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Abaqus的某车型后车门抗凹性能分析及设计改进摘要:针对某车型后车门外板抗凹变形量过大问题,本文对该车门进行了模态及刚度分析,通过与先期试验模态对标,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基于三种改进方案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提出了后车门抗凹性能改善方向,为设计提供了参考。关键词:后车门抗凹分析改进设计1前言车门是整车重要的开启件和外观件,具有隔绝车外噪声,缓冲来自外部的冲击等舒适性和安全性功能,其设计结构直接影响整车的品质。车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比较高,受到的工况相对苛刻,其本身的模态及刚度必须满足使用要求。针对已投放市场的某款车型后车门抗凹变形量过大问题,通过试验测试,发现在施加100N法向外力的工况下,后门外板防撞梁下部区域加载点变形量有两点超过设计目标值,最大达到4.8mm,抗凹刚度偏弱,在关门时该结构也容易引起外板共振,产生振颤音,影响整车品质,必须对外板结构进行设计改进。本文通过自由模态仿真值与试验值对标,验证了本次分析后车门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后续对设计所提供的三种改进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对比,得出了各方案对后门外板刚度的改善效果,结合整车生产成本及工艺复杂程度,指出了三种改进方案中的最优方案,为提升后门抗凹性能提供了指导。2有限元模型建立根据乘用车整车建模方法,建立后车门有限元模型,包括车门外板、内板、窗框、防撞梁及铰链等结构,不包括车门内饰件、喇叭及线束等附属件。后车门有限元模型中,外板及内板等钣金件采用壳单元模拟,铰链和结构胶采用六面体实体单元模拟,各钣金件之间的连接关系采用ACM焊点单元模拟,建立完成后的车门有限元数模由31246个单元,31475个节点组成,赋予材料信息后,车门总重为15.5Kg,模态试验中车门重量为15.3Kg,两者基本一致。因该仿真分析结果直接应用于现生产,故需要验证所建立的后门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后车门使用的材料及其属性,如表1所示。表1车门材料属性表材料弹性模量E(MPa)泊松比μ密度ρ(t/mm3)钢2.1e+50.37.9e-9粘胶50.451.2e-9其中,后车门外板采用D180材料,其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1所示。图1材料应力应变曲线图所建立的后车门有限元模型如图2所示。图2后车门有限元模型对建立的该后门有限元模型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其前五阶模态频率如表2所示表2仿真自由模态计算结果单位(Hz)第一阶模态第二阶模态第三阶模态第四阶模态第五阶模态46.350.354.361.669.1后车门自由模态试验工况如图3所示。图3自由模态试验图其试验测试前五阶自由模态,如表3所示。表3后车门自由模态试验测量结果表单位(Hz)第一阶模态第二阶模态第三阶模态第四阶模态第五阶模态475152.663.571仿真值和试验值对标误差,如表4所示。表4自由模态仿真值和试验值对比单位(%)第一阶第二阶第三阶第四阶第五阶误差1.5%1.3%3.1%3%1.3%平均值2.05%通过自由模态仿真分析值和试验值的对比,其两者误差的平均值为2.05%,得出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准确度较高,可用于后续改进方案的仿真分析。3后车门抗凹分析基于试验测试结果,本文首先对后门外板防撞梁下部区域进行抗凹刚度分析,抗凹点分别定为3-1点、3-2点、3-3点。压头直径为20mm,参照试验工况,在外板施加法向载荷100N,各点的指压变形云图如图4-图6所示。图43-1点变形量4.3mm图53-2点变形量4.58mm图73-3点变形量3.8mm通过上图可以看出,抗凹点3-1点、3-2点变形量过大,超过目标值,抗凹性能偏弱。4改进设计基于原方案仿真分析结果,提出以下三种改进方案:方案一:后门外板板厚增加0.1mm,料厚由0.7mm增加到0.8mm;方案二:后门外板指压刚度较弱处增加补强片,厚度为1.2mm,补强片位置如图8所示。补强片补强片图8方案二方案三:后门外板在原方案基础上,增加外板加强支架,如图9所示。支架2支架1支架2支架1图9方案三以下为三种方案的仿真分析结果:方案一:指压刚度分析图103-1点变形量3.25mm图113-2点变形量3.71mm图123-3点变形量3.5mm方案二:指压刚度分析图133-1点变形量2.75mm图143-2点变形量2.88mm图153-3点变形量3.53mm方案三:指压刚度分析图163-1点变形量2.63mm图173-2点变形量2.98mm图183-3点变形量3.36mm通过对比得出,方案二因外板补强片面积较大,其外板抗凹刚度同方案三相近,两者均优于原方案,方案一因外板仅增加0.1mm,其抗凹性能提升弱于方案二和方案三。5工艺及成本分析三种改进方案工艺及生产成本如表5所示表5工艺及生产成本对比表相对原方案增重(Kg)加工工艺生产成本方案一0.62冲压一般方案二0.2粘接较低方案三0.51冲压+粘接较高通过表5得出,因方案二补强片为玻璃纤维布等非金属材料,相对比其他两种方案,后车门重量增加最少,有利于实现整车轻量化,方案一和方案三车门重量增加相近,均高于方案二。因改进方案直接应用于已投放市场的现生产车型,故要求其工艺需简单,工序尽量减少,方案三需将加强板进行冲压和粘接,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方案二仅需将补强片直接粘接于车门外板,工艺简单,满足现生产要求。6结论(1)本文运用CAE仿真分析工具,建立了后车门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仿真值与试验测试值的对比,验证了分析模型的准确性。(2)结合试验测试结果和原方案仿真分析数据,得出后门外板防撞梁下部区域抗凹性能较弱,对设计提出的三种改进方案进行抗凹刚度分析,得出各方案对后门外板刚度提升的效果。(3)通过仿真分析值和工艺复杂程度的对比,得出方案二为最优方案,可有效提升后门抗凹质量。参考文献:[1]王钰栋,金磊,洪清泉等.Hypermesh&Hyperview应用技巧与高级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2]石亦平,周玉蓉.ABAQUS有限元分析实例详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OptiStruct&HyperStudy理论基础与工程应用洪清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矿产勘查市场分析考核试卷
- 幼儿园防寒防冻安全教育
- 2025尊贵合作伙伴专属商务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劳动合同书样本
- 《春晓》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
- 2025解除授权合同范文
- 水厂安全生产培训大纲
- 幼儿园家长性教育课堂
- 小学生技能培养课程
- 少儿创意美术:重彩棒坦克绘画课程
- 2025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 《关于强化危险化学品“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管理的措施》学习解读
- 【2025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2025年由民政局策划的离婚协议官方文本模板
- 高血压科普健康宣教课件
- 班级安全员信息员培训
- 科技领域实验室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方法
- 商场运营部的培训
- 四年级 人教版 数学《小数的意义》课件
- 《糖尿病与肥胖》课件
- 医疗纠纷防范与医患沟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