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生产的性质与目的_第1页
第5章:生产的性质与目的_第2页
第5章:生产的性质与目的_第3页
第5章:生产的性质与目的_第4页
第5章:生产的性质与目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涂晓今第5章生产的实质与目的

内容提要:

当作资本的货币和当作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是有本质区别的。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它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在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以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资本家的资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转变为生产资料,另一部分转变为劳动力。它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了,叫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通过雇佣工人的劳动,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还生产出剩余价值,叫可变资本。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露了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惟一源泉,并为正确考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表明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资本家剥削工人有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日益成为资本家加强对工人剥削的主要方法,并且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提供了一把钥匙,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和争取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剩余价值规律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环节,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决定着资本主义矛盾的全部发展过程。雇佣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经济利益是根本对立的。资本家支付给工人的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工资不过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不断满足劳动者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劳动者发挥着主体作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依然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价值增殖,是为满足劳动者经常增长的需要服务的,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其价值增殖的基本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消耗。

5.1货币转化为资本

5.1.1货币与资本

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新资本,都必须以货币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上,才能购买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力。所以,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是,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只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货币才转化为资本。

当作资本的货币和当作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从静态中看不出来,只有从动态、从流通过程,即从社会经济联系中,才能明显表现出来。因此,要从流通形式入手考察资本和货币的区别。

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区别

作为货币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是不同的。这表现在商品流通形式与资本流通形式的区别上。

商品流通形式是:商品—货币—商品,用符号表示即W—G—W;

资本流通形式是: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即G—W—G′。

二者的形式、内容和目的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前者从形式上看先卖后买,从内容上看是价值量相等的两种不同商品相交换,从交换目的上看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后者从形式上看是先买后卖,从内容上看是用货币换回更多的货币,其目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增值价值。

相关链接: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第一,它们的流通形式、运动公式不同第二,它们的流通目的和内容不同第三,流通的主体和运动的限度不同第四,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区别

货币流通资本流通

流通形式流通目的流通内容流通主体流通限度反映的经济关系

W-G-W为买而卖商品交换商品有限交换劳动关系

G-W-G′为卖而买货币交换货币无限剥削关系

5.1.2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资本的流通公式是G—W—G′(货币——商品——货币′)。在这个公式中,前后两端的货币是不同的量。从预付一定量的货币开始,经过一个流通过程,收回的是更多的货币。由于资本的流通公式G—W—G′最具资本运动的特点,集中概括了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等特殊资本运动形式的共同特点和最本质特征,即反映了资本在运动中增殖的共同本质,因此,马克思称它“是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的总公式”。资本流通公式G—W—G′(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称其为资本总公式)实质是一个矛盾的公式:一方面,货币资本在流通中发生了价值增值,产生了多于预付资本价值的价值;另一方面,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作为资本的货币在买卖过程中奉行等价交换原则,不能发生价值的增值。

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即△G(G′=G+△G)。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这个矛盾表现在: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应按其价值进行等价交换,因而在流通过程中,无论是G—W,还是W—G,商品价值量都不会变化,也就不可能发生价值增殖。但是,资本总公式呈现出来的现象是,经过流通过程,资本价值量却发生了变化,实现了增殖。这就是马克思所谓的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相关链接: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怎样解决?

(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从哪里产生的,也就是要说明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是怎样实现的。

首先,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等价物交换,还是不等价物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其次,离开流通领域,价值也不能发生增殖。要是离开流通领域,商品生产者之间没有接触,商品生产者只与他个人的商品发生关系,他能够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价值,但不能使价值增殖。同时,在流通领域之外,商品生产者既不能买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又不能销售产品,他的货币就成了“死钱”,也就不会有什么价值增殖。

根据以上分析,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但又离不开流通领域。换句话说,货币到资本的转化,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条件。

根据这个条件来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我们就要分析价值增殖究竟是从哪里发生的。首先,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这里的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其价值量没有增殖。其次,价值量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这里商品的价值量是已定的,也不会因为商品的出卖而增殖。最后,价值增殖必然是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创造比其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思考与应用: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产生,因为资本家买进、卖出商品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不会发生价值增值。即使有的资本家贱买贵卖,或者会因为其它资本家运用同样权利而失去意义,或者只是改变了价值增值部分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配比例而已。

剩余价值又不能不在流通中产生,因为如果资本家不把货币投入流通,既不买也不卖,是绝对不会产生价值增值的。价值增值的发生是以资本家把货币投入流通为前提条件的。

但就资本购买商品(货币转化为商品)、再卖出商品(商品转化为货币)这两个相联系的价值转换行为本身来看不会发生价值增值。价值增值显然与货币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关。其中生产资料作为生产手段,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只转移原有价值,不会带来价值增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过程,不仅能够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超过自身价值的剩余价值。

