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方案编制模板_第1页
混凝土方案编制模板_第2页
混凝土方案编制模板_第3页
混凝土方案编制模板_第4页
混凝土方案编制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2"\h\u1.编制依据 11.1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11.2国家、行业、地方规范规程 11.3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21.4其他 32.工程概况 32.1设计概况 32.2设计图 42.3施工重难点及其对策 43.施工安排 5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53.2混凝土供应方式 53.3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应有劳务队伍及主要人员姓名) 64.施工准备 74.1技术准备 74.2机具准备 84.3材料准备 94.4现场准备 9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95.1流水段的划分 95.2混凝土的搅拌 95.3混凝土的运输 105.4混凝土的输送 105.5混凝土浇筑 105.6混凝土振捣 115.7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115.8混凝土的养护 126.季节施工的要求 126.1雨期施工的要求 126.2冬期施工的要求 127.质量要求及管理措施 127.1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137.2验收方法 137.3质量通病的防治和缺陷修整 137.4质量保证措施 137.5成品保护 148.安全文明施工、消防环保措施 148.1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 148.2安全文明施工注意事项 148.3消防环保措施 149.附图 14附图1:泵管布置施工图附图2:布料杆的布置施工图附图3:冬期施工测温平面图附图4:混凝土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总体说明方案关键内容:(1)鼓励项目针对工程特点使用混凝土新技术、新工艺进而提升安全、质量和盈利水平。(2)本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原材料及配合比要求,严格按本方案及给搅拌站的技术交底执行,施工时不得随意变更;混凝土试块留置严格按本方案及《试验计划》执行,如有增减必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实施,试验管理符合集团有关规定;试验资料应及时、准确、完整。(3)管理职责应明确,能落实到岗职责到人,进度计划、材料、设备计划应严格执行。核心控制点:(1)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必须按方案要求的位置和留设方法执行,施工缝的处理严格按方案要求处理,经工长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2)地泵的位置,管路布设,布料杆的选型、放置位置,塔吊的使用应严格按方案要求施工,如需变化,应经技术人员核算在保证安全施工的情况下方可变更。(3)混凝土墙柱、梁板的混凝土浇筑方法采用竖向、水平分开浇筑,各区段划分、浇筑方向严格按方案要求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变化应征得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并有相对应的措施后方可施工。(4)混凝土运输、浇筑、养护的方法、时间应严格按方案要求执行,特别加强竖向墙柱的养护,保证浇水次数、天数符合方案,如有变化应征得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注意事项:(1)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和审批以前,应对周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进行考察,明确搅拌站选用技术参数,并对搅拌站进行技术交底。(2)冬期施工严格按方案的要求施工,注意做好混凝土测温、保温工作。(3)雨期施工严格按方案的要求施工,注意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并做好雨天的遮挡措施。(4)高温天气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有效措施,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混凝土的坍落度,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编制要点1.编制依据设计图纸,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有关规范、规程、图集、法规、质量验收标准等,有关的脚手架、扣件等的安全标准也应归纳在内1.1设计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表1-1序号名称编制时间1XXX工程施工图纸-结施xx2XXX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国家、行业、地方规范规程表1-2序号类别名称编号1国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5《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程》GB507206行业《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7《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8《海砂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JGJ20610《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2地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01-8213《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DB11/T10741