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三上5.1人的呼吸(课件)_第1页
苏教版科学三上5.1人的呼吸(课件)_第2页
苏教版科学三上5.1人的呼吸(课件)_第3页
苏教版科学三上5.1人的呼吸(课件)_第4页
苏教版科学三上5.1人的呼吸(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的呼吸江苏教育版上三年级上(1)将食指放在鼻前,深呼吸。现象:深呼吸时,有气体进、出鼻腔的感觉。(2)将上述动作重复几次,有什么感受。分析:我们的呼吸是气体进出鼻腔的过程,将食指放在鼻前,能感受到气体的进出。结论:通过鼻子能感受到呼吸的存在。通过鼻子感受呼吸

新知导入(1)将手放在胸下方,深呼吸。现象:深呼吸时,有气体进、出腹部的感觉。(2)将上述动作重复几次,有什么感受。分析:两手放在胸下方,深呼吸时会感觉到身体的起伏,即吸气时胸廓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结论:通过胸下方能感受到呼吸的存在。通过胸下方感受呼吸

新知导入呼吸器官及作用观看视频

新知讲解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认识呼吸器官

新知讲解每个呼吸器官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空气进入体内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器官的共同特点是壁薄、面积大、湿润、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分布。(1)鼻腔里有纤毛和黏液,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加温、加湿作用。认识呼吸器官

新知讲解(3)气管是圆筒形的管道,上接咽、喉,下端分为左、右支气管。。(2)咽与鼻腔、口腔、喉相通。咽喉能让气体进入气管,对吸入的空气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4)左、右支气管伸入肺,并在肺里分成许多更细小的支气管。气管和支气管有清除异物、调节空气温湿度和防御等功能。认识呼吸器官

新知讲解(5)肺在胸腔内,分左肺和右肺,肺里密布着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经过肺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然后排出体外。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场所。吸气流程:空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部认识呼吸过程

新知讲解呼气流程:人体不需要的气体→肺部→支气管→气管→喉→咽→鼻腔→体外注意:口腔不属于呼吸器官。口腔可以参与呼吸,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但经常用口腔呼吸,会感到不舒适这是因为“气体进出会带走口腔内大量的水分,导致咽部干燥难受。比较呼入和呼出的气体观看视频

实验探究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实验材料:两个相同的塑料袋、澄清石灰水。(1)取一个塑料袋,把袋口撑开,袋口朝前在空中迅速移动,然后马上扎紧袋口,完成空气的收集。(2)将袋口放开一点,向袋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摇晃一下,观察实验现象。(3)另取一个塑料袋,用手将塑料袋中的空气挤出。

实验探究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4)用力吸气,然后对准塑料袋口呼气,马上扎紧袋口。如此反复几次,直到塑料袋鼓起。(5)将袋口放开一点,向袋中倒人澄清石灰水,摇晃一下,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探究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

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向装有空气的塑料袋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不易变浑浊;向装有呼出气体的塑料袋中倒入澄清石灰水,会发现澄清石灰水容易变浑浊,有白色沉淀产生。实验分析人需要呼吸,是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营养物质转化为维持体温的热量和支持活动的能量,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是生命赖以存在的新陈代谢活动。当二氧化碳气体遇到澄清石灰水时,会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白色沉淀产生。实验结论我们呼吸时,吸进的是空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较多的气体。自然界的氧循环观看视频

新知讲解地球上,除了人需要氧气以外,其他动物都需要氧气才能生存,就连河里和海里的鱼也离不开水中的氧气。人和动物从空气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这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会越来越多,氧气也不会用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互相转化和利用

新知讲解刘老师教案课件怎样保护我们的呼气器官?

