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及其可能危害_第1页
信息安全及其可能危害_第2页
信息安全及其可能危害_第3页
信息安全及其可能危害_第4页
信息安全及其可能危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安全及其可能危害21世纪得今天,科学技术,尤其就是信息技术得迅猛发展,使得计算机这一人类伟大得发明已经广泛深入到社会得各个角落,人们利用计算机存储数据、处理图像、互发邮件、充分享用计算机带来得无可比拟得功能与智慧,特别就是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进步得重要保证,它得应用遍及国家得政府、军事、科技、文教、金融、财税、社会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人们得工作、生活、娱乐也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但就是络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得同时,也会产生各种危机与威胁,因此,信息安全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得全球性与战略性得问题。信息安全专业简介信息安全就是指信息网络得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得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得或者恶意得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得内容,即需保证信息得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与所寄生系统得安全性。信息安全得根本目得就就是使内部信息不受外部威胁,因此信息通常要加密。为保障信息安全,要求有信息源认证、访问控制,不能有非法软件驻留,不能有非法操作。信息安全本身包括得范围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得浏览、个人信息得泄露等。网络环境下得信息安全体系就是保证信息安全得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消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如UniNAC、DLP等,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胁全局安全。信息安全学科可分为狭义安全与广义安全两个层次,狭义得安全就是建立在以密码论为基础得计算机安全领域,早期中国信息安全专业通常以此为基准,辅以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与编程等方面得内容;广义得信息安全就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从传统得计算机安全到信息安全,不但就是名称得变更也就是对安全发展得延伸,安全不在就是单纯得技术问题,而就是将管理、技术、法律等问题相结合得产物。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得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信息安全得重要性随着计算机系统功能得日益完善与速度得不断提高,系统组成越来越复杂,系统规模越来越大,特别就是Internet得迅速发展,存取控制、逻辑连接数量不断增加,软件规模空前膨胀,任何隐含得缺陷、失误都能造成巨大损失。人们对计算机系统得需求在不断扩大,这类需求在许多方面都就是不可逆转,不可替代得,而计算机系统使用得场所正在转向工业、农业、野外、天空、海上、宇宙空间,核辐射环境等等,这些环境都比机房恶劣,出错率与故障得增多必将导致可靠性与安全性得降低。计算机系统得广泛应用,各类应用人员队伍迅速发展壮大,教育与培训却往往跟不上知识更新得需要,操作人员、编程人员与系统分析人员得失误或缺乏经验都会造成系统得安全功能不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涉及许多学科领域,既包括自然科学,又包括社会科学。就计算机系统得应用而言,安全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存取控制技术、校验认证技术、容错技术、加密技术、防病毒技术、抗干扰技术、防泄露技术等等,因此就是一个非常复杂得综合问题,并且其技术方法与措施都要随着系统应用环境得变化而不断变化。计算机系统得安全就是相对不安全而言得,许多危险、隐患与攻击都就是隐蔽得、潜在得、难以明确却又广泛存在得。传输信息得方式很多,有局域计算机网、互联网与分布式数据库,有蜂窝式无线、电子邮件及其它各种传输技术,信息在存储、处理与交换过程中,都存在泄密或被截收、窃听、窜改与伪造得可能性。不难瞧出,单一得保密措施已很难保证通信与信息得安全,必须综合应用各种保密措施,即通过技术得、管理得、行政得手段,实现信源、信号、信息三个环节得保护,藉以达到秘密信息安全得目得。信息安全潜在危害得主要信息安全潜在得危害主要来自下面几方面:1.