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艺术研究9700字(论文)》_第1页
《西游记艺术研究9700字(论文)》_第2页
《西游记艺术研究9700字(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西游记的艺术特色目录TOC\o"1-3"\h\u20275引言 328998一、《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及写作背景 321847(一)《西游记》的主要内容 36518(二)《西游记》的写作背景 320115二、《西游记》谐趣艺术的体现 429567(一)语言的谐趣 476561、俗语的运用 4249132、修辞手法的运用 4257473、有趣的人物命名 529194(二)人物形象的谐趣 5176331、外貌方面 5224852、性格方面 517666三、《西游记》的艺术特色 629197(一)统一了物性、人性与神性 713663(二)奇幻色彩浓厚 86039(三)戏言随处可见 818932(四)曲折批判社会现实 828351(五)藐视权威,反抗传统 913363四、结论 1031915参考文献 11

引言《西游记》是一部描写唐僧西天取经的浪漫主义神话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为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吴承恩在小说中刻画了不少奇幻的人物形象,在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也揭示了真善美与假丑恶、光明与黑暗、正确与错误间的矛盾,从而引人深思,这部作品是前无古人的神话佳作,不仅丰富了我国优秀艺术的素材库,而且还对中国社会生活、艺术创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达了人们对理想和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的歌颂,从而受到了学生、知识分子,普通大众等的普遍喜欢。无论是在文学界,还是在影视界,《西游记》一直是香饽饽般的存在,即使到了今天,其热度依然不减,很多导演都在对这部作品进行翻拍和改编,虽然使得作品原先的意蕴减少了,但作品的艺术魅力依然在。鲁迅曾这样点评过《西游记》一文:这篇小说极具神魔色彩,角色中人类、神仙、妖魔鬼怪,各显神通。妖魔故事人物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基本上在取经的队伍中除去唐三藏以外的都是神仙和妖魔鬼怪,只是这些妖魔褪去妖魔的性格,更加人性化,但是吴承恩非常擅长统一神性、悟性和人性,使得作品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除了这一特点外,小说还看起来非常奇幻、幽默,让人百读不厌。目前,学术界也增加了对《西游记》的研究,研究的内容涉及《西游记》人物形象的塑造、《西游记》艺术特色、《西游记》的连环画等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来帮助读者解读了这部作品,使得人们对《西游记》的认识也在逐步加强。关于《西游记》艺术特色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和细化。鉴于此,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来分析《西游记》的艺术特色,以便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部作品的美妙之处。一、《西游记》的主要内容及写作背景(一)《西游记》的主要内容《西游记》是吴承恩先生在搜集整理有关正史、杂记、民间神话传说、戏剧、话本的基础上创作的一部描写唐僧西天取经的浪漫主义神话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为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西游记》揭示了真善美与假丑恶、光明与黑暗、正确与错误间的矛盾,表达了人们对理想和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的歌颂。通常情况下,可以将《西游记》大致分为三个篇章,首先介绍孙悟空的出身以及大闹天宫的情节,其次是介绍唐僧的出身以及他为什么要前往西方世界求取真经,最后,也是篇幅最重的一部分,对取经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加以详细描述,最终修成正果。