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文学基础》一、考试有关情况说明1.考试题型与所占的比例:填写作品的作者(40%),名词解释(10%),简答题(30%),分析论述题(20%)。2.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请携带有关教材。二、期末复习方法1.认真研读教材,理清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外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掌握重要知识点。2.要结合原著及教材的相关内容,能对重点作家作品进行分析。3.本提纲中所列的重点内容,要认真梳理,纯熟掌握。三、重点内容提醒第一章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一)作家作品荷马: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奥德修纪》赫西奥德:《工作与时日》《神谱》亚里士多德:《诗学》米南德:《恨世者》、《萨摩斯女子》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波斯人》、《俄瑞斯特亚》三部曲索福克勒斯:代表作《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德斯:代表作《美狄亚》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代表作《阿卡奈人》普劳图斯:《孪生兄弟》、《一罐黄金》、《俘虏》、《吹牛的军人》泰伦斯:《阉奴》《婆母》《两兄弟》维吉尔:《埃涅阿斯记》贺拉斯:《诗艺》奥维德:《变形记》(二)名词解释1.奥林波斯神统:在希腊形成了以宙斯为中心的一组神话。雷电之神宙斯成了众神之主,以他为首的诸神按父权制氏族的方式成了一个大家族,分别掌管宇宙与人间的万事万物。重要有十二位主神。他们都住在希腊北部的奥林波斯山上,因此人们把这一组神称为“奥林波斯神统”。P22.荷马史诗:涉及《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希腊最早的两部史诗,一般认为是吟颂诗人荷马所作,故称荷马史诗。P4(三)简答题1.荷马史诗艺术特点P6(1)剪裁巧妙,结构完整。史诗没有平铺直叙十年的事件,而是集中在一小段时间中的一个事件上,从而把众多的人物、丰富的情节,广阔的历史时代生活反映出来。(2)主干与插曲结合的手法。插曲中,有的用来交代重要情节的来龙去脉,有的补充重要情节的内容。(3)人物塑造的个性化手法。众多的人并不雷同。阿伽门农的傲慢;阿基琉斯的英勇和任性等性格特性突出地表现了他们的个性。(4)客观叙述手法。没有任何主观的抒情和直接的评论。(5)史诗的诗句优美动听。想象、比方及韵律皆丰富瑰丽。此外尚有口头艺术作品常见的反复叠用手法。
第二章中世纪欧洲文学(一)作家作品但丁·阿里盖利:《神曲》、《HYPERLINK""\t"_blank"新生》、《HYPERLINK""\t"_blank"论俗语》、《HYPERLINK""\t"_blank"飨宴》、《帝制论》(二)名词解释1.骑士文学:骑士文学盛行于11—12世纪的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抱负。最早的骑士来自中小领主,它们替大封建主打仗,获得了土地和其他报酬,成为小封建主。因此,他们在思想上是支持封建等级制的。骑士逐渐形成一个阶级,。在接触了东方生活和文化之后,骑士精神逐渐形成。在骑士精神中,爱情占重要地位,表现为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敬,为她们服务,为爱情冒险,以此作为骑士的最高荣誉。不少骑士表现出锄强扶弱的一面,有时也为宗教信仰去冒险。但他们往往不顾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规定文化和生活享受,并把东方文明带回到当时仍处在相对落后状态的西欧各国。法国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重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诗体传奇)。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地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作者重要是封建主和骑士,也有少数是社会下层出身的人。法国北方骑士文学的重要成就是骑士叙事诗。骑士文学也表现出一定的反封建精神。文艺复兴运动(三)简答题1.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其代表作品的内容。P7(四)论述题1.《神曲》的两重性。P18-P19《神曲》的两重性表现在以下方面:《神曲》在构思和内容上都有受到基督教观点的支配,神秘色彩很浓,其中包含着不少神学繁琐哲学的知识、难解的象征和隐喻,以及中世纪文化领域的各种问题,是对中世纪文化的艺术总结。但作家创作《神曲》的目的不是为了宣传宗教,而是要从政治上和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的出路。在设想民族出路时,作家表现出基督教思想,认为信仰和神学高于一切,强调节俗、苦修和道德净化。但另一方面,作家所追求的抱负的内容是现世的、进步的。但丁非常关心意大利现实,他在梦幻故事和宗教性的艺术构架中,意大利当时统治者的暴政,各党派间的纷争,教皇、僧侣们的罪恶和人民的痛苦生活,意大利的混乱和劫难等等。他渴望意大利的和平统一,在地狱中对那些维护意大利和平统一的亡魂以赞扬,反之则加以痛斥;他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最讨厌那些态度暧昧、左右摇摆的骑墙派;他揭露批判教会和僧侣的罪行;他看现实中的罪恶,但仍坚信光明的未来,并不断地进行探索。这些方面都一反基督教的思想。《神曲》还存在着宗教思想体系和人文主义新思想萌芽之间的矛盾。《神曲》中所表现的宇宙观和道德观,从整体上讲都是中世纪唯心主义的宗教思想,但这些思想与教会的宣传又有所不同。他主张的苦修是靠理性指引的个人自身的修炼,并不靠教皇(教皇由于自身的贪财,贪权等问题也被放在地狱里)教会作引导,这种思想接近于代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宗教观。《神曲》在艺术上也存在着两重性。作品具有梦幻故事的形式、象征寓意的手法、象征性的结构,这都带有中世纪文学的特性。但具体描写三界时,都从意大利的现实生活中取材(意大利重要是佛罗伦萨的现实,统治者的暴政,各党派间的纷争,教皇、僧侣们的罪恶和人民的痛苦生活,意大利的混乱和劫难等等),运用写实的手法和生动贴切的比方,塑造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此外,《神曲》运用了意大利民族语言(而不是在当时被视为正统的拉丁语),借鉴了意大利的民歌形式。使文学更加接近社会。为近代运用民族语言和民族艺术的形成作出了很大的奉献。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一)作家作品彼特拉克抒情诗《歌集》蒲迦丘: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拉伯雷:代表作《巨人传》维伽:剧本《羊泉村》、流浪汉小说《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小癞子》)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努曼西亚》、《伽拉苔亚》、《帕尔纳索斯游记》、《训诫小说》、《八出喜剧和八出幕间短剧》、《贝雪莱斯和西吉斯蒙达历险记》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托马斯·莫尔:《乌托邦》斯宾塞:《仙后》马洛:《帖木尔》、《马尔他岛的犹太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二)名词解释1.文艺复兴运动:P20【“文艺复兴”一词源于意大利。十五、六世纪,在意大利一方面开始了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重新结识和发掘的热潮,后来形成一种运动。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历史学家称这场运动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是在欧洲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资产阶级以世俗的形式,借用古代文化中积极因素(古代希腊罗马进步文化中有一种肯定现世、肯定人的力量的积极乐观的基本精神,如〈荷马史诗〉、三大悲剧作家的作品,)掀起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思想的大解放,它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思想统治,推动了科学与文艺的发展。2.人文主义:P20“人文主义”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形成的世界观(是在反封建的斗争中形成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以禁欲主义为基本内容的反动世界观,矛头指向教会统治和神学思想。(三)简答题1.人文主义的特点。P21(1)赞扬人性的美好,反对神的权威。(2)人文主义思想认为幸福在人间,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3)人文主义崇尚理性,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4)人文主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和封建压迫,提倡个性解放,宣扬人的自由意志,规定提高自己的独立地位。