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及热处理_第1页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_第2页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_第3页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_第4页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1精益生产推进部第一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一、Fe-C、Fe-Fe3C合金状态图绘图:略1、A、γ:奥氏体——碳在γ铁中的间隙固溶体;2、F、α:铁素体——碳在α铁中的间隙固溶体;3、α、δ:δ固溶体——碳在δ铁中的间隙固溶体,又称高温铁素体;4、Fe3C、Cm:渗碳体——结构复杂的化合物。属正交晶系;5、A3:在平衡条件下亚共析钢γ+α两相平衡的的上限温度;6、ACm

:在平衡条件下过共析钢γ+Fe3C两相平衡的的上限温度2精益生产推进部第二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二、合金元素对钢组织的影响一、对奥氏体化过程的影响1、加速奥氏体化过程的元素:Co;2、延缓奥氏体化过程的元素:Ti、V、Mo、W;二、对马氏体转变的影响1、降低MS点:C、Mn、V、Cr、Ni、Cu、Mo、W;2、提高MS点:Co、Al;三、对奥氏体化晶粒度的影响1、阻碍晶粒张大:Ti、Ni、

Mo、Co;2、作用不明显:形成比较易溶解碳化物的元素,Cr;3、加速晶粒张大:Mn、P;四、合金元素对热处理工艺的影响1、对加热温度的影响①提高退、淬、回火温度:Cr、Ti、Co、Al、V;②不宜高温加热:Mn;

3精益生产推进部第三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二、合金元素对钢组织的影响2、对加热时间的影响①不宜长时间退火:W;②必须延长淬火加热时间:Cr、W、V;3、对化学热处理的影响促进碳吸收的元素:Cr、W、Mo、V;五、对淬透性的影响1、提高淬透性①易使晶粒张大的元素:Mn等;②降低奥氏体转化临界冷速的元素:P、Ni、Cr、mo;2、降低淬透性①易使晶粒细化的元素:Al等;②提高奥氏体转化临界冷速的元素:Ti、V、Co;

4精益生产推进部第四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二、合金元素对钢组织的影响六、对回火的影响1、对回火稳定性的影响①提高回火稳定性的元素:V、W、Ti、Cr、Mo;②作用不明显的元素:Al、Mn、Ni;2、对回火脆性的影响①促使回火脆性:Mn、Cr、Ni;②防止或延迟回火脆性:Mo;

5精益生产推进部第五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三、机械用钢的选择一、主要介绍结构纲和工具钢。二、结构钢用来制造工程结构和机械结构,它包括工程结构钢和机械制造结构钢两大类;1、工程结构钢主要是指专门用来制造各种工程结构的一大类钢种,如制造桥梁、船体、油井或矿井架、钢轨、高压容器、管道和建筑钢结构等。主要是承受各种载荷,要求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低温韧性、耐大气腐蚀等等。2、机械制造结构钢主要用于制造各种机械零件,如轴类、齿轮、紧固件、轴承等,广泛应用于汽车、拖拉机、机床、工程机械、电站设备、飞机及火箭等装置上。主要是承受拉、压、弯、扭、冲击、疲劳应力,且往往是几种载荷同时作用,要求有良好的服役性能,有足够高的强度、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

6精益生产推进部第六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三、机械用钢的选择三、机械制造结构钢的选择1、一般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变形和断裂。为了保证机械零件的正常运转,传统设计只考虑钢的弹性和塑性,有的根据弹性来设计,这叫弹性设计;有些零件只允许少量塑性变形,可根据屈服强度来计算,称为塑性设计。这些情况都是只考虑到强度的强度设计。然而现在对于结构钢,强调了强度和韧性的配合,在追求提高钢的强度的同时也保证有良好的韧性。2、结构的淬透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淬透的钢可获得高强度和高屈服比,钢中的合金元素对增大淬透性有很大的作用(Ni、Si、Cr、Mo、Mn、B),碳是钢中的主要元素,它决定了钢的淬硬性,即淬成马氏体的硬度,同时碳也是一个有效增加淬透性的元素。对淬透性要求不高的合金结构钢才采用单一合金元素合金化方案,如40Cr、45Mn2;要求较高淬透性的均采用多种合金元素综合合金化方案,22CrMo、20CrNi3等

7精益生产推进部第七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三、机械用钢的选择3、汽车齿轮用钢的选择①、汽车齿轮多数要求表面有高的疲劳强度和耐磨性,而心部又要有高强度和韧性,这就需要进行表面化学热处理。渗碳钢是为了适用于渗碳热处理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钢种。