《西游记》这部作品的主要贡献如下:(1)在思想方面,《西游记》冲淡了宗教色彩,在添加现实内容的基础上表现了鲜明的民主倾向和时代特征,弘扬了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2)在角色设定方面,吴承恩并没有着重凸显唐僧的超然地位,而是将大徒弟孙悟空以及二徒弟猪八戒作为主要人物加以刻画,以这样强弱对比的方式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局面,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3)在故事情节的展开方面,其中涵盖了道家等多种宗教信仰元素,同时兼具民间特色,让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更加充实饱满。(4)在文章整体构思上,吴承恩用幽默的语言加以描绘,反讽和教育意义兼具,开启了文学史上新的审美形式的新篇章。(二)《西游记》的写作背景唐太宗在位期间,僧人玄奖为了弄清教义,到天竺(印度)取经,共用十七年时间,终于取得真经,并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带者六百多部梵文(古印度文字)返回长安(今西安),回国后,受唐太宗之命译经,日述西行见闻,其中包括唐玄奘经历的西域各国的历史、地理、宗教、政治、风土人情等,其门徒辩机将其写成《大唐西域记》,在玄奘弟子慧立和彦涂润色的基础上成就了《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其共有十卷,这两部著作传到南宋时期,就形成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这为《西游记》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西游记》诞生于嘉靖年间,在以上几部作品的基础上创造出来,吴承恩在创作的过程中还增加了一些当时的社会背景知识,比如荒淫无道的明代统治者,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以及社会矛盾之尖锐,当时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出现,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思想意识渐渐活跃起来,但是政治的腐败和世风的堕落让作者感到愤慨,于是其感叹“近世之风,余不忍详言之也”。正是感受到了社会人生的酸甜苦辣,吴承恩更清醒地认识到了社会人生的各种问题,从而创作了这部小说,来表达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二、《西游记》谐趣艺术的体现(一)语言的谐趣1、俗语的运用《西游记》中使用了很多通俗易懂、前线直白的表达方式。语句简短精炼,且轻松愉快,让读者在阅读时能够相对放松。同时,《西游记》具有强烈的历史叠加特征,语言相对贴合古代生活习惯于使用的言语和表达方式,相当的接地气,也使得《西游记》深受读者的喜爱。以下几个片段可以对该特征加以佐证:(1)蟠桃盛会上,孙大圣偷盗天庭御酒,回到下界后与花果山的猴子猴孙们开怀畅饮,面对天兵天将的围追堵截,孙悟空临危不惧,就好像有一种文人墨客对于朝堂的不屑,只纵情山水间,把酒言欢,直呼“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门前是与非”。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实际的写照?(2)大闹天宫片段中,孙悟空在如来佛祖面前毫不露怯,各路神仙眼中的妖猴甚至说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或许大多数人都认为神仙应该是高尚的,端庄高雅,但孙悟空却并不这么认为,众生平等这样的想法使得天庭变得贴合人间实际,略显滑稽。(3)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引得无数读者共鸣的篇章,一次又一次的识破白骨精的幻化,只为守护师傅安全,却被唐僧的过度慈悲所误解,认为孙悟空本性难移,嗜杀成性。这样的情形下,“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就成了悟空最真实的心里写照。随时天地间孕育的一石猴,本应当没有感情,在吴承恩笔下却是知恩图报,与人间真实形成鲜明对比。(4)悟空失意离开后,猪八戒只能承担起化缘的任务,它忍不住怀念大师兄在的日子,总是嘟囔:之前那猴子在的时候,我只要负责吃就好,现如今才发现,“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八戒以能吃这一特征深入人心,每次化缘所得的事物大半都进了它的肚子,当然他开始“操持家务”时,“柴米贵”的言论也是让人哭笑不得孙健.