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环保法的理解与
适用报告提纲一、从修正到修订——新环保法是怎样炼成的?二、湿地保护三、环保国策与环保优先四、中国环评制度的演进:项目环评规划环评政策环评五、环境质量标准制度六、查封、扣押行政强制措施七、生态补偿制度八、区域限批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十、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十一、一波三折的环境公益诉讼条款十二、按日计罚十三、限期治理的异化与变革十四、环评法律责任的强化十五、行政拘留的导入十六、环境刑事责任的强化一、从修正到修订——新环保法是怎样炼成的?
(一)修法背景1.1989年《环境保护法》的“超期服役”与“名存实亡”;2.我们需要一部环境基本法吗?(二)修法历程2011年环保法正式列入立法机关修法计划;2012年8月初审,并征求社会意见;一份由12名知名环境法学者联署的意见书认为一审草案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草案中最不成熟、最令人失望的一部”。
从修正到修订——新环保法是怎样炼成的?2013年6月二审草案,征求意见;2013年10月三审,由“修正案草案”变为“修订草案”;2014年4月24日四审通过媒体评价:“史上最严环保法律”。二、湿地保护《环境保护法》第2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沿海开发与湿地保护大连:填海大跃进,卖完陆地卖海洋
(《南方周末》2011年8月15日)大连这个海滨城市在14年前就有填海工程。作为城市名片的星海广场,就是当时通过填埋一块114公顷的海边废弃盐场而建成。但大连大规模的填海举动,则是在近五六年间发生的。2005年以来,尤其是在2008年之后4万亿投资推动下,这座有着中国最长海岸线的城市,开始了一场填海造地造房运动。拜填海所赐,大连2010年卖地收入飙升至1000亿元,增幅全国第一。超级旅游地产大盘“世茂御龙海湾”广告语:“改写世界版图、改写中国领土面积、改写大连旅游格局”。
大连兴建世界最大海上机场采取填海造陆方式
大连自2012年初开始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兴建工程,采取填海方式建设,面积20.87平方公里,工程总造价初估约人民币263亿元(约新台币1288亿元),完工后可起降世界最大客机空中巴士A380,并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海上机场。三、环保国策与环保优先2014年《环境保护法》第4条: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1989年《环境保护法》第4条: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三、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实行优化开发,坚持环境优先,。在环境仍有一定容量、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实行重点开发,,做到增产不增污。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限制开发,在坚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在自然保护区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实行禁止开发,依法实施保护,严禁不符合规定的任何开发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批准)第二十章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2004年12月17日江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和沿江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树立科学发展观,确立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促进发展的方针,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先环评、后立项,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环保优先的内涵《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坚持环保优先促进科学发展的意见》——立法优先。将环保法规和规章作为立法规划的重点,依据环境保护需要优先立法,增强地方环保立法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规划优先。将环保规划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约束性、指导性规划,其他专项规划在编制过程中要主动与环保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相衔接。
——环评优先。将规划环评、建设项目环评作为第一审批环节,建立各类专项规划立项的备案制度,规划和建设项目未通过环评不得实施。
——投入优先。将环保投入作为公共财政的支出重点,确保财政对环保支出的增幅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优先投入环保产业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考核优先。将主要环保指标作为区域发展绩效和干部考核任用的重要内容和刚性指标。四、中国环评制度的演进:项目环评
规划环评
政策环评《环境保护法》第14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政策环评的雏形所谓经济、技术政策,区别于政治政策、文化政策、教育政策等其他政策,主要集中在工业、农业、交通、城乡发展、能源、海洋等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领域。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在美国,根据其《国家环境政策法》的规定,凡对人类环境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各项提案或法律草案、建议报告以及其他重大联邦行为,均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具体而言,美国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既包括权力机关的立法行为,也包括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这里的行政行为既包括具体行政行为,也包括抽象行政行为。《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第十一条实行政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起草单位在起草时应当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形成政策环境影响评价说明书。环保部门负责召集由有关政府代表和专家组成的审查小组,对政策环境影响评价说明书进行审查,并出具书面审查意见。政策环境影响评价说明书和审查小组的书面审查意见应当作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对应当报送而未报送政策环境影响评价说明书及其书面审查意见的政策,不予审议、审查。五、环境质量标准制度2014年《环境保护法》第15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应当报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国家鼓励开展环境基准研究。1989年《环境保护法》第9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六、查封、扣押行政强制措施《环境保护法》第25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第33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环保部门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并可以对有关设施、物品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一)非法贮存、转移、处置危险废物的;
(二)非法转移、处置、排放放射性物以及含传染病病原体或者有毒污染物的;
(三)在夜间和中午违法进行建筑施工等产生环境噪声污染作业,拒不改正的;
