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总厂的变迁_第1页
机械总厂的变迁_第2页
机械总厂的变迁_第3页
机械总厂的变迁_第4页
机械总厂的变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总厂的变迁□程享顺引子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机械总厂,人们习惯把她叫作“机厂”,当我还在孩提时,就听父辈人讲着机械总厂人创业的故事。1986年12月,我顶替父亲职,有幸成为机械总厂的一员,耳濡目染了机械总厂的昨天,亲身感受了机械总厂的今天,也憧憬着铜陵有色的美好明天。应运而生,为有色发展保驾护航1992年,当时我担任机械总厂宣传部干事,因机械总厂建厂五十周年宣传的需要,由我负责制作的一部介绍机械总厂发展的专题片,期间采访了参与机械总厂建厂初期建设健在的各类劳模,当时,秦传坤劳模的介绍,使我对机械总厂的过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1950年6月,为了新中国的铜官山铜矿逐步恢复生产需要,铜官山工程处成立机械小组,下设机工场、铸工场、锻工场。同月,受华东军政委员会派遣,第一批参与铜官山矿山建设的创业者,从安徽马鞍山抵达铜官山,开始恢复供电和交通,8月下旬,机工场修复10KVA蒸汽发电机,12月上旬,机械小组将“建设号”机车修复完毕,并举行了通车典礼。新中国诞生初期,由于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为保证矿山和冶炼厂的正常生产,1953年,华东军政委员会正式成立铜官山矿务局,铜官山矿务局机修车间也应运而生,主要承担铜官山铜矿和第一冶炼厂的采选炼设备的制造和维修任务,1954年11月,成功制造安装冶炼厂16立方米烧结机。随着矿山和冶炼生产的规模的扩大,原来的铜官山矿务局机修厂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1958年7月,华东冶金部批准机厂搬迁扩建计划,8月成立铜陵市冶金机械制造厂筹备处,铜官山矿务局机修厂并入冶金机械制造厂,同年开始在现在的机械总厂厂址进行筹建。据当年参与机械总厂扩建项目的机械总厂退休老工人,原机械总厂纪委书记王有才回忆说,机械总厂山下余家村厂址(现址)于1958年开始动工,当年刚招进厂的工人均轮流去挖过土方。1960年7月,安徽省冶金机械制造厂更名为铜官山有色金属公司机械总厂,隶属铜官山有色公司;1965年10月,原铜官山有色金属公司机械总厂再次更名为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机械总厂并开始着手搬迁,并于1966年3月完成工厂搬迁工作,机械总厂搬迁到山下余家村时,就设有铸造、锻铆焊、金工、机电维修、汽车修理等5个正式车间,其中:铸造车间含木模、铸铁和铸钢三个工段。文革期间,机械总厂还制造过一辆汽车,这也是铜陵市第一部汽车。1970年9月,有色公司根据发展的需要,将机械总厂的汽修车间与建安公司的汽修厂合并,成立了有色汽修厂,同时成立第二金工车间。从上世纪50年代“胜利”快车的修复,到60年代的工厂搬迁、70年代千吨水压机制造和百台机床大会战,在1952年至1978年的26年间,机械总厂一直承担着为集团公司矿山、冶炼企业备品备件的生产制造及设备维修任务,并参与了铜陵啤酒厂的建设,为铜陵有色主业的壮大提供着坚强保障,机械总厂的发展随着铜陵有色的发展而发展。顺势而为,开发产品拓市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机械总厂在原来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的修修补补,已经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站在历史的转折点,机械总厂人果断提出了“精干主体,拓展两翼”的经营思路,以服务集团公司矿山冶炼维修为主,积极开发新产品,扩大市场辐射面,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在电控产品方面,1988年,机械总厂对电修车间,实行模拟法人的分厂制运作,成立电修分厂并公开招标选聘厂长。除了从事电器修理以外,还加大对各种高、低压开关柜的研发力度。在铜加工方面,积极筹建铜加工项目。先后组建了铜材分厂、线材分厂、金光金属延压有限公司和金永紧固件有限公司,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些铜加工项目在机械总厂相继陆续投入运营。在机械制造方面,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机械总厂就把装备制造业作为企业发展的主业来抓。1995年1月28日,机械总厂与金隆铜业有限公司签订闪速炉制造合同,并成功制造出我国第一个消化吸收世界先进技术闪速熔炼工艺的闪速炉。1997年11月6日,为伊朗国哈通•阿巴德铜厂制造的闪速炉,在通过瑞士(SCS)国际商检机构检验后,按期出厂运往伊朗国。两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闪速熔炼工艺的主要设备一一闪速炉的制造成功,开创了机械总厂装备制造业新的里程碑。在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方面,机械总厂根据当时生产经营实际和发展的需要,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他们在相关科研院所和铜陵有色兄弟矿山的协助下,经过不懈的努力,于1999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替代进口的T-150高气压环行潜孔钻机,填补了该领域在国内制造业的一项空白,并获得九五期间优秀新产品奖,受到国家经贸委表彰,为机械总厂的发展增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2004年正式组建组建铜陵金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矿山凿岩设备研究、新产品的开发及制作。