②渗碳钢通过表面渗碳、整体淬火,得到表面是高碳马氏体,沿截面过渡到心部是低碳马氏体或半马氏体,可使表面有高的弯曲和疲劳强度及耐磨性,而心部又有高强度和韧性。

③齿轮用渗碳钢都是低碳钢,应根据零件对淬透性的要求,并考虑合金元素对渗碳工艺的影响,进行综合合金化。如:活塞销等小零件,采用低淬透性的15号和20号钢即可;制作齿轮、小轴等要求一定的淬透性的用20Cr、20MnV等;制作汽车、拖拉机上承受高速中载荷并要求抗冲击和耐磨的齿轮、后桥和轴,用中淬透性渗碳钢,如20CrMnTi及22CrMn;制作大型齿轮和轴类采用高淬透性钢,如:20CrNi3、20Cr2Ni4、18Cr2Ni4W等。

8精益生产推进部第八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三、机械用钢的选择四、工具钢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需要采用各种工具,主要是各种刃具和模具,随着加工工业的发展,刃具和模具的负荷不断加大,因而要求更耐用的材料制造。1、工具钢按其用途可分为刃具钢、模具钢和量具钢。①刃具钢在切削过程中受到弯曲、剪切、冲击、扭转、震动、摩擦等力的作用,产生热量,使刀刃温升到600℃甚至更高,同时刃部也发生磨耗。所以要求刃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一定的韧性和塑性,有的还要求热硬性。②模具钢可分为热作模具钢和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用于加工赤热金属或液态金属,受到热疲劳,还受巨大压力、冲击、摩擦和冲刷,要求具有高温下的强度和硬度,抗热疲劳和良好的韧性。冷作模具钢如冷冲模、剪切片、冷轧辊等要求高硬度、耐磨性和一定韧性。③量具钢用来制作量规、卡尺、样板等,用来测量工件尺寸和形状,要保证测量的准确度,要求高硬度、耐磨性和尺寸稳定性。

9精益生产推进部第九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三、机械用钢的选择五、工具钢的选择1、工具钢可分为碳素工具钢和合金工具钢两大类。高速工具钢因其成分和组织的特殊性以及产量大,而另为一类。①碳素工具钢的碳的质量分数在0.65%~1.35%,钢号从T7~T13,经不完全淬火和低温回火,硬度在HRC58~64范围,可作为低速切削的刃具,不足在于淬透性低,必须用盐水或碱水淬火,淬火变形开裂倾向大,工作温度低于200℃。②合金工具钢是为了弥补碳素钢的不足而加入合金元素。如Cr、Mn、Si、W、Mo、V。主要钢种有Cr2、9SiCr、CrMn、CrWMn等,可做刃具和量具。合金元素的加入提高了钢的淬透性,可用油淬减少了变形开裂。③合金工具钢如9SiCr适于制作形状较复杂的小形工件,如丝锥、扳牙、钻头、绞刀等;CrWMn钢有较高的淬透性,淬火后变形小,适于制作形状复杂的工件,如拉刀、量具和形状复杂的高精度冲摸等;CrW5钢由于W多,形成了M6C碳化物,820℃淬火、回火后硬度HRC64~65,而且耐磨性好,适于制作慢速切削较硬合金的刀具,如铣刀、刨刀和雕刻用刀具。

10精益生产推进部第十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三、机械用钢的选择2、高速工具钢高速工具钢适用于高速切削刃具,由于合金度高,可保证刃部在650℃时实际硬度仍高于HRC50,从而具有优良的切削性和耐磨性。

①根据钢中元素成分,高速钢可分为三类:钨系高速钢、钼系高速钢、钨钼系高速钢。其中钨系的W18Cr4V和钨钼系的W6Mo5Cr4V2应用最普遍,属于通用型高速钢;而高碳高钒、高钴和超硬高速钢属于特殊高性能高速钢。②高速钢的热处理高速钢经锻轧后,钢材需要退火。高速钢的AC1在820~860℃范围,故退火温度选择870~880℃,保温2~3小时,大部分合金碳化物未溶入奥氏体,此时奥氏体中合金元素含量不多,冷切时易转变成粒状珠光体和剩余碳化物。一般以冷却速度小于30℃/h,冷到600℃出炉空冷。这样退火后W18Cr4V钢中碳化物体积百分数约为30%。③高速钢的淬火是为了获得高合金的马氏体,淬火后获得高合金的马氏体,具有高的抗回火稳定性,在高温回火时析出弥散合金碳化物产生次生硬化,使钢具有高的硬度和热硬性。11精益生产推进部第十一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四、钢的渗碳一、渗碳工艺参数1、渗碳介质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几种类型①、气体渗碳:天然气、甲烷、煤油等;②、液体渗碳:盐浴等;③、固体渗碳:木炭等;