浅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J].青年文学家,2018.孙健.浅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J].青年文学家,2018.修辞手法的运用小说《西游记》中还包含了许多修辞手法,仿词、谐音、排比等比比皆是。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通常以角色的语言为代表,使得角色更加立体,更为饱满,以诙谐轻快的表达使得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甚至是强烈的共鸣。笔者选取以下几个片段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为例加以分析:(1)《西游记》开篇第二回吴承恩先生就写到:花果山的猴子猴孙们在与悟空畅聊,小猴子们说道,大王是老孙,那我们就都是二孙、三孙……他们仿照着悟空对自己的成为给自己起了亲切的昵称,将他们活灵活现、聪明机智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幽默感十足。(2)唐僧带着悟空在老人家中过夜时,老人家说道,虽然你是唐人,但那个猴子不是啊。悟空听到后十分不满,直说老头没有眼力见儿,“唐人是我师父,我是他徒弟!我也不是甚‘糖人,蜜人’,我是齐天大圣。”有“唐人”联想到“糖人”,再到“蜜人”,逻辑思维跃然纸上,同时还让人啼笑皆非。(3)又有一次,异一行几人在山中赶路时听到有人在呼救,师傅便问道,徒弟们,是不是有什么人再叫?悟空回到:“师父只管走路,莫缠甚么‘人轿’。这深山里,就是真的有饺子也没有抬轿子的人。”将“叫”和“轿”联系起来,也是相当的幽默风趣。(4)四圣求雨时,唐僧坐在高台上瑟瑟发抖,毫无得道高僧的淡然处之,“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这句话将唐僧比作淋了雨的蛤蟆,坐立不安,将唐僧害怕的情绪描绘得淋漓尽致,带有嘲讽的喜剧色彩,讽刺的意味跃然纸上。3、有趣的人物命名《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的小说,在刻画妖魔鬼怪甚至是神仙时都相当的风趣,这从其中各个角色的名字就能看得出来。与人物性格和形象相呼应的称谓数不胜数,金角大王是金色的,银角大王是银色的,红孩儿的性格是火爆顽皮的……更有甚者,吴承恩用夸张的手法赋予小说中的人物特殊的名称,既强调了人物名字的重要性,又强化了小说的审美意义。凸显这一特征的经典片段主要有以下几个:(1)四圣试禅心章节中,菩萨变化成一个个美貌的女子出现在剧情中,且她们都有一个酷似风尘女子的名字,“怜怜”“爱爱”不计其数,与该章节的“禅心”相呼应的同时,也将超然脱俗的菩萨形象拽落神坛,与人间一般无二,讽刺意味一览无遗。(2)平顶山上有两个古灵精怪的小妖精,被叫做“精细鬼”和“伶俐虫”,却仿佛两个现实中的傻子,被孙悟空耍的晕头转向,甚至连法宝都被悟空骗走了,这不是傻又是什么呢?(二)人物形象的谐趣1、外貌方面在外形刻画上特征最鲜明的就是孙悟空和猪八戒,生动形象的外形让人一看就知孙悟空就是一只猴子,不管他变化成何种形象,通红的猴屁股永远伴随着它,这也成为八戒一直嘲笑悟空的地方,甚至各种小妖对悟空的描述都是:大王,有一个毛脸雷公嘴的猴子来了。传闻八戒因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变成了一只猪,肥头大耳,贪吃好睡便成了他的代名词,饱含喜剧色彩。西游记中大部分角色的外貌都其丑无比,其实丑不重要,莫名的自知之明也是让人哭笑不得,显得特别的讽刺而又滑稽。对于别人的议论,八戒是这样说的:“各位,你们不要看我们长成这样,乍看之下可能是有些不太好看,但时间长了你们就会发现,我们是很耐看的。”不知道这样的自信是谁给他的呢?看到此处,不禁令人发笑黄成典.浅谈影视音乐的艺术特色——以86版《西游记》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1):115-115.黄成典.浅谈影视音乐的艺术特色——以86版《西游记》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1):115-115.性格方面《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调皮的,不管是闲来无事,或是任务在身,常以戏耍八戒为乐。初见八戒之时,八戒将变做高小姐的悟空背在背上,嘲笑八戒猪鼻子大耳朵,其丑无比。