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 第二十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_第1页
高一历史 第二十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_第2页
高一历史 第二十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_第3页
高一历史 第二十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_第4页
高一历史 第二十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我们通常所说的两会是指___________和—————————两会通常召开的时间是每年的——月,在——召开。两会都是——年一届。2、新中国建立后,第一届政协召开的时间是——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的时间是——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北京519491954我们今天考察大家对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了解,你能完成下列空格吗?中国现代史线索(1949——)

1949—1956:过渡时期

1956—196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1966—1976:文革十年

1976—1978:两年徘徊

1978后:改革开放新时期——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的政党制度——基本的民族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小结和练习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初步建立:1949.9北平时间、地点:与会代表:内容具有广泛性选举产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共同纲领》确立首都、国旗、国歌和纪年法作用:代行

职权,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准备背景: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为什么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全国人大

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筹建新中国被提上议事日程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确立。

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八字方针)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3、发展到新阶段:2、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政协职能转变)1982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4、完善: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性质: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1、初步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代行全国人大职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1内容:①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最高国家权利机关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②建立了新一届的国家机构2意义: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拓展探究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本质区别不同点人民代表大会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基础权力主体活动原则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全国人民资产阶级民主集中制分权与制衡2、正式确认:1954年宪法规定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目的: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4、五大省级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3、含义: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1965年西藏自治区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我国的五个省级自治区探究三: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人口相对稀少,经济发达程度低;汉族聚居地区,人口密度过大,经济发达程度高于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教育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需要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依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根本的政治制度基本的政党制度基本的民族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开始于A、1949年秋B、1954年秋C、1956年底D、1978年秋(2)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继续存在的政协,其主要职能是

(3)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