2008年11月,集团公司为进一步整合高新技术产品方面的优势,实行专业化重组,将金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安徽铜都环保特种设备公司合并,组建铜冠机械公司。机械总厂在抓好主业的同时,积极面向市场拓展辅业,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先后将房产土建队组建金拓建筑安装公司,制氧分厂与铜陵市人民医院联营组建铜陵市医用氧气厂,将由原二金工车间组建的汇盛机电修造公司与金冠金属制品厂合并组建汇盛公司以及金隆协力配套分公司等。产品的多元化、服务形式的多样化给机械总厂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机械总厂已由建厂初期的几十个人,几台破旧的机床,发展成拥有固定资产6000万元,机械设备650台(套),占地面积44.5万平方米,拥有在册职工13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50余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根据发展的需要,先后于2004年6月和2006年2月将铜陵有色橡胶制品厂和铜陵有色地勘分公司凿岩工具厂并入机械总厂,此时机械总厂已形成集机械加工、电器修造、氧气生产、橡胶制品于一体的联合制造加工企业。主要产品有炉窑系列设备、化工及压力容器设备、电器控制设备、凿岩设备、医用氧气和工业氧气系列以及橡胶制品等。产品行销新疆、内蒙古、辽宁、吉林、湖北、四川、广东、云南、江西、北京、浙江及本省30多个地市;闪速炉、转炉等产品远销伊朗、泰国、赞比亚等国。为了改善职工福利和生活条件,机械总厂组建了建筑安装公司,先后兴建了职工食堂、招待所、浴室、卫生所及学校和幼儿园、绿化队等生活辅助实施,成立了劳动服务公司,不仅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解决了500多名职工家属的就业问题。从2000年开始,机械总厂积极争取政策,在铜陵市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3年,首批危房改造项目启动,截至到2008年底,机械总厂共开展五期危房改造,1000多户机械总厂职工喜迁新居,实现了机械总厂人几十年一直向往住上楼房的夙愿。改革改制,持续创新发展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改革和创新。2009年12月28日,为扭转持续亏损的局面,铜陵有色机械总厂进行改制重组,铜陵有色铜冠矿冶设备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新组建的公司由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控股、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山区国有资产管理运营中心及经营层、生产技术骨干参股的股份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总资产1.2亿元,公司员工500余人。这是在原机械总厂现有的生产能力和规模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和持续亏损的十字路口寻突破、求变革的郑重决策。改制重组后,新的领导班子经过慎重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产品定位和发展方向:走专业化、系列化、规模化发展之路,着眼建立体制新、机制活、产品特色鲜明、掌握核心技术的矿冶设备制造专业企业。公司组建以来,围绕转型升级,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过去的工厂制转变为现代企业的公司制,从过去的机修业务为主转变为设计制造市场需求的装备制造企业,由过去的生产服务型向市场开拓型企业转变。公司始终坚持改革和创新相结合,他们以企业改制为重点,不断在管理创新中谋求新发展,不断更新创业观念,艰苦奋斗,自主创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共建立各种管理表彰800余项,并获得国家AAA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电器产品通过中国质量“3C”认证。2010年3月,铜冠矿冶设备有限公司凭借出色的业绩和丰富的经验赢得了福建紫金铜业的一台闪速炉订单。由于这台大型闪速炉生产工艺处于国际最先进水平,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台闪速炉。通常,闪速炉反应塔直径越大,制作难度也越大,它的制作工艺要求和技术难度亦非同一般。尽管此前,公司最大做过5米直径的反应塔,而这一次是接近7米,这在国内尚无先例。按设计要求,7米直径的反应塔法兰面平面度、垂直度不得超过2毫米。其难度可想而知。承担筒体制作的金加工车间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精兵强将,全力以赴投入到项目制作中。他们对照着图纸,一丝一毫地检验、摸索,从刀具的选择、使用,到转速、主偏角等最佳参数的选定,每一个步骤做到深思熟虑,为确保平面度误差在2mm以内,他们提出对中段加工面进行手工打磨,减少加工硬点保护刀具,同时在内部加焊刚性支撑增强中段刚性;为确保按期完工,生产技术部门和车间管理人员严格计算出每组每天加工次数,并轮班操作,歇人不歇机。