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乡西塔中学2021年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
B.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不大
C.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D.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血浆蛋白、神经递质等参考答案:C2.关于新陈代谢与酶、ATP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酶的种类具有物种差异性,而ATP却无物种差异性 B.酶、ATP都与新陈代谢密切相关,但两者的合成并无直接关系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与激素及载体蛋白等一样,酶起到调节作用后并不失活参考答案:A3.1976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的转基因生物、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内:()。A.能进行自我复制
B.能进行转录C.能控制合成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
D.能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该基因属于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是指控制合成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4.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C.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参考答案:C5.下图表示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某种途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图示能说明神经系统可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B.如果图示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③的增加可引起①和②的减少
C.图中组织细胞有感受③的受体
D.垂体可通过下丘脑控制某内分泌腺的活动参考答案:D6.下列关于真核生物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B.②过程释放的能量远比①过程多C.葡萄糖中的能量经①过程全部转移至丙酮酸中D.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进行②过程参考答案:D【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判断为有氧呼吸或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的过程。1、有氧呼吸过程:2、无氧呼吸过程:【详解】A、分析可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均为①过程,因此①过程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均可进行,A错误;B、若②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则②过程产生的能量要比①过程多得多,但若②过程为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则不产生能量,B错误;C、葡萄糖中的能量在经①过程中释放少部分,大部分仍储存在丙酮酸中,C错误;D、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进行②过程,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并产生CO2,D正确;【点睛】能从题干中提取信息并联系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是本题解题的关键。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第一个实验证据是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无荚膜(R株)细菌不能使小鼠发病;有荚膜(S株)细菌可使小鼠得肺炎而死亡。下列各项叙述中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是A.用S株给小鼠注射,小鼠死亡;用R株给小鼠注射,小鼠不死亡B.用S株DNA与活R株细菌混合注射,小鼠死亡C.加热杀死S株,并与活R株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D.用DNA酶处理S株DNA后与R株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参考答案:B用S株给小鼠注射,小鼠死亡;用R株给小鼠注射,小鼠不死亡,只能说明S株能使小鼠死亡,而R株不能使小鼠死亡。8.某些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斐林试剂—还原糖—砖红色
B.苏丹Ⅲ染液—脂肪—橘黄色C.双缩脲试剂—蛋白质—蓝色
D.甲基绿--DNA—绿色参考答案:C9.下图示扦插的四个葡萄枝条,其中最易成活且生出的根最多的是
(
)参考答案:C10.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会与细胞中的DNA形成“加合物”,导致相关基因中的A-T碱基对被替换为T-A,从而诱发肿瘤的产生。马兜铃酸的代谢物引起的变异属于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不可遗传变异参考答案:B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根据题干信息“马兜铃酸的代谢产物会与细胞中的DNA形成“加合物”,导致相关基因中的A-T碱基对被替换为T-A,从而诱发肿瘤的产生”,这属于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替换,故选B。11.现有三支试管a、b、c,先向试管内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试管和b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a试管和c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实验结果是a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D.实验结果是b试管和c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参考答案:D【考点】酶的特性.【分析】分析题图和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底物不同和温度不同,实验的因变量是加入婓林试剂后呈现的颜色反应,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酶的专一性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解答】解:A、分析实验中a、b试管可知,二者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a是加入唾液淀粉酶,b加入的是蔗糖酶,二者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A正确;B、分析实验中a、c试管可知,二者的自变量是温度,a是37°C,c蒸煮10分钟,二者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B正确;C、在37°C的环境中,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是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C正确;D、实验结果是a出现砖红色沉淀,b、c不出现砖红色沉淀,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酶的作用的专一性特点,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分析、评价实验的能力和预期实验结果获取结论的能力.12..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直接参与此活动的细胞器有()A.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B.叶绿体和核糖体C.中心体,高尔基体和核糖体 D.高尔基体参考答案:A【分析】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1)核糖体:直接参与有丝分裂间期蛋白质的合成;
(2)线粒体:为有丝分裂过程提供能量;
(3)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详解】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核糖体直接参与间期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不参与细胞有丝分裂,B错误;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体,C错误;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但核糖体也直接参与间期蛋白质的合成,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布及功能,能结合两者答题.13.图3-1细胞中所具有的染色体组个数是A、1
B、2
C、3
