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处罚、复议、诉讼、赔偿)_第1页
行政法(处罚、复议、诉讼、赔偿)_第2页
行政法(处罚、复议、诉讼、赔偿)_第3页
行政法(处罚、复议、诉讼、赔偿)_第4页
行政法(处罚、复议、诉讼、赔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税收法律培训江苏省税务干部学校邵慧玲

第一部分、行政处罚一、概述一、概念行政处罚是指特定的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予以制裁的行政行为。二、特征1.主体是具有处罚权力的行政主体2.针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3.本质是一种法律制裁4.违法行为尚未构成犯罪三、种类——《行政处罚法》第8条(一)声誉罚:警告;通报批评(二)财产罚:罚款;没收违法所得、非法财物(三)资格罚: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四)人身自由罚:行政拘留;劳动教养;驱逐出境、禁止进境或出境、限制出境税务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罚款(二)没收非法所得(三)停止出口退税权四、设定——《行政处罚法》第9至14条(一)法律(设定各种行政处罚)

(二)行政法规(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三)地方性法规(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四)规章(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设定机关法律文件设定处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法律任何税务行政处罚国务院行政法规除人身自由以外的税务行政处罚国家税务总局规章警告罚款非经营活动中违法行为的罚款不超过1000元;经营活动中的违法所得,不超过违法所得的3倍且最高不超过30000元,没有违法所得的,设定罚款不超过10000元,超过限额的应报国务院批准。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不得设定税务行政处罚税务行政处罚的设定五、原则(一)处罚法定原则——《行政处罚法》第3条1.处罚设定权法定——《行政处罚法》第9至14条2.处罚主体及其职权法定——《行政处罚法》第15至18条3.被处罚行为法定4.处罚的依据、种类、内容和程序法定

(二)处罚公正、公开原则——《行政处罚法》第4条第1款、第3款1.处罚的依据要公开2.实施行政处罚的工作人员必须公开身份3.处罚的过程要向当事人公开(听证)4.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前,必须向当事人告知(公开)处罚事实、依据、理由以及当事人的权利可能会受到的处罚的种类(三)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行政处罚法》第5条(四)保障相对人权利原则——《行政处罚法》第6条1.处罚过程中,当事人有知情(晓)权、申辩权、陈述权、听证权、委托权等2.处罚后,当事人拥有依法申请复议权、依法提起诉讼权、请求行政赔偿权(五)职能分离的原则1.行政处罚的设定机关和实施机关应分离2.在较重大的行政处罚中,行政处罚的调查、检查人员和行政处罚的决定人员应分离3.作出罚款决定的机关和收缴罚款的机构应分离——《行政处罚法》第46条(六)以事实为依据原则(七)过罚相当原则——《行政处罚法》第4条第2款二、行政处罚的

