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学理论与方法课件理论部分_第1页
情报学理论与方法课件理论部分_第2页
情报学理论与方法课件理论部分_第3页
情报学理论与方法课件理论部分_第4页
情报学理论与方法课件理论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情报学理论与方法课件理论部分第1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理论部分1.1对“理论”的理解1.2情报学研究中涉及到的理论1.3理论流派1.4理论基础第2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1对“理论”的理解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具有全面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特征。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既有社会实践决定,又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正确反映。——《辞海》1999年版第3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whatistheory?

Somebasicdefinitionsinclude:

"theory"asa"suppositionorsystemofideasexplainingsomething,especiallyonebasedongeneralprinciplesindependentofthefacts,phenomena,etc.,tobeexplained(e.g.,atomictheory,theoryofgravitation,evolution);...expositionoftheprinciplesofascience,etc.,(thetheoryofmusic);(Math.)collectionofpropositionstoillustrateprinciplesofasubject(probabilitytheory,theoryofequations)"——OxfordEnglishDictionary第4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asetofexplanatoryconcepts"(Silverman,1993,p.1),"astatementorgroupofstatementsabouthowsomepartoftheworldworks—frequentlyexplainingrelationsamongphenomena"(Vogt,1993,p.232),"aninternallyconnectedandlogicallyconsistentpropositionaboutrelationshipsamongphenomena"(Odi,1982,p.313),"asystematicexplanationfortheobservedfactsandlawsthatrelatetoaparticularaspectoflife"(Babbie,1992,p.55)"aunified,systematicexplanationofadiverserangeofsocialphenomena“(Schwandt,1997,p.154),"generalizationswhichseektoexplainrelationshipsamongphenomena"(Grover&Glazier,1986,p.228)."inthebroadsenseofadescriptionorexplanationofthenatureofthings,notinthemorerestrictedsense,usedinsomesciences,ofdenotingfundamentallawsformallystatedandfalsifiable.“(Buckland(1991,p.18)第5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2情报学研究中涉及到的理论情报学缺乏好的理论,这是个众所周知的事实。——Hj0rland,B.,&Albrechtsen,A.(1995).Informationsciencearetodelineatetheirdisciplinaryboundariesandbuildacentralbodyofknowledge,thentheyrequiretheirowntheoreticalbasesforframingresearchproblems,buildingarguments,andinterpretingempiricalresults.情报学领域无疑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概念逻辑关系基础或“概念导航系统”(conceptualnavigationystem)。

第6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THEORIESATTRIBUTEDTOISAUTHORS

