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弗学(fú)

男有分(fèn)

天下为公(wéi)B.嘉肴(yáo)

教学相长(zhǎng)

不必为己(wèi)C.学(xiào)学半选贤与能(jǔ)

货恶其弃于地也(wù)D.兑命(yuè)

讲信修睦(mù)

矜寡孤独(jī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污篾

光明正大

挑拨离间B.雄辨

理直气壮

大公无私C.堕落

出类拔翠

平易近人D.枷锁

暴风骤雨

担惊受怕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B.此刻倒霉迹象纷至沓来,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C.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D.队伍分散开去,络绎不绝,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百年孤独》分别是西方上世纪20~70年代问世的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B.目前地理信息交换的技术问题已经基本成熟,一旦地理信息为广大公众所认可,那么地理信息产业将迅速崛起。C.在经贸方面,尽管中美经贸关系将因中国入世而变得更加密切,但同时也应看到,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和纠纷不但不会减少,反而可能还会增多。D.你听说过山寨手机、山寨明星、山寨春晚吧,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近郊的金河镇还出现了山寨派出所,这不得不让你赞叹他们的才能没有用在可以为社会作贡献的地方。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古文背诵默写。

(1)野马也,尘埃也,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2)水击三千里,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

(3)庄子日:“子非我,________?”(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文言文阅读。

(甲)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观第五泄①记(节选)袁宏道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三面皆郛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①第五泄:第五个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的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思解释不相同的一项是(

)A.潭中鱼可百许头/高可二黍许B.以其境过清/以钱覆其口C.疾趋/趋之若鹜D.怒石横激如虹/其反激之力(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乐之(快乐)B.日光下澈(穿透)C.闻疾雷声(急速,这里指声响大)D.犹不忍去(离开)(4)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5)两篇选文均是山水游记,分别描写了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请比较这两篇选文在思想感情方面的不同之处。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刘汉杰①立秋是送走夏天、迎来秋天的节气。作为古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立秋不只表明暑热天气的结束,也预示着收获季节的来临。在宋朝,立秋这一天,宫廷里要把盆栽的梧桐移入大殿内,待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报完毕,梧桐会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围绕着“秋来了”这一节气,古有帝王迎秋的仪式,后世民间也有一些特定的习俗。②据《逸周书·时训解》记载,立秋有“三候”,分别有3种“候应”:“立秋之日凉风至,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礼记·月令》中也有“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的记载。意思是说,立秋这天,凉风吹来;5天之后,降下白色的露水;再过5天,寒蝉开始鸣叫。如果上述3种“候应”不能如期而至,则国家就会出现政令无威严、百姓多患咳喘之疾、大臣们会以力逞强等灾异。③立秋之后,天气开始变得凉爽,但仍然会有暑热的气候出现。民众称立秋后的这种回热天气为“秋老虎”,也称“秋傻子”。清人顾禄在《清嘉录》中也说:“土俗又以立秋时之朝夜占凉燠。谚云‘朝立秋,渹飕飕;夜立秋,热吽吽’。自是以后,或有时酷热不可耐者,谓之秋老虎。”民众认为,立秋的时辰与天气的凉热有关:如果早晨立秋,其后的天气会比较凉爽;如果晚上立秋,天气则会比较闷热。④先秦之时,立秋就已经是古人生活中重要的时间节点。据《礼记·月令》记载,立秋之日,周代天子要举行迎秋的仪式。立秋之前,天子要斋戒;立秋当天,天子亲率僚属到西郊迎秋,祭祀白帝少昊。祭礼过后,天子在朝堂上要赏赐将帅和勇士。⑤至东汉时,此俗发展成了帝王五郊迎气的祭祀活动。其中,立秋日帝王要迎秋于西郊,祭祀白帝和蓐收。白帝即少昊,是黄帝之子,生于穷桑,主西方之神。蓐收是少昊的辅佐神,又说是少昊之子,是神话传说中的秋神,他左耳盘一条蛇,右肩扛一柄巨斧,驾乘两龙。《山海经》上说他住在能看到日落的泑山。帝王五郊迎气的祭礼在唐宋时期仍有存续,明清以来则废弛不举。⑥皇家立秋日要迎秋,民间立秋日也要“标秋”。所谓标秋,就是祭祀土地的一种仪式。人们先于家中献瓜果祭祀,继而把纸幡插到田地里,祈求庄稼丰收。在有些地方,田家则干脆备办酒肉在田边祭祀。标秋其实与古人的“春祈秋报”有关。所谓春祈秋报,即在春秋两季祭祀地神,春季祈求风调雨顺,秋季则要报答地功。⑦立秋之日,民众也占验天气和农事。在北京,若立秋日得雨,则秋田畅茂,谚云“骑秋一场雨,遍地出黄金”;在浙江,“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在江苏,立秋日忌雷,谚云“秋礴碌,损万斛”。民间又有“睁眼秋、闭眼秋”之说,立秋交节气在白天为“睁眼秋”,交节气在晚上则为“闭眼秋”。俗信,睁眼秋兆丰收,闭眼秋主歉收。农谚说:“睁眼秋,收了收;闭眼秋,丢了丢。”⑧立秋是七月的节气,七月初七又是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此时的降雨也被注入了人文色彩。据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记载,时人以七月初六日的雨为“洗车雨”,以初七日的雨为“洒泪雨”。唐代诗人杜牧有《七夕》诗,其中有“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的咏叹。后世民间,也有以初七日降雨为“洗车雨”的。谚云:“七夕不洗车,八月依旧车。”意思是说,如果初七这一天不下雨,八月田必旱,民众就要戽水浇田。⑨在古人的观念中,梧桐是有灵性的树木。清人陈淏子在《花镜·梧桐》中说:“梧桐清明节开花,如果花不开,岁必大寒。”梧桐树每枝有12片叶子,一边6叶,象征一年12个月。如果当年有闰月,就会多出一片叶子。立秋之时,梧桐树的第一片叶子就会落下,因此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的认知,并有了开篇宋朝宫廷里梧桐报秋的礼俗故事。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选文②③段从节候表征、④⑤段_______、⑥段从_________、⑦⑧段从__________四个方面介绍了立秋的相关知识。

2.试分析文章首尾使用的手法及其作用。

3.古人为什么喜欢凭梧桐报秋?

4.选文中介绍的立秋习俗、谚语大多和什么有关?

5.根据本文的知识,解释下列“立秋”谚语里的物候现象。

【材料一】秋旱接伏旱,棉田还得灌。

【材料二】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蒹葭》,回答问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白露未晞________________;

(2)宛在水中坻_______________

2.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六、语言表达(共10分)复习阶段,小文在整理庄子专题时,课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插图引起了他的注意。图中A、B两人,究竟哪一个是庄子,哪一个是惠子呢?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帮小文分析一下。要求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表达通畅。(120字左右)七、作文(共40分)小作文

施蛰存说“他(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