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砂小学教师暑期校本培训_第1页
朱砂小学教师暑期校本培训_第2页
朱砂小学教师暑期校本培训_第3页
朱砂小学教师暑期校本培训_第4页
朱砂小学教师暑期校本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朱砂小学教师暑期校本培训语文学科知识讲座主讲:毛园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姓“语”,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打好精神、文化的底色;小学语文姓“小”,“基础性”特点更为明显,更应关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与良好习惯等的培养,为中学语文学习、其他课程的学习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增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目标意识,提升小学语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走向基本正确,在不断学习、实践与反思中,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关注语文学习特点,突出语文的本体地位;能关注教材的研读,准确把握教材内涵与特点;能关注学生的语文实践,给学生创造较为丰富的语文实践机会,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能努力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较为有效的学习……存在问题

1、课标研究不深入。相当多的老师对《语文课程标准》研究不深入,对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应具备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发展目标不够清晰,甚至一团模糊,教学比较盲目,没有对学生进行丰富有效的语文训练或对学生的训练单一、无序,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充分的培养与发展。2、教材研读不透彻。教师对教材的研读不细致、透彻,不能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教学资源,尤其是教材中蕴含的语言学习、理解、运用的资源,因此,不能充分发挥教材这一“例子”的作用;不少教师研读教材时缺乏整体意识,孤立地看教材,不能将课文放到单元和整册教材中去研究,导致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3、教学目标意识淡薄。有的语文教师教学目标意识淡薄,对于语文教学究竟该让学生“得到什么”,不甚了了;一些语文教师只在内容上“深挖洞”,不在语言上“广积粮”,学生得“意”而忘“言”(即只得到情理的熏陶或启迪,语言、思维、学习能力没有得到相应发展),教学耗时多而学生收效少;有的教学目标定位受限于教材,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等没有明确要求,阅读教学中,教师就不结合课文学习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训练,不能根据本地学生的阅读与习作基础较好的实际,适当提高习作要求、拓宽习作思路、变化习作形式,学生习作的水平得不到更好的发展。4、教学内容不丰实。相当一部分教师将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等同于“课文内容”,课文写什么就教什么,或只关注内容的理解,情理的体悟,或在一些琐碎问题上纠缠,或花大量时间探求与语文学习无关的知识等,忽视了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学习、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文字,忽视揣摩文本的表达方法与表达效果,忽视读写结合,忽视语文学习方法的相机渗透与有效指导等。对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一、准确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不仅要有效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还要结合本地域的实际,让学生得到更大更优的发展。为了给予老师更明确、操作性更强的教学指导,促进学生更好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小学阶段语文知识、能力发展总目标

拼音1

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2.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3.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4.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5.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巩固对拼音的认读与识记。识字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3.了解汉字基本的字形结构和构字特点。4.掌握书写的一般规则,正确书写汉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时做到笔顺正确、笔画清楚、字形规范、字体端正,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5.能在具体语境中辨识常见的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和多义字并正确书写,能辨识并改正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词句1.掌握常用词语(含成语)和课文中的重要词语(生字组成的新词、关键词语和值得积累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会用。2.认识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实词并能在语境中准确运用;能在语境中准确运用助词、叹词、连词等虚词(不讲术语)。3.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本义,联系具体语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语境义;结合语境准确理解并正确运用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和多义词。4.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5.结合课堂学习,认识一些特殊形式的词语并了解其意思及表达效果,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6.了解一些日常礼貌用语并大致理解其意思,尝试准确运用;对随时代发展出现的新词汇能作准确判断和恰当使用。7.能初步认识不同结构的短语,如并列、偏正、动宾、主谓等短语(不讲术语),尝试在语境中正确理解并运用。8.了解单句的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了解复句的一些基本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能在具体语境中根据表达需要恰当运用。9.认识掌握一些基本句式:肯定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把字句、被字句、反问句、设问句、疑问句等,能进行句式改换,初步体会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等。10.能辨析并修改病句,如用词不当、词语搭配不当、成分残缺、重复多余、词序颠倒、关联词搭配不当、前后矛盾等。11.能从语病、标点、错别字等角度对语段进行综合改错;能理清句段间的逻辑顺序,准确排列句子。12.结合课文学习分类积累成语、俗语、名言、古诗、谚语等;能有意识地在生活情境或语言环境中准确、灵活运用所积累的语言。修辞1.能认识、辨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对偶等常见的修辞方法,初步体会这些修辞手法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效果;2.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地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标点