——Pettigrew,KarenE.&McKechnie,Lynne,2001Agosti'stwo-levelretrievalmodelAlbrechtsen'sdomainanalysistheoryBates'sberrypickingBates's"hit-side-of-thebam"principleBelkin,Oddy&Brook'sAnomalousStatesofKnowledgeBriet'sdocumentBrook'sequationforinformationscienceChatman'sinsider-outsidereffecttheory第7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Efthimiadis&Robertson'sinteractivefeedbacktheoryEgghe'sinformationproductionprocessEllis'sinformationseekingtheoryFroehlich'srelevancetheoryGarfield'scitationtheoryGoodhue'stechnologytoperformancemodelHalter'spsychologicaltheoryofrelevanceHeany'scataloguingtheoryHjorland'stheoryofsubjectsandsubjectanalysisIngwersen'sIRinteractionmodelIngwersen'stheoryofknowledgestructuresKrikelas'sinformationseekingtheoryKuhlthau'sInformationSearchProcessLiang'sbasicentitymodelofinformationtheory第8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Marchionini'sinformationseekingmodelMellon'slibraryanxietyPaisley'ssystemsmodelRanganathan'sbibliographicclassificationtheoryRocchio&Salton'svectorspacemodelSandstrom'sforagingtheorySaracevic'sinteractiveIRprocessmodelSaracevic'stheoryofrelevanceSavolainen'severydaylifeinformationseekingScahmber,Eisenberg&Nilan'stheoryofrelevanceSerebnick'sconceptualframeworkforresearchonselectionandcensorshipSichel'sgeneralizedinverseGaussian-PoissonprocessforinformetricmodelingSoergel'suser-centeredapproachtoindexingSwanson'sundiscoveredpublicknowledge第9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Taylor'svalueaddednessTaylor'sinformationneedsTague-Sutcliffe'stheoryofinformationmeasurementVickery&Vickery'sinformationtheoryWilson'ssituationalrelevance第10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THEORIESATTRIBUTEDTOAUTHORSINTHESCIENCESBayesianregressiontheoryBradford'slawChaostheoryChen'sconceptualmodelforstorageandretrievalDempster-ShafertheoryofevidenceFuzzysettheoryGraphtheoryGreekstemmeralgorithmInformationexplorationparadigmLotka'slaw第11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MarkovchaintheoryNewtonianphysicstheoryProbabilitytheoryRelationaldatabasemodel/theoryRhetoricalstructuretheoryRoughsettheoryShannon'smathematicaltheoryofcommunicationSimon-YuledistributionTheoreticalaspectsofmultivariatedataWiener'scyberneticsZipf'slaw第12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THEORIESATTRIBUTEDTOAUTHORSINTHESOCIALSCIENCESActivitytheoryAlienationtheoryAttitudetheoryAttributiontheoryBehavioristlearningtheoryBerger&Luckman'ssocialconstructionBoisot'sapproachtothepoliticaleconomyofinformationBourdieu'ssociologicaltheorybasedonhisconceptionof"fields"Bruner'stheoryofinstruction第13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Cameron'sorganizationaleffectivenessmodelsCannibalismtheoryClifford'sculturalrelativitytheoryCommunicationtheoryCongruitytheoryConstructivistapproachtolearningCriticaltheoryDale'sconeofexperienceDecisiontheorydeSollaPrice'sinvisiblecollegesDeutsch'scyclesofdiffusiontheoryDewey'stheoryofpragmaticsDiscontinuationtheory第14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EcologicalapproachEconomicstheoryEducationevaluationtheoryExperientialapproachtolearningFaibisoffandEly'sprincipleofleasteffortFeministtheoryPishbein&Ajzen'stheoryofreasonedactionFreud'stheoryofpsychoanalysisFunctionalismGametheoryGarfinkle'sethnomethodologyGeneraltheoryfor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Gidden'sstructurationtheoryGinsberg&Venkatraman'sorganizationalstructuretheoryGlaser&Strauss'sgroundedtheory第15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Habermas'scommunicativeactiontheoryInterestgroupbehaviortheoryIzard'sevolutionary-developmentviewofemotionJohnson-Laird'smentalmodelstheoryKelly'spersonalconstructtheoryKuhn'stheoryaboutscientificparadigmshiftsLearningtheoryLincoln&Cuba'stheoryoftruthLoosecouplingtheoryMarx'svalue-labortheoryMediarichnesstheoryMerton'sinsidersoutsiderstheoryMinsky'sframetheoryMultipleconstituenciesmodeloforganizationaleffectivenessNeo-marxism第16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OrganizationtheoryOrtegahypothesisPhasemodelofburnoutPiaget'schilddevelopmenttheoryPragmaticsRoger'sdiffusiontheorySchematatheorySimon'stheoryofintelligence,design,andchoiceSocialimpacttheorySocialnetworktheorySpeech-acttheoryStatisticsanxietyStressandcopingtheorySymbolicinteractionism第17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TimeseriesanalysisUncertaintytheoryUsesandgratificationtheoryVygotsky'scognitionandsocioculturaldevelopmenttheoryWeick'ssense-makingtheory第18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THEORIESATTRIBUTEDTOAUTHORSINTHEHUMANITIESChomsky'ssyntacticrulesdeSaussure'ssemioticsDiscoursetheoryFoucault'snotionofpowerandknowledgeFoucault'ssocialconstruct;vismHabemas'sdiscourseordialoguedemocracyHermeneutics(Ricouer)Iser'sreaderresponsetheoryPostmodernismWiggenstein'scentralroleoflanguage第19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Furtherreadings

Pettigrew,KarenE.&McKechnie,Lynne.TheUseofTheoryinInformationScienceResearch.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for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2001,52(1):52-73Boyce,BertR.&Kraft,DonaldH.PrinciplesandTheoriesinInformationScience.In:Williams,MarthaE.Ed.AnnualReviewof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Vol20).ASIS,1985:153-167第20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3理论流派

1.3.1理论流派划分的依据

情报学是一个研究领域极为含混而离散的领域,表现在:

文献的分散性;涉及学科的多样性。第21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张新华认为更实质性的困难存在于下述现状中:

情报学包罗了各个不同领域的人所从事的研究工作,这些不同领域的人都带有他们各自的观点、方法和理解;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密切、不明显,而他们自己并未意识到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其它的人也在从类似问题的研究;情报学学科内长期存在着概念上的混乱,这是新兴学科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问题,这对有效传播和交流观点产生了很坏的影响;第22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在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应用研究科学家、技术专家和实际工作者之间关系紧张,因而导致相互之间不经常交流认识,因为每一方都宣称该领域是他们的独有领域,与此同时却忽略甚至贬低他人的工作;缺少基本的、普遍接受因而是据有统帅作用的理论;方法论问题极为突出,尚未找到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大量研究工作集中在少数领域内,结果整个大的学科领域往往就被人们认为仅仅是由那些少数领域组成的。第23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流派划分的依据: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和范围对相关学科的借鉴研究方法应用目标第24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1.3.2六大流派古典信息理论派社会传播派属性结构派智能过程派决策功能派系统理论派第25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一、古典信息理论派古典信息理论产生的前提、发展过程和代表人物古典信息理论的主要内容古典信息理论对情报学理论发展的贡献古典信息论的局限第26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古典信息理论产生的前提、发展过程和代表人物17-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占统治地位的世界观是机械唯物论。否认客观世界的偶然性。