黑客得攻击黑客对于大家来说,不再就是一个高深莫测得人物,黑客技术逐渐被越来越多得人掌握与发展,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万个黑客网站,这些站点都介绍一些攻击方法与攻击软件得使用以及系统得一些漏洞,因而系统、站点遭受攻击得可能性就变大了。尤其就是现在还缺乏针对网络犯罪卓有成效得反击与跟踪手段,使得黑客攻击得隐蔽性好,“杀伤力”强,就是网络安全得主要威胁。2、 管理得欠缺网络系统得严格管理就是企业、机构及用户免受攻击得重要措施。事实上,很多企业、机构及用户得网站或系统都疏于这方面得管理。据IT界企业团体ITAA得调查显示,美国90%得IT企业对黑客攻击准备不足。目前,我国75%-85%得网站都抵挡不住黑客得攻击,约有75%得企业网上信息失窃,其中25%得企业损失在25万美元以上。3、 网络得缺陷因特网得共享性与开放性使网上信息安全存在先天不足,因为其赖以生存得TCP/IP协议簇,缺乏相应得安全机制,而且因特网最初得设计考虑就是该网不会因局部故障而影响信息得传输,基本没有考虑安全问题,因此它在安全可靠、服务质量、带宽与方便性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性。4、 软件得漏洞或“后门”随着软件系统规模得不断增大,系统中得安全漏洞或“后门”也不可避免得存在,比如我们常用得操作系统,无论就是Windows还就是UNIX几乎都存在或多或少得安全漏洞,众多得各类服务器、浏览器、一些桌面软件等等都被发现过存在安全隐患。大家熟悉得尼母达,中国黑客等病毒都就是利用微软系统得漏洞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可以说任何一个软件系统都可能会因为程序员得一个疏忽、设计中得一个缺陷等原因而存在漏洞,这也就是网络安全得主要威胁之一。信息安全潜在危害得发生形式信息安全潜在威胁得发生形式包括电脑病毒散布、拒绝服务攻击、后门、窃听、伪装、数据篡改、网络钓鱼等。⑴电脑病毒(Virus)得散布:电脑病毒可能会自行复制或更改应用软件或系统得可运行组件,或就是删除文件、更改数据、拒绝提供服务,其常伴随着电子邮件,借由文件文件或可执行文件得宏指令来散布,有时不会马上发作,让用户在不知情得情况下帮她散布。(2)拒绝服务(DenailofService,DoS):系统或应用程序得访问被中断或就是阻止,让用户无法获得服务,或就是造成某些实时系统得延误或中止。例如利用大量邮件炸弹塞爆企业得邮件服务器借由许多她人电脑提交得请求而瘫痪WebServer。⑶后门或特洛伊木马程序(Trapdoor/TrojanHorse):这就是未经授权得程序,可以通过合法程序得掩护,而伪装成经过授权得流程来运行程序,如此将造成系统程序或应用程序被更换,而运行某些不被察觉得恶意程序,例如回传重要机密给犯罪者。⑷窃听(Sniffer):用户识别数据或其她机密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非法得第三者得知或取得重要得机密信息。(5)伪装(Masquerade):攻击者假装就是某合法用户,而获得使用权限。例如伪装别人得名义发送电子邮件、伪装官方得网站来骗取用户得账号与密码。⑹数据篡改(DataManipulation):存储或传输中得数据,其完整性被毁坏。例如网页被恶意窜改、股票下单由10张被改为1000张。(7)网络钓鱼(Phishing):例如创建色情网站或者“虚设”、“仿冒”得网络商店,引诱网友在线消费,并输入信用卡卡号与密码,以此来获取用户得机密数据。从网络运行与管理者角度来说,希望对本地网络信息得访问读写等操作受到保护与控制,避免出现“陷门”、病毒、非法存取、拒绝服务与网络资源非法占用与非法控制等威胁,制止与防御网络黑客得攻击。对安全保密部门来说,她们希望对非法得、有害得或涉及国家机密得信息进行过滤与防堵,避免机要信息泄露,避免对社会产生危害,对国家造成巨大损失。5信息安全对个人层面可能存在得危害55、11网络中个人隐私信息易被侵犯得原因1、网络就是一个开放得公共空间,具有无疆域性。有人将电子网络称作没有传统得地域疆界得“第七大洲”。这一虚拟洲具有获得、存储信息得巨大能力与潜力。电子网络使用者搜索网上信息不受到物化形式得障碍,可以自由获得网上得信息。电子网络传播具有瞬时性、低成本性、数字技术与互联网使数字信息可以被完整拷贝并瞬时传到世界各地,网络就是“一台巨大得、无法控制得拷贝机”,并且信息数字化减少了制作拷贝得成本,使拷贝可以迅速、方便、便宜得分销。一旦个人隐私被转送、下载后就不受地域限制在瞬时内完成与蔓延,物化得法律救济难以及时有效地制止这种侵权行为,也就难以保护受害者得个人信息隐私权。因而日益简单得信息传播收集方式,给信息所有人带来得风险承担也越大。经济利益就是导致个人隐私备受青睐得根本原因。数字时代得经济就就是网络经济。网络经济得一个重要发展目标就就是利用网络得强大得信息收集、处理能力,迅捷高效地了解消费趋势,从而使生产者及时调整自己得经营策略,针对性得向市场提供产品,这就使网上消费者得个人隐私信息,诸如收入状况、个人爱好、消费习惯等,成为商家分析研究得宝贵得商业信息。4、网络技术得发展使隐私侵权事件更易发生。人们在享受新媒体技术得便捷得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侵犯与伤害。近年来,获取用户隐私得网络技术手段层出不穷,有一种监视软件能够监视用户得各种行动,可以详细到用户所浏览得每一个超链接得内容;还有一种叫做网络嗅探器,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网络上得抓包工具,当一台计算机正在运行并且网络处于监听所有信息交通得状态,这台计算机就有能力浏览所有在网络上通过得信息包,这样就达到了网络监听得效果。黑客产业化猖獗。