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影构图的定义是什么?摄影构图是指运用摄影手段,在画面中经营位置,进行结构和布局,把各种造型元素,画面元素有效地组织成一个整体,以最正确的形式表现主题思想和审美情感。2、摄影构图的两个目的是什么?第一个目的是为了寻求一种最正确画面结构形式,第二个目的是为了最好得表现主题思想和审美情感,第一个目标是过程,第二个目标才是最终的目的。3、摄影构图的广义和狭义之分是什么?从广义上说,摄影构图包括主题确定,题材选择,画面形式,以及造型手段和技巧的运用等摄影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从狭义上说的摄影构图,是指用一定的技术技巧把客观景物有机的安排在一副摄影画面中,以构成画面的各要素,如点、线、面、光、影、色等,形成一定的艺术形式,是表达摄影师的意图和观点的方法。4、摄影构图都包括哪些内容?摄影构图包括摄影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在实际拍摄中,通过构思,寻找拍摄角度,选择拍摄对象,运用光线、线条、影调、色彩、明暗、比照、虚实等手段,将构图法那么化、集体化,以最富有表现力的画面反映作品的内容。5、怎样理解两者的关系?单纯的追求画面的形式美是错误的做法,为了能更好的表达主题思想,那么可以打破任何所谓的构图规律。6、什么是对称?对称是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点、直线或平面而言,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一个点的两个边,或一条线的两边,有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完全一样的东西。7、对称从形式上看都有哪几种?对称从形式上看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左右对称,即以事物的中轴线为准,左右两边完全对称。二是两侧对称,即以事物的中线为基准,左右两边的事物不是完全对等的,而是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某种相似性,或者具有明确的相对性,这种对称形式可以被看成较宽松的对称。三是上下对称,以画面的横向中轴线为基准,上下局部完全对称。四是辐射对称,即以一点为中心,对应点可以在任何角度上构成对称关系。8、对称的特点是什么?都能产生哪些作用?对称结构的特点是整齐一律、均匀划一、排列相等,可以使观看者身体两局部的神经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满足双眼运动及注意活动对平衡的需要。对称可以产生一种较为稳定、牢固的心理反响,构成平稳、安宁、和谐、庄重感。9、对称都存在哪些缺乏?绝对的对等〔对称〕对人的视觉刺激不强烈,往往会产生呆板、单调、缺少变化之感。10、对称在哪些方面运用最多?对称在古代建筑、雕刻、绘画及现代服装中应用最广、最普遍。在近代只少数建筑和装饰艺术中采用,而在其他造型艺术中,打破对称几乎成为一种倾向。11、在影视摄影当中如何去理解“平衡〞?平衡是由对称的变形演变来的。对称的同形、同质、同量、同价可以造成绝对的平衡感。但是平衡感并非全然由对称分布产生。对称是一种物理性的等量排列;平衡那么是一种心理性的体验。在摄影构图中,平衡的画面不一定是两边的景物形状、数量、大小、排列的一一对应,不一定是绝对的对等,而是被拍摄景物形状、数量、大小不同排列给人以视觉上的稳定,是一种异形、异量的对应平衡,是一种艺术上心理上的平衡。12、在影视摄影中求得画面均衡的方法都有哪些?=1\*GB3①被拍摄对象的位置的安排。=2\*GB3②视线方向,线条走向,运动方向。=3\*GB3③光影配置。=4\*GB3④前景运用。=5\*GB3⑤声音运用。=6\*GB3⑥色彩影调运用。=7\*GB3⑦剪接作用。13、在构成平衡感中哪几种因素最重要?有两种因素是最重要的:它们分别是重量和体积,重量在同类物体中分别在于体积大小。体积大的比体积小的重。然而在非同类中,体积就不是决定重量的主要因素。决定平衡感的因素在欣赏中,除重量和体积两个因素外,还在于人们的感知经验和心理体验。14、什么是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将一段直线分成长短两段,使小段与大段之比等于大段与全段之比。比值为1:1.618。15、黄金分割在影视中的作用是什么?黄金分割运用于摄影画面构图中,首先表现在画幅比例之中,电影、电视的画幅比例都是接近黄金分割的。电影画幅比例为1:1.138电视荧屏比为1:1.133,黄金分割更主要地表达在画面内部结构的处理上,如画面的分割,主体形象所处的位置、地平线、水平线、天际线所处的位置等。16、什么是比照?比照又称对照,是把对象间各种形式要素间不同的质和量进行的对照,可使其各自的特质更加明显,比照对人的感官有较大的刺激强度,易于感官兴奋,造成醒目的效果。比照就是有效的运用异质、异形、异量等差异的队列。17、比照都可以产生哪些作用?比照是造型艺术中最富有活力,最有效的法那么,比照法那么运用于艺术之中,至少有如下几种作用:=1\*GB3①使原因素中已存在但不鲜明、不显露的外形和内涵在比照中更加突出、强烈。=2\*GB3②比照带来变化。=3\*GB3③比照可产生第三种含义。18、比照都有哪几种主要关系?比照有以下两种关系,它们分别是同时比照和相继比照:同时比照就是在摄影中将两个要比照的对象处理在同一画面中,相继比照将两个要比照的对象用不同的画面出现,或用连续的镜头出现。19、什么叫多样统一?多样统一又称作“杂多统一〞、“对立统一〞。它是“富变化于整齐〞,是形式美中对称、平衡、参差、虚实、节奏、韵律等规律的集中概括。多样统一就是各个方面的有机组合。20、多样统一在摄影在摄影中起到什么作用?多样统一在组织、结构、安排对象时,要求多样,有差异,但又不是绝对的对立,而是浑然一体。造型艺术总是用各种不同手段进行表现,总是表现事物的各种不同存在形式,总是对其在空间位置,空间关系上进行组织。如果这些复杂纷纭的视觉因素只有多样变化,没有和谐统一,就会显得繁杂。如果只有和谐统一,没有多样变化,就显得呆板单调。只有各独立的差异因素在艺术组合结构中,不仅有外在的关系的差异,而且有一定内在关系,构成统一整体,才能具有“赏心悦目〞、“意悦情抒〞的审美效果。21、多样统一在形状上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多样统一〞是在多样和差异中求得的。它可以表现在形状的方圆、长短、曲直;方向正侧、上下、前后;质地的刚柔、粗细、平皱;量的轻重、大小、多少;势的动静、聚散、虚实隐显、抑扬等多方面。22、什么是和谐?和谐是音乐中借来的概念。它是形式美的最高级。异形、异量的物体在组合中相成相济就是和谐。23、什么是变化中的和谐?在变化中对象间各种要素由形、质、量和差异、对立、冲突转化为和谐一致。如果这不是不同东西整齐排列而构成的外在统一,而是经过中和到达内在具体统一,这就是形式的最高级——变化和谐。24、变化和谐在影视中与哪些方面关系最为密切?在影视摄影构图中变化和谐与运动、剪辑密切相关。25、绘画画面和摄影画面,在求得画面简洁的方法和过程上有何区别?摄影画面的简化与绘画画面的简化不同,它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现实景物,只能采用避开、舍去、隐没、遮挡手段,通过景深控制,角度选择,光线处理,景别调整等方法来实现。而绘画那么是艺术家将对事物的观察内化后,面对空白的画布添加画面形象,所以有人说“绘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26、评价画面的优劣标准是什么?为什么?=1\*GB3①一幅好的画面首先要有一个好的主题,而且这个主题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2\*GB3②摄影画面应该追求画面形象自身具有较强的表现力,我们应当把画面当成一种视觉语言,它应当和文学语言、口头语言一样重要,而且在某些方面它还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它是跨国界、跨文化的。=3\*GB3③摄影画面必须简洁明了。通常一幅画面只有一个主要的表现对象,整个画面的中心事物只能有一个,应尽力运用各种手段,把它突出出来;否那么就会引起歧义和误会,只有简洁,主题才会突出,主题才能充分显现。应坚持这样的原那么:画面中与主题无关的景物要全部舍掉。=4\*GB3④摄影画面必须要重视形式美的追求,形式和内容是不可以分割的。27、一名优秀的摄影师应具备哪些条件?对一名优秀的摄影师而言,观察力和想像力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能力。