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达标测评卷(A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用笔有中锋、侧锋、藏锋、出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区别,皆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象。所谓千笔万笔,统于一笔,中国的大书法家正是运此一笔来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这就是中国历代丰富的书法。这里所说的一笔书、一笔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像宋人郭若虚所说的,“王献之能为一笔书,陆探微能为一笔画。无适一篇之文、一物之象,而能一笔可就也。乃是自始及终,笔有朝揖,连绵相属,气脉不断”。这才是一笔书、一笔画的正确定义。古人所传的“永字八法”,用笔为八而一气呵成,血脉不断,构成一个有骨有肉、有筋有血的字体,表现一个生命单位,成为一个艺术境界。那么,用笔怎样能够表现骨、肉、筋、血,成为艺术境界呢?三国时魏国大书法家钟繇说道:“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笔蘸墨画在纸帛上,留下了点画,突破了空白,创造了形象。从这一画之笔迹,流出万象之美,也就是人内心之美。没有人,就感觉不到这美;没有人,也画不出、表达不出这美。画家、书家、雕塑家创造了这条线(一画),使万象得以在自由自在的感觉里表现自己,这就是“美”!美是从“人”流出来的,又是万物形象里节奏旋律的体现。所以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划破了虚空,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而这条线,中国的先民极早就在书法里、在殷墟甲骨文里、在商周钟鼎文里、在汉隶八分里、在晋唐真行草书里,做出极丰盛的、创造性的反映了。中国人用笔写世界万象,从一笔入手,但一笔画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著名的“永字八法”包括侧法、勒法、努法、避法、策法、掠法、啄法、磔法等,八笔合成一个“永”字。这些笔画,由于悬腕中锋,运全身之力以赴之,笔迹落纸,一个点不是平铺的一个面,而是有深度的,它是螺旋运动的终点,显示着力量,映入眼帘。可见,“美”就是势、是力、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这里所见到的中国人的美学倾向在于壮美。(摘编自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材料二:把艺术的表现形式说成是“生命的形式”,固然很有见地,然而,艺术的形式不仅限于此。在中国书法家看来,艺术还有更为高邈的诉求,那就是——“技进乎道”,这是超越了“生命意识”的更为高远的认知。“道”从根本上不可言说,但在现实生活、世间万物中处处存在,《周易·系辞上》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并非某种具体的事物,而是一种抽象的性质,代表着事物中具备的两种矛盾。成中英先生剖析“阴阳”三义为:阴阳对峙(阴阳相反而并立,相比较而并存)、阴阳之间互相影响产生变化、阴阳的整体性。在书法作品中,阴阳之道就表现为点画用笔的秩序感与丰富性。刘洪流先生认为,用笔求节奏,是阴阳宇宙意识体现在笔法运用过程中的大端。而细分之大概有虚实、擒纵、巧拙、刚柔、曲直等多个层面。邓宝剑老师将点画的形态分为粗与细、露锋与藏锋、方笔与圆笔、直笔与曲笔、内擫与外拓、润与枯、浓与淡、精致与粗放、平匀与繁富几点。这诸多“相互对峙”的形式,通过书法家的“灵心妙用”统一在一起,正是中国传统阴阳观念在书法用笔中的体现。在书法家笔下,这些不同形式的点画形态被赋予了不同的意趣,不同的点画形态之间不是简单叠加,而是通过艺术的处理手法让其获得一种和谐的节奏感。这样,局部的矛盾在总体上达到统一,使整幅作品呈现出秩序井然而又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秩序感与丰富性是书法用笔中阴阳关系表现方式的概括。不同形态的点画形式或直或曲,或刚或柔,而又曲中有直、刚柔兼济,这正是阴阳相峙相成的具体体现。而富于变化的点画形态通过一种富于节奏变化的方式组合在一起,相互生发,在总体上显现出和谐的秩序感。秩序感与丰富性本身就是一组阴阳关系,秩序感本身就蕴含着丰富性,不具备丰富性的形式,无所谓秩序与否;丰富性本身就要求有一定的秩序性,杂乱无章的形式本身就不具备丰富的表现形式。(摘编自马春灯《书法用笔审美内涵探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法用笔中的一笔画强调的是在构成有骨有肉、有筋有血的字体时应注重一气呵成、血脉不断。B.中国书法虽从一笔入手,但也重视笔画的变化多端,比如“永字八法”包括侧法、勒法等八笔。C.作品中的节奏感,不仅指每个字的“阴阳”和谐,还包括整幅作品呈现的秩序和多变的视觉效果。D.