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圈发展概述_第1页
中国都市圈发展概述_第2页
中国都市圈发展概述_第3页
中国都市圈发展概述_第4页
中国都市圈发展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都市圈发展概述

第一节大都市圈发展述评一大都市圈相关概念解析作为城市体系的概念,大都市圈从形成到成熟的整个发展演变过程在全球不同地区呈现较强的规律性,但由于不同的学者自身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国情背景不同,他们关于“大都市圈”的内涵和外延有着巨大的差别。字面上和都市圈接近的概念有“大都市区”“大都市统计区”“超级都市区”“城市群”等十多个。为了避免混淆,有必要对经常出现的几个概念予以解析。1910年,为了满足统计上需要,美国提出了“MetropolitanDistrict”(简称MD,译为大都市区)的概念,指包含一个大型的人口中心和众多与该中心有着较强的经济联系和较高的社会整合程度的社区,并且规定MD内至少有一个10万人口以上的中心城市,范围是以该中心城市为中心,周围10英里以内的区域,距离超过10英里但人口密度达到150人/平方英里以上的地区,也包含在内,1949年美国将其改名为“标准大都市区”。1960年重新命名为“标准大都市统计区”,相应的标准也做了调整,纳入了非农就业人口比例和通勤率两个指标,1983年再次更名为“大都市统计区”,具体标准没有作相应的变化,并一直沿用至今。类似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在使用类似美国“大都市统计区”的概念,相应的名称为StandardMetropolitanArea(标准大都市劳动市场区),CensusExpandUrbanDistrict(国情调查大都市区),Megaurban(超级都市区),只是指标不同或标准有所差异。这些概念较为简单,仅仅描述了中心城市与周边小城镇的关系,与本文所要阐述的“大都市圈”的概念相差甚远。1957年,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Gottmann)在考察美国东北部区域城市化时,发现该地区呈现一种全新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在这种组织框架下,城市经济高度发达,各种生产要素高度集聚,并且突破了传统的地域和行政单元的限制。戈特曼首次将这种特殊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命名为“大都市圈”,并设立了标准:人口数量必须大于2500万,同时人口密度大于250人/平方公里,中心城市人口大于300万且人口密度还要更高。1960年日本政府也提出了“大都市圈”的概念,标准为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或者以政府指定的城市为中心,周边分布有人口50万以上的城市。除政府外,日本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木内信藏肯定了政府规定的100万人的标准,但这100万人应该根据在市场经济下资源自由配置的范围划定,而不是根据行政单元划分。在“大都市圈”的概念中,戈特曼及日本政府和学者融入了都市圈圈层空间结构、经济总量优势、都市圈内部城市之间的功能互补、产业分工等一些涉及都市圈内涵的问题,因此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也是本文所要论述的“大都市圈”概念。国内也有一些学者的观点和戈特曼及日本对都市圈内涵的定义相似,如高汝熹认为“大都市圈”是中心城市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形成与周围区域的要素及产品的流动,与之在城市功能上分工与合作,最终出现了规模庞大且经济活动一体化的圈域。再如复旦发展研究院将“大都市圈”定义为“某一大城市突破行政区划的局限,同它邻区化或外围化的地区成紧密经济联系的一体化经济区”。二大都市圈内涵界定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大都市圈”的概念解析,不难发现这些定义中均提及了都市圈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及功能互补,可以将“分工协作,功能互补”看成这些定义的共通之处,根据其理论逻辑,结合我国各级政府关于行政区划边界意识较为浓厚的实际,笔者认为大都市圈是在城市化和工业化高度发展时期,各种资源和要素配置范围穿越原有行政区划的界限,在更大规模上形成的经济组织体,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从空间组织的形态上看,超越了传统的行政单元的限制,由一个或少数几个城镇化水平高、经济实力强的大城市为核心,连接其他不同等级规模的中小城市组成,通常沿交通轴线呈带状或圈层发展。在中心城市之间,分布着城市化水平很低的传统农区。第二,各种生产要素在有限空间上高度集聚,尤其是人口,作为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实现高度的集中。都市圈内尤其是核心城市密集驻扎着大量的跨国公司的总部或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金融机构总部等,高级管理人员、技术和科研骨干等高级知识分子云集于此。第三,由于聚集了大量人力资源、资金以及先进的技术,大都市圈是一个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经济活力最为旺盛的区域,也是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中心。如东京都市圈的GDP达到日本总量的近32.4%,以动漫为代表的日本文化对全球影响巨大。华盛顿、东京、伦敦等核心城市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第四,各种创新、发明的温床。集聚带来信息共享、信息的快速传递、人与人之间密切的接触、企业之间以及员工之间的竞争,这些因素带了思想的碰撞,促使大都市圈更容易产生各种发明创造。在复杂而又特殊的空间组织形态背后,本质上大都市圈的出现是由于城镇化和市场化发育到一定高度时,资源最优配置和环境功能整合的范围扩大,超越了原来行政界限,重新构建了更大空间范围的经济组织,它强调的是经济上的内在联系,弱化了行政区划的限制。更大的空间是“规模经济促使产业与人口在空间上集聚与扩散运动的结果”[1],具体来说,工业的发展导致了要素的集聚,集聚可以产生规模效应,但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规模不经济”,因此要素向城市周边扩散来重新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城市框架也随之拉大,但分散到一定程度后从更大的范围看,要素又会走向新的集中,在集聚—扩散—再集聚的循环中,新的经济组织的空间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大都市圈。