这种观察力和想像力要注意在平时培养,首先要有很好的观察力,只有“眼到〞,才有可能“心到〞、“手到“。观察力不仅包括能够看到日常生活中不同寻常,富有内涵的情节、细节,能够透过外表现像看到事物的本质,这包括能够看到所观察的事物中包括的摄影造型元素。能够以“摄影眼〞进行观察。想像力是指在观察力的根底上,在实际拍摄前,可以根据自己的拍摄经验设想自己不同的拍摄方法,广开思路,将技术操作与艺术构思进行各种结合,并能够判断最终拍摄好的画面效果。在拍摄中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要学会使用三脚架。28、影视画面的特点是什么?影视画面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限性和线性的传播特点。影视画面往往是一闪而过,它不可能给观众充足的时间反复进行研究、品味。所以这也要求影视画面必须用群众的形象传递群众的信息。影视画面应该追求画面自身的较强的表现力,应当把画面当成一种视觉语言,它应当和文字语言、口语语言一样重要,在某些方面还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它是跨国界、跨文化的,要学会用视觉语言表情达意。影视画面还必须要重视形式美的追求,形式和内容是绝对不可以分割的。29、影视画幅的边框有哪些作用?边框对画面构成具有重要意义,边框是画面的分界线,它可以排除次要的,没有价值的东西,使主要的,有价值的东西显得更加鲜明,更集中、更精练、更典型。从某种意义上说,边框之外的世界被舍弃。出现了一个新的画面世界,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新系统。构成诸元素的组织安排,位置确定都是相对于边框而言的,可以这样说,没有边框就没有构图。30、横画幅有何特点?横画幅看上去最自然,用的最多的一种画幅形式。一、定是天然性的,因为人的生理特点,人的两眼是水平的,大多数东西都是在水平线上延伸的,人们沿水平高度观察要比沿垂直高度观察事物更自然、更舒服。在横画幅中,水平线被强调,使画面有一种内在的稳定性,事物之间的横向联系,事物的横向排列,动体的水平运动可以得到突出的表现,如宽阔的地平线,平静的海面、湖面,人物之间的交流线等;二、横画幅还有利于表现上下起伏的节奏感,如桂林山水。如果横画幅被加宽,那么水平线的造型力将被更强化。31、竖画幅有何特点?它有利于表现垂直线特性。明显的景物,往往显得高大、挺拔、庄严等,在竖画幅中欣赏者的视线可以上下巡视,可以把画面中上下局部的内容联系起来。竖画幅还有利于表现平远的事物。它往往结合俯拍角度,展现事物在一个平面上延伸,突出远近层次。如果竖画幅被加长,那么可以增强其画面力度。32、方画幅有何特点?方画幅四边等长,四角相等,属于中性画面,它往往显得均衡、稳定、静止、严肃、调和,有利于表现对象的稳定状态,有利于表现庄重的主题;方画幅既照顾了水平线,又照顾了垂直线,严谨是方画幅的主要特征。它的缺点是,方画幅容易让人产生单调的逆反心理。有时会显得呆板和缺少生气。33、影视画幅有何特点?电影电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其画面形式是比较单一的。电影电视的画幅不能根据题材的需要“随机应变〞,而只能“削足适履〞。在影视中不管什么对象,什么形状,都要纳入这个以“不变〞应“万变〞的固定画幅比例之中,这使摄影师在处理形象时失去了一个有力的取舍手段,摄影师只能采用其它造型手段,克服影视画幅比例不变带来的缺乏。34、什么是画面的几何中心?在一幅画面中,画面的两条对角线的交叉点就是画面的几何中心它位于画面最端正、最居中的位置,比较容易集中观众的注意力。35、画面的几何中心的特点是什么?在拍摄中如何运用几何中心?将被拍摄事物处理在画面的几何中心的位置,容易形成对称式构图,表现安静、稳定、严肃、庄重的主题。将被拍摄事物处理在画面几何中心的位置,也容易造成另外一种视觉,就是容易使画面显得呆板、单调、缺少变化的动感。在实际拍摄中,要注意结合主题运用画面几何中心位置或有意运用,或有意回避,或加强特定效果,或防止其与艺术效果之不符。36、什么是画面的趣味中心?在一幅画面中,将横竖边线各自分成三等份,将相对的分割点相连接,就会在画面中出现四条分割线以及四个相交的点。四个相交的点连线形成了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所包括的范围就是画面的趣味中心。37、趣味中心的特点是什么?画面趣味中心是根据人眼睛的生理特点划分的,在人的正常看视过程中,画面趣味中心局部是最清晰的局部,往往也是人的注意力集中的局部。画面趣味中心,包括画面几何中心,同时又大于画面几何中心,在这个范围内处理被拍摄对象,不仅容易集中观众的注意力,还比较灵活、多变,可以产生多种构图结果,丰富画面效果。趣味中心在生理上是最正确的视野范围,在艺术上也是最正确的表现幅面。38、什么是画面的意味中心?都有哪些作用?在一幅画面中,处于画面趣味中心范围和边框中心之间的幅面空间被称作画面意味中心。这个范围,一般情况下不是观众注意力最容易集中的地方,在这个局部安排拍摄的主题对象,往往是为了表现一种特殊的意味,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反映,一种主观态度。〔将被拍摄主题处理在画面意味中心的位置,要注意通过各种手段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被拍摄主体身上,这其中包括光线明暗处理,色彩比照处理,虚实处理,线条指向处理等。〕39、画面边角都有哪些作用?画面的边角位置一般不是表现主要被拍摄对象的区域。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画面边角是处理前景景物的位置,主要起着保证画面和谐、突出主要对象的作用。如果将主要被拍摄对象处理在画面的边角位置,那么一定是为了表现反常的视角效果,带有强烈的主观审美态度和评价意味。40、构图诸元素都有哪些?构图诸元素都有主体、陪体、环境〔包括前景、背景〕和空白这样几个局部。41、什么是主体?主体是一幅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是主题思想的重要表达者,它在画面中起主导作用,是控制全局的焦点,是画面存在的根本条件,是吸引摄影师进行创作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在一幅画面中只能有一个主要事物是主体。42、主体在画面中的作用是什么?在画面中主体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表达内容,主体是表达内容的中心,如果没有主体,就谈不上主题思想的表现,画面就没有明确的意义,观众就无法了解作者的意图。第二个作用是结构画面,主体是结构画面的中心,画面当中所有的元素都要围绕主题来组织,以主体作为画面结构的依据,为突出主体效劳,主体具有集中欣赏者视线的作用。43、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主体在画面中突出的程度?一般情况下有三个因素会影响到主体在画面突出程度,它们分别是主体的自身条件,主体在画面当中的位置,主体在画面中的面积。44、处理主体的根本原那么是什么?处理主体的根本原那么就是一定要使主体鲜明突出,使它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是摄影构图的一个出发点和根本点。只有主体突出了,观众的视线才会抓住作者想表现的主要对象,观众的思维才能与作者的思维相一致,观众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否那么就会产生歧义和误解。45、主体的自身条件一般可以分成哪几个方面?主体的自身条件一般可以分成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1\*GB3①内容方面:由于人们长期进行生活积累和实际经验,当人们为表现某种主题去观察处于某个情节中的对象时,由于事物内涵的引导,某些事物会在人们的意识中显得更为重要、易于突出。=2\*GB3②形式方面:主要是指拍摄对象自身的外部形态,最重要的是轮廓形式是否清晰,如果清晰那么比较容易突出;明暗色彩主要取决于物体与自身背景的配合,如果有比照那么就容易突出,否那么就容易混淆。46、常见的构图样式都有哪些?常见的构图样式有:三分构图法〔黄金分割的构图法〕,三角形构图,S形构图,对角线构图,对称式构图。47、什么是是黄金分割法?即用垂直线把画面分成三等份,把主体放在垂直线或接近垂直线的位置上是比较容易突出的位置。按照一般的构图法,主体不宜安排在画面的正中心位置,也不宜安排在太靠边缘。在各种造型艺术中,“黄金分割〞都是一个根本创作规律。