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单元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它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春秋战国时期,曾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是儒学的产生时期。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经过孟子、荀子等对儒家思想的阐发和改造,成为大宗。至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糅合儒道,将儒家思想与神道观结合,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君权神授”,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单元概述宋明时期以两程(程颢和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思想家糅合道家、释家思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并将君臣父子的人伦关系解释为“天理”之体现,主张“灭人欲,存天理”,形成程朱理学。理学使封建等级秩序伦理化,人伦道德严密化,顺应了封建等级秩序,成为儒学的另一个高峰期。南宋的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朝的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物”和“理”都是“心”中派生出来的,成为理学的旁支---陆王心学。当程朱理学被官方利用、逐渐丧失自身活力以后,明清时期一些有文化个性的学者再一次开创了思想活跃的局面,批判继承传统儒学,开启了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单元易错易混点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2.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是“仁政”。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4.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比较古代民本思想以“君”为本,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5.心学与理学有明显的不同从哲学观上看,程朱理学坚持“性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起一套以“理”为本体、以“穷理尽性”为方法的理学体系,属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则坚持“心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了一套以“心”(道德仁心)或“良知”为本体、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为方法的心学体系,属主观唯心主义。从道德主张上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而心学则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应运而生初步发展春秋演变线索魏晋南北朝正统思想遭到打击西汉武帝秦朝战国宋明面临挑战隋唐新发展明清之际新体系—理学批判继承,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近现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中国共产党:洪秀全对儒家思想的利用,将儒家大同思想与西方基督教义以及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创立了拜上帝教;建立政权后又将儒家经典贬斥为“妖”。继续把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康有为赋予儒家思想新的内容,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辛亥革命后----继续受冲击,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学校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新文化运动前期---全盘否定儒家思想,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儒家思想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儒学统治地位彻底动摇;改革开放后---儒学焕发新春。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发展。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百家争鸣,科技文化事业有一定发展。军事上: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总之,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出现两个发展趋势:一是政治上从分裂走向统一;一是社会形态从奴隶社会转向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A.孔子(圣人)---春秋时期儒家学说创始人核心“仁”: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实施方法“忠恕”之道改良政治仁的实质:a.民本思想(抑制暴政,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b.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奴隶主贵族)“礼”:周礼实施方法“克已复礼”“正名”礼的实质:礼是指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克己复礼实际上是维护西周奴隶制统治秩序,代表奴隶主利益。儒家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A.孔子(圣人)---春秋时期儒家学说创始人2.哲学思想:a.承认天命是不可抗拒的存在;b.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人本主义思想)3.教育思想:①教育原则:有教无类;②教育方法:因材施教;③学习态度:实事求是;④学习方法:反复温习;学思结合;坚持真理;A.孔子(圣人)---春秋时期儒家学说创始人4.地位及影响地位: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孔子的政治思想对我国的政治建设影响深远;孔子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影响深远;对于世界,特别是东南亚地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客观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分裂割据,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而且当时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以图自强。主观方面: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探究1:孔子的主张为什么在当时不被采纳?儒家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B.孟子---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①政治思想——“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②伦理观——“人性本善”③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C.荀子---战国时期儒家思想集大成者①政治思想——治国要以礼教为主,礼法并用和民本思想(“君舟民水”)②伦理观——“人性本恶”③哲学观——“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对孟子和荀子的评价: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人性论政治思想仁的思想荀子孟子孔子比较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仁者爱人以德治民性相近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仁义君舟民水性恶论1)主张“兼爱”“非攻”把“兼爱”称为“仁”,但和孔子的“仁爱”有所不同:孔子为有差别的“爱”,而墨子则是“博爱”,是不分等级贵贱的。“非攻”是主张各国和平共处,反对战国时期不义的兼并战争。2)提倡“尚力”,主张“节用”“节葬”即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墨子的思想:
墨家学派的地位变迁墨家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利益。战国时期一度成为显学,也曾经被其它学派广泛吸收征引。墨家学派为什么能够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
战国时期,奴隶制已走向瓦解,大量小生产者应运而生。墨家学派的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在当时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战国以后,为什么不受重视?后来统治者重农抑商,手工业受限制。1)提出了“齐物”的观点,即齐一万物,任何事物本质上相同,没有区别。2)提出了“逍遥”的人生哲学,即对事物变化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3)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需服从自然规律。成就:在文学艺术上,如寓言、散文上有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庄子的思想
请思考:什么是法、术、势?“法”是指官府制定的法律,它好比马笼头,是起规范作用的;“术”是指任免、考核臣下的方法,它好比是人驾驭马的方法,也就是权术;“势”是指国家政权来说的,君主要做到令行禁止,就必须以掌握权势为前提,它好比马鞭,是具有惩罚作用的权威。2.韩非子的思想1)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2)反对儒家“以古非今”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张变法革新。韩非子的思想韩非子思想的影响
韩非的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战国——秦,法家思想备受推崇的原因1.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2.适应当时社会改革和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3.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古为今用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儒家——推崇“人治”,“德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儒学的改造与独尊---西汉1.背景:a.经济发展,国家统一,中央集权需要巩固;b.黄老之学不能适应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c.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2.新儒学思想体系“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加强君权;仁政:限民名田、薄赋敛、省徭役---缓和阶级矛盾“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稳定统治秩序a.内容2.新儒学思想体系b.特点:外儒内法,兼采各家,具有神学色彩。c.目的: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以加强君权、维护专制统治。d.认识: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专制;②既宣扬“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③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它的生命力;④宣扬“天人感应”,为儒学披上神学外衣;⑤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专制皇权,因此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成为正统思想;总之,儒家新学把教育、考试与选官结合起来,在客观上促成了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尚,儒家思想逐渐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范式。从本质上看,这仍是一种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政策。汉武帝运用皇权干预思想学术,抑制了民主思想的自由发展,禁锢了思想界的探索精神,有明显的消极作用。a.汉武帝的尊儒措施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①思想: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定“五经”,兴办太学