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DB11/9451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T38316《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1.3安全管理法律法规表1-3序号名称编号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393号令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4《北京市建筑施工混凝土布料机安全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京建法〔2014〕14号5《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84条1.4其他表1-4序号名称编号1施工企业文件标准2生产企业材料标准3生产企业施工标准2.工程概况包括与混凝土有关的设计概况、工程概况,混凝土强度等级、流水段的划分,应附流水段的划分图(分地下、地上、非标准层、标准层)、质量目标等,应突出该分项工程的难点(包括现场难点、技术难点)。2.1设计概况表2-11建筑面积(m2)总建筑面积地下每层面积占地面积标准层面积2层数地下地上B1B33层高(m)B2B4非标层标准层4高度基础标高基坑深度檐口高度建筑总高5结构形式基础类型结构类型6地下防水结构自防水材料防水构造防水7混凝土强度等级8结构断面尺寸(mm)基础底板厚度外墙厚度内墙厚度柱断面梁断面板厚度9转换层位置10钢筋类别及规格11变形缝位置12碱集料反应类别2.2设计图±0.00以下底板或地下室梁板模板施工平面图一张(可兼作流水段划分图)。±0.00以上标准层梁板模板施工平面图一张(可兼作流水段划分图)。2.3施工重难点及其对策现场重难点:明确项目在资源组织、运输管制、现场布置的情况及其对策。技术重难点:明确质量控制、冬雨期施工、重点部位的要点及其对策。3.施工安排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表3-X时间部位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备注年月日年月日基础底板±0.00以下主楼地下室车库±0.00以上裙楼主楼顶层及风雨间3.2混凝土供应方式3.2.1预拌混凝土混凝土搅拌站的选择确定,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合同签订的相关要求,对搅拌站的质量控制3.2.2对搅拌站的技术交底的相关要求1明确工程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特殊要求,包括对原材料的要求:确定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粗细骨料的粒径、级配、含泥量的技术参数,细骨料中干砂的氯离子含量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外加剂的类型、牌号及碱含量、相容性的技术要求;矿物掺和料的品种、等级和技术要求;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主要参数要求应符合规范的相关要求,并应经试验确定:应在满足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要求的前提下,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当有抗冻、抗渗、抗氯离子侵蚀和化学腐蚀等耐久性要求时,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的有关规定;应经有关人员批准。混凝土配合比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反馈的混凝土动态质量信息,及时对配合比进行调整。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三个月以上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3.3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应有劳务队伍及主要人员姓名)3.2.1管理层(工长)负责人表3-X序号姓名职称项目职务岗位职责1XXX高工项目经理全面负责管理工作和人员调配。2XXX工程师生产经理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生产管理工作。3XXX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4XXX工程师安全总监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与文明施工管理。5XXX工程师物资负责人负责混凝土、相关材料的进场验收以及收料、发料工作。6XXX工程师技术员负责检查混凝土技术交底、现场问题解决。7XXX工程师质检员负责检查混凝土质量,并履行对监理的各项报验工作。8XXX工程师工程部经理负责生产管理人员的工作安排和生产计划的落实实施。9XXX工程师工长负责XXX楼的结构施工。负责对工人的二次技术交底。10XXX助工试验员负责混凝土试块的取样复试工作。113.2.2劳务层负责人表3-X序号姓名工作年限项目职务岗位职责12XXX10年劳务分包项目经理负责各工种的全面管理工作,落实总包单位的技术交底,做到工程生产有计划,质量控制措施落实到位。13XXX10年劳务分包安全员3.2.3工人数量及分工表3-X序号姓名工作时间项目职务岗位要求13XXX10年班组长对混凝土施工有丰富的操作经验,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说明劳务队管理、模板专业班组的数量,主要负责人、班组长及班组人员构成的具体数量。4.施工准备4.1技术准备4.1.1搅拌站配合比主要技术参数的要求及试配申请。4.1.2现场养护室设置要求及设备的准备工作。4.1.3混凝土试块的留置。除按有关规范规定要求留置(至少留置一组28天标养试块)外,还应考虑以下内容:•同条件养护实体检验试块;•拆模同条件强度试块;•抗渗混凝土还应留置抗渗性能试块;•冬期施工还应留置:受冻临界强度试块和转常温试块。其它地方性要求:如北京市新增7天标养试块抗压试验,做为混凝土强度提前预判的依据。4.1.4对技术交底的要求。4.2机具准备列表说明机具的名称、数量、规格、进场日期。主要机具计划表4-X序号材料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进场日期1震捣棒Φ50个2震捣棒Φ30个3平板震捣器个4刮杠2m个5分层标尺杆个6灰抹子个7水平尺个8布料杆个9汽车泵三一台10混凝土地泵HBT-80A台11泵管m12布料机R=15m个4.3材料准备列表说明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日期。