Laplace决定论Gibbs统计力学——将一个复杂的偶然事件看作是许多局部偶然事件无限概率之和。Boltzmann熵函数——表示分子运动的混乱程度,将熵和信息联系起来Nyquist和Hartley对通信系统传输效率的研究Wiener控制论——提出信息量的概念Fisher对信息度量问题的研究——从古典统计理论出发Shannon/Weaver集大成——将数学统计方法与信息量概念结合起来,提出信息论第27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古典信息理论对情报学理论发展的贡献对情报理论定量化的贡献对情报概念普遍化的贡献在描述生命系统、知识、结构方面的应用第28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古典信息论的局限Shannon和Weaver认为与情报有关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技术层次,考虑如何准确发送、传播信号;第二个是语义层次,即发送出的符号如何精确地传达所希望传达的意义;第三个是效能层次,即接受到的意义如何有效地以所希望的方式影响接受者的行为。古典信息论只是考虑了情报的技术层次,是纯粹的通信理论。它排除了语义、行为等重要的情报属性。第29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Saracevic的评价:信息论是关于情报学感兴趣的基本现象——情报的第一个综合性理论。信息论可能为此领域超出技术的限界而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提供了动力。然而,信息论的主要方向是研究信号的物理传播,正因为如此,所以从人类传播的总的复杂性角度来看,这就具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不能以任何方式非难信息论在情报学中的根本重要性。第30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二、社会传播派社会传播派的特点代表人物和主要研究角度第31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社会传播派的特点将情报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目标看作是情报的传播过程。将情报传播过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研究的着眼点放在控制情报传播过程以及与过程有关的情报系统的原理上。第32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代表性人物SaracevicGoffmanVickeryFairthorne第33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Saracevic在2008年美国情报科学与技术学会年会上第34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IntroductiontoInformationScience/compiled&editedbyTefkoSaracevic//NewYork:BowkerCo.,1970第35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ContentsPrefaceAcknowledgementsGeneralIntroductionPartOne-BASICPHENOMENAPartTwo-INFORMATIONSYTEMSPartThree-EVALUATIONOFINFORMATIONSYTEMSPartFour-AUNIFYINGTHEORY第36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PartOne-BASICPHENOMENAChapterOne.NotionsofInformationChapterTwo.CommunicationProcessesChapterThree.TheConceptofRelevance第37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PartTwo-INFORMATIONSYTEMSChapterFour.StructureofInformationRetrievalSystemsChapterFive.AcquisitionChapterSix.RepresentationofInformationChapterSeven.OrganizationofInformationStoresChapterEight.Question,Handling,andSearchProceduresChapterNine.Dissemination第38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PartThree-EVALUATIONOFINFORMATIONSYTEMSChapterTen.HumanFactorsinInformationSystemsChapterEleven.TestingChapterTwelve.EconomicsandGrowth第39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PartFour-AUNIFYINGTHEORYChapterThirteen.AGeneralTheoryofCommunication第40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Saracevic的情报社会传播理论情报学的学科内容情报学的基础是对于人类传播过程的关心,情报学直接与情报传播问题有关。情报学的基本课题是从所有各个角度研究情报的行为、属性和效果,以及影响人类和受到人类影响的各种传播过程。情报学主要致力于理论和实验研究,即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而不是开发性或具体的情报工作。第41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报学的研究方向将科技文献作为情报载体;将科学家和工程师看作是情报用户;情报检索系统;计算机作为技术;将情报表述作为情报系统的功能之一。第42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报属性情报属性是多维的,对情报的定义也是由不同的表述。对语义属性的研究是从形式上处理意义这一概念;对行为属性的研究集中在处理情报传播过程和人类行为的相互关系上。第43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报系统传播过程是通过系统来进行的,对应于各种不同的传播过程,有各种不同的情报系统。情报系统的总的研究方向是情报检索系统和过程,但其理论、方法、结果和结论不一定仅局限于情报检索系统。情报系统具有获取、情报表述、文档组织、处理查询、传播五项功能。第44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报学的理论基础

Goffmann提出的传染病传播理论可以将有关情报现象和过程的概念、理论和观点统一起来,具有普遍性。第45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Goffman的情报社会传播传染病学理论理论核心内容是从传播的角度研究情报现象,着重探讨传播过程的动态规律,将过程与实现过程的系统放在一起考虑,从而使与情报有关的各个环节能够贯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将情报过程看成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一系列连续事件。第46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对情报学现象的基本认识情报学本质上是研究控制传播过程以及与过程有关的情报系统的原理。情报传播过程与传染病传染过程相似情报源与接收者之间的有效接触;知识、情报、思想的原始概念相互之间的关系与疾病、媒介和传染性物质的原始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相同的;可以用传染病过程的研究代替传播过程的研究。Furtherreading:Goffman,W.,Newill,V.A.Generalizationofepidemictheory:anapplicationtothetransmissionofideas.Nature,1964(204):225-228第47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Vickery的人本社会传播理论情报学是对社会情报传播活动进行科学研究的一门学科——Vickery情报学理论的出发点情报传播的简化模式:S↔C↔R传播过程各成分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交互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传播传播行为是在社会背景上进行的第48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报的社会传播模型人