资本总公式:G—W—G'

适用于产业、商业、借贷资本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

资本总公式矛盾的解决条件:

“资本是不能从流通中产生”

A、等价交换不会发生价值增殖。B、不等价交换也不会发生价值增殖。

但“资本又离不开流通”

货币不进入流通进行买卖活动不会增殖。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解决:

劳动力成为商品。从下图可以看出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怎样解决的GWAPmPG'W'资本循环公式5.1.3劳动力成为商品

劳动力,就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己劳动力的所有者,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力。出卖劳动力与否是自主行为,而且出卖的只是劳动力一定期的使用权,不放弃劳动力所有权。

第二,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进行生产活动,因而没有可能使自己的劳动取得独立的存在形态,只能让渡自己的劳动力,与不属于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进行生产。

劳动力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性。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由于劳动力是劳动者活的劳动能力。所以,生产与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还原为生产满足劳动者生存的生活资料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力价值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1)维持劳动者自身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2)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劳动者养活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价值;(3)是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者的劳动过程。这与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一般商品在使用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或转换形态,其价值或者随之消失,或随之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大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正是对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的购买,从而对劳动力使用价值的运用,才使得资本家的货币转化为资本,实现价值增值。

相关链接: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

同其他普通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是在使用和消费过程中实现的。但不同的是,普通商品在消费和使用时,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或转移到新商品中去。如面包,满足了人的充饥需要,实现了它的使用价值之后,其价值也就没了;又如棉花被纺成棉纱之后,其价值也就转移到棉纱中。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则不一样,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力的支出,也就是劳动;劳动力使用价值的使用和消费过程,就是劳动过程本身。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力具有生产商品和创造商品价值的能力。劳动力不仅能创造出本身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个价值的差额就是剩余价值。例如一个资本所有者花100元工资雇佣一个劳动力,劳动力在劳动中创造出120元的价值,其中100元与工资相抵消,剩余的20元就是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新创造出来的价值(即剩余价值)。5.2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一切商品生产过程都具有二重性:它一方面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而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劳动过程。但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不仅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劳动过程,而且还是价值的增殖过程。因此,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5.2.1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的一般与特殊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劳动者借助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劳动。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

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为资本家劳动;劳动产品为资本家所有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5.2.2资本主义的价值形成过程

剩余价值的产生离不开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基础,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价值形成过程的延长。

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包括生产资料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的创造两个方面。所谓生产资料价值,主要是指生产商品时所消耗的原材料的价值和所磨损的机器设备的价值。由于这部分价值是工人过去的劳动创造的,是已经物化的劳动,因此也叫做旧价值。工人使用机器设备,加工原材料所付出的劳动,是正在进行的劳动,同物化劳动相比较而言,称之为活劳动。这种活劳动的消耗形成商品新的价值。生产资料价值即旧价值的转移和新价值的创造,是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同一生产者的劳动,作为具体劳动,是把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保存下来,并转移到新产品上去;作为抽象劳动,则形成商品的新价值。

相关链接: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商品价值包括两方面:生产资料价值转移而形成的价值和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生产资料价值是劳动者过去的劳动创造的,是已经物化的劳动。因此,所谓物化劳动就是指凝结在过去的劳动产品(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中的人类劳动。物化劳动又叫死劳动、对象劳动或过去的劳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商品新价值是活劳动创造的。所谓活劳动则是指劳动过程中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消耗。活劳动是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预付资本20元购买

G──W

A劳动力5元Pm生产资料15元棉花5公斤10元工具设备5元生产过程新产品……

P……W──G劳动6小时纺棉纱5公斤具体劳动6小时转移旧价值15元售价20元抽象劳动6小时形成价值5元价值形成过程5.2.3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价值增殖过程

马克思说:“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劳动者补偿劳动力自身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价值增殖过程

是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劳动时间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预付资本35元购买

G──W

A劳动力5元Pm生产资料30元棉花10公斤20元工具设备10元

生产过程新产品

……P……W′──G′劳动12小时(延长6小时)纺棉纱10公斤具体劳动12小时转移旧价值30元出售价40元抽象劳动12小时形成新价值10元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对资本价值增值过程的考察可以分成两个层次:

首先,是“到达一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即预付资本价值的补偿过程。雇佣工人与资本家的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商品生产劳动,一方面,工人用具体劳动作用于生产资料,在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同时,也把已经消耗或转换形态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另一方面,工人在进行具体劳动的同时,耗费了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新价值。

其次,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

5.2.4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

通过对资本价值增值过程的考察可以发现:在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可以区分为两个部分: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内支出的劳动是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内支出的劳动是剩余劳动。在必要劳动时间为自己劳动,再生产劳动力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剩余价值。