书法作品中,点画用笔的秩序感与丰富性体现着阴阳相峙相成,且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蕴含着人心之美与万象之美的笔迹一定是运用全身之力控制手腕,且运用中锋一气呵成的有深度的创作。B.正是因为有着超越“生命意识”的“技进乎道”的艺术追求目标,我们才更加青睐于壮美的书法作品。C.要想熟练掌握露锋与藏锋、方笔与圆笔等点画形态的运笔变化,只需全面通晓中国传统的阴阳观念。D.内心有美,手腕有力,并懂得借助于阴阳之道驾驭用笔,才能够创造出具有秩序感与丰富性的书法作品。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王澍在《竹云题跋》中说:“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全具,而后可为人书。”B.姜夔《续书谱》中说:“古今真书之神妙,无出钟元常,其次则王逸少。今观二家之书,皆潇洒纵横,何拘平正?”C.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中说:“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一画明,则障不在目,而画可从心。”D.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昔张芝学崔瑗、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4.请简要概括两则材料在阐释书法用笔上的侧重点。(4分)5.下面的“咸”字,取自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请阐释该字的书写是如何体现两则材料中的观点的。(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兴安杜鹃张港因海拔不同,兴安岭上草木花卉各有分层,白桦在下,落叶松在上,兴安杜鹃夹在当腰。进到四月,让雪捂了一冬的大山,杜鹃花开得旺盛,开得红火。花儿叫杜鹃,鸟儿叫杜鹃,女孩子也叫杜鹃。塔哈尔村的女孩儿,就有不少名叫杜鹃的。说实话,没几个闺女真见过杜鹃林——深山老林哪是大姑娘去的?倒是老赶山的,常常循着杜鹃树走山道,能采得着山货,找得到宝物。一个达斡尔人,哪能不唱歌?一个达斡尔女孩儿,哪能不唱歌?塔哈尔村老沃家那独生俊丫头,唱散山雾唱绿河唱肥牛羊唱谷黄的沃杜鹃,一股急火,忽地连句话都不能说了。你说说,这一家子人,日子可咋往下过?求医问药找偏方,招儿用尽了。杜鹃爹说:“让搬山我就搬山,叫截河我就截河,只要闺女能说话就中。”齐齐哈尔城来的老中医,望闻问切,上下相看了沃杜鹃,拉她爹的袖子,到外头说:“不是胎带来的,是毒火攻心,能治。”“咋治?说!”“那个啥,这个呀,找丫头最惦在心上的人,瞅冷子,使大劲儿,给她一个大嘴巴。这一激,她吐出心里的毒火,管保行。”“啊——”杜鹃爹翻翻手巴掌,“那……那咋下得去手?”“就是下得去手,你也不中。——丫头是不是有心上人?是哪个?叫他来才行。”杜鹃爹唰的一下脸翻黑云:“唉——唉——病根儿真就在他身上。他这小子,上了北山里,两年了。”上北山里,人人懂得,那是参加了抗联。“哦——那个,回来没?能叫回来不?”杜鹃爹一脚跺起沙尘:“还……还回……回个啥哟!——打日本,阵亡了呀!”“那……那可是真?丫头,她知道不?”杜鹃爹连点三下头。老中医摇了摇头。杜鹃爹说的那人叫墨尔根,抗联来人送信,带着墨尔根的灰军帽,帽子上一个大枪眼儿。这事人人知道,杜鹃也看到了,打那时就出病了。老中医听到这儿,说:“呀——是这个,那么的吧,我回城去,拿祖传天绝狠药。我去去就来。”杜鹃姑娘上河沿儿,风就不刮了;杜鹃上草甸,百灵就不唱了。可怜啊可怜,这孩子可怜。人人宠着杜鹃,人人惯着杜鹃,杜鹃想干啥就干啥,想上哪儿就上哪儿。花红柳绿四月天,山上该是开出了杜鹃花。杜鹃姑娘穿了红,搽了粉,烧黑柳枝描了眉毛,一个人出了屯子,朝山里去了。屯里人说:“让她去吧,散散心也好。”嫩枝扫脸,青草扯衣,泉水潺潺,白雾茫茫。春山是俊姑娘,俊姑娘是春山。杜鹃口不能语,心却在唱。她跟自个儿唱:“大松树刮不倒,墨尔根还扛着枪。雁去雁来,墨尔根就在山上。哥哥来,看我的新衣裳;哥哥来,杜鹃花红,红杜鹃唱……”白桦林、落叶松之间,红杜鹃铺成宽宽的红花大道。杜鹃姑娘插了满头红花儿,嘴唇微动,无声地唱着,顺着花路走。杜鹃姑娘在心里念叨:“也就是打日本打累了,墨尔根睡着了,他们就说那个了。瞎说,胡说,瞎说,胡说。墨尔根哥哥就在前头,扛着枪在前头……”太阳爷儿跟着杜鹃姑娘走。杜鹃姑娘累了,太阳爷儿也靠山头歇了。杜鹃姑娘坐在石头上,眼睛搜寻着,她要采一朵最大最红最好看的杜鹃花。她比画着,想象着把花插在墨尔根的军帽上,又插在墨尔根的胸襟上……忽然,身后有响动,杜鹃一回头,我的妈呀!白桦树下,钢盔闪闪,黑枪筒子从榛柴棵里伸出来,啊——是日本人!顺着日本人枪管所指,杜鹃看到一个人:灰军帽,端大枪,站在大松树下。啊——墨尔根!墨尔根?墨尔根咋这么瘦?墨尔根咋这么矮?墨尔根咋这么黑?啊——杜鹃使出全劲儿,可是,嘴喊不出声。忽地,榛柴棵里起来一片黄衣鬼子,刺刀闪闪发亮。“墨尔根——墨尔根——有鬼子——”杜鹃姑娘喊出来了,声震林海。砰!砰!砰!枪声响了。“墨尔根——墨尔根——有鬼子——”大山中声音回荡,杜鹃姑娘躺在杜鹃花丛中。杜鹃姑娘的喊声,救了抗联。抗联安葬了杜鹃姑娘。那个哨兵很惊讶:“她为啥冲我喊出‘墨尔根’这仨字?怪了!”老中医打城里来了,将一包药塞给杜鹃爹。杜鹃爹拿手挡了,说:“俺闺女没病,俺闺女嗓门儿亮得很。俺闺女还是抗联的人,戴着灰军帽。”“啊——那个啥,你咋还哭了呢?”老中医惊疑了。