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论证报告书(公示版)二〇二二年七月I 1.1论证工作由来 11.2论证依据 101.3论证工作等级和范围 131.4论证重点 13 2.1用海项目建设内容 162.2平面布置、主要结构和尺度[1] 242.3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 272.4项目申请用海情况 302.5项目用海必要性 33 3.2海洋生态概况[2] 56 3.4开发利用现状 634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2] 774.1项目用海环境影响分析 774.2项目用海生态影响及生态损害评估 804.3项目用海对鸟类的影响分析 814.4项目用海资源影响分析 824.5项目用海风险分析 83 5.1项目用海对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 855.2利益相关者界定 885.3相关利益协调分析 895.4项目用海对国防安全和国家海洋权益的影响分析 89 6.1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 916.2项目用海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016.3项目用海与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1106.4项目用海与自然资办函〔2019〕1857号文符合性分析 110 7.1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 1127.2用海方式和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157.3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 1177.4用海期限合理性分析 121 8.1区划实施对策措施 1248.2开发协调对策措施 1258.3风险防范对策措施 1258.4监督管理对策措施 127 9.1生态修复重点和目标[5] 1319.2生态修复方案[5] 1329.3生态修复预算、实施计划与进展[5] 1469.4监管措施与建议[5] 1469.5项目用海生态修复建议 14910结论与建议 150论 150议 15711资料来源说明 158用资料 15811概述1.1论证工作由来 578号),江南海涂围垦工程批准用海总面积为2956.94hm²,其中北部扶贫搬迁建设区用海面积为256.36hm²,南部中心渔港配套设施建设区用海面积为域”。海规划范围内的海域进行了吹填施工,吹填及软基处理后围填海区平均标高达到按照建设填海造地用海、龙港海域六等海域使用金30万元/hm²的13倍进行违2(原苍南县海涂围垦开发有限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规范围由项目建设主体或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按现行审批程序上报围填海申请或出前,当地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和 省海洋功能区划中(图1.1-3),因此上述生态评估报告、生态修复方案和处理方案均主要是针对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及江南涂区域建设用海区域进行阐述。3hm用海面积157.3817hm²、垦造耕地(已办理土地收及浙台经贸合作区建设等有利政策条件,自然资源部备案(自然资办函〔2019〕1857号,附件5)后,至今已相继完成了5.33m2,位于江 (其他中远期拟建用海项目)”内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项目之一(图1.1-5),4主管部门审核后逐级报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本项目为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项目用海属于《用海审批目录》中的第二类“城市基础设施用海 用海面积0.3411hm²,小于50hm设单位已取得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的立项文件(附件2)。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实施过程中涉及填海,总填海面积为0.3411hm²,需要编写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受建设单位龙港市新城建设发展有。站(产业大道)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送审稿)。5鳌鳌江口江南涂建设用海规划区舥艚港中心渔港配套建设区扶贫搬迁建设区67设用海区用海区图1.1-3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图(局部)8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9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图1.2论证依据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2年1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7年11月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年4月修正);(2018年3月修订);8)《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2014年12月修正);9)《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年12月修正);12)《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印发《用海审批目录》的通知》(浙海渔发〔2017〕3号);14)《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的实施意见》(自然资规〔2018〕5号);15)《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7号);16)《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实施方案>的通知》(浙自然资规〔2019〕1号);17)《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国家海洋局,2017年3月);18)《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管理办法》(国海规范(2016)3号);20)《国家海洋局关于改进围填海造地工程平面设计的若干意见》(200821)《关于加强滨海湿地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