学习思考健康人的肺吸烟人的肺禁止吸烟呼吸新鲜空气扫地时先洒水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并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作用以及系统的工作流程;能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能够有意识的关注人的呼吸,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课堂总结人的呼吸吸气流程:空气→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部呼气流程:人体不需要的气体→肺部→支气管→气管→喉→咽→鼻腔→体外

板书设计完成同步练习题

作业布置运动和呼吸江苏教育版上三年级上运动前后呼吸的变化观看视频

新知导入

新知导入运动前后呼吸有什么变化?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呼出和吸入气体的量也比平时多导致呼吸加快。运动后呼吸会加快。

实验探索测量在不同状态地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实验材料:秒表或计时钟、记录表。(1)3~5名同学为一组,1名同学负责计时,其他同学保持在安静状态下,在规定时间内记录自己的呼吸次数。(2)小组成员轮流计时,多做几次实验,将得到的数据填入表格内。

实验探索测量在不同状态地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3)3~5名同学为一组,1名同学负责计时,其他同学高抬腿原地跑,逐渐加快,做此运动一分钟后停止。停止后,做运动的同学马上记录自己一分钟的呼吸次数。(4)休息3分钟后再测量自己一分钟的呼吸次数。(5)小组成员轮流计时,多做几次实验,将得到的数据填入表格内。

实验探索次数安静状态下运动结束时休息3分钟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252423243938373831293030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的测量记录实验结论:每个人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都会增多;相同条件下,男生和女生的呼吸次数相差不多,老师比同学的呼吸次数要少。通过分析测得的数据及算出的平均值可以发现,同学们的数据相差不多,一般一分钟呼吸24次左右。运动会使呼吸迅速加快,休息后呼吸又会慢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男生和女生的数据差别也不大,但一分钟的呼吸男生一般比女生少两三次。比较同学和老师的数据,会发现老师一分钟的呼吸次数要比同学少一些。

实验探索在不同状态下一分钟的呼吸次数的测量记录认识肺活量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肺活量与人的呼吸密切相关。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消耗氧,身体只有在氧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工作。在呼吸过程中,肺不仅要摄入氧气,还要将体内代谢出的二氧化碳排出。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肺是机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容积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这是检测肺功能最直观最客观的指标。

新知讲解刘老师教案课件人一次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就是肺活量。小学生的肺活量不应低于1000毫升,成年人的肺活量一般在2500~4000毫升,有些运动员的肺活量可达6000毫升以上。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强。肺活量大小

新知讲解用排水法测量肺活量观看视频

实验探究(4)记录排出的水量。(2)把瓶子倒置在水槽里,插入弯头吸管。实验材料:塑料瓶(2升)、弯头吸管、装适量水的水槽。(1)在标好刻度的塑料瓶里装满水。(3)深吸一口气,通过吸管尽力向瓶里吹气。

实验探索用排水法测量肺活量刘老师教案课件

实验探索姓名排出的水里(小格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王萌林涛刘天宇232526222425242324用排水法测量肺活量实验分析:肺活量大的同学,一次尽力呼出的气体体积也越大,因此从塑料瓶里排出的水量也越多。232425实验结论:排出水量越多的同学肺活量越大。

新知讲解用标准测试仪测量肺活量如果一个人的肺活量较小,就说明他的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的能力较差,那么一旦身体需要大量耗氧(如长时间工作、学习或者剧烈运动)时,就会出现供氧严重不足,从而出现头痛、头晕胸闷、精神菱靡、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增大肺活量最显著的方法是多参加体育活动。此外,在生活和学习中要保持挺胸抬头的姿势,正确的站姿和坐姿有利于呼吸顺畅,增大肺活量。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调整呼吸的方法来增大肺活量。如可以深呼吸后屏住呼吸5~10秒再呼气,每天坚持10分钟,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另外,我们要远离烟雾,尤其是香烟和手烟,香烟中的有毒成分会破坏肺部功能,导致肺活量严重下降。增大肺活量的方法

新知讲解增大肺活量的锻炼方法观看视频

实验探究

新知讲解保护呼吸器官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呼吸器官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呼吸质量,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想一想,还有哪些做法可以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扫地前洒水打预防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新知讲解吸烟的危害医学研究早已证明,香烟中含有害物质达几百种。这些有害物质对呼吸器官的天然防病机能有很大的破坏作用。烟雾中的有害物质进入细支气管及肺泡,麻痹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使纤毛失去排除异物的能力,肺内巨噬细胞对异物的吞噬危害人的脑、心脏、胃、肝脏等能力也会因此而被抑制。因此呼吸道的防御能力被削弱了,各种疾病也会随之接踵而至。据研究,吸烟会使人们患咳嗽、多痰、肺部感染及肺功能损害的几率显著增加。如果吸烟成为习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