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四章第十四章五四时期的政治思想五四时期的政治思想第一节第一节 五四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五四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文化论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文化论争一、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一、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事无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事无暇东顾,加之民国政府鼓励实业建设,中国的民族资本东顾,加之民国政府鼓励实业建设,中国的民族资本得到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得到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罢工斗争的目标也由早期的以争取改善自身经济
2、待遇罢工斗争的目标也由早期的以争取改善自身经济待遇为主,转变为同时争取经济与政治权利。这说明中国为主,转变为同时争取经济与政治权利。这说明中国的无产阶级正在由的无产阶级正在由“自在自在”的阶级迅速向的阶级迅速向“自为自为”的的阶级转变。阶级转变。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以如此巨大的规模参加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以如此巨大的规模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政治斗争,是前所未有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政治斗争,是前所未有的。这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这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并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命运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台,并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命运的
3、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力量。此外,由于资本主义的经济掠夺、连年军阀混战等原此外,由于资本主义的经济掠夺、连年军阀混战等原因,不堪重负的农民也纷纷走上反抗的道路。因,不堪重负的农民也纷纷走上反抗的道路。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文化论争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文化论争民国建立后,政治上呈现出复杂而动荡的局面。作为民国建立后,政治上呈现出复杂而动荡的局面。作为政治上这种混乱局面的反映,思想领域里也出现了多政治上这种混乱局面的反映,思想领域里也出现了多种思潮激烈斗争的局面,它们之中有的是为袁世凯独种思潮激烈斗争的局面,它们之中有的是为袁世凯独裁统治制造舆论,有的则以维护民主共和相号召。裁统治制造舆论,有
4、的则以维护民主共和相号召。尊孔复古尊孔复古1 1年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年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青年杂志(后(后更名更名新青年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发起新文化运动。年月,年月,新青年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迁到北京。编辑部从上海迁到北京。于是以于是以新青年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中心,形成一个新文和北京大学为中心,形成一个新文化阵营,领导新文化运动。化阵营,领导新文化运动。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着手对年初,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着手对北大进行重大改革。北大进行重大改革。鲁迅从年起为鲁迅从年起为新青年新青年撰稿。撰稿。胡适年从美国回国后被北京大学聘为文科教胡适年从美国回国后被北京大
5、学聘为文科教授,参与授,参与新青年新青年的编辑工作。的编辑工作。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对专制和迷信盲从;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从这些内容来看,它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从这些内容来看,它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范围,其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范围,其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共和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渐次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进入一十月革命的影响渐次扩大,新文
6、化运动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初期的新文化阵营内部开始分化。个全新的阶段,初期的新文化阵营内部开始分化。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开始转向马克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先进分子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而以胡适为代表的另一派人士,则停留在原思主义,而以胡适为代表的另一派人士,则停留在原有的立场上,双方之间开始在涉及中国前途等重大问有的立场上,双方之间开始在涉及中国前途等重大问题上发生论争。题上发生论争。正是在这场论争中,一大批先进分子以救国救民、改造正是在这场论争中,一大批先进分子以救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重新考虑中国的前途,探求改造中国社会社会为己任,重新考虑中国的前途,探求改造中国社