48、三角形构图都有哪些特点?三角形构图在构图中,如果三角形是正放的,那么会引起稳固、安定坚强、静默、稳重的感觉。如果三角形是倒放的那么正反,将有不稳定、不安定、要倾倒的感觉。而三角形如果斜放,那么可以引起冲击、突破、前进等动感,不规那么的三角形,尤其是这样。49、S形构图的特点是什么?一般都用什么方法拍摄?S形构图活泼、轻快、能够表达生命的韵律感,有利于表现线条向画面深处的延伸,这种S形曲线认真研究起来也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一种表达,也是一波三折的方法,当拍摄那些本身具有S形的事物时,往往要采用这种构图方式,一般情况下S形构图会与航拍角度相结合,与俯拍相结合,S形线条的起点往往是从画面的一个下角延伸向远方。50、什么是对角线构图?它都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对角线构图就是将主体放在画面的对角线上或接近画面对角线位置上,它可以充分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充分利用画面的容量,对角线构图能够在画面中产生明确的线条透视,有利于表现空间感和立体感;对角线构图还可以使画面显得均衡和稳定,对角线构图还可以有重点的交代相互联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形成事物之间的主次,也可以使画面显得不均衡和不稳定,产生强弱之分。51、什么是直接突出主体?即主体在画面中的面积比较大,因而比较突出,这是一种偏重于写实的方法,它可以通过近距离拍摄或用长焦距镜头将被拍摄物体拉近放大。52、什么是间接突出主体?即主体在画面当中面积并不大,但是通过一定的摄影手段仍然可以使它很突出,间接突出主体使画面显得含蓄、意境深远,给人留下联想、思考的空间比较大,它是一种偏重于写意的方法。53、间接处理主体的具体方法都有哪些?=1\*GB3①我们可以运用明暗的比照来突出主体。用大面积的暗衬托小面积的亮,或用大面积的亮衬托小面积的暗,这种明暗可以是物体自身的影调差异,也可以是光线照射区域和光线照射程度的差异。=2\*GB3②可以运用色彩的比照来突出主体,即用大面积的某种色调与小面积的其他色调的比照,一般来说,小面积的色彩局部是主体。=3\*GB3③运用线条的作用突出主体。线条具有引导和限制人的视线的作用,它可以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拍摄主体上去。=4\*GB3④采用框架前景来突出主体,当主体面积因为小而不能支配画面或它远而又必须表现远近空间感时,可以为主体搭框架,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拍摄主体上去。=5\*GB3⑤运用动静比照来突出主体,大面积的动衬托小面积的静,大面积的静衬托小面积的动。=6\*GB3⑥运用运动比照的方法来突出主体,主要包括运动方向,运动速度,运动轨迹的比照。54、什么是支点?在拍摄以表现规模、场面、气势、气氛为主的画面时,要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点或一个物体,使其在画面中起提纲挚领,统帅全局的作用,使画面组成一个整体,这个点或这个物体就是支点。55、支点在画面中的作用是什么?=1\*GB3①支点在画面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起到结构画面的作用。=2\*GB3②支点可以突出场面规模当中的重点,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气氛,节奏的高潮点。56、在处理支点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在处理支点时我们应该注意,由于人们的视觉心理,视觉经验的作用,有些事物,有些形象容易夺人眼目容易成为焦点,如人物和动物,生灵与自然的景物,如果在画面中要选用某些事物作支点,就要特别注意它们避开、防止其干扰欣赏者的视线。57、什么是陪体?陪体是在画面中起陪衬、渲染主体作用,并同主体构成特定情节的被拍摄对象,它是画面当中与主体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次要对象。58、陪体都有那些作用?=1\*GB3①陪体和主体相结合可以说明画面的内容,有利于让观众正确理解画面的主题思想,可以防止产生误解或歧义,陪体可以衬托、陪衬主体,可以起到解释、限定、说明的作用。=2\*GB3②陪体还可以起到点明和深化画面主题的作用,画面中如果没有陪体,那么画面的意义会显得比较一般,而有了陪体,画面的主题就会得到深化。59、处理陪体的方法主要有那几种?处理陪体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处理陪体,二是间接处理陪体。60、什么是直接处理陪体?直接处理陪体就是把陪体处理在画面内部,让观众可以看到,这种处理方法要求陪体一定要与主体有所比照,而且不能压过主体,两者必须要有主次,有虚有实,在直接处理陪体的画面当中,陪体的面积往往会比主体小,陪体的位置,往往处于非优越性的边、角、前景、背景的位置;陪体的位置,往往会残缺,不完整,不在正面,只要画面中保存足以说明其性质的局部就可以;陪体的色彩,影调往往与主体有所比照,而且不抢眼。由于陪体和主体构成一定的情节,所以要求陪体的动作,神情方面要与主体相互照应,相对一致。61、什么是间接处理陪体?就是把陪体的形象处理在画面之外,观众看不到,但是可以通过某种线索的引导,通过观众自己的联想、想像来补足这一形象。62、在间接处理陪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间接处理陪体,陪体可以不完整,把陪体处理在画外,是把画框当作“窗口〞,把画面与周围边框的生活当作一个流动的联系的世界,它自身可以不完美,但通过联想,可以自然补足残缺局部,与画外元素,结合到达完美、和谐。63、什么是环境?环境即主体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是画面的主要组成因素。64、环境面中有什么作用?环境可以衬托主体,有助于叙事、表情、表意和环境,有助于说明事物所处的时间、地点,有利于交代事物的时空特点,环境有助于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环境能渲染一定的情调和气氛,在纪实风格的影视作品中,环境具有加强真实感的意义,在表现风格的影视作品中,环境有表现作者思想感性的作用。65、处理环境时都要注意哪些问题?在环境处理中,要非常注意选择典型环境,即能够很好的与主体相结合,适合于主题来表现的环境。现实生活中,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环境,同一事物,不同时间也会处于不同的环境。事物的环境变化是十分丰富的,处于不同环境可以表现出事物不同内涵,事物只有处理在其典型环境当中才最能表达其本质特点。在处理环境时,还要注意与画面类型有关的一些问题,如光线、影调、色调、明暗。线条大小、位置等,因为环境对构图形式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改变画幅形式,可以改变画面影调色调形式和明确色彩构成。另外,环境处理一定要简练、明确、不能杂乱。可留可不留,可有可无的一定要排除在画面之外或将其简化。66、什么是前景?前景即在画面当中位于主体之前,离观察者最近的景物。〔离镜头最近的景物〕67、前景的主要作用是哪些?=1\*GB3①前景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强空间感及透视感。=2\*GB3②前景可以起到交代环境特色,渲染主体气氛的作用。=3\*GB3③前景可以在形式上或内容上与主体或背景形成联系或比照,它即可以美化画面,又可以深刻地表达主题思想情感。=4\*GB3④前景可以弥补画面当中在天空,地面局部造成的过多的空白,可以起到均衡画面的作用。=5\*GB3⑤在影视摄影当中,前景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拍摄影视运动镜头时,在主体与摄影机之间加用前景景物,不仅可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还可以加强画面的运动感。=6\*GB3⑥前景还可以用来交代摄影师的位置,在影视剧中拍摄“主观镜头〞时可以使画面产生明确的主观色彩。=7\*GB3⑦在前景处理当中,有一种特殊的前景叫做框架性前景。如果框架本身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我们往往称这种前景为“装饰性前景〞,它常常是、门窗、栏杆、桥等。