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发展趋势与银行业对策研究_第1页
网络金融发展趋势与银行业对策研究_第2页
网络金融发展趋势与银行业对策研究_第3页
网络金融发展趋势与银行业对策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金融发展趋势与银行业对策研究网络金融开展趋势与银行业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22〕06-0047-03

2022年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2022年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中,“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万亿元〞成为最引人关注的数据之一。央行调查统计司将这一存款减少原因归结为季节性因素和春节的影响,但市场上热议的却是近期高年化利率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使得许多活期存款趋利“搬家〞。以互联网为媒介,发展诸如网络银行、网络证券与网络保险等和网络交易相关的金融业务效劳活动统称为“网络金融〞。网络金融的开展对传统银行提出了新的挑战,银行的金融中介角色面临弱化,收入来源也受到蚕食。面对网络金融浪潮,银行业应研究制定应对策略,加快变革,以应对剧烈的市场竞争。

一、网络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及开展趋势

目前我国网络金融的业务模式主要有网络支付、网络融资和网络投资理财等三种,分析三种业务模式的开展趋势,能够为银行业的开展提供很好的研究背景支持。

1.网络支付业务模式

近年来,以网上支付为代表的商务类应用持续快速增长,并引领其他互联网应用开展,成为中国互联网开展的突出特点。截至2022年12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到达了2.60亿人,用户年增长3955万人,增长率为17.9%,使用率提升至421%。从未来开展的预期看,我国互联网渗透逐步加深的势头不可逆转,网络消费供需面持续积极向好,这些都将推动网上银行、网上支付应用人群在未来较长时间实现较为稳健的增长。首先是网络银行业务开展突飞猛进。网上银行用户规模不断扩张。从2022年的4032万人增加到2022年6月末的19077万人。网上银行交易规模持续增长、交易笔数不断增加、替代率稳步回升。网上银行的产品呈现多元化开展态势。虽然现阶段网上银行并不能将线下的业务全部转移到线上,但网上银行业务将基于经济、政策、用户的需求而越来越丰盛。其次是第三方支付呈快速开展势头。自从淘宝网成为B2C市场的龙头老大,依附其生存的支付宝也逐渐成为人们广为熟知的第三方支付方式,但直到2022年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获准经营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公司名单,坊间应用炽热的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商才算正式获得官方认可。截至2022年底,央行

共颁发了197个第三方支付牌照。而后,第三方支付业务呈快速开展势头,从2022年第三季度到2022年第三季度一年间,第三方支付企业互联网收单交易额规模逐年回升,并保持较高的增长率。再次是手机在线支付快速开展。据2022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开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到达6.18亿人,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到达5亿人,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网上终端的地位。2022年手机在线支付快速增长,用户规模到达1.25亿人,使用率为251%。

2.网络融资业务模式

网络融资是指建立在网络中介效劳根底上的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活动。贷款人通过在网上填写贷款需求申请与企业信息等资料,借助第三方平台或直接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再经金融机构审核批准后发放贷款,是一种数字化的新型融资方式。其在融资领域主要有下列效劳方式:一是供给链金融方式。供给链金融是指金融机构对一个产品供给链中的单个企业或高低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效劳,促进核心企业及高低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巩固和流转顺畅,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体经济协作,以实现整个供给链的良性开展。二是自建信息平台方式。自建信息平台方式主要以阿里巴巴公司的“阿里小贷〞为典型代表,主要基于对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分析处理社交网络的用户信息和行为习惯,从而形成网络信用评级体系和风险计算模型,并据此向网络平台商户发放订单贷款或信用贷款。据阿里巴巴提供的数据显示,阿里金融在2022年7月就已经实现了日利息收入过百万元,从2022年至2022年初,阿里小贷已经累计发放超过1700亿元的贷款。三是众筹方式。即融资者借助于互联网上的众筹融资平台为其工程向广泛的投资者融资,每位投资者通过少量的投资金额从融资者那里获得实物〔示例预计产出的产品〕或股权回报。众筹融资方式按照募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捐赠模式〞、“借贷模式〞和“股权模式〞。众筹方式的网络融资在我国方兴未艾。截至2022年底,全国活泼的网贷平台已超过300家,全行业成交量达200亿元。网络融资改变与丰盛了传统的融资模式,正成为一股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新兴力量,其开展潜力不容小觑。

3.网络投资理财业务模式

网络投资理财业务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搭建网络平台,为金融机构发布理财产品、贷款、基金产品或保险产品的信息,承当信息中介的职能,或从事代销业务,代表企业有“天天基金〞和“铜板街〞等等。而另一种在当前开展炽热,并被越来越多人认可,也就是直接将互联网特点与现有金融产品相结合研发而成的投资理财产品。该形式以支付宝的“余额宝〞、腾讯的“现金宝〞、百度理财以及理财等为代表。根据2022年12月26日,淘宝理财正式发布的?2022年淘宝基金互联网理财趋势报告》显示,互联网理财的热潮正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展,呈现丰盛多彩的地域特色。