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中生产的是自身劳动力的价值(用符号v代表),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生产的是剩余价值(用符号m代表)。

5.2.5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两种不同的形式,由于它们在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马克思把它们划分为不变资本(用c表示)和可变资本(用v表示)。

不变资本(C)

不变资本,是指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以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其价值只是一次或逐渐地转移到新的产品中,不会发生量的变化,只是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所以叫做不变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变资本即生产资料,是劳动得以进行和新价值借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虽然它本身并不能创造剩余价值,但要使可变资本起增殖作用,就离不开不变资本。因此,不变资本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

可变资本(V)

可变资本,是指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价值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使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

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划分依据:

两种资本在剩余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同作用划分意义:

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相关链接: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以资本的不同构成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为依据,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露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不变资本带来的,而是由可变资本生产的。第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真实程度。第三,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及其历史趋势奠定了理论基础。

5.2.6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它是可变资本之上的一个增殖额。马克思把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称之为剩余价值率,用以反映可变资本价值的增殖程度。用c代表不变资本,v代表可变资本,m代表剩余价值,m′代表剩余价值率,则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为:

m′=m/v×100%

由于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所花费的时间又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与可变资本价值等价,而剩余劳动则生产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率又可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之比或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之比来表示。

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率表示的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比较的相对量,而不是剩余价值的绝对量。剩余价值的绝对量通常称为剩余价值总量,是指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剥削全体雇用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总和。剩余价值总量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剩余价值率的高低;二是雇佣工人人数或可变资本总量的多少。

剩余价值的绝对量

M=m/v·V=m′·V

剩余价值量

——即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的绝对量,它等于商品价值减去已耗生产资料价值,再减去可变资本价值。

公式为:m=W-(c+v)

参考资料:

资本主义国家剩余价值率的不断提高

剩余价值率是雇佣工人受剥削程度的准确表现。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剩余价值率不断提高。例如,美国整个工业的剩余价值率1889年为122%,1899年为128%,1909年为130%,1929年为186%,1939年为203%。五十年中提高了70%。二战后,美国整个工业的剩余价值率继续提高,1958年为237.3%,1968年为264.9%,1977年为280.8%,即在30年间提高了18.7%。随着剩余价值率的提高,无产阶级在新创造的价值中所占的比重趋于下降,财富集中在资产阶级的手中。社会财富分配愈来愈不平等,使资本支配劳动的权力以及劳动对资本的依赖程度增大起来,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5.3剩余价值生产的基本方法

5.3.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所谓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而绝对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以此种方式获取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如果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劳动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剩余价值率越高,剩余价值量越大。

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6小时12小时15小时0

相关链接: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而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庭必要的生活资料价值所构成,因而就需要降低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为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采取措施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由于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也影响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提高这些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也能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随着上述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活资料的价值便会下降,从而劳动力价值也随之下降。随着劳动力价值的下降,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便会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则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5.3.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所谓相对剩价值就是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以此种方式获取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6小时12小时3小时0思考与应用: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实现条件

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价值实际上是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因此,只要这些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劳动力价值就会降低,必要劳动时间就会随之缩短。同时,在工人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中,也包含着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这些生活资料价值要降低,也要求相关生产资料的价值要降低。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只要同劳动力再生产相关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劳动力价值就会降低,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则是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思考与应用: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

个别资本家拼命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劳动力价值,而是为了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以便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所谓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假定纺纱行业一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为一个工人在12小时劳动日中生产20斤棉纱。20斤棉纱价值为30元,其中,生产资料价值为24元,工人劳动12小时创造的新价值为6元。则每斤棉纱的社会价值为1.5元。该行业内某资本主义企业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一个工人在12小时劳动日中生产40斤棉纱,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为48元,工人12小时创造的新价值仍为6元,即40斤棉纱的个别价值为54元,每斤棉纱的个别价值为1.35元。该先进企业按1.5元/斤这个社会价值来出售40斤棉纱,每斤棉纱比一般资本家多得0.15元的剩余价值,40斤棉纱共多得6元剩余价值。这6元就是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范畴。

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思考???)为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与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其他资本家也必须不断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到整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以后,商品的社会价值降低,原来由商品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差额形成的超额剩余价值就会消失。这时,只有那些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由于资本家普遍热衷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超额剩余价值,会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结果使与工人生活资料的生产相关的商品价值降低,劳动力价值下降,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无数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思考???)