1.认识逗号、句号、顿号、冒号、感叹号、分号、问号、引号、省略号、括号、破折号、书名号等标点符号,了解其各自的作用并能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运用。2.能在具体语境中初步了解感叹号、省略号、引号、破折号等的表达效果。阅读(语文知识、能力、方法)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2.学会边读边思考;能从文本或语段中提取主要信息;初步学习从多角度、多方面寻找、筛选和整合文本信息。3.能整体理解文本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简要归纳主要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观点。4.能理解、体会、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理解并较为准确地阐述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初步学会赏析文章中精妙的、独具特色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5.能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与作用;能进行较为深入的、富有个性的阅读思考,在交流和讨论中善于倾听,能作出自己的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6.在老师指导下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在阅读中初步了解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并初步掌握各类文体不同的阅读方法。7.能读懂日常说明书、广告等,从中获取正确信息,运用于生活。8.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有条件的可在高年级适当补充阅读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能以与人倾诉的自由心态进行习作,抒写真情实感。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善于体验生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提升习作能力。3.能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较为熟练地运用叙事、写人、状物、写景等基本写作范式,并能根据需要进行变式表达和个性化表达;能根据习作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内容具体,情感真实,语言生动,详略得当。4.习作中,能根据表达需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能运用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介绍事物;学习运用借物喻人(理)、借景抒情、衬托、前后照应等写作手法,增强表达效果。5.学写提纲式、心得体会式等读书笔记和常见的应用文(请假条、留言条、书信、通知等)。6.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7.自觉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口语交际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5.在日常的课堂学习、学校生活、家庭生活情境中,能礼貌得体、自信大方地与人进行交流;能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热点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综合性学习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益语文教学应强化效率意识,努力优化教学目标,精心删选教学内容,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教材等教学资源,加强语文实践,关注学生思维训练与发展,重视学习方法、自学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培养,追求“简约、务本、求实、灵动、科学”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境界。1.强化语文教学“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魂”,教师应强化教学目标意识,在教学之前,应深入、反复思考语文教学、本学期教学、本课教学乃至本课时教学应该让学生“获得什么”,即确定教学的目标与方向,方向正确了,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细节的推敲、教学艺术的追求才有价值。教师应在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阅读全套教材,钻研整册课文,明确总体目标和年段目标的基础上,立足于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制定学期总目标、单元目标、课文学习和课时目标;制定课时目标应充分考虑语言、认知、情感三个维度,还应充分考虑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语文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等,不同维度的目标相互渗透和融合;课时目标明确具体,突显语文学习的核心目标,关注文本特色,防止忽视语文的“工具性”,也防止惟“工具性”;目标的制定,应符合学生的年段特点,防止拔高或降低学习要求。2.准确把握语文“课程内容”

在明确语文学科的本质,准确把握不同年段的学科教学目标后,语文教师应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和相关教学资源,精心删选合适的教学内容,即静心思考“教什么”。既防止窄化语文教学内容,忌一味局限于文本学习,忌只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理,而忽视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文字,忽视适度揣摩、欣赏文本精妙的语言表达等,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等;也防止泛化语文教学内容,过度拓展和拔高要求。教师应结合具体课文、不同年段的学习,将“语文知识、能力发展目标”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实践,有机、有序、有效地加以落实。语文教学内容的删选应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来选定,不面面俱到,不蜻蜓点水,学生自学后依然不懂、思考不深入的,应是我们的重要教学内容,学生不具备却又最需要得到发展的语文素养,也是我们主要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删选力求精要,“务本”而不“惟本”,精当而不冗杂,简约而不简单,“意”“言”“法”应该成为语文课程最主要的教学内容。3.突显不同课型的教学特点与重点汉语拼音教学:汉语拼音是学生进入小学的第一项学习内容,是学生识字、阅读的拐棍,因此,汉语拼音教学要突显趣味性,教学重点应放在准确认读、拼读和正确书写上,不拔高要求——直呼音节、默写音节等;教学形式应力求活泼多样,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和语境歌,采用游戏、儿歌、猜谜等形式帮助学生认读、识记声母、韵母和音节,忌死记硬背和机械抄写;将拼音教学与识字、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同时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巩固对拼音的认读与识记,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识字写字教学

应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

识字教学应实现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上好识字课,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词串识字韵文,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借助图片、词串情境、具体语境了解一些字词的意思,还可以结合转转盘识字等课文形式,引导学生探究汉字的构字特点和规律,在突显识字功能的前提下,发挥词串识字课文审美、认识事物等多重功能;用好阅读课这一平台,低年级阅读课应高度重视识字教学,减少冗余的分析,留出足够的时间带领学生随文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音、形、义相结合识字解字。中高年级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分析字形,揣摩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重视写字教学,遵循“多识少写,识写分流”的原则,只要求认读的生字,学生只要准确认读、识记即可,不提默写要求;要求书写的生字,应训练到位,指导学生书写正确、工整,卷面清楚。写字教学力求在课内完成,指导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注重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字形结构,把字写正确、规范、工整。中年级开始指导学生用钢笔书写;结合教材要求,指导学生学写毛笔字。

