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测试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测试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测试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测试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衢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谪守(zhé)

衔远山(xián)

浩浩汤汤(tāng)B.淫雨(yín)

巴陵郡(jùn)

薄暮冥冥(míng)C.皓月(hào)

喜洋洋(yá)

宠辱偕忘(jiē)D.樯倾(qiáng)

吞长江(tēn)

虎啸猿啼(xiào)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绸缎

游戈

强聒不舍

自吹自擂B.灰烬

惊骇

以意孤行

矫揉造做C.佝偻

旁骛

相得益彰

富丽堂惶D.自持

遗憾

形销骨立

断章取义3、下面加着重号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端午节包粽子、插艾叶、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已在我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B.小王同学在学校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C.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D.在这里,自然与人的创造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自然的美,伦理的美综合为美的极致。4、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1966年,一部讲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平的电影,《人生转折中的一年》在苏联上映。B.这部电影最早将马克思这位革命导师的人生搬上了大银幕,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这位伟人的一生。C.52年后的今天,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引进的电影《青年马克思》在全国上映。D.电影《青年马克思》由法国、德国、比利时联合拍摄,2017年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展映后强烈引起关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______,__________。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3)急湍甚箭,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4)《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边花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充完整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常以正月望日为之。古用蔑缆,今民则以大麻絙①,长四五十丈,两头分系小索数百条,挂于胸前。分两朋②,两向齐挽。当大絙之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胜,就者为输,名曰“拔河”。中宗时,曾以清明日御③梨园球场,命侍臣为拔河之戏。时七宰相、二驸马为东朋,三宰相、五将军为西朋。东朋人多,西朋奏“胜不平”,请重定不为改西朋竟输。韦巨源、康休璟年老,随絙而踣,久不能兴。上大笑,令左右扶起。明皇数御楼设此戏,挽者至千余人,喧呼动地。蕃客庶士④,观者莫不震骇。(选自宋朝王谠《唐语林》)

【注】①絙(gēng):粗绳。②朋:群。③御:驾临。④蕃客庶士:蕃客指外国、少数民族的客人;庶士指平民和官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伛偻提携___________

(2)泉香而酒洌_____________

(3)杂然而前陈者_____________

(4)明皇数御楼设此戏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上大笑,令左右扶起。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负者歌于途

多会于此B.临溪而渔

已而夕阳在山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山间之朝暮也D.常以正月望日为之

或异二者之为4.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划两处)

请重定不为改西朋竟输

5.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明乙文中拔河游戏的规则有哪些。

6.乙文中明皇见证了众人参与的“拔河”游戏,甲文中太守见证了“众宾”参与的游戏,从中可以看出欧阳修和明皇的共同思想是什么?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下列小题。①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②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上,将哨棒绾在肋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那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③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④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打急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⑤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紧紧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爬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⑥当下景阳冈上那只猛虎,被武松没顿饭之间,一顿拳脚,打得那大虫动弹不得,使得口里兀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那大虫气都没了,武松再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苏软了。武松再来青石坐了半歇,寻思道:“天色看看黑了,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却怎地斗得他过?且挣扎下冈子去,明早却来理会。”就石头边寻了毡笠儿,转过乱树林边,一步步捱下冈子来。1.请你以“地点+人物+情节”的格式,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

2.文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面对气势汹汹的老虎,武松并不立即迎上去捕杀,而是“一闪”“一闪”“又闪”这样写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4.第②段写武松“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联系上下文分析“打折哨棒”的原因,说说这个细节描写对情节发展所起的作用。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含着怎样的哲理?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词句句扣着“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请结合具体词句,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轨迹,说说其中表达了他对人生怎样的思考。六、语言表达(共10分)学校将举办第十届“校园科技节”,请根据下面的活动简案,代表学校拟写一份邀请函。××学校第十届“校园科技节”活动简案【活动主题】崇尚科学,融合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