(5)政治主张上,多数人文主义者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人文主义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反教会的革命规定。人文主义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革命规定,它作为一种指导思想,推动了这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人文主义文学的特点。P213.堂吉诃德的形象特性。P25-P26塞万提斯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的也是欧洲的一位重要作家。代表作《堂吉诃德》以史诗般的规模,其实,全面、深刻地反映了十六、七世纪西班牙的社会现实。成功地塑了不朽的艺术典型堂吉诃德。他脱离实际,耽于幻想,“失去了起码的生活嗅觉”,完全生活在幻想当中,同时又是一个抱负主义者(除暴安良,救世济人,主持正义,消除罪恶),其中有骑士文学影响,也有人文主义的内容(解救苦役犯是为了维护人们与生俱来就应享有的自由,对青年男女为争取爱情自由而反抗迫害的斗争);他的行为盲动可笑,但又出于善良的动机,表现出为实现抱负而奋不顾身的斗争精神。堂吉诃德是一个喜剧性的人物,又是一上抱负与现实脱节、崇高动机与无益动机相矛盾的悲剧性人物。这种复杂而矛盾的悲剧性格为当时西班牙现实和塞万提斯自身世界观的矛盾所决定的。4.莎士比亚的发明分期及其各时期的代表作品。P27—P29(1)明朗乐观的历史剧、喜剧时期(1590-1600)——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喜剧《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2)悲愤阴郁的悲剧时期(1601-1607)——“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悲剧《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科利奥兰纳斯》、《雅典的泰门》、阴暗的喜剧《特洛依勒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一报还一报》。(3)恢复人文主义抱负的传奇剧时期(162023以后)——《辛白林》、《暴风雨》、《冬天的故事》。(四)论述题1.分析哈姆莱特的形象P29—P30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精心塑造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他对人自身、对人类的明天满怀热爱和信心,在他看来人是“了不得的杰作”,具有“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有着无比的智慧,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人文主义教育使他胸怀远大抱负,但突如其来的巨变,使他遭受了那样多的不幸,他无忧无虑、明朗爽快的性格发生了变化。父死母嫁,奸邪当道,国内一片乌烟瘴气。他渴望用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改造社会,却又觉重任难当,难以施为。踌躇难决之下,他苦思焦急,性格一变而为忧虑沉闷,更因复仇的证据局限性,一时也找不复仇的时机,无法贸然行动,这使得他优柔寡断,迟延迟疑,戏中大段沉痛的、强烈自责的独白,反映了他痛苦、矛盾的心境。表面上看,他令人惋惜地放过了一次次行动的机会,事实上这正是敌我力量悬殊,人文主义抱负难以实现的悲剧性反映。从第三幕起,他忧郁的心情开始得到克服,崇高的抱负与责任感,使他意识到必须以行动来抗争不合理的命运,于是他雷厉风行地采用了一系列复仇措施,从采用演戏的方法从实奸王的罪行到改写密信,破坏了奸王把他放逐到英国,然后借刀杀人的诡计,最终刺杀奸王,把国事托给他志同道合的密友,这无不表现了他的机智勇敢、镇定缜密以及超人的智慧。莎士比亚恰如其分地描写了哈姆雷特性格的变化与发展。2.《哈姆莱特》的艺术成就。P30第一,在创作方法上,莎士比亚采用的是哈姆莱特在剧中曾说过的“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的现实主义。在戏剧中,作家杰出地实践了艺术要忠实于现实的美学原则。这部作品虽然描写的是丹麦历史,却真实地再现了英国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旧交替时代的矛盾斗争,形象地反映了英国社会的本质,并且是以人文主义的先进思想来描绘现实的。作品又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美好抱负,把现实主义描绘和浪漫主义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第二,《哈姆莱特》具有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特点。莎士比亚是发明戏剧情节的大师,他戏剧作品的情节又生动又丰富。《哈姆莱特》的情节错综复杂,有三条复仇线索,以哈姆莱特复仇的情节为主,雷欧提斯和丁不拉斯复仇线索为次,其中还穿插着友谊、爱情等多种关系;戏剧的场面丰富多样,从隆冬到百花盛开的春天,从城堡到平原,从深闺到坟场,从御前会议到幕后策划,从军士守卫到人民暴动,从比剑到葬礼,丰富的场面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戏剧冲突紧张、剧烈,引人入胜;悲剧性冲突中还夹杂着喜剧性因素,使情节更为丰富、生动。第三,戏剧典型人物的性格具有丰富性。莎士比亚笔下的典型人物,如奥瑟罗、哈姆莱特、罗密欧、朱丽叶、夏洛克、伊阿古等,都是深刻的共性与鲜明的个性相统一。哈姆莱特这个典型形象,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进步性与局限性,性格极为丰富。他热爱人类,善于思考,性格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及与之相适应的心灵矛盾,形成了他忧郁的个性基调,但从全剧看,他的性格又是欢乐、忧郁、延宕、行动等方面的统一。莎士比亚塑造的人物性格多特点、多情致,并不是杂乱的堆砌,而是围绕着人物的主导性格因素展开描写,最后形成统一丰满的典型。第四,戏剧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和独白这两种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形象。剧中以哈姆莱特为中心,构成了各种性格的对比关系。如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的正反对比。在复仇问题上,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福丁布拉斯又形成了鲜明对比。作品中,同类人物也有对比,如霍拉旭与哈姆莱特都怀有人文主义抱负,但二人性格迥然不同。戏剧中的独白运用有独到之处,哈姆莱特的重要独白有六处。这些独白,对丰富人物性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五,《哈姆莱特》的语言丰富,表达形式多样。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他的剧作语言丰富多样,生动有力。据说,他的剧本总词汇量达17000多个,是世界上使用词汇最丰富的作家之一。《哈姆莱特》的语言表达非常符合人物的性格与所处地位、环境。作家还时而用诗体,时而用散文体,既有深奥的哲理性议论,又有尖刻的俏皮话。此外,作家还善于运用比方和隐喻,寓意深刻又形象生动。第四章
十七世纪的欧洲文学(一)作家作品弥尔顿:诗作《失乐园》、《复乐园》、《斗士参孙》约翰·班扬:《天路历程》高乃依:《熙德》拉辛:《安德洛马克》、《费德尔》布阿洛:《诗的艺术》莫里哀:《达尔杜弗》(《伪君子》)、《可笑的女才子》、《丈夫学堂》、《太太学堂的批评》、《凡尔赛宫即兴》、《太太学堂》、《唐·璜》、《愤世嫉俗》、《乔治·当丹》、《吝啬鬼》、《贵人迷》、《女学者》、《司卡班的诡计》、《没病找病》(二)名词解释1.法国古典主义P332.“三一律”:源于对亚里士多德戏剧理论的不对的理解而编制出来的。“三一律”是古典主义规定戏剧创作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指时间、地点、情节三者的单一,即一出戏只演一件事(情节单线索),剧情必须发生在同一个地方,一昼夜内。P33(三)简答题1.古典主义文学的特性P33【政治上拥护王权,维护统一;思想上崇尚理性;艺术上模仿古典,重视规则(三一律)】(1)拥护王权,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法国古典主义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其首要特性是具有为专制王权服务的鲜明倾向性。法国是当时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专制王权为了牢牢掌握统治权,规定文武百官和老百姓都奉公守法,也规定文学语言规范化,文学样式程式化或格律化。古典主义作家在作品中肯定封建国家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首要作用,反对封建割据,主张国家统一。他们经常在作品中颂扬英明君主,欢呼“圣恩浩荡”;宣传公民义务,提倡自我克制。他们尊重宫廷艺术趣味,大多轻视民间文学,只有少数进步作家才在作品中谴责专制暴政和黑暗的封建统治,并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2)崇尚理性,把理性作为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的最高标准。