(有删改)文本二:好的作品能吸引人,能激发人,也能鼓舞人,关键是体现出了一种时代的价值、时代的精神、时代的主题,能让人从中感受到一种力量,精神的力量,这些作品中展现了人民美好生活,表达了现实的温度。每一部文学作品,每一部电视剧,每一部电影,都需要温度,既有题材本身的温度,这种温度,既能读出温暖,也能看出温情;也有故事的温度,能激发出一种力量,让人们从精神上、从力量上、从生活中都能获得一种激励。事实上,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既能表达现实的温度,又能体现思想的高度与文化的厚度,不仅让人们受益匪浅,也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积聚了能量。(节选自白峰《好的作品要有生活的温度》,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二段写能唱歌的沃杜鹃“连句话都不能说了”,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B.杜鹃爹听到老中医问杜鹃心上人是谁后“脸翻黑云”,形象地写出杜鹃爹内心的痛苦。C.文中描写了杜鹃上山找寻墨尔根之前的精心打扮,这为后文杜鹃的牺牲埋下了伏笔。D.“俺闺女嗓门儿亮得很”既说明杜鹃声音好,也表达了杜鹃爹对杜鹃救抗联感到自豪。7.关于文本一中画横线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灰军帽”与前文中“墨尔根的灰军帽”相照应,也解释了为何杜鹃将之错认为墨尔根。B.第一个“墨尔根”后面的叹号,写出了杜鹃发现抗联战士时内心的惊讶和喜悦之情。C.“这么瘦”“这么矮”“这么黑”意在突出抗联生活的艰难,展现战士们不屈的精神。D.“嘴喊不出声”为后文的情节突转做铺垫,与后文的“声震林海”形成了鲜明对比。8.文本一开头描写兴安岭的杜鹃花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6分)9.文本二说“每一部文学作品,每一部电视剧,每一部电影,都需要温度”,文本一是如何体现“温度”的?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颍川太守髡①陈仲弓②。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陈元方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上。郭林宗吊而见之,谓曰:“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奋衣而去。自后宾客绝百所日。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箄,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注】①髡:古代一种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②陈仲弓:元方之父。10.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B.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C.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D.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与“家君”放在一起,用来尊称别人的父亲。B.何其,多么,怎么那样,表示感叹语气,与《伶官传序》中的“何其衰也”语意相同。C.周公,“三王”之一,历史上的第一代周公姓姬名旦。因封地在周,故称周公或周公旦。D.更相易夺,互相改正补充。“易”是“变易、更正”,文中指兄弟二人互相补充修正彼此的内容。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人问陈季方的父亲何德何能配享天下重名,陈季方将父亲比作泰山一角的桂树来比父亲,功德在己,犹如桂树,好山好水天然长成,自然不必在乎自己功德的有无。B.有客人提起陈仲弓被颍川太守误判受髡刑的事,陈元方引用历史上三位高尚明智的人的事例,告诉客人高尚明智的人也会犯识人之偏差,让客人羞愧而退。C.陈元方年少时去拜会袁绍,袁绍有意拿父亲来为难他。陈元方巧妙地用周公与孔子生不同时而施策相同来应对,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住了自己的体面。D.陈仲弓的两个儿子元方和季方因为偷听父亲和朋友的谈话而将米饭煮成了稀粥。陈仲弓听两个孩子复述他们的谈话滴水不漏,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很欣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2)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14.陈仲弓是颍川陈氏的始祖,以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其子元方、季方继承了父亲的好品行,后来都升任朝廷高官,与其父一同被后人并尊为“三君”。