识字写字教学要注重形象性、趣味性,运用直观手段或借助文本图片,采用猜谜、游戏等形式进行教学,寓教于乐,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生字要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时间反复出现,引导学生经常运用,准确识记与书写;学生写字易出现反复的现象,教师应不厌其烦进行引导与指导,“反复抓,抓反复”,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要努力摒弃繁琐、低效等弊端,把握语文教学本质与规律,突显语文学科的本体地位与核心价值,提高阅读教学效益。

阅读教学力求务本。阅读教学应“以人为本”,即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为本,强化为学生语文素养发展服务的意识,一切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一切教学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一切教学形式的选择与运用,都立足于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素养的发展;阅读教学应该以语文学习为本,尽管语文教学承担多维目标,但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是引导学生学习、理解、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文的本体地位,以“意、言、法”的学习与指导为核心组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悟文本意旨,品味语言文字感受语言魅力,摸索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用好用足文本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价值,适度、合理开发课外语文学习资源,为学生搭设丰富多样的语文学习、实践的平台,摒弃花哨无效的教学形式,扎扎实实带领学生“学”“习”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力求简约。阅读教学要做到目标简明扼要,过程简洁清晰,方法简单有效。教师应准确、深入研读教材,仔细深入研究课标“年段目标”及语文“发展目标”,设定简明扼要的学习目标;教师应简化教学流程,删繁就简,精心设计提纲挈领、具有挑战性和思考价值的阅读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多角度的阅读思考、品味赏析,让学生得到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课堂提问不能局限于对文本内容、情理(即局限于对“写什么”)的探求,还要涉及到对文章表达、语言特色及效果(即对“怎么写”)的赏析,也应重视对如何阅读文本、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怎么学”)的指导;教师应摒弃繁琐分析、机械训练、满堂问、过度拓展、无目的表演等教学形式与方法,选择切合当下教学情境、适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听、说、读、写、思,简简单单学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在阅读教学目标、过程、方式上做“减法”,以求在学生发展上做“加法”,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得“趣”,获得丰厚的、长足的发展。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力求科学。教师应研究并遵循学生阅读的一般规律,研究不同文体的阅读方法,研究不同学段学生的阅读特点和达成的目标,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引领学生阅读学习。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阅读规律,指导学生先初读理解课文内容,再细读品味语言特色,最后内化升华、练习运用,让学生掌握阅读的一般规律并运用阅读过程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研究并带领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特征,指导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方法,学会独立阅读。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把握不同年段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知识的传授与阅读能力的训练,让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到循序渐进的发展。遵循语文学习规律设计、组织阅读教学,重视学生阅读能力、良好思维品质等素养的训练与培养,寻求科学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为学生的长效发展奠基。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应求实。阅读教学应给予学生实实在在的训练和发展:

重视“听”的训练,以往的阅读教学比较忽视学生“听”的能力的训练,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并加强“听”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倾听,认真、细致、耐心,边听边思,获取信息,吸纳精髓,作出自己的判断与评析。

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强化“读”的指导,力求在课堂内达到读通、读懂、读好三个层次的要求,每堂课应留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朗读与默读训练并重(中高年级要多留默读思考的时间),能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教学情境指导学生的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重视复述训练,教师应结合不同课文,帮助学生了解复述的要求,指导学生复述的基本方法,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复述训练,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

重视“说写”训练,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学校学习资源,结合文本特色,挖掘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说写资源,给学生搭设“说写”实践的平台,有效发展学生的说写能力;注重语言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学习词语,重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课前3-5分钟熟读背诵经典的课文、段落和古诗文,建议每周一篇(段),每学期不少于15篇(段)。

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教师应多思考学生阅读等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有机渗透,在引导学生“学语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语文”。

重视作业的设计及布置,作业设计力求精简,忌面面俱到,机械训练,关注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训练,突显每课训练重点,突出年段训练目标。作业题设计重基础训练,更要重综合运用,尤其中高年级,应适当增加综合性作业,能多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正确、灵活地运用语言,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学会表达。倡导课内安排时间写作业,教师及时巡视指导,课内书面作业时间最好不少于5分钟。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习作教学

