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区修编环评报告PAGEPAGE246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区修编环评报告1总则1.1任务由来淮安市经济开发区位于淮安市主城区东部、废黄河以南、京杭大运河以东,京沪高速公路以西,1993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公告2006年第25号《关于第十二批落实四至范围的开发区的公告》,淮安经济开发区的四至范围为东至大寨河,南至汕头路,西至翔宇大道,北至丰收河,面积6.8平方公里。见图1.1-1。淮安经济开发区规划用地约60平方公里,分为老区、徐杨片区、新港片区三大片区(见图1.1-2)。2005年,淮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委托我院编写了《淮安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06年7月25日获得省厅批复:苏环管[2006]110号。目前,徐杨片区以深圳路为界由清河区政府和淮安经济开发区共同开发,从城市的远景形态考虑,徐杨片区向东至京沪高速公路的区域将成为淮安城区新的城市组团。同时,2007年,富士康企业落户淮安经济开发区,作为特大项目,富士康落户淮安,对淮安乃至苏北发展中地区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由于富士康对建设环境以及配套设施的要求远远超出原各项规划及已批复环评报告的预测,结合目前招商引资的实际情况与原批复环评中确定的产业布局出入较大,于2006年11月淮安市规划局委托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淮安富士康科技城建设控制规划-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整合规划》,主要针对富士康科技城项目对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原有规划进行调整和整合。为确保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区的有序、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创建和谐型区域,淮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委托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在原批复的《淮安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的基础上根据《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整合规划》对徐杨片区的环评内容进行修编。项目组接受委托后,在踏勘现场、资料收集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编写了《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区修编环评报告》(送审稿)。本次评价旨在通过摸清徐杨片区污染现状,结合规划调整情况,从环境保护角度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有关措施和要求,作为环境管理部门及决策部门管理的依据。1.2评价工作依据1.2.1环保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发布,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1.2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96.8.29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10.20;(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89.12.1;(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7;(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实施;(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18;(10)《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苏环委[98]1号);(11)关于印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的参考提纲》(征求意见稿)的函(苏环函[2003]91号);(12)《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小区环境保护的通知》(苏环委[2002]11号);(13)《关于加强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2]174号);(14)《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江苏省政府1993年38号令);(15)《关于开展危险废物交换和转移的实施意见》(苏环控[1998]122号)江苏省环境保护局1998年10月;
(16)《关于转发“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控[1999]11)江苏省环境保护局1999年9月;(17)《江苏省危险废物管理暂行办法》(省政府(1994)49号);(18)《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境保护局,经贸委等,1998.1;(19)《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20)《制定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21)《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2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方法》HJ14-1996;(2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24)《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03年3月;(25)《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26)《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苏环控[97]122号);(27)《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环控(1997)0232号];(28)《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第21号令);(29)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3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31)《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03;(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4-93;(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34)《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管理的通知》(苏环办[2003]15号);(35)《关于印发《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关于循环经济内容的编制要求(试行)》的通知》(苏环便管(2004)22号);(36)《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环发[2003]91号);(37)《关于进一步提高全省开发区环境保护与建设水平的意见》(苏环管[2005]1号文);(38)《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3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40)《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2006年4月1日实施;(4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2月14日,环发2006[28号]);(42)《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43)《关于明确苏北地区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的通知》苏环管[2005]262号。