68、框架性前景的特殊作用有哪些?框架性前景可以强化画面的构图美感,可以使画面显得更加独立完整,特别是装饰性前景更具有这种作用;框架性前景还有利于把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画面的主体身上;同时框架还可以遮挡不必要的防碍主体突出的杂乱事物。69、什么是视觉心理?视觉心理在画面中并没有出现,或在画面中不完整,但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可以在心理上辩明原型,在视觉心理上是清晰的、是可以理解的。70、在前景处理当中要防止哪些问题处现?前景处理一般比较严谨形式美感较强。在前景处理当中,一定要防止“为前景而前景〞,只考虑形式的追求,而无视前景景物与物体内涵上的联系;其次要防止前景破坏,分割画面,色调过深,成像过大,亮度太强的前景往往会影响视线通过。成为视觉障碍;一般情况下,不用又虚又大的前景,因为这违反人的视觉规律,一般前景都是实的,否那么空间感透视感相对弱化。但是随着现代摄影的开展,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摄影艺术的追求趋于真实、自然、流动,接近生活,在某些情况下也出现了运用虚乱的前景的现像。但是这种虚乱,一定是艺术的需要,要“虚中有实,乱中有理〞,“形散而神不散〞,不管其怎样虚乱,主体都是必须是引人注目的,并且虚的表像要可以辨明原型,在视觉上、心理上是清晰的,可以理解的。71、什么是背景?在一幅画中,位于主体之后,渲染、衬托主体的景物就是背景。72、背景都有哪些作用?背景画面中往往可以点明主体事物所处的客观环境地理位置及时代气氛,背景还可以点明、深化、丰富主题,在画面的形式上,利用背景和主体影调、色调的比照可以起到突出主体的作用;在画面中,利用前景和背景比照,还可以深化景深的构图,即在画面当中前景景物和画面深处的景物都是清晰的,前景比照可以说明主题意义。73、背景处理要注意哪些问题?=1\*GB3①在日常拍摄中,人们往往忽略背景,忽略背景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前后景物的“不良重叠〞即前后景物不恰当的重叠在一起,造成主体形象的不佳或变形,影响视觉感受和主题表现。=2\*GB3②在背景处理中,背景运用一定要有意义,只要背景景物清晰地呈现在画面里面,它就必须要有利于主题的表现,如果背景没有明确的意义,那么它就是多余的因素,要想方设法将其排除或弱化。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影调,色调比照强弱,这决定其画面形象视觉冲击力的大小。=3\*GB3③要注意形成背景与前景、陪体等的影调、色调比照。如果没有差异,那么达不到突出主体的作用。=4\*GB3④比照的规律非常简单明了,可是到了实际拍摄当中,比照的方法却是各种各样,具体问题要具体对待,要根据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拍摄对象要有创造性运用不同的方法的能力。=5\*GB3⑤背景的处理一定要注意简洁“舍〞去与主题无关的景物。画面简洁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简洁与否。在简化背景的过程中我们应力求做到对主题表现没有作用的背景、景物要完全排除或弱化掉。74、简化背景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简化背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GB3①拍摄角度:仰角度拍摄和俯角度拍摄相对于平角度拍摄有利于简化背景。=2\*GB3②光线简化背景:利用逆光、侧逆光拍摄相对于利用顺光、斜侧光拍摄有利于简化背景。顺光拍摄的最大问题是主体与背景光照度一致,背景细节尽显,与主体相杂、相混、相争,难以简化背景;而斜侧光、侧光都可在被拍摄体外表带来较明显的明暗分布,形成较繁杂的受光面、阴影面和投影,对于背景,景物也会产生较多的光影,背景不宜简化;利用逆光、侧逆光拍摄,往往需要以暗背景衬托轮廓光,所以背景会隐没于黑暗阴影当中,主体轮廓光很亮,使主体轮廓线清晰,形态清楚。如果再给主体一定的辅助光,按主体景物的亮度确定的亮度暴光,那么背景会显得更加深暗,也可以更加简化。=3\*GB3③镜头焦距简化背景:镜头焦距不同会带来不同的视场角和不同的景深范围。使用长焦距镜头相对于短焦距镜头有利于简化背景。使用长焦距镜头视角窄,可以缩小进入画面的背景范围,而且长焦距镜头景深较浅,主体前后的清晰范围较小,前景和背景被虚化的程度较高,这样可以把繁杂的背景置于景深范围之外,使它虚化为某种朦胧的色块。此外,长焦镜头在使用中往往结合高快门速度和大光圈,造成景深度小,背景虚化。〔广角镜头中用〕如果使用广角镜头,那么视觉宽,进入画面的背景、景物多,容易杂乱。广角镜头的景深往往较大,画面当中主体前后清晰范围较大。这些都造成广角镜头不利于简化背景。〔广角镜头有利于增强画面透视感〕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长焦距镜头谋求小景深的同时。也会带来纵向空间的压缩,造成前后景物显得距离被拉近,这一点有时是不利于背景简化的。而如果主体和背景之间有一定的空间距离,采用广角镜头近距离贴近主体事物拍摄,那么会进一步强化主体与背景景物的大小比照,强化主体与背景景物之间的距离感。=4\*GB3④光圈简化背景:使用大光圈相对于使用小光圈有利于简化背景。光圈越大,那么景深越小,背景的虚化程度越高,而光圈越小,景深越大,画面中前后清晰范围越大,那么不利于简化背景。=5\*GB3⑤采用追随拍摄的方法简化背景:所谓追随拍摄法,就是拍摄时镜头随运动物体同速运动拍摄,或摇拍或移动拍摄。这种方法可造成主体实,前景和背景成为虚线条的画面效果,可以简化背景。在采用追随法的拍摄当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保证照相机或摄影机的运动速度与主体运动同速。二、在追随拍摄过程中,一般难以进行随时跟焦点,可以采用预置景深深的方法,保证拍摄动体始终处在画面的景深范围内。三、是采用的快门速度要慢不要快。高快门速度会将运动的瞬间凝固,只有采用慢快门才能使前景景物和背景景物由于运动而成虚化的线条。四、是要注意前景景物、背景景物必须是有一定明暗色彩变化的景物,只有有了明暗色彩变化,才有可能在画面中出现虚化的线条的变化。〔如果背景是统一的蓝天,那么无论如何摇摄式或移摄,背景都不会出现虚化的线条〕=6\*GB3⑥天气条件:在天气变化的情况下空气中的介质会增加,这有助于简化背景。如雨天,烟雨蒙蒙,雪天,大地银装素裹,雾天,景物假设隐假设现,只保存下大的轮廓,细节全部隐没。被人们称作“抒情性元素〞。75、什么是空白?画面中除了实体对象外,起衬托实体作用的其他局部就是空白,空白不一定是纯白,也不一定是纯黑,只要是画面中色调相近,影调单一,附属于衬托画面实体形象的局部,都可以称为空白。76、什么是画内空间?画内空间就是我们观看电视画面时,在画面内所能看到的除主体之外的景物〔空白〕为画内空间。77、什么是画外空间?画外空间是我们看不到的空间,但是通过想像可以通过观众自己的联想,通过想像来补足这一空间叫画外空间。78、空白都有哪些作用?空白可以起到营造意境的作用,空白与实体景物的面积比例关系是画面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一幅画面中,实体对象面积大,画面趋于写实,空白面积大,画面那么趋于抒情写意。空白还可以使画面语言精练,因为空白的存在,画面实体局部减少,那么使画面显得比较简单。79、处理画面中的空白要注意哪些问题?在处理空白时,首先我们要注意被拍摄事物的方向与朝向。“人有向背,物有相揖〞,在日常生活中,事物往往是有方位和朝向的,处理有方向性的物体时,一般情况下,在其前方留较多的空白;在其运动物体的趋向方留较多的空白:同一物体,往往在光线的入射方留较多的空白,注意空白的方向与朝向,要防止“闭门思过〞式画面构图。但也有例外,有时可以在物体前方留较多的空白,或在动作的前方留较多的空白,这都是为了谋求特殊的效果。80、如何处理画面中的空白?影视空间可以分为画内空间和画外空间,单幅画面的空间失衡可以通过上下镜头的组接来恢复平衡。声音虽然不能以具体形象的形式占据画面幅面,但声音的远近、大小、方向和声音所发出的具体位置都能实实在在地影响观众对影视空间的心理感受。空白的处理必须考虑画面组接和声音的作用。其次我们要注意处理空白与实体的比例,不能太空,不能太散,一般要注意两者之间的比例,最大不能大于1:9,最小不能小于6:4,不能造成均分画面的均分感。〔平原空白大,高山空白小〕81、图片摄影对于运动都有哪些作用?在图片摄影中,只能较好地表现运动的瞬间姿态和有限的方向。82、图片摄影对运动的表现都有哪些缺乏?