因此这不仅是大都市圈经济发展过程中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下区域经济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三大都市圈经济功能和特点大都市圈能够带来单个城市无法实现的整体效益,而且这种整体效益远远大于单个城市效益的总和,这是因为大都市圈内各城市彼此协作,相互依存,根据不同等级各自发挥职能,实现区域经济的产业关联性,最终形成拥有群体凝聚力的区域统一体的局面。具体说来,这种整体效益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一)优化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加大要素的使用效率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任何城市不可能孤立地发展。以单个城市为单位对资源要素进行配置,会出现邻近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雷同,产业重合度高等现象,结果是要素的“高效”使用仅仅停留在城市内部,但在更大的范围看这种“高效”恰恰是低效。大都市圈强调的是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弱化了行政区划的限制,因此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对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实现城市之间而非城市内部的分工协作。各个城市依据自身的比较优势侧重发展不同的产业,或者就同一产业的不同环节,形成产业内的垂直分工体系,使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得以优化。随着生产的分工协作在不同城市之间展开,不同城市的职能定位逐渐清晰,城市之间形成功能互补的局面,资源要素也由散落地分布在所有城市走向相对集中于某一城市。每个城市在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都市圈的经济发展效率,最终出现了单个城市无法实现的整体效益。(二)大都市圈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功能1955年佩鲁在其著作《略论增长极概念》中提出了“增长极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的,而是首先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一些具备有利因素的增长极上,随后通过各种渠道向外扩散,最终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增长极实现高速发展,在“扩散效应”的作用下增长极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更大范围的经济快速增长。根据缪尔达尔“循环累积理论”,区域增长极一旦实现,便保持其优势继续发展下去。我国三大都市圈均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极,在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也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单个城市不具备的整体效益。国内学者通过现代计量方法得出的结论也与上述观点吻合。增长理论认为,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会比发达地区快,长期看地区间会实现经济发展的趋同。但也有林毅夫、刘明兴、沈坤荣等的相关研究表明,中国整体不存在收敛性,东部地区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都是最快的,这正是“极化效应”的体现。从全国范围来看,经济的高速增长率先在各种要素集中流入并高度集聚的东部沿海实现;而东部、中部和西部各自内部存在收敛性,且三大都市圈所在地的东部地区,收敛性更为明显,这也是“极化效应”的体现。从东、中、西部各自区域角度看,大都市圈很好地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使得经济增长出现了小范围的趋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东部沿海的京津唐地区、辽东半岛地区逐渐成为亚洲大都市圈发展的重要区域。这些发展中的都市圈,已经成为中国及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对整个国家或地区的影响巨大,甚至能够牵动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中国有必要重视和推动以都市圈为重点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梳理他们的立论依据,除了本文之前论述过的两点优点外,他们还特别强调了我国脆弱的生态环境及匮乏的自然资源这一现实情况,认为发展大都市圈是缓解资源、能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内在要求。在几十年粗放式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单位GDP能耗、水耗均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时至今日,我国各种资源及自然环境已经接近其自身承载能力的临界点。以水资源为例,目前我国北方地区普遍缺水,北京、天津等城市尤为严重,南部地区水资源短缺程度虽然不及北方,但地表水污染十分严重。再如土地资源,由于受到粮食安全战略的限制,我国新增工业用地指标十分有限,城市用地的外延已经接近极限。面对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的限制,我国不得不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走集约型道路。提供集约化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载体,必然是大都市。这是因为:同样的公共资源,在大都市的覆盖人群远远大于乡村,使用频率及效率也就更高;同样的生产资料,在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影响下,相比小城镇,使用效率会大大提升,比如人力资源,多数人在面对大都市的较快的生活节奏和较大的竞争压力时,会释放出更多的能量。因此,中国目前面临的现实环境制约要求中国的城镇化必须走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模式。