平顶山上,悟空让八戒边做巡山的小喽啰,自己却是变成个虫子监督在侧,看着八戒偷懒耍滑,并把这当做调笑的乐子。但是,面对大师兄的调侃,八戒从没有生过气,这也导致悟空乐此不疲的重复调戏八戒这件事情。与此同时,各角色间的台词对白也是让人觉得非常搞笑。“烧窑地”、“历代驰名”、“我是你爷爷”这样的台词层出不穷,甚至直言上百僧家与自己有亲属关系,他们当中有100个住我家左边,100个住我家右边,100个是我妈的朋友,100个是我爸的朋友,还有100个是我的朋友。这样夸张的话或许也就只有悟空可以面不改色的说出来了吧耿学芹.《西游记》艺术特色浅析[J].时代人物,2007(12):134-134.耿学芹.《西游记》艺术特色浅析[J].时代人物,2007(12):134-134.《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好吃懒做,偷懒耍滑,看见女子就走不动路。巡山甚至化缘的路上突然间钻进一处不显眼的地方打瞌睡,遇到吃的囫囵吞枣,仿若恶鬼扑食,甚至因好色自毁前程。因在宴会间调戏嫦娥仙子被贬下凡,因贪图高小姐的美色被限制前往西天取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以四圣试禅心这一经典片段来说,其中充分强调了猪八戒所期望的女性色彩,从他说哪个男人不是妻妾成群,就算有再多几个美女,我也是乐意接受的就能看得出来。但这也正是八戒天真率直的体现,他好色却是毫不心虚。八戒这个角色让《西游记》充满喜剧色彩,但他也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他忘不了尘世的享乐,却又坚持不懈地坚持理想;他贪图利益,却单纯天真,依旧可爱;他偷懒贪睡,散漫不受束缚,却也不怕困难与艰辛;他不是一个难以捉摸的英雄,他是一个真正的男人。”《西游记》中的唐僧弱小无助慈悲心,烂好人的形象并没有让人多么的喜欢。求取真经的道路上,如果没有几个徒弟,或许他早就被妖怪抓走吃掉了,成为让别人长生不老的“良药”。用现代人的话来说,他或许就是“扶不上墙的阿斗”。对待悟空时紧箍咒念的风生水起,而面对妖怪时瑟瑟发抖,只会嘟囔“悟空你在哪里”,这样的对比将吴承恩的调侃展现的淋漓尽致。除了几个主要人物,小说中的各家神魔皆是趣味横生。手持净瓶的观音菩萨是端庄优雅的,却也会被孙悟空气的破口大骂。起初,各家神仙皆是用“泼猴”“妖猴”这样的字眼指代孙悟空,却在后来逐渐转变成“大圣”这样的敬称,不可谓是察言观色,溜须拍马。即使是神仙也避免不了粗俗不堪,人间冷暖,打趣的意味十足。三、《西游记》的艺术特色浪漫主义是《西游记》的主要艺术特色,浪漫性基本上表现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情节设置和人物刻画等多个方面,神界、人间和魔界是故事的主要环境,基本上每个层次的环境都有一定的魔幻色彩和夸张的气息,其中玉帝的天界和释氏的佛界构成了环境中的神界,各路妖魔鬼怪的存在构成了环境中的魔界,其中的唐玄奘和老百姓则构成了人间,故事发生在这三界中,围绕唐三藏师徒四人展开。由于吴承恩独特的艺术处理手段,使得小说不仅统一了物性、人性与神性,而且散发着浓郁的奇幻色彩,其中不少人物形象的塑造,更是让这部作品艺术特色凸显王永生.从《西游记》的社会反响看它的艺术特色[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2):39-45.王永生.从《西游记》的社会反响看它的艺术特色[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2):39-45.(一)统一了物性、人性与神性在《西游记》中,作者反复用调侃的手法来进行故事情节的描写,塑造的人物形象兼具个性和共性,不仅有人气,也有仙气,让人感受到人物奇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物的真实和亲切。因为在塑造这些人物的过程中,吴承恩统一了物性、人性与神性。其中“物性”是指某一种动植物的精灵保留的外貌和习性,比如孙悟空身上保留了猴子的天性和习性,喜欢吃香蕉,而且擅长跳跃和抓耳挠腮,猪八戒身上保留了猪的习性,比如好吃懒做,喜欢睡觉等,蜘蛛精身上也保留了蜘蛛的本性,那就是会吐丝织网,鱼精身上也保留了鱼的习性,那就是会戏水游泳……,除了物性外,这些人物身上还有很多一定的人性,比如孙悟空也会恼羞成怒、也有着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猪八戒作为一只猪,也有胆小懦弱的性格,但是不管是孙悟空,还是猪八戒等,这些人物身上还有一定的神性,比如孙悟空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等,猪八戒也会变身,从而使得人物看起来更加丰满神奇。吴承恩先生用真假变幻,虚实结合的方式将人、神的特性与环境特征实现完美的融合。