(四)未领取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或者排污许可证被依法吊销后仍然继续排放污染物的。
《行政强制法》关于查封、扣押的规定第23条:查封、扣押限于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公民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当事人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不得重复查封。第25条第1款: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情况复杂的,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行政强制法》第18条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
(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
(三)出示执法身份证件;
(四)通知当事人到场;
(五)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六)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
(七)制作现场笔录;
(八)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
(九)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
七、生态补偿制度《环境保护法》第31条:
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
国家指导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协商或者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生态保护补偿。主体功能区划与生态补偿八、区域限批《环境保护法》第44条: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由国务院下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分解落实。企业事业单位在执行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同时,应当遵守分解落实到本单位的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国区域限批制度的历史发展《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对生态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区域限批”制度的首次亮剑:
2007年1月10日,第三次“环评风暴”掀起。河北省唐山市、山西省吕梁市、贵州省六盘水市、山东省莱芜市4个行政区域和大唐国际、华能、华电、国电4大电力集团的除循环经济类项目外的所有建设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停止审批。这是环保总局及其前身成立近30年来首次启用“区域限批”这一行政惩罚手段。《水污染防治法》第18条第4款:
对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有关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新增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国发〔2011〕42号)
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绩考核。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继续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探索开展环境质量监督考核。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定期发布主要污染物减排、环境质量、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情况等考核结果,对未完成环保目标任务或对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负有责任的地方政府要进行约谈,实施区域限批,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区域限批的扩大化《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年颁布)第三十九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流域、区域申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防治污染、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项目除外:
(一)出台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地方政策措施的;
(二)未完成本行政区域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
(三)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
(四)未完成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
(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未关闭、取缔的;
(六)工业园区未做规划环评的;
(七)其他严重违反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的行为。
省人民政府可以规定暂停审批的有关程序。行政处罚还是行政强制:区域限批的性质之争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保护法》第52条: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环境保险的功能1.风险转移功能2.救济功能3.风险评估功能4.污染削减的经济诱因我国环境保险的现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环发〔2007〕189号)湖南省环保局、湖南省保监局《关于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09年4月22日)无锡市环保局、无锡市金融办《关于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2009年5月6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实施意见》(2009年8月31日)在滇池流域强制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自2009年10月1日起,该市首批将强制要求340家企业购买这种新险种,并鼓励56家企业自愿购买。
十、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第53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第60条:
单位和个人享有在良好环境中生活、获取环境信息、参与环境监督管理以及得到环境损害赔偿的权利。
《环境保护法》第54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国家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及其他重大环境信息。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突发环境事件以及环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等信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违法者名单。