第二节中国都市圈发展与对比分析一中国三大都市圈空间范围界定中国三大都市圈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首都圈泛指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全省,狭义的首都圈,指北京、天津、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保定、沧州等10个城市;广义的珠三角泛指香港、澳门和广州全省,狭义的珠三角指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9个城市;广义的长三角泛指上海和浙江、江苏两省,狭义的长三角通常指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扬州、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台州16个城市,2009年合肥、盐城、马鞍山、金华、淮安、衢州6个城市加入,2013年芜湖、连云港、徐州、滁州、淮南、丽水、宿迁、温州加入长三角,长三角的地域范围扩大到30个城市。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市,土地面积21.17万平方公里,2014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万亿元,总人口1.5亿,分别约占全国的2.2%、18.5%、11.0%。为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及可比性,本文所要论述的都市圈均指狭义的范畴,即以16个城市为准。二三大都市圈的经济地位长三角、珠三角、首都圈土地面积合计34.7万平方公里,其中首都圈土地面积18.2万平方公里,长三角土地面积11.0万平方公里,珠三角土地面积5.5万平方公里。三大都市圈土地面积仅占全国比重的3.62%,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三大都市圈均呈现明显的极化现象并有逐步增强的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明显地推动了它们的发展,至90年代末期,三大都市圈已经形成联动发展的态势,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国内大量学者对此做了详尽的分析,尽管数据来源不同,都市圈的界定范围不同,但结果均印证了以上观点。王桂新等将1952~2004年广义三大都市圈的数据和全国进行比较,1978~1987年三大都市圈GDP占全国的比例由32%上升至35%再下降到33%,1987年之后稳步上升,到2004年达到48.44%。原新、张蕾也做了类似的统计,都从数据上印证了三大都市圈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1.经济体量大,但依然保持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的高速增长本文重新梳理了相关数据,发现在经济体量较大的情况下,三大都市圈依然保持了高速的增长。2000年三大都市圈GDP合计30990亿元,2004年达到56444亿元,2005年70312亿元,2009年125659亿元,2012年189912亿元,占全国的比重由2000年的31.2%上升到2005年的35.80%,再到2009年的36.86%,2012年略微下降到36.6%,2013年与2012年基本持平,为36.49%。这说明整体而言,三大都市圈的经济增长速度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2.人口集聚态势明显,城镇化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方面,2000年三大都市圈占比为15.08%,2006年为15.16%,2010年增长到18.06%,2012年进一步增长到18.23%,2013年为18.32%,出现了明显的集聚态势,尤其是2006年之后,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44%上升到2012年的71.06%,再到2013年的71.93%,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度较高三次产业结构方面,2005年第一产业比重已经不足5%,下降到4.8%,低于全国7.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高于全国4.6个百分点。到了2013年,第一产业进一步下降到3.59%,低于全国6.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迅速提升至48.54%,高于全国16.1个百分点,说明三大都市圈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快。4.对外开放度高三大都市圈1992年后的FDI流入量占全国的比例一直大于60%,显示了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全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稳步增长,占全国的比重虽然呈现了下降趋势,但2013年依然在30%以上,且远远高于人口的比例,反映了三大都市圈人均消费能力较高;进出口总额占比也在2005年之后出现下滑趋势,但2013年依然达到全国63.45%的份额,说明经济外向度高。截至2013年,三大都市圈GDP总量为189911亿元,占全国比重的36.60%,其中长三角GDP最高,达到90114亿元,首都圈GDP次之为52017亿元,珠三角GDP为47779亿元;常住人口合计24689万,占全国比重的18.23%[2],其中长三角常住人口最多,达到了10316万,首都圈次之为8683万,珠三角常住人口5689万;城镇化率71.06%,高出全国18.49个百分点,其中长三角的城镇化率达到了83.84%;人均GDP为76921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长三角的人均GDP最高,达到了87356元,珠三角紧随其后为83976元,首都圈为59903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7027亿元,占全国比重远超其人口的比重,到达了31.87%;进出口总额更是占据全国63.45%的比重,达到了24537亿元。2013年三大都市圈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如表7-1所示。