古典主义理性的基本内容,是反对文艺复兴时期因反禁欲主义而出现的纵欲倾向,规定作品的主人公克制个人情欲,服从公民义务,拥护中央王权,巩固和加强统一的民族国家。但他们所谓的国家,只是指君主的国家。古典主义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都是意志坚强、善于用理性来克制感情的英雄,反面人物则常是丧失理性的极端放纵者。这种泾渭分明的形象使作品具有惩恶扬善的意义。古典主义对理性的强调,使作家们注意了人物心理的分析,却不着重抒写人物富于个性特性的思想、情绪与感受,使人物性格具有单一性和普遍性而缺少个性。(3)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重视格律。近代西欧年轻的民族国家,文化根底浅薄,为了建树自己的古典主义文学,只能把古希腊罗马文学奉为楷模。古典主义作家经常把自己在创作中的成就归功于古代作家的启示,力图从古代作品中找出某些写作的规律和规则,甚至有些则是为了当前的需要而托名古典的。例如最著名的“三一律”就是源于对亚里士多德戏剧理论的不对的理解而编制出来的。“三一律”是古典主义规定戏剧创作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指时间、地点、情节三者的单一,即一出戏只演一件事(情节单线索),剧情必须发生在同一个地方,一昼夜内。开初“三一律”中的同一故事、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理解上发生歧义。后来通过官方理论家、法兰西学士院负责人沙坡兰的严厉批评,才作出如下规定:同一故事是指情节单一,不许旁生枝蔓;同一时间是指剧情的开展不超过一昼夜;同一地点是指人物的活动固定在一个地方,舞台上始终不换景。这是法国中央集权制和法国古典主义寻求统一规则、规定艺术上的单纯集中的必然结果。(4)重视艺术形式完美,如规定戏剧结构谨严单一,文学语言准确明晰等。对文学体裁作等级划分并制定了各种体裁应当遵循的原则,如悲剧属于高级体裁,应从古代取材,写王公贵族,用亚历山大诗体,严格遵守三一律等。2.达尔杜弗的形象。P37达尔杜弗是一个十分典型的假信徒、伪君子。他标榜禁欲,事实上淫秽不堪;他伪装不爱钱财,却借口上帝的旨意,骗取了奥尔恭的所有家财;他表面上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却并不笃信上帝,为了满足肉欲,达成卑鄙的目的,甚至可以把上帝从心中拔掉。他装作不愿伤生,却欲置奥尔恭于死地。莫里哀通过达尔杜弗这一形象,深刻揭露了教会和贵族上流社会的伪善、狠毒、荒淫无耻和贪婪,突出地批判了宗教伪善的欺骗性和危害性。天主教是欧洲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在文艺复兴时期受到人文主义者的沉重打击,但在这个时期的法国,它又成了反动势力的代表,而伪善正是它最显著的特点。17世纪初期,教会势力和贵族反动势力勾结在一起,组织了反动谍报机构“圣体会”,打着宗教慈善事业的幌子,派人混进良心导师的行列,监视人们的言行,陷害进步人士。所以,莫里哀笔下的达尔杜弗,有着明显的针对性。他把讽刺的锋芒对准了这种宗教的伪善,揭露它的罪恶本质,触到了反对势力的痛处,为此剧本一再被勒令禁演,这正好说明《伪君子》主题的锋利性和达尔杜弗形象所具有的高度典型性。从此以后,“达尔杜弗”一词在法语中竟成为“伪君子”的同义语,成为伪善、“故作虔诚的奸徒”的代名词。第五章
十八世纪的欧洲文学(一)作家作品笛福:《鲁宾逊飘流记》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撒缪尔·理查生:《帕美拉》亨利·菲尔丁:《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斯特恩:《感伤的旅行》哥尔德斯密斯:《威克菲牧师传》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伏尔泰:代表作《诚实人》、《查第格》、《天真汉》狄德罗:对话体小说《拉摩的侄儿》、《修女》、《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卢梭:三部曲《新爱洛猗丝》、《爱弥儿》(教育小说)、《忏悔录》(自传)博马舍:剧本“费加罗三部曲”《赛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姻》莱辛:美学论著《拉奥孔》、《HYPERLINK""\t"_blank"汉堡剧评》席勒:《诡计与爱情》、《华伦斯坦》、《奥尔良姑娘》、《威廉·退尔》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剧本《埃格蒙特》、《伊菲格尼亚》、《塔索》、长篇小说《亲和力》和《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叙事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苔》、自传《诗与真》、诗集《西东合集》P43(二)名词解释1.“狂飙突进”运动。P42“狂飙突进”是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它因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而得名。“狂飙突进”反映了德国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反对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统一的规定。作家们强调文学的民族性,规定发扬文学的民族风格;他们反对封建束缚,强调“天才”,强烈地规定个性解放;他们还接受卢梭的“返回自然”思想的影响,歌颂抱负化的大自然和淳朴的人民。但是“狂飙突进”运动作家的反抗带有个人主义的自发的性质,不知道如何去改变现实,没有明确的政治大纲,因此并没有将这一运动进一步引向政治斗争,更没能持久,80年代中期便已衰落。(三)简答题1.启蒙文学的特性P39【(1)强烈而鲜明的政治倾向,特别强调文艺的社会功能和教育意义。(2)创作与理论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市民剧、现实主义小说、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和教育小说等。】(1)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和教导性。启蒙作家往往就是启蒙思想家,他们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特别重视文学作品在批判封建制度、批判宗教迷信与提高人们道德素养方面的意义。启蒙文学的批判锋芒非常明确,战斗性较强,它们剧烈抨击封建制度和教会,揭露社会上的种种不平等、不合理的现象,宣传自由平等思想。有些作品还描绘社会政治抱负的图画,唤醒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向往。(2)具有鲜明的民主性和政论性。当时的资产阶级作家正在为争取第三等级的文学地位而斗争,力图使文学作品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因此,他们反对古典主义的宫廷倾向,主张文学面向广大人民。他们着重描写平民的平常生活,反对贵族文学矫揉造作的文风,采用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技巧,使资产者和劳动人民形象成为作品的正面主人公,而王公贵族、教皇、教士则往往成为被嘲笑、批判的对象。(3)发明和运用新的文学体裁。为了表现新的思想内容,描写新的人物,启蒙文学发明和运用了一些新的文学体裁。为了表现资产阶级广泛的生活经验和历史,他们把小说提高到正统地位,使欧洲长篇小说重新获得发展。他们发明了“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及教育小说等形式;在戏剧方面,他们还发明正剧,即莱辛的“市民悲剧”和狄德罗的“严厉喜剧”。(4)以现实主义作为文学创作的美学原则。启蒙文学继承了文艺复兴以来进步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启蒙作家更强调真实性,其创作直接取材于现实,在平常生活细节中来表现现实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不仅反映生活,具体地描绘生活,并且对它进行分析和评论,经常在作品中插入一定的政论成分来宣传他们的启蒙思想,因此作品常带有哲理性和分析性。但是,启蒙文学作家不注意塑造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其“哲理小说”,重点在哲理而不在小说,因而往往把作品中的人物变成了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缺少艺术感染力。一般来说,启蒙主义者的文学,思想价值很高但艺术价值较低。2.《浮士德》的重要思想内容。P44《浮士德》的基本思想是关于人生的抱负以及如何实现抱负的问题。浮士德上天入地,探索人生的真理,并且永不满足,不断追求,代表了人类的命运和前程。通过他一生的发展,总结了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这里的人类实际指的是西欧资产阶级。浮士德是欧洲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的典型,所以,这一形象中所概括的历史经验事实上是资产阶级进步人士思想探索的历程。通过浮士德的学者生活阶级,歌德批判了中古世纪的知识学问,对当时德国僵死的学术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同时也表现了觉醒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满现状、规定个性解放、渴望行动的愿望;浮士德的生活悲剧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现世人生享乐的幸福观与中世纪禁欲主义的对立,而玛甘泪的悲剧使浮士德结识到个人狭隘的爱情生活不是人生的抱负,反映了当代资产阶级的人生追求以及对封建、宗教的批判;宫廷生活的经历使他结识到,在朝廷做官但是是供帝王享乐,最多只能维持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而不也许有什么建树,实践证明了启蒙主义者关于开明君主的政治幻想的破灭。对古典美追求的失败是启蒙学者人道主义抱负的主张的幻灭。最后,浮士德发动群众,以集体劳动改造大自然,建立了抱负的人间乐园,终于找到了人生的真理。总之,这部诗剧以史诗的规模总结了文艺复兴以来32023间资产阶级思想家的觉醒过程,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狂飙突进”运动的反封建精神。第六章