序号材料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进场日期1底板混凝土C30P8M32抗渗混凝土C30P8M33墙体混凝土C30M34梁混凝土C35M35板混凝土C25M34.4现场准备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混凝土浇筑的路线,罐车的进出场位置,明确场外的交通管制情况,场内的道路及硬化情况;以及浇筑前对浇筑部位的操作架体搭设及布料杆布置情况等具体要求。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5.1流水段的划分±0.00以下,基础构件、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分段图各一张,各层不一致时应分别表示。(标准层及非标层分别表示)±0.00以上,首层、标准层水平构件与竖向构件分段图各一张,各层不一致时应分别表示。(标准层及非标层分别表示)5.2混凝土的搅拌5.2.1原材料计量及其允许偏差(计量设备应定期校验,骨料含水率应及时测定)。5.2.2搅拌的最短时间。5.2.3对首次使用的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的内容符合规范规定。5.3混凝土的运输预拌制混凝土搅拌站的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初、终凝时间、坍落度、抗渗以及供应速度等技术要求,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供应方法,现场混凝土水平、垂直运输方式和机具等(应绘制垂直运输泵管、画图加固部位)。5.3.1运输时间的控制。5.3.2预拌混凝土运输车台数的选定。5.3.3现场混凝土输送方式的选择(塔式起重机吊运、泵送与塔式起重机联合使用、泵送)5.4混凝土的输送5.4.1混凝土输送宜采用泵送方式。5.4.2输送混凝土的管道、容器、溜槽不应吸水、漏浆,并应保证输送通畅。输送混凝土时应根据工程所处环境条件采取保温、隔热、防雨等措施。5.4.3混凝土输送泵的选择及布置。5.4.4混凝土输送泵管的选择与支架的设置要求。5.4.5混凝土输送布料设备的选择和布置要求。5.4.6输送泵输送混凝土、吊车配备斗容器输送混凝土、升降设备配备小车输送混凝土时应符合的相关要求。5.5混凝土浇筑分底板、剪力墙、柱、梁、板、施工缝、后浇带等部位对混凝土的浇筑进行详细描述;混凝土浇筑顺序、间歇时间的控制,分层厚度,振捣要求,施工缝、后浇带的留置与处理以及其他注意事项。5.5.1一般要求对模板、钢筋、予埋件的隐予检。浇筑过程中对模板的观察。5.5.2施工缝在继续浇筑前的处理及要求。5.5.3±0.00以下部分基础底板:浇筑方法、浇筑方向、汽车泵的站位图、泵管布置图等(如本项目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则此处仅为简要叙述要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详专项施工方案)。墙体:浇筑方法、布料杆位置及设置使用要求;梁、楼板:浇筑方法,浇筑方向,梁板不同标号混凝土的浇筑要求。5.5.4±0.00以上部分泵送混凝土的配管设计;混凝土泵的选型;混凝土布料杆的选型及平面布置。工艺要求及措施:浇筑层的厚度;允许间隔时间;振捣棒移动间距;分层厚度及保证措施;倾落自由高度;相同配比减石子砂浆厚度等。框架梁、柱节点浇筑方法及要求。5.6混凝土振捣5.6.1混凝土振捣应能使模板内各个部位混凝土密实、均匀,不应漏振、欠振、过振。5.6.2混凝土振捣应采用插入式振动棒、平板振动器或附着振动器,必要时可采用人工辅助振捣。5.6.3振动棒振捣混凝土、表面振动器振捣混凝土、附着振动器振捣混凝土应明确相关要求,符合规范规定。5.6.4混凝土分层振捣的最大厚度应符合规范GB50666表8.4.6的规定。5.6.5特殊部位的混凝土应明确采取加强振捣措施:5.7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5.7.1复杂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单独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应合理选用混凝土配合比,宜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并宜掺加粉煤灰、矿渣粉和高性能减水剂,控制水泥用量,应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5.7.2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后期强度作为配合比、强度评定的依据;混凝土最大绝热温升和内部最高温度应按本规范GB50666附录H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应符合规范规定:5.7.3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设置、柱、墙、梁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点设置应明确相关要求,符合规范规定。5.7.4大体积混凝土测温、测温频率应明确相关要求,符合规范规定。5.8混凝土的养护5.6.1梁、板的养护方法、时间要求。5.6.2墙体的养护方法、时间要求。5.6.3柱子的养护方法、时间要求。6.季节施工的要求6.1雨期施工的要求明确雨期混凝土施工的准备、施工中的应急措施、完成后的覆盖要求。6.2冬期施工的要求明确冬期施工的方法,混凝土外加剂品种和要求,对冬期施工的材料加热、搅拌、运输和浇筑的要求,混凝土保温养护方法、测温要求等。同时应包括热工计算以及绘制各部位测温点布置图。7.质量要求及管理措施主要指混凝土工程的允许偏差及质量要求,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进行,明确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内容,注明检查、检验的工具和检验方法等。7.1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根据项目的特殊要求,明确质量检查标准,对当地结构奖项或第三方检测标准高于国家规范标准的应单独列示,不得低于国家验收规范的标准要求。7.2验收方法验收方法符合规范要求,检测人员资质符合,检测工具配置齐全完整,配置套数满足工程需要。7.3质量通病的防治和缺陷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