表7-12013年三大都市圈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项目土地面积(万平方公里)GDP(万亿元)GDP三次产业结构就业三次产业结构常住人口(亿人)人均GDP(万元)城镇化率(%)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亿元)进出口总额(万亿美元)长三角11.019.013:49:4813:49:381.038.7371.243.161.21珠三角55.044.772:46:529:51:380.578.3983.841.650.94首都圈18.255.206:48:4629:31:400.875.9962.471.880.29三大都市圈合计34.7718.994:48:4817:45:382.477.6971.066.702.45全国96058.8010:45:4534:30:361.353.8453.7321.033.86三大都市圈占比3.6236.60——18.23200.21135.1731.8763.45注:①基本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4》《广东统计年鉴2014》《浙江统计年鉴2014》《江苏统计年鉴2014》《上海统计年鉴2014》《北京市统计年鉴2014》《天津统计年鉴2014》《河北经济年鉴2014》,城镇化率、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经基本数据简单计算得出。下文中除有特殊说明,基本数据均来各省市统计局编写的统计年鉴、经济年鉴。

②首都圈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结构,近似由广义首都圈数据计算得出。表7-12013年三大都市圈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三三大都市圈发展共性(一)独特的区位优势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投资环境的改善,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融入全球产业转移序列中,并催生出了出口导向型这一工业发展模式。三大都市圈地理位置靠近海洋,囊括了上海港、广州港、天津港、宁波港、秦皇岛港、深圳港、舟山港等全国最重要的港口,加上本身拥有较大的市场潜能,使得三大都市圈在对外贸易以及发展海洋经济[3]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和全国其他区域比较,三大都市圈在发展过程中,进出口贸易额、FDI流入额、海洋经济产值均大幅度领先。以海洋经济产值为例,2012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50087亿元,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5440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8%,珠三角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0028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0%,环渤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18078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1%,三大都市圈合计43546亿元,占比高达86.9%(见表7-2)。表7-22012年三大都市圈海洋经济单位:亿元,%地区长三角珠三角首都圈合计海洋经济总产值15440100281807843546占全国比重30.820.036.186.9表7-22012年三大都市圈海洋经济(二)特殊的政策优势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执行并不是一开始就全面铺开,采取的是由东到西渐进式的方式。三大都市圈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上率先赢得了先机,在内陆省份尚未开放时,已经获得了大量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也率先实现了经济上的腾飞。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经济特区,率先实施对外开放。1982年国务院组建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规划以上海市为中心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区,1984年又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建立了10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提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区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明确了三大都市圈的发展方向,彻底扫除了意识形态上的障碍,圈中多个城市率先建立起经济开发区。四大都市圈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及差异(一)形成动因的差异都市圈作为城镇化的高级表现形式,影响城镇化的动力因素自然也是推动都市圈形成的因素,但具体到哪种因素,三大都市圈的情况各不相同。1.珠三角——外资香港和澳门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珠三角水路相通,自古以来与珠三角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珠三角是众多侨乡的集中地,在香港及海外拥有超过1000万的侨胞。20世纪70年代开始,港澳台地区的人力成本快速上升,严重地侵蚀了本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利润空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为港澳台等地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提供了契机,众多侨胞在故乡积极踊跃地投资,带给珠三角大量资金,同时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珠三角很快成为香港及澳门经济发展的腹地,城市功能上的互补促成了互利双赢的局面。在整个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珠三角受到外资尤其是港资的影响非常大,各个时期FDI(外商直接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均较高(见表7-3),属于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和“亚洲四小龙”的加工出口发展模式较为接近,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围绕着加工贸易而展开。