十九世纪初期欧洲文学(一)作家作品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沙米索:《彼得·史雷米尔奇异的故事》华兹华斯:《丁登寺》柯勒瑞治:《古舟子咏》骚塞:《审判的幻景》雪菜:《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仙后麦布》、《伊斯兰起义》、《钦起》、《云》、《云雀》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懒散的时光》、《“编织机法案”编制者颂》、《锡庸的囚徒》、《卢德派之歌》、《普罗米修斯》、《审判的幻景》、《青铜世纪》、《曼弗雷德》、《该隐》、《东方叙事诗》(《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巴里西那》)司各特:《艾凡赫》奥斯汀:《傲慢与偏见》夏多布里昂:《阿达拉》、《勒内》斯塔尔夫人:《论文学》、《论德国》、《戴尔芬》、《柯丽娜》雨果:《克伦威尔》、《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海上劳工》、《笑面人》、《克洛德·格》、《东方集》、《秋叶集》、《微明之歌》、《心声集》、《光与影》、《处罚集》普希金:《自由颂》、《乡村》、《童话》、《致恰达耶夫》、《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契萨拉伊的泪泉》、《茨冈》、《鲍里斯•戈都诺夫》、《酒神之歌》、《致凯恩》、《冬天的黄昏》、《阿里昂》、《致西伯利亚囚徒》、《柯洛姆纳的小屋》、《叶甫盖尼•奥涅金》、《驿站长》、《杜勃罗夫斯基》、《上尉的女儿》、《青铜骑士》、《黑桃皇后》、《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纪念碑》茹科夫斯基:《斯维特兰娜》格利包耶多夫:《智慧的痛苦》乔治•桑:《木工小史》、《安吉堡的磨工》、《安东纳先生的罪恶》、《小法岱特》、《弃儿弗朗沙》司汤达:《吕西安•娄凡》(《红与黑》)、《帕尔马修道院》、《阿尔芒斯》、《意大利遗事》、《拉辛与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舒昂党人》、《高老头》、《欧仁妮•葛朗台》)P71梅里美:《塔曼果》、《法尔哥内》、《高龙巴》、《卡尔曼》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戈蒂耶:《珐琅与雕玉》波德莱尔:《恶之花》萨克雷:《名利场》、《亨利•艾斯芒德的历史》夏洛特•勃朗蒂:《简•爱》爱米丽•勃朗蒂:《咆哮山庄》乔治•艾略特:《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狄更斯:《奥列佛•退斯特》、《尼古拉斯•尼古贝》、《老古玩店》、《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游美札记》、《圣诞欢歌》、《马丁•翟述伟》、《荒凉山庄》、《艰难时世》、《小杜丽》、《双城记》、《远大前程》、《我们共同的朋友》毕希纳:《丹东之死》亨利希•海涅:《歌集》、《哈尔茨山游记》、《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果戈理:《死魂灵》、《狄康卡近乡夜话》、《密尔格洛德》、《短篇集》、《彼得堡故事集》、《钦差大臣》屠格涅夫:《猎人笔记》、《罗亭》、《父与子》、《贵族之家》、《前夜》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奥斯特洛夫斯基:《大雷雨》涅克拉索夫:《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托尔斯泰: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一个地主的上午》、《哥萨克》、《波里库什卡》、《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黑暗的势力》、《克莱采奏鸣曲》、《复活》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穷人》、《孪生兄弟》、《普罗哈尔钦》、《脆弱的心》、《波尔宗科夫》、《女房东》、《白夜》、《涅朵奇卡•涅兹瓦诺娃》、《被欺凌与被欺侮的》、《死屋手记》、《地下室手记》、《白痴》、《群魔》、《卡拉玛佐夫兄弟》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路易斯•米雪儿:《和平示威》、《囚徒之歌》爱•德勒:《巴黎换一块牛排》艾蒂安•卡尔沙:《凡尔赛分子》让•巴蒂斯特•克雷芒:《浴血的一周》、《“上墙根去”!队长》、《巴黎公社之歌》欧仁•鲍狄埃:《国际歌》、《公社没有覆亡》、《一八七一年流亡者之歌》、《铁匠的梦》、《十万大军》、《前进,工人阶级》昂利•布里萨克:《装口袋》夏特立:《公社万岁》于葛:《为路易斯••••米雪尔唱的夜曲》法朗士:四部曲《当代史话》(《路旁榆树》、《柳条模型》、《红宝石戒指》、《贝日莱先生在巴黎》)萧伯纳:《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梅瑞狄斯:《利己主义者》巴特勒:《众生之路》谢德林:《戈洛夫里奥夫老爷们》契诃夫:《套中人》、《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赫姆•加兰:《大路》诺里斯:《章鱼》克莱恩:《街头女郎麦吉》、《红色英勇勋章》龚古尔兄弟:《日尔米妮•拉赛尔特》左拉:《萌芽》、《黛莱丝•拉甘》、《玛德兰•费拉》、《实验小说》、《戏剧中的自然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家》、《卢贡-马卡尔家族》(《小酒店》等)P86、作品集《三名城》豪普特曼:《日出之前》马拉美:《牧童的午后》兰波:《母音》、《醉舟》王尔德:《道林•格雷的画像》莫泊桑:《羊脂球》、《一生》、《美丽的朋友》、《温泉》、《皮埃尔和若望》、《像死一般坚强》、《我们的心》、《遗产》、《珠宝》、《老人》、《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瞎子》、《穷鬼》、《西蒙的爸爸》、《米隆老爹》、《蛮大妈》、《保尔的女人》、《他是谁》易卜生:《凯蒂莱恩》、《英格夫人》、《觊觎王位的人》、《布朗德》、《培尔•金特》、《青年同盟》、《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野鸭》、《建筑师》、《当我们死人醒来的时候》马克•吐温:《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傻子国外旅行记》、《竞选州长》、《爱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镀金时代》、《亚瑟王朝廷里的康涅狄格州的美国人》、《王子与贫儿》、《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傻瓜威尔逊》、《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赤道旅行记》、《给黑暗中的人们》、《自传》(二)名词解释“湖畔派”诗人P48:是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涉及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有共同的政治态度和文学主张,都曾居住在英国西北部昆布兰湖区,因此被称为“湖畔派”诗人。他们早年都欢迎法国大革命,但当雅各宾专政时期,则由对革命感到恐惊转为不满或反对革命与民主运动,用户英国统治者内外保守的反动政策。巴黎公社文学P56:巴黎公社文学涉及公社革命酝酿时期、公社存在时期和公社失败后社员们遭到屠杀监禁和流放时期出现的文学。其重要成就是诗歌,如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等。此外,尚有政论、散文、小说及回忆录等。巴黎公社文学的主题是抒发对凡尔赛刽子手的强烈仇恨,表达对公社抱负的坚定信心。自然主义文学P57:【出现在60年代的法国,其思想理论基础是孔德的实证论和泰纳的实证主义美学。左拉提出了自己的自然主义文艺理论。】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种倾向。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轻视现实主义对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在文学艺术上,以“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是同现实主义创作倾向同样源远流长的。但作为一个比较自觉的、具有现代含义的文艺流派,自然主义则是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然后波及欧洲一些国家,并影响到文化和艺术的许多部门。代表作家是法国的左拉和贡古尔兄弟。唯美主义P57:最初由法国60年代兴起的帕那斯派所提倡,产生于绘画与诗歌界,后扩展至小说、戏剧领域,影响波及到英国、德国、俄国等一些国家。