1213123

↔↔↔

自然11↕8↕↕文献↔↔↔

109765

机器第49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智能过程派特点及代表人物Pratt的意像改变智能过程理论Debons的智能状态过程理论其他第50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特点及代表人物情报既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某种东西的物质属性,也不是具有固定效能和价值观的共同商品。它是一种瞬时过程,是发生在人脑中的智能过程的表现。客观情报并不存在。外界的输入对人脑发生作用,影响到人脑的状态排列,人脑则根据自身的经验、心理状态和即时目标等,做出综合处理,而使情报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形态和价值。第51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其要点可概括如下:

①发生在脑中的,因而是智能的;②是一种过程;③无客观性,即其存在和价值因人、因时、因地而异;④参与人的智能活动,起着帮助认识世界、实行决策的作用。第52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从理论基础上来看,智能过程派十分推崇意像改变理论,将哲学家布尔丁(Boulding)关于人的意像是客观世界的反映并由于外界信息的输入而不断改变的观点作为从智能过程角度来研究情报现象的依据。从方法论上讲,此派十分重视应用心理学上的主观反省法,揣度心理过程,将心理反省法与物理试验和社会调查结合起来,并广泛地从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中引用理论和方法。第53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代表性人物:PrattHoshovskyMessayDebonsFarradane第54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Pratt的意像改变智能过程理论智能过程情报理论的哲学基础——Boulding的意像概念

我们每个人都以与别人略有不同的方式去看待外部世界,我们的信念、观点、态度及行动都是建立在我们内心所存在的关于世界的模式和该模式如何工作的基础之上的。每个人都有的这种独有的对于外部世界的内在知觉称为“意像”。从上述意像概念出发,Pratt针对人类传播的本质,提出传播的实质是通过传递讯息来达到改变别人的意像的目的。正是这种意像改变过程才是情报学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

第55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Pratt的意像改变智能过程理论关于情报与情报学情报是意像接受到了一个讯息时所产生的意像的变化,因而可以认为情报是一个事件、一个过程。对information的词源分析、emmorphosis的提出。情报学就是研究使产生意像变化的事件的科学,但不是所有的意像改变事件,情报学是对文字记录的创造者、用户、其使用、特性和传播进行研究的科学。第56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Pratt的意像改变智能过程理论情报传播过程要素传播过程中的讯息并不是一个一维的可定义为情报量的东西,它本身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目的、传播媒介、传播时所用的语言。情报传播过程的五个要素:源(作者等)、接收者(读者等)、媒介(纸张、磁带、底片等)、语言、目的(主题、观点等)。第57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58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Pratt的意像改变智能过程理论情报传播过程模型——五个基本要素中三个要素的所有不同组合可以分为十种四组:A组:与源和接收者有关的三种组合(源-目的-接收者、源-语言-接收者、源-媒介-接收者)B组:与源但与接收者无关的三种组合(源-语言-媒介、源-语言-目的、源-媒介-目的)C组:与接收者但与源无关的三种组合(接收者-语言-媒介、接收者-语言-目的、接收者-媒介-目的)D组:与源和接收者均无关的一种情况(语言-目的-媒介)第59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Debons的智能状态过程理论情报学的两个研究方向在情报学名义下所作努力可以归结为两种参考框架。一种框架关心的是所谓情报流本身,注重的是如何改进情报的传播和对情报进行有序化以便于更好地检索,其目的是寻求实用的解决方法,大多数努力是通过建立新的程序和技术来实现。另一个参考框架将情报学的目的和研究方向看作是为了了解情报这种现象——即企图发现操纵经验的基本规律。Debons把这种框架称为“Informatology”。这种情报学将情报看作是一种促使形成“情报系统的状态”的过程。第60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Debons对情报的理解Debons将情报定义为使个人产生“受到影响的状态”的过程,此状态通过对外界世界来的信号进行转换而获得。情报是一个过程,此过程是由资料经过大脑的转换而实现的,因而情报存在于过程中,而不在资料中,资料只是转换的素材。第61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Debons的智能状态过程理论一般情报系统模型——EATPUT模型