请结合文本,探究陈氏家族兴盛的三大原因。(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金词,完成下题。玉漏迟元好问淅江归路杳。西南仰羡,投林高鸟。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不入麒麟画①里,又不与、巢由②同调。时自笑,虚名负我,半生吟啸。扰扰马足车尘,被岁月无情,暗消年少。钟鼎山林,一事几时曾了。四壁秋虫夜语,更一点、残灯斜照。青镜晓。白发又添多少。【注】①麒麟画:麒麟即汉代麒麟阁,宣帝为表扬霍光等人的功绩,将其图像画于阁中。麒麟画指功臣画像。②巢由:巢父与许由的并称,相传皆为尧时隐士,尧让位于二人,皆不受,用以指隐居不仕者。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南仰羡,投林高鸟”两句借物抒怀,词人借飞往山林的鸟表达自己的情怀。B.“半生吟啸”中的“吟啸”和苏轼的“何妨吟啸且徐行”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C.“四壁秋虫夜语”实写身边之景,借景抒情,表达词人内心的孤独、凄凉之感。D.全词既有写景,也有抒情,文笔婉曲,多用典故,语言含蓄,有行云流水之妙。16.词的上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曾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人们在沂水边快乐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3)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站在时空的角度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地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天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䀹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18.文中写“极细小的粉红花”和“枣树”,分别用了“她”和“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用了什么叙事人称?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20.文中画框线的部分除了排比以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一人感染传全家”,相信很多人听说过幽门螺杆菌,却不知道它的凶险。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长期存活于胃部强酸环境下的细菌。①_________,根据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保守估计,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门螺杆菌。而中国是感染幽门螺杆菌人数最多的国家,感染率高达59%,将近7亿人感染。尽管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高危因素,但在它成为癌变助推器之前,依然拥有一定的健康防治保障时期。简单来说,越早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②________。和所有预防感染传播的方法一样,③________,我们可以消灭传染源,一旦感染要及时进行根除治疗。切断传播途径,杜绝用嘴喂孩子的不良习惯;如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要采用家庭分餐制,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保护易感人群,尽量让儿童使用独立餐具,帮助其建立长久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正确认识幽门螺杆菌,按照科学方法防治,才能让我们在疾病面前不恐慌,用健康的心态拥抱每一天的生活。21.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也许因为他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姑娘们私下里都叫他“北京话”。B.导师钟扬的“暖”是有目共睹的,这更体现在他对学生的关爱上。C.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D.宝玉因知她本姓花,又曾见旧人诗句上有“花气袭人”之句,遂更名袭人。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D项对应材料二最后一段。“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于文无据。