环境信息公开申请人资格限制:“三需要”之解释2007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13条除本条例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国务院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门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第20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照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向行政机关申请获取政府信息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数据电文形式);采用书面形式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代为填写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联系方式;
(二)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内容描述;
(三)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杨子申请公开医疗废物信息——以不具备申请资格而败诉2010年1月,北京市民杨子向北京市环保局提出:如果该局拥有某医疗垃圾焚烧厂的烟气排放检测数据,请环保局向她公开。然而,环保局并未直接向杨子提供数据,杨子依法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环保局履行环境信息公开义务,海淀区法院以原告杨子不具备提出所涉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资格,因此,环保局无需履行原告提出的义务,杨子不服,提出了上诉,二审法院以相同原因判处杨子败诉。北京市环保局和法院判决的理由是:《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规定医疗垃圾焚烧厂的选址须与居民区保持800米以上的距离,而杨子的居住地距相关焚烧厂2.5公里。因此,杨子申请的信息公开对其权利义务不产生影响,原告不具体申请的资格。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全国土壤污染信息2013-02-252006年7月18日,环保总局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启动了经费预算达10亿元的全国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2013年1月30日董正伟向环保部提出信息公开申请,2月24日,他收到环保部的信息公开答复函件。该函件第2项答复内容称: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信息属于国家秘密,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环境保护部不予公开。
律师申请公开土壤污染数据
环保部将在核实数据后公开
(2013年05月09日)
律师董正伟向国家环境保护部申请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一事有了新进展。昨天,董正伟告诉记者,环保部已对他的行政复议作出答复。答复中称,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信息应当向社会公开,但目前仍在对调查的部分问题进行核对,因此对数据信息暂时按国家秘密管理,等核对完成后再予以公开。十一、一波三折的环境公益诉讼条款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环境保护法》第58条: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十一、一波三折的环境公益诉讼条款2012年8月一审稿无公益诉讼条款2013年6月修正案二审稿“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中华环保联合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环保联合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013年10月三审稿“依法在国务院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5年以上且信誉良好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十一、一波三折的环境公益诉讼条款社团组织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第一案:2009年中华环保联合会诉江苏江阴港集装箱有限公司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案社团组织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第一案:2009年中华环保联合会诉贵州省清镇市国土资源局不履行收回土地使用权法定职责案社团组织生态环境破坏公益诉讼第一例:2012年中华环保联合会诉无锡市蠡湖惠山景区管理委员会中华环保联合会诉江苏江阴港集装箱有限公司环境污染侵权纠纷案原告诉称:被告在江阴市黄田港口作业过程中产生铁矿粉粉尘污染,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周围的空气质量居民的生活环境,并将含有铁矿粉的红色废水未经处理直接冲洗排入下水道,影响附近市区居民饮用水安全。此外,被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也影响了周围居民生活。因此请求判令被告停止侵害,使港口周围的大气环境符合环境标准,排除对港口周围居民的妨碍;请求判令被告立即对铁矿粉冲洗水进行处理,消除对饮用水源地和取水口产生的危险;请求判令被告立即将黄田港(锡北运河)和港口附近的下水道恢复原状,铁矿粉泥作无害化处理。法院受理后案件即责成被告在案件未审结之前,采取切实可行方案和措施,迅速改善环境质量状态。被告对其装备设施进行了全面整改,并申请调解。双方当事人在法院的主持下达成调解协议。2012年6月,无锡市蠡湖惠山景区管理委员在建动物园和欢乐园过程中,未经批准和办理相关手续,改变3677平方米林地用途,建造观光电梯。无锡市市民向中华环保联合会举报了该行为。中华环保联合会调查后,于2012年9月向滨湖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审理查明,蠡湖惠山景区管理委员在用地审批手续不完善的情况下,占用3677平方米的林地建造观光电梯,作为连接动物园与欢乐园的通道。据承办法官介绍,虽然被告的行为属于社会公益建设的性质,但未获得用地批准,其行为客观上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环境保护法》第58条之局限性1.是否包括环境行政公益诉讼?2.没有相应配套措施。3.如何理解第3款“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环境保护法》第58条: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
符合前款规定的社会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提起诉讼的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十二、按日计罚《环境保护法》第59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前款规定的罚款处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成本、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者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的规定执行。地方性法规可以根据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增加第一款规定的按日连续处罚的违法行为的种类。按日计罚的地方规定《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2007年修订)第111条对违法排污行为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危害后果的,可加收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排污费。违法排污拒不改正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按本条例规定的罚款额度按日累加处罚。有前两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对主要负责人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实施的当天,环保部门就查到了一家企业违法,执法人员下达了立即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当9月3日执法人员再次检查时,企业依然没有改正,执法人员向其说明了《条例》修订实施后将采取“按日计罚”的措施后,企业马上改正了违法行为。
