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七大手法_第1页
品管七大手法_第2页
品管七大手法_第3页
品管七大手法_第4页
品管七大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管七大手法培训内容QC手法概述

…………3~8查检表(Checklist)………………..9~12柏拉图(Pareto)……13~19特性要因图(Characteristic)………...20~24直方图(Histogram)……………….25~31管制图(Controlchart)…………….32~49散布图(Scatter)…..50~52层别法(Stratification)…………….53~56第一节:QC手法概述品管七大手法是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数据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质量管理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思想之上的组织性的质量管理;二是以数理统计方法为基础的质量控制。

第一节:QC手法概述

组织性的质量管理方法是指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人员工作方式的角度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它建立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之上,主要内容有制定质量方针,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开展QC小组活动,各部门质量责任的分担,进行质量诊断等。

第一节:QC手法概述统计质量控制:是美国的贝尔电话实验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在1924年首先提出的控制图为起点,半个多世纪以来有了很大发展,现在这些方法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类:初级统计管理方法、中级统计管理方法、高级统计管理方法。

第一节:QC手法概述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又称为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统计分析表、数据分层法、散布图等所谓的QC七工具(或叫品管七大手法)。运用这些工具,可以从经常变化的生产过程中,系统地收集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种数据,并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进而画出各种图表,计算某些数据指标,从中找出质量变化的规律,实现对质量的控制。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过,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上上下下全体人员活用这QC七工具而得到解决。第一节:QC手法概述中级统计管理方法

包括抽样调查方法、抽样检验方法、功能检查方法、实验计划法、方法研究等。这些方法不一定要企业全体人员都掌握,主要是有关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部门的人使用。

第一节:QC手法概述高级统计管理方法

包括高级实验计划法、多变量解析法。

这些方法主要用于复杂的工程解析和质量解析,而且要借助于计算机手段,通常只是专业人员使用这些方法。

第二节:查检表定义:为了便于收集数据,使用简单记号填记并予统计整理,以作进一步分析或作为核对,检查之用的一种表格或图表.查检表种类:一.点检用查检表二.记录用查检表制作程序:一.明确目的所在二.决定查检项目三.决定抽样方法四.决定查检方式五.设计表格实施查检六.记下资料相关条件功用:通常是利用查检表来了解现状或收集数据以作分析之用.第二节:查检表范例:一.点检用检查表:第二节:查检表二、记录用查检表品名:壁磚日期:89.02.17檢查總數:2500檢查員:張學友

第二节:查检表练习:针对你目前的工作内容,编制一份检查表。第三节:柏拉图柏拉图的由来:是由其发明者19世纪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Pareto)的名字而得名。柏拉图最早用排列图分析社会财富分布的状况,他发现当时意大利80%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后来人们发现很多场合都服从这一规律,于是称之为Pareto定律。后来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运用柏拉图的统计图加以延伸将其用于质量管理。

第三节:柏拉图柏拉图的定义

根据搜集的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不良发生的位置,客户抱怨种类,或安全事故等项目别分类,计算出各分类项目所占之比例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

第三节:柏拉图柏拉图的作用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往往不知从哪里着手,但事实上大部分的问题,只要能找出几个影响较大的原因,并加以处置及控制,就可解决问题的80%以上。柏拉图是根据归集的数据,以不良原因,不良状况发生的现象,有系统地加以项目别(层别)分类,计算出各项目别所产生的数据(如不良率,损失金额)及所占的比例,再依照大小顺序排列,再加上累积值的图形。第三节:柏拉图柏拉图的制作

1.收集数据

2.将分类好的数据汇总,由多到少进行排序,并计算累计百分比

3.绘制横轴与纵轴刻度。

4.绘制柱状图

5.绘制累积曲线

6.分析柏拉图第三节:柏拉图---案例1第三节:柏拉图---案例2第三节:柏拉图练习:请根椐下列数据制作柏拉图第四节:特性要因分析特性要因图的由来:提出了这个概念的是日本品管权威石川馨博士,所以特性要因图又称[石川图]。其形状像鱼骨,又称鱼骨图。

品質特性机器物料人員材料方法其它第四节:特性要因分析特性要因分析的定义将造成某项结果的众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图解之,亦即图表来表达结果(特性)与原因(要因)