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中的“秩序感与丰富性本身就是一组阴阳关系,秩序感本身就蕴含着丰富性,不具备丰富性的形式,无所谓秩序与否;丰富性本身就要求有一定的秩序性,杂乱无章的形式本身就不具备丰富的表现形式”,可知秩序感和丰富性只体现了“阴阳相峙相成”,不能表现二者的相互转化。2.答案:D解析:A项,选项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第3、4段内容,可知第3段谈论的是书法笔迹反映出的人心之美,第4段谈论的是书法笔迹体现出的力量之美,二者并无太大关联。选项“蕴含着人心之美与万象之美”说的是书法笔迹的人心之美,“一定是运用……有深度的”说的是书法笔迹的力量之美。B项,“正是因为有着……我们才……”强加因果,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选项前后两个部分不构成因果关系。C项,“只需全面通晓中国传统的阴阳观念”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二第3段中的“邓宝剑老师将点画的形态分为粗与细、露锋与藏锋……这诸多‘相互对峙’的形式,通过书法家的‘灵心妙用’统一在一起,正是中国传统阴阳观念在书法用笔中的体现”,可知“露锋与藏锋”等是阴阳观念的体现,但并非通晓阴阳观念就能熟练掌握“露锋与藏锋”等点画形态的运笔变化。3.答案:B解析:A项,强调书的气韵精神是人的气韵精神的体现,书品和人品应当是统一的、互为表里的,材料一第3段中的“从这一画之笔迹,流出万象之美,也就是人内心之美。没有人,就感觉不到这美;没有人,也画不出、表达不出这美”,也强调书与人的统一,选项符合材料一观点。C项,说一笔画是“众有之本,万象之根”,强调一笔画的重要性,材料一第1段也说“所谓千笔万笔,统于一笔,中国的大书法家正是运此一笔来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选项符合材料一观点。D项,强调张芝的书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材料一第2段中说“用笔为八而一气呵成,血脉不断,构成一个有骨有肉、有筋有血的字体,表现一个生命单位,成为一个艺术境界”,选项符合材料一观点。而B项强调的是书法不必拘守平正的规矩,不符合材料一中的观点。4.答案:①材料一侧重于阐释中国书法用“一笔”来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并介绍了完成“一笔”的要点;②材料二侧重于阐释点画用笔的秩序感与丰富性体现书法用笔的阴阳关系,符合中国书法家“技进乎道”的艺术诉求。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梳理两则材料的段落大意。材料一第1段提出书法就是用“一笔来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的观点;第2段具体阐释“一笔”的定义;第3段重点强调这有血有肉的“一笔”来源于“人”,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第4段以“永字八法”为例,论述一笔须变动,中国美学倾向于强调“势”与“力”的“壮美”。由此可知材料一侧重于阐释书法中的“一笔”能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且强调了完成“一笔”的要点。材料二第1段指出艺术更高邈的诉求是“技进乎道”;第2段根据“阴阳”三义,指出书法作品中的阴阳之道表现为点画用笔的秩序感与丰富性;第3段具体阐释了点画用笔体现了中国传统阴阳观念;第4段进一步强调了“秩序感”与“丰富性”的辩证关系。由此可知材料二侧重于阐释书法点画用笔的秩序感与丰富性体现了书法用笔中的阴阳关系,符合中国书法家“技进乎道”的艺术诉求。5.答案:①“咸”字虽有九画,但王羲之书写时由横起笔,后续笔画紧承笔势,自始及终,一气呵成,血脉不断,从而构成一个有骨有肉、有筋有血的字体,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境界;②“咸”字中横竖撇钩点等笔画多样,王羲之运用刚柔、曲直、粗细等富于变化的点画形式,既体现出中国传统阴阳观念,又使字体呈现出秩序井然而又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应结合两则材料分析王羲之“咸”字所体现出的两则材料中的观点。根据材料一第2段中的“用笔为八而一气呵成,血脉不断,构成一个有骨有肉、有筋有血的字体,表现一个生命单位,成为一个艺术境界”,结合“咸”字笔顺书写的连贯性,可得出答案第①点;根据材料二第3段中的“在书法家笔下……使整幅作品呈现出秩序井然而又丰富多变的视觉效果”,结合“咸”字笔画形态丰富多变的特点,可得出答案第②点。6.答案:C解析:“这为后文杜鹃的牺牲埋下了伏笔”错误,描写杜鹃的精心打扮只是为了表达杜鹃对墨尔根的爱,她不愿相信墨尔根已经牺牲的事实。7.答案:C解析:“意在突出抗联生活的艰难,展现战士们不屈的精神”说法错误,此处是为了表明站在大松树下的人不是真正的墨尔根。8.答案:①借兴安岭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②由杜鹃花引出本文的女主人公沃杜鹃。③“杜鹃花开得旺盛,开得红火”,象征沃杜鹃无畏牺牲的精神。④通过写杜鹃花的美丽,表达了对沃杜鹃的赞美之情。