(44)《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管[2006]98号);(45)《省政府关于印发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苏政发〔2006〕92号);(46)《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坚持环保优先促进科学发展的意见》(苏发[2006]16号);(47)《关于印发<江苏省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苏环监〔2006〕13号;(48)《关于加快苏北振兴的意见》(苏发[2005]10号);(49)《江苏省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6)》;(50)《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厅等部门关于加强全省各级各类开发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115号;(51)《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7〕63号;(52)《关于开展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新扩建项目及码头清理工作的通知》,苏环管[2007]159号;1.2.2技术文件(1)《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淮安市城市环境保护规划(2002-2020年);(3)《淮安统计年鉴》(2001年);(4)《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5)《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6)《南水北调东线江苏省段水环境保护规划》;(7)《淮安经济开发区规划》,2003年1月;(8)《淮安市经济开发区徐杨片起步区分区规划》,2004年12月;(9)《淮安市经济开发区2×15MW热电联产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0)《淮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及相应配套管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1)《淮阴市四季青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2)《淮安市徐杨乡北片工业集中区分区规划》(论证稿);(13)《淮安市徐杨乡南片工业综合发展区分区规划》(论证稿);(14)《淮安富士康科技城建设控制规划--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整合规划》文本及说明,2007年4月;(15)《淮安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及批复;(16)《淮安市环境污染控制规划——清安河篇》,淮安市环保局;(17)《淮安市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2.3其它文件⑴《技术咨询合同书》⑵与项目有关的其它资料。1.3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3.1指导思想坚持区域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方针,促进区域的经济、环境、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使区域持久地保持良好的环境质量和投资环境。坚持“有利于对外开发、有利于产业升级、有利于结构调整、有利于污染集中控制、有利于生态产业链的延伸和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坚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徐杨片区的建设和发展,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污染集中控制,促进生态型工业小区的建设。坚持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环境问题。在确定区域环境制约因素及环境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明确区域规划开发的方向、性质、特点,正确指导区域建设与开发,合理布局,指导进区项目的审批,力求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在区域环境管理中真正发挥作用。1.3.2编制原则本次评价将遵循下列编制原则:⑴持续、协调发展的原则。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坚持徐杨片区内外经济与环境在时空上的协调永续发展;⑵环境目标切实可行的原则;⑶立足区域环境容量,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污染集中控制的原则;⑷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环境问题的原则;⑸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力求评价与环境保护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⑹鼓励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实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原则;⑺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推行ISO14000标准,充分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市场的和行政等手段综合治理的原则;⑻坚持徐杨片区的发展与淮安市总体规划、淮安市城市环境保护规划、淮安市经济开发区徐杨片区整合规划的思路相衔接。1.5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及环境质量保护目标1.5.1环境保护敏感目标(1)大气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评价范围内居民点、学校、行政办公楼等。大气环境保护敏感保护目标见附图1.5-1及表1.5-1。(2)地表水环境保护敏感目标:京杭运河、里运河、淮河入海水道等。水环境敏感目标具体位置见图1.5-2及表1.5-2。(3)声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徐杨片区范围内的居民点和学校、行政办公楼。1.5.2环境质量保护目标⑴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徐杨片区及周边地区大气环境质量控制在二级。⑵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护目标:规划河段水质达到相应功能要求。⑶声环境质量保护目标:徐杨片区内居民区、工业区、道路航道两侧等区域达到声环境功能要求。⑷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通过合理的生态保护及生态建设方案,使区内生态系统、周边的农业及景观格局不因区域的建设而降低其功能。⑸固废保护目标:固体废弃物应最大可能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特别要体现循环经济的思想,最大程度地实现综合利用。表1.5-1大气环境保护敏感目标序号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距离(米)功能规模(人)1西部居住区(黄元小区、淮安仁和手外科医院、好孩子训练中心、黄元小学)徐杨片区内西-医院、学校等300002淮安文化艺术学校附属小学徐杨片区内西-学校10003中部居住区(城东花园一带)徐杨片区内中-居住、商业300004南部居住区(徐杨小区一带、南方花园)徐杨片区内南-居住、富士康配套生活区、商业900005北部居住区徐杨片区内北(属清河区管辖)-居住、商业900006东北角居住区徐杨片区内东北-居住100007小王庄徐杨片区西北1000村庄15008官庄徐杨片区西北500村庄45009草湾徐杨片区北1000村庄120010戴庄徐杨片区北1000村庄120011沟西徐杨片区北500村庄192012殷家渡徐杨片区北500村庄90013周庄徐杨片区东北1000村庄300014小前庄徐杨片区东北500村庄300015严庄徐杨片区东北500村庄150016夏庄徐杨片区东500村庄150017朱庄徐杨片区东南500村庄90018傅庄、小丁庄徐杨片区南100村庄150019小高庄徐杨片区南500村庄90020黄桥、刘庄徐杨片区南100村庄105021东朱庄徐杨片区南500村庄90022马庄、吕庄(严李小学)徐杨片区南100村庄、学校100023金宁庄、夹沟徐杨片区南500村庄300024李庄、陈庄徐杨片区南500村庄300025胡庄徐杨片区南500村庄150026红桥(红桥小学)徐杨片区南1000村庄、学校150027李庄、肖庄、周庄、小杨庄、沈庄、韩庄、小王庄徐杨片区西南500村庄1200028陈庄、袁庄、李庄、张庄吕庄、周庄、严花园徐杨片区南800村庄1500029东王组、西王组、黄庄、袁庄、徐家楼、大王小学徐杨片区南100村庄、学校600030老区徐杨片区西1000居住、学校、医院等41498表1.5-2地表水环境重点保护目标河流起始~终止位置长度(km)功能区排序水质目标(2010年)水质目标(2020年)废黄河淮阴泗阳界-张福河15.3农业ⅢⅢ废黄河杨庄闸~淮安盐城界83.3饮用ⅢⅢ二河二河闸~淮阴闸31.0饮用ⅢⅢ里运河运西闸~淮阴枢纽44.9饮用、工业、农业ⅢⅢ里运河淮阴船闸~清安河地涵下800米24.3饮用、工业ⅢⅢ中运河竹络坝~淮阴枢纽22.2饮用、农业ⅢⅢ入海水道二河闸~楚州区苏嘴镇大单村73.3景观、农业ⅢⅢ灌溉总渠运东闸~楚州区苏嘴镇大单村37.5农业ⅢⅢ1.6评价因子及评价工作重点1.6.1评价因子⑴生态现状评价:农田、人口、城镇、绿化、湿地、水生生物、动植物;影响预测:生态影响分析。⑵地表水现状监测评价因子:水温、pH、SS、DO、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氯化物、铜、铬、镍、锌、Ag、铅、甲醛;影响预测评价因子:COD、镍、铜;总量控制因子:COD、氨氮、总磷。