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SC/T 3502-2000 鱼油》标准是中国水产行业制定的关于鱼油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技术规范。该标准适用于以鱼类为原料,通过加工提炼得到的食用或非食用鱼油产品。其主要内容涵盖了鱼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规定。

在技术要求部分,对鱼油的颜色、气味、滋味等感官指标进行了描述,并规定了脂肪酸组成、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含量等理化指标的具体数值范围。此外,还特别强调了重金属(如铅)、农药残留等安全卫生指标的限量要求,确保产品对人体健康无害。

对于试验方法,本标准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步骤与条件设定,包括但不限于:采用特定化学试剂进行滴定测定过氧化值;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酸组成等。这些方法旨在为生产者和监管机构提供统一准确的测试依据。

检验规则方面,则明确了抽样方案、判定原则等内容,指导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如何正确执行产品质量控制流程。同时,也对不合格品处理方式给出了明确指示。

最后,在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章节里,针对不同类型的鱼油产品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比如外包装上必须清晰标注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运输过程中需避免强烈震动、日晒雨淋等情况发生;存储环境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远离有害物质污染源等。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2000-02-22 颁布
  • 2000-04-01 实施
©正版授权
SC/T 3502-2000鱼油_第1页
SC/T 3502-2000鱼油_第2页
SC/T 3502-2000鱼油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SC/T 3502-2000鱼油-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X20S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SC/T3502-2000鱼油Fishoil2000-02-22发布2000-04-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T3502-2000前育本标准参照了一些鱼油主要生产国的标准,根据我国鱼油生产现状将鱼油分为精制鱼油与粗鱼油两类。一级精制鱼油的质量指标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高龙实业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川、尚德荣、刘兆均、陈远惠、刘庆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油SC/T3502一2000Fishon1范图本标准规定了鱼油的要求、抽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财存。本标准适用于粗鱼油及精制鱼油。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CB/T5524一1985植物油脂检验托样、分样法GB/T5528一1995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GB/T5530一1998动植物油脂酸价和酸度的测定GB/T5532-1995植物油碘价测定CB/T5535.1一1998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部分:乙醚提取法(第一方法)GB/T5535.2一1998动植物油脂不皂化物测定第2部分:已烷提取快速法CB/T5538一1995油脂过氧化值测定GB/T15688-1995动植物油脂中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鱼油rawfishoil直接由鱼粉生产时的榨汁经油水分离获得的鱼油。3.2精制鱼油puritiedfishoil租鱼油经脱酸等处理获得的鱼油。3.3杂质impurity鱼油中不溶于石油醚或乙醚的固形物。4要求4.1感官要求鱼油的感官要求见表1.表1感官要求精制鱼油扭鱼油外观浅黄色或投红色浅黄色或红棕色.硝有混浊或分层气味具有鱼油特有的微腿味,无鱼油酸败味具具有鱼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