国海环字〔2016〕664号);22)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备案准和规范4)《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6)《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技术规程(第二分册)》;;8)《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14);14)《宗海图编绘技术规范》(HY/T251-2018);15)《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16)《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9110-2007);17)《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试行)》(2017年5月);19)《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GB/T28058);20)《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8-2014);21)《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16)。相关规划1)《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国海发〔2015〕8号);2)《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2018年9月修订);3)《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浙政函〔2017〕38号);4)《浙江省海洋生态红线划定方案》(浙政办发〔2017〕103号);5)《浙江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6-2020年)》(浙海渔规〔2017〕14号);7)《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温州市实施规划》(2009年8月);8)《龙港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2015年);9)《龙港新城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2019年7月);10)《龙港新城中央商务区(整体)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2019年7月);11)《龙港新城龙湖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9年7月);12)《龙港市新城中央商务区、产业集聚区及龙湖片区45宗地块控规调整规划(2021年)》(2021年2月)。资料1)《龙港新城XC-D11-b地块建设工程(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可行性研究报告》(2022年4月);江南涂区域建设用海规划的批复》(国海管字〔2012〕94号);;(2004年5月);;9)《龙港新城东海大道工程初步设计(报批稿)》(2014年2月);《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2019年9月);13)其它相关资料。1.3论证工作等级和范围等级中关于海域使用论证工作等级的判据,确定本项目海域使用论证等级为二级,序号用海方式用海规模所在海域特征论证等级1建设填海造地用海hm所有海域二填海造地0.3411hm²二证范围根据《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论证范围以用海外缘线为起点,二级论本报告资源环境影响内容主要引用“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2019即以江南涂围填海区外缘线外扩15km,该范围已覆盖本项目用海可能影响到面积约1.4论证重点图斑编号为330327-0139,该工程属于处理方案中“其他用海项目(其他中远期无重大影响。本项目用海类型为“城镇建设填海造地用海”(编(1)项目用海必要性分析(2.5节);(2)项目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7.3节);(3)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5.3节);(4)项目用海生态修复建议(9.5节)。项项目位置2项目用海基本情况2.1用海项目建设内容市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1.2项目用海地理位置及概况艚作业区,西接东塘标准堤,介于东经120°35′58.974″~120°39′32.878″,北纬吹填登记),西侧毗邻项目为绿化(未确权/规划中),东侧与南侧毗邻项目为XC-平阳苍南港江南涂围填海项目N江南涂域围填海区项目位置项目位置星影像图拟出让海域(XC-D11-b区块)图2.1-3龙港新城产业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2019年7月)2.1.3建设规模及内容[1]根据《龙港新城XC-D11-b地块建设工程(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2.2.1用海项目平面布置(1)总体布局2栋建筑单体,分别为汽-水换热楼和门卫用房。在(2)竖向设计(3)景观设计表1地面积m2m235.33m2m场面积m2mm2m02m2m1楼m2m2m34%.735%0.006图2.2-1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平面布置图2.2.2用海项目主要结构和尺度(1)建设设计(2)结构方案2.3主要施工工艺和方法2.3.1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施工平面布置2.3.2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施工工艺和方法2.3.2.1海堤施工工艺→碎石垫层铺设→塑料排水板→经编土工布→抛石-反滤土工布→闭气土方(与(1)铺设土工布:退潮时露滩地段,采用人工赶潮,直接将土工布铺设在滩涂面上。退潮时补露滩地段,采用专业的土工布铺设船进行水下GPS定位铺(2)碎石垫层施工:土工布铺设定位后,从各料场运输碎石抛填至土工布(3)塑料排水板施工:先定位,将塑料排水板通过导管从管靴中穿出,将(4)抛石(5)镇压层护面施工:迎潮面镇压层兼做施工路面,利用抛填车辆碾压密(6)堤顶道路及堤顶防浪墙:在大堤堤身抛石全部完成并连续3日内沉降2.3.2.2隔堤施工工艺(1)砂被及吹填砂施工:首先铺设砂被及吹填砂作为排水垫层,开展多个(2)排水板打设:待砂被和吹填砂施工完成后,插板机进场进行陆上排水(3)铺设通长袋:再铺设通长袋作为加筋垫层。(4)袋装砂棱体施工:开展多个工作面,采取短流水作业,阶梯式推进。