在图片摄影中对运动速度、运动轨迹、运动过程、运动节奏的表现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严格来说,在图片摄影当中,我们对于运动的表现,更多的是表现建立在人们日常生活经验之上的运动感觉,对图片中的运动,我们只能借助人们的联想、想像补充完成感知。83、什么是画内运动?在图片摄影中,绝大多数情况下,画框是保持不动的,利用静止的画框表现运动的物体,这种运动叫做“画内运动〞。84、什么是画外运动?利用变焦距镜头按动快门的同时,变动镜头的焦距,可以造成以画面中心的“爆炸式画面〞,这种画面中心清晰相四周发散放射状线条,越向画边缘,线条虚化程度越高,画面的动感越强,这就是画外运动。85、什么是表现运动?是指摄像机不动,摄像机镜头光轴不动,摄像机镜头焦距不动的情况下,拍摄运动物体,也就是用固定画面拍摄运动体。表现运动可以分成前后运动、纵向运动、左右运动、上下运动和上下横向运动。86、什么是运动表现?运动表现是指摄像机、摄影机镜头光轴焦距在变化过程中拍摄静止或运动的物体。运动表现是最富有影视、摄影特点的运动处理方式是摄影机解放的结果。87什么是摄影机的解放?摄影机的解放是摄影机在运动中进行拍摄。88、电子快门在影视摄影中有哪些作用?电子快门在拍摄中会影响到对物体的运动表现,只有在拍摄前加用电子快门拍摄高速运动物体时,在后期制作时,才有可能进行慢动作处理。才会在画面上显现运动表现的细节。89、快动作慢动作在影视中起到什么作用?=1\*GB3①可以让观众看到运动表现的细节。=2\*GB3②在影视片中可以表现特定的故事情节。=3\*GB3③在影视片中某一段画面中可以得到抒情的作用和渲染主体衬托主体的作用。90、在电视摄影中如何运用电子快门表现物体的运动?如何拍摄高速运动的物体,要想让观众看清楚物体运动的细节,往往要注意采用相应速度的电子快门。如拍摄足球比赛中的射门。拍摄飞舞中的蜜蜂扇动翅膀等。只有加用相应速度的电子快门拍摄,后期才有可能进行慢动作处理,显现表现运动的细节。91、拍摄角度对于画面创作的重要意义表达在哪些方面?角度的选择对摄影创作是具有重要意义。角度的选择,实际上就是拍摄位置确实定,在各种造型元素中,角度对画面结果的影响是最大的,它决定的是画面的“骨架〞。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表现力,角度这一具有鲜明的个性,它能够强调、突出夸张对某个事物的表现力同时也能够减弱对某个事物的表现力。角度实际上透露了摄影机后面那个人的内心状态。角度的运用,是画面语言的重要组成局部。角度运用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创作者主观情感的表达;角度不准,就会词不达意,角度贵在新颖、独特。在影视摄影当中,一种新角度往往会带来一种全新的拍摄方式,全新的拍摄方式又会给人们提供全新的视觉影像和心理感觉。时刻寻求新的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新角度,是所有摄影创作者的共同任务。92、拍摄角度的不同会给画面带来哪些影响?角度变化可以影响到画面的多种造型。角度不同,画面中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及各个方面因素的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既使是细小的角度变化,也会带来全然不同的画面造型,既所谓的“移步换景〞既使是在同一场景拍摄同一事物,由于拍摄角度的差异,画面结果也会不同。画面结果不同,有时会影响主题表现的准确性、深刻性,这一点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在被拍摄物体周围有千千万万个角度,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呈现出不同的形象,在些形象中,有一些形象不能够真实客观的反映物体的本来面目。这种现像往往被我们称作视觉错觉,视觉错觉会赋予被拍摄体怪诞的或者新奇的视觉效果;要根据主题需要,有意识地利用或者防止这种错觉。角度千变万化,可以在被拍摄体周围找出无数个拍摄点,但任何一个角度,拍摄距离,也就是拍摄时围绕拍摄体所进行的左右,上下的综合变化。93、拍摄角度可以通过那几个方法来确定?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通过三个坐标来共同确定,即拍摄方向、拍摄高度、拍摄距离。94、什么是视觉错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形象不能真实客观的反映物体的本来面目,这种现像往往被称为视觉错觉,也叫影像错觉。95、视觉错觉会给摄影画面带来什么效果?视觉错觉会给被拍摄物体或人物带来一种新奇的视觉变化〔效果〕在拍摄时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有意识地利用或者防止这种错觉产生。96、什么是拍摄方向?拍摄方向是指拍摄角度水平方向上的变化,摄影者以拍摄对象为中心,进行水平周围运动。97、拍摄方向会给摄影带来什么变化?可以寻找到最理想,最能表达拍摄对象特征的角度。98、根据拍摄方向不同,可以将拍摄角度分为哪几种?根据拍摄方向的变化,可以分出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面角度、反面角度四种根本角度。99、什么是正面角度?正面角度是表达物体主要外部特征的最主要的角度,它最能表达出某物体特征的一面与其它物体相区别的面就是正面角度。100、正面角度拍摄的特点是什么?=1\*GB3①它可以毫无保存地再现被拍摄体正面的全貌或者局部,许多物体最易与其它物体相区别的面就是其正面,人们也往往将最能表达某物体特征的一面定义为该物体的正面。=2\*GB3②从正面角度拍人物,可展示人物的面部表情、神态,展示人休的对称特征,还可以展示人体正面的动作姿态;从正面角度拍建筑物能突出其气势宏伟和对称关系的美,适全表现由建筑师依据中心,视点而设计的建筑群。=3\*GB3③正面角度结构的画面往往给人以某种程度的静态的感觉,适合表现安静、平稳、庄重、严肃的主题。=4\*GB3④正面角度也会使画面显得比较平淡、呆板、缺乏内在的张力,给人以静态有余而动感缺乏的感觉。=5\*GB3⑤正面角度往往可以使被拍摄物体或人物直面摄影机镜头,也就使被拍摄体直面观众的主观视点,可以产生画面内与画面外的直接交流感。=6\*GB3⑥正面角度还可把多个有联系或有差异的形象并列展示,同等评价,形成比照,产生引伸义,丰富内涵。=7\*GB3⑦正面角度不利于表现空间感、立体感,它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一个面,在画面上难以表现出事物的多面性,画面往往显得较平;正面角度拍摄运动体,只能表现动体正面姿态,画面中很难表现运动的方向,难以表现动体前后的空间,难以表现运动的速度,所以在多数情况之下,正面角度不利于表现运动。101、正面角度为什么不利于表现运动?正面角度不利于表现空间感〔纵深感〕、立体感,它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一个面,在画面上难以表现出事物的多面性,画面往往显得较平,正面角度拍摄运动物体,只能表现出物体的正面姿态,画面很难表现出运动方向,难以表现运动物体前后空间,难以表现运动的速度,所以在很多情况下,正面角度不利于表现运动。102、什么是侧面角度?侧面角度是从被拍摄物体的正侧面拍摄与正面角度成90º角,它往往用来勾勒物体轮廓线,强调动作线、交流线的表现力。103、侧面角度拍摄有哪些特点?=1\*GB3①侧面角度的表现力很强,这从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皮影戏的皮影造型当中就可以看到。皮影的造型主要都是在事物的侧面轮廓上下功夫,一个单纯的侧面角度,就可以表演丰富的戏剧情节,从以上可以看出侧面角度的表现力度。=2\*GB3②侧面角度有利于表现人或物的动作姿态,许多事物运动起来的时候,最优美的、最富有特征的线条往往展现在侧面。如人、马、鱼、汽车等。=3\*GB3③侧面角度有利于清楚地交代运动体的方向性有利于表现事物之间的方位感,从侧面角度拍摄,被拍摄体朝向,运动方向与被拍摄人物的视线,焦点在画面一侧或在画面之外,画面中保存了运动的空间,可以使运动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比方足球、蓝球、排球三大比赛双方的转播中主机位都会设在场地的侧面,因为最有利交代比赛双方的方位关系。=4\*GB3④侧面角度有利于展现被拍摄物体的轮廓特征,许多事物也只有从侧面才能看出其最富有特征的外貌,最富有特征的轮廓,如茶壶、轮船、大炮、手枪等等。