管辖与适用一、管辖1.地域管辖—违法行为发生地2.级别管辖—县级以上3.职能管辖—具有行政处罚权——《行政处罚法》第20条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4.指定管辖—共同的上一级——《行政处罚法》第21条5.移送管辖——《行政处罚法》第22条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行政机关必须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行为发生地违法行为发现地行为结果地二、适用(一)原则1.一事不再罚原则——《行政处罚法》第24条2.行政处罚折抵刑罚原则——《行政处罚法》第28条(罚款,拘留)3.行政处罚追诉时效原则——《行政处罚法》第29条(2年)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一事不再罚原则的基本含义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处〉24条行政机关在查处行政违法案件过程中,发现案件已涉嫌构成犯罪的,必须将案件移送公安司法机关查处〈处〉22条同一违法行为被分别课以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的,同类的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应相折抵《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不同的行政机关,依据不同的法律规范,对同一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可以给予不同种类的行政处罚,但不得重复罚款同一违法行为不得两次以上罚款(二)具体适用标准1.行为人责任年龄标准——《行政处罚法》第25条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2.行为人责任能力标准——《行政处罚法》第26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3.裁处处罚的情节标准——《行政处罚法》第27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不予处罚:(1)不满14周岁(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3)轻微违法行为+及时纠正+无危害后果从轻或减轻处罚:(1)已满14周岁,但未满18周岁(2)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3)受他人胁迫(4)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5)其他三、行政处罚的程序一、决定程序(一)简易程序1.适用条件——《行政处罚法》第33条(1)违法事实确凿(2)有法定依据(3)处罚种类、幅度属于法定范围简易程序适用条件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2.步骤——《行政处罚法》第34条——《行政处罚法》第32条表明身份确认违法事实,说明处罚理由和依据听取陈述申辩制作处罚决定书并当场送达备案告知救济权利申辩不加重处罚口头(二)一般程序(普通程序)立案调查取证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审理决定制作决定书并送达听证程序告知听证程序:——不是一个独立的程序,仅是一般程序中的一个特别程序1.适用条件——《行政处罚法》第42条(1)责令停产停业(2)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3)较大数额罚款国税总局规定:公民——2000元以上组织——10000元以上2.具体环节(1)受理当事人的申请(当事人应在行政机关告知后3日内提出)(2)听证会参加人(主持人、调查人员、当事人、当事人的委托代理人、笔录员)(3)公开举行听证会(受理15日内举行;7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4)听证的中止、终止中止——原因在证据上终止——只能由当事人的理由、过错导致二、执行程序(一)不停止执行(依据行政行为公定力)——《行政处罚法》第45条(二)收缴1.当场收缴——《行政处罚法》第47、48条依法给予二十元以下的罚款的;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的;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的;2.一般程序(收缴分离)(三)强制执行——《行政处罚法》第51条1.执行罚(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罚)2.税收强制执行措施(诉讼期满之日起)3.申请法院执行(诉讼期满之日起180日内)四、法律责任一、种类1.责令改正/纠正——对行政机关2.行政处分3.追究刑事责任二、具体责任(见下表)对相关责任人员法条内容责令改正/纠正行政处分其它追究刑事责任55没有法定的处罚依据实施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擅自改变处罚种类、幅度违反法定处罚程序违反关于委托处罚的规定56处罚不使用罚款、没收财务单据或者使用非法定部门制发的罚款、没收财务单据同上收缴销毁非法单据57行政机关违反本法第46条的规定自行收缴罚款的,财政部门违反本法第53条的规定向行政机关返还罚款或者拍卖款项的对违反规定的行政机关或财务部门同上法条内容责令改正/纠正行政处分其它追究刑事责任58将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财物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财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予以追缴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执法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收缴罚款据为己有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构成犯罪的59使用或者损毁扣押的财物,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赔偿60违法实行检查措施或者执行措施,给公民人身或者财产造成损害、给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同上同上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法条内容责令改正/纠正行政处分其它追究刑事责任61为牟取本单位私利,对应当依法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以行政处罚代替刑罚由上级行政机关或者有关部门责令纠正拒不纠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包庇纵容违法行为的(比照刑法第188条规定)62执法人员玩忽职守,对应当予以制止和处罚的违法行为不予制止、处罚,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遭受损害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第二部分行政复议第一节概述一、概念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复议机关提出申请,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行为进行合法、合理性审查,并作出维持、变更、撤销等决定的活动。二、特征1.针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主要是具体行政行为)2.依行政相对人的申请3.合法、合理全面审查三、与行政诉讼的衔接

1.可以在复议和诉讼之间任意选择;如果先选了复议,对复议不服仍可提起诉讼;但如果先选了诉讼,则不能再申请复议。——《行政复议法》第16条2.必须先经复议,才可以提起诉讼——《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33条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申请复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未申请复议直接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复议机关不受理复议申请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3.复议为最终裁决,不可再提起诉讼——《行政复议法》第14条、第30条(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四、基本原则——《行政复议法》第4条

1.合法原则2.公正原则3.公开原则4.及时原则5.便民原则五、基本制度

1.一级复议制度2.书面复议制度——《行政复议法》第22条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但是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向有关组织和人员调查情况,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的意见。