此外,他们将每一环节刀具的选用、每次操作刀具主偏角度、转速的调整、进刀量的选定,一一数字化。从最初制作的闪速炉膛直径5米到如今的7米,从产能10万吨到40万吨,从制作周期1年到仅仅4个月,伴随着闪速炉冶炼工艺技术的不断提升,铜冠矿冶设备公司闪速炉制作技术亦始终走在世界最先进水平之列。原铜冠矿冶设备公司高级技术主管杨善来说,“是对技术的孜孜以求,多年的市场磨炼,和铜陵有色提供的广阔的实践平台,让铜冠矿冶设备公司得以快速成长,不断问鼎机械制造业的最前沿”。2010年至2013年,矿冶公司重点研发了10多项新工艺、新产品,这些研发项目大多为企业自主研发,部分项目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研发,这些成果均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0年重点研发了大型PS转炉、高效圆筒冷却机、抛料机国产化、大型浮选机国产化等4项新产品。2011年重点研发了大型闪速(熔炼+吹炼)炉研制、超大型工件加工技术、转炉自动控制系统、新型捞渣(冰铜)机、竖炉自动加料设备、铜模全自动定量浇铸设备等6项新产品、新技术。其中大型PS转炉获安徽省重点新产品奖,代表当今最新技术的“闪速熔炼炉+吹炼炉”获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并获政府财政扶持资金补贴。2012年为金冠铜业分公司研制的新型冰铜输送设备投入工业生产应用,实现了替代进口,不仅节约大量外汇,同时也为其它冶炼企业改造升级应用同类产品替代进口创造了条件,也为集团公司装备制造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增添发展后劲,这是铜冠矿冶设备做大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法宝。先后与合肥工业大学建立了友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其合作开展的CAD/CAE/PDM技术在浮选机系列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被列入铜陵市2011年度科技计划项目。与合肥工业大学合作开展的《闪速炉埋管式铸铜水套的研制》项目被列入铜官山区2011年度科技计划项目。此外公司还与江西理工大学、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矿山研究总院进行合作,开发大型成套矿冶设备。通过产学研合作,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和核心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矿冶公司十分重视自主产权的保护,积极开展专利申请工作。截至2013年底,公司共有13项实用新型专利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1项发明专利已公示,进入实审阶段。2013年6月,公司顺利通过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的现场检查验收,获得国家通用类(I类)一级维修企业资质认证;9月,获得安徽省2013年第一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天道酬勤,付出总有回报。改制以来,矿冶公司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主营业务收入由改制前2009年的5469万元,上升到2013年的8320万元,增幅达52.13%。公司实现扭亏为盈,累计实现利税为2985万元。公司净资产3480万元,资产增值16?%,实现了保值增值。公司资产负债率由2009年的64.03下降到2013年的55.23%,在企业效益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员工共享发展成果。在岗职工工资2009年为29773元,2013年为54000元,增幅达81.37%。在抓好物质文明的同时,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累累硕果。企业先后获得了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铜陵市花园式工厂、铜陵市学习型企业、连续九届荣膺安徽省文明单位、连续三届省国资委文明单位等称号。改革发展永无止境,按照集团公司“退二进三”及“发展主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的总体部署,铜冠矿冶积极响应,积极支持改革改制。为确保职工适应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公司结合面临的实际,公司班子成员带头向职工宣传改制政策,让职工心里明白;向职工讲安置方案,让职工放心。2012年8月,电修分厂整体划归铜冠建安公司,这是铜冠矿冶设备公司职工支持集团公司改革,参与改革迈出的第一步。2013年9月9日,经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铜冠矿冶设备公司实行停产清算,依法注销,加工制造业务由铜冠机械公司承接。9月28日,矿冶公司原锻造分厂整体划归铜冠投资公司。9月30日,矿冶公司召开一届七次职工代表大会,与会代表全票通过《铜冠矿冶设备公司人员安置实施方案》,充分展示了矿冶人顾全大局、舍小家顾大家的朴实情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