该派发挥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关于“自由美”的思想,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标语,反对“为人生而艺术”。他们声称艺术自身就是目的,否认文学的倾向性、思想性和功利性,一味追求艺术技巧与形式美,宣传艺术至上。一般公认,唯美主义文学的理论先驱是法国的戈蒂耶,而最典型代表作家则为英国的王尔德。象征主义P58:在法国文学史上,象征主义一词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象征主义流派,二是指象征主义文学思潮和它的广泛深远的影响。象征主义流派出现于1886年。象征主义抒写的不是平常生活中的浮浅的喜怒哀乐,而是不可捉摸的内心隐秘;或者如马拉梅所说,表现隐藏在普通事物背后的“唯一的真理”。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象征主义对于诗的语言进行了很大的改造。对于平常用的字和词加以特殊的、出人意外的安排和组合,使之发生新的含义。象征主义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明确的线条和固定的轮廓,它的诗人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并不是要使读者理解诗人究竟要说什么,而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使读者体会到此中有深意。象征主义不追求单纯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涩;它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扑朔迷离。象征主义诗歌十分强调音乐的效果,可是诗句的音乐性不是单纯通过机械的协韵表现出来,而在于诗句内在的节奏和旋律。多余人P66:多余人最早由赫尔岑在《往事与随想》中提出。“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崇高的抱负,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也许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多余人的形象涉及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三)简答题1.浪漫主义文学的特性P46【内容上不满现实,描写主观抱负及非凡的事物,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着重抒发个人的感情和体验,热爱大自然,对中世纪历史及民间传说很感爱好,规定个性解放和创作的绝对自由;在体裁上,采用多种体裁,特别是易于抒情的体裁,如戏剧和历史剧等;在表现手法上,善用对比、夸张手法,喜欢用华丽的辞藻、生动的比方。】(1)强烈的主观性特性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强烈不满,对庸俗丑陋的现实极为反感,而对一切非凡的事物有强烈的爱好。他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偏爱表现主观抱负,特别注重主观抒情。他们缅怀过去,描写抱负化的中世纪,到宗法制社会甚至基督教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剧烈地反对古典主义的唯理主义,强调创作自由,强调在创作中要充足展示个人的主观世界,要充足表露那种奔放的、直露的、不受任何约束的个人强烈感情。(2)寄情山水和赞美大自然浪漫主义作家接受卢梭“返回自然”的学说,常以大自然为描写和歌颂的对象,在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感受中,既寄托自己的抱负,又突出人和大自然的精神交往。他们诅咒城市文明,用大自然的美来反衬资本主义社会的丑,借以抒发对自由的向往。(3)对中世纪民间文学的重视浪漫主义作有对中世纪带有神秘色彩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民歌、民谣极感爱好。民间文学不仅为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还在想象的丰富,感情的真挚,表达的自由,语言的生动、通俗等方面,给浪漫主义文学以很好的借鉴。对民间文学的重视,有助于增强民族意识。(4)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的因袭陈规、压制个性,而规定个性解放和绝对的创作自由,否认艺术家遵循任何规则。从这种观点出发,他们在创作中采用多种多样的体裁形式,爱慕用夸张和对比的表现手法,还喜欢运用华丽的词藻,作品中充满生动丰富的比方,使美与丑、善与恶形成强烈鲜明的对照。2.现实主义文学的特性。P51内容上强调冷静地观测现实和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将文艺看作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所反映的生活面几乎触及到社会每个角落,其批判和揭露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在创作手法上,极其重视细节的描写,力求使细节达成精确。现实主义作家发明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重视环境对人物的影响。这种典型化原则的创作态度,使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具有很强的真实性;现实主义作家一般都具有人道主义思想。3.《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中恰尔德•哈罗德形象以及他与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之间关系P60全诗有两个重要人物:哈洛尔德与抒情主人公。哈洛尔德是英国一个贵族青年,他对“酒醉饭饱”、“彻夜狂欢”的上流社会感到厌倦。为了排遣苦闷和寻找人类纯洁而真诚的感情而浪游海外。他离群索居,宁愿与自然为伴,也不愿接近人民群众。他没有勇气去积极地参与生活,永远怀着无边无际的悲哀,最终仍然是一个生活的旁观者。诗人在恰尔德·哈洛尔德的形象里,反映出自己生活与性格的某些特点:傲慢孤独,放荡不羁,对上流社会的憎恶与鄙视等。诗人以自己的主观抒情塑造出来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体现了拜伦思想中的积极方面。他精力充沛,感情炽烈,积极干预现实生活,对在旅途中所观测到的一切问题,都可以积极地作出评论。他敢于谴责拿破仑侵略战争,剧烈袭击各种形式的暴政,热情歌颂和声援欧洲各民族的解放斗争。他是诗人的资产阶级民主倾向和革命热情的真实而形象的反映。4.《悲惨世界》的艺术特点。P64(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紧密结合。小说的很多章节,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光辉,如冉阿让被迫害的经历,芳汀的悲惨命运,滑铁卢战役和1832年巴黎的街垒战等,都写得比较真实。警探沙威的形象,除了他最后的“人性复活”外,基本上也是现实主义的。但是《悲惨世界》里浪漫主义的特色仍然十分鲜明。这一方面表现在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所采用的夸张手法。作家往往赋予正面人物以一种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使他们披上抱负的光辉,如米里哀主教作为仁慈、博爱抱负的体现者,他以德报怨的伟大献峰精神,连刚刚出狱决意向社会报复的冉阿让也被强烈地震动了;再如冉阿让在商马弟事件发生后,彻夜未眠,一夜的思想斗争竟使他的头发全都变白了。他在救割风老人时,作家不仅使他获得了超人的体力,还赋予他惊人的自我牺牲精神。即使写反面人物,作家也很注意突出其不同寻常的特点,如小店主德纳第是一个十足的恶棍,他卑鄙无耻,敲诈勒索,行凶抢劫,无恶不作,人世间的许多恶德败行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小说的情节安排上。作家力图使情节戏剧化,因此写了不少“非凡”事件,如冉阿让攀上阿利雍号战舰的极高的横竿去救一个水手而自己投入海中,在冉阿让抱着珂赛特被警察追捕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趴高墙进入修道院,而碰到的人恰好是受过他恩惠的割风老人。冉阿让从街垒中救出马里斯,在巴黎下水道中碰到的人恰恰是德纳第等等,都是离奇的。但是,雨果绝不是单纯为了用骇人听闻的事件怂恿读者的视听,不是单纯为了制造锋利的矛盾纠纷,而是为了使小说的社会主题更加突出。(2)具有政论性特点。雨果力图把自己的作品变成社会讲坛,因此不断亲自出来表达对一些问题的见解,力图从感情上影响读者,使之接受自己的观点。(3)语言高昂、激动和热情,经常运用多义词,富有隐喻性,有的句子类似成语格言。这些特点使这部小说的叙述具有一种崇高的史诗般的风格。5.《高老头》的艺术成就。P74《高老头》集中表现了巴尔扎克现实主义创作艺术的重要特色。(1)精细而富有特性的典型环境。巴尔扎克非常重视具体而逼真的环境描绘,一方面是为了再现生活,更重要的是为了刻画人物性格。作品围绕拉斯蒂涅的活动,描写了巴黎不同等级、不同阶层的人们的生活环境;拉丁区的伏盖公寓,形似牢狱的黄色屋子,到处散发着“闭塞的、霉烂的、酸腐的气味”,塞满了肮脏油腻、残破丑陋的器皿和家具,这是下层人物的寄居之地。唐打区内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家里,虽有金碧辉煌的房子、贵重的器物,但“毫无气派的回廊”,挂满意大利油画的客厅却“装饰得像咖啡馆”,这显示了作为新贵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们俗不可耐的排场。