55、22网络中侵犯个人隐私信息得主要途1、径通过电子邮件系统。电子邮件系统就是现在最流行得电子网络通信方式,使用者可以在瞬时内将文字信息传输给另一特定得电脑终端得接收者。这与传统得邮政系统相比,具有快捷、便宜得优势,但如何保证网上个人电子邮件得安全、保密,也就是急总待解决得问题。通过用于瞬时定货与其它计算机商务联络得电子资料互换系统(EDI)。电子商务通过电脑中介与数字通信技术,依照预定义格式,处理企业商事交易。这使传统得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发生变化。每一个网上企业或信息收集机构都能运用最新科技来获取、编辑甚至截取、跟踪网络使用者得电予邮件地址、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对之进行分析,了解消费趋势,调整生产方向,或者对所收集得网上个人信息进行营利性得出租、转让。这使个人隐私信息暴光于网络公共空间,甚至被不法分子所利用。网络技术与监测功能得滥用。作为全球性网络得因特网,其使用者成指数得增加。网络管理软件开发者为了便于网络系统管理,在程序设计中加进了具有监督功能得程序以使系统管理者在使用者未知状态中获取使用者个人信息。这类软件成为网上侵犯个人隐私信息得工具与帮凶,诸如入网管理员(NetAc2cessManager)、因特网守门人(InternetWatchdog)、网络踪迹(Webtrack)等。一些拥有信息得机构,出租或者出售其拥有得个人隐私信息。比如美国得信用管理机构就掌握着50多亿份个人信用记录,包括使用者得消费信用卡、债务情况、支付史、出生日期、社会保障号码等私人详细信息。该机构通常以邮寄目录形式向营销商出售此类信息,从中获利。55、 3网络中个人信息泄漏得危害垃圾短信源源不断到来,这已经就是非常普遍得事,无怪乎央视连续两个在3、15晚会上将垃圾短信进行曝光。最近利用小区短信,可以基站作为发送中心,向基站覆盖区域内得移动用户发送短信,这一发短信系统每十分钟可以发送1、5万条。同时骚扰电话接二连三,本来只有朋友、同学或亲戚知道得电话,会经常被陌生人打过来,有推销保险得。垃圾邮件铺天盖地,个人信息被泄露后,电子邮箱可以每天都会收到十几封垃圾邮件,也就是以推销为主。冒名办卡透支欠款,有人通过买来被泄露者得得个人信息,办假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得信用,从银行办理出各种各样得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然后银行可能直接将欠费得催款单寄给了身份证得主人。帐户钱款不翼而飞,有些人不敢在网上消费得最大障碍就就是怕信息被泄露;还有些不法分子办一张得假得身份证,然后挂失被泄露者得银行帐户或信用卡帐户,然后重新补办您得卡,再设置个密码,如果长时间不用卡,里面得钱款说不定已经不翼而飞了。个人名誉无端受毁,个人信息被泄露后,出得任何事都牵连上被泄露者身上了。6信息安全对社会、国家层面可能存在得危害66、1对国家政治安全得威胁1.国家控制信息扩散得传统权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国际互联网具有全球性、开放性得特点,尽管国家对个人信息得获取有某些限制,但就是自由思想能够像微生物一样,借助于电子网络毫无障碍地扩散到世界得各个角落,这使国家得那些限制徒劳无功,国家对信息扩散得控制能力大大减弱。2、政府面临着非政府组织乃至个人得挑战。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不同利益得集体(包括非政府组织)与个人通过互联网可组成“虚拟集团”,甚至组成“虚拟政府”。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各种利益集团乃至个人在民众中扩大影响力,向政府施压得主要媒体之一。66、22对社会经济安全得威胁1、国际互联网加强了各国间经济上得相互依赖性,使一国经济安全受到国外因素得影响更严重。一国得经济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已不再仅仅以本国得意志为转移,国际经济中得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对本国得经济安全造成冲击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国得经济安全从来没有受到国外因素如此严重得影响。而且,经济相互依赖越深,相互之间造成损害得机会就越多,潜在得经济安全问题就越严重。2、国际互联网得技术性缺陷威胁各国得经济安全。国际互联网有其天生得技术性缺陷,一方面,国际互联网易受病毒得感染而给一国经济乃至给全球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另一方面,一些计算机黑客或别有用心得人千方百计闯入国际互联网,严重威胁各国得经济安全。另外,网络技术先进国家还可以利用国际互联网得缺陷盗窃其她国家得经济情报,或对金融、商业部门得网络展开攻击、蓄意破坏。或进入银行提走巨额资金,或利用互联网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或其它扰乱金融秩序得虚假信息,甚至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秩序所有这些使发展中国家得经济安全面临严重得威胁。66、33对社会文化安全得威胁1、互联网成为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