12精益生产推进部第十二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四、钢的渗碳2、常用气体渗碳

类别渗剂组成、特点使用方法液体煤油石蜡烃、烷烃及芳香烃的混合物,一般灯用煤油S<0.04%者均可使用,价格便宜,但易产生碳黑。直接滴入渗碳炉内,调节液滴数量以控制工件表面碳浓度。多用于井式炉。用甲醇添加酮或脂可实现滴注式可控气氛渗碳。甲醇添加酮、脂类有机化合物甲醇添加一定比例酮或脂滴入炉内裂解,靠调整酮或脂量来控制碳势。气体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直接通入炉内裂解。工业丙烷和丁烷工业丙烷和丁烷是炼油厂副产品,价格便宜。直接通入炉内或添加少量空气在炉内裂解。吸热式气体用天然气或工业丙烷和丁烷与空气按一定比例,在高温和有镍催化剂作用下裂解而成。一般用吸热式气体作运载气体,用天然气或丙烷作富化气,以调整炉内碳势13精益生产推进部第十三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四、钢的渗碳3、渗碳温度常用920~930℃,对浅层渗碳,有时也采取较低的渗碳温度,如δ=0.35~0.65mm时,渗碳温度选用880±10℃,当δ在0.65~0.85mm时,渗碳温度选用900±10℃,当δ在0.85~1.0mm以上时,渗碳温度选用920±10℃,4、渗碳时间渗层深度确定后,所需渗碳时间可根据渗碳介质的碳势、渗碳工艺方法、渗碳温度和渗碳件所用的钢种等,利用扩散方程的解进行计算。

层深δ(mm)=660×e-8287/Tt1/2式中t——时间(h)T——温度(K)对几个常用渗碳温度的层深计算公式可简化为:925℃时,δ(mm)=0.635t1/2900℃时,δ(mm)=0.533t1/2870℃时,δ(mm)=0.457t1/2

14精益生产推进部第十四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四、钢的渗碳二、渗碳的原理

C含量高金相组织粗大碳化物级别高:脆性高;C含量低硬度不够:不耐磨,麻点剥落等。15精益生产推进部第十五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四、钢的渗碳三、对渗碳质量的技术要求1、有效硬化层深度:根据国标是从表面到550HV处的距离;2、渗碳层表面硬度:58~63HRC或710HV,受力较大的工件心部硬度控制在29~43HRC。3、表面含碳量:通常为0.7~1.05%,对低碳钢可取0.9~1.05%,镍铬合金钢为0.7~0.8%,其他合金钢为0.8~0.9%。要求耐磨和抗麻点剥落则选择上限,要求强韧受冲击载荷而又一定耐磨性则选下限。4、渗层与心部组织:渗层为细针状马氏体+少量残余奥氏体及均匀分布的粒状碳化物,不允许网状碳化物存在,心部组织应为低碳马氏体或下贝氏体,不允许有块状或沿晶界析出的铁素体。

16精益生产推进部第十六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五、连续式渗碳炉的工艺流程1、预氧化炉/脱脂炉(460℃±10):①燃烧产品表面冷加工的机械油;②缓慢升高温度,防止开裂、变形。2、加热区:缓慢升温3、强渗区:1.2C%碳势,达到快速渗碳的目的。4、扩散:910℃此时扩散效果最好,0.7C%,技术、质量要求,此时产品综合性能较好。5、保温为淬火作准备,得到适当马氏体,表面硬度。6、回火得到适当硬度,稳定组织,消除残留内应力等。

17精益生产推进部第十七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六、钢的其它热处理一、钢的其它热处理1、钢的渗氮①渗氮炉有井式、箱式等基本类型,由于气体污染对人体伤害较大,故它们都有一个密封良好的炉罐,一般用不锈钢制造。②渗氮气体一般用脱水氨气,通过氨分解度的测定来调节通入炉入的氨量以控制渗氮过程。③渗氮前的热处理,常用的渗氮前热处理是调质,调质的高温回火温度至少要比渗氮温度高10℃。④常用结构钢渗氮前的调质热处理工艺,如:40Cr在860℃油淬+610℃回火,可得HBS220~250。⑤局部渗氮的防护方法:不渗部分可以渡锡或镍来保护。也可以用涂料法,常用水玻璃+20%~30%石墨粉。⑥渗氮主要参数选择:渗氮温度常在480~560℃,形状复杂、表面硬度要求高的采取下限;时间0.4mm内的,平均速度0.015~0.02mm/h,0.4~0.7mm时,0.005~0.015mm/h。炉冷到200℃以下出炉。

18精益生产推进部第十八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六、钢的其它热处理2、钢的碳氮共渗气体:煤油+氨液体:盐浴,氰化物NaCN等固体:木炭+亚铁氰化钾K4Fe(CN)6

技术要求:CN浓度最佳为C:0.7~0.95%;N:0.25~0.40%。表面硬度51~61HRC。组织为:针状马氏体和少量残奥。

工艺温度:一般在840~850℃,也有920℃。

3、调质;高频、中频感应淬火、感应退火等。

19精益生产推进部第十九页,共二十二页,2022年,8月28日七、热处理缺陷及原因分析一、退、正火缺陷1、退火:加热温度过高使晶界氧化或局部熔化(产品报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