解析:题干问的是描写兴安岭的杜鹃花的作用,考查的是写景的作用,因此解答本题需要结合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进行思考。阅读文本一开头可以发现题干要求分析的是“因海拔不同,兴安岭上草木花卉各有分层……杜鹃花开得旺盛,开得红火”的作用,这一部分先写兴安岭上的草木花卉,然后引出了对杜鹃花的描写。结合后面的故事来看,故事发生在兴安岭,所以开头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而这一部分紧接着就由花及人,开始写塔哈尔村的女孩儿沃杜鹃的故事,因此这一部分有引出故事主人公的作用。且这一部分对杜鹃花的旺盛做了描写,这与后文杜鹃的牺牲形成对照,因此此处的杜鹃花有象征杜鹃美好品质的作用,借美丽的杜鹃花表达了对主人公的赞美之情。9.答案:①文本一以抗日为背景,表现了达斡尔青年奋勇抗日、不惧牺牲的精神品质,激发读者的敬佩和爱国之情,让读者受到激励。②文本一讲述了杜鹃为爱失语,最后像墨尔根一样牺牲的深情故事,让读者感受到爱情的美好。③杜鹃爹心疼杜鹃,想尽一切办法给女儿治病,表现了父亲对女儿的爱,让读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准确理解“温度”的含义,这就要结合文本二中的“既有题材本身的温度”“也有故事的温度”“能激发出一种力量,让人们从精神上、从力量上、从生活中都能获得一种激励”来理解。然后分析文本一在题材和故事上是怎样激发力量、让人们获得激励的。文本一讲述的是抗战时期达斡尔青年墨尔根和杜鹃先后为抗联牺牲的故事,从题材上看,这表现了抗战时期青年男女的爱国精神,能激发读者的爱国之情。从故事上看,杜鹃因墨尔根牺牲而失声体现了两人真挚的爱情;杜鹃爹为给杜鹃治病,不惜一切代价,体现了亲情的温暖;村民对待杜鹃的态度,体现了邻里之间的温情。10.答案:B解析:“四方是则”中的“则”是楷模的意思,“四方是则”意思是四方的楷模,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孔子曰”是引用孔子的话,为主谓结构,“蒙上”修饰的是被子,应在“孔子”前断开,排除C项。故选B项。11.答案:C解析:“‘三王’之一”错。“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夏禹、商汤、周武王。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不属于“三王”之一。12.答案:A解析:“自然不必在乎自己功德的有无”错。此处是说家父在良好的环境中长成,自然能修炼成高洁之质,也自然能香飘千里,并没有“不在乎自己功德的有无”之意。13.答案:(1)《易经》上说:“两人心意相同,他们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同心的语言,说出话来就像兰草一样芬香。”(2)陈仲弓问:“你们还记得我们谈论了些什么吗?”(兄弟两人)回答说:“大概都记得的。”解析:【文言译文】有个客人问陈季方:“令尊太丘,有什么功勋和品德,以至于担负了全天下的好声名?”陈季方说:“我父亲好像一棵长在泰山拐角处的桂树,上有如万丈山峰的高度,下有如不可测量的深渊的深度;上受雨露恩泽,下被深渊里的泉水滋润。在这样的情况下,桂树哪里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泉有多深?不知道有没有功勋德行。”颍川太守判陈仲弓髡刑。有位客人问(陈仲弓的儿子陈)元方说:“太守是个什么样的人?”陈元方说:“(他)是个高明的人。”(客人又问:)“您父亲怎么样?”(陈元方)说:“(他)是个忠臣孝子。”客人说:“《易经》上说:‘两人心意相同,他们的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同心的语言,说出话来就像兰草一样芬香。’怎么会有高尚明智的人,惩罚忠臣孝子呢?”陈元方说:“您的话多么荒谬啊!因此(我)不回答(你)。”客人说:“您只不过是要顺随(你的父亲和府君)从而恭敬,所以没办法回答。”陈元方说:“从前高宗放逐了孝子孝己,尹吉甫放逐了孝子伯奇,董仲舒放逐了孝子符起。这三个君主,(是)高明的人;这三个做儿子的,恰恰都是忠臣孝子。”客人羞愧地走了。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袁公问(他)说:“你父亲在太丘县(任职)时,远近的人都称颂他,他都做了什么呢?”陈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时,用恩德感化强者,用仁爱抚慰弱者,让他们随着自己的心意安居乐业,时间越久(他们)就越尊敬(我父亲)。”袁公说:“我过去曾做过邺县县令,恰好也是这么做事的。不知是你父亲效法的我,还是我效法你父亲?”陈元方说:“周公、孔子,生于不同的时代,(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相隔万里却完全一致;周公没有学习孔子,孔子也没有学习周公。”陈元方遭遇丧父,哀痛到极点而哭泣,形销骨立。他的母亲可怜他,(趁他睡觉的时候)偷偷拿了一条锦缎的被子(给他)盖上。(时逢)郭林宗去陈家吊丧(,结果)看见(陈元方竟然盖着锦缎被子),对(他)说:“你是天下的俊杰,四方的楷模,怎么可以在父亲去世的时候,还盖着锦缎的被子?孔子说:‘穿锦衣,吃米饭,你能安心吗?’