表7-3三大都市圈发展过程中FDI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单位:%年份珠三角长三角首都圈全国199228.6511.405.437.51199459.3118.4014.9817.17199650.9114.1615.0815.25199837.6415.3814.3813.25200029.6913.657.8810.24200224.3615.887.3210.04200413.9113.148.447.12200513.6711.988.406.68201320.6711.898.206.54表7-3三大都市圈发展过程中FDI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2.长三角——民营企业、乡镇企业改革开放之前,江苏南部地区已经具备了相当数量的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其规模和农村工业化程度在全国遥遥领先。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工业化战略的调整,促使长三角地区乡镇企业迅速壮大。在苏南地区,地方政府积极介入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有力地推进了农村工业化的进程,被誉为“苏南模式”。在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由个人、家族推动,民营经济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被称为“温州模式”。在整个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集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对长三角的影响非常大,相比珠三角,可以说是内向资本积累型发展模式。3.首都圈——政府干预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具有其他城市不具备的政治资源,众多关系国计民生的机构、大型企业、金融机构的总部在此云集。相比珠三角和长三角,首都圈可以更加容易获得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中关村、奥运村的出现与此背景息息相关。但同时,由于政府的干预阻碍了市场机制的运转,首都圈市场化程度较低,民营经济活力不足。(二)由动力机制导致的其他差异三大都市圈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动力机制,影响着各自的产业发展,主导产业、工业发展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别,进而影响着城镇化进程,在吸纳人口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1.产业类型的差异珠三角在形成初期,快速承接港澳台地区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了自身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低的比较优势,形成了“加工—出口”的工业发展模式,并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被称为“世界工厂”。在“加工—出口”的模式下,大量企业处于产业链条的末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对资本、科学技术的要求不高,所生产的产品多是生活消费品,附加值较低。轻工业占比较大、产业层次低等特点导致了珠三角产业缺乏根植性的问题,这就意味着一旦低成本的比较优势丧失,大量加工出口企业将面临生产危机甚至生存危机。2008年之后,珠三角开始出现企业减产、停产甚至倒闭,一些企业不得不离开珠三角,转移到要素成本更低的内地。随着比较优势的逐渐减弱,2000年之后珠三角的企业陆续加大了科研投入,逐渐向产业链上游靠拢,截至2005年珠三角已经拥有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中药提取分离技术、南海海洋生物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6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拥有华为、中兴等21家国家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及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此同时珠三角以石油化工、专用机械设备制造等门类为代表的重工业比重持续上升,2005年轻重工业已经基本持平。长三角都市圈产业门类较为齐全,以造纸、纺织、化工、机械制造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和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且轻重工业较为平衡,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改革开放之前,在政府的计划投资安排下,北京、天津、唐山地区已经拥有较为雄厚的工业基础,国有经济占比较高,重工业尤其发达(见表7-4),是全国原油、原盐、钢铁的主要产地。改革开放之后,在原有工业基础上,又出现了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在全国占据重要分量的产业,逐步形成了继辽东南后北方第二大工业基地。在首都圈中,既有北京、天津两个核心城市以及经济实力较强的中小城市,也分布着大片矿产资源丰富但经济实力较弱的农村地区,这就为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创造了前提,近年来首都圈内部呈现较为明显的城市间功能互补及分工合作现象[4]。表7-4三大都市圈工业总产值与增加值比重单位:%区域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轻工业重工业轻工业重工业首都圈29.0670.9425.3074.70长三角39.2160.7938.9962.01珠三角46.1153.8945.8754.13表7-4三大都市圈工业总产值与增加值比重工业化进程中的特点使得三大都市圈在FDI、轻重工业比、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2.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总体来讲,改革开放后三大都市圈均保持了高速发展势头,但不同的时期,三大都市圈增长速度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差异。珠三角最先对外开放,经济也最先实现高速增长,其典型的“加工—出口”工业发展模式使得初期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但随着比较优势逐渐消失,调整结构带来的阵痛造成后期经济增速明显下降。