之间的关系。特性要因分析的作用

1、某项结果之形成,必定有原因,应设法利用图解法找出其因。

2、可使用在一般管理及工作改善的各种阶段,特别是树立意识的初期,易于使问题的原因明朗化,从而设计步骤解决问题。

第四节:特性要因分析特性要因分析的步骤:步骤1:集合有关人员。

召集与此问题相关的,有经验的人员,人数最好4-10人。

步骤2:挂一张大白纸,准备2-3支色笔。

步骤3:由集合的人员就影响问题的原因发言,发言内容记入图上,中途不可批评或质问。(脑力激荡法)步骤4:时间大约1个小时,搜集20-30个原因则可结束;步骤5:就所搜集的原因,何者影响最大,再由大轮流发言,经大家磋商后,认为影响较大予圈上红色圈。

步骤6:与步骤5一样,针对已圈上一个红圈的,若认为最重要的可以再圈上两圈,三圈。

步骤7:重新画一张原因图,未上圈的予于去除,圈数愈多的列为最优先处理。

第四节:特性要因分析案例:传票遗失账号户名分列左右风吹积压张冠李戴借贷不平重复大小厚薄不均资料重复押章不认真大小写未保养闪灯传票账号户名不符文字不清为何错账率高材料设备方法人员规格不一来稿错误算盘错误漏记帐记错金额入错账建档老旧第四节:特性要因分析练习:请结合目前你的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讨论制定特性要因图。第五节:直方图直方图定义

将所收集的测定值或数据之全距分为几个相等区间作为横轴,并将各区间内之测定值所出现次数累积而成的面积,用柱子排起来的图形,叫直方图,亦称之为柱状图.直方图作用用直方图可以将杂乱无章的资料,解析出规则性,比较直观地看出产品质量特性的分布状态,对于资料中心值或分布状况一目了然,便于判断其总体质量分布情况。第五节:直方图直方图的作法一、搜集数据并记录于纸上;二、找出最大值(L)及最小值(S),并计算全距(R=L-S)三、定组数K:

一般对数据之分组可参照下表:

四.定组距:H=R/K

五.决定各组之上下组界最小一组下组界=最小值最小一组上组界=最小一组下组界+组距最小二组下组界=最小一组上组界依此类推第五节:直方图直方图的作法六.计算各组的组中点各组组中点=(上组界+下组界)/2七.作次数分配表八.制作直方图九.记录数据履历等相关条件直方图常见形态:说明:中间高两边低,有集中趋势结论:制程在正常运转下.第五节:直方图直方图判读一、缺齿型说明:高低不一,有缺齿情形.

结论:分组过细或是假造数据二、偏态型说明:高处偏向一边,另一边低,拖长尾巴.

结论:尾巴拖长时,应检讨是否在技术上能够接收.

多由工具磨损、松动及加工习惯引起.第五节:直方图直方图判读三、绝壁型说明:有一端被切断.

结论:数据经过全检过,

或制程本身经过全检四、双峰型说明:有两个高峰出现结论:有两种分配混合第五节:直方图直方图判读五、离岛型说明:在左端或右端形成小岛.

结论:测定有错误,工程调节错误或不同原料引起.六、高原型说明:平顶状.

结论:不同时间或人员平均值的分配混在一起.或无标准或控制,操作员制作造成较大误差。第五节:直方图练习:请参考附件资料做出直方图第六节:管制图管制图的由来:由美国的贝尔电话实验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在1924年首先提出管制图使用后,管制图就一直成为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特别在质量管理方面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它是一种有控制界限的图,用来区分引起质量波动的原因是偶然的还是系统的,可以提供系统原因存在的信息,从而判断生产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第六节:管制图管制图的定义与分类

是一种以实际产品品质特性与根据过去经验所判明的制程能力的管制界限比较,而以时间顺序用图形表示者.依数据之性质分类:

一.计量值管制图

1.平均值与全距管制图(X-RChart)2.中位值与全距管制图(X-RChart)3.平均值与标准差管制图(X-δChart)二.计数值管制图

1.不良率管制图(pChart)2.不良数管制图(pnChart)3.缺点数管制图(CChart)4.单位缺点数管制图(uChart)依管制图用途分类:

一.管制用管制图二.解析用管制图

第六节:管制图X-R(平均數-全距)管制圖的製作與解析一收集數據:選擇管制特性X,決定樣本大小n及抽樣間隔,樣本組數k.

1.選擇管制特性x·能測定的產品或製程特性.