提出申请时: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行政复议法》第11条六、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的基本内容(一)总则(二)税务行政复议机构和人员(三)税务行政复议范围(四)税务行政复议管辖(五)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六)税务行政复议程序(七)税务行政复议证据(八)税务行政复议和解和调解税务行政复议规则总则(1-10条)1、明确了本规则的立法依据2、确定了税务行政复议的申请人3、确定了税务行政复议机关4、确定了税务行政复议的原则5.确立了行政复议工作第一责任人

复议不利变更禁止原则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公开公正及时便民

税务机关行政首长

复议不利变更禁止原则第五条行政复议机关在申请人的行政复议请求范围内,不得作出对申请人更为不利的行政复议决定。(原则规定)第七十六条第二款: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作出对申请人更为不利的决定;但是行政复议机关以原具体行政行为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适用依据错误决定撤销的,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除外。(例外)税务行政复议规则案例:深圳经济特区某水泥预制板企业2007年全年纳税合计800万元(包括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2008年的盈利率比上年增长5%。该企业2004年度取得销售水泥预制板收入13,851,358.70元(含税销售额),不含税销售额13,067,319.53元,均未按规定申报纳税。2009年5月10日,税务机关在查处中认为,该企业未按规定申报纳税的行为构成了偷税,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及《税收征管法》的规定,追缴所偷增值税784,039.2元,并对该企业的偷税行为处以所偷税款1倍的罚款78,403.92元。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该企业负责人拒不接受对该企业的处罚,多次到税务机关扰闹。2005年6月30日,又以该处罚决定认定事实及适用法律有误为由向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受理该复议申请后,经过审理,认为企业偷税行为事实成立,其性质较为恶劣,且拒不接受处罚,认错态度不好,因此作出行政复议决定,除追缴其所偷税款外,将罚款变更156,807.84元。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税务行政复议机构和人员(11——-13条)

税务行政复议机构:各级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

行政复议委员会:本机关以外具有相关知识的人员

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相应的品行;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取得行政复议法实施细则规定的资格。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第二节税务行政复议的

受案范围一、具体行政行为(一)征税行为;(二)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为;(三)发票管理行为,包括发售、收缴、代开发票等;(四)税收保全、强制执行措施;(五)行政处罚行为:

1.罚款;2.没收财物和违法所得;3.停止出口退税权。(六)不依法履行下列职责的行为:

1.颁发税务登记;

2.开具、出具完税凭证、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3.行政赔偿;

4.行政奖励;

5.其他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七)资格认定行为;(八)不依法确认纳税担保行为。(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十)纳税信用等级评定行为;(十一)通知出入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行为;(十二)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二、抽象行政行为(一)条件1.为某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2.当事人在申请对具体行政行为复议的同时,提出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请求(二)具体规定——《行政复议法》第7条

1、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务院其他部门的规定。

2、其他各级税务机关的规定。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规定。

4、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规定。

前款中的规定不包括规章(规章以下,不含规章)三、排除范围——《行政复议法》第8条1.行政机关内部行为(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提出申诉2.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居间调解行为——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第三节税务行政复议的管辖一、一般管辖

1.各级国家税务局——上一级机关2.各级地方税务局——上一级地方税务局或者该税务局的本级人民政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对地方税务局的行政复议管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3.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税务总局(对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的裁决为终局裁决。)——《行政复议法》第14条,规则第17条二、特别管辖

(一)对计划单列市税务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省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

(二)对税务所(分局)、各级税务局的稽查局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所属税务局申请行政复议。

(三)对两个以上税务机关共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共同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税务机关与其他行政机关共同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共同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四)对被撤销的税务机关在撤销以前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继续行使其职权的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五)对税务机关作出逾期不缴纳罚款加处罚款的决定不服的,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但是对已处罚款和加处罚款都不服的,一并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三、移送管辖有前款(二)、(三)、(四)、(五)项所列情形之一的,申请人也可以向具体行政行为发生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提交行政复议申请,由接受申请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依法转送。