(5)铺设无纺布:为防止砂被及袋装砂棱体袋布裸露在外风化,在堤身外(6)泥灰结石路面施工:施工测量—集中场地备料—场拌法拌合—运输—2.3.2.3填海施工工艺(1)吹泥工艺施工土质、②单船作业法连接岸管浮管,绞吸船+接力泵船作业法确定接力泵船摆放位(2)软基处理工艺;2.3.3本项目后续施工工艺和方法(1)施工准备(2)石方填筑(3)推平(4)建筑物施工2.4项目申请用海情况2.4.1项目申请用海类型和方式2.4.2项目申请用海面积根据控规和用海单位提供的项目用海平面布置,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表2.4-1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申请用海界址点坐标一览表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S格投影坐标XY17°31′35.793″1.08330227°31′36.435″0.91320037°31′38.463″3.29224947°31′37.837″3.9701322.4.3项目申请用海期限图2.4-1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申请用海位置图图2.4-2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申请用海界址图2.5项目用海必要性2.5.1项目建设必要性(1)是集约利用资源,提高资源要素综合利用效能的需要对周围片区提供有效热能。(2)是完善龙港新城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龙港经济发展的需要(3)是龙港新城未来产业转型发展,落实“两海”国家战略任务的需要2019年8月,随着龙港撤镇立市,龙港市将迎来崭新的发展契机,原本土两海”国家战略任务。2.5.2项目用海必要性用市基础配套设施起着重要作用。本用海项目属于处理方案中“其他用海项目(其市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拟开展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的海域使用。3项目所在海域概况3.1.1气象(1)气温平均。(2)降雨(3)风况(4)日照(5)湿度3.1.2海洋水文[2]WGS84坐标水深(m)经度(E)纬度(N)年水文站泥沙测验站位示意图3.1.2.1潮汐2017年秋季水文测验期间,苍南电厂临时潮位站和鳌江水文站2个潮位站影响系数HM4/HM2分别为0.03、0.11,主要浅海分潮振幅(HM4+HMS4+HM6)之 表3.1-22017~2018年观测期间潮汐特征值统计表(85高程,单位:m)2017年秋季2018年春季站站9位3586位007635513550历时minmin历时3.1.2.2潮流(1)实测最大流速、流向表3.1-32017年秋季大潮期间实测最大流速(m/s)及流向(o)统计表站号0.6H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湾内涨潮流落潮流涨潮流8525落潮流涨潮流9811270落潮流湾口涨潮流落潮流湾口外涨潮流落潮流鰲江口涨潮流落潮流表3.1-42017年秋季小潮期间实测最大流速(m/s)及流向(o)统计表0表3.1-52018年春季大潮期间实测最大流速(m/s)及流向(o)统计表站号0.6H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湾内涨潮流087落潮流涨潮流338落潮流涨潮流619落潮流湾口涨潮流6落潮流湾口外涨潮流落潮流鰲江口涨潮流落潮流表3.1-62018年春季小潮期间实测最大流速(m/s)及流向(o)统计表站号潮流0.6H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流速流向湾内涨潮流367落潮流涨潮流1398落潮流涨潮流429落潮流湾口涨潮流88落潮流湾口外涨潮流O65落潮流鰲江口涨潮流8落潮流(2)流速及湾外(C4~C5测站)主要表现为涨潮流小于落潮流,鳌江口(C6测站)大潮1间涨潮流小于落潮流,小潮期间涨潮流大于落潮流。C1~C6测站最大垂向平2018年春季,舥艚港内(C1~C3测站)主要表现为涨潮流大于落潮流,湾口及湾外(C4~C5测站)主要表现为涨潮流大于落潮流,鳌江口(C6测站)大(3)流向特征~图E向,湾口外C5测站涨潮流主流向为WNW~NW~NNW向,落潮流主流向为3.1.2.3泥沙水域平均含沙量为0.892kg/m3,全水域大、小潮期间平均含沙量分别为1.373kg/m3、0.411kg/m3。实测最大含沙量为m23.1.3地形地貌及冲淤环境[2]3.1.3.1地形地貌3区外侧地形图3.1.3.2岸滩冲淤稳定性(1)岸线变化4(2)工程所在海域冲淤变化至1979年,海岸线共向东海推移2~7km,平均每年2.2~7.7m,而1949年后5年平均淤积强度在0.016~0.064m/a左右:0m等深线以深海域,基本上处于冲淤平衡状态(年淤积分布见图3.1-4)。鳌江口附近潮滩和河口影响区,处于比较快的淤积状态,其年平均淤积强度在0.05~0.10m之间,视不同部位略有变化,最大淤积强度可以达到0.2m/a左右。图3.1-4鳌江口年均冲淤量分布(单位:m)槽在1996~2007年的12年间,共向南偏移60~90m,平均约5~7m/a。断面1996~2010年间鳌江口海区整体上呈侵蚀冲刷态势。断面L6位于工程北68km处的滩面海床冲刷深度多在0.3~0.5m左右,而距岸8~9km处的滩面海床3.1.4区域地质概况[3]本报告有关地质资料参考《龙港新城东海大道工程初步设计(报批稿)》(上(1)地形地貌(2)区域地质构造③白垩系下统朝川组(k1cc)、④第四系全新统(Q4)。7(3)地下水(4)地质描述,层厚薄且仅局部分布,对本工程无结一般荷载较小建(构)筑物的基础持力层。(5)地震8(6)不良地质作用3.1.5自然灾害号台风“玛莉亚”。个万亩,倒塌房屋10万余间,损坏86万余间;损坏海塘520.7公里,堤塘决口少量新建50年一遇标准海塘外,基本全线损毁,损坏堤塘2005km,其中海塘92013年23号台风“菲特”于10月7日(农历九月初三)登陆福建省福鼎。2018年08号台风“玛莉亚”于7月11日(农历五月廿八)登陆福建省连。3.1.6海域水质环境概况[2]3.1.6.1调查时间、范围和站位布设Cr)等。3.1.6.2海域水质调查结果表3.1-72019年春季海域环境现状调查站位表东经(E)北纬(N)、生态、渔业资源、生态、渔业资源、生态、渔业资源业资源、生态、渔业资源、生态、渔业资源、生态、渔业资源、生态、渔业资源业资源、生态、渔业资源、生态、渔业资源、生态、渔业资源海域环境现状调查站位图表3.1-82019年春季调查海域水质现状调查结果HO度(mg/L)(mg/L)(mg/L)磷酸盐(mg/L)(mg/L)(mg/L)铜gL)铅gL)镉gL)砷gL)汞gL)铬gL)表表表表底表表表表底表表表表底表底表底表表底表表底表表表3.1-92019年春季小潮期间附近海域水质现状调查结果标准指数值(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类HO磷酸盐类锌铜铅镉砷汞铬表表表表底表表表表底表表表表底表底表底表表底表表底表表表3.1-102019年春季调查海域水质现状调查结果标准指数值(第二类~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D氮铜汞氮盐汞氮表表表表底表表表表底表表表表底表底表底表表底表表底表表3.1.7海域沉积物环境概况[2]2019年3月(春季),在调查海域共布设了10个沉积物调查站位,具体调sAs表3.1-112019年春季评价海域沉积物质量现状调查结果))))))))))表3.1-122019年春季调查海域沉积物质量各评价因子的标准指数值砷砷汞铬镉铅类第铜物化硫碳机有类油石砷3.1.8海洋生物质量现状[2]月(春季)的海洋生物质量现状调查资料。