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与疫情监测_第1页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与疫情监测_第2页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与疫情监测_第3页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与疫情监测_第4页
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与疫情监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基本要求二、发热门诊三、急诊四、普通病区(房)五、收治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的病区(感染科)

六、医务人员的防护七、对患者的管理

第一页,共28页。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基本要求(一)应当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建立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二)开展临床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报告与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堵得住、控得住、不扩散、不死人。(三)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发现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报告,做好相应处置工作。第二页,共28页。一、基本要求(四)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提供充足、必要、符合要求的消毒和防护用品,确保措施落实到位。(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的规定,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六)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患者诊治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及一切生活垃圾均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置。第三页,共28页。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发热门诊。1.应当建立疑似、确诊患者隔离、转出和救治的工作流程,其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发热门诊出入口应设有手卫生设施。2.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当戴外科口罩,严格执行手卫生等措施。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3.掌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特征,对疑似或确诊患者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患者转出后进行终末处理。4.进入或离开发热门诊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5.陪伴者及病情允许的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第四页,共28页。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二)急诊1.应当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制定完善重症患者的转出、救治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2.应当设置一定的隔离区域以满足疑似或确诊患者就地隔离和救治的需要。3.严格遵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进行个人防护和诊疗环境的管理。4.诊疗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并定时清洁消毒。第五页,共28页。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三)普通病区(房)1.应当备有应急隔离室,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与救治,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及流程,备有充足的应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和防护用品。2.病区内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宜专人诊疗与护理,限制无关医务人员的出入,原则不探视;有条件的可以安置在负压病房或及时转到有隔离和救治能力的感染科。患者转出后进行终末处理。第六页,共28页。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四)收治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区(感染科)1.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2.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疑似患者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同类型感染患者可以同室安置。3.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等措施。具体措施包括:第七页,共28页。具体措施包括:(1)医务人员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2)患者的活动原则上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如佩戴外科口罩,防止造成交叉感染。(3)用于疑似或确诊患者的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等医疗器具应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使用后,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4)严格探视制度,原则上不设陪护。第八页,共28页。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五)医务人员的防护1.应当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的防护措施。2.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3.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确进行手卫生。4.根据导致感染的风险程度采取以下相应的防护措施。第九页,共28页。具体措施包括:(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脱手套后洗手。(2)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戴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3)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第十页,共28页。具体措施包括:(4)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5)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立即洗手或手消毒。(6)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防止被刺伤。(7)每个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清洁与消毒。第十一页,共28页。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六)加强对患者的管理1.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应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感染科病区。2.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戴外科口罩;指导患者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第十二页,共28页。(六)加强对患者的管理3.患者出院、转院后按进行终末消毒。4.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因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进行火化的,应当经上述处理后,按照规定深埋。第十三页,共28页。疫情防控

一、病例的发现、报告二、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三、信息管理四、接触者的管理五、流感样病例强化监测六、疫情形势研判建议七、做好健康教育工作第十四页,共28页。一、病例的发现、报告(一)病例定义。1.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定义参照《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4年版)》(国卫办医发〔2014〕6号)。2.疑似聚集性病例是指7天内在小范围(如一个家庭、一个社区等)发现1例确诊病例,并同时发现1例及以上疑似病例,提示可能存在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在上述条件下,发现2例确诊病例的,判定为聚集性病例。第十五页,共28页。一、病例的发现、报告(二)发现与报告对就诊的流感样病例,要询问其禽类或活禽市场的暴露史,重点关注从事活禽养殖、屠宰、贩卖、运输等行业的人群。在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后,应当于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乙类传染病”中“人感染H7N9禽流感”。第十六页,共28页。二、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一)流行病学调查。县级疾控中心接到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后,应当按照中国疾控中心制定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对于单例病例,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病例基本情况、发病就诊经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转归情况、病例家庭及家居环境情况、暴露史、密切接触者情况等。对病例可能暴露的禽类饲养或交易等场所,应当采集禽类粪便、笼具涂拭标本等环境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必要时根据调查情况组织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对于疑似聚集性病例和聚集性病例,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要立即排查疑似病例,并重点调查病例的暴露史及病例之间的流行病学关联,对从病例和环境标本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同源性分析,明确是否存在人际传播或因共同暴露而感染第十七页,共28页。二、流行病学调查、采样与检测(二)标本采集、运送与实验室检测。当怀疑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时,应当尽早采集其上、下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和发病7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与急性期血清采集时间间隔2-4周的血清等。有条件开展核酸检测的要对呼吸道标本开展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进行病例诊断;没有条件开展的应尽快利用快速抗原检测试剂进行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并将抗原检测阳性的标本送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一步开展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标本采集、包装、运送等应当严格按照《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等生物安全相关规定执行。具体操作要点参见中国疾控中心制定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策略》。

第十八页,共28页。三、信息管理(一)信息报告。对于确诊病例,首诊医生在局网填写报告卡并在其出院或死亡后24小时上报《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调查表——临床部分》(详见《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于死亡病例,要认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的相关内容,通过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第十九页,共28页。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调查表——临床部分1.首发症状(描述):

2.临床表现:□发热:体温(范围)入院时

℃,最高

℃;□咳嗽

□咳痰

□咽痛

□头痛

□流涕□胸闷

□气促

□呼吸困难

□寒战

□乏力□肌肉酸痛

□关节酸痛□结膜炎

□恶心

□呕吐□腹泻

□脑膜刺激征

3.其他临床表现(描述):第二十页,共28页。三、信息管理聚集性病例一经确认后,应当于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根据事件进展及时进行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开展实验室检测的疾控中心要及时将标本信息和检测结果录入到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对未按要求进行信息报告和标本(毒株)报送的省份,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予以通报批评。第二十一页,共28页。四、接触者的管理(一)可疑暴露者的管理可疑暴露者是指暴露于H7N9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的禽类、环境,且暴露时未采取有效防护的养殖、屠宰、贩卖、运输等人员。对可疑暴露者,由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会同农业、工商、交通等相关部门,组织进行健康告知,嘱其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其禽类接触情况。第二十二页,共28页。四、接触者的管理(二)密切接触者管理。是指诊治疑似或确诊病例过程中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或曾照料患者的家属;在疑似或确诊病例发病前1天至隔离治疗或死亡前,与病人有过共同生活或其他近距离接触情形的人员;或经现场调查人员判断需作为密切接触者管理的其他人员。对密切接触者,由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进行追踪、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或与病例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7天。一旦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5℃)及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则立即转送至医疗机构就诊,并采集其咽拭子,送当地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行检测。第二十三页,共28页。五、流感样病例强化监测加强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各地要在既往流感样病例监测工作基础上,提高监测强度,增加标本采集和检测数量,每家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每周采集流感样病例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相关病例标本20份。第二十四页,共28页。五、流感样病例强化监测在发生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县(区)内,应当在病例确诊后开展为期2周的强化监测。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对符合流感样病例定义的门急诊患者,以及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应当及时采集呼吸道标本,询问暴露史,并按照中国疾控中心制定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标本采集及实验室检测策略》开展相关检测工作。每周汇总并上报流感样病例总数、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总数、采样人数、本医院检测人数、送疾控中心检测人数、阳性数及阳性结果等。具体上报方式参照中国疾控中心印发的强化监测信息报告有关技术要求。各地可根据工作情况适当扩大监测范围和时间。第二十五页,共28页。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