⑶地下水现状监测评价因子:pH、总硬度、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挥发性酚、氰化物、氯化物、Cr6+、As、Hg、Cd、铜、锌、镍、氟化物、高锰酸盐指数、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⑷大气现状监测评价因子为:SO2、TSP、NO2、PM10、HCl、NH3、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甲醛、硫酸雾、氰化氢;影响预测评价因子:SO2、PM10、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硫酸雾、HCl、总烃、氰化物、氨气;总量控制及考核因子:SO2、粉尘、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硫酸雾、HCl、总烃、氰化物、氨气。⑸噪声评价因子:等效声级Leq(A)。⑹固体废物评价: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固废、生活垃圾的发生量、综合利用、处理处置量。总量控制: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⑺土壤与底泥现状监测评价因子为:pH、镉、汞、砷、铜、铅、铬、锌、镍。表1.6-1评价因子一览表评价要素现状评价因子影响预测因子总量控制因子大气SO2、TSP、NO2、PM10、HCl、NH3、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甲醛、硫酸雾、氰化氢SO2、PM10、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硫酸雾、HCl、总烃、氰化物、氨气SO2、粉尘、苯、甲苯、二甲苯、甲醛、硫酸雾、HCl、总烃、氰化物、氨气地表水水温、pH、SS、DO、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总磷、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氯化物、铜、铬、镍、锌、Ag、铅、甲醛COD、铜、镍COD、氨氮、TP地下水pH、总硬度、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挥发性酚、氰化物、氯化物、Cr6+、As、Hg、Cd、铜、锌、镍、氟化物、高锰酸盐指数、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噪声等效声级Leq(A)等效声级Leq(A)-固体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固废、生活垃圾的发生量、综合利用、处理处置量-土壤与底泥pH、镉、汞、砷、铜、铅、铬、锌、镍--生态农田、人口、城镇、绿化、湿地、水生生物、动植物生态影响分析-1.6.2评价工作重点本次徐杨片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是:徐杨片区开发现状、徐杨片区的规划方案论证、水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风险评价、总量控制和徐杨片区规划的综合论证和环境保护措施。1.7环境影响评价范围(1)大气影响评价范围:以徐杨片区52.82km2为基础,结合主导风向,将徐杨片区边界向外延伸约1km规划范围:整个徐杨片区(52.82km2)。(2)地表水现状评价范围:板闸干渠、清安河、排水渠。影响评价范围:清安河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排口上游500米到至清安河口12公里水域。总量控制范围:徐杨片区。(3)噪声淮安经济开发区各片区内及边界外500米范围。(4)生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同大气,为徐杨片区边界向外延伸约1km的区域;1.8区域环境功能区划淮安经济开发区及周围地区的大气、水及声环境功能区划建议见表1.8-1。表1.8-1淮安经济开发区环境功能区划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各片区及周围地区均为二类功能区入海水道执行Ⅲ类标准;清安河执行Ⅴ类标准;板闸干渠执行Ⅳ类标准各片区及周围地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执行2类标准;工业区执行3类标准;道路交通干线两侧执行4类标准1.9评价标准1.9.1环境质量标准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规划区执行二级标准,其它因子采用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具体见表1.9-1。表1.9-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单位:mg/m3项目浓度限值标准来源小时平均日平均年平均SO20.500.150.0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TSP-0.300.20PM10-0.150.10NO8HCl0.050.01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NH30.20--二甲苯0.3(一次)--苯0.2--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非甲烷总烃5.02.0-以色列甲醛0.05(一次)--《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硫酸雾0.3(一次)0.1-氰化氢-0.01-前苏联(1974)(2)《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清安河执行Ⅴ类标准,入海水道执行Ⅲ类标准;板闸干渠执行Ⅳ类标准。表1.9-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项目pHSSDO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总磷Ag铅Ⅲ类6~930562041.00.20.050.01Ⅳ类6~9603103050.05Ⅴ类6~915021540102.00.40.050.05项目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氯化物铜铬*镍*锌甲醛Ⅲ类0.050.0050.22501.00.10.051.00.9Ⅳ类0.50.010.22501.00.10.052.00.9Ⅴ类1.00.10.22501.00.10.052.00.9*镍、铬执行《渔业水质标准》(GB3097-1997)。(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执行2类标准;工业区执行3类标准;道路交通干线两侧以及航道两侧50米区域内执行4类标准、夜间突发噪声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dB(A)。施工作业现场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执行标准见表1.9-3、表1.9-4、表1.9-5。表1.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单位:dB类别234昼间606570夜间505555表1.9-4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单位:dB类别ⅡⅢⅣ昼间606570夜间505555表1.9-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dB(A)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4)《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标准表1.9-6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kg)级别铬铅镉铜锌砷汞镍二级(pH<6.5)1502500.3050200300.3040二级(pH6.5-7.5)2003000.30100250250.5050二级(pH>7.5)2503500.60100300201.060(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表1.9-7地下水质量标准(mg/L)项目PH*总硬度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挥发性酚氰化物六价铬氯化物铜Ⅲ类6.5~8.54500.20.02200.0020.050.052501.0项目AsHgCd氟化物高锰酸盐指数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锌镍Ⅲ类0.050.0010.011.03.01003.01.00.05*PH无量纲(6)《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881.9.2排放标准⑴《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执行二级排放标准;⑵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各企业排入污水处理厂执行相应的接管标准。(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高科技工业区、轻污染工业区执行Ⅲ类标准、道路交通干线两侧以及航道两侧50米区域内执行Ⅳ类标准、夜间突发噪声最大值不超过标准限值的15dB(A);⑷开发区热电厂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标准;⑸《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1.9.3其它标准⑴《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⑵《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⑶《制定地方水污染排放标准的技术原则和方法》(GB3839-83);⑷《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与技术方法》HJ14-1996;⑸《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15190-94。