我(认为你的这种做法)不可取。”(于是)拂袖而离开。从此之后连续上百日都没有宾客上门来。有位客人到陈仲弓家过夜,陈仲弓叫儿子陈元方和陈季方做饭(招待客人)。客人和陈仲弓议论谈话,(兄弟)两人在烧火,都舍弃(烧火)去偷听说话。做饭的时候(两人)忘了放上竹箄,(要蒸的)饭都落到了锅里。陈仲弓问(他们):“饭为什么没有热好?”陈元方、陈季方就挺直了身子跪着说:“父亲您和客人谈话,(我们)就一直在偷听,蒸饭时忘了放上竹箄,干饭煮成了粥。”陈仲弓问:“你们还记得我们谈论了些什么吗?”(兄弟两人)回答说:“大概都记得的。”两兄弟一起说,互相改正补充,所言没有遗漏的地方。陈仲弓说:“这样的话,只喝粥也没事,为什么一定要吃米饭呢!”14.答案:①陈仲弓为人冲和大度;②家风自由、宽松、和睦;③兄弟才学见识出色。解析:由“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可概括出答案①;由“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可概括出答案②;由“吾家君譬如……有功德与无也”和“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忠臣孝子”可概括出答案③。15.答案:B解析:“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错误,苏轼的“吟啸”表达的是一种乐观的态度,词人的“吟啸”更多的是哀叹。16.答案:①故乡难归的愁苦之情。“淅江归路杳。西南仰羡,投林高鸟”三句写归乡之路遥远,暗含无法归乡的苦闷之情。②官场蹉跎的痛苦。“升斗微官,世累苦相萦绕”表达词人官场蹉跎却毫无建树,要为升斗之禄而奔走的痛苦。③归隐和做官的矛盾心情。词人一方面渴望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又羡慕古代的隐士,结果是仕隐两不遂心。④对自身处境的无奈。词人明白自己的尴尬处境,但又无力改变,只能自嘲。解析:此词遣怀,抒写身心窘困之郁苦。上阕起句直接入题,抒发归期无望之叹。“淅江”与“西南”暗里通合,抒写怀念故园之情。“西南”二句借高鸟投林起兴,反叹自己空有归返故林之志,紧接的“升斗微官”二句,一吐心愿难遂、且为斗米终日惶惶的愤世之言。“不入麒麟画里”二句痛说仕隐两不遂心,先叹仕途不遇,再叹追求功名虽难,放弃更不容易。“时自笑”三句自嘲平生常为虚名与世累所羁绊,只好赋诗行啸以抒怀,此笔言简意真,一如当面语。下阕伤时叹老。“扰扰”三句感慨自己在辗转途中浪掷岁月。“钟鼎山林”二句照应上阕“不入麒麟画里”两句,“钟鼎”对“麒麟画”,“山林”对“巢由”,把心事反复咏叹。“四壁”二句借景立意,秋虫夜语带有年华迟暮之情感色彩,再配以冷壁、残灯,意境进一步深化,更见幽微蕴藉,兼且清冷凄凉。下阕最后两句写揽照青铜镜,意绪孤零,又写青丝变作白发,寄托时光不可挽留之酸楚。末笔婉约含蓄,词人愁苦似隐还显,韵味溢于言外。17.答案:(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2)浴乎沂;风乎舞雩(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解析:注意“沂”“雩”“坼”等字的正确书写。18.答案:①两个称呼都将物拟人化了,能更加生动形象地体现各自特征。②“她”这一称呼偏向女性特征,更好地体现了“极细小的粉红花”弱小但却坚韧的特征。③“他”这一称呼偏向男性特征,更好地体现了“枣树”饱经沧桑但却顽强不屈的特征。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和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的能力。“她”为人称代词,用于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女性,此处用来写“极细小的粉红花”,是有意突出其柔弱、美丽、坚韧的特征。而“他”作为人称代词,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人,一般只用来称男性,此处用来写“枣树”,是有意突出其强壮、经受磨难而依旧不屈向上的特质。这两个人称代词的使用,都暗中将其各自比拟为人,赋予其人的特征、特质,生动鲜明地塑造了“极细小的粉红花”“枣树”的形象。据此分别作答即可。19.答案:叙事人称:第一人称。表达效果:用“我不知道……”,引出了下文中“我”对“极细小的粉红花”的描述。更加凸显出极细小的粉红花的特点,同时寄寓着作者特定的情思和理想,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我不知道”很明显是第一人称。放在段首,引起下文。而且“我不知道”与下文的仔细介绍一对比,更明显地突出极细小的粉红花的特点,作者独特的感受也体现了出来。20.答案:修辞手法:拟人表达效果:①赋予粉红花、蜜蜂以人的动作、行为和情感,生动形象;②配合梦中诗人的话语等内容,使得梦境更为充实、表意更为丰富。