将人脑作为一个情报系统对待第62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63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Debons的智能状态过程理论情报学的基础和本质情报是一种元现象,因而情报学是一门元科学。系统理论、Goffman的传播理论、Meincke/Atherton对于“知识空间”的处理提供了近似的元理论关于情报的元理论的基础可以在三个维度上建立起来,这三个维度代表一个三矢量空间。第一维度是背景空间,受制于机体,具体说来是允许对事件世界的状态进行获取的感觉机制。第二维度是功能空间,功能空间实质上是决定论的,以问题冲突导向,受情报状态(即知识状态)指引。背景空间为功能空间提供了背景。第三维是物理空间,它使得别人产生和再产生状态成为可能,当然也限制状态的产生和再产生。这三个矢量互相作用。第64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Hoshovsky、Messay的主要观点:将情报过程看作是人在寻求解决问题方案过程中的一个智能过程;由于寻求解决问题方案这个情报过程的存在,便把源和接受者两者联系起来,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链,即所谓“两伙伴”更着重探讨了这个过程的输入与输出,对智能过程的许多重要参与因素作了研究,目的是探索人的情报使用行为,使情报学在这个方面的研究领域更为明朗。第65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Farradane的主要观点:将情报的生产和使用的各个阶段作为一种思维过程来处理的,特别重视语言学形式与情报状态的对应和转换。从人的思维过程上探讨情报现象的本质,提出了以认知过程为主要内容的情报学图景。第66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四、属性结构派属性结构派的特征和代表人物

布鲁克斯的属性结构情报理论

第67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属性结构派的特征和代表人物

情报是一种独立的、隐含在文献中的客观属性,是文献本身所固有的,不管对于何人,也不管在何时、何地,它都是同一种相对独立的存在;而且此种存在有一定的结构形式与其相对应。在方法论上,更借助于语言学、符号学、数理统计等工具。代表人物主要有Belkin、Brookes等第68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Belkin的情报结构理论

对情报概念的探讨——情报概念应具备三个方面的八个必要条件情报的结构属性情报学的基本内容第69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个方面:定义方面(Definitional)——主要与概念使用的背景环境有关,要说明情报是在怎样的一个环境中的情报行为方面(Behavioural)——主要与概念所说明的现象有关,因为用户在情报接受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状态行为方法论方面(Methodological)——主要与情报概念如何使用以及使用情报后的效果有关,要能够提供预测情报效果的手段第70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八个条件:必须指的是在有目的的、有意义的交流环境中的情报(D);必须说明情报是在人类社会交流过程中的(D);必须说明情报是接收者所希望得到的(D);必须说明情报对接收者的效果(D/B);必须说明情报和知识状态(生产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D/B);必须说明各种不同形式表示的内容效果不同(B);必须说明不仅局限于个别情况,而且要具有普遍性(M);必须说明提供预测情报效果的手段(M)。第71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报的结构属性情报谱(情报概念包罗的范围)概念的提出

认知外的——传统、非确定性、知觉个体认知——个体的概念形成、人际传播社会认知——社会的概念结构元认知——形式化知识所有情报类型都在不同层次上改变结构第72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对情报及文献概念的探讨:文献是讯息生产者按一定的结构形式有意汇集在一起的符号的集合,其目的是为了改变接收者的意像结构情报则是能够改变接收者的意像结构的任何文献的结构第73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报学的基本内容文献及其结构接收者的意像结构以及此结构的改变情报生产者的意像结构以及如何构造文献的结构第74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Brookes的属性结构情报理论

Brookes对情报学研究的主要贡献表现在:提出了以三个世界为核心的情报学哲学基础探讨了情报过程作为智能空间事件的特性,并提出了对应的对智能空间的情报过程进行定量处理的方法发现了对数透视法则和个性化原则提出了发掘客观知识,建立体外大脑和智能地图的设想第75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报学的哲学基础——世界3KarlPopper的世界3理论世界1:物质世界,即宇宙世界2:人类的主观世界世界3:客观知识世界三个世界各自独立,但相互作用第76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报学的哲学基础——世界3Brookes认为:人类的知识一旦被记录下来,就可在一定程度上使个人的主观知识获得原本不具备的永久性、客观性和可相通性。Popper的三个世界的框架为图书馆学、情报学家提供了从事它们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理由,即自然科学家和技术专家探索和开发世界1,将他们的记录和人工制品存储在世界3中。图书馆学、情报学家的实践性工作是收集和组织世界3中的记录材料,以资利用;而其理论工作者则是研究世界2和世界3的相互作用,以便组织知识而不是组织文献,以便更有效地利用文献。客观情报是存储在世界3中的客观化了的主观世界,是主观世界在世界3中表现出来的客观结构和属性。使世界3的知识有序化,正是情报学的任务。第77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报空间与情报学基本方程虽然情报学理论研究世界2与世界3的相互作用,但两个世界是不能在同一个空间进行研究的。情报空间的概念——情报空间是物理世界在一定条件下的变形,两者按照特殊的规律进行转换。情报学基本方程第78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报学基本方程:ΔI=[S十ΔS]—[S]