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⑺《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2001)。1.10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路线徐杨片区整合规划徐杨片区整合规划初步分析现场踏勘,初步环境现状调查收集相关规划、环保政策、法规等有关资料识别主要环境影响,拟定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重点、评价方法等识别主要环境影响,拟定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重点、评价方法等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现场监测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现场监测规划方案分析污染源分析规划方案分析污染源分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容量与总量控制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规划合理性分析综合论证规划合理性分析综合论证公众参与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编制徐杨片区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徐杨片区修编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图1.10-1淮安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路线图2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区及其周边地区环境概况2.1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区所在区域自然环境概况2.1.1地理位置淮安市位于苏北平原中部,淮河下游。北纬32°43ˊ~34°06ˊ之间。东与盐城市接壤,西邻安徽省,南连扬州市,北与连云港市、宿迁市毗邻;与周围几个中心城市的空间距离分别是:南距上海市、南京市分别为400公里、190公里,北距徐州、连云港市分别为210公里和120公里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区地理位置见图2.1-2。2.1.2地形、地貌淮安市经济开发区为黄淮冲积平原区,由西北略高,东南稍低,一般地面标高在7.5~10米,其中,在废黄河南片堤顶高度在12~17米左右(以古黄河口零点为准)。平均地耐力10~15T,地质条件较好,地层属扬子地层区。地震动加速度分区线穿过本区中部偏北,呈西南——东北走向。线以南为0.05g区域,以北为0.1g区域。2.1.3气象气候淮安市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兼有南北气候特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地区平均气温13.8~14.8℃,市区年平均气温14℃,最低气温-21.5℃,最高气温39.5℃;年无霜期210~230天,一般霜期从当年十月到次年四月;年平均日照数2250~2350小时,日照百分率平均为52%,明显优于苏南地区;季风气候显著,自然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958.8毫米,历年平均降雨天数102.5天;常年主导风向东南风。2.1.4水资源概况(1)地下水淮安市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及碳酸盐类岩溶裂隙水两大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根据地层时代、成因及埋藏条件分为潜水和微承压水、浅层承压水及两个承压水共四个含水岩组。第I含水岩组已被污染,不宜作为饮用水,第三含水岩组为饮用水开采利用层,第IV含水岩组以及碳酸岩类裂隙水基本未开采。至2000年,全市拥有工业自备井215口,其中深井154眼,浅井61眼,由于长期不合理开采、超采,致使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目前已形成以清江棉纺厂为中心,面积达1350平方公里的地下降落漏斗。(2)地表水淮安市地处淮、沭、沂、泗流域下游,西南部有洪泽湖;京杭大运河、废黄河、淮河入海水道、盐河、里运河、淮沭新河贯穿市区。水系以黄河故道为分水岭,北属沂沭泗河流域,南属淮河流域,大运河和淮沐河将这两大水系连成一体。①入海水道入海水道起于二河闸,迄于楚州区苏嘴镇大单村,总长73.3km,底坡千分之0.04,集水面积1592km2,平均底宽58m,平均底高程4.3②灌溉总渠灌溉总渠起于高良涧,迄于楚州区苏嘴镇大单村,总长73.32km,底坡千分之0.065,集水面积789km2,平均底宽87.5m,平均底高程3.4③废黄河废黄河起于二河,迄于淮安盐城界,总长98.6km,底坡千分之0.053,集水面积295.05km2,平均底宽85m,平均底高程3.7④二河二河起于二河闸,止于淮阴闸,南通洪泽湖,北接京杭大运河,平均水位10.86米,最大流量3450m3/s,最小流量74.2m3/s,年平均流量158m3/s,即使洪泽湖处于枯水期,二河段均保持9米⑤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为境内主要水运航道,为二级航道,南至扬州入长江。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京杭大运河主要功能为饮用、农业,水质目标为Ⅲ类。⑥里运河里运河为古运河道,起于淮阴船闸,迄于淮安船闸,总长27.7km,集水面积64.3km2。该河走向自淮阴船闸东北行,穿过市区,折而南下,经板闸、河下镇达楚州,在运东闸上游与京杭运河汇合。里运河市内航线全长9.6km。历年最高水位10.5m,正常情况下9.2m,最枯水位8.5m,平均水深2~3m。该河下游受运东闸、上游受淮阴闸控制。为保证工业用水和航运能力,该河水位一般是稳定的,保持在9m左右。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里运河主要功能是饮用、工业,水质目标为Ⅲ⑦清安河清安河系1959年市区段里运河改道时调整排灌水系而人工开挖的。起于淮海南路,迄于清安河地涵,总长22.04km,该河走向自淮海南路船舶修理厂,由西向东渡过淮安市区南部,经地下涵洞穿过里运河,在楚州南门桥西侧与入海水道(即排水渠)汇合,途经阜宁、滨海而入黄海。清安河处于京杭运河及里运河包围的市区三角形地带,其中清浦区段长9.6km整个市区境内长根据淮安市水利工程勘测院2001年6-8月份测量的清安河横断面资料,河道分布情况如下:淮海南路以西至船舶修理厂长约4.626km,河底宽1~4m,河底高程8.02m左右,河口宽7~12m,淤深1.5m;淮海南路至楚州界长约4.974km,河底宽0.3~15m,河底高程7.1~9.2km,河口宽8~25m,淤深0.8~2.5m;楚州交界至入海水道清安河穿堤洞长约12.44km,河底宽0.3~15m,大多数河底宽8米左右,河底高程3.2~5.5m,河口8~40米,淤深0~2.2m;河道沿线主要水工建筑物有穿里运河地涵小穿运洞和位于楚州区南郊的入海水道清安河穿堤涵洞,两洞相距约670米,小穿运洞长约123.7米,为3孔钢筋砼箱涵,净高2米,净宽2.1米,洞上设计水位7.08米,原设计流量16.6m3/s;入海水道清安河穿堤涵洞与淮安枢纽正在实施,总长72.2米,为单孔方涵,孔口尺寸为4.0~4.0m⑧板闸干渠板闸干渠是一条灌溉排涝农用明渠,在板闸处从里运河放水至渠内,主要供淮安经济开发区及淮安市板闸镇部分农田灌溉用。汛期洪水汇入渠内,经翻水泵抽入里运河下泄。板闸干渠正常水深1米以下,河宽5-10米,流速基本为0,在农灌期水深可达2.0米左右,流量猛增。淮安市的水文特征除受降水影响外,主要受过境水和水利工程调度的制约。承豫、皖、鲁三省及徐州地区的来水,分别经新沂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等主要行洪河道入江、入海,特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淮安市是一个“洪水走廊”,是一个水旱灾害频发的地区。淮安市水系情况详见淮安市水系图1.5-2。(3)与南水北调的关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段调水路线是利用现有京杭运河及其平行的河道输水。淮安市现状纳污河流主要是里运河、清安河。为配合国家南水北调工程,保障向北方地区的输水水质,里运河将不再接纳城市污水,所有的城市污水被收集至排水系统经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就近排入清安河。现状清安河自西向东穿过市区,沿京杭大运河折向东南,在楚州区西郊处经小穿运洞穿过里运河(穿涵洞设计流量16.6m3/s),然后向东汇入苏北灌溉总渠北侧的排水渠。现状排水渠在阜宁的腰闸断面与苏北灌渠相通。汇合后泄入黄海。淮河入海水道于2003年建成,它在京杭大运河、里运河、古盐河、清安河、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建设淮安枢纽工程,该工程包括入海水道穿运河立交地涵、古盐河穿堤涵洞、清安河穿堤涵洞。淮河入海水道建成后,清安河的设计穿涵洞也扩建并达到29m3/s,排水渠经穿堤涵洞(设计流量29m2.1.5动植物资源淮安市南北植被兼有,适宜生长的树种比较丰富。其中以暖温带落叶阔叶树种占优势,其次为常绿针叶树种,还有少数常绿阔叶树种分布。淮安市位于冬候鸟迁徙途径的东线上,同时地处淮河下游,境内湖泊众多,较大面积的湿地为冬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饵源和良好的栖息场所,据调查统计,常见鸟类有一百多种,属国家级保护的鸟类主要有白鹤、灰鹤、天鹅、白鹳等珍稀鸟类,还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草獐等野生动物资源。