从调查报告》中的“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泥螺和短滨螺中的铜、锌、铅、汞、石油烃的含量均符合《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中的第一类标准;镉、铬、砷的含量符合《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中的第二类标准。表3.1-132019年春季调查海域海洋生物质量现状调查结果CN1CN6CN8铜锌铅镉铬汞砷烃3.2海洋生态概况[2]域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中2019年3月(春季)的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调查3.2.2浮游植物(1)种类组成2019年3月(春季),调查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73种。其中,硅藻(2)细胞丰度分布2019年3月(春季),调查期间浮游植物丰度在60~200ind/L,平均丰度为(3)优势种季),浮游植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其Y值为0.46。(4)生物多样性分析J3.2.3浮游动物(1)种类组成。(2)细胞丰度分布(3)优势种Y(4)生物多样性分析2019年3月(春季),调查期间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值H'为0.796~1.561,3.2.4底栖生物(1)种类组成(2)细胞丰度分布2019年3月(春季),调查海域底栖生物丰度在150~390ind/m2,平均值为N(3)优势种(4)生物多样性分析2019年3月(春季),调查海域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值H'为0.720~1.370,3.2.5潮间带生物(1)种类组成(2)栖息密度和生物量(3)优势种类(4)生物多样性分析。3.2.6海洋渔业概况[2]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中2019年3月(春季)的海洋渔业资源现状调查资3.2.6.1调查内容(1)鱼卵、仔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等。(2)游泳动物现状调查:渔获物种类组成、优势种分布、渔获量分布、资源密度(重量、尾数)、渔获物物种多样性等。3.2.6.2调查时结果与分析(1)鱼卵、仔鱼2019年3月(春季),2019年3月(春季),调查使用表层拖网和垂直拖网两种网具进行采集鱼(2)游泳动物③渔获物(重量、尾数)组成2019年3月(春季),调查海域各站位的渔业资源尾数密度分布在kgkm2。之间,平均值为2.1;均匀度指数(尾数)分布在0.5~0.8之间,平均值为0.7;丰富度指数(尾数)分布在1.6~3.8之间,平均值为2.7。调查海域各站位生物 (重量)多样性指数分布在1.5~2.2之间,平均值为1.9;均匀度指数分布在0。3.3.1港口岸线资源(1)岸线资源1000吨泊位21个;舥艚作业区现状内港水深1.5~3.0m,建有直立式驳岸约琵琶门低潮时水深3~3.5m。(2)港口资源3000吨级;近年来码头淤积严重,尤其是300吨以下码头,普遍在低潮时船舶舥艚港年吞吐量在15万吨以上,全年可停泊渔船1000多艘,总马力可达(1)鳌江港航道区:鳌江外航道从百亩礁的东侧4海里处右转航行至长腰道平均宽300m,水深1.5~2.5m(吴淞高程),凹岸水深3~4m,现乘潮可以通(2)舥艚港航道区:舥艚港航道由进港航道和港内航道组成。港内航道分3.5万吨级浅吃水散货船乘潮通航,设计通航水深为11m;港内航道水深1.5m~10m,约有10km浅段需要疏浚作业,疏浚段航道有效宽度250m,满足1(1)鳌江港南岸锚地区:位于龙港内航道南侧下埠渔业码头下游江面处。(2)舥艚港锚地区:位于港区东南方向外航道起点北侧,距离平阳咀防波3.3.5海洋渔业资源鱼、梅童鱼、3.4开发利用现状3.4.1社会经济概况[6]龙港市社会经济概况资料引自龙港市经济发展局《2021年龙港市国民经济(1)社会系统概况km(2)经济发展现状71.94亿元,增长2.5%。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算支出的比重8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3)人口、人民生活养万人,参加生育保险4.68万人。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水平为险基金(五大险种)支出总额19.20亿元。3.4.2海域使用现状3.4.2.1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周边海域开发利用现状[2]表3.4-1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周边海域开发利用现状统计表和距离况迁基地家海洋局组织的填海竣工收。套建和距离况产业,距离填与泥砂吹相结合的方013年国家复区划,距离填成。,距离填投入使用缆--道--建项目用海所在江南涂围填海区周边海域开发利用现状图3.4.2.2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内海域开发利用现状[2]017~2019年现场实测获取。-3。已取得海域使用权属证书及已换发土地权属证书的面积334.2841hm²;公共用海登4135hm²,具体分布情况见图3.4-4。江南涂围区内地形图(来源:苍南测绘院2017~2019年实测)图3.4-3e围区内现状鸟瞰图(厂房和道路)项目位置3.4.2.3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中用海项目[4]根据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方案并结合龙港新城控规要求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项目共计35个(总用海面积339.7231hm²),其中工业项目15个,面积164.4907hm²,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项目11个,面积24日通过自然资源部备案(自然资办函〔2019〕1857号,附件5)后,至今已相,还有“其他用海项目(其他中远期拟建用海项目)”面积总计计824.7115hm²,包括工业项目、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项目、基础设施项目等(图1.1-5)。