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瑟缩”“做梦”等词将人的动作和行为赋予了极细小的粉红花,是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也是赋予了蜜蜂以人的动作,采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这一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的动作、行为乃至内在的情感意蕴赋予粉红花和蜜蜂,不仅生动塑造了二者的形象,还将梦境刻画得栩栩如生,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向往,表意更为丰富。21.答案:D解析:文中“一人感染传全家”的双引号的作用是直接引用。A.表示特定称谓。B.表示突出强调。C.表示特殊含义。D.表示直接引用,和文中双引号作用相同。故选D项。22.答案:①它的感染范围非常广;②健康就越有保障;③要有效预防幽门螺杆菌解析:阅读文段,厘清上下语句逻辑关系。第①空,上文提及“幽门螺杆菌”的概念,再结合下文说明的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数,故此处应填“它的感染范围非常广”之意的句子。第②空,由上文“越早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推知②句应含有“越”字,再结合上文“健康防治保障时期”可知,此处应填“健康就越有保障”之意的句子。第③空,上文“和所有预防感染传播的方法一样”,可推知③句含有“预防”字词,再由下文提及的预防方法“我们可以消灭传染源”可知,此处应填“要有效预防幽门螺杆菌”之意的句子。23.答案:略解析:【写作指津】2016年课标全国卷Ⅰ考查了漫画作文,2019年课标全国卷Ⅲ采用了漫画类材料作文的形式,2021年全国新高考卷Ⅱ同样采用了漫画类材料作文的形式。设计考查漫画类作文题,在任务驱动型作文成为主流的情况下,丰富了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也启发考生必须全面备考。漫画作文既能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又能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漫画为作文设题材料,不仅形象,而且有趣。漫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或事。因而漫画往往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总而言之,漫画源于生活,只有把漫画还原到现实生活中,才能真正揣摩到其深刻寓意。该题所选漫画简洁清晰,以图文形式共同呈现,除了画中主体——“八仙”之一铁拐李,最关键的信息是左侧文字“神仙也有缺残”,而这正是漫画的题名。因此,作文时,关键在于理解和把握人物和文字背后的寓意。我们观察完一幅漫画后,不能只停留在画面本身,而应该就此向外拓展,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去思考漫画后面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押立意】①铁拐李其实是一个象征,象征着无论是仙界还是人界,都充满了缺陷,没有十全十美的地方。铁拐李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724-2024城市公共汽电车无障碍运营服务规范
- 房地产营销策划 -美的 -义乌 -宝龙世家年度传播方案
- 夫妻离婚股份分割的流程-生活日常
- 西宁-PEP-24年小学英语第五单元测验卷
- 湖南衡阳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好题训练:10月第1周 地理试题(解析版)
- 2025届高三英语二轮复习专项 2024年全国新课标I卷易错题二次开发练习 (含答案)
- 2024年冻土共振柱试验机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强化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坚持以人为本
- 概念验证服务标准
- Python程序设计实践- 习题及答案 ch05 实验1 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 《Python数据分析与应用》教学课件05Matplotlib实现数据可视化
- 2023年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苏教版科学三上5.1人的呼吸(课件)
- 陶艺课程 校本特色课程 专题讲座课件
- 水平定向钻施工技术培训讲义PPT84
- 水喷砂除锈施工方案
- 临床科研中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共160张课件
- 三字经教案04,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
-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书
-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综合管理系统使用手册
- 颈椎病护理查房 (3)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