2.1.6矿产资源市域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岩盐、凹凸棒粘土、石灰石、石油、矿泉水等,尤其是地下岩盐,地质储量高达3.38×1011吨,是世界上少有的大型岩盐矿床,而且具有地质构造简单、品位较高等优点。2.1.7耕地与农副产品市域耕地732.2万亩,人均耕地1.46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系统较为发达,水产资源丰富多样。农副产品种类齐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2.1.8旅游资源2.2社会经济概况2.2.1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及人口密度淮安市是一座古老的重镇,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地处淮河南岸。现辖涟水、盱眙、洪泽、金湖四个县和清浦、清河、楚州、淮阴四个区。总人口500余万。市区平均人口密度为1355人/km2。2.2.2经济概况①工业经济2006年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52.61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17.08亿元,增长19.3%。其中,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62.08亿元,增长7.5%;集体工业增加值13.15亿元,增长39.9%;股份制工业增加值111.70亿元,增长21.2%;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加值24.14亿元,增长29.1%。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7.83亿元,增长7.4%。全年完成轻、重工业增加值99.06亿元、108.02亿元,分别增长16.2%和22.2%。全年工业用电49.21亿千瓦时,增长9.2%。
产品结构进一步调整。3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产量比上年增长的有23种、持平的有1种、下降的有6种。其中,原盐增长9.8%,白酒增长25.6%,卷烟增长6.5%,配混合饲料增长31.2%,服装增长30.1%,轮胎外胎增长24.2%,水泥增长20.0%,钢材增长16.1%,发电量增长6.9%,交流电动机增长10.2%,电力电缆增长46.1%;液压元件产量与上年持平;原油加工量比上年下降6.0%,化学农药下降23.0%,人造板下降11.4%,大中型拖拉机下降33.5%。
工业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全市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22.68亿元,比上年增长39.0%;实现利税89.48亿元,增长20.2%,其中利润35.67亿元,增长18.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9.61,比上年提高12.3个百分点。
建筑业快速发展。全市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18.82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10.55亿元,增长48.2%;安装工程产值7.09亿元,下降41.9%。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02亿元,增长105.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50.57万平方米,增长36.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422.00万平方米,增长39.8%。②农业农村经济2006年全年粮食总产量381.46万吨,比上年增长10.4%。棉花总产量2354吨,增长4.9%。油料总产量15.80万吨,下降14.9%。其他农作物中,蚕茧总产量3397吨,下降11.9%;水果4.97万吨,增长5.1%。
林业和渔业生产稳定,牧业生产有所下滑。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430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5.9%。水产品总产量24.10万吨,增长5.6%。生猪出栏245.11万头,下降1.3%。家禽出栏4635.49万只,下降13.2%;禽蛋总产量14.84万吨,增长10.5%;牛奶总产量3.05万吨,增长8.2%。
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全市农机总动力29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0%;大中型拖拉机拥有量1.05万台,增长17.0%;小型拖拉机18.60万台,增长1.0%;联合收割机1.09万台,增长12.0%;插秧机3085台,增长55.0%;播种机2.36万台,增长17.0%;大中型配套农具9533台(套),小型配套农具25.60万台(套)。
农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72.4%,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
水利建设成效明显。重点实施了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县乡河道疏浚、低洼圩区治理、机电泵站改造等水利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12亿元,土石方5374万方,配套小沟以上建筑物4299座,改造中低产田24万亩。疏浚县乡河道1113公里,村庄河道1549公里;开工实施淮涟四期、涟西一期、涟西二期等灌区改造;新建及加固圩堤269公里;新建及改造塘坝117面,增加蓄水量427万立方米。2.2.3市政建设市区已有自来水厂3个,用水普及率达95%,市区饮用水源位于废黄河和蛇家坝干渠上。现有排水沟17条,并有合流制排水管道,服务面积24.82km2。排水泵站21座,污水处理厂三座,其中北京新村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居民生活废水,处理能力为0.4万t/d,目前仅作为泵站使用;四季青污水处理厂负责处理市区化工区的工业废水,处理能力为6.5万t/d;淮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处理厂主要处理市区和经济开发区生活污水,处理能力10万t/d。煤气供应量为409万m3/d,液化气供应量为2.2万t/a,总气化率达92.9%。2.2.4名胜古迹、历史文物淮安市现有国家级名胜古迹2处,省级14处,市级20处,重要文物出土遗址1处,本评价区内无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3徐杨片区整合前后总体规划3.1已批复环评中徐杨片区的规划3.1.1规划范围淮安经济开发区控制范围约60平方公里,分为三个片区:老区、徐杨片区、新港片区。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区西临宁连一级公路、新长铁路,东至京沪高速公路,北到和平路、深圳东路,南为茭陵抽水站引河,规划总面积41.923平方公里。3.1.2功能定位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区:苏北地区高科技产业的集聚地之一,淮安市现代化的新城区;3.1.3规划年限近期:2010年,开发强度约为规划面积的50%;远期:2020年。3.1.3人口规模人口规模:184000人。3.1.4用地构成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区用地构成见表3.1-1,规划图见图3.1-1。表3.1-1开发区规划用地构成表用地名称徐扬片区规划用地面积(ha)比例(%)工业用地1278.830.5居住用地790.218.8行政办公用地42.71其它公共设施用地1182.8仓储用地204.64.9道路广场用地580.313.8绿化1028.724.5水域1493.7总计4192.31003.1.5用地布局规划规划结构:规划形成“四片工业区、三片生活区、两个配套居住点、一处物流加工区、一处行政办公区”的用地格局。以东西向的海口路以及南北向科技街为界,工业用地被划分成西北、西南、东北、东南四个工业片区;依据开发区发展过程中的可操作性以及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规划分阶段提供居住配套,形成北部、南部和西部规模不等的三片生活区。在生活区中部布局主要的城市级和居住区级公共设施;靠近京沪高速公路安排物流设施、出口加工区;在规划地段中部布置行政办公区。⑴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形成四片:东北工业片:位于海口路以北、科技街(康马路)以东,布局高科技工业园。西北工业片:位于海口路以北、科技街(康马路)以西,包括电子、机械、一般工业区。西南工业片:位于海口路以南、科技街(康马路)以西,包括新材料、建材工业、民营工业园等。东南工业片:位于海口路以南、科技街(康马路)以东,包括服装纺织工业、备用地等。规划用地面积1428.4公顷,占规划用地的34.1%。⑵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以建设多层住宅为主,应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配置相关公建设施和公共绿地。分为三片布局:北部生活区:位于规划地段北部、海口路至深圳路,为徐杨片主要居住空间,包括居住区、拆迁安置区、单身宿舍区。南部生活区:位于徐杨乡现状镇区,用地组成有居住区、拆迁安置区、单身宿舍区、公共设施等。西部生活区:位于广州路两侧、海口路和深圳东路之间,主要布局有拆迁安置区、单身宿舍区,服务设施点等。规划用地面积849.2公顷,占规划用地的20.3%。⑶物流用地利用便利的公路交通条件,将物流中心布置在东部立交口西南侧。规划用地面积167.8公顷,占规划用地的4%。⑷行政办公用地在规划地段中部布置行政办公区,具体位于海口路以北、青岛路以南、科技路(康马路)与徐扬街之间。规划用地面积15.1公顷,占规划用地的0.3%。⑸公共设施用地布局公共设施用地布置在徐扬街以东,徐扬路两侧。规划用地面积105.1公顷,占规划用地的2.5%。⑹市政公用设施给水设施:主要由城南水厂供水,规划在深圳路、海口路之间,广州路西侧布置1处增压站。污水设施:由提升泵站提升后进入第二处理厂集中处理。规划新建7所污水提升泵站。变电所:区内220KV两座,保留现状清河变电所,于青岛路东端新建一座,规划新建110KV变电所7座。热电厂:在西南宁连公路延伸线边,靠近铁路布局。消防站:规划设消防站4座。消防站位置主要结合规划的居住区、居住点设置。⑺道路交通规划①铁路新长铁路从开发区徐杨片西侧、南侧经过,本区不设站。②对外联系道路开发区对外联系道路主要有海口路、科技街,分别与宁连一级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宁连公路相连接。③规划于徐杨街西侧、深圳东路南侧预留长途汽车站,占地4.3公顷。⑻绿地系统规划规划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富有特色的连续性的绿地系统。由公共绿地、生态绿地组成。规划绿地995.2公顷,占规划用地的23.6%。①公共绿地:分为公园、街头绿地、临路滨河绿地三种:
公园:规划设置二个公园,海口路公园、中心区中部干渠公园。
街头绿地:主要布局在工业区服务设施小中心、河流三角地带。
滨河绿地:规划沿主要河道布置滨河绿化带,板闸干渠50米,三支渠30米,其余河道20米。
道路绿化带:沿主要干道布置绿化带,海口路40米(海口路,含海口路总宽度150米)、科技街宽度30米、其它主干道20米。②防护绿地沿基础设施走廊设防护绿地:新长铁路:每侧宽度100米。京沪高速公路:每侧宽度100米,西侧控制生态绿地宽度250米。宁连一级公路:每侧宽度100米,东侧控制生态绿地不小于300米。③外围生态绿地主要包括规划建成区外、用地范围以内的古黄河风光带、农田林地等生态绿地,不参加用地平衡。3.1.6基础设施规划⑴给水工程规划淮安市城市供水水源以地面水水源为主,来自于洪泽湖,取水口在二河、古黄河;其次为地下水,主要是自备水源井。现有北京路水厂、城南水厂、淮阴区水厂3座,总供水能力25.5万立方米/日,各水厂详细情况见下表3.1-2。表3.1-2自来水集中供水设施统计表名称规模(万m3/d)水厂位置取水口位置水质淮阴区水厂5.5淮阴区王营镇古黄河下游、黄河桥西地面水Ⅲ类北京路水厂10北京新村南侧古黄河淮阴区上游地面水Ⅱ类城南水厂10南郊福田村蛇家坝干渠首地面水Ⅱ类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区给水由城南水厂提供。城南水厂规划在原址扩建成淮安市大型水厂,2005年供水能力达到23.0万m³/d,2010年供水能力达到41.0万m³/d,2020年供水能力达到65.0万m³/d,出厂水压不低于0.4Mpa,取水口迁至二河。⑵污水工程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区污水排入淮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淮安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位于淮安市市区东南部里运河与京杭大运河之间的王庄附近,占地5.91公顷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规模10万吨/日,2020年,设计规模达20万吨/日。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入清安河。第二污水厂一期已经运行。⑶雨水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区:排水制度为雨污分流制,雨水管道服务面积覆盖率为100%。雨水就近、分散、重力流排入水体。雨水以排入片区内部河道为主。⑷电力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区:近期由220KV清河变的规划容量为3×180MVA作为片区建设的主供电源,随着片区的建设,规划在东部地区新建一坐220KV变电所,规划装机为3×180MVA。⑸燃气以天然气为气源,天然气由西气东输区域管道供应。开发区的天然气由淮安市天然气门站通过中压干管供应。⑹集中供热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区:由开发区热电厂供热。开发区热电厂由3台75t/h的循环硫化床锅炉和2台15MW的抽凝式汽轮发动机组成,采用CFB常压循环硫化床锅炉,脱硫效率达80%以上,采用三电场静电除尘装置,除尘效率达到99.4%。3.2整合后徐杨片区总体规划3.2.1规划范围西临宁连一级公路、新长铁路,东至京沪高速公路,北到废黄河,南为茭陵抽水站引河,规划总面积52.82km2。规划面积由原来的41.92km2调整为52.82km2。3.1.2功能定位与原功能定位一致:苏北地区高科技产业的集聚地之一,淮安市现代化的新城区;3.1.3规划年限近期:2010年,开发强度约为规划面积的50%;远期:2020年。3.1.3人口规模人口规模:24万人。由原规划的18.4万人调整为25万人。3.1.4用地构成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区用地构成见表3.1-1。表3.1-1开发区规划用地构成表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规划用地比例(公顷)(%)1R居住用地656.7212.43其中R1一类居住用地53.611.01R2二类居住用地553.4310.48Rcj1/3/4中、小学用地49.680.94R3三类居住用地00.002C公共设施用地162.543.08其中C1行政办公用地7.310.14C2商业金融业用地122.422.32C3文化娱乐用地13.690.26C4体育用地5.610.11C5医疗卫生用地7.320.14C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6.190.123M工业用地2084.0239.454W仓储用地128.812.445T对外交通用地2.060.045S道路广场用地654.5412.396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90.921.727G绿地470.198.90其中G1公共绿地139.042.63G2防护绿地331.156.278城市建设用地4249.880.469E水域及其它用地1032.419.54其中E1水域164.23.11E2耕地247.174.68生态走廊621.0311.76合计5282.2100.003.1.5用地布局规划规划形成以生产用地为主,“两个中心,四个社区”的生活用地配套的布局结构。以富士康项目及其配套产业为主体的一、二类工业用地为主,规划在海口路南侧,紧邻237省道和京沪高速公路互通口布置物流园区。在北部、中部、东部、南部布局四个居住社区进行生活配套。结合中部、南部居住社区布局区级公共设施,东部、北部居住社区布置居住区级公共设施,生产用地中配套设置便利中心。沿道路、河流布置滨河沿路带状绿化,结合位于便利中心和管理中心的街头游园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绿地系统。具体规划见附图3.2-1。⑴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2084.02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39.45%。工业门类以一类工业为主,二类工业为辅。包括电子、机械、纺织、食品、生物医药、建材工业、新材料等对周围环境基本无污染的工业企业。并在富士康集团东、深圳路南、经四路东、纬九路北设置42.43ha的电子企业的加工配套区;在开发区污水厂附近,广州路东、飞耀路西、天河路南、天虹路北设置44.48ha的印染小区。按照不超过15分钟步程的服务半径,在工业区内设置为工业区配套服务的便利中心,安排布置有餐厅、图书、邮政、通讯、小型商店、文化娱乐等便利设施,主要服务于职工就餐、娱乐、休息。便利中心结合小块绿地设置。⑵居住用地生活配套用地以居住为主,配建生活服务设施和管理设施。规划居住用地656.72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2.43%。规划公共设施用地162.54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3.08%。分为五片布局:1、中部居住社区:规划居住人口3万人,居住区、拆迁安置区、单身宿舍区以多层住宅结合片区中心的开发综合布局。本区建设高中一所,位于厦门路与康马路交叉口东南角,占地7.65公顷,小学在威海路以南、扬州路以西布局一所,占地3.32公顷。单身宿舍区主要居板闸干渠以北布局。在扬州路以西、宜宾路以南布置本片区综合行政管理机构及各企事业行政办公单位用地,占地7.31公顷,本区的管理中心布局于此,主要布局会议展览中心、区文化艺术中心、产品展示中心等,服务于徐杨片区。本区青岛路以南布局集中的商业金融设施构建徐杨片区集中的商业街区。2、西部居住社区:规划居住人口3万人,位于广州路两侧、海口路和深圳东路之间,主要布置单身宿舍区,拆迁安置区、服务设施点等。本区配套小学一所,位于青岛路与广州路交叉口西侧,占地1.26公顷。单身宿舍区主要居广州路以东布局。规划在和平路以北,广州路以西布置集中的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占地6.19公顷,布置为工业配套的职工培训和研发用地。在广州路以东布置文化娱乐设施,布置文化馆、图书室等文化设施,主要为周边居住用地服务。3、北部居住社区:规划居住人口9万人,位于和平路两侧,主要布置高标准居住区。本区配套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位于苏州街与西藏路交叉口西南角,占地6.56公顷。单身宿舍区和拆迁安置区主要居飞耀路以东布局。在苏州路以南、清拖路以西布置文化娱乐设施,布置文化馆、图书室等文化设施,主要为周边居住用地服务。4、南部居住社区:规划居住人口9万人,位于天河路以南的区域,主要布置拆迁安置区、居住区。