习作教学应让学生敢于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有一个放松、自由的心态,记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抒写自己的真实感受与情感。遵循年段教学目标,起步阶段应放手让学生独立写作,尽量少干预,不说教。关注学生写作的投入状态,尊重学生作文的语言个性,给予适当的指导。

习作教学还应让学生善于表达。习作教学既不单纯讲写作技巧,也不忽视写作方法的指导。教师应结合习作前指导和习作后点评,自然、适度地渗透相关的写作方法,让学生获得基本的写作知识、范式和技巧;习作教学应和阅读教学有机结合,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感悟典范的表达方法,并随文进行写话、写片断等训练,实现读写结合;教师应引导并鼓励学生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写观察日记或生活日记,为习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教师还应重视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读整本书,丰厚学生的文学、语言的积累,为习作奠定语言基础。习作教学

习作教学应充分发挥好作文批改和反馈指导的作用。批改应及时,以鼓励为主,多发现、表扬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评语宜用交流、欣赏、商讨、建议的语气与形式,少批评,不求全责备。评语忌大而空,多一些眉批,给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价、鼓励与指导,将一些写作方法、要点等渗透其中,让学生有实在的收获。作文讲评、反馈要提高目的性和针对性,不面面俱到,应对照每次习作要求,选出典型习作、片断与学生进行交流评讲,欣赏优点,指出存在的共性问题,使学生领悟写作方法与规律,使作后讲评成为习作指导的资源、途径。重视评讲之后的修改,让学生再次审视自己的习作,经历自我修改的过程,以此提高写作能力。倡导多面批,每学期至少对每一个学生均有一次面批(对于习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多予以关注,增加面批和鼓励,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提高其习作兴趣和能力),指出突出的优点与明显存在的问题,引导其及时修改。

习作应讲究一定的数量和速度。建议低年级学生要有专用的写话本,坚持每天写1-2句话,每周至少写一段话;中高年级每两周写一篇习作,每周写一篇小练笔。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和读后感。作文要有一定的速度,高年级40分钟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作文,小练笔尽可能当堂完成。

习作教学应重视备课的有效性。习作备课历来较为粗放,只简述教学流程,教师应重视习作的备课,从习作目标、训练要点、习作素材、写作方法、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重点指导的内容及突破难点的策略等角度思考,进行较为细致的设计,尤其是每次习作训练的重点、难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等,应作充分、详细的预设与准备。提倡老师写下水文,发现本次习作的要点、难点,以便作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的目标定位要准确: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与礼仪。明确口语交际教学应该是为“生活”的,培养的能力与礼仪只是“基本”的。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应突显“生活性”“情境性”“互动性”“实践性”等特点,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或模拟的生活交际情境中进行,充分利用好创设的情境、日常课堂交际情境和生活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口语交际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贴近其生活的内容,让学生获得角色认同,参与到听、说实践中,在实践中提升其交际素养。

口语交际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不局限于口语交际课堂,日常教学的课堂、教学活动,如故事会、辩论会、演讲、采访等,都可以成为口语交际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听、说,提高其交际素养。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A、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模式”

B、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辐射模式”

C、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模式”

A、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模式”

一、基本模型激趣导入→

学习感悟→

迁移体验→

运用巩固→

(链接积累→

点击生活→

拓展课程→

走出课堂)

模型说明:针对传统语文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性弊端,我们提出并构建“开放的语文教学模式”。该模式以人为本,以“开放”为核心,按“激趣导入——学习感悟——迁移体验——运用巩固”四个主要环节设计流程。根据教学实际,选择“链接积累”、“点击生活”、“拓展课程”、“走出课堂”等不同的方式进行各个环节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模式”

二、操作程序

第一步:激趣导入1、链接生活积累学生对自己了解或者知道的东西总是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和兴趣,教学伊始紧扣学生的这一特点,链接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积累,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激发其学习兴趣,自然学得积极主动。2、音乐渲染情境听觉的刺激,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感官,形成与文本的直接对话,初步体验词作所描绘的意境;以感受的表达和交流,充分调动其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模式”

第二步:学习感悟1、开放学习方式①范读课文,注意生字及课文的朗读;②自学课文,要求:a、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读课文;b、自学形式不限:可一人自学,也可小组合作自学;c、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或者借助各种学习条件和手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记下不明白的地方。课堂上,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独立地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文字。读中生疑,品中释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同时,更有利于其思维空间的拓展和求异思维的发展。2、点击学生生活本阶段的三个环节均指向于生活,课堂教学中,我们把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放开学生的手脚,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学习语文,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生活体验,把学生生活的需要、语言文字训练与儿童心理发展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让生活实践与语文学习融为一体。3、沟通学科联系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语文学科本身,应该与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学联系起来,相互渗透,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整体。课堂上,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文本情景画出来,交流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不仅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悟,而且把静态的文字变成学生头脑中优美的图画、自己个性化的语言,完成练习的同时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促进内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解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模式”