20世纪八九十年代,珠三角GDP年均增长速度高于长三角和首都圈5个百分点以上[5],1990~1995年的增速也有较大优势。2000年之后优势基本被抹平,三大都市圈的增速基本持平,2007年之后被长三角超过,标志着珠三角“技术在外、资本在外、市场在外、生产在内”这种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工业发展模式基本走到了尽头。在新中国成立后长达30年的计划经济过程中,上海的经济中心地位逐步下降,整个长三角的地缘经济也失去了整合功能[6]。20世纪80年代中央和地方政府对长三角的发展做出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区域间合作无法保证,加上严重的地方保护导致的要素自由流通受阻,市场和企业效率难以发挥,因此长三角在80年代增速较慢。90年代初期,受浦东开发战略的影响,长三角迅速崛起,GDP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995年开始增速逐渐接近珠三角。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产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比例协调,因此长三角的后发优势明显,2005年之后增速逐渐超过珠三角。首都圈的形成和发展起步较晚,改革开放的步伐较为缓慢,政府干预现象突出,这就导致圈内市场化程度较低,生产要素流动不够顺畅,同时行政区域间利益主体意识较强,没能形成整体上的统筹规划协调。因此,虽然首都圈城乡二元结构较为突出,但早期并没有出现产业转移和城市的分工协作的现象。相反,各个城市之间产业结构自成体系、结构趋同,相互之间就有限的资源展开了过度的竞争,影响了整体的经济增长,这种现象直到2006年之后才有所改观。反映在数据上,发展初期,首都圈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落后,2000年之后,受益于各种规划战略的推动,经济增速有所上升,同时珠三角和长三角增速整体有所下降,因此三大都市圈经济增速差距逐步减小,但整体而言,首都圈增速一直较为落后。三大都市圈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详见表7-5和表7-6。表7-5三大都市圈不同年份GDP总量单位:亿元地区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3年长三角2441.499271.4516164.7633858.5590114.48珠三角964.293996.078422.2418279.5547779.56首都圈———18336.5852017.62表7-5三大都市圈不同年份GDP总量表7-6三大都市圈GDP增长速度单位:%地区珠三角长三角首都圈1980~1985年18.2613.7812.431985~1990年21.9815.5115.541990~1995年32.8930.5925.361995~2000年15.9711.7613.372000~2005年16.7216.1115.862005~2013年18.1217.1814.85表7-6三大都市圈GDP增长速度从单位要素GDP上能够看出(见表7-7),在经济发展效率上,整体而言,行政干预较强的首都圈落后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珠三角和长三角。通过劳动力及土地等要素的单位产值也能得出类似结论。2000年、2005年、2013年首都圈人均GDP、单位国土面积产值均大幅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但随着区域间协调合作加深以及市场化程度提升,首都圈和珠三角及长三角的差距有减小的趋势。表7-7三大都市圈单位要素GDP地区2000年2005年2013年2005年较2000年增长(%)2013年较2005年增长(%)人均GDP(万元)长三角2.014.118.73205213珠三角1.964.018.39204209首都圈1.122.065.99183290单位国土面积产值(万元/平方公里)长三角1491.673377.758183.67226242珠三角1538.223363.478681.51219258首都圈457.76957.312850.26209298资料来源:根据吴晓隽《中国三大都市圈经济发展方式的比较研究》进行补充。表7-7三大都市圈单位要素GDP五国内其他都市圈介绍首都圈、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圈的集聚效应最为明显,辐射带动功能最强,已起到了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作用。然而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口、资源长时间的远距离流动和配置的成本过高,因此在三大都市圈辐射和带动作用较弱的中西部地区以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城市群的发展模式。2013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确定了全国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纵轴的“两横三纵”的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沿“两横三纵”轴线布局的20多个大城市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形成以大城市为核心,辐射并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城市圈发展战略模式。“两横三纵”格局的设置,有利于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基础上提升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城市群的发展,以让整个国家的发展建设更加协调。在“两横三纵”城镇化模式的带动下,随着交通沿线的城市圈将相应建设完善,东部地区的传统产业可以往西部转移,在产业转移和发展过程中,城市圈将慢慢形成,而城市圈的发展将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以大城市的发展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一)中原城市群2003年7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正式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概念。明确界定了中原城市群的范围。2004年2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突出抓好中原城市群建设,完成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建立中原城市群联动发展机制。