NO2的排放量为2.63kg/a。9粉尘正常、非正常排放情况汇总表污染物排放量(t/a)质量标准中的小时值(mg/m3)CO10NO2TSP0.90(TSP日均浓度的3倍)粉尘污染源参数如下表所示:10粉尘正常、非正常无组织排放面源参数调查清单名称面源长度面源宽度面源初始排放高度评价因子源强CONO2TSP单位mmmt/at/at/a爆破废气1006015注:将整个矿区看做一个类似矩形估算出面源长度与宽度;面源初始排放高度是穿孔、装卸点相对于工业广场来说是15m。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推荐的估算模式,对主要污染因子预测大气污染物的最大落地浓度,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见下表。11爆破废气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距源中心下风向距离(m)CONO2TSP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浓度占标率(%)10100200300400500600070008000900010000最大值(59m)3,最大占标率为0.08%,NO233,最大占标率为1.05%,均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要求。整个爆破工段的持续时间较短,实际爆破作业仅为几十毫秒,建议爆破作业尽量避开敏感风向,一般情况下东北风向下不宜进行爆破作业。在爆破前,对爆破区进行洒水预湿,采用炮泥爆破,爆破后需再进行洒水降尘,加速粉尘沉降时间,以减少对周围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爆破时应按操作规程,尽量减少爆破时对人员的影响,所有在场工作人员需撤退至爆破警戒线(200m)以外,以减少CO、NO2、TSP对施工人员的影响。项目区北面500m居民点,东北面500m居民点,西面800m居民点,东北面1100m-1200m居民点处CO、NO2、TSP的落地浓度均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因此爆破废气对周边环境敏感点影响较小。(1)堆场风力扬尘项目矿石堆场在堆放过程中,由于风力的影响产生少量的风力扬尘。项目起尘量为mg/s,即为t/a。通过喷雾洒水,可将堆场扬尘的排放量降低70%以上,排放浓度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堆场扬尘的产生量低于t/a。(2)车辆扬尘矿山运输道路大部分已采用水泥硬化,已配备有洒水设施,可有效防止运输道路积尘引起二次扬尘。项目厂区应定期安排人工清扫,在晴天对路面进行清扫和洒水。运输扬尘在采取洒水抑尘后,排放浓度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粉尘排放量小。因此,矿区采取洒水抑尘等措施后,可减小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油烟废气环境影响分析矿区有员工20人,其中10人在厂区食宿。项目主要使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SO2的产生量为kg/a,NO2的产生量为kg/a,烟尘的产生量为kg/a。员工生活使用食用油量按每人每天消耗0.1kg计,则项目年消耗油0.24t/a,在烹饪时挥发损失约3%,则项目厨房油烟产生量为t/a。由于矿区较为空旷,项目所在地远离居民集中居住区,区域生态环境良好,矿区员工产生的油烟废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7.2.3废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矿区废水产生环节主要包括:穿孔冷却水、爆破抑尘用水、职工生活污水。(1)穿孔冷却水潜孔钻机在工作时钻头与岩石摩擦会产生大量热,需进行水冷却,否则钻头会因温度升高而损坏。一般单台钻机耗水量为8-12L/分钟,取10L/分钟。本工程有效工作时间以5h计算,则每天单台钻机耗水量为3m3,项目有钻机2台,则日耗水量为6m3,每年耗水量为1440t/a。废水中污染物主要有SS,采石场由于开采位置不固定,该部分废水基本全部蒸发,未蒸发部分经沉淀池处理后回收利用,不外排,对环境影响极小。(2)爆破抑尘用水为了防止爆破时的大量扬尘污染,爆破前需进行洒水抑尘,并且爆破后需及时洒水,因此爆破工段需消耗一定水量。本项目爆破为5天一次,一年共计约48次,爆破面洒水按每次4m3计算,则项目爆破抑尘用水192m3/a。这部分水将全部蒸发。(3)生活污水本项目有10人在厂区食宿,职工生活用水按100L/人·天计算,生活用水量为1m3/d(即240m33/d(即192m3/a),其主要污染物为COD为300mg/L、BOD5为200mg/L、SS为250mg/L、氨氮30mg/L和动植物油50mg/L,COD产生量为t/a,BOD5产生量为t/a,SS产生量为t/a,氨氮产生量为t/a。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通过修建旱厕,用于周边农田施肥,生活污水不外排。本项目生产用水部分蒸发,未蒸发部分经沉淀池收集后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矿区内修建旱厕,用于周边农田施肥,生活污水不外排,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7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固体废物为矿山剥离物和生活垃圾。采石场年开采石灰岩15万t,按照石灰岩矿山平均35:1(即%)计,矿山剥离物产生量5250t/a。选择矿区北面开挖完的空地作排土场,排土场容量约15万t,完全可以满足项目服务年限(为年)内废渣堆置处置的需要。弃土采用装载机排弃方式。排土场上部修筑截水沟,下端设石块砌筑永久性挡土墙,矿山剥离物经此处理后对环境影响不大。本项目10人在厂区食宿,生活垃圾产生量以1kg/d计算,生活垃圾产生量为t/a;10人为当地村民不在厂区食宿,生活垃圾以0.5kg/d计算,生活垃圾产生量为t/a;因此本项目职工生活垃圾产生量为t/a。矿区所在地远离居民集中居住区,区域生态环境良好,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少,通过自身消纳,分类收集处理,堆肥沤肥,可以回收的部分采取回收利用的方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本项目固体废物采取上述措施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7.2.5水土流失影响分析项目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开采区内及附近。矿区总面积24km2,开采年限3.3年,产生开采剥离物万t。山体的植被及表土被剥离后,在雨水冲刷下,开采面及剥离物堆存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据估算,新增水土流失量约10t/a。水土流失是采石行业对环境影响的最重要方面,这是因为水土流失是不可恢复的,另外,水土流失还可导致河道、水库、海洋的淤积,生态环境也将遭破坏,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必须引起重视。防治水土流失可采取如下措施:①建立完善的截(排)水沟,防止坡(地)面水漫坡(地)流动,侵蚀土壤,造成水土流失;在弃土场上部修筑截(排)水沟,防止雨水径流进入弃土场内;上山道路内坡脚,沿路设临时路边排水沟,防止泥石路面水土流失;截(排)水沟水流经沉沙池澄清后外排。②设置沉沙池;沉沙池设置在截(排)水沟末端,使挟带泥沙的水流,通过沉沙池后泥沙沉入池内,清水下排。共在矿区西南部边缘设两个沉沙池。水流经沉沙池后外排。沉淀池的设计需按给排水规范设计,力争使沉淀池的沉淀效率达98%,以减少进入周围水体的泥沙。③严格控制目的性不强的地表剥离,加强项目完成后对破坏植被的恢复;④矿区临时堆放场地,其周边也应挖好排水沟,避免大雨时的水土流失;⑤采石与生态恢复要紧密衍接,剥离下来的表土要及时处理,覆盖或运出,防止表土常时间暴露;⑥在边坡及平台植树、种草,增加土壤抗侵蚀能力;⑦避开在中、大雨时进行采剥;⑧在弃土场上方修筑截水沟,下方构筑挡土工程,防止泥沙直泻溪河。在采取了以上措施以后,水土流失现象将会受到抑制,新增土壤流失量可减少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