本区配建三所小学。本区居住用地围绕天虹路两侧的南部片区中心布局,为工业用地配套。片区中心布置在扬州路以西,康马路以东,天虹路以南,天景路以北。包括商业、商务、金融、文化、体育、医院等。本区规划新建两处医院,一处位于天景路以北,白果路以东的地块,是服务于本片区的综合性医院。一处位于天翔路以南、徐杨中心街以东。在天意路以北,康马路以东布置集中的体育用地,占地5.61公顷,兼顾其它居住小区使用。主要设施包括体育场、游泳馆等。在天景路以北,白果路以东布局文化娱乐设施,设置影剧院,文化宫等文化设施,丰富周围居民文化生活。5、东北部农民安置区规划安置农民1万人,位于滨河路以南,东贤路与省道之间。⑶物流用地规划仓储物流用地128.81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44%。利用靠近京沪高速公路出入口便利,将物流中心布置在片区东部,海口路和237省道立交口西南侧,安排集贸易、流通、仓储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基地。⑷道路交通规划①铁路新长铁路从本区西侧经过,与和平路交叉口、与深圳路交叉口均采用道路下穿的方式,与海口路、天虹路、康马路与徐杨中心路交叉口采用海口路上跨的方式。②公路京沪高速公路从本区东侧经过,与海口路设有立交,可从此进入城区。规划237省道为一级公路,与海口路相交处采用237省道上跨的相交形式,其向南沟通楚州区,向北沟通淮阴区。③道路系统规划城市道路广场面积654.54公顷,占建设用地比例为12.39%。⑻绿地系统规划①城市绿线规划规划形成由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态绿地组成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的绿地系统。规划绿地面积470.19公顷,占本区建设用地的8.90%。★公共绿地:分为公园、街头绿地两种:A、公园:海口路中心公园:位于海口路以北,宜宾路以南。结合管理中心布局。改善中心区环境以及海口路景观道路沿线景观。和平路公园:位于和平路以北,广州路以西。服务周边居民。生态公园:位于天意路以南,扬州路以西,公园结合观光农业和苗圃安置,为郊区公园。B、街头绿地:块状绿地:结合居住区公共设施、工业区便利中心、道路、河流等布置块状绿地。滨河绿地:板闸干渠两侧控制绿地宽度各20~30米,其余河道两侧控制绿地宽度各10米。道路绿化带:沿主要干路布置绿化带,其中海口路两侧控制绿地宽度各25米,康马路两侧控制绿地宽度25米,其它主干路两侧控制绿地宽度15米。★防护绿地新长铁路:两侧防护控制绿地宽度最低各100米,宁连一级公路:东侧控制防护绿地宽度300~400米。★生态绿地主要包括古黄河休闲公园、农田林地等。古黄河休闲公园位于古黄河南侧,为淮安市主城东部地区的郊野休闲型公园。3.1.6基础设施规划⑴给水工程规划在发展初期,以淮安市城南水厂供水为主要水源,同时筹建徐杨片区自来水厂。城南水厂位于淮安市南郊福田村,规模10万立方米/日,水源为蛇家坝干渠首。根据《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2005—2020)》,2020年淮阴区水厂和北京路水厂规模及水源不变,城南水厂扩建至68万立方米/日,水源为二河。发展中后期,将以徐杨片区自来水厂供水为主,水源为古黄河。规划徐杨自来水厂厂址位于金华路以西、和平路以南,控制用地约12公顷。拟新建的徐杨自来水厂总规模为50万立方米/日。具体实施过程可结合片区发展用水需求进行分期建设。给水工程规划见附图3.2-2。⑵污水工程规划结合富士康科技集团一期、二期、三期等发展规模,徐杨片区工业废水经企业内部预处理后与区内生活污水全部集中进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污水厂位于天虹路及新长铁路交汇西北角,远期规模为16万吨/日,一期为8万吨/日,控制用地规模14公顷,出水须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后排入清安河内。污水工程规划见图3.2-3。⑶雨水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区:排水制度为雨污分流制,雨水管道服务面积覆盖率为100%。雨水就近、分散、重力流排入水体。雨水以排入片区内部河道为主。雨水工程规划见图3.2-4。⑷电力规划近期的220kV电源由220kV泗朱线开断接入,远期由500kV厉渡变供给。新建一座220kV变电所,变电容量规划为3240MVA;规划设置在广州路以北、杭州路以东的区域。规划在东贤路东侧、威海路南侧新建一座110kV变电所,为富士康项目配套企业供电,变电容量规划为350MVA,电源由新建的220kV变电所沿杭州路、东贤路引入。近期规划在厦门东路以南、青山路以北、飞耀路以东新建一座110kV变电所,规划变电容量为350MVA,电源引自220kV清河变。规划在汕头路以南、天河路以北、白果路以西新建一座110kV变电所,规划变电容量为350MVA,电源引自220kV清河变,及规划的220kV变电所。远期随徐扬片区的建设发展,规划再建三座110kV变电所,变电容量均为350MVA,电源分别引自规划新建的220kV变电所。电力工程规划见图3.2-5。⑸燃气以天然气为气源,天然气由西气东输区域管道供应。开发区的天然气由淮安市天然气门站通过中压干管供应。燃气工程规划见3.2-6。⑹集中供热开发区热电厂(由3台75t/h的循环硫化床锅炉和2台15MW的抽凝式汽轮发动机组成)近期可以作为徐扬片区的热源点,但其供热能力不能满足今后整个片区的用热需求。根据《淮安市“十一五”热电联产规划<淮安市城区热电联产规划>》,淮安市将对开发区现热电厂就地扩建,淘汰现状3台75t/h燃煤锅炉,在2010年前,新建1200t/h锅炉两台、CC300汽机两台,2020年前,再建1200t/h锅炉一台、CC300汽机一台,近期热负荷达600t/h,远期热负荷为900t/h,能满足徐杨片区及周边片区生产生活用热。集中供热工程规划见图3.2-6。3.3整合前后徐杨片区总体规划的变化通过3.1与3.2节的对比分析,徐杨片区总体规划整合前后变化较大,具体见下表3.3-1。本次环评修编报告主要针对整合后规划进行评价。表3.3-1整合前后徐杨片区总体规划的变化序号规划内容整合前整合后1规划面积及四至范围西临宁连一级公路、新长铁路,东至京沪高速公路,北到和平路、深圳东路,南为茭陵抽水站引河,规划总面积41.923km2西临宁连一级公路、新长铁路,东至京沪高速公路,北到废黄河,南为茭陵抽水站引河,规划总面积52.82km22规划人口18.4万人24万人3用地布局四片工业区、三片生活区、两个配套居住点、一处物流加工区、一处行政办公区。工业用地分产业组团生活配套区:两个中心,四个社区、1个安置区;工业区:以富士康项目及其配套产业为主体的一、二类工业。工业用地无法划分组团4产业定位电子机械(电镀)、新材料、建材、服装纺织(印染)电子、机械、纺织、食品、生物医药、建材、包装材料5给水工程由城南水厂提供,取水水源为二河在发展初期,以淮安市城南水厂供水为主要水源,同时筹建徐杨片区自来水厂;发展中后期,将以徐杨片区自来水厂供水为主,水源为古黄河6污水工程由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一期规模10万吨/日、设计规模达20万吨/日,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后排入清安河进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远期规模为16万吨/日,一期为8万吨/日,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排入清安河7集中供热由开发区热电厂供热。开发区热电厂由3台75t/h的循环硫化床锅炉和2台15MW的抽凝式汽轮发动机组成开发区热电厂近期可以作为徐扬片区的热源点,规划在古黄河以北地区新建一座热电厂,从根本上解决淮安市整个东部地区的用热需求4徐杨片区开发现状4.1开发过程回顾淮安经济开发区(原淮阴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8月,1992年10月正式启动建设。1993年10月被江苏省政府列为省级开发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公告2006年第25号《关于第十二批落实四至范围的开发区的公告》,淮安经济开发区的四至范围为东至大寨河,南至汕头路,西至翔宇大道,北至丰收河,面积6.8平方公里。淮安经济开发区规划用地约60平方公里,分为老区、徐杨片区、新港片区三大片区。2005年,淮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委托我院编写了《淮安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并于2006年7月25日获得省厅批复:苏环管[2006]110号。目前,徐杨片区以深圳路为界由清河区政府和淮安经济开发区共同开发,从城市的远景形态考虑,徐杨片区向东至京沪高速公路的区域将成为淮安城区新的城市组团。同时,2007年,富士康企业落户淮安经济开发区,作为特大项目,富士康落户淮安,对淮安乃至苏北发展中地区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由于富士康对建设环境以及配套设施的要求远远超出原各项规划及已批复环评报告的预测,结合目前招商引资的实际情况与原批复环评中确定的产业布局出入较大,于2006年11月淮安市规划局委托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淮安富士康科技城建设控制规划-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整合规划》,主要针对富士康科技城项目对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原有规划进行调整和整合。徐杨片区规划将用地主要分为工业用地、行政管理和商业、金融用地、居住用地、仓储用地等,在规划区内以工业用地为主,行政管理和商业、金融用地布置在居住区周边,作为配套服务用地;居住用地主要用于安置园区内拆迁居民及富士康职工的生活配套区。目前,徐杨片区已基本形成以服装、机械、电子、建材、食品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与徐杨片区整合规划产业定位基本一致。