3.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②政治:起用文学儒者参政③教育:大力推行儒学教育b.影响①新儒学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巩固了国家统一,稳定了社会秩序,同时也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②从此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和文化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为什么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①儒家崇尚“仁政”,其实质是人本主义,客观上有利于调整社会关系,安定太平;②儒家提倡“和”的精神,贴近人情,容易为一般百姓接受,既不像法家学说那样强硬,又不像道家学说那样飘渺,更便于以此推行道德教化;③儒家“中庸”学说,更适宜于各民族的心理习惯,从中国人传统心理来说,更容易认同;④儒家“大一统”理论,更利于我国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有利于我国两千多年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⑤儒家的仁爱思想、整体思想、人伦价值、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自我修养和实践五者结合,成为治国安民、经世致用、稳定社会、协调关系、完善人格的至宝,使儒家思想在我国长治而不衰。儒学的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①政治原因: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社会动荡,政治分裂,统治者要求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原因:唐宋以来,封建经济发展繁荣,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为确保对广大人民的有效控制,迫切要求建立一套对广大人民剥削和统治进行辩护的理论。③思想文化方面:儒、佛、道三教并立,“三教合一”潮流出现,儒学吸收佛道思想,体系逐步更新。④宋代环境:宋代重文轻武,科举发达,这些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和良好的学术文化环境。1.背景:程朱理学(宋:客观唯心论)陆王心学(明:主观唯心论)2.理学的两大流派
理学的创始人是北宋的程颢、程颐等人;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1.特点:复兴儒学,使儒家思想理论化和思辩化2.内容:①理是万物的本源。它体现在社会是儒家三纲五常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是人性;②把握“理”的基本方法是“格物致知”;③个人修养要以天理为准则,要“存天理,灭人欲”;④朱熹参考二程学说,将四书五经编辑成《四书章句集注》,作为后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奠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3.影响:①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②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及日本、朝鲜乃至欧洲。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九渊和王阳明吸取佛教禅宗思想,把理学发展到新阶段1.陆九渊---南宋理学家①“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②“发明本心”是求理的方法,反对“格物致知”。2.王阳明---明中期儒学代表①主张以心学更新理学,宣扬“心即理”;②“致良知”。共同点:①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理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个方面构成的,理先而气后,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心学则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离开了人的思想意识,任何事物便不存在,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②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①范围上:同属于儒学范畴,都是对儒学的发展;②主张上:都强调意识(理、心)第一,物质第二,同属于唯心主义思想体系;③实质上: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④地位和影响上:都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大成就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不同点:宋明理学的影响1.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它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对后世政治生活、文化教育、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2.积极:①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等;②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③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④理学家严谨的治学精神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3.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我们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儒学批判继承中发展--明清儒学发展到顶峰1.历史背景:(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源);政治:君主专制强化,封建统治日益黑暗腐败,封建制度日趋没落;思想:理学走向极端,八股取士,文化专制;西学东渐(近代科技传入);阶级:工商业者阶层壮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2.明清之际的思想家a.离经叛道的李贽①批判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②批判程朱理学,揭露道学家的虚伪;③批判儒学的伦理纲常,提倡个性自由和男女平等;④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认了天理的存在,动摇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封建社会大一统思想严密的控制下李贽仍能有这样的主张,说明了社会思想潮流的发展方向是不可阻挡的,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上的体现,带有民主色彩。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b.猛烈抨击君主专制的黄宗羲①批判君主专制,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②提出限制君权的民主思想,保障人民的权利;③批判“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c.大力倡导经世致用的顾炎武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以“众治”取代“独治”;②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族责任感)③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④主张因地制宜,发展工商业;d.具有唯物思想的王夫之①反对君主专制独裁;②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不断变化的③主张厚商兴商;主要思想a.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b.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c.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d.文化上:主张学以致用,反对空发议论、不切实际的学风。社会根源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c.王阳明心学体系,理学走向极端d.八股取士所形成的不务实际的学风,阻碍了文化的发展。三位思想家共同点特点: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观念,又对其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从而又一次发展了儒学,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儒学的地位。2.明清之际的思想家3.历史影响①强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给后世民主思潮以深刻启迪;②对理学的反思、批判,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③“经世致用”思想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为后世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了思想源泉;明清之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产品研发合作合同
- 2024年住宅分租法律协议样本版
- 2024常用版附期限借款合同模板
- 二零二四年度三七种植机械化服务合同2篇
- 全新药店劳动合同(2024版):劳动争议解决方式及保密条款2篇
- 2024单位个人贷款协议标准格式版
- 2024专项信息查询技术服务协议版
- 2024年商业借款协议范本简化版版B版
- 2024城市规划展示专用沙盘模型制作协议版B版
- 2024常用设备租赁协议模板大集合版B版
- 食堂服务人员配置
- 商务谈判的法律和合规问题
- 黄桃种植技能培训课件
- 山东师范大学《幼儿数学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 经济法:国有资产法律制度试题及答案四
- 我国自然灾害管理与救助体系研究
- 冬季加油站安全知识
- 患者用药教育指导单
- 2020年四川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产品技术培训方案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拨尖创新人才八年级(上)学科知识竞赛数学试卷(初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