根据2021年江南涂历史围填海问题处置监测结区内已批地块、未批地块及绿地面积分别占比15%、截至2021年底备案区内已批地块、未批地块及绿地占比图项项目位置年底备案区内确权情况分布图3.4.3海域使用权属现状处理方案中“其他用海项目(其他中远期拟建用海项目)”内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项目之一。根据实地踏勘和现场调研,并参照产业集聚区控规,项目用海区包含XC-D11-b这1个区块。项目北侧毗邻项目为产业大道(即芦浦大道)(公共用海a(未确权/规划中)。权证、不动产权证或公共用海登记的项目共1项,为龙港新城芦浦大道工程(原产业大道),具体海域使用权属情况分别见表3.4-4和图3.4-7。号/登记号(hm²)1工程有限公司(原苍南县限公HB017042102234640年XC-D11-b区4项目用海资源环境影响分析[2]境的影响难以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的实施对海洋资源环境的影响中区分出4.1项目用海环境影响分析4.1.1项目用海对水文动力环境影响分析4.1.1.1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对水文动力环境影响评估结论质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上头屿岛附近基本无影响。。4.1.1.2项目用海对水文动力环境影响分析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是在已填海成陆的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4.1.2项目用海对泥沙冲淤环境影响分析4.1.2.1江南区域围填海工程对冲淤环境的影响评估结论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建设后,围区堤坝附近总体呈淤积态势,近堤身1km范4.1.2.2项目用海对冲淤环境的影响分析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是在已填海成陆的江南涂区域围垦区内4.1.3项目用海对水质和沉积物环境影响分析4.1.3.1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对海水水质和沉积物影响评估结论4.1.3.2项目用海对海水水质和沉积物影响分析案中远期建设的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1)施工期(后续施工)mgL施工机械冲洗废水一收集运走,禁止直接排向外海。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部分废弃建筑材料和施工人员产生(2)营运期4.2项目用海生态影响及生态损害评估4.2.1项目用海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4.2.1.1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结论看,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的丧失。4.2.1.2项目用海实施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位于已填海成陆的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4.2.2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害评估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实施造成的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损失价值合计约表。生态系统服务涂总损失价值估算(万元/年)损失价值估算(万元/年)44.782持46.84.2.3海洋生物资源损害评估额为20192.56万元,补偿费用约20192.56万元,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面积为。4.3项目用海对鸟类的影响分析填。4.4项目用海资源影响分析4.4.1对滩涂资源的影响分析直接减少0.3411hm²。4.4.2对岸线资源的影响分析m。4.4.3对航道资源的影响分析4.4.4对滨海旅游资源的影响分析本项目拟建设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项目后续施工及营运期间对滨海旅游资源基本无影响。4.5项目用海风险分析发或缓发事件对海域资源、4.5.1地基不均匀沉降风险分析力小、沉降变形大、4.5.2台风和风暴潮灾害风险分析严重的损失。把热带气旋引起沿岸地区最大风速≥10.8m/s或日最大降水量≥4.5.3洪暴风险分析用建工程可能被洪水淹没。5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5.1项目用海对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实整:5.1.1项目用海对附近围填海工程的影响配套建设项目、距km扶贫搬迁基地和江南涂中心渔港生产配套建设项目均在江南海涂围垦工程5.1.2项目用海对附近临港产业的影响本项目附近临港产业主要是位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南侧约1.4km的华润本项目填海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统一实施,根据“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沙5.1.3项目用海对附近航道的影响km位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东南侧约4.0km的舥艚作业本项目填海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统一实施,根据“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5.1.4项目用海对附近海底管线的影响项目所在海域附近分布的海底管线主要是位于江南涂围填海区北侧约2km本项目填海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统一实施,根据“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的响。5.1.5项目用海对舥艚中心渔港的影响本项目填海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统一实施,根据“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5.1.6项目用海对围区内其它项目的影响芦浦大道工程(原产业大道),位于本项目北侧,用海主体为龙港市海涂围垦开。5.2利益相关者界定程属于处理方案中“其他用海项目(其他中远期拟建用海项目)”内的公共管理和“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均已编制完成并通过评审(附件4),留问题处理方案”也在2019年已经完成了自然资源部备案(自然资办函〔2019〕1857号,附件5)。