在一些风景旅游景点,我们会常常可以碰到这样一些做生意的人,他们靠用黑卡纸给游客剪头像来谋生,尽管各位剪像者的手艺水平有上下之分,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大家都会以游客的侧面角度为基准来剪头像。这充分说明,最能表达某个人轮廓特点的角度是侧面,从侧面角度观察可以看到人的面部及身体的线条、轮廓变化,衡量一个人的身材美不美往往也要从侧面角度来考察。=5\*GB3⑤侧面角度配合中景景别适合表现情节、情感交流,从侧面角度可以交代清楚相互交流的事物之间的方位关系,动作关系,画面中的不同对象都可以得到充足的表现。104、什么是斜侧面角度?斜侧面角度往往是指介于正面角度与侧面角度之间的角度,背斜侧面角度运用较少,前侧面角度运用较多。105、斜侧面角度在摄影中能起到什么作用?给摄影带来什么样的变化?=1\*GB3①斜侧面角度既能表现对象正面的形象特征,又能表现物体侧面的特征,而且物体形象也可以有丰富多样的变化,往往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GB3②斜侧面角度可以弥补正面,侧面结构形式的缺乏,消除画面的呆板,使画面显得生动、活泼、多变。从斜侧面角度拍摄人像作品,既能够表现人物的主要面部特征,又能够表现人物面部的立体起伏和轮廓特点,在传统人像绘画,人像摄影当中斜侧面角度都是一个常用的角度,人们往往将“3/4人面像〞作为经典的人像。从斜侧面角度拍摄人像,人物斜侧程度的大小,可以矫正人物面部的缺陷。=3\*GB3③斜侧面角度拍摄人像还会给画面带来一种静中有动的感觉。=4\*GB3④斜侧面角度有利于使相互联系的事物分出主次关系,有利于突出物体的某一局部,它可以形成画面中物体大小比照,使画面当中各局部失去同等意义。一般来说,离镜头较近的局部会得以突出、强化、远离镜头的局部会显得弱化。=5\*GB3⑤在实践拍摄当中,我们常常会利用斜侧面角度的这个特点,并且结合光线照明处理,将影响主题表现的局部,被拍摄物体有缺陷的局部处理在远离镜头的一侧,这种方法叫做“藏拙〞。=6\*GB3⑥斜侧面角度还有利于表现空间透视感和物体的立体感,斜侧面角度至少可以看到物体的两个面及其接点和连线,可以化平行线条为斜线条;可以形成物体影像的近大远小,线条会聚等有利于表现空间透视、空间深度的特征,这一点结合俯仰角度拍摄会更加明显。=7\*GB3⑦斜侧面角度可以充分利用画面对角线的容量,有利于形成对角线构图,可以使这些延伸线条在画面中保存得最长,似乎空间被扩充了。对角线构图又会使画面显得均衡和谐,并充分利用了画面空间。=8\*GB3⑧在电视摄影当中,斜侧面角度还常常被用来有重点地交代相互联系的事物,可以用来表现画面纵深空间相互联系的事物。=9\*GB3⑨斜侧面角度还有利于表现动势、动感。如果说单纯的正面,侧面静态有余而动感缺乏的话,那么斜侧面往往显得动感较强。从斜侧面拍摄景物总是处在侧面和正面之间不稳定状态,总有一种向正面或向侧面运动的内在张力给人以较强的动感。=10\*GB3⑩在电视访谈节目当中,斜侧面角度常常被用来作为主角度,拍摄被采访者和采访记者都是采用斜侧面,但是要注意两者在画面中的位置,视线要相反、相对,这样可以保证被采访者和采访记者的正常交流,在电视谈话节目中,也可以用斜侧面角度拍摄“过肩镜头〞,使被采访者和采访者互相为前景和后景,既能交代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又可以使画面具有一定的空间深度感。106、如何利用斜侧面角度拍摄过肩镜头?=1\*GB3①前景中的人物一般不需要保存的十分完整,为了保证主体人物的突出程度,前景中人物一般只保存1/3左右。=2\*GB3②拍摄过肩镜头所用的镜头焦距一般不可过短应采用标准镜头或长焦镜头拍摄,主要是为了防止产生前景人物和主体人物较大的变形和大小差异,造成视觉上的不适。=3\*GB3③过肩镜头的拍摄一般应注意从个子较矮或者位置较低的人背后拍摄,应回避从个子较高或位置较高的人物背后拍摄,因为如果从个子大或位置较高的人物背后拍摄,就会造成前景显得过分高大,而主体人物成像过于渺小,不利于主体突出,有碍人们对主体的关注。107、什么是反面角度?反面角度既从物体背后拍摄,与正面角度正好形成180º角。108、在摄影中反面角度能起到什么作用?=1\*GB3①在拍摄方向的四种角度中反面角度是一种较少被采用的角度,但是它往往能产生特别的效果,比较含蓄,给观众留下的联想,想像的空间比较大,可以引人思考。=2\*GB3②反面角度往往会给观众带来很强的参与感、亲切感、伴随感。它能将主体人物和他们所关注的对象表现在同一个画面上,观众可以看到主体人物面对的人和事,也就容易体会主体人物的所思所想。=3\*GB3③反面角度往往有一定的悬念效果,事物的反面往往只能提供该事物的一小局部特征,当人们对一个事物的反面发生兴趣的时候,根据人的正常心理反响,也就会更加企盼知道它的正面状况,从而全面的把握一个事物,这种期盼心理往往会被创作者用来设计矛盾冲突和推进情节开展的一种手段。往往会形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戏剧效果。=4\*GB3④反面角度具有借实写意的效果,而且立意深刻,它认为人们看到的是一个事物背影的具体形象,但是画面却往往是表达画外之意。=5\*GB3⑤在反面角度中,人物或事物的神情、细节降到次要地位,姿态、轮廓变为刻画人物或事物的主要语言,要注意背影的传情写意,它着意刻画人物的姿态、轮廓,并选择提炼典型线条。109、拍摄高度不同会对画面产生哪些影响?拍摄高度不同会影响到画面中地平线的上下,景物在画面中的位置,前后景物的显现程度,景物的远近距离感等。110、拍摄角度分为哪几种?根据拍摄高度的变化,人们一般把拍摄角度分成水平角度拍摄、仰角度拍摄、俯角度拍摄和顶角度拍摄四种根本角度。111、什么是平角度拍摄?平角度拍摄既摄影机镜头与被拍摄对象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这个角度符合或接近人们平常的视觉习惯和观察景物的视点。112、平角度拍摄给人的感受是什么?平角度拍摄所得画面的透视关系,结构形式和人眼看到的大致相同。给人以心理上的亲切感,适于表现人物的感情交流和人物的内心活动,日常摄影中,这种角度、高度运用最多。113、平角度拍摄有什么特点?平角度拍摄是最不容易出特殊画面效果的角度,平角度拍摄的画面往往显得比较规距、平稳。平角度拍摄往往给观众带来平等、客观、真实、自然的感觉,角度本身不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114、在平角度拍摄中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GB3①是选择简化背景,平角度拍摄容易造成主体与背景景物的重叠,要想方法防止杂乱的背景或用一些可行的技术与手法简化背景。=2\*GB3②要注意防止主次不分,防止形象平铺直叙,要想方法突出主要形象。=3\*GB3③要注意防止地平线分割画面,可以利用前景,人为地加强画面透视,打破地平线无限制的横穿画面;或者利用上下不平的物体如出恋、岩石、树木、倒影等来分散观众视线的注意力,减弱地平线横穿画面的力量;还可以利用纵深线条,即利用画面中从前景至远方所形成的线条变化,引导观众视线向画面纵深运动,加强画面深度感,利用纵向的力量减弱横向地平线的分割力量;此外还可以利用空气介质,利用天气条件变化,如雨、雪、雾、烟等增强空间透视感,弱化画面的平面感,减弱地平线在画面中的作用。=4\*GB3④在平角度拍摄时主要通过景物的选取,位置的安排、不同焦距镜头的运用,明暗虚实的处理,色彩光线处理来完成。在主题表现允许的情况下,要大胆变换高度,这样才能给画面构成带来丰富的变化,对事物表现才会更加多姿多彩。115、什么是仰角度拍摄?仰角度拍摄即摄影机镜头处于视平线以下,由下向上拍摄被拍摄物体。116、仰角度拍摄都有哪些特点?=1\*GB3①仰角度拍摄有利于表现处在较高位置的对象,利于表现高大垂直的景物,特别是景物周围拍摄空间比较狭小时,更可以利用仰拍角度,充分利用画面的角度来包容景物的体积。=2\*GB3②仰角度拍摄跳跃动作,有夸张跳跃动作高度的作用,它强化了画面的空间透视,往往衬以天空、屋顶等事物作背景,可以使跳跃动作显得轻盈而且高度很高,当运用广角镜头拍摄时,这种效果更为明显。=3\*GB3③仰角度拍摄往往有较强的抒情色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抬头仰视,除了观察一个高大的事物外,都是由于有强有力的吸引,都是伴随着某种心理因素。仰角度拍摄使物体变得高大,使动作力度夸大,这使得仰角度拍摄有利于表达作者的独特的感受。