7、会的新方案。的新方案。在这场论争的第三阶段即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在这场论争的第三阶段即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之后,出现了要不要主义、要什么主义的激烈论争。之后,出现了要不要主义、要什么主义的激烈论争。这些理论和实践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这些理论和实践活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动的结合, 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第二节陈独秀的政治思想第二节陈独秀的政治思想陈独秀(陈独秀(),原名),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是新文化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人,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运动的主将、“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 和中国共产党的
8、主要创始人之一。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年赴日本,开始接受革命思想。辛年赴日本,开始接受革命思想。辛亥革命时期,任安徽都督孙毓筠的秘书亥革命时期,任安徽都督孙毓筠的秘书长。年月创办长。年月创办青年杂志青年杂志,高举高举“民主民主”和和“科学科学”的旗帜,的旗帜, 宣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年出任北传新文化、新思想。年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年与李大钊京大学文科学长。年与李大钊等创办等创办每周评论每周评论。年领导。年领导五四爱国运动。年开始接受马五四爱国运动。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同年月,发起成立克思主义。同年月,发起成立“马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思主义研究会”,积极从事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中国共产
9、党的筹建工作。年月中共一大的筹建工作。年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当选为中共中央局书记。在上海召开,当选为中共中央局书记。年大革命失败后被停职。年大革命失败后被停职。年因年因“托派托派”问题被开除出党。问题被开除出党。年月病逝于四川江津。年月病逝于四川江津。一、前期政治思想一、前期政治思想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的思想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四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的思想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四运动前他是民主主义者,五四运动后他逐步转变为马克运动前他是民主主义者,五四运动后他逐步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与此相应,其政治思想也经历了前后两个不思主义者。与此相应,其政治思想也经历了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其前期政治思想主
10、要包括进化历史观、民主同的时期。其前期政治思想主要包括进化历史观、民主与科学思想。与科学思想。(一)进化历史观(一)进化历史观陈独秀前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进化历史观。陈独秀前期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进化历史观。陈独秀用进化论谈古论今,形成了以下认识:陈独秀用进化论谈古论今,形成了以下认识:首先,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首先,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其次,社会历史进化具有一定的形式和规律。其次,社会历史进化具有一定的形式和规律。最后,陈独秀还探讨了社会历史进化的手段与动力。最后,陈独秀还探讨了社会历史进化的手段与动力。(二)(二) 民主与科学并重的思想民主与科学并
11、重的思想“德德”“”“赛赛”二先生二先生年,陈独秀在枟敬告青年枠一文中,首次举年,陈独秀在枟敬告青年枠一文中,首次举起起“科学科学”与与“人权人权”(即(即“民主民主”)两面大旗。)两面大旗。他说:他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伦理革命思想伦理革命思想除力倡除力倡“科学科学”与与“民主民主”外,陈独秀还积极倡导外,陈独秀还积极倡导“伦理伦理革命革命”。陈独秀之所以倡导伦理革命,在他看来,主要理。陈独秀之所以倡导伦理革命,在他看来,主要理由是:由是:首先首先,伦理革命是符合进化公例
12、的。,伦理革命是符合进化公例的。其次其次,经由,经由“伦理革命伦理革命”而激发的而激发的“伦理的觉悟伦理的觉悟”,是,是“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最后最后,伦理革命的主要内涵是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伦理革命的主要内涵是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所谓所谓“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从本质上说就是民主政治。,从本质上说就是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是西方近代的产物,它与近代国家的出现紧密相关。民主政治是西方近代的产物,它与近代国家的出现紧密相关。所以,陈独秀才说:所以,陈独秀才说:“近世国家主义,乃民主的国家,非民近世