根据上述相邻用海开发活动界定本项目的利益相关者为龙港市海涂围垦开发有限公司(原苍南县海涂围垦开发有限公司),主要利益相关者概况见表5.2-1,利益相关者的用海项目分布位置情况见图3.4-5。表5.2-1主要利益相关者一览表号利益相关者开发活动具体位置利益相关内容可协调情况1限公司(原苍龙港新城芦浦大道工程(公共用XC-D11-b区块北用海区界址衔干扰可协调5.3相关利益协调分析表5.3-1主要利益相关者协调分析一览表序号利益相关者是否具备协调途径协调内容协调方法协调责任人1龙港市海涂围垦开发有限公司(原苍南县海涂围垦开发有限公本用海项目与龙港新城芦浦大道工程的用海界址衔接问题和施工干扰海域确权要与龙港新城芦浦大道工程用海机制龙港市新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建5.4项目用海对国防安全和国家海洋权益的影响分析5.4.1对国防安全和军事活动的影响分析5.4.2对国家海洋权益的影响分析6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符合性分析6.1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6.1.1项目所在海洋功能区划围填海区内,围区围堤在2010年底合龙,项目用海在《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中位于江南涂工业与城镇A渔业用海。表6.1-1项目用海所在海洋功能区划登记表情况(根据《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功能区地理范围和面积域使用管理洋环境保护A3-34江南涂工业与城镇用2659hm²,岸线长度km。1、重点保障工业与城镇建设用海,在未开发前可兼容渔3、优化围填海平面布局,鼓励增加人工岸线曲折度和长域资源;4、严格论证围填海活动,保障合理填海需求,填海范围动,减少对周边水域环境的影岸滩及海底地形地貌形态的影质量、海洋生物质量维持现状6.1.2项目用海对海洋功能区的影响分析6.1.2.1项目用海对所在海洋功能区的影响分析hm(产填海成陆,高程3.5m,项目实施不可避免地会对所在功能区冲淤环境和水文动能区6.1.2.2项目用海对周边海洋功能区的影响分析位及最小距离江南涂农渔业区(A1-26)飞鳌滩农渔业区(A1-25)区鳌江口港口航运区(A2-22)舥艚港口航运区(A2-23)飞鳌滩工业与城镇用海区(A3-33)娱乐区炎亭旅游休闲娱乐区(A5-17)石坪-赤溪保留区(A8-11)表6.1-3项目周边海洋功能区划登记表(根据《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功能区地理范围和面积域使用管理洋环境保护A1-区区苍南东部,江南涂至 经120°43′24″,北54″),面积2347hm控制养殖规模和密度,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海洋沉积物质量执行不劣于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执行不劣于第一类。A1-区区飞云江口至鳌江口附19175hm²,岸线长度6km。相结合,节约集约利用海域资源;海范围不得超过功能区前沿线,区内水域面积不门指标控制;对周边水域环境的影响;海洋基本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产生影A2-航鳌江口附近海域(西口航运基本功能前提下,兼容工业用海和旅游娱功能区地理范围和面积域使用管理洋环境保护40″,东至东经120°8km。态监测。侵蚀,不应对毗邻海洋基本功能区的海洋沉积物质量执行不劣于第三类,物质量执行不劣于第三类。A2-区区舥艚镇东侧海域(西洋环境动态监测。侵蚀,不应对毗邻海洋基本功能区的海洋沉积物质量执行不劣于第三类,海洋生物质量执行不劣于第三类。A3-用飞云江口至鳌江口附120°38′15″,南至1km。相结合,节约集约利用海域资源;海范围不得超过功能区前沿线,区内水域面积不门指标控制;对周边水域环境的影响;海洋基本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产生影功能区地理范围和面积域使用管理洋环境保护A5-休区炎亭镇东侧海域(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整性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海岸线、沙滩和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项目和人工设施,妥善处理生活垃圾,不应对毗邻海洋基本功能区的环境质响;海洋沉积物质量执行不劣于第二类,物质量执行不劣于第二类。A8-区石砰至大渔湾附近海域(西至东经120°30′29″,南至北纬东经120°42′26″,25′质量、海量等标准维持现状水平。6.1.3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的符合性分析城镇用海区(A3-34)。6.1.3.1与海洋功能区划定位的符合性分析海区属江南涂工业与城镇用海区(A3-34)。项目填海造地后为龙港新城汽-水换——江南涂工业与城镇用海区(A3-34)相符。6.1.3.2与海洋功能区划的海域使用管理符合性分析条件稳定,提高防洪功能;6、施工期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对周边功能区的影(1)本项目实施目的是为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提供建设用地,(2)本项目位于江南涂区域建设围填海区,属于填海工程,工程实施必然涂区域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报告”结论,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实施后,所在海域潮“经严格论证后,允许改变海域自然属性”。(3)为了满足生态用海需求,江南涂对区内生态空间进行了合理布局,江,受管理要求,即“优化围填海平面布局,鼓励增加人工岸线曲折度和长度,将海洋设与围填海相结合,节约集约利用海域资源”。(4)本项目所在江南涂围区外侧围堤严格按国家海洋局(国海管字〔2012〕本项目是在已建围堤内实施,用海范围也未超出功能区前沿线。根据“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江南涂区域用海范围内计划进行生态湿地建设,(5)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外侧堤坝工程已全线合龙,主堤和水闸设计防潮标能”的要求。(6)本项目填海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统一实施,据“江南涂区域围填海施降低对周边功能区的影响”。(7)填海施工阶段委托温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开展了海域使用动态监测故项目实施符合江南涂工业与城镇用海区的海域使用管理要求,即“加强对海域。合《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要求。