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学》教案
课程编号:C02043
课时安排:32学时教学类型:理论课
第一章美从何处寻——西方古代美学观点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数的和谐为美、美和效用的关系、柏拉图的美学观和《大希庇阿斯篇》
熟悉亚里斯多德的美学观
了解对柏拉图提问“美是什么”的现代应答
◆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和谐为美、美和效用的关系、柏拉图的美学观和《大希庇阿斯篇》;亚里斯多德的美学观;对柏拉图提问
“美是什么”的现代应答
*重点:柏拉图的美学观和《大希庇阿斯篇》
#难点:亚里斯多德的美学观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采用多媒体课件,重视美学理论、观点的阐述、结合具体艺术作品、案例进行分析;
手段:
(1)重视各时期、各派美学理论的讲解、评价;(2)重视各美学观点的文化背景分析;(3)明确审美心
理、美的本质、美的欣赏、美感在美学体系中的地位;(4)社会美、自然美、人的美三大块来整合美学
◆过程设计:
(1)和谐为美、美和效用的关系、柏拉图的美学观和《大希庇阿斯篇》;(2)亚里斯多德的美学观;(3)
对柏拉图提问“美是什么”的现代应答;(4)小结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的关系、美是理式、美是价值的命
题
◆讨论、思考题、作业:
思考题:
1、中西方对宇宙美的欣赏有什么区别?
2、分析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
3、怎样理解柏拉图的“美是理式”?
4、亚里斯多德对美的论述有什么特点?
5、分析“美是价值”的命题。
◆参考书目:
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亚里斯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教师姓名:王美艳职称:副教授2006-9-9
《美学》教案Page1of8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与艺术学院:王美艳
《美学》教案
课程编号:C02043
课时安排:32学时教学类型:理论课
第二章我见青山多妩媚——中国古代美学观点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从致用、比德到畅神的美学发展历程
熟悉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了解人物的品藻(晋人的美、《体相学》、人体美学)
◆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从致用、比德到畅神的美学发展历程;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人物的品藻(晋人的美、《体相学》、人体美
学)
*重点:从致用、比德到畅神的美学发展历程
#难点:晋人的美、《体相学》、人体美学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采用多媒体课件,重视美学理论、观点的阐述、结合具体艺术作品、案例进行分析;
手段:
(1)重视各时期、各派美学理论的讲解、评价;(2)重视各美学观点的文化背景分析;(3)明确审美心
理、美的本质、美的欣赏、美感在美学体系中的地位;(4)社会美、自然美、人的美三大块来整合美学
◆过程设计:
(1)从致用、比德到畅神的美学发展历程;(2)美不自美,因人而彰;(3)人物的品藻(晋人的美、《体
相学》、人体美学);(4)
◆讨论、思考题、作业:
思考题:
1、比较比德和畅神的自然审美观?
2、怎样理解“澄怀味象”和“澄怀观道”?
3、分析“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美学命题?
4、怎样欣赏自然美?
5、什么是晋人的“人物品藻”?
6、怎样看待人体美学问题?
◆参考书目:
叶朗:《胸中之竹》,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梭罗:《瓦尔登湖》,徐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亚里斯多德:《体相学》,载《亚里斯多德全集》第6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9年版。
罗丹,《罗丹艺术论》,傅雷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教师姓名:王美艳职称:副教授2006-9-9
《美学》教案Page2of8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与艺术学院:王美艳
《美学》教案
课程编号:C02043
课时安排:32学时教学类型:理论课
第三章审美心理学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审美距离说、审美移情说
熟悉美感的心理因素
了解美感的本质和特征
◆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审美距离说;距离说如何分析艺术活动;移情说、格式塔同形同构说;内摹仿和美感的生理基础;美感的
心理因素:知觉和表象、想象和联想、通感;美感的本质和特征:美感的产生和发展、美感的特征、美感
的差异性和共同性
*重点:审美距离说;距离说如何分析艺术活动;移情说、格式塔同形同构说
#难点:格式塔同形同构说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采用多媒体课件,重视美学理论、观点的阐述、结合具体艺术作品、案例进行分析;
手段:
(1)重视各时期、各派美学理论的讲解、评价;(2)重视各美学观点的文化背景分析;(3)明确审美心
理、美的本质、美的欣赏、美感在美学体系中的地位;(4)社会美、自然美、人的美三大块来整合美学
◆过程设计:
(1)审美距离说;距离说如何分析艺术活动;(2)移情说、格式塔同形同构说;内摹仿和美感的生理基
础;(3)美感的心理因素:知觉和表象、想象和联想、通感;(4)美感的本质和特征:美感的产生和发展、
美感的特征、美感的差异性和共同性;(5)小结适当的距离为什么能够产生美、美感特征、美感的心理因
素及其特征
◆讨论、思考题、作业:
思考题:
1、适当的距离为什么能够产生美?