使画面中的物体造成某种优越感,表示某种赞颂,胜利、高大、敬仰、庄重、威严等,具有特殊功能,可以给人们像征性的联想,暗喻和潜在意义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4\*GB3④仰角度拍摄可以表达正面、褒义、赞颂的主观感情色彩,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仰角度拍摄代表的感情色彩并不一定全是正面的,褒义的感情色彩,在某些场合仰角度拍摄也可以表示反面的、贬义的感情色彩,它可以表示盛气凌人,气势汹汹,飞扬跋扈,威压感,压抑感等感情色彩。由于仰角度拍摄具有强烈火的主观感情色彩,所以在日常拍摄当中切忌滥用。=5\*GB3⑤仰角度拍摄还有利于筒化背景,它往往能够找到干净的天空、墙壁、树木等作背景,将主体背后处于同一高度的景物避开。在筒化背景的同时,仰角度拍摄还可以加强画面中动作的力度〔木匠锯木头〕=6\*GB3⑥利用广角镜头近距离仰角度拍摄可以使前景物体变得高大,有夸张作用,而背景中的事物在高度上那么会有所压缩,在画面中的位置偏下,仰角度拍摄突出了前景景物的地位,这种方法被人们称为“配景缩小法〞=7\*GB3⑦仰角度拍摄使景物本身的线条产生向上的会聚,尤其是使用广角镜头时,这种会聚趋势会使景物产生一种向上的冲击力,变形效果极为鲜明,具有夸张效果。对于这种变形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否那么会影响形象的朔造和主题的表达。=8\*GB3⑧仰角度拍摄还可以形成上下景物的比照、联系。贴近画面下方的一个物体,仰角度拍摄,可将其上方的某物包容进画面,可以深化主题丰富画面内涵。=9\*GB3⑨仰角度拍摄同时还使画面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前南斯拉夫拍摄的电影?桥?〕=10\*GB3⑩仰角度拍摄往往使地平线处于画面的下方,可以增加画面的横向空间展现,画面显得宽广、高远,如果地平线处理在画外,画面往往为大仰角拍摄,画面形式感加强,空间展现减弱,主观因素加强。117、什么是俯角度拍摄?俯角度拍摄即摄影机镜头处在正常视平线之上,由高处向下拍摄被拍摄体。118、俯角度拍摄的作用有哪些?=1\*GB3①俯角度拍摄有利于展现空间规模、层次,可以将远近景物在平面上充分展开,而且层次清楚,有利于展现空间透视及自然之美,它有利于表现某种气氛、地势。如山峦、丘陵、原野等,有利于展示画面中物体间的相互关系,相互间的方位关系。=2\*GB3②俯角度拍摄具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它往往表示反面的贬义的感情色彩,有时也表示一种威压、蔑视的感情色彩,这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心理定势有关。=3\*GB3③俯角度拍摄与对角线构图结合,可以充分利用画面空间,充分展示空间纵深感,充分展示纵深线条。=4\*GB3④俯角度拍摄会改变被拍摄事物的透视状况,形成在垂直方向上上大下小的变形,这种变形在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时更加明显,要注意加以控制,在影视摄影当中,我们常常运用俯角度造成的变形贬低或者丑化某些事物。=5\*GB3⑤俯角度拍摄还具有简化背景的作用,它可以找到单纯的、干净的地面、水面、草地等作为背景,可以避开地平线以及地平线上众多的景物。如果拍摄距离比较远,那么不仅背景被简化了,被拍摄主体的细部也将隐没,而只剩下简洁的轮廓、线条、色块和图案,具有简化构图的能力。=6\*GB3⑥俯角度拍摄可以造成前景景物的压缩,使前景中的物体在画面中处于偏下的位置,显得渺小,使后景中的事物处于画面中偏上的位置,显得突出。俯角度拍摄对跳跃动作高度的表现具有压低作用。居高临下地拍摄,使得跳跃物体无法摆脱背景中的地面、景物。跳跃物体与地面景物重叠,相混相杂。俯角度拍摄使物体的顶面变化成可见的,还有助于富有表现力地表现出物体的立体状态和体积。俯角度拍摄往往使地平线位于画面的上方;可以增加画面的纵深感,使画面显得深远,透视感强。如果地平线处理在画外,那么往往是采用大俯角度拍摄,空间表现指向明确,观众的注意力将被集中在画框之内的空间。119、什么是顶角度拍摄?顶角度拍摄即摄影机镜头垂直或近似地从被拍摄体上方自上而下拍摄。120、顶角度拍摄都有哪些作用?=1\*GB3①这种角度在日常拍摄中用的比较少,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较少有这种自上而下几乎垂直的看视经验,所以这种角度可以改变人物正常观察景物时看到的情形,画面各局部配置有较大变化,画面效果往往比较奇特,给观众带来的心理感觉比较强烈。〔前南斯拉夫拍摄的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2\*GB3②顶角度拍摄有利于强调人物、景物造型上的图案变化,它往往用于展现平面上组成的某种图案的美感。如展现水上芭蕾比赛的造型,展现舞蹈造型,展现大型团体操造型等;在静物摄影当中,景物的安排往往在平面上开展,但是最终拍摄还要从这一角度进行。=3\*GB3③顶角度拍摄还可造成被拍摄物体上下局部大小的悬殊比照,物体从上到下急剧收缩,可以造成较大的物体影像变形,视觉效果独特;顶角度拍摄让观众居高临下,获得心理上的某种优越感。=4\*GB3④顶角度拍摄具有化立体为平面的能力,被拍摄体周围的空间被大大压缩,物体的顶面成为最突出的局部,远距离顶角度拍摄可以防止难以表现的杂乱和细小线条,并以宏观气势和大的线条脉络取胜,具有形成单纯构图的能力,还可以将繁杂景物化为统一的色块,单纯的线条,深沉的影调,这一点在航拍中表达的更为明显。121、在摄影中拍摄距离都有哪几种变化?在摄影当中有两种拍摄距离的变化,一种是摄影机到被拍摄物体之间的实际空间距离即摄影机离被拍摄物体的远近;另一种拍摄距离是指拍摄时所选用的镜头焦距的长短,即不改变摄影机和被拍摄物体的实际空间距离,而是用不同焦距镜头求得距离变化,长焦距镜头在同一距离上比短焦镜头距离要近,反之那么远。122、在同一距离上用不同的镜头拍摄所得到的画面效果有什么不同?=1\*GB3①在实际拍摄当中,我们可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获得同一被拍摄主体,同一景别的画面。一种方法是利用较短焦距的镜头在比较近的距离上拍摄某一被拍摄物体;另一种方法是利用较长焦距的镜头在比较远的距离拍摄主体的景别大小是一样。但是严格来说,这两种画面的总体效果却并非一样,两种画面结果的区别主要表达在画面的景深、画面的空间感、画面的色彩、画面的清晰度等方面。=2\*GB3②在画面景深方向,用短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空间透视感较强,画面前后的远近距离较强;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空间透视感较弱,画面的景深被压缩了。=3\*GB3③在画面的空间感方面,用短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空间透视感较强,画面前后景物的远近距离感较强,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空间透视感较弱,画面前后景物的远近距离感较弱。=4\*GB3④一般来说,在画面的色彩方面短焦距镜头拍摄,由于距离较近和空气中介质较少,色彩比较饱和、鲜艳;长焦距镜头拍摄,由于距离较远和空气介质较多,镜头的镜片较多,画面色彩比较淡雅、柔和。=5\*GB3⑤在画面的清晰度方面,短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焦点一般比较坚实,画面清晰度较高;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焦点一般较软,画面相对柔和,所以长焦距镜头常常被人们称为“柔焦镜头〞。123、在拍摄方向和拍摄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拍摄距离对画面的影响主要有哪几个方面?=1\*GB3①带来视点的变化:距离变化可以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观看的心理。=2\*GB3②会带来画面的容量的变化:画面再现,表现可以有明确的指向性,靠近被拍摄体,空间环境变小,被拍摄物体形象随着视距接近而变大;远离被拍摄体,空间环境变大,被拍摄物体随空间距离变化而变小。=3\*GB3③影响画面的透视效果:处于不同空间的景物,由于随着拍摄距离的改变,它们之间的线条透视性质也在发生变化,拍摄距离越远,处在不同的景物之间的纵深和空间感越差,反之,其纵深感和空间感就越强。=4\*GB3④拍摄距离还会影响物体的立体形态:占有三度空间的物体,都具有一定长度、高度和宽度,由于与镜头的距离远近不同,其透视状态也同,所以拍摄距离的远近,也影响着物体各局部的比例,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体影像的性质,轮廓形状。