《西游记》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每个人物形象都有自身的特点所在,其中塑造的孙悟空,不仅智慧超凡,才能卓越,还能头脑理性,洞察所有事物,打抱世间一切不平,善良且正义,表现出来的是一种让人敬畏与尊崇的齐天大圣形象;吴承恩塑造的唐僧则是一位对徒儿要求严格、不懈怠自己、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征服、心慈面善吃斋念佛的僧人;故事中的额猪八戒则是一只好色贪财、好吃懒做、心地善良、长相丑陋、胆小懦弱的猪;故事中的沙和尚则是一位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坚韧不拔、一心向公,但缺乏主见、不知变通的人。师徒四人是小说的主角,小说情节主要围绕师徒四人的见闻展开。此外,故事中还有很多形态各异、凶狠恶毒的妖魔鬼怪,还有各种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神仙,这些人物有的对师徒四人的取经给予了帮助,有的则时纯粹为了给师徒四人添堵,但不管是哪一个人物,其都有可爱的一面,这就归功于吴承恩多角度地刻画了人物形象,使得人物色彩相当鲜明,让人过目不忘。这些人物被安排在平民社会中,与普通老百姓融为一体,也通过与普通老百姓的对比来凸显其厉害之处。比如小说对孙悟空的刻画则是非常独特的,虽然孙悟空掌握了七十二变的本事,会降妖除魔,但其与普通人其实存在很多的共性,也有喜怒哀乐,也喜欢打抱不平,也会以为师傅的不变通而怄气,但最后还是时刻关心着师傅的安危,懂得大是大非,在师弟面前也表现出师兄特有的号召力和组织力,从而保护着唐僧。作为一名被理想化的英雄人物,孙悟空也会使用江湖术语、市井粗话以及一些行话,其身上散发着较为浓厚的人性,但也不缺乏神性的体现,从而使得整个人物更加活灵活现。猪八戒相比孙悟空而言,其降妖除魔的本事虽然差了点,但其也有可爱的地方,其原先是一名非常有地位的天蓬元帅,因为犯事后被贬下凡间,成了一名憨厚纯朴、干活麻利、手脚勤快的普通人,在高老庄干活的时候被翠兰父亲相中,成了高老头的女婿,但是被纳入取经队伍后,猪八戒一直未改自身只好色贪财、好吃懒做、胆小懦弱的本性,但他生性是善良的,也非常可爱,在西天取经的过程中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其身上聚焦了我们普通人的很多缺点,这更显出其人性之光,让人讨厌不起来。在《西游记》中,作者通过人物形象的描写反映了现实的黑暗与坎坷,其写作的过程中,吴承恩主要借助一只神猴的所做所为来进行,通过展现其外观形象,表现其内心世界等来描写故事,使得故事更加变幻莫测、惊心动魄。比如《西游记》中的天宫就取材于人间的朝廷,与朝廷一样具备等级森严的特点,其中的君主更是昏庸无能。在《三借芭蕉扇》的情节中写到了一借芭蕉扇,孙悟空被骗;二借芭蕉扇,孙悟空做了难;三借芭蕉扇,孙悟空变欢喜。这一故事的设置不仅表现了孙悟空坚持不懈的精神,而且还预示着世上之事稍有顺风顺水的,在做事的时候就需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并且养成不气馁的精神杨海波.论《西游记》中的艺术辩证法[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8-20.杨海波.论《西游记》中的艺术辩证法[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18-20.奇幻色彩浓厚孙悟空全身有八万四千毫毛,每根毫毛都可以幻化成一只猴子,孙悟空可以让每只猴子作不同的事情,比如有的猴子可以腾空打仗,有的猴子可以变成妖精,帮助悟空获得情报,有的猴子可还可以作孙悟空的侍者……,这些变化都让人非常啧啧称奇。但是这样的情节在《西游记》中是非常常见的,这也是小说艺术特色的一种体现。这种奇特的构思和表现手法全面体现在作品内容和形式中,使得小说的思想和艺术融为一体,为读者打造了一个奇中见奇、幻中有幻的奇妙艺术境界。但是这种奇幻主要来源于作者的奇思妙想以及对各种奇特素材的搜集,吴承恩应用飞驰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设置了非常惊险的情境以及非常奇特的人物形象,并利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将这些要素组合起来,让读者感受到了这部小说的奇幻和夸张。《西游记》中多有写两军对垒,除一般的拳脚交加、枪棒争锋以外,或以法天象地的身驱角力,或以三头六臂纳形象斗法,这与普通的对垒存在显著的区别,或者说更多看点,而且符合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生存法则,让读者眼花缭乱的同时感到意趣盎然戏言随处可见吴承恩用笔不喜平铺直叙,在写故事的过程中喜欢用多种方法来出奇求异,但为了平衡奇幻带来的审美疲劳,吴承恩会试图在幻笔中加入戏言,从而使得小说更是妙趣横生。