13、国家主义,乃民主的国家,非民奴的国家。奴的国家。陈独秀认为,要发展陈独秀认为,要发展民主政治民主政治,必须完成两大方面的工作:,必须完成两大方面的工作:首先首先,必须使国民具有现代国家观念。,必须使国民具有现代国家观念。其次其次,必须使国民树立科学精神和民主理念。,必须使国民树立科学精神和民主理念。国民要具有现代的民主理念,应把握以下几点:国民要具有现代的民主理念,应把握以下几点:第一第一,专制政治与民主政治依据的学说不同。,专制政治与民主政治依据的学说不同。第二第二,民主政治要求人格独立。,民主政治要求人格独立。第三第三,民主与民本不同。,民主与民本不同。总之,依据进化论,陈独秀认为民主取代
14、专制是社会进化的总之,依据进化论,陈独秀认为民主取代专制是社会进化的必然趋势,要发展民主,就必须反对专制。必然趋势,要发展民主,就必须反对专制。二、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思想二、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政治思想(一)接受社会主义思想的历程(一)接受社会主义思想的历程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使他认识到当时的世界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使他认识到当时的世界还是弱肉强食的还是弱肉强食的“强盗世界强盗世界”,由此对资产阶级民主,由此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发生怀疑。制度发生怀疑。年月,陈独秀发表年月,陈独秀发表告北京劳动界告北京劳动界一一文,明确指出:资本主义民主已经过时,世界已经进文,明确指出:资本主义民主
15、已经过时,世界已经进入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入无产阶级革命时代。马克思主义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传入中国,这给思想马克思主义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传入中国,这给思想上处于徘徊的陈独秀指明了方向,促使他最终选择了上处于徘徊的陈独秀指明了方向,促使他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年月日发表的社会主义。年月日发表的谈政治谈政治一一文,标志着他告别了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文,标志着他告别了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二)为捍卫社会主义而进行的论辩(二)为捍卫社会主义而进行的论辩为了捍卫社会主义,陈独秀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一道为了捍卫社会主义,陈独秀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一道与以张东荪等为代表的实业派和以区声白等为代表的与以张东荪等为代表
16、的实业派和以区声白等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者进行了激烈的论战。无政府主义者进行了激烈的论战。论战主要围绕着论战主要围绕着“为什么要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讲社会主义”、“为什么为什么能讲社会主义能讲社会主义”和和“应讲何种社会主义应讲何种社会主义”三个问题展三个问题展开。开。(三)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解和介绍(三)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解和介绍陈独秀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陈独秀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剩余价值。一是剩余价值。二是唯物史观。二是唯物史观。三是三是“阶级争斗阶级争斗”。四是四是“劳工专政劳工专政”。(四)(四)“劳工专政劳工专政”的实现的实现概括而言,要从两
17、方面着手概括而言,要从两方面着手实现实现“劳工专政劳工专政”:第一,劳动者起来革命。第一,劳动者起来革命。第二,劳动阶级联合起来,第二,劳动阶级联合起来,建立组织尤其是要组建自己建立组织尤其是要组建自己的先锋队共产党。的先锋队共产党。基于上述认识,五四运动后基于上述认识,五四运动后的陈独秀,坚决走上了创立的陈独秀,坚决走上了创立无产阶级政党之路,与李大无产阶级政党之路,与李大钊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钊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要创始人。第三节李大钊的政治思想第三节李大钊的政治思想李大钊(李大钊() ,字,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的主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年考
18、入天津要创始人之一。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法政诸科及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法政诸科及英、日文。年,入日本早稻英、日文。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年月回国后,田大学学习。年月回国后,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年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年开始与陈独秀等筹建中国共产党。中开始与陈独秀等筹建中国共产党。中共成立后,积极领导工人运动,推动共成立后,积极领导工人运动,推动国共合作。年月日,国共合作。年月日,被张作霖杀害,年仅岁,以其言被张作霖杀害,年仅岁,以其言行与鲜血践行了行与鲜血践行了“铁肩担道义、妙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著文章”的人生信念。他的马克思主的人生信念。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极大地影