2、距离原则载艺术活动中起什么作用?
3、谈谈你对移情说的理解
4、什么是格式塔同形同构说?
5、美感有哪些心理因素?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6、美感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7、谈谈你对美感特征的理解。
◆参考书目:
1、朱光潜:《谈美》,载《朱光潜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朱光潜:《谈美书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载《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4、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滕守尧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教师姓名:王美艳职称:副教授2006-9-9
《美学》教案Page3of8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与艺术学院:王美艳
《美学》教案
课程编号:C02043
课时安排:32学时教学类型:理论课
第四章审美鉴赏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如何培养审美鉴赏力
熟悉审美鉴赏活动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
了解如何培养纯正的趣味;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的学术历程和审美活动
◆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培养审美鉴赏力的培养;审美鉴赏活动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纯正趣味的培养;美学大家朱光潜先生的
学术历程和审美活动(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美不在心,也不在物,而
在于心物关系上;美是物的意象,物的意象是人的情趣返照。
*重点:审美鉴赏活动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纯正趣味的培养;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
#难点: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采用多媒体课件,重视美学理论、观点的阐述、结合具体艺术作品、案例进行分析;
手段:
(1)重视各时期、各派美学理论的讲解、评价;(2)重视各美学观点的文化背景分析;(3)明确审美心
理、美的本质、美的欣赏、美感在美学体系中的地位;(4)社会美、自然美、人的美三大块来整合美学
◆过程设计:
(1)培养审美鉴赏力的培养;(2)审美鉴赏活动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纯正趣味的培养;(3)美学大
家朱光潜先生的学术历程和审美活动(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4)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5)
美不在心,也不在物,而在于心物关系上;美是物的意象,物的意象是人的情趣返照。(6)比较美学的双
子星座朱光潜先生和宗白华先生的学术历程和美学思想
◆讨论、思考题、作业:
思考题:
1、欣赏艺术需要什么样的主观条件?
2、为什么说“欣赏是一种创造”?
3、谈谈你对纯正的趣味的理解。
4、分析朱光潜先生西方美学史研究的特点?
5、比较美学的双子星座朱光潜先生和宗白华先生的学术历程?
6、怎样理解宗白华先生的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
◆参考书目:
1、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2、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教师姓名:王美艳职称:副教授2006-9-9
《美学》教案Page4of8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与艺术学院:王美艳
《美学》教案
课程编号:C02043
课时安排:32学时教学类型:理论课
第五章审美范畴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作为审美范畴的崇高;作为审美范畴的悲
熟悉朗吉弩斯的《论崇高》;美学史中的悲;
了解悲的本质;悲剧快感
◆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作为审美范畴的崇高;朗吉弩斯的《论崇高》;作为审美范畴的悲;美学史中的悲;悲的本质;悲剧快感
*重点:作为审美范畴的悲;作为审美范畴的崇高;
#难点:悲的本质;悲剧快感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采用多媒体课件,重视美学理论、观点的阐述、结合具体艺术作品、案例进行分析;
手段:
(1)重视各时期、各派美学理论的讲解、评价;(2)重视各美学观点的文化背景分析;(3)明确审美心
理、美的本质、美的欣赏、美感在美学体系中的地位;(4)社会美、自然美、人的美三大块来整合美学
◆过程设计:
(1)作为审美范畴的崇高;(2)朗吉弩斯的《论崇高》;(3)作为审美范畴的悲;(4)美学史中的悲;(5)
悲的本质;(6)悲剧快感;(7)比较刚性美和柔性美;比较美学史上的若干悲剧理论
◆讨论、思考题、作业:
思考题:
1、朗吉弩斯的《论崇高》在美学史上有什么意义?
2、怎样理解作为审美范畴的崇高?
3、比较刚性美和柔性美。
4、分析美学史上的若干悲剧理论?
5、谈谈悲剧的本质
6、怎样理解悲剧的快感?