2011年1月,中原经济区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同年3月被写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年9月,政府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自此,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被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原城市群以河南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个省辖(管)市,14个县级市,33个县,340个建制镇。中原城市群处于中国腹地,地理位置适中,自然条件优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各种运输方式的结合,使这一区域具有物流、人流、货流最为集中的中枢地位,具有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实现中部崛起的最佳地理位置。2015年,中原城市群国土面积5.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275万,生产总值21718亿元,分别约占全国的0.61%、3.1%和3.2%,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9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5.08万元,居中西部第1位。中原城市群是全国现代陆路交通的重要枢纽和通信枢纽之一,随着连霍、京珠、阿深等高速铁路的贯通和国家规划建设的陇海、京广高速铁路客运枢纽在郑州的形成,依托京广、陇海铁路和国道成一纵轴为沿京广线轴,北横轴为“济源—焦作—新乡”轴,中横轴为“洛阳—郑州—开封”轴,南横轴为“平顶山—许昌—漯河”轴,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从全国城市体系的空间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看,在中西部地区,中原城市群是以郑州为圆心,半径500公里区域内城市群中规模最大、人口最密、经济实力较强、工业化进程较快、城镇化水平较高、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的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与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南部沿海地区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及其他城市群发展相互呼应,并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是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和中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西部战略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二)武汉城市圈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简称为“武汉圈”,又称“1+8”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由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武汉城市圈的总体发展方向是: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推进综合性制度创新,构建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重点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和节约、集约用地六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配套推进财税金融、对内对外开放和行政管理三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平台和制度保障;推进城市群“五个一体化”建设,即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推进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完善区域市场一体化,统筹城乡建设一体化和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2010年,武汉城市圈被列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发展区域,武汉被国务院批准成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为中部城市群的发展起到积极的领头作用。武汉城市圈被批复当年,总人口2978万,占全国的2.25%,城市化水平达到42.4%。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16亿元,占全国GDP的2.13%,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89亿元、2377亿元和2350亿元,分别占全国的2.1%、1.96%和2.35%。城市圈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分别为880万元/平方公里、493人/平方公里,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38倍、3.58倍。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7847元、11013元和4090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0.95倍、0.79倍和0.98倍。截至2014年,武汉城市圈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55927元、23874元、12203元,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3倍、0.82倍、1.07倍。面积不到全省1/3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城市圈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诸多领域。