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指导培训_第1页
心肺复苏指导培训_第2页
心肺复苏指导培训_第3页
心肺复苏指导培训_第4页
心肺复苏指导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肺复苏指导培训达拉斯共识2010年1月31日-2月6日国际复苏联合会(ILCOR)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共同在美国达拉斯洲际酒店举行2010心肺复苏指南(CPR)暨心血管急救(ECC)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纪要2010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了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南心源性猝死大部分心源性猝死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猝死人员有35-40%如经现场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停止3秒钟----黑朦心跳停止5-10秒钟----晕厥心跳停止15秒钟----昏厥或抽搐心跳停止45秒钟----瞳孔散大心跳停止1-2分钟----瞳孔固定心跳停止4-5分钟----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争分夺秒!大量实践证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一半人被救活;4--6分钟内进行复苏者,10%被救活。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4%。超过10分钟存活率几乎为0。4-6分钟是医学上称之为的救命

的“黄金时刻”3秒后----头晕18秒后----脑缺氧30秒后----昏迷60秒后----脑细胞开始死亡6分钟后---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一旦呼吸心跳停止……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等待专业人员到现场抢救。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自救互救知识,学习

心肺复苏术(CPR)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猝死定义:指外表健康或非预期死亡的人,在外因或无外因的作用下突然和意外地发生非暴力性死亡发病到死亡时间:1h特点:不能预测病因:80%是心脏病,在心脏病中80%是冠心病,在冠心病中80%是心律失常,在心律失常中80%是室性心律失常(VT、VF)心脏骤停分类1心室颤动(VentricularFibrillation)最常见(77-84%)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除颤复苏成功率高。心脏骤停分类2无脉室速(PulselessVentricularTachycardia)心脏骤停分类3心搏停顿(Asystole)较常见(16-26%)多见于麻醉、手术意外和过敏性休克其心脏应激性降低,复苏成功率低。心脏骤停分类4心电机械分离(pulselesselectricalactivity)极少(5-8%)常为终末期心脏病,心泵衰竭心脏应激性极差,复苏十分困难。心室颤动心电图特征mV称细波型心室颤动。频率在250次/分以上。频率>100次/分者称快速型心室颤动,频率<100次/分者称慢速型心室颤动如夹有心室扑动波则称之为不纯性心室颤动心室颤动早期(1min内)多为粗颤,除颤成功率几乎100%;超过2分钟心肌因缺氧、酸中毒可有粗颤转为细颤,除颤成功率仅1/3,可给予肾上腺素1mg后再除颤,增加成功率心室颤动CA诊断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具备第一、二点即可做出诊断立即心肺复苏CA的病因—6H/6T低血容量低氧血症低血糖/高血糖低温/高温电解质升高/降低酸碱失衡创伤张力性气胸心脏栓塞心包填塞肺栓塞药物过量CA成人常见原因:

心脏疾病(冠心病最多见)创伤、淹溺、药物过量、窒息、出血小儿常见原因:

非心脏性,如气道梗阻、烟雾吸入、溺水、感染,中毒等心肺复苏CPR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一系列提高心脏骤停后生存机会的救命措施,主要包括:

1、基础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2、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cardiovascularlifesupport,ACLS)3、延续生命支持,脑保护心血管急救成人生存链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快速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基础生命支持(BLS)识别心肺复苏(CPR)(ABC→CAB)胸部按压(C,compression)开放气道(A,airway)人工呼吸(B,breathing)

除颤简化的成人BLS流程(非专业人员)

专业人员BLS整体流程人工通气分析心律胸外按压

(30:2)AED到达电击一次后继续5个周期CPR继续5个周期CPR没有反应,没有呼吸,没有脉搏(判断不超过10秒)启动EMS,取AED自主循环恢复,复苏成功可以除颤不可除颤判断环境安全Ifalonerescuerfindsaunresponsive……,afterensuringthatthesceneissafe,therescuershould……

判断意识

用双手分别拍患者双肩,分别在双侧耳边用足够大的声音呼叫,无反应则可判断意识丧失判断呼吸医务人员在判断反应同时/稍后应该快速(5—10秒)检查患者是否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无呼吸或仅仅是喘息),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仅仅是喘息,应怀疑发生心脏骤停。(AHA2010)现场呼救呼救:病人没有反应!院外:120/110;科室:同事,取球囊面罩,AED/除颤仪。判断循环触摸颈动脉搏动1、颈动脉位置: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2、方法:一手食指和中指并拢,置于患者气管正中部位,男性可先触及喉结然后向一旁滑移约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凹陷处。脉搏检查●1岁以上触颈动脉,1岁以下肱动脉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10秒,如10秒内没有明确触摸到脉搏,应开始心肺复苏并使用AED(如果有的话)。体位要求

摆放为仰卧位放在地面或硬床板上脊椎外伤整体翻转头、颈身体同轴转动无意识,有循环体征:侧卧位整体翻转侧卧位(恢复体位)心肺复苏—BLS(CAB)C:(compression)人工循环(胸外按压)