D、4参考答案:C14.下图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一种方式。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这种转运方式可逆浓度梯度进行
B.乙醇分子是以这种方式进入细胞的C.细胞产生的能量增加会提高物质的转运速率
D.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
参考答案:D15.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B.豌豆种皮的灰色和白色C.小麦的抗病和感病
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参考答案:D16.某些生物概念之间有一定的包括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所示的选项是()A.a、b、c分别是体液调节、激素调节、体温调节B.a、b、c分别是神经系统、脑、大脑皮层C.a、b、c分别是免疫调节、过敏反应、系统性红斑狼疮D.a、b、c分别是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参考答案:B【考点】DA:脑的高级功能;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E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等,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有淋巴因子、抗体和溶菌酶等.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可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解答】解:A、体温调节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A错误;B、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可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包括大脑皮层和白质部分,B正确;C、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病,与过敏反应都属于免疫失调,C错误;D、免疫细胞主要指淋巴细胞(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是并列关系,D错误.故选:B.17.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rRNA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B.DNA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C.每种蛋白质都含有20种氨基酸D.每种蛋白质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参考答案:C18.下图是基因工程主要技术环节的一个基本步骤,这一步需用到的工具是 ()A.DNA连接酶和解旋酶B.DNA聚合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D.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参考答案:C19.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由无导管腺体分泌的
②直接进入血液和淋巴
③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④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人体有特殊作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参考答案:A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B.淋巴细胞不接受抗原刺激,也能形成效应细胞C.只要接触到一次某抗原,记忆细胞就能长期记住该抗原的特征D.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参考答案:D21.下列有关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B.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C.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细菌和蓝藻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和核糖体参考答案:A略22.下列事实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以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
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参考答案:D23.生物群落甲、乙、丙含有数字1到8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表中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个/m2)。请指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群落种群1种群2种群3种群4种群5种群6种群7种群8甲924001111乙025202020500丙06520103200A.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C.在生物群落丙中,物种2、4、6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竞争D.在生物群落丙中,物种2、4、6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参考答案:C24.细胞中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形成的多聚体,右图中甲乙丙丁为真核细胞中的四种多聚体,abc为其单体.请结合此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内a有4种,b约有20种B.a、b、c都不能再水解C.细胞中甲是遗传物质,丙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D.乙都在细胞质中,丁都在细胞膜外侧参考答案:C【考点】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分析】分析题图可知,甲和丙组成染色体、乙和丙组成核糖体、丙和丁组成多糖,因此甲是DNA,乙是RNA,丙是蛋白质,丁是多糖,a是核苷酸,b是氨基酸,c都葡萄糖.【解答】解:A、a是核苷酸,人体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核苷酸是8种,A错误;B、核苷酸可以进一步水解形成1分子五碳糖、1分子磷酸、1分子含氮碱基,B错误;C、甲是DNA,是细胞的遗传物质,丙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正确;D、乙是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D错误.故选:C.25.酵母菌厌氧呼吸产生1molCO2,小鼠在正常情况下产生同样多的CO2,需要消耗的葡萄糖是酵母菌的A. 6倍
B. 3倍
C. 1倍
D. 1/3参考答案:D26.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操作流程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和倒平板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倒入烧杯中再加水、去纸C.灭菌后向牛肉膏蛋白胨溶液中加2%琼脂,并使其溶解D.将培养基冷却到约50℃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参考答案:C27.下列有关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中心法则适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B.基因表达时存在RNA分子间的碱基互补配对C.各种变异都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参考答案:C28.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及转运的氨基酸发生的变化是()A.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B.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C.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D.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参考答案:C29.下列哪一项不是动物基因工程的应用前景A.转入外源生长激素基因的鲤鱼
B.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C.乳腺生物反应器表达医药产品
D.利用工程菌生产干扰素参考答案:D30.有人测定了A、B、C、D四种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认为在25摄氏度条件下,竞争能力最强的生物和对温度适应范围最广的生物分别是
A.B和D
B.B和C
C.B和A
D.A和C参考答案:A3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
B.受精过程
C.氧进入细胞中的线粒体