ΔI为情报的增量,[S]为知识结构,[ΔS]为知识结构的增量情报增量ΔI定义为能改变知识结构[S]的东西,即情报的增量等于原有知识结构加上知识增量以后发生的变化减去原有的知识结构。K(S)十ΔI=K[S十ΔS]K(S)代表原有知识结构,ΔI为情报增量,K[S十ΔS]是接受情报后获得的新的知识结构,ΔS为知识结构的改变增量原有知识结构在输入情报后,会由于知识结构的增量变化而成为新的知识结构。意义:情报和知识是可以用相同的指标来进行量度的,尽管我们目前并不知道如何对这两个项中的任何一个进行量度。第79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报过程定量化——对数透视法则与情报空间

对数透视法则的由来1846年德国心理学家ErnstH.Weber提出了Weber定律:ΔI/I=k(I表示标准刺激的物理量、ΔI为刚可感觉到的差别、k为得出的某种感觉公式的常数)1860年,Fechner定律:S=klogR(S是由刺激R引起的感觉量值、R是刺激量、k是由特殊感觉方式确定的常数)1957年,Stevens幂定律:J=Ik^ρ(J为引起感觉经验的量;I为刺激的物理量;k、ρ为特征常数)第80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报过程定量化——对数透视法则与情报空间Brookes的对数透视原理透视原理:Z=k/X(对象的观察长度Z是与从观察者到被观察对象之间的物理距离X成反比)对数法则:Z=logX一、二、三维世界中情报量的表示精神世界即我们大脑的情报过程是按对数法则工作的,客观物理世界反映在情报空间中已经作了转换,从而将物理数据转换成相应的认识数据,得到客观知识。第81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82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83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报学的终极目标——智能地图

情报学要研究如何使文献中的客观情报活化,将累积文献还原为累积知识,将片断地存在于载体中的情报转换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即把静态的知识结构活化,而创造出体外知识库。Brookes设想,在对世界3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选定那些紧密相关的若干科学领域中的固有联系,将各概念联结成网络图,每个这样的网络都表示科学认识结构的一张地图。每个片断情报都位于这一网络的经脉之上。第84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报学的终极目标——智能地图Brookes认为这种结构将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主观认识结构的副本或近似副本的东西。在任何一个处在发展中的学科的认知地图上,可以预见将会出现一个较为稳定的中心,这一中心四周的区域代表最新的研究水平,其中述会出现含糊不清和不确切的须待解决的问题。所有这些有疑义的领域都有必要表示在地图上。随着地图的完善,它将达到可以作为数据库使用的阶段,并可通过传播渠道进行传播。这种精干的数据库便成了客观知识结构的储存库,人类便不必等待头脑经过无数年的进化来增大记忆容量,而运用这个所谓体外大脑。第85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五、决策功能派

决策功能理论的特点

Yovits等人的决策功能理论和情报决策模型

第86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决策功能理论的特点:在理论基础上将情报看作是决策中有价值的资料;通过对人类决策过程的分析,建立起以情报处理为核心的通用决策模型;用定量的方法对—系列与决策过程有关的变量和参数进行处理,描述情报流在决策过程的动态过程,揭示相互之间的定量关系;以情报量、情报价值、情报效益、决策者效能、决策者能绩等概念和关系量来揭示情报的决策功能。第87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Yovits等人的决策功能理论和情报决策模型情报与决策

通用情报系统模型

情报决策过程

决策过程中的若干情报因素

第88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报与决策Shannon信息论方法的局限性

Yovits等将情报与其效能联系在一起,从而也就是与其使用和价值联系在一起,将情报视为对于决策有价值的资料。第89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通用情报系统模型第90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三个重要假设:情报是对于决策具有价值的资料;情报通过决策过程产生可观察到的结果;存在情报反馈,这样DM就可调整自己对于决策环境的认识,以为以后的类似决策服务。第91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机理:情报通过情报获取和传播(IAD)模块传递给决策者(DM)。情报或者作为输入(外部资料)或者作为反馈(内部资料)进入IAD模块。反馈向决策者提供关于以往所作决策的情报。DM作出一项决策(即选择一系列行动),决策由执行模块执行。转换模块将决策的可见的和可观察到的结果转换为反馈数据输给IAD。第92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报决策过程DM的目标之一是根据他当时对于决策情境的估价作出“最佳”的可能决策。经典决策理论并不能真正地反映决策过程,因为DM有好、中、差之分。在具体研究上述决策过程时,只考虑合理的DM。一个合理的DM根据他所具有的关于总情况的最好模型进行决策,而且要将他的决策与某些目标集联系起来。第93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DM试图达到两个主要的、但却是互相补充的目标:(a)根据他在现有知识状态下的某些衡准集,他希望选择最佳的一组行为(COA);(b)通过选择一个COA;它希望能对当时的决策总条件获得最深刻的了解。第94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DM想要了解的,与具体决策情境有关的情况有:

(a)根据当时能获得的所有情报,对各种COA可能带来的结果进行预测。事实上,他将目前的情况与他过去所作的决策联系起来;(b)根据某些标准选择一个COA;(c)通过反馈将实际产生的可观察结果与预测结果进行比较;(d)根据最新情况对关于决策情况的总模型进行修正,作为此学习过程的结果;(e)机会出现时,返回到(d),作出类似决策,重复上述程序。第95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决策过程中的若干情报因素约维茨提出了:学习选择信心预期价值不确定性等重要的与决策有关的情报因素。

第96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首先,要求DM根据他所作出的决策所带来的可观察的结果,学习他自己的关于决策情境的模型。这里便涉及到一个学习过程。学习是在附加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最新情况修改DM的知识状态的过程以及使其主观模型普遍化的过程。显然,这个过程是一个情报过程。其次,DM选择最佳的COA以实现决策目标,DM重复其决策过程,获得了他所预测的结果的同时,信心提高。DM对于他现有模型的信心明显地影响了他的知识状态为学习过程所改变的方式。同样,DM对于他自己的模型的信心也帮助他决定到底选择什么样的方案。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DM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问题。第97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决策包含着许多非确定性:约维茨认为,DM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内必须对付的不确定性可以分为三种范畴:自然状态非确定性——包括会对各种结果起决定作用的不可控的外界条件。执行非确定性——表现为两种形式。首先,DM必须能鉴别出可供他使用的COA,即他的各种可选方案;其次,他必须能确定出他所考虑采取的每一种行动的可能结果。目标非确定性——将结果与目标的实现联系起来。DM必须根据他的特定目标的实现情况来认识每一种可能结果的价值或是否有价值。第98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六、系统理论派系统理论派在情报学理论建树上主要是采用系统科学方法来考察情报现象和过程,从而揭示了以往未被人注意研究的领域与方面。系统理论派的特点、主要代表人物和研究方向

兰洛依斯(Langlois)的控制论系统情报理论

列哥梅尼德斯(Ligomenides)的耗散系统情报理论

其他第99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系统理论派的特点:第一,它不是孤立地分析单个的情报现象,而是将其作为系统的一个因素来考虑,或者将整个情报过程本身就看作是一个系统。第二,从人本系统角度,而不是从社会系统角度研究情报过程,因为后者属于社会传播范围。第三,借用技术系统的研究方法,特别是控制论系统方法,对人的情报过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由机械论向非机械论过渡。第100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系统科学概述概念: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各种系统的运动规律,并根据这种规律性的认识去大规模改造世界的一门综合性科学。产生背景:人类活动愈来愈具有综合性、全局性特征生产现代化、社会化程度愈高,职能分工愈细,要求管理的高度协调和统筹安排科学从新的分化走向新的综合第101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系统科学概述系统论不等于系统科学系统科学的层次:基础学科层次、技术学科层次、工程技术层次系统科学的内容:“旧三论”、“新三论”、博弈论、运筹学、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排队论、系统分析、人工智能……第102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主要代表人物和研究方向:Langlois——控制论系统情报理论Ligomenides——耗散系统情报理论Strong——适应系统情报理论Blake——管理生态系统理论第103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兰洛依斯(Langlois)的控制论系统情报理论Langlois认为,从控制论系统角度看,人是不同于其他机械论系统的一种情报处理系统。人是一种目标寻求系统,在这种系统中情报的含义来源于讯息所引起的符合系统目的的行动;就是说,情报的含义是由系统本身的结构决定的。因而,研究情报过程首先就必须对情报系统的结构特性进行研究。兰洛依斯把系统的结构称为系统的准备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构情报和参数情报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第104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系统理论与情报的含义:一般人认为,古典信息论关于情报和知识的概念区别在本质上是机械论与非机械论的对立。但兰洛依斯认为,从系统理论来分析,情报和知识问题大大超出了机械论/非机械论这个两分法。系统可以分为“因果”系统和“目标寻求”系统。前者根据最接近的逻辑对其环境作出反应;后者按照靠近最终结果的东西进行运作。在因果系统和目标寻求系统中,每份情报都有一个含义问题。在前者,一个信号的含义就是他所引起的反应;在后者,反应也是含义的最终标准,但是欲想了解一个信号的含义是什么,却必须首先知道系统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因为反应再不是简单的反应,而是目标的结果,是经过目标的判别、加工后才出现的反应。并不是所有信号都具有同等的含义。以错误形式表示的信号是不能为系统所“知道”的;同样,并非所有有意义的信号都具有相同的含义。第105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报含义与系统结构:

兰洛依斯认为“一个讯息在控制论系统中的含义来源于讯息所引起的系统的行动。”这句话的逻辑理解是,含义是由系统本身确定的,即情报价值取决于系统本身。决定一个讯息意义的是整个结构形式,而不是孤立的任何特定的反应。必须总是从接受信号的系统或个人的角度来确定情报的意义。一个讯息对于一个控制论系统的意义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和讯息的形式。第106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结构情报与参数情报:

情报事件不是一个独立、孤立的局部性事件,而是一个与系统整体状态有关的事件。情报分为“结构性情报’和“参数性情报”。前者对系统的基本结构起作用,后者则对系统的参数起作用——即对在基本结构限定下调节和校准系统工作的因素(或单元)起作用,却不会改变基本结构。第107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列哥梅尼德斯(Ligomenides)的耗散系统情报理论列哥梅尼德斯从系统动力学和耗散结构理论出发,着重从人作为一个情报处理系统与外部世界的开放性交流角度,探讨了情报过程的系统行为规律。他认为在开放系统的相互作用中,自然界的守恒力和变化法则使世界呈现出各种各样高度结构化的形式,这些众多的形式就是情报,而情报反过来又可以对形式的出现起影响作用。这就在本质上将人类的情报过程放在了系统动力学背景下,动态地反映了情报这个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列哥梅尼德斯从开放系统耗散结构的角度,探讨了人脑的情报推理模型,对于揭开人的智能结构作了尝试。第108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理论基础——系统动力学和耗散结构理论

波尔兹曼等人的有序化原则,在很长时间内用于解释平衡状态和非平衡状态。布鲁塞尔学派对远离平衡状态的研究指出,尽管物理世界的某些方面是以平衡方式或准平衡方式作用的,像波尔兹曼的秩序原则或最小生产公理所支配的“机器”,但是大多数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却是与开放系统有关的。这种开放系统与其环境交换能量,物质和情报,是远离热动力平衡的。肯定地说,生物系统和社会系统是这种类型的系统,所以任何试图用机械方式对它们进行解释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第109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耗散结构理论一种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1969年I.Prigogine提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的系统,当它的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通过涨落有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空间上、时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域形成的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由于需要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所以称为耗散结构。耗散结构是一种关于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第110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阈值:为使系统发生某种过程或变化所需的外界作用量的最小值。相变:物质系统中具有相同成分及相同物理、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该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相结构发生变化称为相变。无序与有序:描述系统整体结构特征的量。系统整体行为取决于系统内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当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较大,而其独立性较小时,系统的整体性在客观上显示出一定的结构,这样的系统就是有序的,反之为无序的。第111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涨落:概念:是物质系统处于热动平衡状态时,由于系统内粒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引起的表征整个系统某种性质的物理量与其统计平均值的偏差。如压力涨落、密度涨落等。作用:涨落是影响系统演化的重要因素。(系统处于稳定平衡、临界状态、远离平衡状态)第112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自组织:在一定的外部能量流或物质流输入的条件下,系统会通过大量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在自身涨落力的推动下,达到新的稳态,形成新的时间、空间或时空有序结构,这个过程称为自组织。必要条件:一个是系统必须是开放的、一个是系统必须是包含大量子系统的宏观系统,且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的(即控制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不具有叠加性和齐次性)。第113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理论基础——系统动力学和耗散结构理论所有系统都是由不断“扰动’的子系统构成的。有时,由于正反馈的作用结构,单个的扰动或一组扰动的组合就可能强烈到足以打破原有的组织。在这种革命性的奇点时刻,即分叉点,要想预先确定即将发生的系统变化的方向是不可能的,这种不可能性是固有的。整体化破裂而成为‘动乱’;或发生突变而形成新的、更加变异的、高度有序的“耗散结构’:两者都是可能的。这种新出现的形式称为“耗散的”,是因为与它们所代替的更简单的结构相比,它们要求有更多的能量去维持其存在。第114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理论基础——系统动力学和耗散结构理论普里高津坚持认为秩序或组织,即形式,可以现实地通过‘自组织’过程“即时地’从非秩序和混乱中产生。自组织是无可怀疑的“力’的结果,是随机寻求变化的结果。耗散结构理论向我们证明,系统可能会采用异乎寻常的方式重新组织自己,始料未及的新形式便可能会在空间和时间上出现,这种新的理论为研究情报的本质开辟了新的前景。第115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情报与形式:“形式”是作为通过某些可以感知的媒介而表现出来的、可以辨认的秩序的产物,是能够为有生命的机体或特别设计了用于此种目的的无生命的机器感觉出来的。从感知者的角度来考察形式,被感觉到的形式便可能包含有情报。换句话说,情报包含在高度结构化的形式内,通过这种形式我们了解现实。因为“现实”以高度结构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自然界的守恒力使变化和法则的产物以低能量的时空形式存在,并使其保持这样的时空形式。情报是现实世界“形式”的折现。这是因为“情报”这种东西是不受对其进行处理的方式控制的,它还独立于运输情报的载体,以及表述时的符号和形式。第116页,共131页,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人脑的情报推理模型:我们能否找到与我们大脑感知情报和进行推理的方式相类似的模型和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