人工循环的基本技术是胸外心脏按压。在心脏停止跳动后,用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使得心脏被动射血,以带动血液循环。只要判断心脏停止跳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实施心脏按压首先要找准按压的位置,正确位置在胸骨中下1/3处,抢救者将一手的中指沿病人一侧的肋弓向上滑移至双侧肋弓的汇合点,中指定位于此处,食指紧贴中指并拢,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食指平放,使掌根的横轴与胸骨的长轴重合。此掌根部即为按压区,固定不要移动。此时可将定位之手重叠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使下面手的手指抬起(以避免按压时损伤肋骨)。心肺复苏—BLS(CAB)胸部按压部位:

胸骨中下1/3交界处

或双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点

胸外按压定位定位法1:双侧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点

年老女性(乳房松弛下垂)、腹部肥胖者、孕妇等不合适胸外按压定位法2

用手指触到靠近施救者一侧的胸廓肋缘,手指向中线滑动到剑突部位,取剑突上两横指,另一手掌跟置于两横指上方,置胸骨正中,另一只手叠加之上,手指锁住,交叉抬起。胸外按压左手的掌根部放在按压区,右手重叠在左手背上,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

双肩正对人胸骨上方,两肩、臂、肘垂直向下按压。平稳地、有规律地进行,垂直向下按压,每次抬起时,掌根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已选择好的按压位置不变。按压位置按压的部位按压的手法左手掌根紧贴右手食指上方。将右手掌根重叠放于左手背上,呈“一字型”重叠。两手手指交叉并使手指脱离胸壁。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重力进行按压。按压方法按压姿势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中点在按压点的正上方。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按压时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心肺复苏—BLS(CAB)●频率:100次/分→至少100次/分●按压幅度:胸骨下陷4~5cm→至少5cm

压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弹●压下与松开的时间基本相等●按压-通气比值:30:2(单人:成人、婴儿和儿童)按压/呼吸比

30:2

每分钟更多次的按压冠状动脉灌注压提高25%无论双人或单人法均采用30:2(成人)连续五组为一循环

双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上翘,手指离开胸壁,用掌根按压;

臂肘掌成一直线用力垂直按压,深度至少5cm;

连续按压30次,速度均匀,每分钟至少100次,01、02、03…11、12、13、…30(三零);

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中断,中断控制在10秒钟内。

胸外按压

按压和解压时间应相等1:1,每次按压后让胸廓充分回弹,解按压后掌根不离胸壁;

按压应有力而快速,尽量不间断

避免冲击式按压、猛压;

按压时目光聚焦在患者颜面部,不是胸部;

按压与吹气之比为30:2。胸外按压两手手指跷起(扣在一起)离开胸壁心肺复苏—BLS(CAB)心肺复苏—BLS(CAB)正确错误心脏按压常见的错误手指碰到胸壁易导致肋骨或肋软骨骨折。心脏按压常见的错误定位不正确向下错位剑突折断导致肝破裂。向两侧错位导致肋骨或肋软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心脏按压常见的错误按压用力方向不垂直导致按压无效或骨折。心脏按压常见的错误肘部弯曲导致用力不够,按压深度达不到至少5CM

。心脏按压常见的错误冲击式的按压、猛压效果差而且容易发生骨折。心脏按压常见的错误放松时抬手离开胸骨定位点造成下次按压部位错误,引起骨折。心脏按压常见的错误放松时未能使胸部充分松驰胸部仍承受压力,使血液难以回到心脏。心脏按压常见的错误两手掌不是呈“一字型”重叠放置而是呈“十字型”交叉放置。心肺复苏—BLS(CAB)为确保有效按压:

1)患者应该以仰卧位躺在硬质平面

2)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按压的方向与胸骨垂直

3)对正常体型的患者,按压幅度至少5cm

4)每次按压后,双手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保持双手位置固定。

5)在一次按压周期内,按压与放松时间各为50%。

6)每2min更换按压者,每次更换尽量在5s内完成

7)CPR过程中不应搬动患者并尽量减少中断①

大动脉搏动恢复;②收缩压>60mmHg;③面色由紫钳转为红润,瞳孔由大缩小,光反射存在;④自主呼吸恢复;⑤神志:可见病人眼球活动,甚至手脚开始活动心脏按压有效的指征心肺复苏—BLS(CAB)A:(airway)开放气道使病人去枕后仰于地面或硬板床上,解开衣领及裤带。畅通呼吸通道,清理口腔、鼻腔异物或分泌物,如有假牙一并清除,畅通气道。(只有气道畅通后,人工呼吸提供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才能得到氧气供应)开放气道手法:仰头抬颏法、仰头抬颈法、托下颌法。心肺复苏—BLS(CAB)开放气道:●去除气道内异物:舌根后坠和异物阻塞是造成气道阻塞最常见原因。开放气道应先去除气道内异物。如无颈部创伤,清除口腔中的异物和呕吐物时,可一手按压开下颌,另一手用食指将固体异物钩出,或用指套或手指缠纱布清除口腔中的液体分泌物。●仰头-抬颏法托颌法(外伤时)开放气道前先清理口腔异物:

将病人头偏向一侧约45度

用一手拇指下唇包住牙齿压向舌头,其余4指曲起来,无名指扣在下颌。另一手示指沿口腔侧壁(颊部)深入口腔深部(咽部),随后移向口腔另一侧,当示指回收弯曲时顺势将异物勾出

注意手指防护,不忘取出义齿。

开放气道A(airway)开放气道开放气道2次呼吸非专业人士可不进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舌和会厌阻塞上呼吸道仰头抬颏法最常用的徒手开放气道方法一手掌压前额,另只手中示食指向上向前抬高下颌,两手合力头后仰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联线与地面垂直抬颏时,防止用力过大压迫气道托颌法(头颈部外伤)双手在患者头部两侧、握紧下颌角双肘支撑在患者平躺平面用力向上托下颌、拇指分开口唇不伴头颈后仰、专业人员必掌握

打开气道无论是否受伤,非专业急救者均用仰头抬颏法;无证据患者头或颈部受伤时,专业救护者可用仰头抬颏法;怀疑颈部脊髓损伤时用双手托下颌法。若托颌法未能成功,应用仰头抬颏法;CPR中,双手托下颌法不能打开时,用仰头抬颏法。B(breathing)人工呼吸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婴幼儿)球囊━面罩辅助通气

pocket

mask频率10-12次/min

成人无论单人双人操作按压/吹气30:2婴儿15:2(双人)成人吹气量500-600ml心肺复苏—BLS(CAB)人工呼吸:口对口:开放气道→捏鼻子→口对口→“正常”吸气→缓慢吹气(1秒以上),胸廓明显抬起→松口、松鼻→气体呼出胸廓回落避免过度通气

保持气道开放

捏紧鼻翼

用双唇包严其口唇

“正常”吸气,缓慢吹气(1秒以上)

吹毕即松鼻、松口,避免过度通气

胸廓明显起伏为有效

吹气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要点

捏鼻包口气匀(1秒)上抬松手

口对鼻人工呼吸◎牙关紧闭时◎口不能张开◎口部严重受伤◎难使口密封

使其双唇紧闭

口唇包鼻吹气

与口对口基本相同吹气毕,松开口鼻。口对鼻人工呼吸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类似,一般用于婴幼儿和口腔外伤者。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球囊面罩体位:仰卧,头后仰体位抢救者位于患者头顶端。手法:EC手法固定面罩

1、C法—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面罩紧扣于患者口鼻部,固定面罩,保持面罩密闭无漏气。

2、E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病人下颌角处,向前上托起下颌,保持气道通畅。

3、用右手挤压气囊1L球囊的1/2—2/3,胸廓扩张,超过1s

球囊━面罩装置操作要点选择适合面罩操作者在患者头侧E-C手法提下颌、开放气道固定面罩防止漏气适量通气适量通气球囊—面罩通气:有氧—球囊挤压1/3-1/2无氧—球囊挤压1/2-2/3挤压时间1秒有心跳时:10~12次/分钟(间隔5~6秒钟)心肺复苏—BLS(CAB)D(defibrillation)电击除颤略!备注:另组织专题培训。CPR第二阶段——第二个ABCD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A:气管内插管:(时机)可靠、吸痰、给药、省人力B:确认气管位置、固定,正压通气C:继续胸外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心律/脉搏/血压的判断、药物的应用D:可逆性病因的鉴别诊断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肾上腺素:

应用最广泛的儿茶酚胺类药物,兼有α及β受体的兴奋作用。其α受体作用可使全身外周血管收缩,增加主动脉舒张压,改善心肌及脑的血液灌注,促进自主心搏的恢复。可使细颤变为粗颤,以利于除颤.

肾上腺素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血管加压素:

为自身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大剂量应用时直接刺激血管平滑肌V1受体可使周围血管收缩,增加冠脉灌注压、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流量和氧输送。因该药没有β-肾上腺素能样活性,所以在心肺复苏时不会增加心肌耗氧量。也不受酸血症影响.尤其适合复苏时间长,用肾上腺素效果不好病人.

治疗剂量为40IU,单次用药。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胺碘酮使用剂量:心肺复苏时主要用于VF或无脉性VT,首剂为300mg溶于20ml5%葡萄糖快速静注。随后电除颤1次,如仍未转复,可10-15min后再应用150mg,如需要可以重复6-8次。在首个24h内使用维持剂量,开始6h内1mg/min,后18h为/min总量不超过。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应严密观察,必要时减慢给药速度。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利多卡因如果没有胺碘酮,可使用利多卡因。利多卡因初始剂量为/kg静脉注射,如果室颤/无脉性室速持续,每隔5~10min后可再用~/kg静脉注射,直到最大量为3mg/kg。静脉滴注:1-4mg/ml,最大维持量为每分钟4mg。老年人、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肝血流量减少、肝或肾功能障碍时应减少用量,以每分钟静滴。新的用药方案不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心搏停止时常规性地使用阿托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培训、实施和团队进一步强调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与2005比较几个数字的变化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min改为“至少100次/min”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5)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