拍摄距离对画面的影响最为明显的表达是画面景别的变化,即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景别不是强调被拍摄物体在画面中的比例,而在于完成作品所赋予的使命。景别是所有影视工作者必须了解的概念,对于从事影视摄影的人员,景别更是非常重要。124、画面景别的改变会产生哪些影响?景别首先表现在对空间的再现,不同景别所包括的空间范围不同,对空间的展示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从摄影机摆脱了“乐队指挥〞的固定拍摄方式开始变换位置和运动拍摄那天起,电影对于空间的表现就不再是不变的了,人们有可能通过一个固定的边框,看到由宏观到微观的各种空间,人们可以坐在一个画框前面,转瞬间上天入地,甚至可以进入事物内裤观察。电视从一开始就继承了电影开展的成果,影视摄影不仅能够表现人们正常视野之内的任何空间;还可以超越人类自身生理的限制,大大地拓展人类的视域。景别的产生有利于被拍摄事物的表现。景别不同对事物的表现也不同,表现方式、表现程度不同。对事物不同区域的选择,对事物不同区域的突出或者弱化,表达着创作者对事物的分析,判断及审美追求。选用不同景别,有时会使画面超出被拍摄事物的本来意义,表意性大大加强。=1\*GB3①景别可以使创作者有效地标准、限制、引导观众的注意力。不同景别的变换,都是创作者的有意安排,创作者在充分了解观众视听感知心理的根底上,可以引导、限制观众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来观看和读解影视作品。=2\*GB3②景别的存在、变化、排列,可以产生节奏,可以形成影视作品的叙事方式和画面风格。画面景别是画面语言的根本单位,不同景别有不同的表现力,景别的变化往往伴随情感的变化,景别越小情感越倾向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或事物的内在本质。不同景别的画面组合在影视中,可形成不同的句式。景别由长到短呈“前进句式〞,节奏越来越快,景别由小到大呈“后退式句式〞,节奏越来越慢,两者交替重复形成“跳跃式句式〞,节奏时快时慢具有变化。=3\*GB3③景别的变化是人类正常视觉心理感受的需要,人们正常的视觉感知要求影视画面丰富多变,除了进行有效的场面高度之外,画面景别变化可以直接从外部改变观众对事物的视觉感知范围和程度,满足观众求新、求全、求深刻的心理需求,景视作品需要将多个镜头画面组接到一起才能完成叙事表意,这就产生了画面切换和蒙太奇。编辑拍摄于同一场景或者同一事物的画面时,如果上下画面没有景别上的差异,没有角度上的变化,那么观众就会在视觉上感到跳动和心理上感觉不够顺畅。125、景别的大小会对画面产生哪些影响?画面景别的处理是创作者主观创作意图的表达,取决于创作者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表现,同时画面景别也要受到客观拍摄场景,拍摄手段的限制。在影视摄影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GB3①拍摄场景空间的广度和深度,决定对画面景别的设计与处理。一般来说,场景空间越大,画面景别也就有可能越大,而如果场景空间较小,画面就不可能出现远景等大景别画面。画面景别变化需要足够大的拍摄空间,狭小的拍摄空间对于角度选择、机器位置安排、距离调整、光线处理都会带来很大制约,在电视纪实摄影中,这一影响更加明显。在电视摄影中,不仅要把空间表现的完整丰富,还要真实地表现空间大小、透视等特征。=2\*GB3②在镜头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摄影机距离与被拍摄体越近,画面景别越小,被拍摄体成像越大,对被拍摄体的表现越细致,对空间环境表现越差;摄影机距离被拍摄体越远,画面景别越大,被拍摄体成像越小,对被拍摄人体的表现越简约,对空间关系,环境交代越清楚。由于摄影机镜头最近调焦距离是有限度的,所以摄影机与被拍摄体之间的物理距离对画面景别的影响也是有限度的。一般情况下,画面景别最小不会小于摄影机处于镜头最近调焦距离时的景别。在目前的摄影机镜头上往往有微距摄影装置,这一装置可以使摄影机的拍摄位置更加接近拍摄体,画面景别也有可能进一步缩小,画面的视觉效果也更加独特〔显微投影〕在实际拍摄当中,摄影机至拍摄体之间物理距离的改变主要通过被拍摄体的运动,摄影机的运动,被拍摄体与摄影机的综合运动来实现被拍摄场面调度的重要方面,是从画面内部对画面景别的自然改变,这种景别的改变往往伴随着物体运动逐渐完成的,观众往往不太注意,可以形成视觉感知,心理感受上的流畅感。摄影机运动是从外部对画面景别的强制改变,观众往往比较敏感,摄影机运动会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刺激和极大的心理满足,用不好那么会让观众觉得画蛇添足,不知所以。变焦点的使用在不改变摄影镜头焦距,被拍摄体静止不动,摄影机静止不动的前提下也可产生画面景别的变化,这种画面景别的变化在一个镜头内完成,自然流畅地完成了画面主体的转换和注意力的转移。所谓焦点就是被拍摄主体至摄影机成像的物理距离,所以焦点的转换归根结底属于摄影机至被拍摄体之间物理距离的改变。126、镜头的集中与画面景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摄影机镜头的焦距会直接影响到画面景别的大小,在摄影机至被拍摄体之间的物理距离不变的情况下,焦距越长,那么画面景别越小,被拍摄体成像越大,对被拍摄体表现越细致;焦距越短,那么画面景别越大,被拍摄体成像越小,对被拍摄表现越粗略。摄影镜头的焦距还直接影响到对画面空间的表达。焦距越长,景别越小,画面所包含的空间范围越小,空间景物越少,空间关系得不到清楚的交代,焦距越短景别越大,画面包含的空间范围越大,空间范围越大,空间景物越多,空间关系交代的越完整清晰。摄影镜头焦距还影响到被拍摄体成像深度感的表现,焦距越长景别越小,画面的视角范围越窄,画面的景深范围越小,环境景物被虚化程度越高,空间透视和景物远近距离感觉越弱;焦距越短景别越大,画面的视角范围越宽,画面的景深范围越大,环境景物前后清晰范围越大,空间透视和景物远近距离感觉越强。127、变焦距镜头在影视摄影中可起到哪些作用?变焦距镜头的使用,使摄影师可以在物理距离不变的情况下,轻松地变换画面景别,这为摄影师调整画面构图,记录完整的过程提供了方便。变焦距镜头推拉拍摄,不仅改变了画面景别,而且也改变了画面空间关系,改变了画面的前后景状况,变焦距镜头推拉拍摄的画面不是“接近〞或“远离〞被拍摄体,而强行“放大〞或“缩小〞被拍摄体,拍摄者必须注意这种心理感受的根底。还要注意的是变焦距镜头的推拉需要占用一定时间,这个时间过程有可能形成一种“积累〞效果,有时也会造成画面的“拖沓〞、“冗长〞,要减少无谓的变焦距推拉,要防止滥用变焦距镜头。在影视摄影当中,由于要考虑到上下镜头对于同一空间的表现的统一,上下镜头的组接要顺畅,所以在拍摄同一空间地位对等的事物时,要注意保持镜头焦距的统一。比方在电视节目中拍摄访谈,在拍摄反打镜头时,拍摄记者所用的镜头焦距、画面景别和拍摄被采访者时所用的镜头焦距、画面景别要一致。〔但在需要时也可以不一致〕128、决定画面景别的主要条件是什么?=1\*GB3①场景空间〔大小〕。=2\*GB3②摄影机到被拍摄物体的物理距离。=3\*GB3③镜头的焦距〔长短〕。=4\*GB3④创作者的主观意图。129、景别的大小对画面会产生哪些影响?一般来说,拍摄场景空间越大,画面景别也就会越大,如果场景空间小,画面就不可能出现大景别的画面。画面景别的变化需要有足够大的拍摄空间。狭小的空间会对拍摄角度的选择,机械位置的安排,距离调整、光线的处理、空间的表现、物体的透视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影响。130、镜头的焦距与画面景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GB3①摄影机镜头的焦距会直接影响到画面景别的大小,在摄影机到被拍摄体之间的物理距离不变的情况下,焦距越长,画面景别越小,被拍摄体成像越大,对被拍摄体表现越细致;焦距越短,画面景别越大,被拍摄体成像越小,对拍摄体表现越粗略。=2\*GB3②摄影机镜头的焦距还直接影响到对画面空间的表达。焦距越长,景别越小,画面中所拍摄到的空间范围越小,空间景物越小,空间关系得不到清楚的交代,焦距越短,景别越大,画面中所拍摄到的空间范围越大。空间范围越大。空间景物越多,空间关系交代的越完整清晰。=3\*GB3③摄影机镜头焦距还会影响到画面深度的表现,焦距越长,景别越小,画面的视角范围越窄,画面的景深范围越小,环境景物被虚化的程度越高,空间适度和景物的远近距离感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