◆参考书目:
朗吉弩斯:《论崇高》,载《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泽厚:《美学论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张隆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第3册下卷C部分第3节,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教师姓名:王美艳职称:副教授2006-9-9
《美学》教案Page5of8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与艺术学院:王美艳
《美学》教案
课程编号:C02043
课时安排:32学时教学类型:理论课
第六章科学美与技术美学——社会美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科学中的美;科学活动的美学动力;
熟悉技术美学的研究范畴(研究人周围的环境和人造物品的审美改造和艺术改造的规律,通过艺术设计这
个中介来实现);
了解技术美学和理论美学的关系;美和效用的关系
◆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科学中的美;科学活动的美学动力;技术美学的研究范畴(研究人周围的环境和人造物品的审美改造和艺
术改造的规律,通过艺术设计这个中介来实现);技术美学和理论美学的关系;美和效用的关系;以美导
真;
*重点:科学活动的美学动力;
#难点:技术美学和理论美学的关系;美和效用的关系;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采用多媒体课件,重视美学理论、观点的阐述、结合具体艺术作品、案例进行分析;
手段:
(1)重视各时期、各派美学理论的讲解、评价;(2)重视各美学观点的文化背景分析;(3)明确审美心
理、美的本质、美的欣赏、美感在美学体系中的地位;(4)社会美、自然美、人的美三大块来整合美学
◆过程设计:
(1)科学中的美;(2)科学活动的美学动力;(3)技术美学的研究范畴(研究人周围的环境和人造物品
的审美改造和艺术改造的规律,通过艺术设计这个中介来实现);(4小结技术美学和理论美学的关系;美
和效用的关系
◆讨论、思考题、作业:
思考题:
1、怎样理解艺术设计是生活方式的设计?
2、比较功能美和式样美?
3、怎样理解“美是销售成功的钥匙”?
4、什么是科学美?科学美有哪些特点?
5、分析“以美导真”的命题。
6、举例说明美学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参考书目:
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科学之美》,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李政道文录》,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教师姓名:王美艳职称:副教授2006-9-9
《美学》教案Page6of8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与艺术学院:王美艳
《美学》教案
课程编号:C02043
课时安排:32学时教学类型:理论课
第七章艺术美——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艺术美是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艺术的不用之用——艺术功能;
熟悉艺术概念的历史发展;艺术殿堂的建构;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了解艺术功能的研究概况;
◆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
艺术美是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艺术功能的研究概况;艺术的不用之用——艺术功能;艺术概念的历史发
展;艺术殿堂的建构;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重点:艺术的不用之用——艺术功能;
#难点: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采用多媒体课件,重视美学理论、观点的阐述、结合具体艺术作品、案例进行分析;
手段:
(1)重视各时期、各派美学理论的讲解、评价;(2)重视各美学观点的文化背景分析;(3)明确审美心
理、美的本质、美的欣赏、美感在美学体系中的地位;(4)社会美、自然美、人的美三大块来整合美学
◆过程设计:
(1)艺术美是美学研究的核心对象;(2)艺术功能的研究概况;艺术的不用之用——艺术功能;(3)艺
术概念的历史发展;(4)艺术殿堂的建构;(5)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艺术样式发展的不平衡、
艺术体裁发展的不平衡;(6)比较艺术摹仿说与艺术表现说(7)比较艺术的三功能:教育功能、净化功
能、补偿功能
◆讨论、思考题、作业:
思考题:
1、比较艺术摹仿说与艺术表现说?
2、怎样对艺术进行分类?
3、举例说明艺术的样式和体裁的发展不平衡。
4、艺术三功能说有什么局限性?
5、谈谈你所理解的艺术功能。
6、艺术最基本的功能是什么?请加以说明。
◆参考书目:
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卡冈:《艺术形态学》,凌继尧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
朱光潜:《谈美·谈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斯托洛维奇:《生活·创作·人——艺术活动的功能》,凌继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教师姓名:王美艳职称:副教授2006-9-9
《美学》教案Page7of8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与艺术学院:王美艳
《美学》教案
课程编号:C02043
课时安排:32学时教学类型:理论课
第八章人生的艺术化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织品设计师证书考试考后总结试题及答案
- 税务师考试最佳学习方式试题及答案
- 网络规划设计师职业发展试题及答案
- 母猪用药指导试题及答案
- 文综试题地理真题及答案
- 2025年税务师考试知识积累试题及答案
- 成人考试题型及答案
- 税务师考试2025年精细化复习规划试题及答案
- 科学饲喂母猪的方法试题及答案
- 初级药师考试技巧试题及答案
- IPM原理及测试方法课件
- 新生儿肺炎临床路径【2020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初一 英语Unit9SectionA2a-2d课件
- 2022年防腐防火涂装、钢结构变形检测试卷及答案
- 倾斜摄影建模及测图技术解决方案
-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 外研版五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加油站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 第十四章 五四时期的政治思想.课件电子教案
- 义务教育(科学)新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
- 初中数学不等式组初中数学计算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