圣日尔曼区古老的鲍赛昂府则显示出完全不同的气派,院中套着精壮马匹的华丽马车,穿着金镶边大红制服的门丁,两边供满鲜花的大楼梯以及只有灰和粉红色的小巧玲珑的客室,这些精雅绝伦的陈设、别出心裁的布置都烘托出上流社会贵族“领袖”的风雅超群。这些精细而富有特性的环境描写,有助于展示其对人间性格形成的影响。当拉斯蒂涅从雷斯多夫人和鲍赛昂夫人两处访问后回到栖身的伏盖公寓时,作品写道:“走入气味难闻的饭厅,十八个食客好似马槽前的牲口一般正在吃饭。他觉得这副穷酸相跟饭厅的景象丑恶已极。环境转变太突兀了,对比太强烈了,格外刺激他的野心……”已经享受过上流社会生活的拉斯蒂涅再也不愿自甘贫贱,最后,他决心弄脏双手,抹黑良心,不顾一切地向上扑。拉斯蒂涅的堕落是这种特定的典型环境所决定的。(2)人物性格的典型化。巴尔扎克不仅塑造了高里奥、拉斯蒂涅、鲍赛昂夫人、伏脱冷等典型形象,并且在其别人物形象的塑造中也做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雷斯多伯爵夫妇和纽沁根男爵夫妇虽然有贵族的头衔,事实上都是资产者。他们既有追求个人私利的共同特性,又都是独具个性的典型。银行家纽沁根心目中只有金钱,他对待妻子寻求外遇的态度很明朗:“我允许你胡搅,你也得让我犯罪,教那些可怜虫倾家荡产。”雷斯多伯爵对妻子的美着了迷,虽听凭她和玛克勾搭,却有一定限度,这和他的贵族门第观念有关。他知道妻子偷卖祖传钻石后,想方设法赎回,让她戴着参与舞会,以维护门第的尊严。阿娜斯塔齐和但斐那都是高老头的女儿,但两姊妹各有自己的个性。前者身材高大、结实、黑发,眼睛炯炯有神,进宫谒见过皇上,不把妹妹放在眼里。后者娇小、金发,极有风韵,自知社会地位不高,陪嫁被丈夫侵占,又遭情夫遗弃,性格忧郁善感,经常怀念童年时代的幸福生活。但她们俩都是虚荣心极强的利己主义者,为了满足欲望,不惜榨干父亲的积蓄。阿娜斯塔齐向父亲要钱,往往用勒索的方法,但斐那则用撒娇哄骗的办法。(3)精致的结构。小说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的故事为两条重要线索,又穿插了伏脱冷、鲍赛昂夫人的故事。几条线索错综交织,头绪看似纷繁而实际主次分明、脉络清楚、有条不紊。作品以叙述高老头被女儿榨干钱财遭抛弃为中心情节,以拉斯蒂涅为中心人物,通过他的活动穿针引线,将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联系起来,将贵族沙龙与资产者客厅连结起来。随着高老头之谜在拉斯蒂涅眼前展现、解开,情节步步推向高潮。伏脱冷被捕、鲍赛昂夫人被弃、高老头惨死,拉斯蒂涅都是目睹者、见证人。社会的丑恶证实了他接受的反面教育,高老头埋葬之日,也是拉斯蒂涅的青年时代结束之时。几条线索紧密交织、环环相扣、步步进一步,起着互相深化、互为补充的作用,从而深刻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4)对比手法的广泛运用。艺术上的对比手法在《高老头》中运用得十分广泛。伏盖公寓与鲍赛昂府的强烈对比,不仅促使拉斯蒂涅个人野心的剧烈膨胀,并且表白不管是赫赫声威的豪门大户还是穷酸暗淡的陋室客栈,同样充斥着拜金主义,同样存在着卑鄙无耻。高贵庄重的鲍赛昂夫人与粗俗强悍的伏脱冷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文质彬彬,一个直言不讳,但不同的语言却又揭示了同样的道理,而他们两人看透社会的理论又与自己生活中的惨败成为反衬,更加深了悲剧的意味。此外,尚有高老头女儿的穷奢极欲与高老头的贫苦窘困的对比,鲍赛昂夫人退隐时热闹的场面与凄凉心情的对比等等。这种鲜明对比的手法,使作品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6.《双城记》的艺术特色。P78《双城记》是狄更斯艺术上的成熟之作。(1)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结构严密。小说重要由梅尼特医生的故事、代尔那的故事、得伐石太太的故事组成。三条线索有着复杂的联系,其别人物故事也与它们有关系。故事发生在伦敦与巴黎两个城市,这使小说的情节错综复杂,扑朔迷离,但小说的脉络却十分清楚,梅尼特医生的故事是重要情节线索并贯穿始终。小说的情节发展波澜起伏,富有戏剧性。先以顺叙手法写梅尼特复活的故事,层层设疑,直到代尔那第二次受审时,得伐石宣读梅尼特在监狱里写的控告信,才用倒叙手法揭开他被监禁之谜,揭示出三个家庭的复杂关系,情节发展达成高潮。(2)大量运用对比、象征、夸张的手法,这是狄更斯后期创作中常用的。小说在环境设立、人物描写和思想表达上都构成鲜明的对比,如贵族的穷奢极侈和人民的贫穷饥饿,梅尼特医生在伦敦宁静和睦的家庭和法国困苦混乱的社会等,通过对比,突出主题。小说的象征手法也比较突出,如第一章以农民、伐木者的脚步声象征人民的革命行动,又如以杜佛公路的寒雾弥漫,象征英国社会的冷酷、黑暗。狄更斯还善于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人物和事件,使之具有一种突出的涵义。如描写侯爵,多次反复他“精致的假面具似的脸”,以表现他虚伪冷酷的性格特性;再如得伐石太太自始至终的编结工作,仿佛是她出场的道具,她把贵族的罪恶,人民的仇恨都编织进去,如同编织在心里等等。这些夸张描写,加强了作品的细节与事件的意义,显示出狄更斯固有的风趣讽刺的艺术风格。(3)《双城记》语言生动、风趣,运用不少形象的比方,如把密探比方为“苍蝇”,陪审官比方为“猎狗”,粗俗的史曲勒孚律师讽喻为“雅人”,以“胡狼”比方为别人效力的卡尔登等等。这些比方十分贴切,表现出作者的感情色彩。7.《死魂灵》中泼留希金形象。泼留希金是乞乞科夫走访的最后一个农奴主,这个形象体现了俄国农奴制衰败的许多基本特性。他拥有上千个农奴,却贪婪吝啬到极点。贪婪使聚敛财富成为他头脑中的唯一念头,但他聚敛财富既不是为个人享乐,也不是为了留给儿女,更不是为了公众利益,只是完全为聚敛而聚敛。这种病态的聚敛目的使他的聚敛方式也不同一般。他不只按农奴主掠夺农奴的常规办法剥削农奴,并且采用又偷又抢的方式。泼留希金的贪婪决定了他惊人的吝啬。他拥有上千个农奴,却不给他们提供最起码的生活条件,让农奴几人合穿一双套鞋,使农奴在几年里就逃跑70多个,死亡120来个。他的库房里堆满了粮食、布匹、家具,但各种农产品却成堆地烂掉。为了保全财产,他与亲生儿女断绝了关系。泼留希金不仅对别人吝啬,对自己也同样吝啬。他吃的是猪狗食同样的东西,穿的是女人的破烂长衫,戴着女人的帽子,用破袜子代替围巾,这种不男不女的外表使乞乞科夫开头把他当成女管家。泼留希金对于财产的极度贪婪,使他变成了物的奴隶,丧失了人的尊严、人的感情和人的生活情趣而变成真正的死魂灵。果戈理在《死魂灵》里描绘的以泼留希金为代表的这类地主就是俄国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赖以存在的阶级基础,他们是一撮真正的死魂灵。这部作品在客观上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和它必将灭亡的趋势。8.《罪与罚》的艺术特点。P859.《玩偶之家》中娜拉的形象。P93娜拉是全剧的中心人物,她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女性典型。天真活泼、诚恳热情、吃苦耐劳、刚毅倔强、追求幸福美满的抱负爱情,是她性格的基本特性。而她身上最突出的最可贵的性格,则是对独立人性、人的平等地位和自由生活权利的大胆追求。因此当她认清了海尔茂虚伪自私的丑陋面目和自己在家庭中所处的玩偶地位时,便进行了勇敢的抗争。觉醒的娜拉敢于对现存的世俗偏见和伦理道德提出大胆质疑,并最终勇敢地冲破资本主义社会宗教、道德、法律等的枷锁,实现了人的“精神的反叛”。娜拉走上叛逆女性的道路,并不是偶尔的,而与其自身性格、所受教育及具体社会环境密不可分。众所周知,挪威历史上从14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一直是丹麦的藩属。182023摆脱丹麦统治后,又与瑞典结成联邦国家。名义上是联邦,但瑞典王室和贵族在联邦中起着主宰的作用,挪威人规定完全独立的情绪一直存在。因此,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挪威的农民历来都不是农奴……挪威的小资产者是自由农民之子”;在挪威的中小资产阶级中间,“人们尚有着自己的性格以及首创的和独立的精神”。挪威社会的历史和阶级状况,是挪拉反抗个性产生的客观条件。挪拉接受过资产阶级教育,当时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已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播,挪威社会高涨的女权运动的洪流冲击着她的精神世界。而作为一位知识女性,她并非不懂得法律,而是出于对丈夫的赤诚之爱,才迫不得已地伪造署名借钱。她对自己的行为敢作敢当,并不后悔(为此她早已充足作好一旦真相披露,为保全丈夫的名誉而自杀的思想准备)。假如在她身上没有觉醒的基因,她决不会与海尔茂一刀两断,更不会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习俗、道德、宗教、法律等进行批判。娜拉固然还不属于怀有崇高抱负而英勇奋斗的革命战士,但她毕竟是一位敢于追求新生活的新型女性。娜拉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要去寻找一种“新的生活”,尽管其目的尚不明确,仅仅在于“要做一个人”。然而,仅仅是她的出走这一果敢的行动自身,便足以使她成为一位叛逆的先进女性。而她的这种“叛逆”行动,则是挪威中小资产阶级独立精神的典型反映。10.《玩偶之家》艺术成就。P93《玩偶之家》除了因提出妇女解放这一重大社会问题而闻名于世、备受称道之外,它在艺术上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从而成为世界舞台上久演不衰的不朽剧作。概括说来,该剧重要有以下特点:(1)严格遵循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19世纪后期占据欧洲剧坛统治地位的是所谓的“巧凑剧”,其特点是在于并非依循生活发展的内在逻辑,而完全凭附作家主观意愿安排情节与人物,以误会替代现实冲突,仅仅在戏剧技巧上大做文章,内容方面空洞陈旧,缺少生活真实。相比之下,《玩偶之家》直接取材于当时的挪威现实,从生活实际出发,将普通的平常生活搬上舞台。