相关链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和区别

第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因为只有把劳动日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之上,才有剩余劳动,资本家才能获得剩余价值;只有劳动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之上,劳动日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才有可能发生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本质和结果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剥削程度。

第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与生产技术不变,或生产技术发展缓慢相适应的;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生产技术的不断变革为条件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所经历的简单协作阶段,资本只能依靠延长劳动日进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创造了条件;机器大工业出现以后,资本主义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大。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因而只要能达到这一目的,资本家总是尽可能地同时使用这两种方法。

5.3.3加大劳动强度

用提高劳动强度、增加劳动的内涵量的办法来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从形式上看,它压缩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似乎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但实际上仍然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因为,从个别企业看,增加劳动的内涵量和增加劳动的外延量具有相同的作用。劳动内涵量的增加,并没有减少必要劳动和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它以工人劳动量支出的绝对增大来增加工人剩余劳动量,而使资本家获得了更多的剩余价值,这等于变相的延长工作日,因而实质上还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不过,如果是一个部门,甚而一切生产部门工人的劳动强度都提高了,即劳动平均强度提高了,那么,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将缩短,剩余劳动时间会相应延长,因而也可看作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但由于这不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结果,因而由此产生的是性质起了变化的相对剩余价值。

5.4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5.4.1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意义

发现剩余价值,科学地论证剩余价值的实质和源泉,从而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阐明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性、过渡性,是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是政治经济学史上的划时代发现。

5.4.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剩余价值,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是扩大和增加对剩余劳动的剥削,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这就是剩余价值规律,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正如马克思所说:“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各个环节,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决定着资本主义矛盾的全部发展过程。

相关链接:

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规律?

第一,剩余价值规律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第二,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第三,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

综上所述,剩余价值规律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实现目的的手段,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涨和危机、发展和灭亡,它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决定的作用。所以,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5.5资本主义工资

5.5.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力成为商品。工人在出卖劳动力时,同商品所有者出卖商品一样,实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同时让渡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但是,从表面上看,工人给资本家做工,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似乎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事实上,“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假象。因为工人出卖的是他的劳动力而不是他的劳动。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所以资本主义工资实质上是劳动力商品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态。

相关链接:

为什么劳动不是商品,工人出卖的不是他的劳动?

第一,如果劳动是商品,能在市场上出卖,它就应当像其他商品一样,在出卖以前是独立存在的,并且应当如同其他商品一样归商品所有者拥有(即应当属于工人所有)。但我们知道,劳动是劳动者使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在工人出卖劳动力并在资本家的支配下进行工作之前是不存在的,工人不能出卖不存在的劳动过程。而当工人的劳动实际上开始的时候,它已不属于工人,因此工人也不能出卖不属于自己的劳动。第二,如果劳动是商品,它必然有价值。商品的价值是由它所包含的劳动量决定的,说劳动有价值,就要用劳动来衡量劳动的价值。这样,价值的定义就变成为一种荒谬的同义反复。第三,如果劳动是商品,按照价值规律,在买卖过程中必须等价交换。假如工人在1个工作日内劳动8小时,创造100元的价值,资本家就应支付给100元工资。如果这样,剩余价值就无从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不能存在。

5.5.2工资的形式

资本主义工资形式尽管名目繁多,但其基本的形式主要有两种: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计算的工资,如日工资、周工资、月工资等。计时工资受工资量、工作日长度和劳动强度这三个因素的影响,只有对这三个因素综合地加以考察,才能揭示资本家利用计时工资形式对雇佣工人剥削的实际程度。

计件工资是根据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作业量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例如,在实行计时工资时,工人的日工资为30元,每日生产10件产品,在实行计件工资时,就按每件产品3元的工资来支付。

计件工资是最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资形式。

参考资料:泰罗工资制和福特工资制

泰罗工资制是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在1884年提出的。它的基本内容是:首先,设计出一套最佳的工位设置、最合理的劳动定额、标准化的操作方法、最适合的劳动工具等,并从企业中挑出若干最强壮、最灵巧的工人,让他们进行搬运生铁和铲煤试验,以秒或几分之一秒为时间单位,记录他们每个操作所用的时间;然后,对这些资料进行详细分析研究,去掉所谓多余的动作,制定出操作规程和产量定额;最后,再根据产量定额,规定计件工资单价,实施刺激性的付酬制度。泰罗认为企业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为了实现资本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泰罗将工人的潜能利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实行泰罗制的工厂里,找不出一个多余的工人,每个工人都像机器一样一刻不停地工作。福特工资制是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首创的,并在1913年首先在福特汽车工厂采用。它的基本内容是:最大限度地加速传送装置的运转速度,把整个生产过程组成流水装配线,使各个工序的工人被迫跟上运转迅速的传送装置,进行紧张的劳动,从而使工人在单位工资不变的条件下,劳动强度和劳动效率大大提高了。福特工资制使福特大发横财,并在资本主义国家得到广泛推广。

5.6社会主义生产的性质和目的

5.6.1社会主义生产的特征

社会主义生产是联合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利益而进行的生产。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使用生产资料、共同管理生产过程、共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