武汉为城市圈中心城市,黄石为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三)长株潭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包括湖南省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共有7个城市(地级市、县级市)、183个建制镇,分别占全国城市和建制镇总数的1.07%和0.95%。城市群土地面积2.8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29%。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京广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接合部,区位和交通条件优越。长株潭城市群在发展过程中保持和加强了以京广铁路、京(武)广客运专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及湘江生态经济带为主轴线的突出地位,继续促进这条轴线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以这条轴线为核心和纽带促进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经济的一体化;积极打造两条次轴带(以319国道、320国道和上瑞高速公路为轴带),作为次级密集发展轴带和主轴线的补充,大幅度地推动沿线经济水平的提高,促进区域城镇的协调发展和城镇等级结构的改善;以两条辅轴(湘乡—韶山公路和106国道)为纽带,联系和辐射广大的三市市域地区;最终形成以长沙、株洲、湘潭为核心结点的放射状城镇布局,以“三纵两横”(一主两次两辅)的“冉”字形结构支撑起整个区域的城镇发展空间。被批复当年,长株潭城市群总人口1310万,占全国的0.99%,城市化水平达到37.99%。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68亿元,占全国GDP的1.39%,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19亿元、1626亿元和1523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14%、1.34%、1.52%。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分别为1234万元/平方公里、466人/平方公里,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75倍、3.39倍。工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粮食总产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3182亿元、1998亿元、615万吨、1437亿元、236亿元、19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0.79%、1.46%、1.23%、1.61%、0.46%、2.26%。人均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6465元和5628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和1.34倍。2007年12月,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一轮的发展空间由此打开。如今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际距离已进一步缩小,以各自实际建成区边缘来测量,湘潭、株洲与长沙距离20公里,而株洲与湘潭仅仅相距10公里。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10539亿元,其中长沙7153亿元,株洲1948亿元,湘潭143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位居湖南省第1位、第3位、第2位。(四)山东半岛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国家及黄河流域快速成长的半岛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潍坊、淄博8个地级市以及30个县级市和475个建制镇,分别占全国城市和建制镇总数的4.58%和2.47%;土地面积7.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77%。在全球尺度上,山东半岛城市群是以东北亚区域性国际城市青岛为龙头,带动外向型城市功能整体发展的城市密集区,逐渐成为全球城市体系和全球产品生产服务供应链中重要的一环;在环黄海大区域尺度上,山东半岛城市群逐渐显现区域经济合作的先进制造业生产与服务中心的地位,构筑出由山东半岛、韩国西南海岸地区、日本九州地区组成的三角地带跨国城市走廊;在全国尺度上,山东半岛城市群建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头带动区,与京津冀、辽中南地区共同构筑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山东省尺度上,山东半岛城市群逐渐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和对外开放的前沿,成为全面体现山东省区域综合竞争力的城市密集区。作为山东省以及黄河中下游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全国以及环黄海经济圈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生产服务基地之一,以及蓝色经济发展示范区,山东半岛城市群是国家及黄河流域快速成长的半岛城市群,也是对国家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全国第四大城市群。在山东的经济版图上,“半岛城市群”无疑是最大的“闪光点”。早在21世纪之初的2002年,这一地区以占全省46.6%的陆地面积和42.9%的人口,创造了占全省2/3左右的GDP,人均GDP一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0%左右。这一领先优势一直保持到今天,且有逐步增强的趋势。(五)成渝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包含重庆和四川两省市部分地区。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016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68号),批复同意《成渝城市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