19、响了中国现代历义政治思想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现代历史进程。著作被编为史进程。著作被编为李大钊全集李大钊全集等。等。一、创造一、创造“青春中华青春中华”的爱国思想的爱国思想年,李大钊发表年,李大钊发表 之使命之使命一文,提一文,提出当时中国青年的唯一使命,在于急起直追,勇往奋出当时中国青年的唯一使命,在于急起直追,勇往奋进,创造进,创造“青春中华青春中华”,使,使“我为青春之我,我之家我为青春之我,我之家庭为青春之家庭,我之国家为青春之国家,我之民族庭为青春之家庭,我之国家为青春之国家,我之民族为青春之民族为青春之民族”。李大钊创造李大钊创造“青春中华青春中华”的爱国思想建立在彻底反省的爱国思想建立
20、在彻底反省自觉、自我批判的基础上,表现出正视现实而又积极自觉、自我批判的基础上,表现出正视现实而又积极乐观的特点;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将爱国主义提高乐观的特点;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将爱国主义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到一个新的阶段。第一,创造第一,创造“青春中华青春中华”的爱国思想,是他从思想文的爱国思想,是他从思想文化上提出的民族自觉的宣言书。化上提出的民族自觉的宣言书。二,创造二,创造“青春中华青春中华”的爱国思想,是其民族复兴理的爱国思想,是其民族复兴理论的重要基础。论的重要基础。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李大钊对建设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李大钊对建设“青春中华青春中华”的主体认识也发生了变化
21、,由按年龄、人生阶段划分的主体认识也发生了变化,由按年龄、人生阶段划分的青年变为以职业或社会阶层划分的工人、农民等为的青年变为以职业或社会阶层划分的工人、农民等为代表的劳动者。代表的劳动者。关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李大钊得出的最终答案关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李大钊得出的最终答案是:站在劳工、劳农等劳动者的无产阶级立场,以马是:站在劳工、劳农等劳动者的无产阶级立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克思主义为指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二、二、“民彝民彝”政治观政治观李大钊早期思想曾受梁启超等改良思想影响。民国初年,李大钊早期思想曾受梁启超等改良思想影响。民国初年,政治上一度支持袁世凯、反对革命
22、党人发起政治上一度支持袁世凯、反对革命党人发起“二次革二次革命命”。但当袁世凯帝制自为时,他便转而开始批袁,并。但当袁世凯帝制自为时,他便转而开始批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其“民彝民彝”政治观。政治观。“民彝民彝”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李大钊所谓的李大钊所谓的“民彝民彝”,是指人民的常性、意志、愿望,是指人民的常性、意志、愿望等,是现代等,是现代“政治上之神器政治上之神器”,是政治的根本依据。,是政治的根本依据。只有充分体现只有充分体现“民彝民彝”的政治,才是好的政治。不仅的政治,才是好的政治。不仅如此,如此,“民彝民彝”还是权衡一切真理的标准。还是权衡一
23、切真理的标准。李大钊认为,李大钊认为,“民彝民彝”的体现需要有制度保证。为保的体现需要有制度保证。为保障代议民主制完全表达障代议民主制完全表达“民彝民彝”,李大钊特别重视宪,李大钊特别重视宪法对于实现民权的意义。法对于实现民权的意义。而在近代中国,束缚而在近代中国,束缚“民彝民彝”、阻碍民主政治的最大、阻碍民主政治的最大障碍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残余及其护身符孔子。李大钊障碍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残余及其护身符孔子。李大钊认为,皇帝与宪法不能两立,自由与认为,皇帝与宪法不能两立,自由与“孔子孔子”不能并不能并存。存。以平民史观反对英雄史观,倡导民主自由以平民史观反对英雄史观,倡导民主自由李大钊认为,不仅要
24、把李大钊认为,不仅要把“民彝民彝”从圣人的束缚中解放从圣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还要把它从英雄的压制下解放出来,让人民自出来,还要把它从英雄的压制下解放出来,让人民自由自在,才能建设好民主政治。由自在,才能建设好民主政治。为获得思想自由,一方面要破除对孔子的偶像崇拜;为获得思想自由,一方面要破除对孔子的偶像崇拜; 另一方面,则以平民主义反对英雄主义。另一方面,则以平民主义反对英雄主义。通过通过“众意众意”这一概念,李大钊把这一概念,李大钊把“众庶众庶”即即“平民平民”视为政治主体,他们是自由、平等的独立个体,相互视为政治主体,他们是自由、平等的独立个体,相互之间是平等的。之间是平等的。以科学精神反
25、对偶像崇拜,树立真理权威以科学精神反对偶像崇拜,树立真理权威李大钊主张,人民应有科学精神。在他看来,民主政李大钊主张,人民应有科学精神。在他看来,民主政治下的国民,不仅要有民主思想,而且还必须具有科治下的国民,不仅要有民主思想,而且还必须具有科学精神。学精神。他所说的科学,主要是指一种人生态度。具体而言,他所说的科学,主要是指一种人生态度。具体而言, 科学精神就是进步的精神、求真的精神,一切事物和科学精神就是进步的精神、求真的精神,一切事物和理论无论过去怎样神圣,都要放到实践中去检验,理论无论过去怎样神圣,都要放到实践中去检验, 以以求得真理。求得真理。三、马克思主义观三、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世
26、界大战的爆发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李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李大钊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他开始热情讴歌十月革钊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他开始热情讴歌十月革命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向中国人民系统介绍马克命和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向中国人民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人。思主义理论的第一人。欢呼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欢呼十月革命,传播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后,俄国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为他正在寻十月革命后,俄国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为他正在寻找的找的“第三文明第三文明”提供了明确答案。于是,他迅速由提供了明确答案。于是,他迅速由民彝政治观转向马克思主义。民彝政治观转向马克思主义。伴随