“按日计罚”制度可以说是目前改变“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最好方式。在此前,执法人员曾对重庆市的一家企业进行过调查,2000年到2007年间,环保部门一共对这家企业处罚了52次,最多的一个月处罚了两次,但是共计罚了241万元。可是,企业在这期间的违法收益在7000多万元,企业为何屡查不止就不难理解了。《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第六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保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一)(二)(三)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经环保部门处罚后,不停止违法行为或者逾期不改的,环保部门应当对该违法行为实施按日计罚。按日计罚的每日罚款额度为一万元,计罚期间自环保部门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决定之日或者责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至环保部门查验之日止。当事人申请查验的,环保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实施查验;当事人未申请查验的,环保部门应当自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决定之日或者责令限期改正的期限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完成查验。第七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环保部门可以按照本条例第六十九条第三款的规定实施按日计罚:(一)建设单位未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审批,擅自开工建设或者投入生产、经营、使用的;(二)建设单位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保部门检查同意,擅自将主体工程投入试运行、试生产或者使用的;(三)建设单位环境保护设施未经环保部门验收或者验收未通过,擅自将主体工程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按日计罚的性质之辩:行政处罚还是行政强制?两种立法例:英美法系、大陆法系香港《水污染管制条例》第11条规定,任何人未经许可向香港水域及内陆水域排放污水,即构成违法。如此项违法属持续违法,则可就法庭已获得证明并在此违法行为持续的期间,另处每天罚款1万港元;向公用污水渠和公用排水渠排污的,每天罚款4万港元。印度《水污染防治法》第41条规定,对于拒绝在污染紧急情况下停止或限制排污,或者拒绝提供污染设施建设信息等环境违法行为,在给予3个月以下短期拘留以及1万比索以下罚款的处罚后,仍然不能制止的,从违法行为确定之日起,每天另处5000比索罚款。菲律宾《清洁水法》第28条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实施此法及其实施条例和规则禁止的行为的,由环境部处每天1万比索以上两万比索以下罚款。此法还特别规定,为了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保证罚款的制裁性,前述罚款幅度,必须每两年提高10%。美国《清洁空气法》(USC第7413节)规定,联邦环保局长可以对违法行为人违法的每一天,处以最高2.5万美元的罚款,处罚时效不超过12个月。法律还规定,这个限额并不是绝对的,如果联邦环保局长认为有必要实施更大额度和更长时间的处罚,可以与司法部长协商,共同决定实施更严厉的处罚。十三、限期治理制度的异化与变革新《环境保护法》第六十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限期治理的法律性质《环境行政处罚办法》(2010年颁布)第十二条【责令改正形式】根据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行政命令的具体形式有:(一)责令停止建设;(二)责令停止试生产;(三)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四)责令限期建设配套设施;(五)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六)责令限期拆除;(七)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八)责令限期治理;(九)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设定的责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的行政命令的其他具体形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行为种类和规范行政案件案由的规定,行政命令不属行政处罚。行政命令不适用行政处罚程序的规定。限期治理制度的历史发展1989年《环境保护法》29条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中央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决定。被限期治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如期完成治理任务。1996年《环境噪声污染环境防治法》第17条对于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被限期治理的单位必须按期完成治理任务。限期治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对小型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内授权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1999年《海洋环境保护法》第十二条对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或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完成污染物排放削减任务的,或者造成海洋环境严重污染损害的,应当限期治理。
限期治理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2000年《大气污染防治法》第48条:违反本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并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限期治理的决定权限和违反限期治理要求的行政处罚由国务院规定。2004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81条: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固体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决定停业或者关闭。
2008年《水污染防治法》第74条违反本法规定,排放水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按照权限责令限期治理,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限期治理期间,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制生产、限制排放或者停产整治。限期治理的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