·與客戶使用及生產關係重大的特性.·對下工程影響較大的特性.·經常出問題的特性.·關鍵製程的特性.第六节:管制图2.決定樣本大小n及抽樣間隔·n約在2-5個之間,不宜太大.·同一組之數據最好在同一生產條件及同一短時間內取樣.·初期解析之製程最好在較小的間隔連續取樣,管制狀態下之製程可加長其間個.·每組樣本可識別日期,時間,作業員,機台,原材料或零件批.·不影響生產及可接受的成本下.第六节:管制图3.

決定樣本組數k·足夠的樣本組數以保證製程的主要變異有機會出現.·25組以上的樣本及100個以上的數據以檢定製程的穩定及估計製程特性的平均數及標準差.第六节:管制图二數據分组及計算各組平均數xi,及全距Ri,總平均數x及R.

·

將數據記錄於空白的計量值管制圖上.

·計算各組平均數xi

及全距Ri,總平均數x及R.xi=Σxij/n,Ri=max{xij}-min{xij}x=Σxi/k,R=ΣRi/k第六节:管制图三計算管制界線

UCLx=X+A2RUCLR=D4RCLx=XCLR=RLCLx=X-A2RLCLR=D3R系数表如下:nA2D3D421.880---3.26731.023---2.57540.729---2.28250.577---2.115第六节:管制图四、记入管制界限---如附表例中心线以实例记入UCL及LCL线以虚线记入凡是LCL计算结果小于0或等于0时,LCL的管制线不必记入。第六节:管制图五、调查是否在管制状态1、如果点都在管制界限内时,即认为制程是在管制状态下;2、如果有超出管制界限外或在管制界限上的点时,即判定制程非管制状态;必须做制程解析、追查原因、制定标准、采取措施使制程进入管制状态;3、如果制程在管制界限时,将求得的管制界限与规格值进行比较;

第六节:管制图六、与规格值的比较1、指定规格时:1)若测量数据点在上下规格之内时,则认为制程能适合规格,则以后制程就可采用所计算的管制界限;2)若测量数据点超出上下规格之外时,则制程不能满足规格,所以要采取措施,将平均值移近规格中心,或缩小变异。采取措施后需重新计算管制界限。3)如果采取措施在技术上或经济上有困难或不利时,就有考虑变更规格。2、未指定规格时,可将管制界限当成规格用。第六节:管制图七、制程管制

1、制程原因的判定:1)点都在管制界限内时,或判定制程的变动是偶然因素所引起,则可以继续生产;2)记入的点超出管制界限外时,判定制程发生不可忽略的异常原因存在时,则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及再发防止措施;2、途中如制程改变,或样本的选取方法改变等,须重新计算管制界限,重新绘制管制图;3、制程未改变,但也有定期(每月一次)重新计算管制界限及绘制管制图的必要。

第六节:管制图例:第六节:管制图中位值与全距管制图(X-RChart)

一、收集数据、数据分组同平均數-全距管制圖;二、计算中值X:

计算中值前须将每组之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取中间值。

(a)数据组为奇数时,则中间之数值即为中值X,如46、47、49、50、51之中值为49;

(b)数据组为偶数时,则将中间的2个数值予以平均即为中值如46、47、49、50之中值为(47+49)/2=48第六节:管制图三、计算各组中值之总平均值 X=各中值的和/组数四、R的计算与平均数-全距管制图之R计算相同五、管制界限的计算:CL=XUCL=X+m3A2*RLCL=X-m3A2*R(m3a2为系数,当n=5时,m3A2=0.691)六、R管制图:与平均值-全距管制图相同。第六节:管制图P管制图计算时,可以先收集前月同种产品之检查数、不良数、不良率,做为当月的管制基准。一、不良率的求法:

P=Pn/n

二、平均不良率P的求法:三、计算管制界限:四、绘制管制图并进行分析

第六节:管制图Pn管制图一、平均不良率P的求法:与P管制图相同二、平均不良数Pn的求法:Pn=∑Pn/n(n为组数)三、计算管制界限:四、绘制管制图并进行分析第六节:管制图管制图的点看法:1、管制良好的制程,其管制图上的点,出现在中心线附近的特别多,而愈接近上、下管制界线,出现的点愈少,并且不可能出现在管制界线外的点;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予以追查原因:(1)连续7点及以上出现在中心线单侧;(2)出现在中心线单侧的点较多时;(3)点连续依次上升或依次下降时;(4)点多次出现在管制界线的近旁时;(5)点出现周期性变动时;

第六节:管制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