D.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参考答案:C32.杂交后,出现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代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组。若亲本产生的重组配子占其全部配子的比例为m,则子代中红·绿荧光胚胎数量占胚胎总数的比例为()A.m B.m/2 C.m/3 D.m/4参考答案:D33.将某抗原先后两次注射到同一个小鼠体内,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B.A的形成主要与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有关C.再次注射抗原发生的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D.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参考答案:A34.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与靶细胞相互结合原因是因为靶细胞膜上有载体蛋白B.如果分泌细胞为甲状腺细胞,那么靶细胞可能为垂体细胞C.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那么此时的靶细胞不可能是性腺细胞D.如果分泌细胞产生的分泌物为胰高血糖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肌肉细胞参考答案:B35.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过程是指()A.已休眠的种子经过处理使种子尽快萌发的过程B.植物根尖、茎尖等处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产生新细胞后分化为各种组织C.愈伤组织细胞分化为根与芽的过程D.离体的植物组织、细胞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参考答案:D36.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蓠长的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A.抑制侧芽生长
B.促进侧芽生长
C.抑制向光性
D.抑制其开花结果参考答案:B略37.下列有关“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碳酸钙可以防止滤液挥发
B.用层析液提取叶片中的色素C.用无水酒精分离滤液中的色素
D.加入二氧化硅(石英砂)有利于充分研磨参考答案:D38.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赤霉素能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胚轴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用CaCl2溶液处理的时间大概在1Omin?15min之间B.CaCl2可能对细胞壁的伸展起抑制作用C.加人赤霉素溶液的时间是35min后D.赤霉素可能增加了细胞壁中的Ca2+参考答案:D39.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不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B.HIV没有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C.酵母菌含线粒体,只能进行有氧呼吸
D.大肠杆菌无染色体,不能进行DNA复制参考答案:A40.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得到如下实验结果。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温度(℃)3035404550556065707580果汁量(ml)3.54.68.610.912.311.710.15.43.94.85.6A.实验过程中应先将苹果泥和果胶酶分别调节到对应温度后再混合B.为了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各组混合处理时间和过滤果汁时间均应相同C.该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能使果胶酶失活,但高温也可能促进果胶分解D.应在50~55℃之间设置更细温度梯度进行实验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参考答案:D略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在l~5号五个三角瓶中分别加入某种培养液,把瓶口封闭后在高温下灭菌处理。冷却后,在l号瓶内放入草履虫,2号瓶内放入小球藻.3号瓶内放入某种细菌。结果l号、2号瓶内的草履虫与小球藻不能繁殖。3号瓶内的细菌个体数变化如A图所示。4号瓶内同时放入草履虫与细菌,两者个体数目变化如B图所示。5号瓶内同时放入等量的细菌和小球藻,两者个体数目变化如C图。以上实验是在25℃、光照充足条件下进行的。回答下列各问题:(1)请将A图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转换成种群中个体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2)由A图可知,瓶内细菌在第1天至第3天迅速繁殖,是由于
充分,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而在第3天至第6天,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以及pH的变化等,新增加的细胞数和死亡的细胞数达到动态平衡。(3)由B图可知,细菌与草履虫的关系属于
。(4)根据C图分析,细菌与小球藻两者个体数能得以不断增加的原因是:细菌利用环境中
生存并繁殖后代,与此同时,细菌将
,有利于小球藻的大量繁殖。
参考答案:(1)曲线见图:(横、纵坐标及曲线趋势)(2)食物和空间(3)捕食(4)有机物;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42.病毒性感冒是一种常见流行性疾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感冒时,B细胞在感冒病毒刺激和_____________作用下,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被感冒病毒侵入的细胞,会被______________特异性识别和作用后裂解死亡。(2)受到感冒病毒影响,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产生体温过低的错误判断,从而增加___________的合成和分泌,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促进机体产热,同时汗腺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导致“发烧”,该调节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3)大量出汗退烧后,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垂体释放_________________增加,尿量减少,同时__________________产生渴觉,增加饮水,从而保证体内水分平衡。(4)病毒性感冒痊愈之后,短时间内不会感冒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1).淋巴因子
(2).浆细胞
(3).效应T细胞
(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5).分泌减少
(6).神经一体液
(7).升高
(8).抗利尿激素
(9).大脑
(10).病毒性感冒痊愈后,机体内会留有感冒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再次遇到感冒病毒时,记忆细胞能快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作用)【分析】本题以感冒病毒为素材考查了特异性免疫、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相关调节过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再根据题干要求正确作答。1、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①体液免疫抗原(感冒病毒)→吞噬细胞(处理)→T细胞(呈递)→B细胞(识别)→(增殖分化)→记忆B细胞、浆细胞(也叫做效应B细胞);浆细胞(也叫做效应B细胞)→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如果同样的病毒再一次入侵,直接刺激记忆B细胞,启动二次免疫。②细胞免疫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少数抗原直接刺激T细胞)。如果同样的病毒再一次入侵,直接刺激记忆T细胞,启动二次免疫。注意:体液免疫作用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立讯餐厅管理办法
- 潍坊快车管理办法
- 电力监理管理办法
- 积分贷款管理办法
- 浙江认证管理办法
- 游戏主机管理办法
- 独栋公寓管理办法
- 用药处方管理办法
- 活动兼职管理办法
- 砂石运营管理办法
- 南京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库2023
- 《人才池 人才培育的靶心战略》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2021届高考英语887核心词(打印、词频、出处、例句、背诵)
- JJG 10-2005专用玻璃量器
- GB/T 5907.4-2015消防词汇第4部分:火灾调查
- BB/T 0019-2000包装容器方罐与扁圆罐
- 超市生鲜蔬菜培训资料
- 2020浙江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二-文章
- 新编物理基础学(上下册)课后习题详细答案 王少杰 顾社主编
- 2022年开封市中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氢气泄露控制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