第四节行政复议参加人一、申请人二、被申请人三、第三人四、代理人税务行政复议规则(20——31条)申请人:行政相对人;与被申请税务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必须递交行政复议申请;被申请人:1、直接做出税务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26条)2、特殊情况(27-30条)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第三人(23条)1、对复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2、以自己的名义参加复议,并且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是复议申请人、被申请人之外的其他利害关系人。代理人:1、申请人、第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参加行政复议

2、赋予被申请人有限委托权(31条)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第五节税务行政复议程序一、申请(32条—43条)1.一般条件(1)申请人合格(2)有明确的被申请人(3)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4)属于受理复议机关管辖

2.时间条件——60日内(1)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算(2)因不可抗力或被申请人设置障碍等其他正当理由耽误的,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算(3)属复议前置的,自清税、担保被确认之日起算二、受理(44条—51条)时间:——收到申请之日起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形式:

——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应书面告知申请人条件:(1)符合申请行政复议条件,且未向其他法定复议机关或人民法院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2)符合申请行政复议条件,虽向其他法定复议机关或人民法院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但相关部门还未受理三、审理(62条—74条)1.方式:书面审理为主,其他形式为辅2.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上级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和命令3.举证责任:被申请人负举证责任:(52—61条)四、决定(75条—85条)时间限制: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情况复杂,经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延长最多30日1.维持决定: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2.履行决定: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不作为)3.撤销、变更或者确认决定:(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2)适用依据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撤销

(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6)未按规定期限提出书面答复或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撤销4.赔偿决定:符合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应予赔偿的

60日内

5日内

7日内

10日内60日内(最多可延长30日)

15日内申请受理决定审理将复议申请书副本或复议申请笔录复印件发送被申请人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对此不服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向国务院申请裁决五、税务行政复议和解和调解

(86----92条)1、税务行政复议和解与调解的适用范围(86条)2、和解(87条、88条)3、调解的具体要求:(89条)4、调解的程序(90条)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六、关于“5”日“7”日的规定本规则关于行政复议期间有关“5日”、“7日”的规定指工作日,不包括法定节假日。

税务行政复议规则一、概念行政诉讼是指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在行政法律关系领域发生纠纷后,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审查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并判断相对人的主张是否妥当,以作出裁判的一种活动,核心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第三部分、行政诉讼二、与复议的主要区别1、审查范围:诉讼:对具体行政行为只审查合法性,一般不审查合理性复议: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合理进行全面审查

2、审理方式诉讼:一般采用开庭审理方式(一审必须开庭审理)复议:原则上实行书面复议制度

3、审级诉讼:两审终审制复议:一级复议制

4、法律效力诉讼:具有最终法律效力(只有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所作出的判决才具有最终的确定力)复议:一般不具有最终法律效力,不服的相对人可再提起诉讼

5、收费规定诉讼:收费复议:不收费(行政复议是行政管理的一部分)三、原则(一)一般原则(10大原则)——《行政诉讼法》第3条至第10条1.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行政审判权原则2.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3.合议原则4.回避原则5.公开审判原则

6.两审终审原则7.当事人诉讼法律地位平等原则8.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原则9.辩论原则10.人民检察院实施法律监督的原则(二)特有原则

1.起诉的不停止执行原则含义:起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在诉讼或复议期间原则上不停止执行理由:行政行为公定力例外:——《行政诉讼法》第44条(1)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2)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3)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2.被告举证原则含义: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必须举出被许可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否则将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行政诉讼法》第32条理由:(1)行政诉讼的“诉”针对具体行政行为事实(2)行政行为是单方面的(3)原告举证不可行例外:——《行政诉讼司法解释》第27条(1)证明起诉符合法定条件,但被告认为原告起诉超过起诉期限的除外;(2)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证明其提出申请的事实;(3)在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中,证明因受被诉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失的事实;(4)其他应当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事项。