6.2项目用海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居民满意度,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项目位置图6.2-1浙江省海洋主体功能区分区成果图(限制开发区)点保护区和预留区)、海洋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特别保护海岛(领海基点岛);限制类有海洋特别保护区(生态与资源恢复区和适度利用区)、海重要滨海湿地、重要河口生态系统、沙源保护海域、。线范围是鳌江口外重要渔业区域(33-Xe22)、龙港河口湿地(33-Xd08)、苍南三鳌江口外重要渔业区域(33-Xe22)的管控要求为:禁止围填海、截断洄游龙港河口湿地(33-Xd08)的管控要求为:禁止围填海、矿产资源开发及其苍南三疣梭子蟹产卵场(33-Xe23)的管控要求为:禁止围填海、截断洄游业管理条例》和《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保护和利用规划(2016-2020年)》,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用海项目所在的岸线类型为288号优化利用岸段(限围填海),它的管控要求为:(1)允许适度 (4)岸线利用不应对鳌江河口动力条件产生不利影响,不应对本功能区和周边 省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图(龙港部分)6.2.4与龙港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等社提供健全的生产和生活服务。(3)舥艚、芦蒲及龙港新城南部:近期以龙港新城岸线,并逐步引进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形成龙港新城服务业中心。(4)龙龙港新城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定位为以高新科技产业生产及研发与传统产业属于产业集聚区控规中的XC-D11-b区块,控规中规划用地性质为“供热用地 U4)”,计划实施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对于完善龙港城市生6.3项目用海与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的“鼓励类”项目,第二十二条“城镇基础设施”6.4项目用海与自然资办函〔2019〕1857号文符合性分析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位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已填海成陆区本用海项目属于处理方案中“其他用海项目(其他中远期拟建用海项目)”7项目用海合理性分析7.1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7.1.1项目所在区位和社会条件适宜性分析7.1.1.1地理区位条件阳隔江相望。hm聚区,填海成陆后主要用于建设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对于完善龙7.1.1.2社会经济条件年全市生产总值(GDP)316.4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6.94亿元,7.1.1.3交通条件7.1.2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适宜性分析7.1.2.1水深及地形条件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项目位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已填成陆7.1.2.2地质条件7.1.2.3水动力和沖淤外7.1.2.4生态环境条件7.1.3项目用海潜在的、重大的安全和环境风险动包括在建、拟建道路、7.1.4选址与周边其他用海活动相适应本项目周边用海活动主要为龙港市海涂围垦开发有限公司(原苍南县海涂围周边其他用海活动相适应,目前,上述利益相关者都已经协调完毕(附件10)。7.1.5选址比选流生态型产业新城”。本用海项目区块位于产业集聚区控规中的供热用地区块(U14)(图2.1-3),7.2用海方式和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7.2.1用海方式合理性分析造地”中的“建设填海造地”。域项目用海的生态修复措施纳入到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方案中统筹考本用海项目周边用海活动主要是龙港市海涂围垦开发有限公司(原苍南县海7.2.2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据“国家海洋局关于改进围填海造地工程平面设计的若干意见(国海管字侧海域海洋生态环境和水动力冲淤环境没有重大影响。浦大道)(公共用海登记),西侧毗邻项目为绿化(未确权/规划中),东侧与南侧7.3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7.3.1用海面积满足项目用海需求城。龙港新城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策略重点考虑发展以下产业:1)培育生产性服务业;2)重点发展战略新兴产业;3)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升级;4)全面完善地性质为“供热用地(U14)”,计划实施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7.3.2用海面积符合相关用海要求任务。。本用海项目 2494.4725hm²,其中绿地、水系和生态廊道系统等面积约875.8384hm²,占比项目填海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工程是统一实施,生态空间指标与“浙自然资规7.3.3用海面积符合相关设计标准和规范7.3.4与《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试行)》要求符合性分析(1)海域利用率m面积),海域利用率约为24.07%,符合《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试行)》要求。(2)岸线利用率(3)海洋生态空间面积占比填海总面积的35.11%,生态空间指标符合“浙自然资规〔2019〕1(4)投资强度《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试行)》要求。(5)容积率率m48,符合《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试行)》要求。