27、着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伴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受到了大批先进分子的欢迎和支持,但也遭到传播,受到了大批先进分子的欢迎和支持,但也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攻击。了一些人的质疑和攻击。胡适发表文章矛头实际上指向的是马克思主义。针对胡适发表文章矛头实际上指向的是马克思主义。针对胡适的文章,李大钊发表胡适的文章,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做一文做出回应。出回应。系统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系统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年,李大钊在年,李大钊在新青年新青年第第卷第、号上发表卷第、号上发表我的马克思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介绍了马克
28、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理论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为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称为“世界改造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原动的学说”。李大钊认为,马克思的唯物史李大钊认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有两个要点:观有两个要点:其一是关于其一是关于“人类文化的经验人类文化的经验”的说明。的说明。其二为其二为“社会组织进化论社会组织进化论”,也就是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发也就是唯物史观的社会历史发展学说。展学说。李大钊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李大钊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为说为“余工余值说余工余值说”。以剩余价值说为基础,以唯物
29、史观为理论武器,李大以剩余价值说为基础,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武器,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部分:钊把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关于过去的理论,就是它的历史论,又称为社会一是关于过去的理论,就是它的历史论,又称为社会组织进化论;组织进化论; 二是关于现在的理论,就是它的经济论,又称为资本二是关于现在的理论,就是它的经济论,又称为资本主义的经济论;主义的经济论;三是关于将来的理论,就是它的政策论,又称为社会三是关于将来的理论,就是它的政策论,又称为社会主义运动论。主义运动论。李大钊的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以及随后陆续发表的以及随后陆续发表的物质变动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与道德变动、
30、由经济上解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等文章,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准等文章,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准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三个确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唯物史观、剩余主要组成部分即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介绍到价值学说和阶级斗争理论介绍到中国,成为中国人民考察国家命中国,成为中国人民考察国家命运,探索国家和民族出路的理论运,探索国家和民族出路的理论工具。工具。四、社会主义理论四、社会主义理论十月革命后,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做主成为十月革命后,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做主成为国家的
31、主人,社会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在思想界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在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产生了巨大影响。李大钊本来就对中国劳苦大众抱有深切同情,随着对李大钊本来就对中国劳苦大众抱有深切同情,随着对苏维埃政权认识的不断深化,他更进一步以马克思主苏维埃政权认识的不断深化,他更进一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明确提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义为指导,明确提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的理论构想。李大钊的社会主义理论内容非常丰富。概括起来,有李大钊的社会主义理论内容非常丰富。概括起来,有六大要点:六大要点:第一,社会主义是科学而非空想。第一,社会主义是科学而非空想。第二,社会主义既是理想的社会政