徐杨片区目前引进139家企业,其中包括富士康这样的外资项目,富士康建成后年产值将达200亿元,是徐杨片区乃至淮安市的重点企业。4.2徐杨片区用地现状分析徐杨片区现状用地构成见表4.2-1及图4.2-1。表4.2-1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杨片现状用地构成表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现状用地比例(公顷)(%)1R居住用地404.037.65其中R1一类居住用地00.00R2二类居住用地64.581.22Rcj1/3/4中、小学用地10.050.19R3三类居住用地329.46.242C公共设施用地7.170.14其中C1行政办公用地0.150.003C2商业金融业用地5.950.113C3文化娱乐用地0.160.003C4体育用地00.000C5医疗卫生用地0.220.004C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0.690.0133M工业用地160.583.044W仓储用地1.330.035T对外交通用地6.190.125S道路广场用地104.231.976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3.470.077G绿地71.221.35其中G1公共绿地00.00G2防护绿地71.221.358城市建设用地758.2214.359E水域及其它用地4523.9885.65其中E1水域304.935.77E2耕地3830.1672.51生态走廊00.00在建388.897.36合计5282.2100.00现状居住用地404.03ha,居住人口达5万人,占总规划用地的7.65%,;公共设施用地7.17ha,占总规划用地的0.14%;已建工业用地160.58ha,占总规划用地的3.04%、在建工业用地388.89ha,占总规划用地的7.36%;仓储用地1.33ha,占总规划用地的0.03%;对外交通用地6.19ha,占总规划用地的0.12%;道路广场用地104.23ha,占总规划用地的1.97%;市政公用设施用地3.47ha,占总规划用地的0.07%;绿地71.22ha,占总规划用地的1.35%;水域面积304.93ha,占总规划用地的5.77%;耕地3830.13ha,占总规划用地的72.51%。徐杨片区规划工业用地面积2008.52ha,已建和在建工业用地面积占规划工业用地面积的34.38%,由此可以看出,徐杨片区处于开发前其向中期的过度过程中,根据对进区企业的分析,徐杨片区已经引入了富士康为代表的高新企业,这些企业的用地位置和面积已经基本确定,总的看来,徐阳片区总的用地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目前徐杨片区耕地为3830.16ha4.3徐杨片区产业结构、重点项目分析至2007年8月,进园或意向性企业有139家,其中已建企业18家,在建企业109家,拟建企业12家。现状已建和在建工业用地690.50hm2。徐杨片区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机械、建材、食品、服装、电子等支柱产业。园区已建、在建、拟建概况具体见表4.3-1-表4.3-3,开发区用地现状及主要项目分布见图4.3-1。表4.3-1徐杨片区已建企业统计序号项目名称/投资单位主要产品面积(m2)建设进度环评情况所属行业1淮安惠好木业有限公司木业生产木材加工20677试生产已环评建材2淮安市中力预应力管桩加工厂管桩加工厂10000投产已停产建材3一建公司新型建材生产26667投产已环评建材4金利达造纸及纸制品66670试生产已环评包装材料5淮安秉信纸业有限公司纸箱纸板生产项目26680投产已验收包装材料6淮安宜东服饰有限公司服装加工\洗衣8287试生产已环评服装纺织7江苏亚源制帽有限公司帽子生产14200已建已验收服装纺织8千帆制衣服装20000已建已环评/未验收服装纺织9一拖清江拖拉机有限公司30-75马力系列拖拉机技术改造项目245870试生产已环评机械10江苏大通清江机电有限公司新增6000吨特种漆包线生产线技术改造175000已建已验收机械11淮安威灵清江制造有限公司电机制造74627已建已验收机械12协盛电器冲压件20000已建正在申请验收机械13江苏甫林电子有限公司汽车连接线路束生产1135投产已环评\未验收电子14欧南芭电子配件有限公司电子生产电子元器件装配2000竣工投产已环评\未验收电子15禾丰饲料畜禽水产饲料26667试生产已环评食品16新希望饲料饲料13333已建正在申请验收食品17淮安福满多食品有发公司年产12万吨方便面生产109000已建正在申请验收食品18浩源摩托仓储66667投产已环评其它合计927480表4.3-2徐杨片区在建企业统计序号项目名称/投资单位主要产品面积(m2)环评情况所属行业1淮安迈特实业有限公司家具生产324133已环评建材2江苏盛达钢结构有限公司钢结构生产133333已环评建材3开发区三淮建材公司材料仓库\综合楼66660已环评建材4淮安锦成五金塑胶有限公司五金塑胶19993已环评建材5淮安宝泰钢铁制品有限公司钢管制品51080已环评建材6江苏淮安先锋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钢结构重钢设计40000已环评建材7香港富杨铜业有限公司铜业加工20000已环评建材8淮安富全塑胶五金有限公司塑胶五金制品22407已环评建材9淮安柯瑞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公司塑垫生产橡胶塑垫生产1000已环评建材10淮安汤晟钢管有限公司钢管生产22233已环评建材11淮安经济开发区万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材生产23593已环评建材12天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五金工具生产10573已环评建材13淮安轻钢结构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淮中安装33333已环评建材14淮安长龙建材钢品有限公司年产1万吨压型钢板项目4000已环评建材15安康建材建筑材料13340已环评建材16淮安利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聚醚、聚氨酯防水涂料28000已环评建材17淮安宝裕包装有限公司宝裕包装8267已环评包装材料18淮安元雄包装有限公司(南)包装材料生产10000已环评包装材料19江苏博翰科技有限公司塑料包装塑料包装33333.5已环评包装材料20淮安裕鸿机械包装有限公司裕鸿机械包装8267已环评包装材料21淮安明志包装有限公司(北)包装材料生产10000已环评包装材料22淮安凯利包装有限公司纸箱生产34320已环评包装材料23淮安百富鞋业有限公司玩具鞋帽生产20000已环评服装纺织24淮安大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服装生产21333已环评服装纺织25远大服饰服装加工24000已环评服装纺织26翰久衣料服装加工20000已环评服装纺织27江苏宏盛皮具有限公司皮包\皮具199667已环评服装纺织28淮安奥沃服装有限公司服装加工13880已环评服装纺织29淮安沂成服装辅料有限公司服装加工16713已环评服装纺织30淮安远鸿工贸有限公司箱帽生产20000已环评服装纺织31淮安千帆制衣有限公司服装加工19940已环评服装纺织32锦都服装服装10380已环评服装纺织33淮安顺峰商贸有限公司工业鞋生产19833已环评服装纺织34淮安经济开发区徐氏服饰有限公司服装加工16747已环评服装纺织35淮安经济开发区玉林服装加工厂服装加工3100已环评服装纺织36淮安经济开发区东刚服装加工厂服装生产3093已环评服装纺织37国华鞋垫鞋垫2493已环评服装纺织38华鑫工艺鞋工艺鞋1993已环评服装纺织39淮安市恒丰鞋业有限公司皮鞋加工13287已环评服装纺织40淮安永平服装机械有限公司服装加工16520已环评服装纺织41淮安圣罗兰服饰有限公司服装生产40000已环评服装纺织42红豆工业园20万锭棉纱项目纺纱449000已环评服装纺织43淮安厦远线业有限公司棉纺生产棉织品24000已环评服装纺织44淮安百隆实业有限公司(一期)高档面料333335已环评服装纺织45淮安市凯越纺织印染有限公司面料加工8987已环评服装纺织46江苏安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专用汽车生产200200已环评机械47淮安市中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五金制品生产6667已环评机械48淮安市博能电气有限公司高低压开关柜生产6667已环评机械49淮安东正机械有限公司建筑机械生产10000已环评机械50淮安窦氏工量具有限公司标准量具生产6633已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标准版模板
- 自家房屋转租合同
- 2025有关权益保障反担保合同范本
- 电子设备购销合同
- 个人购房合同范文
- 2025年度劳动合同范本模板
- 铲车出售协议书模板
- 房产收取钥匙协议书
- 2025年03月河北唐山市曹妃甸区公开选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15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扬州市广陵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工龄认定文件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课件
- 高低压开关柜培训资料课件
- 寄生虫虫卵专业知识讲座课件
- tlc4000中文说明书在使用本产品前务必先仔细阅读并按照相关要
- 舆论学教程PPT整本书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全套课件最全教学教程ppt(最新)
- 2022年水果种植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管道单线图绘制与管理软件入门介绍-V
-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学校竞赛论文)
- 海马CVT-VT2变速箱培训
- 第三章延伸孔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