从限期到无限期:限期治理制度的异化《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自本决定发布之日起,现有排污单位超标排放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委托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治理。限期治理的期限可视不同情况定为1至3年;对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责令其关闭、停业或转产。《限期治理管理办法(试行)》第6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限期治理期限。限期治理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年。但完全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导致被限期治理的排污单位不能按期完成治理任务的除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通过重复下达限期治理决定等方式,变相延长限期治理期限。十四、环评法律责任的强化《环境保护法》第61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环境保护法》第63条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拘留2002年《环境影响评价法》第31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责令停止建设,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环评机构的连带责任《环境保护法》第65条: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连带责任。十五、行政拘留的导入《环境保护法》第63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二)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行政拘留的导入《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第九十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三十条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对违法排污行为适用行政拘留处罚问题的意见法工委复【2008】5号行政拘留的导入环境保护部:
你部“关于商请解释违法排污行为适用行政拘留处罚问题的函”(环函【2008】65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条关于对违反国家规定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行为给与行政拘留处罚的规定,第十八条关于“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法的规定处罚”的规定,以及《水污染防治法》第九十条关于“违反本法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规定,排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向水体排放、倾倒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构成非法处置危险物质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拘留处罚。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2008年5月23日十六、环境刑事责任之强化中国环境刑事责任之异化:污染无罪,抗污有罪根据《中国环境统计公报》的统计,2001—2010年,全国各地法院共审结环境犯罪案件37件,其中2001年5件,2002年4件,2003年1件,2004年2件,2005年2件,2006年4件,2007年3件,2008年2件,2009年3件,2010年11件。另一方面,环境污染的抗争者却被课以“妨害公务罪”、“寻讯滋事罪”、“破坏生产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或“敲诈勒索罪”等罪名。1998年以来,因为暴力抗污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远远超过因为污染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541224323112005年浙江东阳4·10案浙江东阳画水镇村民因抗议化工厂违规排放有毒气体污染环境,2005年4月10日与警方发生大规模冲突。当时警车被砸、警民各有受伤。这起被称为四一零的事件发生后,东阳检察院以涉嫌寻衅滋事起诉八位村民,此案其后被移交到浙江省兰溪市的法院异地审理。
2006年1月9日浙江东阳画水镇四一零警民大冲突事件中,被指控所谓寻衅滋事的八位村民被判决有罪,刑期从八个月到五年不等。贵州铜仁杨光华、罗来富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案贵州铜仁市振兴铁合金厂是铜仁市上个世纪90年代初招商引资的项目,原来建在市中心,2002年2月,在贵州省环保局、铜仁地委、行署的要求下,振兴铁合金厂在离市区7公里的龙田村新址建成投产。2006年1月7日晚,村民再次发现铁合金厂烟囱再次冒烟,100多位村民聚集在厂门口,要求工厂停产,厂方没有答应。大家于是来到村民杨国平承包的池塘边,要决堤放水(工厂的生产用水从这个池塘中抽取)。在放水之前,村民杨光军代表村民对振兴铁合金厂厂长杨正辉发“最后通牒”,劝其停产,否则“将采取我们的措施”。厂方没有理睬村民的要求,环北办事处的干部也拒绝到场协调,村民们于是决堤放水,工厂被迫停产。此后,在参与放水的100多人中,村民杨光华、杨国平、罗来富、杨光军4人先后被市公安局以“涉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刑事拘留并获刑1年。环境污染刑事责任之强化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VS.投放危险物质罪我国环境污染犯罪一般适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但江苏盐城水污染案第一次适用“投放危险物质罪”,此判决轰动全国。两罪之比较《刑法》第338条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115条第1款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胡文标、丁月生投放危险物质案盐城市标新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标新化工公司”)系环保部门规定的“废水不外排”企业。被告人胡文标系标新化工公司法定代表人,丁月生系标新化工公司生产负责人。2007年11月底至2009年2月16日期间,被告人胡文标、丁月生在明知该公司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含有苯、酚类有毒物质的情况下,仍将大量废水排放至该公司北侧的五支河内,任其流经蟒蛇河污染盐城市区城西、越河自来水厂取水口,致盐城市区20多万居民饮用水停水长达66小时40分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543.21万元。胡文标、丁月生投放危险物质案盐城市盐都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裁定认为:胡文标、丁月生明知其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含有毒害性物质,仍然直接或间接地向其公司周边的河道大量排放,放任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公私财产安全结果的发生,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且属共同犯罪。判处被告人胡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脱敏技术标准研究-洞察分析
- 运输车队应急演练方案
- 采购合同皮草的市场占有率分析3篇
- 2024年度工程建设项目担保合同3篇
- 2024年智能养殖技术设备购置贷款合同3篇
- 采购合同会审制度的改进3篇
- 2024协议离婚草稿范本:婚姻解体与子女抚养权分配指南3篇
- 采购合同的保险理赔3篇
- 血瘀证中药现代化研究-洞察分析
- 采购合同的退货与换货政策3篇
- 中国居民投资理财行为调研报告2024-高金智库x蚂蚁理财智库-202412
- T-CFIAS 3010-2023 饲料添加剂 乙氧基喹啉
- PS平面设计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 混合云架构整体设计及应用场景介绍
- 2024 潮玩行业专题报告:一文读懂潮流玩具消费新趋势
- 2025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刑事诉讼法学》期末纸质考试总题库
- 六年级上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300题带答案
-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导论I》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8.1十七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值得借鉴)
- 小王子-英文原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