32、治制度,第二,社会主义既是理想的社会政治制度, 又是达到又是达到这种理想制度的。这种理想制度的。第三,中国要想发展经济,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三,中国要想发展经济,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第四,社会主义还应实现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第四,社会主义还应实现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第五,社会主义可以求得中国问题的第五,社会主义可以求得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根本解决”。第六,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需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第六,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需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合。第四节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第四节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 和东方文明救国论和东方文明救国论“五四五四”时期的思想学说异常活跃,政治主张五花八时期的思想
33、学说异常活跃,政治主张五花八门。通过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积极介绍,马克思主义门。通过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积极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得以广泛传播,同时其他一些西方社会思潮政治学说得以广泛传播,同时其他一些西方社会思潮也被引入,并与中国固有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产生了也被引入,并与中国固有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产生了一些政治流派和主张。一些政治流派和主张。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政治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文其中较有影响的有:政治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文化复古论,化复古论, 以及基尔特社会主义、新村主义、工读以及基尔特社会主义、新村主义、工读主义、联省自治等。本节择要介绍以下几种思想。主义、联省自治等。本节择要介绍
34、以下几种思想。一、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论论张载的政治思想以仁政为核心,具有改革时弊的倾向,张载的政治思想以仁政为核心,具有改革时弊的倾向,这种思想是以他的这种思想是以他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论为基础的。他说:论为基础的。他说:“一物两体,气也。一物两体,气也。”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张载提出天人合一说。在气一元论的基础上,张载提出天人合一说。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于论证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张载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于论证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与人不可分割,人道、人理本于天道、天理,仁义礼天与人不可分割,人道、人理本于天道、天理,仁义礼智的人道是符合天道的,君主推行仁政治理国家,则是智的人道是符合
35、天道的,君主推行仁政治理国家,则是符合天理的。这为他的仁政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符合天理的。这为他的仁政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二、二、“为万世开太平为万世开太平”的社会政治理想的社会政治理想张载提出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万世开太平。”(一)(一)“仁道及人仁道及人”的政治主张的政治主张张载从张载从“为万世开太平为万世开太平”的政治抱负出发,提出了具的政治抱负出发,提出了具体的实现路径:体的实现路径:“仁道及人仁道及人”。他说:他说:“仁道有本,近譬诸身,推以及人,乃其方也。仁道有本,近譬诸身,推以及人,乃其方也。必欲博
36、施济众,扩之天下,施之无穷。必欲博施济众,扩之天下,施之无穷。”“”“道远人则不道远人则不仁。仁。”具体言之,实现具体言之,实现“仁道及人仁道及人”的主要路径是的主要路径是“足民足民”。(二)(二)“井地治天下井地治天下”的均平思想的均平思想他说:他说:“ “ 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贫富不均,教养无法,虽欲言治,皆苟而已。已。”为此,他从解决土地问题入手,提出了为此,他从解决土地问题入手,提出了“井地井地治天下治天下”的均平思想,以此来缓解尖锐的社会矛盾。的均平思想,以此来缓解尖锐的社会矛盾。张载认为,张载认为,“治天下之术,必自此始。今以天下之土治天下之术,必自此始。今以天下之
37、土棋画分布,人受一方,养民之本也棋画分布,人受一方,养民之本也”,希望以此实现,希望以此实现均平理想政治。均平理想政治。张载认为,实行张载认为,实行“井地治天下井地治天下”的关键在于要与封建的关键在于要与封建制互为表里。他指出:制互为表里。他指出:“井田而不封建,犹能养而不井田而不封建,犹能养而不能教,封建而不井田,犹能教而不能养。能教,封建而不井田,犹能教而不能养。”因此,因此, “井田井田”与与“封建封建”二者需有效结合,才能实现二者需有效结合,才能实现“有有教有养教有养”的理想政治局面。的理想政治局面。三、恢复宗法与分封的思想主张三、恢复宗法与分封的思想主张为使宋王朝摆脱政治困境,张载和