3.不调解原则含义:行政诉讼中既不能用调解的方式来审理案件,也不采用调解的形式结案。——《行政诉讼法》第50条理由:(1)行政权力具有不可处分性,因此不具有调解的基础(2)行政行为依据公行为,而非私行为例外:——《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71条第3款原审判决遗漏行政赔偿请求,第二审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依法应当予以赔偿的,在确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同时,可以就行政赔偿问题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就行政赔偿部分发回重审。四、行政诉讼的证据行政诉讼证据,是指行政诉讼主体用于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证据材料。证据的“三性”客观性(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证据的种类1、书证、2、物证、3、视听资料、4、证人证言5、当事人陈述、6、鉴定结论、7、勘验笔录、8、现场笔录五、程序(一)起诉(二)受理(三)审理(四)判决起诉的时间条件:一般期限:1、15日、3个月;2、未告知、得知之日、不超过2年;3、不知道的(不动产20年、其他5年)起诉期限迟延的处理:

1、起诉期限耽误的原因是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原因

2、由于法定事由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延长(顺延)。

3、当事人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应由人民法院决定受理

法院在接到诉状后,应当组成和议庭进行审查,根据审查结果在7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裁定。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定书之日起10内向上一级法院上诉,其裁定为终局裁定。7日内不能决定是否受理的,应当先予受理,受理后经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裁定驳回起诉。行政诉讼的第一审程序宣告判决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一审判决人民法院一审判决有:

1、维持判决

2、限期履行判决

3、撤消或部分撤消判决(注意)

4、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下列情形下,法院应当作出确认被诉行为违法或无效的判决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但判决责令其履行已无实际意义被诉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消内容的被诉行为依法不成立或者无效的被诉行为被撤消如果给国家或者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法院应当作出确认被诉行为违法的判决,并责令行政机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二审程序上诉的条件

1、必须是针对未生效的一审裁判

2、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必须是一审程序的当事人

3、必须在法定上诉期内上诉(10日、15日)

4、上诉方式必须合法

5、上诉必须向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起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自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二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处理:1、维持原判2、依法改判3、撤消原判,发回重审第四部分国家赔偿案例一2010年,杨某受某厂指派在本县范围内销售茶叶2万斤,厂方提供了介绍信、营业执照副本。杨某销售后未向税务机关纳税。县税务局知悉后即作出决定,杨某需缴纳税款5000余元。杨某不服,认为自己是接受某厂的指派,与该厂是委托关系,其税款应当由厂方缴纳,县税务局未采纳杨某的意见,坚持要求杨某个人缴纳税款。请问:1、在此情况下,杨某应当通过怎样的方法主张权利?A、杨某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B、杨某可以先提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起诉C、杨某必须先经过复议,不经复议不得起诉D、杨某可在复议与诉讼之间任意选择2、如杨某提起复议申请,应以哪个机关为复议机关?A、县税务局B、县税务局所属的县政府C、市税务局D、县政府法制局《税收征管法》第八十八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税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本法第四十条规定的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细则》第一百条税收征管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的纳税争议,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对税务机关确定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及退税、适用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以及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政行为有异议而发生的争议。

《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对海关、金融、国税、外汇管理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税务行政复议规则》第十条对各级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其上一级税务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向国家税务总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3、如果复议审查认定杨某与厂方关系委托代理关系,对此复议机关可以作出怎样的处理决定?A、撤销县税务局要求杨某纳税的决定B、撤销并责令县税务局重新作出处理决定C、直接变更县税务局行政处理决定D、确认县税务局纳税决定违法的复议决定《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第(三)项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1.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

2.适用依据错误的;

3.违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

5.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4、如果经复议后,下列什么情况下由复议机关作被告?A、复议机关维持原纳税决定的B、复议机关改变原纳税决定的C、复议机关改变原纳税决定所认定的主要事实,但对决定内容并无改变的D、复议机关确认原纳税决定违法的《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