剧中的人物是观众再熟悉但是的,剧中的矛盾冲突也是现实生活里实际存在的迫切问题,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情感。本来柯洛克斯泰退回借据,按巧凑剧的套路,娜拉夫妇应当消除冲突、重归于好。但易卜生严格按照生活的真实及娜拉性格发展的内在逻辑,写出双方决裂、娜拉出走的结局。该结局便是易卜生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一种胜利。(2)使用追溯法交代前情,使戏剧矛盾冲突高度集中。娜拉伪造署名借债对剧中整个情节的发展、对夫妻双方思想性格的揭示都非常重要。然而这个极其关键性的环节,剧作家只在开幕以后逐渐以回顾的方式交代披露出来,这样可便利于突出中心事件,使观众的思绪始终倾注于戏剧重要矛盾即重要人物的性格冲突中。这种善于把复杂的生活矛盾集中、凝结为精练的情节,把剧情的开场安排在矛盾冲突发展临近高潮的时刻,然后再巧妙运用追溯交代前情的写法,乃为易卜生戏剧创作的一大专长。(3)将“讨论”引入戏剧中,剧情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讨论自然展开的过程。狄德罗在《论戏剧艺术》中曾指出:“人物可以在舞台上讨论最重要的道德问题,而不致妨害剧情的急剧迅速的发展……假如这样的场面是自然而然的,可以与剧情内容紧密联系,不是突如其来而观众又表达欢迎,那么观众就将全神贯注并且所得到的感受,会与听那些充斥于现代作品中的高深莫测的警句时完全不同。”《玩偶之家》一剧即完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并达成狄德罗所希望的那种良好的戏剧性效果:易卜生巧妙借助“讨论”这一环节,提出一系列发人深思的问题。像娜拉为救丈夫而又不打扰病重的父亲,伪造署名借钱的做法对不对?丈夫将妻子当成“玩偶”的那种夫妻关系合理不合理?娜拉出走后能找到合适的出路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既成为剧情发展的自然需要,为剧中人物切身关联,又同时被台下观众所关注,进行同样的思考。台上台下有机交融,大大增强了剧作的思想深度与真实性,也避免了生造情节和空洞说教的俗套。11.分析《复活》主人公聂赫留道夫的形象。P98聂赫留朵夫是“忏悔的贵族”典型,为托尔斯泰心目中抱负的贵族知识分子,属于作家笔下一系列自传性探索型人物。该形象既概括了19世纪末期俄国一部分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特性,同时又带有晚年托尔斯泰的思想特性。聂赫留朵夫的性格经历了纯洁的学生时代、堕落的青壮年时代与道德复活三个发展阶段。小说以令人信服的艺术力量,客观真实地描写出其堕落,乃是贵族上流社会传统道德偏见与腐朽糜烂生活方式熏染的结果;但作者却从人性论出发,唯心主义地解释其堕落在于身上“动物的人”战胜了“精神的人”。聂赫留朵夫的“道德复活”有其主客观因素。客观上是其自身的罪孽与俄国统治阶级的罪恶极大地触动了他;主观上则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接受过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作为一个人的“正直善良”意识未丧失殆尽,再加之那种善于进行精神探索的秉性特质促使他不断反躬自省、解剖自我。作者描写聂赫留朵夫“复活”的过程是客观真实的,但作者的解释却是唯心主义的:归结为聂赫留朵夫身上“精神的人”又重新战胜了“动物的人”,是他善于加强“道德自我修养”、进行“灵魂大扫除”的结果。聂赫留朵夫背叛了所从属的贵族阶级,同情人民,但并未投入人民的怀抱,最终在《福音书》中找到其精神归宿。此结局一方面是作家的主观安排,即出于赤裸裸的“托尔斯泰主义”的道德说教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当时俄国社会中实际存在着的,否认现实却又无法找到出路、只得乞灵于宗教的一部分贵族进步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四)论述题1.《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P69主人公于连·索黑尔是司汤达集中概括了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命运而塑造出来的艺术典型。他是一个文弱、清秀、聪明、有惊人记忆力的平民出身的青年。童年的他在一位老军医的熏陶下,幻想自己可以穿上拿破仑军队的红色军装干一番大事业。但他的少年时代却是王政复辟时期。在家里,他因缺少劳动能力而受到父兄的虐待,在社会上因地位低下而受到歧视,这培养了他的自尊、倔强的反抗心理和出人头地的思想。他崇敬卢梭,接受启蒙思想家的自由平等观念和无神论思想。他仇视贵族社会,决心用个人奋斗打开一条出路,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当他亲眼看到教会势力强大,神父能拿到三倍于拿破仑手下大将的收入,就决定走穿黑色教袍的道路为自己开辟前程。他背熟一部拉丁文《新约全书》和墨士德的《教皇传》作为他向上爬的敲门砖,这样,发财和向上爬的欲望使他开始向现实妥协。到德·瑞那市长家当家庭教师,开始接触上层社会,使他进一步看清了上流社会的黑暗。平民阶级的意识,使他蔑视贵族阶级的合法权威,用才干来显示自己的身价,用傲慢来对抗等级歧视。他最初出于对市长的报复心理和满足自己的征服欲,与德·瑞那夫人发生私情,后来在与她密切交往中,才真正地得到火热的爱情,但为了自己的前程,他又不得不用虚伪来掩饰自己。他崇敬拿破仑,却在人前痛诋拿破仑,还在皇帝驾临维立叶尔市时充当了仪仗队员。同德·瑞那夫人的私情败露后,为了当上主教,他拒绝朋友经商的建议,决心进贝尚松神学院。阴森可怕的神学院内教派斗争剧烈,充满虚伪和奸诈,如一座人间地狱。但为了自己的前程和事业他不愿离开它。于连事事提防,处处小心谨慎,不久学会了用虚伪对付虚伪。他本是无神论者,但他把自己装扮成最虔诚的教徒。不仅学会了宗教礼仪,并且选中彼拉为自己的忏悔神父,这样,他成了彼拉神父的宠儿,当上了《新约全书》的辅导教师。在神学院虚伪、狡诈的环境里,他变成了一个伪君子。教派之争使他离开神学院来到巴黎的德·拉·木尔侯爵府这个“诡计和伪善的中心”。他善于审时度势,以杰出的才华,得到了侯爵的赏识和重用,成了为复辟王朝服务的工具。他与玛特儿小姐的爱情关系迫使侯爵为他捏造贵族身世,为他买得法兰西陆军中尉的军衔,送给他一万法郎和一块领地。合法于连为自己即将飞黄腾达而踌躇满志时,贵族阶级和教会狼狈为奸,设下圈套,通过教会特务威逼市长夫人写了揭发于连的告密信,木尔侯爵因此取消了他和玛特儿的婚约,功名富贵成了一场梦幻。他在愤激之下赶到维立叶尔,向正在教堂祈祷的市长夫人开枪,因而被判处死刑。在监狱中,于连才认清了残酷的现实,悔恨自己为了虚荣而放弃真理。在法庭上,他有力控诉了上层社会对平民青年的压制和摧残。被判死刑后,他不向社会妥协屈服,拒绝上诉、营救和赦免,无畏地走向死亡。这是他平民意识和反抗性格发展的高峰。于连是王政复辟时代受压抑的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者的典型。他既有热情、反抗的一面,也有虚伪、妥协的一面。他的反抗产生于社会对他的压制,他的妥协基于个人向上爬的野心,但他的反抗和妥协都是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的。于连的悲剧表白,在王政复辟年代,一个平民青年凭个人奋斗去实现个人的名利欲望挤进上流社会是完全不也许的。他的悲剧是广大平民青年命运的概括,这深化了小说反复辟的思想内容。2.《红与黑》的艺术特点。P70《红与黑》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把现实主义艺术发展到新的高度,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1)紧密联系环境描写人物性格,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司汤达在广阔而具体的社会环境中,描述了于连复杂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拿破仑时代与复辟王朝时期平民青年的不同境遇,维立叶尔市的“唯利是图”,教会人士的权势财富,神学院的虚伪与奸诈,侯爵府的伪善与诡计,启蒙思想和拿破仑事迹的影响,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等等,既表现了复辟时期的社会全貌,又构成了人物活动的时代和社会环境。于连的自尊和反抗,勇敢和狂热,虚伪和妥协,他的个人奋斗和悲剧结局,都是这一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2)细致微妙的心理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作者描写人物不重肖像、服饰等外部特性而重内心世界,擅长运用剖析方法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和感情的微妙变化,从而揭示人物内心秘密和复杂性格。于连童年时的英雄美人梦,是否去市长家作家庭教师的思虑,两次爱情关系中思想感情的复杂变化,对维立叶尔、神学院、侯爵、监狱四个环境的感受,决定性时刻的内心矛盾斗争等等,都描写得细致入微、具体真实,对突出于连矛盾复杂的性格起了重要作用,也为小说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3)情节结构严谨、完整。作者以于连的生活史为主线,以他两次恋爱的成败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用单线发展的方法,选择维立叶尔市、贝尚松神学院、巴黎侯爵府三个典型场景,由近及远,由小至大,由低到高,把复辟时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政治斗争形势集中地反映了出来。维立叶尔是他思想性格形成的社会基础,神学院是他思想性格变化的转折点,巴黎是他思想性格恶性发展的顶峰,监狱是他生活和思想性格悲剧的结局。小说中的各种人物不仅都和于连有关,并且在于连死前又先后出现,使人物和情节成为有机整体,也使小说成为情节结构严谨、完整的典范。