二、银行业应对策略研究银行业应该把握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机遇,研究进一步开展策略,发挥自身优势、躲避劣势,通过战略转型实现持续开展。

1.升级传统业务,创新多样化效劳方式

一是继续完善网上银行业务功能,提高平安性,做好传统业务的网络化和移动化。国内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产品内容均包含传统查询业务、转账汇款及缴费充值等结算效劳,这些功能仅仅是传统柜台业务的网络效劳方式的延伸,并无本质区别,导致了各家银行的电子银行功能大同小异,同质化严重。商业银行应该在技术、产品及效劳等方面打造自己的鲜明个性,加大技术投入,以创新为驱动,挖掘潜在的网络化金融需求,创新电子银行产品,如网络贷款、现金管理、电子商业票据、网络金融社区等,将电子银行从“交易主渠道〞回升到专业化、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效劳平台〞。二是加快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自身金融业务效劳。自建电子商务平台是指银行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全流程平台,如建设银行旗下的“善融商务〞和交通银行旗下的“交博会〞,还有民生银行与其股东出资组建的独立法人的电子商务公司―“民生电商〞等。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帮忙银行挖掘优质客户,并通过后续的金融效劳增加客户对银行的黏性。在电子商务的交易过程中,交易在自建平台上进行、资金在自建平台上流转、信贷在自建平台上产生,一笔交易带动了资金流转,撬动了信贷产生,从而使银行找到了新的收益点。而与此同时,交易产生的资金沉淀,对于拉动银行负债业务的效应也很明显,此类低本钱的资金来源对于银行保持净息差的稳定也至关重要。为适应客户金融行为从线下向线上迁移的特性,保持银行在对客户资金、信息和需求掌握上的主动权,银行以电商平台建设为契机主攻互联网金融成为大势所趋。三是建设直销银行,开辟银行业务的新模式。直销银行是指通过非实体业务网点的媒介工具,如邮件、、传真、互联网、移动终端及互动电视等,实现银行业务中心与终端客户直接进行业务往来的经营机构。直销银行往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够实现业务中心与终端客户直接的业务往来,在经营本钱、费用支出方面较传统银行更具优势,从而能够提供比传统银行更具吸引力的、费用更加低廉的金融产品及效劳。

2.与非银行的网络金融组织发展合作,突破瓶颈限制,实现“共赢〞

网络金融和传统银行并不是互相孤立的,网络金融更不是摧毁传统商业银行的杀手,其关系是竞争又是互补的。二者展开合作,商业银行可以依托其数据积累和挖掘方面的技术,降低交易本钱,拓展客户,促使产业升级,而非银行网络金融组织那么可以提高防控风险的能力。从网络融资业务方面来看,随着贷款企业的成长,资金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单纯的网络小贷效劳已不能满足其需要,更需要网络小贷与商业银行合作,享受商业银行完善的内控机制和充足的信贷资源。传统银行应积极探索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合作,借助其积累的海量信用交易数据库,发挥自身的风险管理优势,联合打造在线融资平台,提供中小企业在线融资效劳,有效开掘新客户群,提升经营收益。因此,传统银行与非银行的网络金融组织进行合作、博弈和创新,能够打造出一个全新的金融生态圈,也有利于双方突破开展瓶颈,实现“共赢〞。

3.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在网络金融高速开展的今天,人才在银行核心竞争力中的根底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人民银行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开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了?金融人才开展中长期规划〔2022―2022年〕》,明确了近10年金融人才开展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强调“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金融人才素质〞,提出了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的9项重点项目和假设干政策措施,表明从政策层面上对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视。传统银行更应该认识到具备现代科学文化素质,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最稀缺的资源。目前银行员工的知识结构偏单一,纯经济专业或者纯计算机专业的人员较多,而既具有管理能力,又熟悉银行业务,还精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很少。银行应该从招聘和培训两方面入手,招聘时偏重于对复合型人才的选聘,培训时要积极转变思路,从课程设计、师资队伍、教学内容等方面向培养复合人才方面倾斜,处理好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的关系。

4.加强平安性建设,重视风险防控

随着支付效劳在网民生活中的加速渗透,方便平安已经成为决定用户选择支付工具的核心因素。而与之对应的是网上银行因其高度依赖于信息技术的特点,而使得其与传统银行业务的风险有明显不同,因而加强风险管理至关重要。传统银行应该对网上金融业务的技术性风险管理要给予高度重视,并针对网上金融业务的特点,制订全面、综合、重点突出的系统及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