第三步:迁移体验课程文本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内容,而是一种有待于开发、构建的学习资源,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加以选择、延伸和处理。既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的“开放模式”

第四步:运用巩固1、在活动中运用唱唱:跳跳:教教: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巩固运用语文:唱唱、跳跳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配乐、设计让学生感到新奇;教教,做小老师更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2、在实践中运用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运用,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终止。因此,让学生走出课堂,运用所学知识,成为文本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将个体和群体、合作与探究、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加强了对文本知识的巩固,同时又促进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语文学习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充分体现了“大语文观”。

三、对“开放模式”的思考1、注重灵活运用。该模式只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模式,并不代表它是固定不变的,更不是万能。因此,教学中必须根据不同的课文,灵活运用该模式或者将几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2、注重营造良好氛围。该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营造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真诚合作,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之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迸发智慧的火花。3、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该模式的“开放”并不是无限制,无目的,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只有大胆地“放”,巧妙地点拨,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促使学生创新本能的萌发,生动活泼地发展。4、注重学生人人参与。本模式注重让学生参与阅读实践,以教师的点拨结合学生个体自读自悟、群体讨论交流,真正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根据个别差异,激励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B、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辐射模式”

一、基本模型

相关文本(作者)(主题)课(题材)相关文本文相关文本(写法)……相关文本

模型说明:所谓辐射式阅读就是以课文为轴心,通过对同一作者或同一主题(题材、写法、对象……)等相关材料进行辐射拓展阅读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能从广度和深度上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从而超越文本,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奠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二、操作程序

1、课前预习,自查资料。课前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与课文有关的资料,引导学生建立资料收藏夹,在学习小组内共享交流,从而丰富知识,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实践的能力。

2、精读课文,感知领悟。这一步作为辐射阅读的铺垫必不可少,学生只有深入课文,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同学和老师对话,才能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二、操作程序3、辐射比较,探究积累。精读品悟课文之后,以课文为内核,辐射比较相关材料,探索它们在思想内涵、语言表达等诸方面的异同,之后练习背诵,积累语言,积淀语感。4、拓展延伸,迁移训练。如果说第3步骤更多体现了教师主体,引导学生进行辐射阅读,这一步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自主辐射阅读,全班交流搜集的与课文有关的文本,拓展积累,我们称之为“二次辐射”。在此基础上,迁移训练,或进一步阅读相关书籍,或进行读写结合,水到渠成。三、模式讨论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语文能力培养“强化素质”的趋向,语文教学和考试评价中的跨教材文本阅读的成分将有所增加,辐射式阅读教学模式适应了这种趋势,以课文为轴心辐射阅读,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强调源于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为学生课外大量阅读铺垫,致力于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人生伴侣。其次,它还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让学生自查资料,自主阅读,合作交流,探究比较,积累升华,并且获得一种新的思维方法,由一点而辐射拓展比较。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进行辐射式阅读,且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的关系,一般适合在小学中高年级及其以上使用。当前在课改实践中有一些甩开教材的“怪”现象值得我们警惕,辐射式阅读关键要找准课内和课外的结合点、所教课文向课外阅读的延伸点,它不是无源头的辐射,不是完全脱离文本、游离于课堂的辐射,更不是天马行空,盲目拓展,而是把课堂教学和辐射必须紧密结合起来。另外,由于现有课时的限制,辐射阅读时间上的保证、学生阅读素质的检测与评价等也值得我们深思,作更进一步的研究。

C、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模式”

一、基本模型

模型说明:“体验模式”大致可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情境体验,感知文本”。教者通过“情境化”的教学手段,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出示新教材,让学生初读感知课文。第二板块“角色体验,探究文本”和“生活体验,感悟文本”。教师运用“表演性”和“生活化”的手段,如角色扮演、链接生活等教授新教材。第三板块“活动体验,创新文本”。教师通过“活动化”的教学手段,力求超载文本。在师生共同参与体验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依次为:思启激趣——感受体验——领悟升华。而一堂课就是由这三个基本环节的重复叠加完成的,即由师生共同开发和设计的一系列语文体验活动构成。这儿最关键的就是学生必须借助体验来达到对文本的领悟、升华、创新,师生创设的语文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验模式”

二、操作程序

(一)、情境体验,感知文本课堂教学伊始,创设模拟文本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感受生活、建立鲜明的文本形象,然后带领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