(6)开发退让距离开发退让距离是指建设项目用海向海一侧的建筑物相对于新形成的海岸线1号”文件的要求,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面积占比、围填海成陆比例、岸线7.3.5项目用海减少面积的可能性较小7.3.6用海面积的量算和宗海图绘制在界定项目用海范围和量算用海面积过程中,按照《海籍调查规范》 表7.3-1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宗海界址点坐标一览表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S格投影E20°30′坐标XY17°31′35.793″1.08330227°31′36.435″0.91320037°31′38.463″3.29224947°31′37.837″3.9701327.4用海期限合理性分析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图7.3-1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建设工程宗海位置图图7.3-2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建设工程宗海界址图8海域使用对策措施分析用8.2开发协调对策措施本用海项目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为龙港市海涂围垦开发有限公司(原苍南县海涂围垦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单位应该针对用海界址衔接和施工干扰问影响,目前,相关事项已经协调完毕(附件10)。发8.3风险防范对策措施8.3.1台风、风暴潮、洪涝灾害风险防范对策经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或预报过程平均雨量100~200mm,要发布人员转移命令,组织指挥抢险救灾工作。2)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防汛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上级防握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和气象动态;正确紧急避险预案”。8.3.2地基不均匀沉降风险防范对策利8.4监督管理对策措施8.4.1用海管理要求8.4.1.1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政策要求动8.4.1.2保护海域环境的管理要求8.4.1.3用海过程管理要求8.4.2用海控制条件8.4.2.1项目用海的申请8.4.2.2海域使用用途的跟踪和监控8.4.3海域使用动态监测8.4.3.1海域使用面积监控格8.4.3.2海域使用用途监控对策3.3海域使用资源环境监控对策符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8.4.3.4海域使用时间监控对策8.4.3.5填海竣工验收对策收组(一)填海项目竣工海域使用验收申请;(二)填海项目设计、施工、监理报告;(三)填海工程竣工图;(四)海域使用权证书及海域使用金缴纳凭证的复印件;(五)与相关利益者的解决方案落实情况报告;(六)其它需要提供的文件、资料。织项目所在省(区、市)及市(县)海洋、土地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与填海项9生态修复方案龙港新城汽-水换热站(产业大道)建设工程位于江南涂区域围填海区范围留问题处理方案中“其他用海项目(其他中远期拟建用海项目)”内的公共管理9.1生态修复重点和目标[5]9.1.1生态修复重点(1)岸线修复(2)滨海滩涂湿地修复(3)海洋生物资源恢复。(4)围区内生态湿地建设9.1.2生态修复目标(1)海堤生态化、景观化建设,提升海岸线的生态和景观属性。(2)加强滨海滩涂湿地建设,弥补因围区建设造成的滨海滩涂湿地损失。(3)通过增殖放流活动和构建贝类附着区等,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恢复。(4)建设围区内生态湿地,构建围区内的绿地、水系和生态廊道系统。9.2生态修复方案[5]9.2.1生态修复总体布置(1)岸线修复。通过海堤内侧生态绿化建设、外侧植物改造区建设对顺堤(2)滨海滩涂湿地修复。提升周边海域潮滩生态功能并丰富生物群落多样(3)增殖放流和贝类附着区建设。恢复周边海域海洋生物资源并增加底栖(4)围区内生态湿地建设。形成围区与自然融合共存的景观生态格局,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浙江省加强滨表9.2-1江南涂区域围填海项目统计表面积(hm²)围区(2494hm²)总占比1296.2515修复平面布置图复效果图9.2.2生态修复具体措施9.2.2.1岸线修复较多,海堤内侧基本无绿化,导致扬尘多,景观效果差。2)缺乏公众亲水空间(1)堤顶休闲步道构造(2)防浪墙改造(3)海堤内侧生态绿化养护成本低的乡土植物。 意图(4)海堤外侧建立植物试种区进行处理,外侧高程4.5m~5.0m的灌砌块石镇压层侧改造处理示意图9.2.2.2海滨滩涂湿地修复(1)北堤外侧红树林湿地建设别为2.85m、①对潮间带滩涂进行适当平整维护,使其适合红树林生长需要的水深变化③种植的红树林除按方案中主要选择秋茄与桐花树外,还可适当试种一些(2)鳌江口南岸红树林湿地建设南岸进行滨海湿地修复。。高潮位时水深度以1.5m~1m为宜,在浙江南部宜选择不低于当地平均海平面以与重建在鳌江南岸红树林种植区域建设1套具有业务化运行能力的高空瞭望多传9.2.2.3海洋生物资源恢复(1)构建贝类附着区(2)开展增殖放流Xekm(图9.2-11),考虑江南涂要选择附近海域增殖放流鱼种三疣梭子蟹、大黄鱼和日本对虾,放流数量总计9.2.2.4围区内生态湿地建设管理政策的具体措施之一。护绿地、建(构)筑物周边绿地等。(一)湿地公园与水系整体布局概况m涂水系、生态廊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古代的宗教》古代东西方文明及其交往课件
- 中职中医护理课件 第三章病因病机学习资料
- 肠造口术后护理查房
- (译林2024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6 培训讲义(学生版+解析版)
- 2025合同服务协议范本版
- 蜀道难原文知识点及翻译
- 梅林村争创先锋村半年工作总结
- 办公场地租赁协议协议合同二零二五年
- 物品抵押合同范例
- 信用类债券管理制度
- 2025年江苏省高职单招《职测》高频必练考试题(附答案)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必读书目知识点梳理
- 广东省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地理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电气设备维护与安全使用
- 专题04 文化自信-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及文化交流(课件)
- 2024年中国海上绿色氢醇氨行业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临床胃肠镜术前术后护理要点
- DB33T 2216-2019 人民调解工作规范
- 2025年度板材模板产品认证与质量保证协议3篇
- 2025版风力发电机采购合同-环保节能产品协议3篇
- 2025上海奉贤区南桥镇大学生村官招聘2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