38、其他思想家一样,为使宋王朝摆脱政治困境,张载和其他思想家一样, 到先王之道中寻找解救之方。为此,他提出加强宗法制到先王之道中寻找解救之方。为此,他提出加强宗法制的主张。的主张。首先,加强宗法能敦厚风俗,增强人们的道德习尚。首先,加强宗法能敦厚风俗,增强人们的道德习尚。其次,加强宗法制能为君主专制建立坚实的权力基础。其次,加强宗法制能为君主专制建立坚实的权力基础。与加强宗法制相关,张载还主张施行分封制。与加强宗法制相关,张载还主张施行分封制。张载提出实行分封制,就是想通过分封制来巩固君主张载提出实行分封制,就是想通过分封制来巩固君主专制的政治秩序。专制的政治秩序。张载提出加强宗法和实行分封制,目
39、的是形成稳定的张载提出加强宗法和实行分封制,目的是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为推行统治秩序,为推行“仁道仁道”理想政治建构社会道德与理想政治建构社会道德与制度前提。制度前提。一、胡适的改良主义一、胡适的改良主义胡适(胡适(),),字适之,原名洪骍,安徽绩溪字适之,原名洪骍,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思想家和人,现代著名学者、思想家和改良主义者。年月,改良主义者。年月,发表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义”一文,引发一文,引发“问题问题”与与“主义主义”之争。后参加科学之争。后参加科学与玄学、人权、与玄学、人权、“联省自治联省自治”、民主与独裁等论战。民主与独裁等论战。胡适政治思
40、想的理论基础是胡适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实验主义实验主义”,即实用主,即实用主义。义。胡适的实用主义在政治上是片面的改良主义,他认为,胡适的实用主义在政治上是片面的改良主义,他认为,只有一点一滴做到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化。只有一点一滴做到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化。胡适所倡导的胡适所倡导的“实验主义实验主义”看似科学、客观、注重看似科学、客观、注重“ “ 进步进步”,但是,从本质上说,它实际上是试图阻止,但是,从本质上说,它实际上是试图阻止人民群众起来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是一种为资产人民群众起来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是一种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政治理论。阶级服务的政治理论。年,胡适等人提出了建立年,胡适等
41、人提出了建立“好政府好政府”的主张。的主张。他们认为,政治改革应有一个为大家认可的他们认为,政治改革应有一个为大家认可的“平凡的平凡的公共目标公共目标”,这就是,这就是“好政府好政府”。他们认为他们认为“好政府好政府”是是“理想中的政治组织理想中的政治组织”,这是,这是因为,从消极的方面说,因为,从消极的方面说,“要有正当的机关可以监督要有正当的机关可以监督防止一切营私舞弊的不法官吏防止一切营私舞弊的不法官吏”;从积极的方面说,;从积极的方面说, “(一)充分运用政治的机关为社会全体谋充分的福(一)充分运用政治的机关为社会全体谋充分的福利。(二)充分容纳个人的自由,爱护个性的发展利。(二)充分
42、容纳个人的自由,爱护个性的发展”。他们把建立他们把建立“好政府好政府”的希望寄托在的希望寄托在“好人好人”尤其是那尤其是那些具有些具有“奋斗的精神奋斗的精神”的的“好人好人”身上。身上。总之,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胡适提倡总之,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胡适提倡实验主义方法、渐进改良的政治思想,以及实验主义方法、渐进改良的政治思想,以及“好政府好政府”主张,企图用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主张,企图用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作为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实际上严重脱离国情,是根本行不通的。方案,实际上严重脱离国情,是根本行不通的。二、黄凌霜等的无政府主义二、黄凌霜等的无政府主
43、义与上述与上述“好政府好政府”主张大异其趣的是黄凌霜、区声白主张大异其趣的是黄凌霜、区声白等鼓吹的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又音译为等鼓吹的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又音译为“安那其安那其主义主义”,它早在,它早在 世纪的欧洲就出现了,是反映小世纪的欧洲就出现了,是反映小资产阶级和流氓无产者要求的一种社会政治主张。资产阶级和流氓无产者要求的一种社会政治主张。无政府主义图标无政府主义图标无政府主义者的主要无政府主义者的主要政治主张政治主张如下:如下:无政府主义者从无政府主义者从“除我之外一无所有除我之外一无所有”的极端个人主义的极端个人主义出发,认为出发,认为“无政府主义的妙理,就是自由两个字无政府主义的妙理,就是自由两个字”。由于主张个人绝对自由,对于妨碍这种自由的法定权力由于主张个人绝对自由,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音乐作品委托创作合同改编
- 餐饮废油回收合同范本
- 农土租赁合同范本
- 合同范本哪里查真伪
- 购买茶叶协议合同范本
- 抗震配件销售合同范本
- 养殖合作回收合同范本
- 2025装修设计委托合同范本
- 2025成都市租房合同范本下载
- 2025年股权质押借款合同模板
- 【课件】抒情与写意-文人画 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 战略管理学英文课件:14 Leadership and Strategic Change
-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 质性研究方法3-质性研究的编码课件
- 内科学课件:心律失常(二)
- 心理治疗师考试精读与习题
- 加油站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 义务教育(科学)新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
- 初中数学不等式组初中数学计算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
- 铁路行车非正常情况应急处理操作手册
- 小兔子找太阳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