(4)语言简洁、精确。作者反对矫饰浮夸的辞藻和修辞过度的表现形式,主张简洁、精确的语言风格。小说中既没有对风景、建筑、摆设、人物肖像、衣着、对话、动作等作冗长描写,更未作长篇的议论,而是用简洁、精确的语言表现出事物的特性,描写出引人入胜的画面。如对木尔侯爵府,通过于连对壮丽建筑的一声赞叹和他站在庭院中间时惊恐失措的精神状态的描写,就概括了它巍峨的外观给人的威压感,别无其他多余的描写。《复活》中表现出的作者的社会批判倾向及其世界观的矛盾P97(1)作者对沙皇专制制度下的法庭、监狱、政府机构的黑暗,以及各级官僚的昏庸残暴与法律的反动予以最锋利的批判,从主线上否认了整个沙皇俄国专制制度。但作者在反对、否认反动暴力的同时,也否认革命暴力,不赞成以革命暴力推翻现存沙俄专制制度,提出其改良主义主张:“革命不应当摧毁整座大厦,只需稍微变更一下这座古老建筑物的内部装置就行了。”(2)作者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官办教会的伪善、欺诈性进行愤怒的谴责,撕下官办教会的神圣宗教外衣,指出其但是是少数人发财和愚弄人民的工具。但作者在把人们从对官办教会的迷信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又给人们套上一种新的宗教枷锁——基督教博爱思想。即主张以“爱的统治”取代“目前的暴力统治”,认为博爱思想一经长存于人们心中,每个人都会在上帝面前平等和睦、和谐相处,社会的一切不合理现象会自然消除,人间天国便会出现。(3)作者从宗法制农民思想立场上呼吁,“土地不能成为任何人的财产,它跟水、空气、阳光同样不能买卖”,彻底否认贵族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充足体现了广大农民对土地的强烈渴望。但是对农民如何得到土地的问题,作者却寄希望于贵族地主的“良心发现”,主张以出租形式自上而下地把土地恩赏给农民。这种在保存旧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否认土地私有制的主张,显然属于改良主义的空想。3.拉斯蒂涅的形象。P734.分析高老头的形象。P74
第七章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一)作家作品富尔曼诺夫:《恰巴耶夫》绥拉菲莫维奇:《铁流》法捷耶夫:《毁灭》马雅克夫斯基:《列宁》、《好》勃洛克:《第十二个》叶赛宁:《俄罗斯与革命》、《苏维埃俄罗斯》、《安娜·斯涅金娜》尼·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么炼成的》高尔基:《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鹰之歌》、《钟》、《闲逸的生活》、《苦恼》、《由于烦闷无聊》、《重逢》、《他的报复》、《阿尔希普爷爷和廖什卡》、《有一次,在秋天》、《叶美良·皮里亚依》、《我的旅伴》、《切尔卡什》、《科诺瓦诺夫》、《草原上》、《马莉娃》、《福马·高尔杰耶夫》、《三人》、《海燕》、《小市民》、《在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野蛮人》、《敌人》、《母亲》、《忏悔》、《夏天》、《奥古洛夫镇》、《马特维·克日米雅金的一生》、《意大利童话》、《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耶戈尔·布雷乔夫和别的人》、《列宁》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胎记》、《顿河故事》、《看瓜田的人》、《被开垦的处女地》、《一个人的命运》阿·托尔斯泰:《彼得大帝》、《苦难的历程》特瓦尔多夫斯基《华西里·焦尔金》、《焦尔金游地府》西蒙诺夫:《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俄罗斯人》戈尔巴托夫:《不屈的人们》柯涅楚克:《前线》列昂诺夫:《侵略》、《俄罗斯森林》法捷耶夫:《青年近卫军》爱伦堡:《暴风雨》、《解冻》费定:《初欢》、《不平凡的夏天》杜金采夫:《不是单靠面包》帕斯捷尔纳尔克:《日瓦戈医生》索尔仁尼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叶甫图申科:《斯大林的继承者们》邦达列夫:《热的血》恰科夫斯基:《围困》斯塔德纽克:《战争》贝科夫:《索特尼科夫》、《方尖碑》、《活到黎明》、《狼群》、《他的营》、《一去不返》巴克兰诺夫:《永远十九岁》瓦西里耶夫:三部曲《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未列入名册》、《后来发生了战争》特里丰诺夫:《滨河街公寓》李巴托夫:《伊戈尔·萨沃维奇》别洛夫:《斯波克医生的教育方法》、《星期天上午的会面》、《郊游记》阿列克辛:《分家》切尔内赫:《莫斯科不相信眼泪》阿尔布卓夫:《残酷的游戏》艾赫玛托夫:《白轮船》、《一日长于百年》特罗耶波尔斯基:《白比姆黑耳朵》阿斯塔菲耶夫:《鱼王》拉斯普京:《为玛丽借钱》、《最后的期限》、《辞别马焦拉村》格拉宁:《一幅画》顿巴泽:《永恒的规律》邦达列夫:《选择》冈察尔:《你的霞光》克鲁奇科夫斯基:《德国人》奥布拉赫特:《无产者安娜》萨多维亚努:《马碲铁尼古阿拉》瓦普察洛夫:《马达之歌》、《祖国之歌》伊列什:《蒂萨河在燃烧》、《喀尔巴阡山狂想曲》安德里奇:《德里纳河上的桥》罗伯特·特莱赛尔:《穿破裤子的慈善家》拉尔福·福克斯:《小说与人民》爱伦·西利托:《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上午》、《长跑运动员和孤独》旭恩·奥凯西:《朱诺和孔雀》、《星儿变红了》亨利·巴比赛:《火线》、《光明》阿拉贡:《共产党人》布莱希特:《伽利略传》、《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高加索灰阑记》、《公社的日子》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日》迈克尔·高尔德:《没有钱的犹太人》艾伯特·马尔兹:《世上最幸福的人》、《潜流》萧伯纳:《巴巴拉少校》、《苹果车》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现代喜剧》:《白猿》、《钥匙》、《天鹅之歌》劳伦斯:《儿子和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马丁·杜·伽尔:《谛波父子》纪德:《伪币制造者》弗·莫里亚克:《爱的荒漠》、《和麻风病人的亲吻》、《黛蕾丝·德斯盖鲁》、《蝮蛇结》罗曼·罗兰:《超乎混战之上》、《精神独立宣言》、《信仰悲剧》、《革命剧》、《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哥拉·布勒尼翁》、《约翰·克利斯朵夫》、《母与子》亨利希·曼:《臣仆》、《亨利四世》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雷马克:《西线无战事》、《凯旋门》、《里斯本之夜》辛克莱·路易斯:《大街》、《巴比特》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德莱塞:《美国悲剧》、《嘉莉妹妹》、《珍妮姑娘》、欲望三部曲(《金融家》、《巨人》、《斯多葛》)、《天才》、《德莱塞访苏印象记》、《妇女群像》海明威:《在我们的时代里》、《没有女人的男人》、《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胜者无所获》、《非洲的青山》、《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瓦雷里:《海滨墓园》艾略特:《荒原》、《阿尔费瑞德·普鲁费洛克的情歌》、《空心人》、《灰星期三节》、《四个四重奏》梅特林克:《青鸟》斯特林堡:《鬼魂奏鸣曲》凯泽:《从清晨到半夜》托勒尔:《群众与人》、《机器破坏者》恰佩克:《万能机器人》尤金·奥尼尔:《琼斯皇帝》、《毛猿》卡夫卡:《美国》、《审判》、《城堡》、《判决》、《变形记》、《在苦役营》、《乡村医生》、《致父亲的信》马雅可夫斯基:《穿裤子的云》普鲁斯特:《追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猪姜片吸虫病》课件
- 地理(内蒙古)-【八省联考】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八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联考试题和答案
- 《知识大考验》课件
- 小学一年级10以内连加连减口算练习题
- 出凝血疾病的实验诊断学思路-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 作业姿势的分类分析及抗疲劳方案
- 2019工程伦理慕课答案(2019秋)习题及期末答案
- 2022年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面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法练习题
- 物流运输客服工作经验
- 江苏省苏州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供应链年终总结报告
- 体育训练服务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肝性脑病的护理课件-
- 2024年丢失物品索偿协议书模板
- 2025年八省联考新高考 语文试卷
- 建筑物拆除场地清理垃圾外运施工方案
- 内部调查与举报制度
-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培训资料
- 《卖火柴的小女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 山东省东营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统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