游戏笔墨的大量加入,在《西游记》中随处可见,从而使得作品充满了喜剧色彩与幽默气氛。但是在戏言的加入中,吴承恩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信手拈来,使得戏言的加入更是显得自然而然,让读者读起来不会觉得生硬和造作,也不会影响到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小说情节的发展。比如第42回写悟空去向观音菩萨借净瓶时,观音要他“脑后救命的毫毛拔一根与我作当”,悟空非常不愿意,这时观音菩萨骂道:“你这猴子!你便一毛也不拔,教我这善财也难舍。”这“一毛不拔”就是顺手点缀的“戏言”,让读者看到了就不自觉地笑起来齐学东,林佩璇.试论日本《西游记》题材动画片的艺术特色[J].武夷学院学报,2013,32(1):45-50.齐学东,林佩璇.试论日本《西游记》题材动画片的艺术特色[J].武夷学院学报,2013,32(1):45-50.曲折批判社会现实西游记的很多人物和故事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但也是空穴来风,并没有脱离现实的;虽然他的表现形式有些天马行空,但借鉴意义却是耐人寻味。正如鲁迅所说,漫画虽然是用极度夸张的方式展现出来的,但却也是有事实依据的。西游记让我们在幽默风趣中感受世界,在欢笑中了解社会生活。例如:《西游记》中妖怪,通常都和仙、佛有着这样那样的关联,太上老君坐下的小童子,如来佛祖的亲戚大鹏鸟……其实,这些关系也是在隐射现实社会中统治阶级之间的官官相护,是对他们纵容手下鱼肉百姓压迫人民的写照。而且,地府中随意钩人魂魄的事件也是衙门上的冤假错案的还原。在庄严的雷音寺里,僧侣直言需要“人事”才能通过,这也变相说明“有钱能使鬼推磨”,就连庄严的佛家圣地也不能免俗,与金钱交易充斥的现实社会一般无二。而且,小说《西游记》是吴承恩先生在封建社会末期所著的,当时已经开始萌生资本主义,且各种新潮的思想纷纷出现,公正平等成为当时百姓的新的追求。“花果山”就像是无欲无求的世外桃源,没有阶级纷争,也没有阴暗潮湿,是百姓做追求的“天堂”。他们可以在那里感受自由、解放天性……《西游记》是对当时统治阶级的批判和指责,也是对平等和自由的渴望。其中所描绘的雄伟光辉的天宫和地府,饱含人间险恶。藐视权威,反抗传统西游起源于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兴起,处于长期压迫下的百姓逐渐萌生抵抗思想,渴望被公平对待。《西游记》充满了对权威的蔑视和对传统的挑战。受传统观念影响,仙佛的地位远超常人,受众生参拜敬仰,但是他们的地位被《西游记》严重挑战。经常自称是老孙的孙悟空,不服管教,不信轮回,“我命由我不由天”。即使是神佛也有脱掉“华丽外衣”的一天,就像前文所提到的,给菩萨幻化的女子起类似于风尘女子的名字。历经艰险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后,师徒四人发现在这里也免不了物欲横流和贪婪嘴脸。而且,天上的地方是美丽的,也是神圣的,实际上却并不然,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不为过。被唐僧伤了心的悟空回了花果山,他发现离开的这段时间花果山失去了原本的欢声笑语,变得萧条荒凉,就像是冷冷清清牢笼,关押着一众猴子猴孙。见到悟空回到花果山,他们纷纷哭诉道:“大王,你离开之后,二郎神在这里放了一把火,好多猴子猴孙都被烧死了,我们东躲西藏在得以活下来。”这一幕将生灵涂炭描绘的淋漓尽致。生机勃勃变得满目疮痍,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长期处于压迫和黑暗下的老百姓的意识发生了变化,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获取应得的利益保障。小说表达了对个人、理想和能力的追求。将为了自由和理想而奋斗的行者形象描绘的生动形象。取经路上。悟空始终走在队伍前面,机智、勇气和毅力精神总是在读者眼前呈现。作者在悟空这一形象上所要表达的是所有百姓所期待的光辉之美,也是群众的心声。悟空经常在玉帝面前自称老孙,不服管教,不信轮回,“我命由我不由天”。面对十万天兵的追捕,他临危不惧,奋战到底。唐僧弱小无助慈悲心,烂好人的形象并没有让人多么的喜欢。求取真经的道路上,如果没有几个徒弟,或许他早就被妖怪抓走吃掉了,成为让别人长生不老的“良药”。八戒缺乏毅力,老是要回他的高老庄。他们的形象都行侧面烘托出孙悟空勇于拼搏的精神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